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华人工程师遭美“钓鱼执法”? 被警方卧底人员下套zt (转载)
avatar
华人工程师遭美“钓鱼执法”? 被警方卧底人员下套zt (转载)# JobHunting - 待字闺中
I*g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华人工程师遭美“钓鱼执法”? 被警方卧底人员下套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3 16:21:32 2016, 美东)
华人工程师遭美“钓鱼执法”? 被警方卧底人员下套
2016年01月04日 03:23
来源:环球时报
3人参与 0评论
原标题:华人工程师遭美“钓鱼执法”? 被警方卧底人员下套
【环球时报记者范凌志】曾在IBM中国公司工作的软件工程师许家强去年底被美国有关
部门逮捕,被控涉嫌窃取拥有专利的源代码。他的父亲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许
家强可能于6日第一次出庭,被捕是因遭到美国警方“钓鱼执法”。目前案情尚不明朗
,但在在美华裔科研人员接连被疑“间谍”的背景下,该案受到格外关注。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去年12月8日,美国检方向纽约州白原市联邦法院提起刑事诉讼,
以“窃取商业机密”罪名指控29岁的许家强,并指责他试图“将所窃取的源代码出售给
其他公司”。驻曼哈顿的联邦检察官普里特·巴拉拉在声明中说,“许家强被指控的这
种窃取商业机密行为严重破坏了创新和正当竞争,依据联邦法律是重罪”。
许家强的父亲2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儿子是在当地时间12月7日下午被拘捕的。此
前他接到邀请,说要到美国谈合作,还要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后来证实这个学术会议完
全不存在。“我们找相关律师咨询过,警方钓鱼执法确实无疑”,他说,虽然此案目前
并不明朗,但美国警方“钓鱼执法”的方式不合理。具体源代码的问题,还要看后面专
家们的认定以及案件的审理进程。
此前据路透社报道,许家强是在与美国警方一名卧底碰头后被捕的。卧底人员假装成计
划创办数据储存新公司的“投资者”与许家强进行接触。警方称,已经录下许家强所说
的“利用这些代码制作软件卖给其他公司”的证据。
北京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的董纯钢律师经常处理中美商业诉讼案件。他3日在接受《环
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钓鱼执法”其实是美国警方经常使用的一种取证和逮捕手段
,对付毒品、卖淫等组织时非常常见。至于“钓鱼执法”在什么限度内是合理合法的,
美国各州对此各有详细规定。“这涉及一个正当程序的问题,都是宪法原则,也是美国
法院里反复被讨论的问题。”
许家强的父亲说,2014年儿子从IBM离职后,还曾在国内一家知名手机企业短暂工作过
,不过试用期之后就离开了。“许家强可能跟朋友产生过一些矛盾,后来有人就向美国
方面举报,说许家强这里有源代码。”但他承认,这只是怀疑,因为并未与此人沟通。
职场社交网站领英中,一个名为“Jiaqiang Xu”的ID被认为是许家强的账号。该用户
资料显示,他2003年至2007年就读于华中科技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07年
至2009年在美国特拉华大学攻读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2010年11月至2014年7月在IBM担
任并行文件系统开发工程师。
许家强的父亲是居住在江苏盐城的东北人。“儿子原计划今年5月结婚,日子都定好了
,谁想到发生这种事情”,他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许家强仍被关押在白原市,
家人与他只能通过美国政府指派的一名免费律师进行中转联络。“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请
律师的问题。我们咨询过3家律师事务所,但费用实在太高了,英国的一家律师事务所
报价150万美元,另外一家便宜一些也要100万,我们砸锅卖铁都付不起。”据了解,许
家强可能在6日第一次出庭,但可能只有几分钟。
有专家认为,此次事件可能只是一起个案,要待美国按司法程序展开调查后才能还原真
相。但不可忽视的另一个现实是,近年来,多名美国华裔科学家无端遭窃密指责。
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目前在美国高科技领域的优秀华裔科学家占相当的比例,尤
其在航天、精密科技、生物科技等领域。他们在薪水、社会知名度等方面同其他族裔的
科学家相比,没有受到打压。但美国内华达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蒲晓宇在BBC中文网
上撰文说,美国一些执法人员带着族群归纳的偏见调查和拘捕一批华裔科技专家,干扰
了中美正常的学术交流并造成一些冤案。
董纯钢说,起诉中国人,首先对于美国来说是“政治正确”的,由上至下各个部门也都
很支持。因为从民事上告,可以从中国人身上拿到钱,从刑事上告,又可以限制中方的
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二三十年前,日本、韩国公司也曾遇到过这种情况。他提醒说,
既然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那么中国一些从业者就更应该洁身自好,以免陷入诉讼之争
avatar
S*r
2
All chinese ssaid he deserves.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