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笔记] The up series (一)& (二)
avatar
[笔记] The up series (一)& (二)#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m*n
1
周末有点空,写了两篇. 写完回来看觉得感情色彩不大一样....
用中文还是用英文也纠结了很久。有的段落是写了英文翻译成中文的,有的先写了英
文,删了写中文,又删了
写英文!!
可以理解给别人看,肯定是连贯用一种语言比较通顺,可是自己写起来,真的不由自
主的就转换了。 关键还是两种语言都用得不够顺。中文表达的觉得文字无美感,像干
巴巴的翻译科技文; 英文表达起来其实自己会觉得顺畅一点,但觉得没有人爱看--
连自己也不是那么爱看 !
------------------
(一) Suzy
Suzy 的家里比较有钱。从小就学芭蕾之类的高雅舞蹈。十四岁采访的时候,她
放假住在爸爸的大别墅里,每天打网球,骑马。十六岁时辍学。但她的辍学跟我们一般
的理解可能不同,只是不再在自己原来的学校读书,而是去了巴黎的一个秘书学院。二
十一岁时她一边吸烟一边说对婚姻完全没有信心, 但二十八岁时她找到了爱她的老公
,之后除了偶有担心什么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更好外,似乎没有其他波折。
看35 up 的时候,先看了土豆下面的评论,有人说Suzy 真是白富美啊。我看了以后有
点失望。在我看来Suzy 最美的时候是7岁跳舞的时候,和56岁剪了一头短发精精神神的
样子。35岁的她,看起来只是比较普通的家庭妇女。当然,她的精神状态和气质都不错

56 up 的时候, Suzy 和 Nick 算是成为了好朋友。 Suzy 说,“拍这个纪录片,他们
原来的意图似乎是要说,我因为出生在比较富裕的家庭,好像我就应该有更远大的前程
似的; Nick 原来家里没有那么富,生活就会有限制。但实际上并不是这样。”
我想说的是, It’s a good thing that you were born rich.
在几个女孩子都是21岁的时候,其他女生都对生活充满幻想和爱情的时候, Suzy 那个
时候表现得很无精打采。甚至在14岁的时候, Suzy 也是那种无精打采的样子。可能是
因为她不太喜欢这个节目。问她觉得这个节目怎么样, 她说 I think it’s
ridiculous. 年轻时候的她,给我的感觉是一个对世界对生活,没有太大热情,却有很
多失望的人。可能是因为她小时候父母离婚的关系,可是父母离婚的小孩很多,14岁到
21岁,怎么面对,是她自己的选择。 Suzy 小时候环境很好,但是年轻时候的她,让人
觉得没有足够的朝气和活力。
好在她仍然遇到了个好丈夫,之后一帆风顺。 我没有看到28, 42, 49 这几集。只是
猜想,她能遇到她后来的丈夫,应该跟她从小的upbringing, 她父母所在的社会阶层,
不无关系吧。
一个16岁不想读书就不读的姑娘,还能去巴黎,会遇到一个人能改变她悲观的婚姻观。
如果你问我,我说是因为她有足够的后盾,以及少年时代那些从舞蹈班,网球骑马等等
活动里学来的习惯, 或者说是礼仪和风度。 上层社会的礼仪要生活在上层社会的人才
能学会。如果你会了,那么你应该可以驻留在那个阶层。你可以有比别人多一点的任性
,因为你的出生,你可以负担得起这个。 当坏事在你身上发生的时候,你也不一定总
要提醒自己必须乐观。你可以稍稍离开正轨一下,只要你不是离经叛道地走得太远,你
是可以回来的。
Suzy 的故事可能是最没有什么可说的。只要她不是个极端分子,她的生活应该是可以
被预测的。如果导演原来真的设想Suzy 会有更高的成就,也并没有错。我认为如果她
在年轻时更努力更有目标的话,她完全可能有更好一些的境遇。不过,这里面的差别也
不会太大。
She turned out okay. She is quite graceful at 56, and I like her. But who
wouldn’t be okay and ultimately likable, in her situation?
avatar
m*n
2
(二)Neil and others at 35.
-------------
在搜片子的时候快速在土豆和imdb 上扫过一眼评论。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评论是, “
The film is ultimately depressing. When they were young and when they were
28, those people were sparkling; their eyes were full of hope and
a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By 35 and afterwards, it all started to go
downhill.”
看了35 up 和 56 up, 我实在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影片展示的只是普通人的年纪渐
大的生活,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 我没有看到他们所谓的青春焕发神采奕奕的
28岁,但是看了7岁和14岁。7岁的时候固然很可爱,14岁的时候固然很天真。35岁似乎
每个人的生活趋于平淡。可是人生本不就是该这样吗?
公立学校的三个姑娘里面有两个离了婚,都带着孩子;她们似乎对事业没有更多的追求
了。能记得的镜头,拍的都是她们和孩子。她们对离婚似乎看得很开。既然走不下去了
,就分开。“为什么已经决定要离婚,还再要一个孩子?” “因为我希望孩子会有个
伴。如果孩子有个兄弟姐妹,我希望他们有同一个父亲”-- 虽然这种想法未必每个妈
妈都会有,但也值得尊重。35岁,你要不接受你的生活,要不有明确而现实的计划来改
变自己的生活轨迹。大多数的人当然是已经接受了。这并没有什么让人沮丧的地方, 除
非你觉得人会长大会变老本身是一件让人沮丧的事。
其实这十四个人的生活都不算特别糟。如果要说,就是Neil 比较惨淡一些。28 岁的时
候Neil 无家可归,35岁的时候住在council house (查了一下,也就是给工薪阶层提供
的相对比较便宜的房子). 但之后也受到了Bruce 的帮助,有了个安定可以住的地方,
之后也终于慢慢有了稳定的生活。 35岁的Neil ,靠领救济生活。他买的都是一些小店
里便宜的东西。但即使是他的生活,也说不上是人间惨剧, 这只是一种比较艰难的经
历。 Neil 自己没有说他憎恨这种生活,他自己没有说对自己已经放弃了任何希望,为
什么我们非要把它描述成或者想象成是一个很悲哀的事情?Neil 其实是一个对自己尚
有信心的人,他一直有坚持写作, 也参与当地小舞台剧的编导和演出。他对自己的精
神状态也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我不知道之前他是因为什么原因完全失去了家庭的支持,
失去工作居无定所 (没有看21 and 28 up), 可能是因为他精神上的问题,可能是因
为他遇到的什么挫折导致了他精神上的问题。但35岁时的他,虽然仍然过得不算好,却
能面对自己的过去,也能面对自己当时的生活。 我看到的,是一个积极面对困难的人
,一个面对并不太幸运的生活状态没有放弃自己的人。剧中好像有提到他有过suicidal
thoughts (其实我有点不太确定了),可是他仍然好好地活着。
拍摄人的一生慢慢变老,有的人的事业是我们所说的“碌碌无为”, 有的人的婚姻是我
们所说的“破裂”, 但我觉得这些并不残忍。这只是很多人的普通生活。如果这里面
有残酷,就是采访者太咄咄逼人。这个纪录片的拍摄者似乎是有一个既定的theme 和目
的。有人批评过了,因为导演个人的想法或偏见,拍出来的视角难免有偏颇。我能感觉
到的,导演想表述的一个主题,或者说希望大家讨论的一个主题应该是 “什么是成功
; 什么样的人能成功;这跟他/她的出生有没有关系。” 问题是,导演自己心里有自
己的一把尺子。在观众尚为或者主角本人做出判断的时候,导演有意无意的把自己理念
当中的成功强加给主角和观众。 35岁的时候, 采访者问Neil, “你小时候说过你想要
一个比较稳定收入良好的工作,和一个家庭。你认为你自己是不是失败了?” 任何一
个有自尊的人恐怕都会感到这种问题的侮辱性。 “Do you think you have failed?”
这种问法本身就有很强的引导性,暗示着对方,似乎承认自己失败才是大家料想之中
的答案。Neil 其实挺有自尊的。他开始的回答是,“成功和失败有很多定义”。 可是
采访者不依不挠地问, “在你自己看来你是成功还是失败?” 这个时候Neil 停顿了
一下,说, “Well, my life has not ended”. 我想说, “Exactly!” 我这个
时候有点讨厌这个采访者。 他为什么非要挑出 14个人里面的一个,把他描述成一个失
败者?他的问题为什么不是,“你这七年跟前七年比,有没有前进?” 或者, “你是
怎么当时比较激动的状态走出来的?” 因为在我看来,Neil 的生活虽然不太好,但是
跟35岁跟28岁时相比,可能是有进展的。
最后, 采访者还是问他, “Where would you like to be after seven years?” 这
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Neil 也不是很乐观。他无法乐观。我认为在他的处境下,不
盲目乐观是一种现实的表现,说明他并不是一个幻想家。他说 “The real question
is, where am I likely to be after seven years?” 之后采访者就改问了这样的问
题。Neil 说, “That’s a horrible question. “ 顿了一顿说 ,”I tend to
think that I would be wandering around some streets in London”
我认为Neil 的回答并不是因为他不想为创造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也不是他完全放弃了
希望,只是他知道人除了主观愿望以外,也需要别人给他一次机会,才有可能翻身。
比较幸运的是,在42岁之前, Bruce 给了他一个可以安定下来的地方。 之后, Neil
的生活,应该说是在往好的方向发展 。
好了,Neil可能是这14个人里面过得最底层,受过最多艰苦的那一个。确实觉得有点可
惜。7岁时的Neil 看起来真的非常阳光和帅气。不过,看35岁的Neil, 虽然脱了头发,
虽然看他的日子只是勉强维持温饱,但他仍然对自己的文笔和戏剧有热情。他说,他收
到很多观众来信,有很多人收, “I know exactly how I feel.” 他说其实这里面没
有一个人可能真正的了解到 他是什么感受。我只是觉得那个时候他,虽然可能对自己
的文字能力评估并不准确, 虽然对自己的生活有一点不可避免的悲观,但他是一个理
智面对生活的人。
其他人都过着普通人的生活。有的过得物质更充实一些 ,有的人的婚姻更长久一些。有
的看起来更精神更享受,有的能看出一些岁月的痕迹。是的,这里有些人,在35岁还没
有结婚;除了Neil, 还有Bruce. 有的人,已经离婚带孩了。但是,至少他们中没有一
个人说,我为了政治为了压力,匆忙的进入了一个没有爱情的婚姻,长期生活得像行尸
走肉。 他们的单身是对自己负责;结婚和离婚也是。 最后这些都无非是人生经历而已
。没有做错过。 这样看,他们不是都过得挺好吗?
这十四个人的故事里面,没有骗财骗色,没有自甘堕落 , 甚至也没有不劳而获, 打算
靠救济过一辈子的无耻寄生虫。Neil 也好,离婚后带着孩子的女人也好,没有人怨天
尤人说生活对我不公平, 没有人责怪这是因为我的父母没有给我更好的出生或者是因
为我碰到了猥琐的男人,没有人说我很后悔我年轻时做错的某个决定导致我一步错步步
错。他们都在对自己的生活负责,而且他们都是很正直的人。 我看不出来这有什么让
人沮丧的。 其实看了这个影片之后应该让我们很乐观。这里14个真真实实的人,让我
们看了一场跨越超长时间段的电影。这里没有特别坏的人让你担心人性的丑恶,也没有
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的讨厌鬼。如果这些人是在你身边的,你至少会觉得,他们不是你需
要刻意避开的那些人。 (反而在你的工作和生活中,恐怕你真的碰到过一两个让你觉得
讨厌、让你怀疑人性的人吧。) 真实的14个人,也不像电影电视里那样的drama. 14个
里面,哪怕是家境并不好或者运气非常差的人碰到的困难,也并不是不能解决的困难。
They all strive on. Well, so should every single one of us.
在35岁时保持像14岁那样的天真是不健康的。 接受自己是人群里的一员,我不特别让
人讨厌也没有特别的优点, 没有丑恶的嘴脸也做不到完美。可能我们之间有小小的差
异,物质上的或精神上的, 但其实我们都是那样普通。生活给你我带来不同的东西。
单身也好离婚也好,有没有钱都好,你可以面对昨天和今天的自己,平静的考虑今后。
我觉得,这是一种踏实。
最难得的是,这14个人里绝大多数都接受导演时不时的来对他们的生活进行跟进。这本
身就是他们接受自己生活的一种表现。至少他们没觉得自己的生活有什么不可见人的东
西。(当然,这不是说这影片里面把他们人生的所有方面都展示到了。但可以想象,一
个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对自己毫无自信,对生活消极的人,是不会接受这种访问的。
)这里只有一个人, Charles,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后来不再加入到这个项目当中。 13
out of 14 people sustained for so many years to participate in this project
. That is really, really good. That makes me feel that so many people must
be really proud of themselves or at least content with their life. You just
don’t need to be wealthy or married to be proud or content.
If that makes any audience to feel “depressed”, I say it is the audience
who is too pessimistic.
avatar
d*d
3
写得很好啊,我也觉得那种定性的强烈倾向性的问法很不好。成功和失败的定义本来就
是社会编码强加的,编导的水平还是没有突破这一点。
期待后续。你缺的那几集我帮你找找看。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二)Neil and others at 35.
: -------------
: 在搜片子的时候快速在土豆和imdb 上扫过一眼评论。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评论是, “
: The film is ultimately depressing. When they were young and when they were
: 28, those people were sparkling; their eyes were full of hope and
: a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By 35 and afterwards, it all started to go
: downhill.”
: 看了35 up 和 56 up, 我实在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影片展示的只是普通人的年纪渐
: 大的生活,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 我没有看到他们所谓的青春焕发神采奕奕的
: 28岁,但是看了7岁和14岁。7岁的时候固然很可爱,14岁的时候固然很天真。35岁似乎

avatar
R*k
4
这是电影么?电视剧?纪录片?
avatar
d*d
5
纪录片。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电影么?电视剧?纪录片?
avatar
t*e
6
写得真好!想去找来看看这个记录片系列了,听说过一直还没看.跟踪访问那么多年,很有
意思啊.有些倾向性攻击性甚至侮辱性的问话我认为是抄作吧,让更多的人来关注来评论.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二)Neil and others at 35.
: -------------
: 在搜片子的时候快速在土豆和imdb 上扫过一眼评论。似乎有一种普遍的评论是, “
: The film is ultimately depressing. When they were young and when they were
: 28, those people were sparkling; their eyes were full of hope and
: aspirations for the future. By 35 and afterwards, it all started to go
: downhill.”
: 看了35 up 和 56 up, 我实在不能同意这样的说法。 影片展示的只是普通人的年纪渐
: 大的生活,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 我没有看到他们所谓的青春焕发神采奕奕的
: 28岁,但是看了7岁和14岁。7岁的时候固然很可爱,14岁的时候固然很天真。35岁似乎

avatar
L*s
7
一直以为在说那个动画片Up呢
avatar
m*n
8
那就谢谢啦!
我记性不够好,其实应该一看完就写。但是分两次看完的,看完都半夜了。过了几天
有些小细节就不确定了。

【在 d*****d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得很好啊,我也觉得那种定性的强烈倾向性的问法很不好。成功和失败的定义本来就
: 是社会编码强加的,编导的水平还是没有突破这一点。
: 期待后续。你缺的那几集我帮你找找看。

avatar
d*d
9
记得那么多细节不错了,我现在只记得一个梗概和印象。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就谢谢啦!
: 我记性不够好,其实应该一看完就写。但是分两次看完的,看完都半夜了。过了几天
: 有些小细节就不确定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