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烟花易冷(第一片天)
avatar
烟花易冷(第一片天)# LES - 同女之舞
z*e
1
********
前言
七月份完成的第一稿,八月底又写了《第二片天》。人成年后的一生,在我眼里本已冰
冷。投入地写这一系列,查尘封的资料,寻久远的记忆,却都是灰色都是灰色,完成《
二》后我就抑郁了。就像痛苦的过去都被连带着拔起,却无法诉于身边任何人。这样又
迷迷顿顿地走过九月十月,在梦版灌了无数的水后,方又清醒过来。再不敢这样持续地
放纵心情了。
我本凡人,写东西不过发泄情绪,若反过来又被情绪牵制,怪谁去。
********
(一)
仲夏里,江南的雨亦颇为急骤。来度假的晓枫独自倚着门沿,看雨水顺着瓦片条条的圆
棱落下。它们重重地滴在门前清冷的石板上,溅起些细小的花。
对于宇宙,日子还不够久。石板上还没有深深的涡点,去暗示千年的时光。对于一生,
日子却已经太久。那个人一年一年,阿嬷又在默默等待年终的那天,他的出现。
晓枫回过身来,看见阿嬷正捧了盘泡好的黄豆,放在堂中粗糙的石磨上。她瘦小的身躯
如此操劳和忙碌,这些天晓枫总来不及细看那花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
阿嬷在那边用力地推着石磨,晓枫在这边,不时地将豆子加入圆石的洞中央。看着那白
白的豆浆从石磨的边缘细细地渗下,听着那石磨的推子吱吱呀呀作响,晓枫静静地舍不
得说话:任时光从这石磨的旋转中悄悄地溜走,是否一生永不急迫,心境安详?
( 2 )
两人换过位置来。晓枫一边推着推子,一边看着阿嬷。她灵巧而熟练地往石洞倒着豆子
,这动作一定已重复千万次。堂外的雨仍未停歇,滴滴答答落成雨帘,将她映成一道风
景。风微微地吹进堂来,吹动她耳边的头发。晓枫的遐思开始神游,阿嬷的时光开始倒
流。
那一年,她嫁给他,她十七岁。
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它的烙印。开国不久,万废待兴;元君一句,工卒别行。新婚的
日子没过多久,做为工人的阿伯,就已应召去了偏远的地区。从此聚少离多,而这,仿
佛是当年天下夫妻之常情。他们和别的家庭一样,生儿育女,阿伯一年不过回来几次,
送些钱和生活用品,阿嬷却担负起瞻养长辈抚育子女的所有任务。
可曾凄苦?可会劳心?君莫问,看归燕婉转梁上鸣。
豆子已经磨完,雨也停了。前面廊下,草棚中牛叫了起来,羊儿也跟着叫。晓枫则从后
门溜了出去。家里的鸡正放着,在稻草堆里觅食。路边有条从上村一路造过来的小石头
沟,鸭子在里面闲游。沟中的水被雨下得有些浑浊,她却还是不自禁淌了进去,赤着脚
感受它的冰凉。那些年,阿嬷的孩子们,大约也是这样,在干完农活的闲暇时光里,这
么优游嬉戏的吧。
(3)
对面的土坪边沿,出现了一位小老太太。她手里拿了杆细长的木柄铁锹,当做拐杖颤颤
悠悠地走过来。"阿太!"晓枫赶紧跑过去扶着,生怕她那双至今还裹着的小脚,一碰
到什么就会绊倒。
阿太此时已八十多岁。那片小土坪上的几株小菜,与其说是农活,不如说是消遣。她媳
妇一看两人进了家门,就停下活跑去准备。一会儿,阿太房间里,已经放好澡盆,盛好
热水。
晓枫在灶前帮着生火。豆杆子放进灶洞里,直烧得吡吡啵啵地响。阿嬷过来帮晓枫放了
些大块的木头。木材火力也许不猛,却可以持久。灶台被几十年的烟熏得微微发黑,而
边上格子式的小窗,又只透进来些许的光。她是舍不得在白日里开灯的,于是这样昏暗
暗地做着晚饭。她加柴的时候晓枫借着火光,才看清她的脸。
那样的苍老,那样的平静。
(4)
晓枫将椅子搬到堂前,扶着阿太坐好。然后拿起梳子,帮她梳头。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一根根象银丝一样,一直快垂到地上。晓枫笨手笨脚地把它们盘起来,再用那根上百
年的银簪别住。
太公早早已经过逝,而阿伯又长年不在身边。她们这些年,一定是互相扶持着走过的吧
?还是象大多数的婆媳那样,矛盾重重,互有怨言?最小的儿子也已上了大学,阿嬷应
该再没有其他任务,除了服侍阿太,以及漫长地等--已经等了快半生。
门前忽然有喧闹声。原来是三仔回来了,正和同行的朋友告别。阿嬷生了四个儿子,老
大和老二,十几岁就去他们父亲的厂里做了工人,老幺则考了大学。就是这个老三,怎
么都不成器。农活不爱干,工厂不愿去,每年就出山跑跑江湖。那个时候物资流通不便
,他就进了这边的小东西卖那边,赚些小钱,一路花一路回家。到家了已没剩下几两。
却也只有这个儿子,能常常呆在村子里陪阿嬷。不跑江湖的时候,他就在家跟人打牌赌
博,同时也帮她干干小活。是否偶而间母子的吵架,也能让她不会觉得孤独和寂寞?
(5)
阿嬷从不和晓枫说这些,只当她是个未懂事的孩子。而晓枫也不便相问,转眼已要告别。
"读书要用功呀。要是能考上大学,你就有居民户口了。"在大巴的窗外,阿嬷这么跟
晓枫说。"嗯。"晓枫用力地点点头。中考失利后父母绝望的神色,让她突然明白,如
果不读书,她就要走他们临时工的老路,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父母并没有多么责备晓枫
,只是默默到处借钱,把她买进高中。而阿嬷则雪中送炭,把起早摸黑省下来的一些钱
,也借给了他们。
这挫折已让晓枫明白居民户口的意义。也明白阿嬷因为没有这个,当时只能或者去争取
做临时工,或者在村里种地留守。而阿伯却是个信仰共产主义的老实人,只知道埋头干
活讲奉献,把有限的名额都先让给别人 -- 在别人纷纷哄抢的时候。
等到别人终于一起让给阿伯临时工名额的时候,儿子们也已长大,更需要这农转工的途
径。一年一年,阿嬷又渐老,当了临时工也再不可能转正,于是等成了寂夜中的那一盏
长明孤灯。
晓枫坐着大巴渐渐行远,心里却是温暖的。为被阿嬷关爱的自己,也为正挥手告别的她
。听说阿伯年底就要退休,终于几十年的分离即将成为过去,从明年开始,那儿将是一
个完整的家。
( 6 )
再去拜访的时候,大厅的墙上果然挂着“光荣退休”的幅。听说那天阿伯的领导和工友
都来了,家里很热闹。阿嬷应该是高兴的吧,看着别人这么尊敬他,想着他从此可以和
她朝夕相处。
晓枫到她家时,是白天,阿伯上山干农活去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恨不得把
所有的荒田都给种上。屋子里仍然是冷清的。她的媳妇们都比她幸运,没有行动不便的
婆婆需要伺候。大儿子继承了她的魄力,成家的时候自己都还是收入极少的临时工,却
宁可舍弃家里的田地,也要把老婆带在身边;二儿子跟他爹一样老实木衲,她于是千方
百计给他娶了个居民户口的女子,再不用为工作或者分居发愁。晓枫庆幸这样一代又一
代的留守不需要再次重演,可这屋子的清冷,仍让人四下罔顾,黯然神伤。
到吃晚饭的时间,阿伯才回来。晓枫并没有见到什么温馨的场景,两个人之间,甚至一
句好言语都没有。他一吃完饭,就出门到村头听其他农人吹牛去了。晓枫帮她洗了碗,
又一起煮了猪食提着去喂猪。农村里的男人可不都是这样子的么,白天干完地里的活,
晚上自然是出去唠嗑的好时候。所有的家务,都是女人的事。可阿伯难道没有想过那之
前漫长的几十年,她一边种田一边干家务的时光?他难道不愿意,此刻终于在家了,比
常人多付出一点点,多和她在一起一点点?
阿太已经早早歇息了。晓枫和阿嬷在廊下的月光里喂着猪。它们很能吃,那么多猪食居
然也能被吃完。阿嬷看着这些牲畜,表情是满足的。日子仿佛有富余,老伴在边上,孩
子们一年也会来孝顺几次。三仔已经结婚了,和媳妇一起跑江湖,似乎比以前懂事些了。
( 7 )
入了夜的村子一片寂静,只听得山风一阵阵怒嚎,吹得树林哗啦啦得响,而这石头屋子
巍然不动。
晓枫在客房里挨着灯看书,忽然听到隔壁有越来越响的说话声。声音颇为急促尖锐,仿
佛是在争吵。她不好偷听,关了灯睡了。
次晨醒来,日已当头。阿伯早已上山种田,阿嬷也开始干家里杂事。晓枫帮她剥着豆子
,却看她站起来似乎摇了一下。
"阿嬷!"晓枫赶忙搀扶她。她用手遮了遮眼。
"我最近老犯晕,医生说是低血压。"她休息了好一会儿,说,"想去买一只乌骨鸡补
一补,老头子却嫌太花钱,怎么也不肯。"
"啥?!"晓枫知道阿伯节省,却不知道他克扣到如此地步。而她为什么还只是个没有
任何收入的大学生?
"明天一定要去买了。"阿嬷说着就去干别的活去了,恢复了她的平和和主见。
晓枫却抑郁了,呆坐在堂前,连豆子都不想剥。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她常见到同一类
男人:他们对外人礼貌好客,对自己的妻子却随意打骂,冷漠无情。连在厂子里一切为
公,常常牺牲自己利益的阿伯,竟也无法跳出此界,为他的女人想一丁点?她默默希望
,或许新婚后就长期分离,他还没有机会学会夫妻的相处,或许这么多年的各自生活,
两人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合。
然而阿嬷毕竟是强的,否则也不会这几十年来一个人带着这么多孩子还把家打理得井井
有条。后来她跟晓枫说,她真的自己买了只乌骨鸡,而且真的一吃就好了。晓枫相信这
不是心理作用,因为对于长期缺乏营养的人,补品的效力是极端明显的。也是自那以后
,她每次去,都要求父亲除了让带平常的礼物,再额外带些补品专门给阿嬷。而最近这
些年,有消息说,他们已少有争吵,慢慢平静。
( 8 )
去年晓枫回国,得了空赶紧又去看望阿嬷。
阿太已于前年去世,阿伯的头发已掉光,她也已白发苍苍。他们见了晓枫来,异常高兴
,忙着去后面的小塘里捉田鱼。他终于不种稻子了,她也终于少养牲畜了,晓枫看着她
喜不自禁的神色,和行动迟缓的背影,不禁偷偷落下泪来。阿伯又上山去摘菜,她见四
下安静,却拉着晓枫的手进了里屋。
照着屋内的,依然是从窗格子透进来的昏暗的光。阿嬷打开一个柜子,拿出一个锦绣盒
子。然后再打开盒子,拿出一副银镯子来。“这一副银镯子,是我的嫁妆。我没有女儿
,现在就传给你了。” 晓枫拿着那副银镯子愣在那里,半晌才说出一个字:“嗯。”
去客房的路上,看到夕阳的余晖正暖暖地照着大堂。晓枫不禁停下来,往堂前走去。门
口的石板小径,这些年已换成了水泥大路。石磨子也早已被村人弃用。交通方便了,大
家现在都是去乡里买菜。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而所有这些,再过上几十年,恐怕也将灰飞烟灭。再没有人会知道雨中石板的清冷,也
再没有人会懂得户籍制度的残忍。
大约只有这对永恒的银镯子,会默默地记录这漫长等待中的烟花易冷吧。
(完)
avatar
l*h
2
先让我坐了你的沙发再看
avatar
z*e
3
唉,自己每读一遍,都还是读到哭。
我太悲观了,路上美丽的风景很多,可总是凄凉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我想爱所有人,到最后
却变成了恨这个世界。
还是醉一把,笑一个吧。 :)
avatar
z*2
4
赞~
会慢慢认真读,辛苦LZ,再贴更多好文
avatar
z*e
5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哑哑声,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会慢慢认真读,辛苦LZ,再贴更多好文

avatar
l*h
6
好呀,你听得真仔细。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z*2
7
人被触动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烟花易冷肯定也能勾起许多人的心绪~
但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z*e
8
要不你帮我把歌贴过来??
谢谢小四啦~~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呀,你听得真仔细。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
: 吧。

avatar
z*e
9
那就帮我把这篇文章给姐夫看吧~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人被触动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烟花易冷肯定也能勾起许多人的心绪~
: 但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
:
: 吧。

avatar
l*h
10
here you go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要不你帮我把歌贴过来??
: 谢谢小四啦~~

avatar
w*1
11
"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认真地读了。多谢楼主用心的文字。
avatar
z*e
12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z*e
13
谢谢阅读。
等到第二页我把《第二片天》也贴过来。
(太长了,贴在第一页怕大家翻页太麻烦)

【在 w*********1 的大作中提到】
: "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 认真地读了。多谢楼主用心的文字。

avatar
l*h
14
人家那个是official mv呢,你这个是网友自己做的而已啊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l*h
15
我帮你修改了,这样正式版和山寨版都看得到了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z*e
16
official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嘛。:)
多谢多谢!
你真棒!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那个是official mv呢,你这个是网友自己做的而已啊
avatar
l*h
17
不客气,你才棒呢,写这么好的文章出来给大家欣赏 :)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official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嘛。:)
: 多谢多谢!
: 你真棒!

avatar
t*c
18
真凄凉啊,感慨呀
avatar
z*e
19
嗯,这一辈子,大家能做拉拉的一定要做拉拉。:):)
不过我一向提倡,做了拉拉也要生娃呀!:)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凄凉啊,感慨呀
avatar
t*c
20
这个,这个。MM喜欢就好,一辈子不容易,不虚此生就好。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一辈子,大家能做拉拉的一定要做拉拉。:):)
: 不过我一向提倡,做了拉拉也要生娃呀!:)

avatar
z*e
21
赞不虚此生!其实就是这样子,好不容易到世上走一遭,爱怎地怎地吧!:)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这个。MM喜欢就好,一辈子不容易,不虚此生就好。
avatar
z*e
22
********
第二片天,八月底发在leisuretime版的
********
发信人: zhuifengke (追风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烟花易冷(第二片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01:24:51 2011, 美东)
(一)
我很庆幸在我年少的时候,课本里还有鲁迅的文字。那个时候,我大约刚刚看过行走的
班子在农节里搭台唱的土剧。在台下的喧闹声和台后的乐器声中,我根本听不清上面的
小姐对着丫鬟在唱什么。看到先生写的社戏中的翻筋斗,不禁也神往起来,想必我若往
北走走,总会碰到那水乡独有的乌篷船,坐着就可以去看我们乡里没有的武戏,打来打
去一定很有看头。
我当时也爱在没有人迹的地方冒险。没有荒园和美女蛇的传说,但毒蛇却更可怕些,曾
经在采野莓的路上遇到过一次。一时脚都软了,动不了身子,还是同行的小伙伴拉着
我的手飞奔逃走的。
在这样的年纪,我们没有忧愁。我们还未注意到母亲们白日上山劳作,傍晚归来持家的
辛苦。父辈们则或者在工厂,或者在林中,只有夜里才见到他们灯下歇息的摸样。我们
的世界简单地象未及涂画的白纸,只有这些山花野草,鸣虫飞鸟。而鲁迅笔下的少年,
可不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在四角的天空下,也独独只有大人已无暇顾 及的童趣。
(二)
时间飞快,转瞬我已长大。惊觉当时的父母,一年到头为了生计竟如此操劳。农田间赶晴
赶雨,工厂里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有点空余时间,家里的修修补补又在等着他们。这样的
心境让我已不满足于先生笔下的少年故事,在他们那个时候,成年人应该是比当代更加辛
苦,更加劳累的吧?
可先生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在外多年,看的是社会更深层的问题了。我遍地找着民国浙北
一带农民们日常生活的痕迹,却是如此的稀少。而在穿梭神游的过程中,赫然发现,那个
时候的桑下田间,竟然有那么多留守的女子,渡过了她们极其忙碌却又卑微苦涩的一生。
我翻开书本,里面只有冰冷的记录叙述生平。那些才华横溢的丈夫们,几乎没有一个为一
生操劳的她们写下丁点感念的言语!
是的,他们在新的世界里,都有了新的爱人。
(三)
女人被吹吹打打地抬进了新门。之前的一切繁琐手续,都为了这拜堂的一刻。媒人八字,
择时定日,聘礼嫁妆。那一天的热闹祝福着这一对新人能从此白头偕老。无论那个男人
是还未懂事莽撞无礼的少年,还是被家母以病危假电催回的留洋之士,或者恰恰好也是
个只想过小日子的普通男子,这些女人都另人吃惊的传统:勤劳,守礼,温良,恭顺。
她们对将要成为她们丈夫的人都情根深种,虽然从未见过面。
我不知道她们的爱情是什么。为什么对从未谋面的那个人,从洞房开始,就能一生相守,
即使那个男人甚至在新婚的当晚,就逃到母亲的房间过夜。或者她们根本不知道爱情?
所有古旧的教条都从儿时就开始灌输。她们踏进了新门,就给自己催了眠:生是你家的
人,死是你家的鬼。
可惜男人们都去了外面的世界,见识了开放的生活,听说了原来和没见过面的女人过
一生叫做封建,追求爱情和自由才是新潮。
裹着小脚的女人们仍在故乡的家里上下忙碌,在殷实的人家她们做着最好的管家,在普通
的人家她们忙好各样的农活。一些老实本份,从未想过改变;一些则努力识字,试图赶上
夫君。但无论哪种情况,大多数的她们等到的,最终不过是一纸休书。
两千年前,有女子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其实,从她的故事开始,多少女人的
一生,到底是纵有良媒又如何!
(四)
溪水之滨,土坡之岸。村头桃花灿烂,正是韶华胜极。女人的一生,最美大约是二十前
后吧,正值嫁到夫家。男人早已在外奔波,桃花盛开的时候,新妇们又开始了在家操
劳的一年。
我小时也养过蚕。摘几片桑叶垫在一个小盒子里,再把蚕宝宝轻轻放上去,用条纱布蒙
着,然后就不再上心了。这种轻率肯定是没有收获的,才过一两天,它就已仙去。养蚕
重要么?养蚕辛苦么?诗中并未有多语,只读过那样一句:"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
连。"大概读我文章的,也多是如我,不过"遍身罗绮者",哪有农间"养蚕人"。
所以在读民国某书的时候,看到农民养蚕时的超常劳累,不禁冷汗涔涔。衣食无忧的人
们,哪里知道这一丝一缕的厚重!虔诚的妇人们孵了蚕子,再不停地剪细桑叶饲蚕,清
除蚕沙。都说蚕宝宝吃起桑叶来有风雨之声,如此的速度怎会不需要人们去日夜伺候。
村里忙碌到少有说话声,男人不停地去挑桑叶来,小孩此刻亦懂事地来帮忙。他们一日
三餐都潦草带过,夜里女人再起来两三次补桑。
在外云游的男人,这些却恐怕想不起来了,甚至都忘记了缺少他的劳力,新妇将比别人
更加辛苦。时间和距离让一切变淡,而外面的冲击或者欢娱渐渐在他心的周围起茧。
对待旧人,他的心终于变硬变冷。
(五)
女之劳累,犹可说也;女之寂寞,谁人去说?多年前我曾为一位终生独身的女子写过一首
打油诗。自己总记得里面那句--“ 寂夜红灯,清花独落,院中伫立雨潇潇。” 某网
友还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带着孩子长期守寡的女人,在难熬的夜里,会向月光下的院子
中撒一把铜钱,再一枚一枚捡回来,以消磨那匍匐满欲望的时光。
我是个性爱至上主义者,对男人长期在外拥着新人,让故乡的女人守活寡,未免义愤填
膺。我宁可相信他回到家乡的时候,等所有的故景都重新被熟悉,激起那前尘往事,
会良心发现原来女人付出那么多,原来故乡还有一个她,在一年一年的劳作中等待,
那和他温存的片刻。
男人的欢娱并不需要爱情。所以这些偶尔回来的男人,会在新妇的床上”享受“或者”
施舍“,然后留下可能的种子扬长而去。而这一定是女人所渴求的,因教条里早已
铭刻着那句”母凭子贵“。就是不知道她们的心中,可有委屈,可有怨恨?
也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如此。有品质高洁者,宁可克制自己动物的欲望,也不愿去动他
不爱的女人。--即使他愿意接了她去外面的世界,即使那个女人在他死后,都自称
自己是他的遗产。我仰慕他高傲的灵魂,却又痛恨他为了自己的骄傲,绝不妥协,让
那女人孤苦了一生。
(六)
有朋友说,旧时代的妇女,生下来就被当作商品。我不禁要质问上天,既然能让女人成为
商品,为什么还要赋她以灵魂,甚至让她比男人更敏感,更情深?想起老子所书:天地
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回头再看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男人自身的命运也都的确已如叶飘零,何苦再让他们担
上这负心薄幸的罪名。或者是重名重利,或者借国大家小,革命斗士们不屑抽什么时间,
来纪念持家留守孤身病死或被遗弃的原配。而前几个月翻看了一本很多人不屑的书,
竟然读到以花心著名的作者,能从明媒正娶开始,把和原配的恩爱详细重述。--这个
同样在外漂流的多情男人,这个在妻子过世多年后仍能回忆起诸多细节的,唯一能为
留守的妻子立传的丈夫,竟然是个大汉奸。历史何等地讽刺!
亦已焉哉。关于那个年代的寂寞烟花,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不虚此生!其实就是这样子,好不容易到世上走一遭,爱怎地怎地吧!:)
avatar
w*1
23
胡兰成是为每一个女人都立了传的。我觉得他就是爱女人,无论是聪明到敲敲头顶脚底
板亦会响的张爱玲,还是普通护士小周,在他笔下都是同样的温婉可爱。
至于鲁迅,我倒觉得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好比碰上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你并不会因
为她的可怜而去尽爱她的义务,是吧?至于他一直未休妻,其实我倒觉得是在那样的社
会环境下尽了他的道义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寂寞的妻子总比被休的前妻要好过一点。
avatar
c*k
24
当然早就听过。太悲。曾经一段很爱听夜曲,也是越听越悲,自虐啊。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T*n
25
想起来家里和绍兴,宁波,诸暨丝丝缕缕的关系。
有个阿太是宁波人,因为脚太大,二十出头才嫁给人家做续弦,丈夫随后就过世了。
抗战时事艰难,跟着别人在封锁线里里外外做点小生意,拉扯大丈夫前妻的孩子。念大
学的时候她都九十多了,也没什么病,某个夏天的傍晚在躺椅上纳凉,就阖然长逝了。
。。。
avatar
z*e
26
嗯,我对鲁迅还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另:现在重读一,二,还是更喜欢《一》一些,可能《一》有自身的经历在里面,写起
来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在 w*********1 的大作中提到】
: 胡兰成是为每一个女人都立了传的。我觉得他就是爱女人,无论是聪明到敲敲头顶脚底
: 板亦会响的张爱玲,还是普通护士小周,在他笔下都是同样的温婉可爱。
: 至于鲁迅,我倒觉得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好比碰上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你并不会因
: 为她的可怜而去尽爱她的义务,是吧?至于他一直未休妻,其实我倒觉得是在那样的社
: 会环境下尽了他的道义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寂寞的妻子总比被休的前妻要好过一点。

avatar
w*1
27
我也更喜欢(一)。握手!
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还在想,真要写文章写到抑郁,也得是在写完(一)而不是(二)
之后啊。(一)的文字是冷到骨子里去了。(二)的开头几段,隐约有鲁迅《从三味书
屋到百草园》的影子。
avatar
l*s
28
LZ 还有什么继续呀。
这歌听上去有有些哀凉地感觉。。
avatar
c*k
29
赞!
avatar
z*e
30
********
前言
七月份完成的第一稿,八月底又写了《第二片天》。人成年后的一生,在我眼里本已冰
冷。投入地写这一系列,查尘封的资料,寻久远的记忆,却都是灰色都是灰色,完成《
二》后我就抑郁了。就像痛苦的过去都被连带着拔起,却无法诉于身边任何人。这样又
迷迷顿顿地走过九月十月,在梦版灌了无数的水后,方又清醒过来。再不敢这样持续地
放纵心情了。
我本凡人,写东西不过发泄情绪,若反过来又被情绪牵制,怪谁去。
********
(一)
仲夏里,江南的雨亦颇为急骤。来度假的晓枫独自倚着门沿,看雨水顺着瓦片条条的圆
棱落下。它们重重地滴在门前清冷的石板上,溅起些细小的花。
对于宇宙,日子还不够久。石板上还没有深深的涡点,去暗示千年的时光。对于一生,
日子却已经太久。那个人一年一年,阿嬷又在默默等待年终的那天,他的出现。
晓枫回过身来,看见阿嬷正捧了盘泡好的黄豆,放在堂中粗糙的石磨上。她瘦小的身躯
如此操劳和忙碌,这些天晓枫总来不及细看那花白的头发和布满皱纹的脸。
阿嬷在那边用力地推着石磨,晓枫在这边,不时地将豆子加入圆石的洞中央。看着那白
白的豆浆从石磨的边缘细细地渗下,听着那石磨的推子吱吱呀呀作响,晓枫静静地舍不
得说话:任时光从这石磨的旋转中悄悄地溜走,是否一生永不急迫,心境安详?
( 2 )
两人换过位置来。晓枫一边推着推子,一边看着阿嬷。她灵巧而熟练地往石洞倒着豆子
,这动作一定已重复千万次。堂外的雨仍未停歇,滴滴答答落成雨帘,将她映成一道风
景。风微微地吹进堂来,吹动她耳边的头发。晓枫的遐思开始神游,阿嬷的时光开始倒
流。
那一年,她嫁给他,她十七岁。
每个时代的故事,都有它的烙印。开国不久,万废待兴;元君一句,工卒别行。新婚的
日子没过多久,做为工人的阿伯,就已应召去了偏远的地区。从此聚少离多,而这,仿
佛是当年天下夫妻之常情。他们和别的家庭一样,生儿育女,阿伯一年不过回来几次,
送些钱和生活用品,阿嬷却担负起瞻养长辈抚育子女的所有任务。
可曾凄苦?可会劳心?君莫问,看归燕婉转梁上鸣。
豆子已经磨完,雨也停了。前面廊下,草棚中牛叫了起来,羊儿也跟着叫。晓枫则从后
门溜了出去。家里的鸡正放着,在稻草堆里觅食。路边有条从上村一路造过来的小石头
沟,鸭子在里面闲游。沟中的水被雨下得有些浑浊,她却还是不自禁淌了进去,赤着脚
感受它的冰凉。那些年,阿嬷的孩子们,大约也是这样,在干完农活的闲暇时光里,这
么优游嬉戏的吧。
(3)
对面的土坪边沿,出现了一位小老太太。她手里拿了杆细长的木柄铁锹,当做拐杖颤颤
悠悠地走过来。"阿太!"晓枫赶紧跑过去扶着,生怕她那双至今还裹着的小脚,一碰
到什么就会绊倒。
阿太此时已八十多岁。那片小土坪上的几株小菜,与其说是农活,不如说是消遣。她媳
妇一看两人进了家门,就停下活跑去准备。一会儿,阿太房间里,已经放好澡盆,盛好
热水。
晓枫在灶前帮着生火。豆杆子放进灶洞里,直烧得吡吡啵啵地响。阿嬷过来帮晓枫放了
些大块的木头。木材火力也许不猛,却可以持久。灶台被几十年的烟熏得微微发黑,而
边上格子式的小窗,又只透进来些许的光。她是舍不得在白日里开灯的,于是这样昏暗
暗地做着晚饭。她加柴的时候晓枫借着火光,才看清她的脸。
那样的苍老,那样的平静。
(4)
晓枫将椅子搬到堂前,扶着阿太坐好。然后拿起梳子,帮她梳头。她的头发已经全白了
,一根根象银丝一样,一直快垂到地上。晓枫笨手笨脚地把它们盘起来,再用那根上百
年的银簪别住。
太公早早已经过逝,而阿伯又长年不在身边。她们这些年,一定是互相扶持着走过的吧
?还是象大多数的婆媳那样,矛盾重重,互有怨言?最小的儿子也已上了大学,阿嬷应
该再没有其他任务,除了服侍阿太,以及漫长地等--已经等了快半生。
门前忽然有喧闹声。原来是三仔回来了,正和同行的朋友告别。阿嬷生了四个儿子,老
大和老二,十几岁就去他们父亲的厂里做了工人,老幺则考了大学。就是这个老三,怎
么都不成器。农活不爱干,工厂不愿去,每年就出山跑跑江湖。那个时候物资流通不便
,他就进了这边的小东西卖那边,赚些小钱,一路花一路回家。到家了已没剩下几两。
却也只有这个儿子,能常常呆在村子里陪阿嬷。不跑江湖的时候,他就在家跟人打牌赌
博,同时也帮她干干小活。是否偶而间母子的吵架,也能让她不会觉得孤独和寂寞?
(5)
阿嬷从不和晓枫说这些,只当她是个未懂事的孩子。而晓枫也不便相问,转眼已要告别。
"读书要用功呀。要是能考上大学,你就有居民户口了。"在大巴的窗外,阿嬷这么跟
晓枫说。"嗯。"晓枫用力地点点头。中考失利后父母绝望的神色,让她突然明白,如
果不读书,她就要走他们临时工的老路,没有其他任何选择。父母并没有多么责备晓枫
,只是默默到处借钱,把她买进高中。而阿嬷则雪中送炭,把起早摸黑省下来的一些钱
,也借给了他们。
这挫折已让晓枫明白居民户口的意义。也明白阿嬷因为没有这个,当时只能或者去争取
做临时工,或者在村里种地留守。而阿伯却是个信仰共产主义的老实人,只知道埋头干
活讲奉献,把有限的名额都先让给别人 -- 在别人纷纷哄抢的时候。
等到别人终于一起让给阿伯临时工名额的时候,儿子们也已长大,更需要这农转工的途
径。一年一年,阿嬷又渐老,当了临时工也再不可能转正,于是等成了寂夜中的那一盏
长明孤灯。
晓枫坐着大巴渐渐行远,心里却是温暖的。为被阿嬷关爱的自己,也为正挥手告别的她
。听说阿伯年底就要退休,终于几十年的分离即将成为过去,从明年开始,那儿将是一
个完整的家。
( 6 )
再去拜访的时候,大厅的墙上果然挂着“光荣退休”的幅。听说那天阿伯的领导和工友
都来了,家里很热闹。阿嬷应该是高兴的吧,看着别人这么尊敬他,想着他从此可以和
她朝夕相处。
晓枫到她家时,是白天,阿伯上山干农活去了。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他恨不得把
所有的荒田都给种上。屋子里仍然是冷清的。她的媳妇们都比她幸运,没有行动不便的
婆婆需要伺候。大儿子继承了她的魄力,成家的时候自己都还是收入极少的临时工,却
宁可舍弃家里的田地,也要把老婆带在身边;二儿子跟他爹一样老实木衲,她于是千方
百计给他娶了个居民户口的女子,再不用为工作或者分居发愁。晓枫庆幸这样一代又一
代的留守不需要再次重演,可这屋子的清冷,仍让人四下罔顾,黯然神伤。
到吃晚饭的时间,阿伯才回来。晓枫并没有见到什么温馨的场景,两个人之间,甚至一
句好言语都没有。他一吃完饭,就出门到村头听其他农人吹牛去了。晓枫帮她洗了碗,
又一起煮了猪食提着去喂猪。农村里的男人可不都是这样子的么,白天干完地里的活,
晚上自然是出去唠嗑的好时候。所有的家务,都是女人的事。可阿伯难道没有想过那之
前漫长的几十年,她一边种田一边干家务的时光?他难道不愿意,此刻终于在家了,比
常人多付出一点点,多和她在一起一点点?
阿太已经早早歇息了。晓枫和阿嬷在廊下的月光里喂着猪。它们很能吃,那么多猪食居
然也能被吃完。阿嬷看着这些牲畜,表情是满足的。日子仿佛有富余,老伴在边上,孩
子们一年也会来孝顺几次。三仔已经结婚了,和媳妇一起跑江湖,似乎比以前懂事些了。
( 7 )
入了夜的村子一片寂静,只听得山风一阵阵怒嚎,吹得树林哗啦啦得响,而这石头屋子
巍然不动。
晓枫在客房里挨着灯看书,忽然听到隔壁有越来越响的说话声。声音颇为急促尖锐,仿
佛是在争吵。她不好偷听,关了灯睡了。
次晨醒来,日已当头。阿伯早已上山种田,阿嬷也开始干家里杂事。晓枫帮她剥着豆子
,却看她站起来似乎摇了一下。
"阿嬷!"晓枫赶忙搀扶她。她用手遮了遮眼。
"我最近老犯晕,医生说是低血压。"她休息了好一会儿,说,"想去买一只乌骨鸡补
一补,老头子却嫌太花钱,怎么也不肯。"
"啥?!"晓枫知道阿伯节省,却不知道他克扣到如此地步。而她为什么还只是个没有
任何收入的大学生?
"明天一定要去买了。"阿嬷说着就去干别的活去了,恢复了她的平和和主见。
晓枫却抑郁了,呆坐在堂前,连豆子都不想剥。在这个小小的村子里,她常见到同一类
男人:他们对外人礼貌好客,对自己的妻子却随意打骂,冷漠无情。连在厂子里一切为
公,常常牺牲自己利益的阿伯,竟也无法跳出此界,为他的女人想一丁点?她默默希望
,或许新婚后就长期分离,他还没有机会学会夫妻的相处,或许这么多年的各自生活,
两人需要更多的时间磨合。
然而阿嬷毕竟是强的,否则也不会这几十年来一个人带着这么多孩子还把家打理得井井
有条。后来她跟晓枫说,她真的自己买了只乌骨鸡,而且真的一吃就好了。晓枫相信这
不是心理作用,因为对于长期缺乏营养的人,补品的效力是极端明显的。也是自那以后
,她每次去,都要求父亲除了让带平常的礼物,再额外带些补品专门给阿嬷。而最近这
些年,有消息说,他们已少有争吵,慢慢平静。
( 8 )
去年晓枫回国,得了空赶紧又去看望阿嬷。
阿太已于前年去世,阿伯的头发已掉光,她也已白发苍苍。他们见了晓枫来,异常高兴
,忙着去后面的小塘里捉田鱼。他终于不种稻子了,她也终于少养牲畜了,晓枫看着她
喜不自禁的神色,和行动迟缓的背影,不禁偷偷落下泪来。阿伯又上山去摘菜,她见四
下安静,却拉着晓枫的手进了里屋。
照着屋内的,依然是从窗格子透进来的昏暗的光。阿嬷打开一个柜子,拿出一个锦绣盒
子。然后再打开盒子,拿出一副银镯子来。“这一副银镯子,是我的嫁妆。我没有女儿
,现在就传给你了。” 晓枫拿着那副银镯子愣在那里,半晌才说出一个字:“嗯。”
去客房的路上,看到夕阳的余晖正暖暖地照着大堂。晓枫不禁停下来,往堂前走去。门
口的石板小径,这些年已换成了水泥大路。石磨子也早已被村人弃用。交通方便了,大
家现在都是去乡里买菜。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而所有这些,再过上几十年,恐怕也将灰飞烟灭。再没有人会知道雨中石板的清冷,也
再没有人会懂得户籍制度的残忍。
大约只有这对永恒的银镯子,会默默地记录这漫长等待中的烟花易冷吧。
(完)
avatar
l*h
31
先让我坐了你的沙发再看
avatar
z*e
32
唉,自己每读一遍,都还是读到哭。
我太悲观了,路上美丽的风景很多,可总是凄凉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我想爱所有人,到最后
却变成了恨这个世界。
还是醉一把,笑一个吧。 :)
avatar
z*2
33
赞~
会慢慢认真读,辛苦LZ,再贴更多好文
avatar
z*e
34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哑哑声,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赞~
: 会慢慢认真读,辛苦LZ,再贴更多好文

avatar
l*h
35
好呀,你听得真仔细。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z*2
36
人被触动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烟花易冷肯定也能勾起许多人的心绪~
但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z*e
37
要不你帮我把歌贴过来??
谢谢小四啦~~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呀,你听得真仔细。真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
: 吧。

avatar
z*e
38
那就帮我把这篇文章给姐夫看吧~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人被触动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烟花易冷肯定也能勾起许多人的心绪~
: 但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
:
: 吧。

avatar
l*h
39
here you go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要不你帮我把歌贴过来??
: 谢谢小四啦~~

avatar
w*1
40
"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认真地读了。多谢楼主用心的文字。
avatar
z*e
41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z*e
42
谢谢阅读。
等到第二页我把《第二片天》也贴过来。
(太长了,贴在第一页怕大家翻页太麻烦)

【在 w*********1 的大作中提到】
: "她捧着重重的银镯子,想着半个世纪前那个容貌姣好的十七岁
: 女子,一路憧憬地来到此间,然后却开始了那无可选择的婚姻。"
: 认真地读了。多谢楼主用心的文字。

avatar
l*h
43
人家那个是official mv呢,你这个是网友自己做的而已啊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l*h
44
我帮你修改了,这样正式版和山寨版都看得到了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天呀,这个意境太土了。
: 能不能换成下面一个??

avatar
z*e
45
official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嘛。:)
多谢多谢!
你真棒!

【在 l**h 的大作中提到】
: 人家那个是official mv呢,你这个是网友自己做的而已啊
avatar
l*h
46
不客气,你才棒呢,写这么好的文章出来给大家欣赏 :)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official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嘛。:)
: 多谢多谢!
: 你真棒!

avatar
t*c
47
真凄凉啊,感慨呀
avatar
z*e
48
嗯,这一辈子,大家能做拉拉的一定要做拉拉。:):)
不过我一向提倡,做了拉拉也要生娃呀!:)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真凄凉啊,感慨呀
avatar
t*c
49
这个,这个。MM喜欢就好,一辈子不容易,不虚此生就好。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一辈子,大家能做拉拉的一定要做拉拉。:):)
: 不过我一向提倡,做了拉拉也要生娃呀!:)

avatar
z*e
50
赞不虚此生!其实就是这样子,好不容易到世上走一遭,爱怎地怎地吧!:)

【在 t******c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这个。MM喜欢就好,一辈子不容易,不虚此生就好。
avatar
z*e
51
********
第二片天,八月底发在leisuretime版的
********
发信人: zhuifengke (追风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烟花易冷(第二片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01:24:51 2011, 美东)
(一)
我很庆幸在我年少的时候,课本里还有鲁迅的文字。那个时候,我大约刚刚看过行走的
班子在农节里搭台唱的土剧。在台下的喧闹声和台后的乐器声中,我根本听不清上面的
小姐对着丫鬟在唱什么。看到先生写的社戏中的翻筋斗,不禁也神往起来,想必我若往
北走走,总会碰到那水乡独有的乌篷船,坐着就可以去看我们乡里没有的武戏,打来打
去一定很有看头。
我当时也爱在没有人迹的地方冒险。没有荒园和美女蛇的传说,但毒蛇却更可怕些,曾
经在采野莓的路上遇到过一次。一时脚都软了,动不了身子,还是同行的小伙伴拉着
我的手飞奔逃走的。
在这样的年纪,我们没有忧愁。我们还未注意到母亲们白日上山劳作,傍晚归来持家的
辛苦。父辈们则或者在工厂,或者在林中,只有夜里才见到他们灯下歇息的摸样。我们
的世界简单地象未及涂画的白纸,只有这些山花野草,鸣虫飞鸟。而鲁迅笔下的少年,
可不也正是如此。即使是在四角的天空下,也独独只有大人已无暇顾 及的童趣。
(二)
时间飞快,转瞬我已长大。惊觉当时的父母,一年到头为了生计竟如此操劳。农田间赶晴
赶雨,工厂里加班加点。好不容易有点空余时间,家里的修修补补又在等着他们。这样的
心境让我已不满足于先生笔下的少年故事,在他们那个时候,成年人应该是比当代更加辛
苦,更加劳累的吧?
可先生在我这个年纪,已经在外多年,看的是社会更深层的问题了。我遍地找着民国浙北
一带农民们日常生活的痕迹,却是如此的稀少。而在穿梭神游的过程中,赫然发现,那个
时候的桑下田间,竟然有那么多留守的女子,渡过了她们极其忙碌却又卑微苦涩的一生。
我翻开书本,里面只有冰冷的记录叙述生平。那些才华横溢的丈夫们,几乎没有一个为一
生操劳的她们写下丁点感念的言语!
是的,他们在新的世界里,都有了新的爱人。
(三)
女人被吹吹打打地抬进了新门。之前的一切繁琐手续,都为了这拜堂的一刻。媒人八字,
择时定日,聘礼嫁妆。那一天的热闹祝福着这一对新人能从此白头偕老。无论那个男人
是还未懂事莽撞无礼的少年,还是被家母以病危假电催回的留洋之士,或者恰恰好也是
个只想过小日子的普通男子,这些女人都另人吃惊的传统:勤劳,守礼,温良,恭顺。
她们对将要成为她们丈夫的人都情根深种,虽然从未见过面。
我不知道她们的爱情是什么。为什么对从未谋面的那个人,从洞房开始,就能一生相守,
即使那个男人甚至在新婚的当晚,就逃到母亲的房间过夜。或者她们根本不知道爱情?
所有古旧的教条都从儿时就开始灌输。她们踏进了新门,就给自己催了眠:生是你家的
人,死是你家的鬼。
可惜男人们都去了外面的世界,见识了开放的生活,听说了原来和没见过面的女人过
一生叫做封建,追求爱情和自由才是新潮。
裹着小脚的女人们仍在故乡的家里上下忙碌,在殷实的人家她们做着最好的管家,在普通
的人家她们忙好各样的农活。一些老实本份,从未想过改变;一些则努力识字,试图赶上
夫君。但无论哪种情况,大多数的她们等到的,最终不过是一纸休书。
两千年前,有女子说,“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其实,从她的故事开始,多少女人的
一生,到底是纵有良媒又如何!
(四)
溪水之滨,土坡之岸。村头桃花灿烂,正是韶华胜极。女人的一生,最美大约是二十前
后吧,正值嫁到夫家。男人早已在外奔波,桃花盛开的时候,新妇们又开始了在家操
劳的一年。
我小时也养过蚕。摘几片桑叶垫在一个小盒子里,再把蚕宝宝轻轻放上去,用条纱布蒙
着,然后就不再上心了。这种轻率肯定是没有收获的,才过一两天,它就已仙去。养蚕
重要么?养蚕辛苦么?诗中并未有多语,只读过那样一句:"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
连。"大概读我文章的,也多是如我,不过"遍身罗绮者",哪有农间"养蚕人"。
所以在读民国某书的时候,看到农民养蚕时的超常劳累,不禁冷汗涔涔。衣食无忧的人
们,哪里知道这一丝一缕的厚重!虔诚的妇人们孵了蚕子,再不停地剪细桑叶饲蚕,清
除蚕沙。都说蚕宝宝吃起桑叶来有风雨之声,如此的速度怎会不需要人们去日夜伺候。
村里忙碌到少有说话声,男人不停地去挑桑叶来,小孩此刻亦懂事地来帮忙。他们一日
三餐都潦草带过,夜里女人再起来两三次补桑。
在外云游的男人,这些却恐怕想不起来了,甚至都忘记了缺少他的劳力,新妇将比别人
更加辛苦。时间和距离让一切变淡,而外面的冲击或者欢娱渐渐在他心的周围起茧。
对待旧人,他的心终于变硬变冷。
(五)
女之劳累,犹可说也;女之寂寞,谁人去说?多年前我曾为一位终生独身的女子写过一首
打油诗。自己总记得里面那句--“ 寂夜红灯,清花独落,院中伫立雨潇潇。” 某网
友还讲过一个故事,一个带着孩子长期守寡的女人,在难熬的夜里,会向月光下的院子
中撒一把铜钱,再一枚一枚捡回来,以消磨那匍匐满欲望的时光。
我是个性爱至上主义者,对男人长期在外拥着新人,让故乡的女人守活寡,未免义愤填
膺。我宁可相信他回到家乡的时候,等所有的故景都重新被熟悉,激起那前尘往事,
会良心发现原来女人付出那么多,原来故乡还有一个她,在一年一年的劳作中等待,
那和他温存的片刻。
男人的欢娱并不需要爱情。所以这些偶尔回来的男人,会在新妇的床上”享受“或者”
施舍“,然后留下可能的种子扬长而去。而这一定是女人所渴求的,因教条里早已
铭刻着那句”母凭子贵“。就是不知道她们的心中,可有委屈,可有怨恨?
也并不是所有的男人都如此。有品质高洁者,宁可克制自己动物的欲望,也不愿去动他
不爱的女人。--即使他愿意接了她去外面的世界,即使那个女人在他死后,都自称
自己是他的遗产。我仰慕他高傲的灵魂,却又痛恨他为了自己的骄傲,绝不妥协,让
那女人孤苦了一生。
(六)
有朋友说,旧时代的妇女,生下来就被当作商品。我不禁要质问上天,既然能让女人成为
商品,为什么还要赋她以灵魂,甚至让她比男人更敏感,更情深?想起老子所书:天地
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回头再看那个风云变换的年代,男人自身的命运也都的确已如叶飘零,何苦再让他们担
上这负心薄幸的罪名。或者是重名重利,或者借国大家小,革命斗士们不屑抽什么时间,
来纪念持家留守孤身病死或被遗弃的原配。而前几个月翻看了一本很多人不屑的书,
竟然读到以花心著名的作者,能从明媒正娶开始,把和原配的恩爱详细重述。--这个
同样在外漂流的多情男人,这个在妻子过世多年后仍能回忆起诸多细节的,唯一能为
留守的妻子立传的丈夫,竟然是个大汉奸。历史何等地讽刺!
亦已焉哉。关于那个年代的寂寞烟花,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赞不虚此生!其实就是这样子,好不容易到世上走一遭,爱怎地怎地吧!:)
avatar
w*1
52
胡兰成是为每一个女人都立了传的。我觉得他就是爱女人,无论是聪明到敲敲头顶脚底
板亦会响的张爱玲,还是普通护士小周,在他笔下都是同样的温婉可爱。
至于鲁迅,我倒觉得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好比碰上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你并不会因
为她的可怜而去尽爱她的义务,是吧?至于他一直未休妻,其实我倒觉得是在那样的社
会环境下尽了他的道义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寂寞的妻子总比被休的前妻要好过一点。
avatar
c*k
53
当然早就听过。太悲。曾经一段很爱听夜曲,也是越听越悲,自虐啊。

吧。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2姐,以及所有喜欢不喜欢周杰伦的人,你们有空再去听一遍周杰伦的《烟花易冷》吧。
: 那首歌的过门里有三种声音,除了主音,下雨的声音,最后面还藏着几声很遥远的吱吱
: 哑哑声,
: 我就是听到那种声音想起前尘往事,想起文章开头的那一段情形的。

avatar
T*n
54
想起来家里和绍兴,宁波,诸暨丝丝缕缕的关系。
有个阿太是宁波人,因为脚太大,二十出头才嫁给人家做续弦,丈夫随后就过世了。
抗战时事艰难,跟着别人在封锁线里里外外做点小生意,拉扯大丈夫前妻的孩子。念大
学的时候她都九十多了,也没什么病,某个夏天的傍晚在躺椅上纳凉,就阖然长逝了。
。。。
avatar
z*e
55
嗯,我对鲁迅还是一如既往的尊敬。
另:现在重读一,二,还是更喜欢《一》一些,可能《一》有自身的经历在里面,写起
来的时候比较得心应手。

【在 w*********1 的大作中提到】
: 胡兰成是为每一个女人都立了传的。我觉得他就是爱女人,无论是聪明到敲敲头顶脚底
: 板亦会响的张爱玲,还是普通护士小周,在他笔下都是同样的温婉可爱。
: 至于鲁迅,我倒觉得他的做法无可厚非。好比碰上一个爱你你却不爱的人,你并不会因
: 为她的可怜而去尽爱她的义务,是吧?至于他一直未休妻,其实我倒觉得是在那样的社
: 会环境下尽了他的道义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寂寞的妻子总比被休的前妻要好过一点。

avatar
w*1
56
我也更喜欢(一)。握手!
今天早上起床的时候还在想,真要写文章写到抑郁,也得是在写完(一)而不是(二)
之后啊。(一)的文字是冷到骨子里去了。(二)的开头几段,隐约有鲁迅《从三味书
屋到百草园》的影子。
avatar
l*s
57
LZ 还有什么继续呀。
这歌听上去有有些哀凉地感觉。。
avatar
c*k
58
赞!
avatar
S*a
59
户籍制度很残忍。有能力,有知识,只要不居民户口,统统没有用。
avatar
z*e
60
昏,你真会挖!:)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户籍制度很残忍。有能力,有知识,只要不居民户口,统统没有用。
avatar
z*e
61
嗯,等有情绪了再写三。:)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LZ 还有什么继续呀。
: 这歌听上去有有些哀凉地感觉。。

avatar
t*n
62
看你这个让我想起来大学时候自己回老家的情境。我3岁的时候被姑姑带到老家呆了半
年,那时候我还有太姥姥。太姥姥是个高个利落的老太太。很喜欢我,可是小时候我怕
和老太太在一起,每次她给我东西,我都拽着奶奶的手去拿。
妈妈是太姥姥养大的,妈妈总说如果我会写的话,我要写下你太姥姥的故事。太姥姥本
是一富裕家的女儿,读过书。但是却嫁给了大字不识的在她家里做长工的太姥爷。太姥
爷是个很憨实寡言的人。他们有一对儿女。儿子在15岁的时候,因为家穷还想读书,躲
在课堂外听课的时候,得了伤寒就死掉了。而女儿,就是我姥姥,32岁的时候因为牙髓
炎死在了沈阳。当时我妈妈5岁多,和太姥姥在一起。妈妈说她还记得当时从东北回来
的人都不敢告诉太姥姥,但是后来太姥姥后来还是知道了。然后妈妈说太姥姥人前什么
事都没有,夜里只听到很压抑地哭了一夜。后来就跑到她舅舅的坟前坐了一天。这是我
上大学的时候听妈妈讲的。太姥姥是在我6岁时候死掉的。当时妈妈怀了我弟弟。当知
道姥姥病重的时候却不能回去,只能让我爸爸回去照顾。这应该是我妈妈这一辈子无法
释怀的事情。每年妈妈春节烧纸的时候,每次妈妈讲起来的时候,我都能感受她的难过。
当大三我回老家看奶奶。当姑姑指着屋脊已经坍塌的太姥姥的房子的时候,我的泪就一
下流了下来。那一刻我想到了妈妈。我想我是替妈妈流的吧。哎,想起来就很后悔,为
什么小时候要害怕老太太,为什么不能稍稍亲近些。当时她都是一个人了呀。
哎,这个人世。

到最后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唉,自己每读一遍,都还是读到哭。
: 我太悲观了,路上美丽的风景很多,可总是凄凉的更让人印象深刻。我想爱所有人,到最后
: 却变成了恨这个世界。
: 还是醉一把,笑一个吧。 :)

avatar
z*e
63
安慰一下,有些东西确实不能多想。越想越迷惘。。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这个让我想起来大学时候自己回老家的情境。我3岁的时候被姑姑带到老家呆了半
: 年,那时候我还有太姥姥。太姥姥是个高个利落的老太太。很喜欢我,可是小时候我怕
: 和老太太在一起,每次她给我东西,我都拽着奶奶的手去拿。
: 妈妈是太姥姥养大的,妈妈总说如果我会写的话,我要写下你太姥姥的故事。太姥姥本
: 是一富裕家的女儿,读过书。但是却嫁给了大字不识的在她家里做长工的太姥爷。太姥
: 爷是个很憨实寡言的人。他们有一对儿女。儿子在15岁的时候,因为家穷还想读书,躲
: 在课堂外听课的时候,得了伤寒就死掉了。而女儿,就是我姥姥,32岁的时候因为牙髓
: 炎死在了沈阳。当时我妈妈5岁多,和太姥姥在一起。妈妈说她还记得当时从东北回来
: 的人都不敢告诉太姥姥,但是后来太姥姥后来还是知道了。然后妈妈说太姥姥人前什么
: 事都没有,夜里只听到很压抑地哭了一夜。后来就跑到她舅舅的坟前坐了一天。这是我

avatar
e*e
64
才三岁而已,当然不可能懂这些。
你做不做什么都无所谓,你的存在就是对老太太最好的慰籍吧
特别喜欢听老一辈的故事,尤其是老一辈年轻时候的故事。。。。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你这个让我想起来大学时候自己回老家的情境。我3岁的时候被姑姑带到老家呆了半
: 年,那时候我还有太姥姥。太姥姥是个高个利落的老太太。很喜欢我,可是小时候我怕
: 和老太太在一起,每次她给我东西,我都拽着奶奶的手去拿。
: 妈妈是太姥姥养大的,妈妈总说如果我会写的话,我要写下你太姥姥的故事。太姥姥本
: 是一富裕家的女儿,读过书。但是却嫁给了大字不识的在她家里做长工的太姥爷。太姥
: 爷是个很憨实寡言的人。他们有一对儿女。儿子在15岁的时候,因为家穷还想读书,躲
: 在课堂外听课的时候,得了伤寒就死掉了。而女儿,就是我姥姥,32岁的时候因为牙髓
: 炎死在了沈阳。当时我妈妈5岁多,和太姥姥在一起。妈妈说她还记得当时从东北回来
: 的人都不敢告诉太姥姥,但是后来太姥姥后来还是知道了。然后妈妈说太姥姥人前什么
: 事都没有,夜里只听到很压抑地哭了一夜。后来就跑到她舅舅的坟前坐了一天。这是我

avatar
d*w
65
偶fan周杰伦阿'从他出道我就喜欢哈哈
很久不听了'再回头听还很有感触
大部分歌都很耐听~~

【在 z**********2 的大作中提到】
: 人被触动的地方肯定不一样~烟花易冷肯定也能勾起许多人的心绪~
: 但我。。还是不喜欢周杰伦!!!
:
: 吧。

avatar
z*e
66
好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