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江上使人愁——写在《江城》与《寻路中国》之后#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P*e
1 楼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我自己哼哼昆曲。也许这么做有它背后更深的原因:我知道祖国已经不是自
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现在,我尽可以规避关于她的一切沉重痛苦的话题,在脑海
里一厢情愿地涂抹,以供自己一厢情愿地缅怀。
说起来,Peter Hessler的River Town最初是一个美国人送我的圣诞礼物——送的那人
大约觉得“It’s about China”,而我又是从中国来的,所以一定会对它感兴趣——
多么体贴的想法。我从这位朋友那儿收到的“文化交流”类礼物有很多,比如Amy Tan
的书。这位作家的行文乃至笔下的人物都并不中国,却是地道的Asian American:肤浅
得天经地义、坦荡大方。
扫了一眼介绍,River Town就被我揣度为升级版的《苦海沉浮》,搁置在了某个角落。
时隔数年,经过几次搬家。有一天我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盛赞《江城》,忽然悟到这本书
的作者何伟正是我在New Yorker里熟悉的专栏作家Peter Hessler。我兴冲冲跑到书架
上找几年前那崭新的礼物——它当然早已踪迹全无。
一 《江城》
“……显然中国人对他们山水的看法很不同于外面的人。当我看到那些修出一个个平台
的山丘时,我关注的是人们如何改造它,把它变为一道道叫人惊叹的稻谷梯田;而中国
人则看着在那儿居住的人,看着他们如何被那儿的土地所塑形。在我早期的涪陵生活中
,我不时想到这个,尤其因为我所有的学生的生长都和这里的土地紧密相连。我揣度着
四川崎岖多石的自然环境是怎生影响了他们。同时,我也想到,它在两年中,会怎样影
响我。”
伴随着这样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视角,《江城》一书缓缓展开。那是1996 年。Peter
Hessler,何伟,当时是个年轻的文青,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英语文学系,硕士毕业于
牛津,之后加入和平队,被派到四川边远的涪陵师专做英语教师。在涪陵的两年中,作
者多次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当地的人事。这有些让我想起宫崎骏的动画片:刻画人物之前
,必悉心描绘故事发生的地方有怎样的山谷、怎样的河流。在这份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里
,固然有环保主义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东方式的,散漫的文人情怀。
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在于《插旗山》一章。插旗山俯瞰涪陵师专,山上遍种桃花。何伟这
样描绘山坡与山脚下循环有序的庄稼:
“在山顶种植着桃树和橘子树从,这儿太陡了,没法作梯田。稍微低点儿,坡度变缓,
农民们将山地开垦为片片的菜地—— 卷心菜,土豆,大豆,萝卜。再低点,宽阔的平
地足够种植谷物了,现在是秋季,快到时候种植冬麦了。农民们会在十一月和十二月播
种,每两三道之间,他们会留出两英尺的空隙。在三月,冬麦收割的两个月前,他们会
在空隙处种上玉米。没有土地会被浪费的,没有任何事会被拖延或是匆忙完成;每件事
有它的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农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做着简单的工作。
大山的更低处,稻田已在几个星期前便收割过了;现在田地干燥,黄色的残株从土里伸
出。绝大多数稻田都分布在南侧的山边河谷,在那里,土地平壤,足够被留出一块块能
够蓄水的平台。在大山的所有作物中,稻谷的程序最为复杂。它在三月里播种,密密地
种植,然后在四月里,青青的秧苗被拔出,用手移植到水淹了的田地中。在七月和八月
,稻谷收割了,打谷了,干涸的田地可被用作种植蔬菜或冬麦。这样循环不息,一季一
季,一年又一年,有时,在一片小小的耕地上,可以看见一年里所有的作物更替:从稻
子到蔬菜,从蔬菜到小麦,从小麦到稻谷。”
接下来他开始描绘插旗山的历史。这山的名字来自于太平天国起义 —— “他的士兵们
留着长发,打起仗来都不畏死亡,他们信仰一种野蛮化了的新教原教旨,是松散地建立
在一些外国传教士的教本之上的…… 太平天国反对鸦片,反对裹脚,反对卖淫、赌博
、以及烟草。它从农民那里获得了不少支持,农民对腐败的清朝统治者是没多少同情的
。但洪秀全以及其他的革命领袖们都缺乏长远的眼光,也没有经验来治理一个国家。权
力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陷入奢侈的生活和残酷的内斗。他们开始染上了他们想要推翻的王
朝的那些毛病;黄色的丝绸长袍;成群的佞臣,无数的宠姬……”
翼王石达开眼见内斗不止,于1857年离开了南京。“带领着十万个将士,他展开了一段
长达六年的军事行动,预演了共产党的长征。他的太平军以Z字形穿越了中国的东部和
南部,最后抵达了长江河谷。他们到了涪陵,顺着桃花山的山坡向上,他们的山顶竖起
了天国的旗帜。”
1863年,被太平天国呼为“新耶路撒冷”的南京岌岌可危。清兵前往四川西部的山区追
袭翼王残部,渐成合围之势。然而石达开就在这时喜得贵子,部队因此在大渡河谷做了
三天的停留以为庆祝。这次停留的结果是致命的。被围困的翼王选择了投降,他最后剩
下的两千军士在这里尽遭屠戮,他自己凌迟处死。
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荡:
“七十二年后,毛泽东带领他的共产党军队,在长征的核心时刻,也来到了这同一条河
。国民党军队已经到了将红军摧毁的边缘,历史的教训告诉毛不能拖延…… 他们征服
了国家;在每个城镇他们宣传他们的教条:那是一种野蛮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松散地建
立在苏联的模式之上。共产党反对鸦片,裹脚,卖淫,赌博,他们从中国农民那儿获得
了广大支持,农民们对地主和腐败的国民党没多少同情。但毛泽东缺乏足够的眼光和经
验来治理一个国家,权力欲鼓动他建立起了一种个人崇拜。那些领头的干部们开始染上
了他们所推翻的统治者的奢侈病;大宅,佞臣,姬妾……”
同一座插旗山,何伟由太平天国的西征写到红军的长征,在那呼应回环的文笔里,尖锐
的观点忽然破纸而出:
“共产党的历史观对过往的农民起义总是理想化的,好比太平天国,即便在涪陵这么偏
远的地方,公园里还有石达开的雕塑。而对该运动的一些其他方面,则相反的,予以淡
化——中国的历史书中很少提到太平天国那种奇怪的基督教。在涪陵,许多学生不知道
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兄弟。但学生们知道他是农民革命者,知道毛泽东成功了而洪秀全
失败了。
“这种回音被看作是合法性的依据,而不是一个征兆,显示中国的历史就和其土地一样
,总是沿着循环的模式进行。”
他如此看待历史——把人事翻覆与稼穑轮播相提并论——这又是一个以自然诠释人事的
例子,颇给我奇士奇文的感觉。那松散随意的框架与天马行空的类比中所流出的才情是
独到的,实与政治上的左右无关。当然,何伟对我党的评价低到地心(兴衰都不出农民
借迷信起义的循环),由此亦可见一斑。
《江城》中我最喜欢的段落是何伟写他在涪陵师专教书的日子。这本书与《寻路中国》
很不一样,我更愿意将它看作一个文青眼中的中国。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日的一天?
你比夏日更为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
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亦将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类,尚有能看的眼睛,
这诗就将流传,赋予你新的生命。”
何伟任教的科目是英语诗歌。他布置学生按音韵拼起这首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时候,自己
正望着乌江上的渔船与水汽发呆。他并没有告诉这些四川小孩,莎氏十八首中的永生已
在其后四百年里被评论了无数遍,在英美文学界,她已是陈词滥调,已近死亡了;他也
并不因为自己的教课内容受到校领导严格的政治限制,只能谈莎翁笔下的美丽女人而沮
丧。他偏能察觉中国学生对诗歌音韵那种不可言传的神奇把握,从学生们稚拙的文学评
论里,找到动人的东西。
教《哈姆雷特》时他让大家写评析,结果一个女生在作业里这么写:“哈斯勒先生,您
喜欢哈姆雷特么?我不敬仰他,不喜欢他。我觉得他太敏感,而且保守,自私。他应当
把真相告知他亲爱的人,奥菲利娅,请求她和自己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两个爱人
应当同担祸福。还有,我不喜欢他的犹豫。作为一个男人,他想做什么都应当坚决。”
何伟随即在书中写道:“你不可能在牛津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能这么简单地说:我不喜
欢哈姆雷特,因为我觉得他这人很糟糕。所有说的话都应当机灵点儿。你得认识到,哈
姆雷特是个文本中的角色,你得按顺序解剖这个人物,一层一层的,不仅是剧本它本身
,还要考虑到那些人就这个剧本写过的所有东西。你得要考虑所有评论家说的话,他们
那些渊博的知识以及他们的胡说八道都屁股重重地坐在了剧本上。你得要考虑这个剧本
和当今的潮流,当今社会的事件如何联系……
“其实在做学生时,我一直期望有那么一个短暂时刻,让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想法闪过脑
际——我不喜欢这个角色;这是个好故事;这首诗里的女人很美;我猜她的手指像绿葱
般细长…… 这是我在做学生时所寻觅的。我想找到那么一些信号,说文学依然可以是
令人愉悦的,人们读它只是为了享受,而且它本身就很重要,不需理会其政治上的对错
……
“在涪陵,毫无疑问学生们从其阅读中获得享受。而我意识到,直至我人生的终曲,我
都要像他们那样对待文学。有时候,当他们做作业而我望向乌江时,我会微笑着想,在
这里,我们都是难民。他们得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逃脱出来,而我从解构主义
中逃脱。我们都很快乐,在江边,整个涪陵都忙于其生意的时候,我们阅读诗歌。”
《江城》中议论了许多东西,比如何伟曾花很长的篇幅谈论三峡工程的利弊。但我自己
作为一个老师,最受触动的仍然是他关于教书细节的描写——怎样循循善诱地给学生排
戏,用课桌椅搭起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哈姆雷特喃喃自语的台子,让大家在心醉神驰
中记诵那些名句;怎样引发大家编《唐吉珂德》调侃雷锋精神,到头来微笑着听那扮唐
吉珂德的聪明男孩把嬉笑怒骂进行到底,转而调侃身为外教的自己。在何伟的另一本书
《甲骨文》中,他提到自己与涪陵师专的许多学生仍然保持联系,熟悉他们毕业后各自
去农村支教的生活。
作为一个老师,他有最可贵而易逝的两样东西:对自己教授东西的信仰,和对陌生人的
好奇。
此外我还喜欢看他闲笔写的轶事,比比皆是,比如这一段跟小孩子打交道的:
“一群当地的小孩时常跑来我的寓所,因为我的阳台上有一串节日的彩灯,在晚上看来
很漂亮,高高悬于乌江上。有时她们是何丽带领的一群女孩,她十一岁,跟我同姓,叫
我哥哥。其他时候,会有一群野小子,他们跟着王学松,一个九岁的男孩,跟我同楼的
。他和外祖父母,以及他妈妈住一起,她离了婚,而他家的大人严厉警告他不要去骚扰
外国邻居。但小王和我学会了怎么去哄他们;他或者会跟一群别的小孩来,或者他会出
门,大声走下台阶,然后转头,偷偷溜回来,轻轻敲我的门。我喜欢跟他聊天;他会告
诉我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学校里的生活,还有他班上的胖男孩,那个小孩很被他鄙视,
取了个绰号叫蒋介石。小王喜欢看我的电视,看我的照片,从我的阳台上向人们大叫;
我让他想干嘛干嘛。我怀念我在密苏里家中的外甥侄女,有一个小孩在房子里很好。
“小王和我一起在阳台上挂了一百个节日彩灯,现在,夜里你可以从长江上看到它们。
它们花了我们两个小时才安上,之后,作为奖赏,我让小王把所有烧坏的灯泡从六楼往
人行道上扔,它们摔得粉碎,很好看。对于鼓励他的罪行,我并不觉得特别愧疚;每次
学校的工人来更换我的灯泡时,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他们几乎跟小王一样享受。当
玻璃在人行道上炸开时,他们都嘿嘿笑。”
英文版River Town的正文后面有一列何伟推荐的书目。看下来颇觉惭愧,从高行健的《
灵山》到Jonathan Spence的《洪秀全太平天国史》,我都没有读过。可是忽然之间沈
复的《浮生六记》跃入眼帘,我也是看着那英文愣了一会儿才明白的: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 我想起沈三白写《浮生六记》,并不关心什么国计民
生,只一味追忆与芸娘的那些小小任性。然而世态炎凉的种种悲怆,都从他文字的空隙
里跌漏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两页纸的书目里,夹在那么多政治的、历史的名著之
间,会赫然出现《浮生六记》,但我能想象何伟喜欢那样闲散任性的文笔。看得出他觉
得板着脸写文就像板着脸做人一样没劲——从他纵容小孩由自己的阳台往下摔灯泡这样
的段子里。
大多数时候,何伟的文笔细腻,长于描摹,不急于评判,颇给人一种温良谦恭之感。《
江城》中唯一闪现锋芒,除了那个插旗山的段落,就是在提到大山的时候:
“大山是一个加拿大人,说着流利的中文,经常在电视上亮相,而他无疑是中国最出名
的外国人。他是所谓的中国通——一个‘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聊得好的日子里,人
们把我称作中国通,但我知道那只是恭维。我还有很长的路去走,直到我被接纳为一个
中国通,而从我所见到的大山来说,那也不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目标。也许他是一个
很好的人,但在他的相声喜剧路线与京剧唱腔中,他不止一次表现出一只训练有素的猴
子的感觉。”
另有一处则刻薄得几近偏颇:“走到哪儿,人们都向我问起大山,而他的盛名则验证了
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多糟糕。那情形就等同于美国人对一个中国人着了迷,只是因为他说
着白痴式的英语。”
何伟在火车上与一个女人聊起大山。那人问何伟,美国人知不知道大山。何伟答,大山
不在美国的电视上。那人又问,加拿大的电视呢?何伟答:也不在,大山只上中国的电
视 ——“这对那女人,以及许多我碰到过的中国人,乃是一个巨大的失望。真是悲剧
,一个国家产生了像大山那么有才华的人物,却让外国垄断了他。但事实上,就像我对
那女人解释的,这确是加拿大的一个普遍模式,所有具备才华的人总是尽快离开了那里
,就好似NHL(国家棒球队)一样。”
《江城》的作者对大山的刻薄,我想可以归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自己在书中其
实已经说过了。那是在学生自导自演的《唐吉珂德》因为暗讽雷锋精神而被系领导禁演
时何伟所写的:
“最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大动干戈,只为了这些琐屑小事……即便共产中国要倒掉,那
崩塌也不会由涪陵这儿一帮骑在拖把上的搞笑学生开始。某些人不能单纯去看戏,单纯
地笑出来,真是可悲;那出戏的好玩是没有疑问的,但即便如张书记那样聪明而受过良
好教育的人,总是听见脑子里的那个声音:我应该笑吗?它真的好玩吗?它会不会有危
险,冒犯到谁?……滑稽讽刺,以及娱乐,在共产党的体系里都是有风险的动作。这体
系出于对某种控制欲的依赖,总要把优秀的喜剧摧毁(剩下的往往只有嘲笑傻子或乡下
人的相声小品)。在某些意义上说,这是我最厌恶共产主义之处。我几乎可以忍受它所
有的谎言,它犯下的错误,然而我不能原谅它彻底丧失了幽默感。如果你把笑声拿走,
中国乃是一个太沉重的地方。”
我想任何一个惯听美国脱口秀的人,回过头去看看春节联欢晚会里的那些相声小品,都
会被它恶心的程度震惊。前者的幽默来自随心而致的讽刺,后者只致力于谄媚。而我实
在想象不出,一个人如何既幽默又谄媚。如此相声小品演员搞笑的拿手锏也就只剩两个
:要么靠作践弱者(多半是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要么靠丑化自己。在每一次春晚的相
声小品里,我都会看到演员像机械而呱噪的钟摆,在这两个套路之间无休无止地反复。
何伟既然对红色幽默有此一段论说,那么他对获殊荣连年入围春节联欢晚会的人怎么看
,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个原因在《寻路中国》里能找到线索,那是在有关埃德加·斯诺的段落里。作者在
飞机上偶遇金阳,一个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他与金阳闲聊,金阳问他知不知道埃德
加·斯诺。何伟在书中写道:“对于任何想以中国为题进行写作的密苏里人来说(何伟
自己碰巧也是密苏里人),埃德加斯诺的故事都算得上有警示意义。他跟毛和周是好朋
友,后来在大跃进时代,有好多中国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埃德加斯诺在中国周游一圈然
后写出报道:关于饥荒的事情全是不真实的谣言。”
何伟对斯诺的苛评,叫我想起茨威格的罗曼·罗兰传。茨威格在书中将罗兰称为“欧洲
的良心”,只可惜立此传时罗兰尚在人间,未到盖棺定论时。要等几十年后,苏联早已
解体,罗曼罗兰那尘封的访苏日记终于被打开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才华横溢、关心
民生的知识分子老来面对强权与名利时,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不堪的妥协。埃德加·
斯诺对西方媒体关于大跃进的报道实是他职业操守上的巨大污点(不幸的是,未必有意
为之)。作为一个记者,他或许应当比作家出身的罗曼·罗兰更加羞愧。
据说《江城》一书出版后,何伟曾被问到为什么对大山那么不待见:“也许我对大山太
苛刻了。我认为一个外国人说着非常流利的中国话,并且出现在电视上是好的——我对
此并没有意见。他的中国话,比我,比大多数外国人都要好得多。但我对大山有几个问
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他允许自己对政治妥协。他在中国出名是在1989 年以后。他愿
意让自己出现在一台政府举办的晚会上表演节目,当大多数外国人都拒绝的时候。他一
直在这样做。我记得是在1998年,我在涪陵看电视,有一个庆祝五四运动79周年的特别
节目,是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举办的,大山出现在这台文艺表演中。我不认为这样是正
确的…… 基本上,我觉得大山应该和政府保持更多的距离,也许想要出现在电视上不
太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最好不要出现在电视上。”
有趣的是,对于身边那些处于浑浑噩噩中的群众,何伟倒都能坦然相对,一一记下他们
的坦诚可爱之处。他可以毫不介意榆林小酒馆的老板娘向每一个来客报告他的年龄、籍
贯与工资;他可以把怀柔边穷困的三岔村当作自己的归宿,与村民一起修路盖房采核桃
;他可以与丽水的打工妹一起在宿舍里喝酒,庆祝她们17岁的生日;可以和背井离乡、
迫不得已在工厂门前打帐篷进行黄色演出的河南农民一起吃饭…… 却偏偏要刻薄斯诺
和大山。何止斯诺与大山。在他的笔下,中国社会里的医生、领导等人物几乎无一不展
现出可憎的一面,唯独群众的形象鲜明可爱。
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江城》所流露出的世界观里,群众与知识分子并非水乳交融,
你我不分。这两种身份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而何伟不假思索地认为,后者理当比前者
承受更多的责任。其实他对大山的确有些太过苛刻。苛刻之处在于,他以知识分子的操
守要求大山,而大山只不过把自己当作一个艺人。
1998年,何伟与涪陵师专分别的时候到了。在这之前,他在一次期末监考中注意到一个
女孩(苏珊)魂不守舍地中途退场。几天之后,他从学生那儿听说她堕胎了,因为手术
不顺利而病倒,而学校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通知了她家里,然后把她开除了出去。另一
个女孩(琳达)得知父亲在家乡病危,依然选择坚持完了考试。过了些日子他去涪陵车
站接她,一眼看见她手臂缠着上的黑布。
“……现在我意识到,那种单纯,只是海市蜃楼。琳达的父亲在她参加期末考试时,濒
于死亡,而苏珊在跟恐惧斗争,现在已被驱逐出校。涪陵的许多事情结局都是如此——
甚至教书也是,它看起来像是简单直接的工作,其实却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给
外面世界,尤其给外国人看的,乃是一个掩盖了情感的外饰,然而当你住的时间足够长
了,能瞥见点事情的真实状况,感觉更其艰难。当然,在某个程度上,这种困难的生活
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在我居留涪陵期间,两个学生死了;另一个学生堕胎,被开除;
一个父亲死了;一个孩子死了;人们的婚姻在破裂。那些事情在哪儿都有发生。但在涪
陵,看见生活的那一面,花的时间较长,因为开始我被当作一个外国人,保持着距离,
而当距离消失了,却反而更难处理。这就好像看着一个空白而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
现,一生的苦难悲伤都堆积在那里面。
“我发觉自己在想着,从那些天的讲课中,是否有什么东西留下了来了。我希望我的学
生们记得那首弗罗斯特的诗,或者我们学过的别的东西。可以小到某个故事中的一个人
物,或者莎士比亚诗中的一片银色——但我希望总有些东西被记住。我希望他们能够在
意识的某个角落里保留一些东西,而在其单纯之美中,他们会发现一些稳定而真实的东
西。那是我对文学所抱有的信仰:它真实持久,不为日常生活的挣扎所困扰……
“几天后,吉米给了我一卷磁带,问我能否把所学过的诗歌都录下来。他是最活泼的男
孩之一,然而他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学生;通常,他会坐在教室的后排,对任何人说
任何话,都低低念着‘雅虎’,或牙刷。但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现在,我被
他的请求打动了。‘我特别想听你念《渡鸦》,’他说,‘还有任何莎士比亚的诗。这
样我可以记住你的文学课。’我告诉他我会在晚上录这卷带子。‘还有,在你念完诗歌
后,’他咧嘴笑道,‘我想让你念出所有英文中的脏话,把它们也录下来。即便有些是
你没有教过我们的,我也想你录下。我会非常喜欢那个的。也许其他的学生也会拷贝它
。’”
与涪陵的学生们相处的两年,何伟最后这样做结:
“分了两次,我才录完我们所学过的所有的诗。在那之后,亚当跟我花了五分钟时间,
对着录音机大喊着脏话,然后我把磁带交还给吉米。他也会没事的。多数人都会那样。
他们都是强韧的,可爱的,有笑,有泪,像那样的人总能存活下去。那不能算是金色的
人生,但也许正因如此,它会长存。”
二 《寻路中国》
这本书所描绘的,是2001 年到2006年之间的中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中国。
《寻路中国》分为三部:城墙,村庄和工厂。第一部分的开头很吸引我,那是因为一直
以来,开车去西北自驾游也是我的梦想。我想去看看玉门关与丝绸之路,想去敦煌和西
藏。读到何伟出发前的这段文字,不由让人神往:
“……这个标志出现在东北部的海滨城市山海关,自东向西横贯河北省,一路穿越山西
省、陕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即便进入满地黄沙的宁夏和甘肃,这个标志也十分清
晰,仿佛是利落地插入天河的飘带。《中国地图》里面,很容易理解的就是这一部分:
甚至在我很小的时候,也能认出,那就是长城。在我的童年时期,无论何时,只要我看
见中国的地图,就会默念:沿着这道城墙,穿越整个国家,多么神奇啊!”
追寻着他的文字一路西行,最初和我想象的那样,在荒凉萧索中不乏奇遇:他开车碾过
农民堆在马路中央的稻谷,帮粮食脱粒;在山西的宁虏村何伟偶遇一个老农,长年来自
己做关于长城的研究,在没了脚踝的荒草中指给他看:哪一段城墙建于北魏,哪一段城
墙建于西汉……
“我就这样一直开着车,来到一个隘口处,在主路边上找到一条分岔出来的土路。沿着
这条支路顺着山梁走了几百米,我停下车子。吉普车的后备厢里,放着我带来的帐篷和
睡袋。这是个非常适合露营的夜晚——空气如此透澈,群星好像就在山谷的上空闪烁。
躺在帐篷里,睡意来袭,可我还想着次日打算去拜访的几个边界小镇:破胡,杀胡。去
拜访那些地方,不过是在乡下再静静地开上一段路而已。
“午夜时,帐篷突然被照得通明。我一下子醒过来,猛地坐起身,以为是驶近车辆的灯
光。我摸索着拉开帐篷的门帘,往外看了看,才意识到是一轮圆月升上了地平线。一切
依旧是老样子:空旷的土路,City Special仍在那儿停放着。山下,宁鲁村的灯火已经
熄灭,渐渐升高的月亮映照着大草原。那一刻,我静静地坐着,等着我的恐惧平复下来
,听到的,只有风 声,以及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租一辆车,带一顶帐篷;白天沿着长城独自驱驰,夜晚挨着长城独自露营。当然作者接
下来解释了这么安排的原因——由于事先没申请记者证,这些紧邻藏、疆的敏感地区都
不接受外国人住旅馆——他的旅程也恰恰因此充满了浪漫与艰辛。
读到后来,边城的贫瘠闭塞在他的游记里渐渐凸显,浪漫之情被辛酸代替。这里有方圆
几十里只挖坑不种树,以绿化之名贪污世界银行贷款的骗局。当何伟回到北京,跟世行
北京分部的办事人员说起这事,他们却像边城的干部一样,一口咬定是农民们搞错了—
—毕竟一手交钱,一手拿数据,两方的官僚都何乐而不为。当地农民在荒了几十年的山
上,挖一天“植树坑”换五袋方便面的辛酸,只有何伟亲眼目睹。
这里的村庄都枯萎了。明长城下的黄泥土路边,残疾的老人在街口看护着一群小孩,孩
子们的爸爸妈妈都已南下谋生。对此司空见惯的作者揶揄起“南水北调”的工程——北
人都已南下,调来的南水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第一部《城墙》里的冷硬萧瑟是过客眼中的,那么第二部《村庄》,则流露出作
者充满带入感的脉脉温情。后来我在《甲骨文》中读到,何伟在北京定居时,只有一份
月薪500美金的工作:在报刊杂志迎来电脑时代之前,他负责给华尔街日报当手工剪辑
员。那是报刊杂志里最低一级的工作,他也租着北京最廉价地段的房子:没有空调、厕
所常坏、紧挨着菜市场和纵横的胡同。
那时《江城》已经出版了,但并不太被美国的文学评论家重视。清贫的生活、无所事事
的工作给了何伟大量自由写作的时间。他在怀柔附近一个种核桃树的农村——三岔村里
租下农民魏子淇的房子,把那儿当作自己的桃花源。
“ 有一次,我一个人去村子里。我正坐在桌子边上写作的时候,感觉有人在观察着我
。我转过头,差点叫出声来——屋子里竟然站着一个人。那也是个邻居,是个六十多岁
的白发老头儿。他脚上穿着布鞋,因此,进来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的脸上带着微
微的笑容,以及人们看电视时那种茫然的眼神——即便我转过头来,他的眼睛仍然没有
眨一下。那是中国人盯着别人看的时候,眼神里难得一见的优雅:如果某个人正在盯着
你看,又被你察觉了,他从来不会不好意思地扭头看别处。对于这样公然表现出来的好
奇心,你不得不表示佩服。一时间,我们两个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嗨,’最终还是我开了口。‘嗨,’他也应了一声。“吃饭了吗?”我问道……“
你吃了没有?”他也问道。“你们国家现在几点了?”“现在是晚上,”我说,“有十
二个小时的时差。”
“他笑了笑——乡下人对时区这个东西总是非常入迷。又停了一下,他指了指当头的那
个房间。‘你这儿有一铺炕,’他说道。‘是的。’‘有一张桌子,’他说。我站起身
来,领着他看了看屋子的情况,他全程都在做着结论,以示批准。(‘这是厨房。这是
灶,这是饭桌。’) ”
我喜欢读他对乡民的描写。那“看电视”一样茫然的微笑,那“公然表现出的好奇心”
,如此浑不自知,以致于给人安宁感。这是文化上的大差异,但何伟对此并没什么大惊
小怪,他只是尝试着以白描之笔去洞悉人心。我一直觉得,这才是作家的本分。处于两
种文化之间的作家,不该一味流连于那些表象的东西:就好像Amy Tan和林语堂的文字
,都不过是写给美国人看的西洋镜。
魏子淇的儿子,当时五岁的魏嘉,是三岔村里唯一的孩子。于是又有一段别开生面的容
貌描写:“小男孩的脸滚圆滚圆的。他有一头黝黑的短发,一双细小的眼睛,一笑起来
就会熠熠生辉。他那两只耳朵长得很奇妙——这也是中国小男孩身上最招人喜爱的特点
:他们的双耳向外伸出,使他们具有了一直受到惊扰的表情。魏嘉的父母亲的长相都说
不上好看,但这个小孩子却长得很帅。”
何伟写三岔村的笔触,有些让我想起《飞廉的村庄》:孤独得和农具说话的孩子、只在
孩子眼里是正常人的傻子、老到不记得自己年纪的鳏夫、炕上裹着脚数落远在北京的儿
女的老太……何伟写魏嘉去上小学,童蒙不知怎地被开启,再回来时,忽然开始像看待
一个智障那样看待他的傻子叔叔——至此,傻子彻底孤独了。那一处的文字里流露出空
旷伤感,却依旧娓娓道来。
在这专种核桃树的桃花源里,身为外国人的何伟并没有扮演武陵渔人的角色。作为小男
孩的“魔鬼叔叔”,他与魏家越走越近,而完全被三岔村的村民们接受——溶入他们扫
墓盖房的生活、看他们各自珍藏的地契家谱,则是在他尽全力帮小男孩求医治病之后:
自上幼儿园起,魏嘉的身上开始出现不明所以的大片青紫,又有流鼻血、呕吐的症状。
最终他们坐上何伟的车,来到北京一家儿童医院:
“……一进入儿童医院,我立马意识到,来这地方真是个天大的错误。到处都是哭闹的
小孩子,父母则跟在调皮的小孩后面追逐着,这样的情景看起来令人心烦意乱。魏子淇
似乎被那一切镇住了,他一走进医院,就在门厅那儿停下了脚步。一个城里人从后面撞
上了他,然后一边走一边压低嗓子骂了一句:‘滚开点!’ 魏子淇穿了一条黄布裤子,
上身是一件草绿色的公安制式背心。在城市里,他这身迷彩装好像还真起到了隐身的作
用。人们用胳膊肘推挤着他,把他完全挤到了边上。他于是向医院的员工求援,可那些
人只挥挥手就把他给支开了。他不如隐身吧——如果你一身农民打扮就进了城,情况多
半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办法,我只好抱起魏嘉,向着信息咨询窗口走了过去。服务人员听得十分专心,
回答了我提出的所有问题。当她看到这个小孩抱在一个老外手里,而不是一个农民手里
,事情顿时便有了差异。那女人告诉我,该到什么地方查血。于是,我们交了费,跟在
一群病人后面排队。”
魏嘉的血小板已经莫名其妙地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然而儿童医院只验了个血,就轻易
把他们打发回了三岔村。何伟回来后上网查白血病的信息,又连夜把小男孩的化验单发
给自己在美国认识的医生求助。次日收到回复,他们认为这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建议立即住院,并做活体检查。
当天夜里,小男孩又开始流鼻血不止,这时何伟已托关系在北京三院的儿童病房给他安
排到了一个床位,现在便坚持连夜送他住院。这儿的护士态度生硬傲慢,不允许孩子的
父亲留下来陪伴。任他们怎样解释三岔村路途遥远,怎样哀求她,也稍稍不肯通融。何
伟只好开车再回三岔村,赶在医院大门落锁之前,把魏嘉的妈妈接来。至此,他对“中
国的医院有区别对待乡下病人的臭名声”这件事,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
小男孩的病情不断恶化,到后来牙龈也开始出血。新世纪初正是中国的血站管理最混乱
的时候,因为输血而感染艾滋病、丙肝的比比皆是。当北京三院建议输血时,何伟已经
给魏家垫了八千块钱准备接受输血,但他还想仔细问问医生输血有多必要,又有多安全。
“‘如果你们给他注射丙种球蛋白,那不是有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吗?’
‘当然有风险!’赵医生厉声道,‘血液可能携带艾滋病毒、肝炎或者别的什么病毒。’
‘他们不是要检查血液吗?’
‘不可能完全查得出来。’
‘我觉得你们可以检查得出来。’我说道。
‘相信我好了,检查不出来!’
在我看来,一个医生竟然说出这种屁话,简直令我作呕。不过,我还是换了一种方法:
‘你们的血液从哪里来呢?’
‘我怎么知道?’那女人现在几乎是在吼叫了,我和魏子淇只好退到了房间外面。”
结果是,何伟联系自己在北京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熟人,后者告诉他只要三千多块就可
以从她们公司买到一个单位的丙种球蛋白,而且可以保证血源的安全卫生——只要北京
三院同意接受。而北京三院当然不肯接受。他只好让医药公司的朋友帮忙查北京三院使
用的血源,得知大致可靠后,他们接受了医院的输血。
我想起近来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的医闹。医患之间,病人永远是处在弱势的一方。而
在我们的社会里,弱者的权益永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保障。在国内,负责任的好医生固
然是有的。然而那些处处突破职业道德底线、对病人毫无尊重同情的医生也绝不是少数
——更不要说白衣天使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受贿恶习。我对医闹一直很反感。然而此时难
免扪心自问:自己这种说起医闹就指责病人家属是暴民、不走法律程序的态度,在我们
的社会里,听起来会不会像“何不食肉糜”一般荒唐呢?
那个叫做三岔的村庄,从前是作者避世的所在。然而经历魏嘉的风波,何伟已真正溶入
了当地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当他看着通往三岔的道路被逐渐开发,想到那静谧的核桃
林也许将不复存在;当他眼看魏子淇入党、致富、买车,而病弱的魏嘉渐渐变成一个在
学校备受欢迎的胖小子,想到他那璞玉浑金般的聪明将一去不返时,他并不难过,反而
感到欣慰。人们身在其中的视角,与置身事外时是不同的。何伟终于放弃了当一名记者
,继续自由写作——因为他更愿意体察参与,而不是概括针砭。这是一个长情的人。
第三部《工厂》,描绘浙江山区丽水一带各种制造工业。对习惯了买来的日用品上贴着
“made in China” 的我来说,这才是我最陌生的一部分中国——一个冰冷而喧嚣、浮
躁而逐利的中国。在这部分中,作者将人文关怀进行到底,着眼点仍旧是小人物——一
群打工妹、打工仔、小老板、老师傅,捕捉他们抄满座右铭的肮脏墙壁,再现他们单调
繁忙的生活。这生活也充满酸甜苦辣:有一个傍晚,何伟同一个在生产胸罩调节环的工
厂附近摆摊儿的老人一起,观看对街坐店的一对年轻夫妇吵架。那女人泄愤地烧自己店
里的尼龙袜子(他注意到她总是捡最便宜的点火),而他则和老人一起抱过她几个月大
的婴儿,在小街对面轮番哄着逗着,直到那个妈妈在路人面前挣足面子,顺过气来。
又比如书中关于“红星杂技团”的描写。与贾樟柯电影的风味神似,看得人心酸之极。
这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大家庭,由父亲、母亲、儿子、儿媳和一个远房表亲的老婆组
成。他们一路背井离乡,去浙江新兴的工业区搭场子,赚下班的打工仔们每人五块一张
门票。他们支起一幅画满穿比基尼的女人的帐篷,把麦克风调到最大以招揽观众。
“表演开始了。一个中年妇女首先演唱了一首爱国歌曲‘走进新时代’,以歌颂改革开
放;之后,两个女孩儿穿着胸罩、短裤和白色短袜走上了舞台……她们和着电子音乐的
节奏跳起了舞蹈。她们无视节奏的存在,也无视彼此的存在……两个女孩儿没有笑容,
眼睛也一直盯着脚下的木板条。那位拉客者对着麦克风吆喝着:‘姑娘们,摇啊!摇啊
!摇啊!摇啊!’……
“一个面带肺痨病人那种疲态的老头走上舞台,抿嘴对着观众笑了一下,给大家唱了一
首流行歌曲‘青藏高原’…… 为肩术表演画上句号的,是另一个跳着舞的女孩儿——
脸上没有笑容,双眼盯着木板地——慢慢地褪下短裤,面向观众裸露着身体,足有五秒
钟之久。
“到此,观众们终于有了反应;男人们低语着站起身来,嘴里的香烟依旧闪烁着红光。
接着,表演结束了,音乐停止了,观众们退出了帐篷。外面,天已经黑了下来,同丰人
造革厂的窗子里亮起了上夜班的灯光。”
在这个所谓的“杂技团”里,那最低下的位置上的人,自然是那位最远的表亲的老婆,
唯一称得上美人的团员。她“有一双黑黑的眼睛,脸上总带着温顺的表情”。有一次搭
帐篷时,她十分害羞地凑过来问何伟:“你有没有美元?”何伟正好有一张一美元的钞
票,就拿出来给她看。
她问:值多少钱?何伟回答说,大概值八块吧。
“我给你十块钱,换得到不?”
他把那张钞票递给她,告诉她不用管什么换的事——然而忽然间意识到,这真像是给一
个脱衣舞女的小费。
“她面露喜色,向其他人炫耀着,对那件外国人给的小礼物感到十分自豪。第二天晚上
,他们演出前,我跟他们道了别,开车走了。刘长福说得对:那样的表演,是不会有人
再看第二遍的。我已经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杂技团,怎么也无法再看一次他们的表演。”
有这样一种视角,对恶俗与下流毫不避忌,对风雅与品位毫不趋附。由这视角里,映射
出真正有份量的生活。贾樟柯的电影如此,《寻路中国》亦是如此。
几年前我曾每个星期订阅New Yorker,其中有一位叫做Peter Hessler的作者的长篇散
文给我印象深刻。他讲述了浙江某地的“艺术村”: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从艺术院校毕
业而找不到工作的青年画家,专为全世界各地的廉价旅馆、旅游景点绘制装饰画。这是
纯粹的买卖:他们作画都是对着一张风景照,以油画笔原封不动地复制——没有任何创
作、灵感、心情、风格可言。他们不关心画的内容、不好奇照片上的地方,他们甚至坦
言自己讨厌绘画,只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才进的艺术院校。这些成品以尺寸、数量为准
定价,先是批发给中间商,而后再转手给外国商人,最后进入旅馆、旅游景点的商店里
——你若去威尼斯游玩,看到精品店里一幅奈何桥风景的油画怦然心动,殊不知它可能
像沃尔玛的闹钟、袜子以及胸罩一样,“made in China”。
我还记得那篇文章让我多么抓狂而困惑——作者的笔调并不是揭露批判。文章提到他与
艺术村两个年轻画家之间的友谊,提到他们那些可爱的世故与小聪明,仿佛在说,“这
就是我眼中的中国,这就是我身边的中国人,而我喜欢他们那样。” 对几年前的我来
说,这无异于双重的冒犯:既冒犯了我的文艺观,又冒犯了我的中国。而最让人吐血之
处在于,那文章的笔触干净洗练,实是New Yorker里的翘楚。我想要把作者归为恶俗一
类鄙视两句吧,又觉得无所适从。
就是这样,我记住了Peter Hessler这个名字。
直到今天,我才再次在《寻路中国》里读到了久违的浙江“艺术村”的段落。我理解了
何伟想要说的意思;也是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另一个中国——那本是我最最熟悉的,
那些惘然的随波逐流,那些琐屑的喜怒哀乐。日暮乡关何处是。谨以这篇长评,纪念那
个我在一厢情愿中极力掩藏的、在附庸风雅时尽力忘却的地方——我真实的故乡,我真
实的祖国。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我自己哼哼昆曲。也许这么做有它背后更深的原因:我知道祖国已经不是自
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现在,我尽可以规避关于她的一切沉重痛苦的话题,在脑海
里一厢情愿地涂抹,以供自己一厢情愿地缅怀。
说起来,Peter Hessler的River Town最初是一个美国人送我的圣诞礼物——送的那人
大约觉得“It’s about China”,而我又是从中国来的,所以一定会对它感兴趣——
多么体贴的想法。我从这位朋友那儿收到的“文化交流”类礼物有很多,比如Amy Tan
的书。这位作家的行文乃至笔下的人物都并不中国,却是地道的Asian American:肤浅
得天经地义、坦荡大方。
扫了一眼介绍,River Town就被我揣度为升级版的《苦海沉浮》,搁置在了某个角落。
时隔数年,经过几次搬家。有一天我在豆瓣上看到别人盛赞《江城》,忽然悟到这本书
的作者何伟正是我在New Yorker里熟悉的专栏作家Peter Hessler。我兴冲冲跑到书架
上找几年前那崭新的礼物——它当然早已踪迹全无。
一 《江城》
“……显然中国人对他们山水的看法很不同于外面的人。当我看到那些修出一个个平台
的山丘时,我关注的是人们如何改造它,把它变为一道道叫人惊叹的稻谷梯田;而中国
人则看着在那儿居住的人,看着他们如何被那儿的土地所塑形。在我早期的涪陵生活中
,我不时想到这个,尤其因为我所有的学生的生长都和这里的土地紧密相连。我揣度着
四川崎岖多石的自然环境是怎生影响了他们。同时,我也想到,它在两年中,会怎样影
响我。”
伴随着这样一个古老而新鲜的视角,《江城》一书缓缓展开。那是1996 年。Peter
Hessler,何伟,当时是个年轻的文青,本科毕业于普林斯顿英语文学系,硕士毕业于
牛津,之后加入和平队,被派到四川边远的涪陵师专做英语教师。在涪陵的两年中,作
者多次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当地的人事。这有些让我想起宫崎骏的动画片:刻画人物之前
,必悉心描绘故事发生的地方有怎样的山谷、怎样的河流。在这份对自然环境的重视里
,固然有环保主义的成分,但更多的是一种东方式的,散漫的文人情怀。
最鲜明的一个例子在于《插旗山》一章。插旗山俯瞰涪陵师专,山上遍种桃花。何伟这
样描绘山坡与山脚下循环有序的庄稼:
“在山顶种植着桃树和橘子树从,这儿太陡了,没法作梯田。稍微低点儿,坡度变缓,
农民们将山地开垦为片片的菜地—— 卷心菜,土豆,大豆,萝卜。再低点,宽阔的平
地足够种植谷物了,现在是秋季,快到时候种植冬麦了。农民们会在十一月和十二月播
种,每两三道之间,他们会留出两英尺的空隙。在三月,冬麦收割的两个月前,他们会
在空隙处种上玉米。没有土地会被浪费的,没有任何事会被拖延或是匆忙完成;每件事
有它的季节,每个季节都有农民们用自己的双手做着简单的工作。
大山的更低处,稻田已在几个星期前便收割过了;现在田地干燥,黄色的残株从土里伸
出。绝大多数稻田都分布在南侧的山边河谷,在那里,土地平壤,足够被留出一块块能
够蓄水的平台。在大山的所有作物中,稻谷的程序最为复杂。它在三月里播种,密密地
种植,然后在四月里,青青的秧苗被拔出,用手移植到水淹了的田地中。在七月和八月
,稻谷收割了,打谷了,干涸的田地可被用作种植蔬菜或冬麦。这样循环不息,一季一
季,一年又一年,有时,在一片小小的耕地上,可以看见一年里所有的作物更替:从稻
子到蔬菜,从蔬菜到小麦,从小麦到稻谷。”
接下来他开始描绘插旗山的历史。这山的名字来自于太平天国起义 —— “他的士兵们
留着长发,打起仗来都不畏死亡,他们信仰一种野蛮化了的新教原教旨,是松散地建立
在一些外国传教士的教本之上的…… 太平天国反对鸦片,反对裹脚,反对卖淫、赌博
、以及烟草。它从农民那里获得了不少支持,农民对腐败的清朝统治者是没多少同情的
。但洪秀全以及其他的革命领袖们都缺乏长远的眼光,也没有经验来治理一个国家。权
力让他们中的大多数陷入奢侈的生活和残酷的内斗。他们开始染上了他们想要推翻的王
朝的那些毛病;黄色的丝绸长袍;成群的佞臣,无数的宠姬……”
翼王石达开眼见内斗不止,于1857年离开了南京。“带领着十万个将士,他展开了一段
长达六年的军事行动,预演了共产党的长征。他的太平军以Z字形穿越了中国的东部和
南部,最后抵达了长江河谷。他们到了涪陵,顺着桃花山的山坡向上,他们的山顶竖起
了天国的旗帜。”
1863年,被太平天国呼为“新耶路撒冷”的南京岌岌可危。清兵前往四川西部的山区追
袭翼王残部,渐成合围之势。然而石达开就在这时喜得贵子,部队因此在大渡河谷做了
三天的停留以为庆祝。这次停留的结果是致命的。被围困的翼王选择了投降,他最后剩
下的两千军士在这里尽遭屠戮,他自己凌迟处死。
写到这里,作者笔锋一荡:
“七十二年后,毛泽东带领他的共产党军队,在长征的核心时刻,也来到了这同一条河
。国民党军队已经到了将红军摧毁的边缘,历史的教训告诉毛不能拖延…… 他们征服
了国家;在每个城镇他们宣传他们的教条:那是一种野蛮化了的马克思主义,松散地建
立在苏联的模式之上。共产党反对鸦片,裹脚,卖淫,赌博,他们从中国农民那儿获得
了广大支持,农民们对地主和腐败的国民党没多少同情。但毛泽东缺乏足够的眼光和经
验来治理一个国家,权力欲鼓动他建立起了一种个人崇拜。那些领头的干部们开始染上
了他们所推翻的统治者的奢侈病;大宅,佞臣,姬妾……”
同一座插旗山,何伟由太平天国的西征写到红军的长征,在那呼应回环的文笔里,尖锐
的观点忽然破纸而出:
“共产党的历史观对过往的农民起义总是理想化的,好比太平天国,即便在涪陵这么偏
远的地方,公园里还有石达开的雕塑。而对该运动的一些其他方面,则相反的,予以淡
化——中国的历史书中很少提到太平天国那种奇怪的基督教。在涪陵,许多学生不知道
洪秀全自称是耶稣的兄弟。但学生们知道他是农民革命者,知道毛泽东成功了而洪秀全
失败了。
“这种回音被看作是合法性的依据,而不是一个征兆,显示中国的历史就和其土地一样
,总是沿着循环的模式进行。”
他如此看待历史——把人事翻覆与稼穑轮播相提并论——这又是一个以自然诠释人事的
例子,颇给我奇士奇文的感觉。那松散随意的框架与天马行空的类比中所流出的才情是
独到的,实与政治上的左右无关。当然,何伟对我党的评价低到地心(兴衰都不出农民
借迷信起义的循环),由此亦可见一斑。
《江城》中我最喜欢的段落是何伟写他在涪陵师专教书的日子。这本书与《寻路中国》
很不一样,我更愿意将它看作一个文青眼中的中国。
“我能否将你比作夏日的一天?
你比夏日更为美丽温婉。
狂风将五月的蓓蕾凋残,
夏日的勾留何其短暂。
休恋那丽日当空,
转眼会云雾迷蒙。
休叹那百花飘零,
催折于无常的天命。
唯有你永恒的夏日常新,
你的美亦将毫发无损。
死神也无缘将你幽禁,
你在我永恒的诗中长存。
只要世间尚有人类,尚有能看的眼睛,
这诗就将流传,赋予你新的生命。”
何伟任教的科目是英语诗歌。他布置学生按音韵拼起这首莎士比亚十四行的时候,自己
正望着乌江上的渔船与水汽发呆。他并没有告诉这些四川小孩,莎氏十八首中的永生已
在其后四百年里被评论了无数遍,在英美文学界,她已是陈词滥调,已近死亡了;他也
并不因为自己的教课内容受到校领导严格的政治限制,只能谈莎翁笔下的美丽女人而沮
丧。他偏能察觉中国学生对诗歌音韵那种不可言传的神奇把握,从学生们稚拙的文学评
论里,找到动人的东西。
教《哈姆雷特》时他让大家写评析,结果一个女生在作业里这么写:“哈斯勒先生,您
喜欢哈姆雷特么?我不敬仰他,不喜欢他。我觉得他太敏感,而且保守,自私。他应当
把真相告知他亲爱的人,奥菲利娅,请求她和自己一起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两个爱人
应当同担祸福。还有,我不喜欢他的犹豫。作为一个男人,他想做什么都应当坚决。”
何伟随即在书中写道:“你不可能在牛津听到这样的话。你不能这么简单地说:我不喜
欢哈姆雷特,因为我觉得他这人很糟糕。所有说的话都应当机灵点儿。你得认识到,哈
姆雷特是个文本中的角色,你得按顺序解剖这个人物,一层一层的,不仅是剧本它本身
,还要考虑到那些人就这个剧本写过的所有东西。你得要考虑所有评论家说的话,他们
那些渊博的知识以及他们的胡说八道都屁股重重地坐在了剧本上。你得要考虑这个剧本
和当今的潮流,当今社会的事件如何联系……
“其实在做学生时,我一直期望有那么一个短暂时刻,让一个简单而真实的想法闪过脑
际——我不喜欢这个角色;这是个好故事;这首诗里的女人很美;我猜她的手指像绿葱
般细长…… 这是我在做学生时所寻觅的。我想找到那么一些信号,说文学依然可以是
令人愉悦的,人们读它只是为了享受,而且它本身就很重要,不需理会其政治上的对错
……
“在涪陵,毫无疑问学生们从其阅读中获得享受。而我意识到,直至我人生的终曲,我
都要像他们那样对待文学。有时候,当他们做作业而我望向乌江时,我会微笑着想,在
这里,我们都是难民。他们得以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逃脱出来,而我从解构主义
中逃脱。我们都很快乐,在江边,整个涪陵都忙于其生意的时候,我们阅读诗歌。”
《江城》中议论了许多东西,比如何伟曾花很长的篇幅谈论三峡工程的利弊。但我自己
作为一个老师,最受触动的仍然是他关于教书细节的描写——怎样循循善诱地给学生排
戏,用课桌椅搭起罗密欧与朱丽叶殉情、哈姆雷特喃喃自语的台子,让大家在心醉神驰
中记诵那些名句;怎样引发大家编《唐吉珂德》调侃雷锋精神,到头来微笑着听那扮唐
吉珂德的聪明男孩把嬉笑怒骂进行到底,转而调侃身为外教的自己。在何伟的另一本书
《甲骨文》中,他提到自己与涪陵师专的许多学生仍然保持联系,熟悉他们毕业后各自
去农村支教的生活。
作为一个老师,他有最可贵而易逝的两样东西:对自己教授东西的信仰,和对陌生人的
好奇。
此外我还喜欢看他闲笔写的轶事,比比皆是,比如这一段跟小孩子打交道的:
“一群当地的小孩时常跑来我的寓所,因为我的阳台上有一串节日的彩灯,在晚上看来
很漂亮,高高悬于乌江上。有时她们是何丽带领的一群女孩,她十一岁,跟我同姓,叫
我哥哥。其他时候,会有一群野小子,他们跟着王学松,一个九岁的男孩,跟我同楼的
。他和外祖父母,以及他妈妈住一起,她离了婚,而他家的大人严厉警告他不要去骚扰
外国邻居。但小王和我学会了怎么去哄他们;他或者会跟一群别的小孩来,或者他会出
门,大声走下台阶,然后转头,偷偷溜回来,轻轻敲我的门。我喜欢跟他聊天;他会告
诉我校园里发生的事情,学校里的生活,还有他班上的胖男孩,那个小孩很被他鄙视,
取了个绰号叫蒋介石。小王喜欢看我的电视,看我的照片,从我的阳台上向人们大叫;
我让他想干嘛干嘛。我怀念我在密苏里家中的外甥侄女,有一个小孩在房子里很好。
“小王和我一起在阳台上挂了一百个节日彩灯,现在,夜里你可以从长江上看到它们。
它们花了我们两个小时才安上,之后,作为奖赏,我让小王把所有烧坏的灯泡从六楼往
人行道上扔,它们摔得粉碎,很好看。对于鼓励他的罪行,我并不觉得特别愧疚;每次
学校的工人来更换我的灯泡时,他们也是这么做的。而且他们几乎跟小王一样享受。当
玻璃在人行道上炸开时,他们都嘿嘿笑。”
英文版River Town的正文后面有一列何伟推荐的书目。看下来颇觉惭愧,从高行健的《
灵山》到Jonathan Spence的《洪秀全太平天国史》,我都没有读过。可是忽然之间沈
复的《浮生六记》跃入眼帘,我也是看着那英文愣了一会儿才明白的:Six Records of
a Floating Life by Shen Fu. 我想起沈三白写《浮生六记》,并不关心什么国计民
生,只一味追忆与芸娘的那些小小任性。然而世态炎凉的种种悲怆,都从他文字的空隙
里跌漏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两页纸的书目里,夹在那么多政治的、历史的名著之
间,会赫然出现《浮生六记》,但我能想象何伟喜欢那样闲散任性的文笔。看得出他觉
得板着脸写文就像板着脸做人一样没劲——从他纵容小孩由自己的阳台往下摔灯泡这样
的段子里。
大多数时候,何伟的文笔细腻,长于描摹,不急于评判,颇给人一种温良谦恭之感。《
江城》中唯一闪现锋芒,除了那个插旗山的段落,就是在提到大山的时候:
“大山是一个加拿大人,说着流利的中文,经常在电视上亮相,而他无疑是中国最出名
的外国人。他是所谓的中国通——一个‘了解中国’的外国人。在聊得好的日子里,人
们把我称作中国通,但我知道那只是恭维。我还有很长的路去走,直到我被接纳为一个
中国通,而从我所见到的大山来说,那也不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目标。也许他是一个
很好的人,但在他的相声喜剧路线与京剧唱腔中,他不止一次表现出一只训练有素的猴
子的感觉。”
另有一处则刻薄得几近偏颇:“走到哪儿,人们都向我问起大山,而他的盛名则验证了
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多糟糕。那情形就等同于美国人对一个中国人着了迷,只是因为他说
着白痴式的英语。”
何伟在火车上与一个女人聊起大山。那人问何伟,美国人知不知道大山。何伟答,大山
不在美国的电视上。那人又问,加拿大的电视呢?何伟答:也不在,大山只上中国的电
视 ——“这对那女人,以及许多我碰到过的中国人,乃是一个巨大的失望。真是悲剧
,一个国家产生了像大山那么有才华的人物,却让外国垄断了他。但事实上,就像我对
那女人解释的,这确是加拿大的一个普遍模式,所有具备才华的人总是尽快离开了那里
,就好似NHL(国家棒球队)一样。”
《江城》的作者对大山的刻薄,我想可以归为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他自己在书中其
实已经说过了。那是在学生自导自演的《唐吉珂德》因为暗讽雷锋精神而被系领导禁演
时何伟所写的:
“最令人失望的,是他们大动干戈,只为了这些琐屑小事……即便共产中国要倒掉,那
崩塌也不会由涪陵这儿一帮骑在拖把上的搞笑学生开始。某些人不能单纯去看戏,单纯
地笑出来,真是可悲;那出戏的好玩是没有疑问的,但即便如张书记那样聪明而受过良
好教育的人,总是听见脑子里的那个声音:我应该笑吗?它真的好玩吗?它会不会有危
险,冒犯到谁?……滑稽讽刺,以及娱乐,在共产党的体系里都是有风险的动作。这体
系出于对某种控制欲的依赖,总要把优秀的喜剧摧毁(剩下的往往只有嘲笑傻子或乡下
人的相声小品)。在某些意义上说,这是我最厌恶共产主义之处。我几乎可以忍受它所
有的谎言,它犯下的错误,然而我不能原谅它彻底丧失了幽默感。如果你把笑声拿走,
中国乃是一个太沉重的地方。”
我想任何一个惯听美国脱口秀的人,回过头去看看春节联欢晚会里的那些相声小品,都
会被它恶心的程度震惊。前者的幽默来自随心而致的讽刺,后者只致力于谄媚。而我实
在想象不出,一个人如何既幽默又谄媚。如此相声小品演员搞笑的拿手锏也就只剩两个
:要么靠作践弱者(多半是社会底层的农民工),要么靠丑化自己。在每一次春晚的相
声小品里,我都会看到演员像机械而呱噪的钟摆,在这两个套路之间无休无止地反复。
何伟既然对红色幽默有此一段论说,那么他对获殊荣连年入围春节联欢晚会的人怎么看
,也就可想而知了。
另一个原因在《寻路中国》里能找到线索,那是在有关埃德加·斯诺的段落里。作者在
飞机上偶遇金阳,一个扮演毛泽东的特型演员。他与金阳闲聊,金阳问他知不知道埃德
加·斯诺。何伟在书中写道:“对于任何想以中国为题进行写作的密苏里人来说(何伟
自己碰巧也是密苏里人),埃德加斯诺的故事都算得上有警示意义。他跟毛和周是好朋
友,后来在大跃进时代,有好多中国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埃德加斯诺在中国周游一圈然
后写出报道:关于饥荒的事情全是不真实的谣言。”
何伟对斯诺的苛评,叫我想起茨威格的罗曼·罗兰传。茨威格在书中将罗兰称为“欧洲
的良心”,只可惜立此传时罗兰尚在人间,未到盖棺定论时。要等几十年后,苏联早已
解体,罗曼罗兰那尘封的访苏日记终于被打开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才华横溢、关心
民生的知识分子老来面对强权与名利时,那些不足为外人道的,不堪的妥协。埃德加·
斯诺对西方媒体关于大跃进的报道实是他职业操守上的巨大污点(不幸的是,未必有意
为之)。作为一个记者,他或许应当比作家出身的罗曼·罗兰更加羞愧。
据说《江城》一书出版后,何伟曾被问到为什么对大山那么不待见:“也许我对大山太
苛刻了。我认为一个外国人说着非常流利的中国话,并且出现在电视上是好的——我对
此并没有意见。他的中国话,比我,比大多数外国人都要好得多。但我对大山有几个问
题,最主要的问题是,他允许自己对政治妥协。他在中国出名是在1989 年以后。他愿
意让自己出现在一台政府举办的晚会上表演节目,当大多数外国人都拒绝的时候。他一
直在这样做。我记得是在1998年,我在涪陵看电视,有一个庆祝五四运动79周年的特别
节目,是在北京大学的校园里举办的,大山出现在这台文艺表演中。我不认为这样是正
确的…… 基本上,我觉得大山应该和政府保持更多的距离,也许想要出现在电视上不
太可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就最好不要出现在电视上。”
有趣的是,对于身边那些处于浑浑噩噩中的群众,何伟倒都能坦然相对,一一记下他们
的坦诚可爱之处。他可以毫不介意榆林小酒馆的老板娘向每一个来客报告他的年龄、籍
贯与工资;他可以把怀柔边穷困的三岔村当作自己的归宿,与村民一起修路盖房采核桃
;他可以与丽水的打工妹一起在宿舍里喝酒,庆祝她们17岁的生日;可以和背井离乡、
迫不得已在工厂门前打帐篷进行黄色演出的河南农民一起吃饭…… 却偏偏要刻薄斯诺
和大山。何止斯诺与大山。在他的笔下,中国社会里的医生、领导等人物几乎无一不展
现出可憎的一面,唯独群众的形象鲜明可爱。
我有这样一种感觉:在《江城》所流露出的世界观里,群众与知识分子并非水乳交融,
你我不分。这两种身份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而何伟不假思索地认为,后者理当比前者
承受更多的责任。其实他对大山的确有些太过苛刻。苛刻之处在于,他以知识分子的操
守要求大山,而大山只不过把自己当作一个艺人。
1998年,何伟与涪陵师专分别的时候到了。在这之前,他在一次期末监考中注意到一个
女孩(苏珊)魂不守舍地中途退场。几天之后,他从学生那儿听说她堕胎了,因为手术
不顺利而病倒,而学校在第一时间把这件事通知了她家里,然后把她开除了出去。另一
个女孩(琳达)得知父亲在家乡病危,依然选择坚持完了考试。过了些日子他去涪陵车
站接她,一眼看见她手臂缠着上的黑布。
“……现在我意识到,那种单纯,只是海市蜃楼。琳达的父亲在她参加期末考试时,濒
于死亡,而苏珊在跟恐惧斗争,现在已被驱逐出校。涪陵的许多事情结局都是如此——
甚至教书也是,它看起来像是简单直接的工作,其实却复杂,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给
外面世界,尤其给外国人看的,乃是一个掩盖了情感的外饰,然而当你住的时间足够长
了,能瞥见点事情的真实状况,感觉更其艰难。当然,在某个程度上,这种困难的生活
在世界各地都存在——在我居留涪陵期间,两个学生死了;另一个学生堕胎,被开除;
一个父亲死了;一个孩子死了;人们的婚姻在破裂。那些事情在哪儿都有发生。但在涪
陵,看见生活的那一面,花的时间较长,因为开始我被当作一个外国人,保持着距离,
而当距离消失了,却反而更难处理。这就好像看着一个空白而无意义的笑容,突然间发
现,一生的苦难悲伤都堆积在那里面。
“我发觉自己在想着,从那些天的讲课中,是否有什么东西留下了来了。我希望我的学
生们记得那首弗罗斯特的诗,或者我们学过的别的东西。可以小到某个故事中的一个人
物,或者莎士比亚诗中的一片银色——但我希望总有些东西被记住。我希望他们能够在
意识的某个角落里保留一些东西,而在其单纯之美中,他们会发现一些稳定而真实的东
西。那是我对文学所抱有的信仰:它真实持久,不为日常生活的挣扎所困扰……
“几天后,吉米给了我一卷磁带,问我能否把所学过的诗歌都录下来。他是最活泼的男
孩之一,然而他从来不是一个特别好的学生;通常,他会坐在教室的后排,对任何人说
任何话,都低低念着‘雅虎’,或牙刷。但他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现在,我被
他的请求打动了。‘我特别想听你念《渡鸦》,’他说,‘还有任何莎士比亚的诗。这
样我可以记住你的文学课。’我告诉他我会在晚上录这卷带子。‘还有,在你念完诗歌
后,’他咧嘴笑道,‘我想让你念出所有英文中的脏话,把它们也录下来。即便有些是
你没有教过我们的,我也想你录下。我会非常喜欢那个的。也许其他的学生也会拷贝它
。’”
与涪陵的学生们相处的两年,何伟最后这样做结:
“分了两次,我才录完我们所学过的所有的诗。在那之后,亚当跟我花了五分钟时间,
对着录音机大喊着脏话,然后我把磁带交还给吉米。他也会没事的。多数人都会那样。
他们都是强韧的,可爱的,有笑,有泪,像那样的人总能存活下去。那不能算是金色的
人生,但也许正因如此,它会长存。”
二 《寻路中国》
这本书所描绘的,是2001 年到2006年之间的中国。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陌生的中国。
《寻路中国》分为三部:城墙,村庄和工厂。第一部分的开头很吸引我,那是因为一直
以来,开车去西北自驾游也是我的梦想。我想去看看玉门关与丝绸之路,想去敦煌和西
藏。读到何伟出发前的这段文字,不由让人神往:
“……这个标志出现在东北部的海滨城市山海关,自东向西横贯河北省,一路穿越山西
省、陕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即便进入满地黄沙的宁夏和甘肃,这个标志也十分清
晰,仿佛是利落地插入天河的飘带。《中国地图》里面,很容易理解的就是这一部分:
甚至在我很小的时候,也能认出,那就是长城。在我的童年时期,无论何时,只要我看
见中国的地图,就会默念:沿着这道城墙,穿越整个国家,多么神奇啊!”
追寻着他的文字一路西行,最初和我想象的那样,在荒凉萧索中不乏奇遇:他开车碾过
农民堆在马路中央的稻谷,帮粮食脱粒;在山西的宁虏村何伟偶遇一个老农,长年来自
己做关于长城的研究,在没了脚踝的荒草中指给他看:哪一段城墙建于北魏,哪一段城
墙建于西汉……
“我就这样一直开着车,来到一个隘口处,在主路边上找到一条分岔出来的土路。沿着
这条支路顺着山梁走了几百米,我停下车子。吉普车的后备厢里,放着我带来的帐篷和
睡袋。这是个非常适合露营的夜晚——空气如此透澈,群星好像就在山谷的上空闪烁。
躺在帐篷里,睡意来袭,可我还想着次日打算去拜访的几个边界小镇:破胡,杀胡。去
拜访那些地方,不过是在乡下再静静地开上一段路而已。
“午夜时,帐篷突然被照得通明。我一下子醒过来,猛地坐起身,以为是驶近车辆的灯
光。我摸索着拉开帐篷的门帘,往外看了看,才意识到是一轮圆月升上了地平线。一切
依旧是老样子:空旷的土路,City Special仍在那儿停放着。山下,宁鲁村的灯火已经
熄灭,渐渐升高的月亮映照着大草原。那一刻,我静静地坐着,等着我的恐惧平复下来
,听到的,只有风 声,以及自己怦怦的心跳声。”
租一辆车,带一顶帐篷;白天沿着长城独自驱驰,夜晚挨着长城独自露营。当然作者接
下来解释了这么安排的原因——由于事先没申请记者证,这些紧邻藏、疆的敏感地区都
不接受外国人住旅馆——他的旅程也恰恰因此充满了浪漫与艰辛。
读到后来,边城的贫瘠闭塞在他的游记里渐渐凸显,浪漫之情被辛酸代替。这里有方圆
几十里只挖坑不种树,以绿化之名贪污世界银行贷款的骗局。当何伟回到北京,跟世行
北京分部的办事人员说起这事,他们却像边城的干部一样,一口咬定是农民们搞错了—
—毕竟一手交钱,一手拿数据,两方的官僚都何乐而不为。当地农民在荒了几十年的山
上,挖一天“植树坑”换五袋方便面的辛酸,只有何伟亲眼目睹。
这里的村庄都枯萎了。明长城下的黄泥土路边,残疾的老人在街口看护着一群小孩,孩
子们的爸爸妈妈都已南下谋生。对此司空见惯的作者揶揄起“南水北调”的工程——北
人都已南下,调来的南水有什么用呢?
如果说第一部《城墙》里的冷硬萧瑟是过客眼中的,那么第二部《村庄》,则流露出作
者充满带入感的脉脉温情。后来我在《甲骨文》中读到,何伟在北京定居时,只有一份
月薪500美金的工作:在报刊杂志迎来电脑时代之前,他负责给华尔街日报当手工剪辑
员。那是报刊杂志里最低一级的工作,他也租着北京最廉价地段的房子:没有空调、厕
所常坏、紧挨着菜市场和纵横的胡同。
那时《江城》已经出版了,但并不太被美国的文学评论家重视。清贫的生活、无所事事
的工作给了何伟大量自由写作的时间。他在怀柔附近一个种核桃树的农村——三岔村里
租下农民魏子淇的房子,把那儿当作自己的桃花源。
“ 有一次,我一个人去村子里。我正坐在桌子边上写作的时候,感觉有人在观察着我
。我转过头,差点叫出声来——屋子里竟然站着一个人。那也是个邻居,是个六十多岁
的白发老头儿。他脚上穿着布鞋,因此,进来的时候一点声音也没有。他的脸上带着微
微的笑容,以及人们看电视时那种茫然的眼神——即便我转过头来,他的眼睛仍然没有
眨一下。那是中国人盯着别人看的时候,眼神里难得一见的优雅:如果某个人正在盯着
你看,又被你察觉了,他从来不会不好意思地扭头看别处。对于这样公然表现出来的好
奇心,你不得不表示佩服。一时间,我们两个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嗨,’最终还是我开了口。‘嗨,’他也应了一声。“吃饭了吗?”我问道……“
你吃了没有?”他也问道。“你们国家现在几点了?”“现在是晚上,”我说,“有十
二个小时的时差。”
“他笑了笑——乡下人对时区这个东西总是非常入迷。又停了一下,他指了指当头的那
个房间。‘你这儿有一铺炕,’他说道。‘是的。’‘有一张桌子,’他说。我站起身
来,领着他看了看屋子的情况,他全程都在做着结论,以示批准。(‘这是厨房。这是
灶,这是饭桌。’) ”
我喜欢读他对乡民的描写。那“看电视”一样茫然的微笑,那“公然表现出的好奇心”
,如此浑不自知,以致于给人安宁感。这是文化上的大差异,但何伟对此并没什么大惊
小怪,他只是尝试着以白描之笔去洞悉人心。我一直觉得,这才是作家的本分。处于两
种文化之间的作家,不该一味流连于那些表象的东西:就好像Amy Tan和林语堂的文字
,都不过是写给美国人看的西洋镜。
魏子淇的儿子,当时五岁的魏嘉,是三岔村里唯一的孩子。于是又有一段别开生面的容
貌描写:“小男孩的脸滚圆滚圆的。他有一头黝黑的短发,一双细小的眼睛,一笑起来
就会熠熠生辉。他那两只耳朵长得很奇妙——这也是中国小男孩身上最招人喜爱的特点
:他们的双耳向外伸出,使他们具有了一直受到惊扰的表情。魏嘉的父母亲的长相都说
不上好看,但这个小孩子却长得很帅。”
何伟写三岔村的笔触,有些让我想起《飞廉的村庄》:孤独得和农具说话的孩子、只在
孩子眼里是正常人的傻子、老到不记得自己年纪的鳏夫、炕上裹着脚数落远在北京的儿
女的老太……何伟写魏嘉去上小学,童蒙不知怎地被开启,再回来时,忽然开始像看待
一个智障那样看待他的傻子叔叔——至此,傻子彻底孤独了。那一处的文字里流露出空
旷伤感,却依旧娓娓道来。
在这专种核桃树的桃花源里,身为外国人的何伟并没有扮演武陵渔人的角色。作为小男
孩的“魔鬼叔叔”,他与魏家越走越近,而完全被三岔村的村民们接受——溶入他们扫
墓盖房的生活、看他们各自珍藏的地契家谱,则是在他尽全力帮小男孩求医治病之后:
自上幼儿园起,魏嘉的身上开始出现不明所以的大片青紫,又有流鼻血、呕吐的症状。
最终他们坐上何伟的车,来到北京一家儿童医院:
“……一进入儿童医院,我立马意识到,来这地方真是个天大的错误。到处都是哭闹的
小孩子,父母则跟在调皮的小孩后面追逐着,这样的情景看起来令人心烦意乱。魏子淇
似乎被那一切镇住了,他一走进医院,就在门厅那儿停下了脚步。一个城里人从后面撞
上了他,然后一边走一边压低嗓子骂了一句:‘滚开点!’ 魏子淇穿了一条黄布裤子,
上身是一件草绿色的公安制式背心。在城市里,他这身迷彩装好像还真起到了隐身的作
用。人们用胳膊肘推挤着他,把他完全挤到了边上。他于是向医院的员工求援,可那些
人只挥挥手就把他给支开了。他不如隐身吧——如果你一身农民打扮就进了城,情况多
半就是这个样子。
“没有办法,我只好抱起魏嘉,向着信息咨询窗口走了过去。服务人员听得十分专心,
回答了我提出的所有问题。当她看到这个小孩抱在一个老外手里,而不是一个农民手里
,事情顿时便有了差异。那女人告诉我,该到什么地方查血。于是,我们交了费,跟在
一群病人后面排队。”
魏嘉的血小板已经莫名其妙地低到危及生命的地步,然而儿童医院只验了个血,就轻易
把他们打发回了三岔村。何伟回来后上网查白血病的信息,又连夜把小男孩的化验单发
给自己在美国认识的医生求助。次日收到回复,他们认为这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建议立即住院,并做活体检查。
当天夜里,小男孩又开始流鼻血不止,这时何伟已托关系在北京三院的儿童病房给他安
排到了一个床位,现在便坚持连夜送他住院。这儿的护士态度生硬傲慢,不允许孩子的
父亲留下来陪伴。任他们怎样解释三岔村路途遥远,怎样哀求她,也稍稍不肯通融。何
伟只好开车再回三岔村,赶在医院大门落锁之前,把魏嘉的妈妈接来。至此,他对“中
国的医院有区别对待乡下病人的臭名声”这件事,已经有了切身的体会。
小男孩的病情不断恶化,到后来牙龈也开始出血。新世纪初正是中国的血站管理最混乱
的时候,因为输血而感染艾滋病、丙肝的比比皆是。当北京三院建议输血时,何伟已经
给魏家垫了八千块钱准备接受输血,但他还想仔细问问医生输血有多必要,又有多安全。
“‘如果你们给他注射丙种球蛋白,那不是有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吗?’
‘当然有风险!’赵医生厉声道,‘血液可能携带艾滋病毒、肝炎或者别的什么病毒。’
‘他们不是要检查血液吗?’
‘不可能完全查得出来。’
‘我觉得你们可以检查得出来。’我说道。
‘相信我好了,检查不出来!’
在我看来,一个医生竟然说出这种屁话,简直令我作呕。不过,我还是换了一种方法:
‘你们的血液从哪里来呢?’
‘我怎么知道?’那女人现在几乎是在吼叫了,我和魏子淇只好退到了房间外面。”
结果是,何伟联系自己在北京一家医药公司工作的熟人,后者告诉他只要三千多块就可
以从她们公司买到一个单位的丙种球蛋白,而且可以保证血源的安全卫生——只要北京
三院同意接受。而北京三院当然不肯接受。他只好让医药公司的朋友帮忙查北京三院使
用的血源,得知大致可靠后,他们接受了医院的输血。
我想起近来在网上讨论得沸沸扬扬的医闹。医患之间,病人永远是处在弱势的一方。而
在我们的社会里,弱者的权益永远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保障。在国内,负责任的好医生固
然是有的。然而那些处处突破职业道德底线、对病人毫无尊重同情的医生也绝不是少数
——更不要说白衣天使们早已习以为常的受贿恶习。我对医闹一直很反感。然而此时难
免扪心自问:自己这种说起医闹就指责病人家属是暴民、不走法律程序的态度,在我们
的社会里,听起来会不会像“何不食肉糜”一般荒唐呢?
那个叫做三岔的村庄,从前是作者避世的所在。然而经历魏嘉的风波,何伟已真正溶入
了当地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当他看着通往三岔的道路被逐渐开发,想到那静谧的核桃
林也许将不复存在;当他眼看魏子淇入党、致富、买车,而病弱的魏嘉渐渐变成一个在
学校备受欢迎的胖小子,想到他那璞玉浑金般的聪明将一去不返时,他并不难过,反而
感到欣慰。人们身在其中的视角,与置身事外时是不同的。何伟终于放弃了当一名记者
,继续自由写作——因为他更愿意体察参与,而不是概括针砭。这是一个长情的人。
第三部《工厂》,描绘浙江山区丽水一带各种制造工业。对习惯了买来的日用品上贴着
“made in China” 的我来说,这才是我最陌生的一部分中国——一个冰冷而喧嚣、浮
躁而逐利的中国。在这部分中,作者将人文关怀进行到底,着眼点仍旧是小人物——一
群打工妹、打工仔、小老板、老师傅,捕捉他们抄满座右铭的肮脏墙壁,再现他们单调
繁忙的生活。这生活也充满酸甜苦辣:有一个傍晚,何伟同一个在生产胸罩调节环的工
厂附近摆摊儿的老人一起,观看对街坐店的一对年轻夫妇吵架。那女人泄愤地烧自己店
里的尼龙袜子(他注意到她总是捡最便宜的点火),而他则和老人一起抱过她几个月大
的婴儿,在小街对面轮番哄着逗着,直到那个妈妈在路人面前挣足面子,顺过气来。
又比如书中关于“红星杂技团”的描写。与贾樟柯电影的风味神似,看得人心酸之极。
这是一个来自河南农村的大家庭,由父亲、母亲、儿子、儿媳和一个远房表亲的老婆组
成。他们一路背井离乡,去浙江新兴的工业区搭场子,赚下班的打工仔们每人五块一张
门票。他们支起一幅画满穿比基尼的女人的帐篷,把麦克风调到最大以招揽观众。
“表演开始了。一个中年妇女首先演唱了一首爱国歌曲‘走进新时代’,以歌颂改革开
放;之后,两个女孩儿穿着胸罩、短裤和白色短袜走上了舞台……她们和着电子音乐的
节奏跳起了舞蹈。她们无视节奏的存在,也无视彼此的存在……两个女孩儿没有笑容,
眼睛也一直盯着脚下的木板条。那位拉客者对着麦克风吆喝着:‘姑娘们,摇啊!摇啊
!摇啊!摇啊!’……
“一个面带肺痨病人那种疲态的老头走上舞台,抿嘴对着观众笑了一下,给大家唱了一
首流行歌曲‘青藏高原’…… 为肩术表演画上句号的,是另一个跳着舞的女孩儿——
脸上没有笑容,双眼盯着木板地——慢慢地褪下短裤,面向观众裸露着身体,足有五秒
钟之久。
“到此,观众们终于有了反应;男人们低语着站起身来,嘴里的香烟依旧闪烁着红光。
接着,表演结束了,音乐停止了,观众们退出了帐篷。外面,天已经黑了下来,同丰人
造革厂的窗子里亮起了上夜班的灯光。”
在这个所谓的“杂技团”里,那最低下的位置上的人,自然是那位最远的表亲的老婆,
唯一称得上美人的团员。她“有一双黑黑的眼睛,脸上总带着温顺的表情”。有一次搭
帐篷时,她十分害羞地凑过来问何伟:“你有没有美元?”何伟正好有一张一美元的钞
票,就拿出来给她看。
她问:值多少钱?何伟回答说,大概值八块吧。
“我给你十块钱,换得到不?”
他把那张钞票递给她,告诉她不用管什么换的事——然而忽然间意识到,这真像是给一
个脱衣舞女的小费。
“她面露喜色,向其他人炫耀着,对那件外国人给的小礼物感到十分自豪。第二天晚上
,他们演出前,我跟他们道了别,开车走了。刘长福说得对:那样的表演,是不会有人
再看第二遍的。我已经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杂技团,怎么也无法再看一次他们的表演。”
有这样一种视角,对恶俗与下流毫不避忌,对风雅与品位毫不趋附。由这视角里,映射
出真正有份量的生活。贾樟柯的电影如此,《寻路中国》亦是如此。
几年前我曾每个星期订阅New Yorker,其中有一位叫做Peter Hessler的作者的长篇散
文给我印象深刻。他讲述了浙江某地的“艺术村”:这里云集了全国各地从艺术院校毕
业而找不到工作的青年画家,专为全世界各地的廉价旅馆、旅游景点绘制装饰画。这是
纯粹的买卖:他们作画都是对着一张风景照,以油画笔原封不动地复制——没有任何创
作、灵感、心情、风格可言。他们不关心画的内容、不好奇照片上的地方,他们甚至坦
言自己讨厌绘画,只因为高考分数不够,才进的艺术院校。这些成品以尺寸、数量为准
定价,先是批发给中间商,而后再转手给外国商人,最后进入旅馆、旅游景点的商店里
——你若去威尼斯游玩,看到精品店里一幅奈何桥风景的油画怦然心动,殊不知它可能
像沃尔玛的闹钟、袜子以及胸罩一样,“made in China”。
我还记得那篇文章让我多么抓狂而困惑——作者的笔调并不是揭露批判。文章提到他与
艺术村两个年轻画家之间的友谊,提到他们那些可爱的世故与小聪明,仿佛在说,“这
就是我眼中的中国,这就是我身边的中国人,而我喜欢他们那样。” 对几年前的我来
说,这无异于双重的冒犯:既冒犯了我的文艺观,又冒犯了我的中国。而最让人吐血之
处在于,那文章的笔触干净洗练,实是New Yorker里的翘楚。我想要把作者归为恶俗一
类鄙视两句吧,又觉得无所适从。
就是这样,我记住了Peter Hessler这个名字。
直到今天,我才再次在《寻路中国》里读到了久违的浙江“艺术村”的段落。我理解了
何伟想要说的意思;也是从他的眼里,我看到了另一个中国——那本是我最最熟悉的,
那些惘然的随波逐流,那些琐屑的喜怒哀乐。日暮乡关何处是。谨以这篇长评,纪念那
个我在一厢情愿中极力掩藏的、在附庸风雅时尽力忘却的地方——我真实的故乡,我真
实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