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Z 发简历到offer-20天找工作的经验
avatar
ZZ 发简历到offer-20天找工作的经验# JobHunting - 待字闺中
N*V
1
By echoshe from huaren.us
9月20日开始找工作,25日收到ACNielsen电面,10月3日on-site一面,9日终
面,当天下午拿到offer。
虽然时间很短,还是感慨良多,也有很多面试的问题想总结给大家,希望下面的东西能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吧。
关于电面,我不多说了,除了口语外,最重要的就是"tell me a little bit about
yourself"这个问题的准备,因为行业和职位的特殊性,怎样回答我就不重点讲了。但
概括来说,一定要做到,简练但不简单,内容有的放矢(在研究好job description的
基础上)。好的个人介绍会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recruiter问了我这个问题之后,再没
有出现任何其他正式的面试问题,而和我侃大山足有一个小时。
言归正传,technical方面的问题因人因行业而异,就不多讲了。下面更多的是一些在
面试中可以起到influence作用的behavior方面的注意事项。其他一些基本的东西,请
联系我之前的关于职业经历的帖子second floor:
http://www.huaren.us/dispbbs.asp?boardid=373&Id=357491
1. job description!!!
很多人面试之前把它拿出来看一下就好了,但这个东西实际上太重要了,HR怎么看你是
否对路呢?她对人的评价基本就来自于你是否和job description契合;对于hiring
manager,这个东西就是他们初拟的,怎样来判断一个candidate是否是自己想要得,当
然还是要对照这张纸。所以,记得在你准备电面或者on-site之前,一定把它打出来,
好好看几遍。一个是职责上的说明,一个是技术和经历上的要求,每一条能够和自己挂
钩的东西,用笔划下来,在作个人陈述的时候,着重说明但不要露骨。打个比方,在我
的职责上写了analytical的重要性,我在陈述或者回答其他问题的时候就间或表现自己
是个number savvy person,在学校的时候数学成绩很好,工作当中很多分析的工作也
是我来lead;
2. 准备+准备。
每个人都会准备,但准备到什么程度呢?我去年找工作的时候做的是把behavior
question看一遍,然后在心里想想答案就好了,结果不差,但是够impressive吗?不够
。因为我们不是native speaker,在回答的时候不可能字斟句酌的用最好的词最合适的
句子,而且往往词不达意。我在这里说的准备,是一定要把你认为重要的问题列在纸上
,每一道题的答案全都附在后面写清楚,照着背。因为只有背熟了,你在回答问题的时
候才会有自信,这种自信往往也会影响到即使你没有准备到的问题,因为其实面试很简
单,面试官关心的问题也很简单,如果你的准备涵盖面够大(最少10个),基本不会有
太出人意表的问题,即使有,在悉心作了这些工作之后,还会害怕不知道说什么吗?
3. 变被动为主动。
我想纠正一个很多初次找工作的jms的认识误区,就是面试=别人考察你。其实不是的,
面试实际上是给双方一个了解对方的机会,了解对方是否适合自己,对方是否是自己
long term的选择,如果抱着被考察被challenge的态度,紧张甚至让人感到心虚是在所
难免的。在面试前,我们要想一想,这个职位和公司为什么吸引我?还有什么我仍有疑
问?这是一个自我剖析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说服的过程,只有说服了自己为什么喜欢
这个公司,这个行业,这个职位,我们才能去说服面试官。
那么怎样变为主动呢?在说服了面试官你对职位的喜爱之后,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把自
己的疑问解决。在向面试官提问的过程,也是一个充分交流的过程,很多问题其实最好
穿插在面试官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后,紧接着提出。比如,面试官问你:what do you
know about our company? 我们blablabla一通之后,可以顺婆壮觯篶ould you share
some experience of yours? what do you like most of our company? 一石二鸟,一
方面面试官肯定有很多感到自豪的地方,他们也愿意倾诉愿意讲故事,对他们表示出尊
重和好奇,可以激发他交流的欲望;二来趁这个间隙,我们可以自我调整一下,从他的
话里听一听对话的走向,有没有什么东西可挖等等。
4. 察言观色,或者叫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我们外国人在面试的时候,很有可能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太主观或太投入和兴奋,以至于
忘记了观察别人的反馈。打个比方:在最后一次on-site中,director曾经问过这样一
个问题:如果任务多得数不清,你怎么prioritize? 在这个问题之前我刚刚回答了怎
样处理priority的问题,所以他深入的问,我摸不清他的思路,于是按照中国人喜欢的
思路:很简单,我愿意多干一些extra hour,而且我在原来的公司经常加班,所以这对
我来说不是问题。 他紧接着又问:那如果你自己做了那么多,client takes
advantage from you怎么办?我回答:我愿意多做一点,让客户满意自己也开心。 他
又问:那如果公司里的人都是朝九晚五,你还会这样家搬来完成任务吗?我答:我对自
己的要求就是finish my task on time, meet the deadline,对于其他人,我不能按
照自己的标准要求。 他还问:你没有怨言吗?我笑得很没心没肺:没有没有,people
are just different。
不过我老板倒是complain过。 他不依不饶:你还在那里工作,别人都走了,你feel
comfortable吗? 我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在这个问题上已经纠缠了这么久,看来我这个
思路是不对的,于是赶紧调整:这个不是问题。别人都走了我还在工作可能是因为我
slow。 他马上满意地笑了:exactly! 工作的质量其实是和工作的时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的,我们要学会怎么更高效率的做事。 我简直是一头冷汗啊~~~差点
5.面试材料的准备。
我们可能以前没有注意到,充分的面试材料准备,也是impress面试官的一个重要途径
。面试材料,不是单单把我们的resume或者成绩单打好带过去,而应该包括所有你认为
面试中可能会需要的东西,还有可能会对我们有利的东西。including but 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 推荐信,原来工作岗位有代表性的文件或paper(把
confidential的东西去掉),原来学校里做得好的paper,我们自己准备好的面试问答
(也就是我提到的2里面的东西),在对公司进行全面研究的基础上打印出来有用或者
有问题的东西。
这些材料,可以一开始面试就摊开来以振军威,另外还要注意在交谈过程中找准时机把
材料奉上。比如面试官问道我:你对frequently communicate with clients感觉怎么
样?这其实是在问你的communication skill如何,这个时候我在按照准备好了的答案
回答之后,又不失时机地把教授和老板的推荐信取出来说:我的老师和老板在推荐信里
都提到了这个问题,您想了解一下吗?他们当然是很高兴得接受了。再比如,我们自己
在公司网站或其它地方提取的信息打印出来是非常重要的,在问问题的时候显得准备充
分而且professional。我在问到Nielsen这两年发展的问题时候拿出了公司annual
report的一个financial sheet,着重问了几个item数字背后的运作背景(如果可能加
上自己的分析),面试官非常的高兴,不停地说:you really did your homework。不
光如此,我在面试之前就打听到这个team的assigned client是一家叫reckitt的大消费
品公司,我特地到这家公司的网站上找了许多问题, 包括他们的brands and
categories, 他们的财务报表,他们近几年的marketing业绩,顺便在提到业绩的时候
狠狠表扬了一下nielsen和我们的reckitt team。
6.be organized。
材料的准备,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要做的是考虑怎样让面试官看到你的准备。除了问一
些insightful的问题之外,我们可以做的还有让他们看到我们准备的实体。
在我去面试的前一天,我把自己准备的所有材料按"简历","面试问题准备&答案"
,"公司新闻和有用消息","annual report","job description","推荐信"
,"论文和project"还有"要问的问题"分类装订,再用不同颜色的post-it贴上区分
,看上去一目了然。这点小小的心思,在面试中显然为我加了分.在结束面试的时候,
brian对我说: I’m very impressed by your attibutes。而让我意外的,在通知我
offer的时候,recruiter很开心的说:brian(我的顶头上司)非常喜欢你,他和你面
试完一出来就通知我录取你了,都没有等你和VP的面试结束。他说,echo really did
her home work, well prepared。 我想,be organized,不仅仅是在market research
的职业里很需要的,在所有行业所有职位的要求里都是一个must。我们没有办法让面试
官在1小时的谈话里了解到我们在工作中是否井井有条,但是我们可以让他们用自己的
眼睛看到,对小事情,我们是怎么对待的。
7. 接到电话面试或拿到on-site,就证明你的technical skill基本过了关。下一步,
就是对你的personality的考验或者乐观点说,展示你personality的机会。因为不论什
么职位,人们都想找一个与之工作能愉快的人当同事,而不是看上去太紧张,或太难缠
,或太严肃的候选人。
工作一个多星期之后的一天傍晚和brian聊天。他说,当时选中你,是因为你有很强的
charm,我们几个人性格或风格都不一样,但你竟然和我们每个人都有非常愉快的对话。
我想对还在辛苦准备面试的同学们说,这个品质,特别对于consulting, marketing,
accounting这样和client service或和人打交道有关的职业来说,是尤其重要的。在准
备面试甚至在面试过程中,抽出一点时间来想一想怎样使面试更轻松愉快,是事半功倍
的。
8.糖衣炮弹,俗称拍马屁。
为什么把这个话题放到最后呢?因为这个东西实在是太好用了!每个人,特别是在公司
做到了比较高职位的人,不论生活还是事业上都有自己的骄傲。在这种骄傲被别人发现
并肯定后,心里的舒坦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拍马屁,要拍到准地方,要拍的水到渠成
车到山前,拍错了后果也很严重。在交谈伊始,一定要观察面试官的性格和爱好,千万
不要上来就拍马屁,褒扬建立在一定的了解基础上才是适当的。如果对方是年龄比我们
大的女性,或是很easy going的男性,我们可以找机会切入家庭问题或者年龄。比如我
在两次面试中都对面试官的年龄表示了惊讶,甚至我和其中一个director谈到怎样保持
身材还有旺盛的精力,她很开心的说了十多分钟。当然,他们确实比实际年龄看上去年
轻的多。
我的point是,找准他们爱谈的东西,或者明显看出他们为之在意或骄傲的东西,顺坡
下驴。有些人的特征不太容易找到,比如我的顶头上司。他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人,我们
之间的对话甚至一度非常boring,因为基本程序就是他低头问话,我很兴奋地答,他没
反应,下一题……曾有一度我都认为面试要失败了,因为怎样都不能让他兴奋起来。但
同时,我并没有放弃尝试不同的话题,在回答每一个问题的最后都会引伸出一个小问题
。终于,他在谈到工作中的错误的时候话多了起来。
他说,犯错误没问题,每个人也犯错误。包括我,我已经在这工作12年了,但是我还
会犯错误。比如2个星期前….这段话让我突然很感动,因为一个已经很高层的人在一
个未来可能成为手下的面试者面前承认自己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这很不容易。于是在他
结束表述后,我说了下面一段话:hey brian, I feel, you are really different (
他表示很有兴趣). you know why? because you are the only person that admits
mistakes in front of a candidate during interview. Your personality reminds
me my former boss, he's a great person. And I have a feeling that you'll be
a wonderful boss too.
他终于露出了笑容,后面的话题很容易被打开了。我想提醒的是,这份褒扬,千万不要
刻意而为,过分的态度会弄巧成拙。尊重,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在一个有很多经验,走
过很多路的人面前,找到一点让你佩服的地方不难吧?
在写了这许多之后,我还想说的是,把每一次面试都当作背水一战。ACNielsen是我找
工作过程中唯一拿到的面试,所以我用120分的力量来准备它,再加上面试中表现出
来的舍我其谁的气势,才保证了最后的成功。但是这个信念,可以推广到每一个面试。
没有一个面试是供我们练兵的,没有一个机会是用来浪费的,士兵上了战场就要开始杀
敌,因为靶场已经不在了。没有背水一战的信念,我们就不会用所有的力气去珍惜每一
个机会,也就可能失去每一个机会。
最后祝大家一切顺利,开开心心找到工作。
avatar
e*u
2
写的太好了,mark一下
avatar
a*w
3
太牛了
多谢分享
avatar
s*s
4
aglee~~
avatar
s*5
5
学习!
avatar
l*u
6
太棒了!
avatar
k*c
7
Cong
avatar
b*s
8
thanks for sharing.
avatar
i*n
9
ACNielson不给办H1B吧?
avatar
c*e
10
关键我看是有绿卡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