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啖荔枝三百颗”原来是因为苏轼听错了
avatar
A*7
2
作为一个饮食正常的人,每次听到苏轼的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我就无比纠结。
一天吃三百颗荔枝,还感觉很爽?
我不信,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嘛,多热气上火啊!
后来,接触了粤语,再加上搜集点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苏轼误听了
他把广东老人家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人家是让他少吃点荔枝,别上火了。
他倒好,四处宣传,让人家一天吃上三百颗荔枝,傻不傻?
反正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笑啪了,千古笑话啊!
avatar
d*e
3
谁知道哪个是原版的,至少谁都知道老苏确实是九百多年前写出来的。人家老苏都说了
,惹急了我就吃三百颗荔枝自杀,抛尸岭南哪里都不去了。后来种田老广或者客家老农
听了这话,不明白文人肚里的弯弯拐拐,就按照三把火来理解了。再后来,就有一堆人
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avatar
b*e
4
火和颗在粤语发音很像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谁知道哪个是原版的,至少谁都知道老苏确实是九百多年前写出来的。人家老苏都说了
: ,惹急了我就吃三百颗荔枝自杀,抛尸岭南哪里都不去了。后来种田老广或者客家老农
: 听了这话,不明白文人肚里的弯弯拐拐,就按照三把火来理解了。再后来,就有一堆人
: 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avatar
A*7
5
是啊,而且一和日发音也很像,所以我相信真的有可能是苏轼听错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火和颗在粤语发音很像
avatar
n*g
6
笑。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为一个饮食正常的人,每次听到苏轼的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我就无比纠结。
: 一天吃三百颗荔枝,还感觉很爽?
: 我不信,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嘛,多热气上火啊!
: 后来,接触了粤语,再加上搜集点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苏轼误听了
: 他把广东老人家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 人家是让他少吃点荔枝,别上火了。
: 他倒好,四处宣传,让人家一天吃上三百颗荔枝,傻不傻?
: 反正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笑啪了,千古笑话啊!

avatar
s*i
7
觉得这个靠谱些,诗人么总是有些不求实际的想法,当然这叫浪漫主义
对应我这样的屌丝说法就是“顿顿都吃红烧肉”,我估计我们俩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印象里粤语延续了古汉语的发音,特别是宋代,苏轼从时间上看明显是第一作者的可能
更大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谁知道哪个是原版的,至少谁都知道老苏确实是九百多年前写出来的。人家老苏都说了
: ,惹急了我就吃三百颗荔枝自杀,抛尸岭南哪里都不去了。后来种田老广或者客家老农
: 听了这话,不明白文人肚里的弯弯拐拐,就按照三把火来理解了。再后来,就有一堆人
: 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avatar
A*7
8
我第一次看到这一说法的时候,也是笑趴了。

【在 n****g 的大作中提到】
: 笑。
avatar
A*7
9
好吧,历史方面的东西,我就不是很懂
看你们说的也很有道理
诗人的浪漫情怀,一不小心被我当笑话看了

【在 s*****i 的大作中提到】
: 觉得这个靠谱些,诗人么总是有些不求实际的想法,当然这叫浪漫主义
: 对应我这样的屌丝说法就是“顿顿都吃红烧肉”,我估计我们俩出发点都是一样的。
: 印象里粤语延续了古汉语的发音,特别是宋代,苏轼从时间上看明显是第一作者的可能
: 更大

avatar
A*7
10
好吧,我就是最后来的那一堆人……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谁知道哪个是原版的,至少谁都知道老苏确实是九百多年前写出来的。人家老苏都说了
: ,惹急了我就吃三百颗荔枝自杀,抛尸岭南哪里都不去了。后来种田老广或者客家老农
: 听了这话,不明白文人肚里的弯弯拐拐,就按照三把火来理解了。再后来,就有一堆人
: 一拍脑袋恍然大悟

avatar
n*4
11
三百颗有多少?我连续吃过一百多颗,嘛事没有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为一个饮食正常的人,每次听到苏轼的这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我就无比纠结。
: 一天吃三百颗荔枝,还感觉很爽?
: 我不信,身体根本承受不了嘛,多热气上火啊!
: 后来,接触了粤语,再加上搜集点资料,才知道,原来这句话是苏轼误听了
: 他把广东老人家的“一啖荔枝三把火”听成了“日啖荔枝三百颗”
: 人家是让他少吃点荔枝,别上火了。
: 他倒好,四处宣传,让人家一天吃上三百颗荔枝,傻不傻?
: 反正最后知道真相的我笑啪了,千古笑话啊!

avatar
d*z
12
老苏不都说了,吃三百颗就“长做岭南人”了。
avatar
A*7
13
是这样理解的吗?我还以为他是说宁愿一辈子住在岭南,做岭南人呢。

【在 d****z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苏不都说了,吃三百颗就“长做岭南人”了。
avatar
A*7
14
哇,那你太厉害了,我这种人就吃不了。
吃不到十颗就开始喉痛了。

【在 n****4 的大作中提到】
: 三百颗有多少?我连续吃过一百多颗,嘛事没有
avatar
d*z
15
愿意不愿意,都一辈子做岭南人了。不能辞掉。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是这样理解的吗?我还以为他是说宁愿一辈子住在岭南,做岭南人呢。
avatar
c*r
16
这事可能性挺大的
西医怎么解释荔枝吃多了会喉咙痛?
avatar
n*4
17
书生说岭南,春在荔枝间。不知岭南女,仙魔双入凡。

【在 d****z 的大作中提到】
: 愿意不愿意,都一辈子做岭南人了。不能辞掉。
avatar
U*B
18
舊時講過,「擔屎唔偷食」係「儋石不偷食」嘅變種,查實廣東話仲有好多俗語屬於呢
種「美麗誤會」,之不過平時講得太順口,冇乜人爲意到。茲舉幾例:
「講嚟講去三篤屁」,形容人講嘢重重複複,毫無新意。呢句説話原本寫法係
「講嚟講去三幅被」,而且,仲有下半橛——「度嚟度去二丈四」。舊時民間織造業有
個慣例,每一幅被嘅長度系八尺,三幅被即係二丈四,實情前後兩句押韻兼且意思一樣。
大人勸細路哥唔好食咁多荔枝,通常會話「一個荔枝三把火」或者「一啖荔枝
三把火」,呢句查實係跟蘇東坡口水溦。之不過蘇生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
南人」,原意只係讚荔枝好食,並冇話佢熱氣,唔系都唔够膽食「三百顆」咁多。
形容環境靜,人影都唔多隻嘅「水靜河飛」,本來面目係「水盡鵝飛」。「鵝
」即天鵝,最鍾意生活喺河流、湖泊同埋沼澤地帶,當河水流盡,湖水乾枯,天鵝自然
會飛走,剩落一幅冇晒生氣嘅畫面。
以上幾個俗語,從「真身」到「今身」嘅演變,有相同特點。首先讀音相近甚
至相同,因爲咁先容易聽錯,傳錯。既然係訛傳,今日嘅版本邏輯上往往解唔通,條河
點飛得走?一啖荔枝又何來有三把火呢又?不過,奇怪嘅係,「錯誤」版本往往比「正
確」版本更受歡迎,因爲錯得「抵死」,令人印象深刻。例如啲人講廢話,同放屁一樣
咁乞人憎,「三篤屁」傳神過「三幅被」;荔枝熱氣,食多冇益,「三把火」嘅誇張描
述不特止反映荔枝嘅特性,仲令到人聞之生畏,有所節制,不至於食壞腸胃……既然錯
有錯着,大可將錯就錯,繼續「誤會」落去。
avatar
l*e
19
一天能吃300颗荔枝,我也愿意做岭南人
话说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超市卖的荔枝都那么难吃呢?
avatar
d*e
20
还是有明白人的。

樣。

【在 U*******B 的大作中提到】
: 舊時講過,「擔屎唔偷食」係「儋石不偷食」嘅變種,查實廣東話仲有好多俗語屬於呢
: 種「美麗誤會」,之不過平時講得太順口,冇乜人爲意到。茲舉幾例:
: 「講嚟講去三篤屁」,形容人講嘢重重複複,毫無新意。呢句説話原本寫法係
: 「講嚟講去三幅被」,而且,仲有下半橛——「度嚟度去二丈四」。舊時民間織造業有
: 個慣例,每一幅被嘅長度系八尺,三幅被即係二丈四,實情前後兩句押韻兼且意思一樣。
: 大人勸細路哥唔好食咁多荔枝,通常會話「一個荔枝三把火」或者「一啖荔枝
: 三把火」,呢句查實係跟蘇東坡口水溦。之不過蘇生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
: 南人」,原意只係讚荔枝好食,並冇話佢熱氣,唔系都唔够膽食「三百顆」咁多。
: 形容環境靜,人影都唔多隻嘅「水靜河飛」,本來面目係「水盡鵝飛」。「鵝
: 」即天鵝,最鍾意生活喺河流、湖泊同埋沼澤地帶,當河水流盡,湖水乾枯,天鵝自然

avatar
d*e
21
很多已经不是很新鲜了,而且也不知道是越南还是菲律宾产的,荔枝品种多,产地不同
味道也就不好说了。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天能吃300颗荔枝,我也愿意做岭南人
: 话说为什么在美国的中国超市卖的荔枝都那么难吃呢?

avatar
a*e
22
太扯了
吃荔枝都是两斤起步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1

【在 A*****7 的大作中提到】
: 哇,那你太厉害了,我这种人就吃不了。
: 吃不到十颗就开始喉痛了。

avatar
n*4
23
日蛋荔枝三十斤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扯了
: 吃荔枝都是两斤起步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1

avatar
I*t
24
两句可以都对
300颗是虚指
跟“白发3000丈”“飞流直下3000尺”一样,艺术夸张
avatar
A*7
25
你这个解释比较容易让人信服。

樣。

【在 U*******B 的大作中提到】
: 舊時講過,「擔屎唔偷食」係「儋石不偷食」嘅變種,查實廣東話仲有好多俗語屬於呢
: 種「美麗誤會」,之不過平時講得太順口,冇乜人爲意到。茲舉幾例:
: 「講嚟講去三篤屁」,形容人講嘢重重複複,毫無新意。呢句説話原本寫法係
: 「講嚟講去三幅被」,而且,仲有下半橛——「度嚟度去二丈四」。舊時民間織造業有
: 個慣例,每一幅被嘅長度系八尺,三幅被即係二丈四,實情前後兩句押韻兼且意思一樣。
: 大人勸細路哥唔好食咁多荔枝,通常會話「一個荔枝三把火」或者「一啖荔枝
: 三把火」,呢句查實係跟蘇東坡口水溦。之不過蘇生話「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
: 南人」,原意只係讚荔枝好食,並冇話佢熱氣,唔系都唔够膽食「三百顆」咁多。
: 形容環境靜,人影都唔多隻嘅「水靜河飛」,本來面目係「水盡鵝飛」。「鵝
: 」即天鵝,最鍾意生活喺河流、湖泊同埋沼澤地帶,當河水流盡,湖水乾枯,天鵝自然

avatar
p*e
26
有道理
avatar
A*7
27
哪扯了?
我就是吃不了荔枝,所以很羡慕那些体质承受的了的人!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扯了
: 吃荔枝都是两斤起步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