Redian新闻
>
【2018年2月第53,54绿】报绿 EB1A NSC-TSC RD052762017
avatar
【2018年2月第53,54绿】报绿 EB1A NSC-TSC RD052762017# Immigration - 落地生根
T*k
1
从16年准备140开始,在版上跟大家学了很多,这第一次发贴算是用我们相对简单却又
曲折的绿卡申请经验来回馈本版。主申请人是h4,材料学PhD,弱case,申请时引用刚
过百,好几家律师行不接,后来因为有几个朋友成功DIY140,并把材料无私分享给我们
外加充当场外智囊团,所以决定DIY并顺利批准。但第一份485 DIY被拒,第二份485找
了律师近期批准,顺利从本版毕业!
时间线如下:
2016/07 递交140, NSC, 十天后pp, pp后一周内批准
2016/07/26 第一次递交485(赶在8月排期前)
2017/02 收到rfe,质疑主申请人"intent to continue to be engaged in his field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2017/04 参照版上经验回复rfe
2017/05 第一份485被拒,拒绝理由为递交材料不足以“establish his intent to
continue to be engaged in his field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2017/05/26 递交第二份485, NSC(又是赶在6月排期以前)
2018/01 面试通知。因为期间改了地址,面试安排到休斯敦。
2018/02/05 面试
2018/02/08 收到通知New card is being produced
2018/02/15 收到797和卡
先从面试说起:
面试官刚领我们进屋就说需要看我们的护照、驾照、EAD原件,然后让签了份表同意在
没有律师的情况下进行面试,起立跟她宣誓实话实说,然后就开始分别过485的基本信
息,以及历史出入境时间和身份。之后问主申请人现在在哪工作,有无EVL,期间LD补
充说明我们搬了家,他有了雇主,所以我们(按律师建议)更新了G-325A,交出,并说
没有EVL,但有offer letter,面试官点头示意可以。但过了一会又问有无485
Supplement J,幸亏之前面经看到过这问题,打印了485 Supplement J Instructions
和Section 204.5,关键词高亮证明EB1A不需要Supplement J,并果断推出挡箭牌说律
师告诉我们EB1A不需要,面试官就点头了。最后跟我俩一起过了485那些yes/no问题。
结束前问我们有没有问题,开始打印表格,说让我们等最后通知,4周内出消息。我不
死心问她一切如何,对我们有无任何疑问,口风很紧答no。完了把我们送出办公区。全
程不超过20分钟。面试时完全没问任何婚姻事实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485交上去的材
料足够了(结婚证,共同资产证明,税表等等)。
面试经验总结:
1. 485表和g325a表上的信息最好面试前全部过一遍,之前的面经和我们这次的经验
都确定了一点,这两个表里的信息是一定会问的。护照上的出入境戳最好也都找一下,
我当时找不到最近一次回国进入中国的戳,无法确认离境时间,面试官还把护照拿去仔
细翻了一遍给找出来了,结果盖在离签证巨远的一页孤零零的护照页上……祖国的海关
差点坑惨我
2. 材料一定准备足,剩下的就只是如实回答问题而已了,包括一些相关的法律文件
也可以打出来(比如相关Supplement J的一些)。我们感觉这样心里比较有底不容易慌
,尽管我们准备的大部分材料都没要。
3. 饭点面试又容易低血糖的同学一定记得带个energy bar啥的进去(等待过程中我
饿到低血糖跑出去进食5分钟空档错过面试官第一次来叫我们,又多等了半个多小时…
…)
下面再回头讲下140和485的经验。
相对顺利的140DIY:
140是材料学弱case,6篇文章(5篇一作),一部书章节一作,申请时引用数109(他引
96),20篇审稿。算是前人经验+自己深挖+狗屎运顺利批过的,不过是16年的风向了,
最近有可能又再收紧了(尤其遇上著名杀手号的话),所以参考性有限。
主申请人开始准备140时引用数不到100,以至于最初联系律师好几家都不接。看了很多
版上的大牛经验之谈,外加诸多朋友鼓励,决定尝试DIY。claim的是老三样,
exceptional authorship, significant original contribution, 和judging others
work。PL17页,6封推荐信,其中幸运的要到了三个行业大牛的推荐信,起到了很关键
的作用。准备过程大约8个月,闭门造车PL和推荐信耗时最久,尤其是推荐信,事实证
明,要换着语言和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吹捧自己实在非常挑战。我怀疑LD一度写到人格分
裂,幸亏憋了这么久的大招顺利通过所以才没有走上歧途,并且之后再写类似推荐信文
思如泉涌。这说明良心这个东西丢久了也就习惯了。恩,其他细节就略去不表了,接下
来总结我们觉得最重要的经验:
1. 不管找不找律师,自己才是绿卡申请的最终负责人。成了得利的是自己,不成受
损的也是自己。所以把别人的经验和建议好好考虑,但所有决定和必要的功课一定要自
己做,亮点还是得自己挖,细节上多用心留意。
2. 说到必要功课,推荐研究考试大纲!我们当时在看过版上一些经典的弱案例批准
的帖子后,受启发仔细阅读了Section 204.5以及USCIS关于如何审批140的memo http://www.uscis.gov/USCIS/Laws/Memoranda/i-140-evidence-pm-6002-005-1.pdf。参照着里面的内容和朋友的申请材料,对于我们之后确定PL论述方向和推荐信吹捧角度有很大的帮助。
3. 引用数到底重要不重要?我们的理解是,文章引用数仅仅是诸多证明“杰出”的
一个工具,并不能成为决定140成败的关键。读考试大纲也会发现,USCIS官方对如何判
断“杰出”并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 140PL因为参考了朋友的材料,所以没有在版上再
多研究细则,说到的经验很可能已经有无数前人总结过了。总体来说,我们制定的
140PL论述原则,当作写paper那样换着角度找客观数据,来证明论述“杰出”,大致如
下:
a. Exceptional Authorship: 杂志影响因子排名证明是少数top杂志,文章数量和
引用数量跟知名大学faculty发表文章以及业内文章均值一通乱比,专门挑对自己有利
的论据。引用数量不多,所以着重说引用过文章的牛掰杂志。
b. Original contribution:“客观”证据就是引用数、引用者数量、覆盖国家、以
及引用过文章的牛掰大学、企业、研究机构和牛掰教授。研究带来的"世界范围的巨大
影响”就引用推荐信里的溢(sang)美(xin)之(bing)辞(kuang)来完成了。
c. Judging others work: 邀请审稿的杂志影响因子、作者覆盖的国家和机构。
4. 推荐人6位,5位独立推荐人,3封是通过人脉要到的,其中3位大牛都是无人脉无
介绍盲套同意签字的,这算是RP爆发的一点。其实最后一共要到了8封推荐信,但本着
涵盖多个大陆的原则,放弃了2封。LD人脉有限,也没怎么开过会,唯一切入点就是先
从引用过自己文章的人下手,再延伸到自己PhD老板的老板和他的徒子徒孙。盲找(量+
RP)还是有点效果,但耗时很长,而且加大写推荐信的工作量。如果有人脉能事先联系
好有的放矢感觉会轻松很多。
5. LD申请140的时候是H4身份,只交了份一页的Statement of Intent简单说自己想
留在美国本行业继续贡献,没想到顺利批准。可能也正因为如此简单的证明就批过了
140,导致后来交485以及收到RFE时掉以轻心,以致第一次485悲剧。
6. 我跟LD不同行,所以当时以USCIS Officer(门外汉)角色,拿着前面提到的
meomo,检查了所有的推荐信和140PL,(自我)感觉把材料修改的更通俗易懂和便于审
阅。有条件的可以让副卡试试,这样军功章里好分一半。
再说回两份485申请:
第一次递交485时延续140首战告捷的气势,填好表,扩展了一下Statement of Intent
(到一页半),再强势引用204.5说EB1A不需要offer,就美美地交上去数着日子等批准
了。等到海枯石烂等来一份RFE。果不其然,质疑是否有意愿留在本领域。(我那个去
,这么久没转行CS还不足以证明主观意愿么)。当时LD面试不顺利,没有拿到offer。
参考了版上大牛经验,注册了一个公司,提交了公司执照,再次拓展Statement of
Intent, 内附简单business plan(大方向),外加持续审稿证明和增加的文章引用,
感觉足以证明个人主观意愿。哪知天有不测风云,第一份485就这么被拒了。具体理由
说尽管EB1A不需要offer,但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留在本行的意愿,交了公司执照但没
有证明公司在提供任何本行业相关服务,持续审稿并不能证明持续制造原创贡献……(
写到这里,我有一句mmmp不知当讲不当讲)文末还填了一句"an applicant is in no
way entitled to adjustment"。
蓝瘦香菇了一天之后决定先找个律师咨询一下,来判断接下来应该做motion还是重新申
请。绕过了之前140问过的律师,最后找了版上推荐的Virginia的C律师咨询(具体名字
就不说了,免得有广告嫌疑,需要的同学站内问我吧)。由于当时已得知6月要开始排
期,外加motion的话case会返还给执意拒我们的移民官,于是我们决定快马加鞭赶在排
期前递交第二份485。在跟律师第一次咨询后,我们已经有了头绪应该如何加强证据。
核心思想类似140推荐信:自己说的话移民官不信,那就把话塞给别人说。其中,C律师
说了一句话点醒了我们:“移民官其实也并不想拒绝你们的案子,但是需要提供足够的
客观的证据,哪怕是证明一个相对主观的东西。”时间紧迫,外加对律师比较满意,并
且律师可以提供一些过往案例经验,如果出现RFE也能帮忙对付,我们就签了律师。后
来的狗血剧情证明律师起到了大作用。
这里就要说到2017无比出人意料的桥段了。上半年我因为公司项目被借调到休斯敦,并
且跟USCIS更改了住址。结果就在圣诞节前某天工作日,接到公司HR和公司聘用的第三
方律师(湾区Minami Tamaki公司)电话,说需要我立即停止工作blah blah。我一脸懵
比的听完,才发现,H1B现在更改工作地址需要重新跟USCIS交一个修正,而公司HR和律
师并没有及时交这个修正,是在办理我的Perm期间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律师认为我异地
工作累计超过180天的unauthorized employment,已经违反了H1B的条例,需要停止工
作,他们帮我递交修正,然后我再离境签证返回工作。但我们当时已经收到了485被转
移到NBC及local office的通知,觉得很快就会收到面试通知。听完这些解释我的第一
反应是这些对我们第二份绿卡申请有什么影响,尤其关系到LD,因为期间他有一段时间
只有H4身份,我的H1B违例对他会不会有影响。结果M家律师给出了我闻所未闻的解释:
她们认为我们第一次485被拒绝的理由导致我们的140失去有效性,所以第二次的485本
身就是deficient filing,因此可能的影响也就无从谈起。当时不想跟她们过多纠缠
485是否有效,反复提问可能的影响,终于告知有可能会导致485被拒,具体原因仍然没
说。至此,我只能让她们抓紧办H1B修正,希望能在面试前批准。
第二天立马跟C律师通了电话,听完情况告诉我们不用担心,对LD影响微乎其微。我的
话,这个违例不是大事,而且后来拿EAD之后的时间就不算作违例了,并且EAD依然有效
,可以合法工作。这让我们放心不少,至少不用担心485和LD的工作。我公司也提供了
经济补助,所以压力不大。但因为担心项目及成员,还是想要节日后复工,但需要说服
M家律师和HR。通过多次和双方律师的沟通以及Dr. Google的帮助,终于弄清楚,任何
的unauthorized employment, unlawful status, violation是会导致失去485的
eligibility,但是移民法条例245(K)专门用来给employment based 485挡灾,规定说
任何违例只考虑最近一次合法入境之后累计的时间,不超过180天的话既往不咎,并且
提到如果是技术违例或他人失误造成违例不予计算进累计时间。LD这时想起来很关键的
一点:我从更改工作地点到第一次485被拒期间,第一次485的EAD应该合法有效,因此
不应当算作违例时间。这样,我的违例时间就减少至不满180天,245(K)对我生效。(
没错,面试我们也带着打印的245K)
尽管如此,M家律师依然坚持认为我第二份485是deficient filing,因此不推荐公司HR
让我用EAD卡复工。为此我们还在休斯敦又咨询了一个Z家的X律师,得到跟C律师同样的
回复,第一次485被拒的理由不影响140的有效性,并深深鄙视了M家律师的能力。于是
放下悬着的心,继续过了几周晚睡晚起的腐败生活。最后一点反转,我们面试完没有当
场批准,一度非常担心会被RFE或二面,所以我非常纠结要不要出境签证。老板去帮忙
争取了一下,结果没想到这次M家律师又同意以EAD卡复工了。(所以之前的drama都是
在作天作地?!)就在一天之后,我们居然就收到了绿卡批准短信,一周后的除夕夜收
到了卡。TVB版年度巨献 - 狗血485长征终于结束。
485经验教训总结:
1. H4主申请人的情况应该比较少见,所以版上或网上能借鉴的经验也非常有限。这
种情况下律师通常可以提供更多更全的建议和信息,尤其是被RFE的话。我在去年经历
狗血剧情的时候一度非常后悔第一次485RFE的时候没有找律师,否则我们可能去年就批
过了,也不必经历过山车一样的剧情。当然,如果身世相对清白,案例相对简单常见,
485DIY应该没有任何问题。
2. 如果有任何违例,仔细读一下245(K),确保能争取到这种保护条例。
最后,再说一点我们对律师的帮助的理解。
在处理像多数硬件条件过硬的140申请和常见485申请的时候,律师的帮助大概是节省申
请人的时间,毕竟律师有很多历史案例做参考和底稿,比凭空写不知快多少,尤其是好
的律师的话回复很及时。但现在很多这些IP都是版上或者网上有的,行动力强的同学也
可能很快就能搞定材料,并且听过朋友和版上不太好的律师体验,如果遇到不负责的律
师可能并不比DIY快。
但是遇到像我们遇到的这几个较为罕见的情况,真心推荐找律师咨询。哪怕先付半小时
的律师费,可以解决需要在网上搜寻几天都不一定有准确解释的问题。而且这种情况下
非常需要有全面认识的专业人士一起探寻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的选项。另外,当遇到这
种少见的法律问题,移民官也可能摸不着头脑,就可能选择相信律师的判断。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要找个好律师。像湾区M家这样的,我应该怎么评价呢,辣
鸡一只?
高楼堆完,谢谢大家!祝大家早绿!
avatar
a*6
2
谢谢分享!

field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从16年准备140开始,在版上跟大家学了很多,这第一次发贴算是用我们相对简单却又
: 曲折的绿卡申请经验来回馈本版。主申请人是h4,材料学PhD,弱case,申请时引用刚
: 过百,好几家律师行不接,后来因为有几个朋友成功DIY140,并把材料无私分享给我们
: 外加充当场外智囊团,所以决定DIY并顺利批准。但第一份485 DIY被拒,第二份485找
: 了律师近期批准,顺利从本版毕业!
: 时间线如下:
: 2016/07 递交140, NSC, 十天后pp, pp后一周内批准
: 2016/07/26 第一次递交485(赶在8月排期前)
: 2017/02 收到rfe,质疑主申请人"intent to continue to be engaged in his field
: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avatar
a*6
3
顺便搭车问一下楼主:楼主没有提到出生证明,是不是现在不太需要出生证明这件事情
了?
avatar
T*k
4
面试清单的确写了出生证明,所以我们带了原件 复印件。但面试官并没有要,不知道
是不是因为申请485时已经交了原件。


: 顺便搭车问一下楼主:楼主没有提到出生证明,是不是现在不太需要出生证明这
件事情

: 了?



【在 a*****6 的大作中提到】
: 顺便搭车问一下楼主:楼主没有提到出生证明,是不是现在不太需要出生证明这件事情
: 了?

avatar
z*i
5
恭喜楼主!也谢谢分享!
一般没有身份违例的就是按245(A)调整身份
有违例但是不到180天,那就是245(K)
超过180天那就难办了 ,所以大家千万要注意180天这个红线
avatar
z*u
6
谢谢楼主分享经验,非常细致,恭喜楼主!
avatar
R*d
7
Cong

field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从16年准备140开始,在版上跟大家学了很多,这第一次发贴算是用我们相对简单却又
: 曲折的绿卡申请经验来回馈本版。主申请人是h4,材料学PhD,弱case,申请时引用刚
: 过百,好几家律师行不接,后来因为有几个朋友成功DIY140,并把材料无私分享给我们
: 外加充当场外智囊团,所以决定DIY并顺利批准。但第一份485 DIY被拒,第二份485找
: 了律师近期批准,顺利从本版毕业!
: 时间线如下:
: 2016/07 递交140, NSC, 十天后pp, pp后一周内批准
: 2016/07/26 第一次递交485(赶在8月排期前)
: 2017/02 收到rfe,质疑主申请人"intent to continue to be engaged in his field
: of extraordinary ability".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