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取经记——读《查令十字街84号》
avatar
取经记——读《查令十字街84号》#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C*3
1
本来以为,象俺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广告的诱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么?
可惜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书的腰封上,写的这段话,还是有点意动神摇: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要命的是其中“爱书人圣经”这几个字,一下攥住了我的心,“连圣经都不知道,我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但是看到海莲开始给书店的德尔他们寄吃的,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热络起来的当口。却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前几天,又遇到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光碟,多年前看此书的感觉已然忘记了。心想爱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按照积习,还要把原书找出来看看是怎么写的。最终也还是停在了第一次读到的地方。
总觉得它写的爱书人感情并不怎么浓烈醇厚啊。本应是由于爱书而建立
avatar
l*r
2
没看到腰封啊
avatar
S*9
3
FROM 豆瓣:
这本被全球人深深钟爱的书,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双方二十年间始终未曾谋面,相隔万里,深厚情意却能莫逆于心。无论是平淡生活中的讨书买书论书,还是书信中所蕴藏的难以言明的情感,都给人以强烈的温暖和信任。这本书既表现了海莲对书的激情之爱,也反映了她对弗兰克的精神之爱。海莲的执著、风趣、体贴、率真,跳跃于一封封书信的字里行间,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柔软的经历。来往的书信被海莲汇集成此书,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
译者陈建铭是台湾一位古旧书店的工作人员,他在未被出版方邀作译者之前,便凭着自己对《查令十字街84号》的热爱动手开始翻译其中的章节。
现在世间已无查令十字街84号的旧书店,但英国文学,古本图书,伦敦巷陌,书中的这些话题仍不断激起后来者的思念和共鸣。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于这本爱书人的掌上明珠,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书迷到伦敦查令十字街朝圣,渐渐地,《查令十字街84号》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
avatar
l*r
4
sigh。。。竟然没人通知我这个暗号
avatar
S*9
5
广告要是做得让人看就跟要上厕所似的急得倒着脚要体验一下就算成功了吧。
avatar
wh
6
嗯,这个是台湾的旧译本。我还以为大陆有新译本了。“圣经”之说抬高了;我感觉还
是有点pop fiction的味道。不过是挺感人的。主要是因为战争背景。战争年代就是缺
吃的啊,他倒不是爱吃,但是食物在那时至为珍贵吧。我看的是电影,anthony
hopkins和anne bancroft都是一流演员。bancroft在毕业生里演那个勾引dustin
hoffman的已婚女人,一条美腿很出名,呵呵。小说是书信体,电影改编的效果似乎更
好,更是讲故事的口气。结尾时bancroft找到伦敦小书店,人去楼还在,书还在,她一
边摸着书架上的旧书一边含泪地笑,很感人。这个书店现在的遗址好像不在84 charing
cross road了,好像在附近的shaftesbury road上,素问有空确认一下……
我以前贴过一个介绍和译者序,提到另外几部受它影响的电影,比如you've got a
mail. 再贴一下,抱歉又是贼长的:
《查令十字路84号》
海莲•汉芙著,陈建铭译
这样的故事好得像是假的,也许这也是张爱玲早就说:生活比小说更传奇。不过,
我倒是觉得真的与假的之间其实是没有一道
avatar
wh
7
有的有的,有一个plaque,但不在原址。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广告要是做得让人看就跟要上厕所似的急得倒着脚要体验一下就算成功了吧。
avatar
wh
8
可见你考古不勤。我贴过两遍,这是第三遍。以前素问写过一帖。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sigh。。。竟然没人通知我这个暗号
avatar
B*n
9
我很喜歡這本書 把它送給我一個猶太朋友了

看到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以为,象俺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广告的诱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么?
: 可惜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书的腰封上,写的这段话,还是有点意动神摇:
: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要命的是其中“爱书人圣经”这几个字,一下攥住了我的心,“连圣经都不知道,我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 但是看到海莲开始给书店的德尔他们寄吃的,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热络起来的当口。却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 前几天,又遇到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光碟,多年前看此书的感觉已然忘记了。心想爱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 按照积习,还要把原书找出来看看是怎么写的。最终也还是停在了第一次读到的地方。
: 总觉得它写的爱书人感情并不怎么浓烈醇厚啊。本应是由于爱书而建立

avatar
C*3
10
腰封确实写得很“经典”,正面如下: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
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
书缘情缘。
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
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
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这也该是“台湾版”的伐?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到腰封啊
avatar
C*3
11
要是还没有让人踩空的感觉,可能会更舒服……

【在 S****9 的大作中提到】
: 广告要是做得让人看就跟要上厕所似的急得倒着脚要体验一下就算成功了吧。
avatar
C*3
12
这部电影大陆翻译后公映了,偶买了一个地为地。书也出版了,封面是这样:

charing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这个是台湾的旧译本。我还以为大陆有新译本了。“圣经”之说抬高了;我感觉还
: 是有点pop fiction的味道。不过是挺感人的。主要是因为战争背景。战争年代就是缺
: 吃的啊,他倒不是爱吃,但是食物在那时至为珍贵吧。我看的是电影,anthony
: hopkins和anne bancroft都是一流演员。bancroft在毕业生里演那个勾引dustin
: hoffman的已婚女人,一条美腿很出名,呵呵。小说是书信体,电影改编的效果似乎更
: 好,更是讲故事的口气。结尾时bancroft找到伦敦小书店,人去楼还在,书还在,她一
: 边摸着书架上的旧书一边含泪地笑,很感人。这个书店现在的遗址好像不在84 charing
: cross road了,好像在附近的shaftesbury road上,素问有空确认一下……
: 我以前贴过一个介绍和译者序,提到另外几部受它影响的电影,比如you've got a
: mail. 再贴一下,抱歉又是贼长的:

avatar
C*3
13
虽说译信比译小说或者理论容易,看完这本后还是爱上了刘建铭。就在网店搜了一下
,发现他还译了一本《纸房子》。讲的好象是爱书成瘾的事,没准儿值得这里的盆友留意
一下下……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很喜歡這本書 把它送給我一個猶太朋友了
:
: 看到

avatar
wh
14
嗯,陈建铭就是那个台湾的译者,想来大陆就是翻印了台湾的译本。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部电影大陆翻译后公映了,偶买了一个地为地。书也出版了,封面是这样:
:
: charing

avatar
C*3
15
把这点儿感觉写出来后,这本书居然可以看下去乐。哈!对一个事物有了清楚的了解,
行动起来总是比较容易。
还是觉得这本原来在我的想象中,应该是写书人、书情之类的书或“圣经”,着实主打
的还是由于寄吃的而生发出的事和情。要是称做书人书情,就有点空洞无物;说是大爱
无疆,又有点过甚其词。
所以腰封上写的,还是以“爱书人的友爱互助”最为确当。不过那样一来书就卖不出去
鸟!嗯。。。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嗯,陈建铭就是那个台湾的译者,想来大陆就是翻印了台湾的译本。
avatar
l*r
16
那我再说一遍:我恨腰封,我恨腰封。。。

澜不惊么?
还是有点意动神摇起来: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还算是人嘛?”这就把它买了回来。
味阑珊,把它束之高阁了。
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是少之又少,就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纯粹感情中,怎么好象掺杂了由于汉芙送德尔他们吃的,所以才会日益深厚的感情泥?
这究竟是爱“书”人圣经,还是爱“吃”人圣经吖!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以为,象俺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广告的诱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么?
: 可惜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书的腰封上,写的这段话,还是有点意动神摇:
: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要命的是其中“爱书人圣经”这几个字,一下攥住了我的心,“连圣经都不知道,我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 但是看到海莲开始给书店的德尔他们寄吃的,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热络起来的当口。却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 前几天,又遇到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光碟,多年前看此书的感觉已然忘记了。心想爱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 按照积习,还要把原书找出来看看是怎么写的。最终也还是停在了第一次读到的地方。
: 总觉得它写的爱书人感情并不怎么浓烈醇厚啊。本应是由于爱书而建立

avatar
C*3
17
讲实在的书里唐诺的评论也很好看,他评过的书都成神作了,应该把他的书评当做独立的艺术
作品来看。等到他评侦探小说的集子在国内出版后,一定买一本瞧瞧。话说他是朱家姐
妹的亲戚来着。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再说一遍:我恨腰封,我恨腰封。。。
:
: 澜不惊么?
: 还是有点意动神摇起来:
: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还算是人嘛?”这就把它买了回来。
: 味阑珊,把它束之高阁了。
: 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是少之又少,就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avatar
wh
18
什么朱家姐姐?

立的艺术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讲实在的书里唐诺的评论也很好看,他评过的书都成神作了,应该把他的书评当做独立的艺术
: 作品来看。等到他评侦探小说的集子在国内出版后,一定买一本瞧瞧。话说他是朱家姐
: 妹的亲戚来着。

avatar
C*3
19
朱家姐妹应该属于台湾最鼎盛的文学家族鸟叭?里面朱天衣的成绩好象小一捏捏,姐姐
朱天文、朱天心都算是文坛大家喔,被说成张爱玲的继承人,书在国内出得也多。
她们的妈咪刘慕沙是日本文学翻译家,把把朱西宁更是台坛祭酒,了得起不鸟。可能因
为当过军旅作家的缘故,书在国内基本没出。与对司马辽太郎的态度可真是天壤之别
吖,因为保密工作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这么做了,所以也搞不清为了啥。其实
事实上都国共第三次合作撩,出两本书又能咋地。反拱不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摸?不然
另干一摊不是更闹心。。。
这才说到所谓的唐诺嫁给了……哎我是说娶了朱天心,不就成了亲戚摸!他应该是干编
辑的,以书评名家,对侦探小说的评论最是出色当行。前一个阶段国内对侦探小说的出
版处于瞎出状态,偶尔碰上本经典(偶是说侦探小说的经典)跟中奖一样,那时候在网
上看到他对久闻大名却不得一见的侦探经典的评论就如同天花乱坠一般。不过现在可不
是这样乐,有两三个出版社对这方面比较重视,已经是出的比买的快,买的比看的快乐
。可还是经典与普通的混着出,
从这也能看出国内的文化观念处于什么样的阶段,对于中国古代文化就可以成立国家古
籍整理小组,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朱家姐姐?
:
: 立的艺术

avatar
wh
20
噢是她们啊,唐诺是谁啊,跟这本书什么关系,书里怎么会有唐诺评侦探小说?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朱家姐妹应该属于台湾最鼎盛的文学家族鸟叭?里面朱天衣的成绩好象小一捏捏,姐姐
: 朱天文、朱天心都算是文坛大家喔,被说成张爱玲的继承人,书在国内出得也多。
: 她们的妈咪刘慕沙是日本文学翻译家,把把朱西宁更是台坛祭酒,了得起不鸟。可能因
: 为当过军旅作家的缘故,书在国内基本没出。与对司马辽太郎的态度可真是天壤之别
: 吖,因为保密工作现在世界上已经没有几个国家这么做了,所以也搞不清为了啥。其实
: 事实上都国共第三次合作撩,出两本书又能咋地。反拱不是因为有共同的利益摸?不然
: 另干一摊不是更闹心。。。
: 这才说到所谓的唐诺嫁给了……哎我是说娶了朱天心,不就成了亲戚摸!他应该是干编
: 辑的,以书评名家,对侦探小说的评论最是出色当行。前一个阶段国内对侦探小说的出
: 版处于瞎出状态,偶尔碰上本经典(偶是说侦探小说的经典)跟中奖一样,那时候在网

avatar
C*3
21
喔哦,你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唐诺木有在这本书里评侦探小说,他在这本书里评的是这
本书有没有,评侦探小说的收到另外一个集子,好象叫唐诺推理小说导读什么的。我还
是只管日本的侦探小说叫推理小说。他最先似乎还写过球评,也狠有名。没看过也没兴
趣。几年前在网上看见他评侦探小说的辰光,国内还木有象样的侦探小说评论,所以狠
有惊艳的感觉。
如前所述想看他的书看不到,他妻子朱天心的《古都》(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中
排名第八十八位)却已买到,他妻姐朱天文(这才是朱家姐妹中最漂漂的。。。哈!嗐
!)的《世纪末的华丽》(在一百强中排名第五十四位)也已购存。该书是以《世纪末
的华丽》这篇小说为书名的小说集,偶只粗粗看鸟《世纪末的华丽》这篇。因为不亲投
,剩下的等到集中看侯大师电影的时候,再比照着看吧。
此书书末有评论,称《世》篇描写台北都会世纪末症侯群,颇见犀利的时代感。我觉得
此篇算是鲜明地表现出女性主义(即柔性的女权主义)的诉求,因以缕述女主角的情感
生涯为载体,自然会映射出各个年代层的特色。作者以女主角做模特为由借题发挥,对
时装、颜色、气味等女性敏感与擅长事物铺张排叙,极尽繁縟旖靡之能事,在读者眼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噢是她们啊,唐诺是谁啊,跟这本书什么关系,书里怎么会有唐诺评侦探小说?
avatar
wh
22
“他在这本书里评的是这本书有没有”,有没有什么?我没看过这个译本,所以不知道
唐诺和它有什么关系。
朱天心朱天文我看过一些别的书,朱天心比较现代意识流,朱天文的乡村渔村小说写得
比城市好,《风柜来的人》比《世纪末的华丽》好。王德威说她是“无可救药的文字拜
物教信徒”,她们姐妹俩都很喜欢玩味文字,很精致。朱天文我听过她的讲座,中胡兰
成的毒很深,很膜拜胡。你买那么多书,很爽啊,每看完一本来贴一个读后感吧,哈哈。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喔哦,你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唐诺木有在这本书里评侦探小说,他在这本书里评的是这
: 本书有没有,评侦探小说的收到另外一个集子,好象叫唐诺推理小说导读什么的。我还
: 是只管日本的侦探小说叫推理小说。他最先似乎还写过球评,也狠有名。没看过也没兴
: 趣。几年前在网上看见他评侦探小说的辰光,国内还木有象样的侦探小说评论,所以狠
: 有惊艳的感觉。
: 如前所述想看他的书看不到,他妻子朱天心的《古都》(在二十世纪华文小说一百强中
: 排名第八十八位)却已买到,他妻姐朱天文(这才是朱家姐妹中最漂漂的。。。哈!嗐
: !)的《世纪末的华丽》(在一百强中排名第五十四位)也已购存。该书是以《世纪末
: 的华丽》这篇小说为书名的小说集,偶只粗粗看鸟《世纪末的华丽》这篇。因为不亲投
: ,剩下的等到集中看侯大师电影的时候,再比照着看吧。

avatar
C*3
23
可惜俺没有《风柜来的人》,只翻出了《小毕的故事》看了一下下。一开头就说小毕用
毛毛虫吓唬和用橡皮筋打女孩子,和俺小时候一样一样的。那时候不知道和女孩子交流
的正常方法,只会打呀打。再大几年级互相又都不说话了。直到大学才慢慢好一点。现
在想起来真够变态的。这回你懂我的意思么?“现在”想起来真够变态的,因为现在国
内换偶还要坐牢。其实和我没半点相干,只是想起了小时候的感受,不知怎么气得我嘿
……气得我想在豆瓣我的名号后边,加上一句“许你换届就许我换偶”的斯搂根,结果
连我的爱迪都给封了!真是的。想起来好笑,也不看看现在哪个先进国家,还会实行这
种禁欲反性的文化。。。不过这就扯远了,要是拿小毕和世纪末华丽比较,一个是传统
的现实主义的路子,一个的写法和想法都比较新潮,当然还是效西方的顰,有没有?等
我找到风柜,再和孝贤的电影一起好好看看,就可以嘁哧吭哧地评一下。
图为朱天心、唐诺夫妇。

哈。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他在这本书里评的是这本书有没有”,有没有什么?我没看过这个译本,所以不知道
: 唐诺和它有什么关系。
: 朱天心朱天文我看过一些别的书,朱天心比较现代意识流,朱天文的乡村渔村小说写得
: 比城市好,《风柜来的人》比《世纪末的华丽》好。王德威说她是“无可救药的文字拜
: 物教信徒”,她们姐妹俩都很喜欢玩味文字,很精致。朱天文我听过她的讲座,中胡兰
: 成的毒很深,很膜拜胡。你买那么多书,很爽啊,每看完一本来贴一个读后感吧,哈哈。

avatar
d*e
24
跟风看了电影
嗯,想看书想写信-------
只是最后女主人公去了书店,感觉真是让人惆怅阿

澜不惊么?
是有点意动神摇: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情感中,怎么好象掺杂了由于海莲送德尔他们吃的,所以才会日益深厚的感情泥?这究
竟是爱“书”人圣经,还是爱“吃”人圣经吖!
的了解,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以为,象俺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广告的诱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么?
: 可惜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书的腰封上,写的这段话,还是有点意动神摇:
: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要命的是其中“爱书人圣经”这几个字,一下攥住了我的心,“连圣经都不知道,我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 但是看到海莲开始给书店的德尔他们寄吃的,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热络起来的当口。却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 前几天,又遇到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光碟,多年前看此书的感觉已然忘记了。心想爱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 按照积习,还要把原书找出来看看是怎么写的。最终也还是停在了第一次读到的地方。
: 总觉得它写的爱书人感情并不怎么浓烈醇厚啊。本应是由于爱书而建立

avatar
wh
25
什么叫“想看书想写信”?嗯结尾很悲喜交加。演得是好吧。

【在 d****e 的大作中提到】
: 跟风看了电影
: 嗯,想看书想写信-------
: 只是最后女主人公去了书店,感觉真是让人惆怅阿
:
: 澜不惊么?
: 是有点意动神摇:
: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avatar
d*e
26
呵呵,就是想多抽时间看书,也想用纸笔写信------
结尾觉得很惆怅,倒不悲喜,只是觉得世界上相知不得见面,多少有点唏嘘
我觉得演得还不错,虽然有些问答式的场面并不喜欢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什么叫“想看书想写信”?嗯结尾很悲喜交加。演得是好吧。
avatar
f*e
27
想去伦敦~

澜不惊么?
是有点意动神摇: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情感中,怎么好象掺杂了由于海莲送德尔他们吃的,所以才会日益深厚的感情泥?这究
竟是爱“书”人圣经,还是爱“吃”人圣经吖!
的了解,

【在 C***3 的大作中提到】
: 本来以为,象俺这样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对于广告的诱惑,还不能做到心如止水,波澜不惊么?
: 可惜事不关己、关心则乱,看到《查令十字街84号》这书的腰封上,写的这段话,还是有点意动神摇:
: “二十年间缘悭一面,相隔万里莫逆于心。这本被誉为“爱书人圣经”的书信集,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要命的是其中“爱书人圣经”这几个字,一下攥住了我的心,“连圣经都不知道,我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 但是看到海莲开始给书店的德尔他们寄吃的,双方的关系也由此热络起来的当口。却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 前几天,又遇到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光碟,多年前看此书的感觉已然忘记了。心想爱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 按照积习,还要把原书找出来看看是怎么写的。最终也还是停在了第一次读到的地方。
: 总觉得它写的爱书人感情并不怎么浓烈醇厚啊。本应是由于爱书而建立

avatar
C*3
28
国内的潘家园旧货市场也可以逛逛,那里的旧书很便宜。因为摊主都是我们纯朴的农民
乡亲,所以“拣漏”的事时常发生。把在潘家园“拣漏”得来的东西,写成专书的都不
只一本了。

【在 f******e 的大作中提到】
: 想去伦敦~
:
: 澜不惊么?
: 是有点意动神摇:
: 录了纽约女作家海莲和一家伦敦旧书店之间的书缘情缘。它被译成数十种文字流传,广
: 播、舞台和银幕也钟情它,那家书店的地址——查令十字街84号已经成为全球爱书人之
: 间的一个暗号。三十多年人们读它、写它、演它,在这段传奇里彼此问候,相互取暖”。
: 还算是人嘛我?”当即就把它买了回来。
: 突然兴味索然,将它束之高阁了。
: 书的故事能拍成电影,实在少之又少,可买回来一看到送东西吃的地方,又兴尽而退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