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时:重版汪精卫《双照楼诗词汇》序#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T*n
1 楼
多年以来颜纯钩先生都抱着一个愿望,想推出一部注释本的汪精卫诗词集,让一般读者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一举动一向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希望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历史解释。因此几十年
来,凡是有关汪晚年活动的记述,特別是新出现的史料,我大致都曾过目。下面便让我
从这两条线索谈一谈我对于汪精卫其人及其诗词的认识。
如果记忆不误,我想我最早接触到汪精卫的诗是在抗战时期的乡间。大约在我十二
、三岁的时候,有人把他早年《被逮口占》四首五绝写给我读。像许多读者一样,我当
下便记住了其中第三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当
时我很崇拜“革命烈士”,因此作者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今天回想起来
,有一件事不可理解,即写汪诗给我的人(已不记得是谁),似乎并没有告诉我,汪已投
靠了日本。无论如何,在穷乡僻壤的安徽潜山乡间,汪政权的存在根本无人注意。我是
在一九四六年重回大城市以后才弄清楚所谓“汉奸”问题的。
第二次发现汪精卫的作品是在一九五〇年的香港。我偶然在报刊上读到汪的《忆旧
游·落叶》词和吴稚晖反唇相讥的和什。汪词如下:
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无限留连意。奈惊飙不管,催化青萍,已分去
潮俱渺,回汐又重经。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 天心正搖落,算菊芳兰秀
,不是春荣。慽慽萧萧里,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只极
目烟芜,寒螿夜月愁秣陵。(按:末句收入《扫叶集》改作“尽岁暮天寒,冰霜追逐千
万程。”见本书注释)
这首词是“艳电”发表以后汪在河內写的,将当时中国的处境和他谋和的心境十分
委婉地表达了出来,而复创造了一种极其“凄清”而又无奈的气氛。我读后不但立即体
会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实感,而且对作者的同情心也油然而生。我当然记得元
好问《论诗绝句》中说过的话:“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但是汪精卫早
年《被逮口占》和这首《落叶》词本身所发出的感人力量使我不能相信这是“巨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钱钟书语,见《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
,页一六三)
与汪词相对照,吴稚晖“步韵”之什虽大义昭然,政治上绝对正确,但却完全不能
激动我。(按:吴词也引在本书注释中,读者可以比观。)姑且将“言为心声”的问题撇
开不谈,仅就艺术造境而言,汪远高于吴,到眼即辨。我当时曾本此认识写了一篇文章
,发表在新亚书院同学们创办的壁报上。但这是六十二年以前的事,我的原稿早已不知
去向了。
后来读到了汪氏晚年的其他诗词,我更相信我最初对《落叶》词的理解虽不中亦不
甚远。试读《舟夜·二十八年六月》七律:
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渺难寻。柁楼欹仄风仍恶,灯塔微茫月半阴。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见《扫
叶集》)
这是他在一九三九年六月从日本回天津的船上写的。他这次偕周佛海等人去日本,
已取得日方支持,回国后将推行所谓“和平运动”,其实是建立政权。但从这首诗看,
他不但没有半点兴奋的情绪,而且“神州重见百年沉”之句明明透露出亡国之音。这和
周佛海及其他同路人的反应完全不同。(见后)
总之,以我个人的眼光来看,汪的古典诗词在他那一代人中无疑已达到了第一流的
水平。近人称许黄公度写的诗能“我手写我口”,我以为汪的诗词则是“我手写我心”
,其委婉曲折处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关于汪诗的评价,让我举陈寅恪和钱钟书两人议
论,以见一斑。陈氏《阜昌·甲申冬作时卧病成都存仁医院》七律起句说: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这是以刘豫比汪精卫,但重点放在诗上,称许汪氏可跻于一代诗人之林。元好问选
《中州集》收了刘豫的七绝七首(卷九),都楚楚有风致。钱钟书一九四二年有《题某氏
集》七律一首,专为评汪诗而作,值得全引于下:
扫叶吞花足胜情,钜公难得此才清。微嫌东野殊寒相,似觉南风有死声。
孟德月明忧不绝,元衡日出事还生。莫将愁苦求诗好,高位从来谶易成。
一九四三年春季正值汪氏六十岁,陈群(人鹤)为他刊印了《双照楼诗词汇》,负责
编校的是龙榆生(沐勋),世称“泽存书库”本(见龙沐勋一九四七年跋陈璧君手抄本《
双照楼诗词》,收在本书“附录”三),钱与龙时相过从(见钱氏一九四二年《得龙忍寒
金陵书》),所读汪集必龙氏赠本无疑。关于全诗的旨趣已有人讨论过了,限于篇幅,
不能详及。(参看刘衍文《题外絮语·双照楼主》,《万象》第六卷第一期,二
〇〇四年一月,页十─十五)下面我只想提出两点看法:第一、“钜公难得此才清”其
实和上引陈寅恪诗句所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即高度称赏汪的诗才;不过因为钱当时是
在沦陷的上海,只能用中立性的“钜公”而已。第二、钱诗颔颈两联特別点出汪诗的特
色,如“寒相”、“死声”、“忧不绝”云云,而归结于“莫将愁苦求诗好”。“愁苦
”自是汪晚年诗词的一个显著特色,但是简单地把“愁苦”看作仅仅是为了“求诗好”
而特別制造出来的,则对汪精卫有欠公允。从我所接触到的一切內证、外证、旁证等来
看,我始终认为汪诗的“愁苦”主要是他內心“愁苦”的折射。为了证成这一论点,我
们必须从诗转向內心活动,对他为什么不惜自毀生平与日本谋和,求得一个比较合乎情
理的了解。
首先必须指出,汪之一意求和是建立在一个绝对性预设之上,即当时中国科技远落
在日本之后,全面战争一定导致亡国的结局。因此他认为越早谋得和平越好,若到完全
溃败的境地,那就只有听征服者的宰割了。但这一预设并非汪精卫一人所独有,而代表
了当时相当普遍的认识。让我撇开复杂的政治界,从学术界中选一位比较客观而冷静的
史学家──陈寅恪──作为代表,以说明问题。吴宓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四日的日记中
说:
晚饭后,与陈寅恪散步。寅恪谓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
。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
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云云。(《吴宓
日记》北京:三联,一九九八年,第六冊,页一六八)
同年七月二十一日又记:
惟寅恪仍持前论,一力主和。谓战则亡国,和可偏安,徐图恢复。(同上,页一七
四)
这是吴、陈两人在“七七”事变发生后的私下议论,陈氏两次都坚持同一观点,可
见他对此深信不疑。他之所以断定“战则亡国”显然是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足以抵抗日
本的武力。正如一九四四年年底胡适在美国一次讲演中所说的: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的问题很简单:一个在科学和技术上都没有准备好的国家却必须
和一个第一流军事和工业强国进行一场现代化的战争。(The problem of China in the
War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a scientif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unprepared country having to fight a modern war against a first class
military and industrial power. (见《胡适日记全集》第八冊,台北:联经,二〇〇
四年,页二〇三)
这也是为什么胡适在很长一段时期內力主与日本正式进行和谈,直到一九三七年上
海“八·一三”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修改他的观点。(见《日记》第七冊,页四七三,
一九三七年九月八日条)
陈寅恪的话是许多人心中所同有,但很少人敢公开说出来,因为当时民族激愤高昂,一
听见有人主“和”便群起而攻,目之为“汉奸”了。事实上,和或战不过是一个民族在
危机关头如何救亡图存的两种不同手段,都可以出于“爱国”的动机。陈寅恪后来在沦
陷的香港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充份说明了他主和正是为了使中国免于“全局覆没”,然后
再“徐图恢复”。同样的,汪精卫在抗战初期的主和也应作如是观。
关于汪精卫因求和而引发的內心痛苦,最近《陈克文日记》刊布,是前所未见的第
一手史料,下面将择引几则,以见一斑。陈克文(一八九八 ── 一九八六)曾参与所谓
“改组派”,属于汪系,至一九三八年底“艳电”发表后始与汪氏正式分手。“七七”
事变时他在行政院参事任上,与汪氏过从甚密,且极得其信任。《日记》一九三七年十
一月七日条载:
九时驱车往谒汪先生。……先生状甚忧郁严肃,知为时局吃紧所扰。(见陈方正编
校《陈克文日记辑录》(六),刊于《万象》第十二卷第八期,二〇一〇年八月,页四七)
所谓“时局吃紧”指“八·一三”上海之战已溃败,南京也将弃守而言。汪此时通
过周佛海、高宗武等与日本有所接触,已露出別树一帜以求和的意向。《日记》同月十
八日条云:
上午八时,到陵园见汪先生,先生及夫人女公子等均在坐。大家面上,都罩上一重
忧虑之色。见面后,先生指示地图,说明政府迁往重庆,及军事机关迁往长沙、衡阳之
意。问以外交形势,先生摇头叹息,谓友邦虽有好意,但我方大门关得緊緊的,无从说
起。又说,现时只望大家一心一意,支持长久,这些且勿向外宣露。停一会又说,从前
城池失守,应以身殉,始合道德的最高观念;今道德观念不同,故仍愿留此有用之身,
为国尽力,言下态度至沉着坚决。见面约一小时,先生说话极少,俯头踱步,往来不已
,先生精神之痛苦大矣。(《日记辑录》(七)《万象》第十二卷第十期,二〇一〇年十
月,页四七)
这是政府撤离南京前两三天的情況,汪的“忧虑”更深,內心“痛苦”也更大了。
日记所说“友邦好意”则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居间斡旋和平事,汪即直接参与者之一
。(见《万象》第十二卷第八期,页四五─四六,十月三十一日条)但由于蒋介石不肯松
口,所以他抱怨“我方大门关得紧紧的”。最后他以“沉着坚决”的态度强调继续“为
国尽力”,其实即是决心求和的一种暗示。因此一个月后在汉口(十二月十九日)《陈克
文日记》中有以下一段纪事:
晚饭后到商业银行附近汪先生寓所,以委员长纪念週中之演说词大要相告。(按:
蒋在演说中强调“抗战到底,决无妥协之可能”云云)先生言,此蒋先生鼓励群众之言
也。先生旋以午后与委员长讨论时局之纲要见示,并云,余非敢动摇蒋先生之决心,弟
(即“但”)有决心而无办法,徒供牺牲耳。纲要若干则,最重要者认为,敌人军事胜利
后将控制我之经济与财政,以中国人之钱养中国之兵以杀中国之民。对今后的危机,可
谓指陈痛切,惟积极之办法若何,亦尚付之缺如。临別先生诫云,余与蒋先生所讨论者
,慎勿告人,余谨应曰唯。(《日记辑录》(八)《万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二〇一〇
年十一月,页八四)
汪氏的“纲要”主要是为他的和平主张提供一种立论的根据,其弦外之音是说:中
国如改“战”为“和”,虽暂时受到委屈,却可以阻止日本取得全面“军事胜利”;如
此则随之而来的一连串的可怕后果便可以避免了。很显然的,汪是想以战败的严重后果
来打动蒋介石,逼他改变政策,然而并未奏效。
这里我还要指出一项重要事实,即汪精卫的主和最早是以秘密方式向蒋和国民党领
导阶层提出的,并非以他个人为和谈主体。一九三九年一月四日汪复孔祥熙(时为行政
院长)信中说:
弟此行目的,具详艳电,及致中常、国防同人函中,无待赘陈。弟此意乃人人意中
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弟觉得缄口不言,对党对国,良心上,责任上,皆不能
安,故决然言之。前此秘密提议,已不知若干次,今之改为公开提议,欲以公诸同志及
国人,而唤起其注意也。(引自朱子家(即金雄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香港:春
秋杂志社,一九五九年,第一冊,页二〇)
这一段话完全是事实,而且除蒋之外,其他党內领袖与汪立场相同者也大有其人。
周佛海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日记说:
(高)宗武来,谓昨晚与孔祥熙、张岳军(群)谈,时局仍有百分之一转机;今日上午
,再与孔及汪一谈。为之稍慰。(《周佛海日记全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
〇三年,上冊,页九四)
可知孔祥熙、张群等都是倾向于和谈的。胡适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八日有一条日记说:
晚上咏霓(按:翁文灝)来一电,说国內有“一部(分)人鉴于实力难久持,愿乘此媾
和”。(《胡适日记》第七冊,页六一八)
同月十二日又记翁的电报云:
是答我的佳电(按:指十一月八日电报),说汪、孔甚主和,蒋“尚未为所动”。(
同上,页六一九)
主和派在党內忽然抬头,是因为十月二十二日广州陷落,再过五、六天武汉又陷落
,军事上已呈崩溃之势。但是由于蒋“未为所动”,主和派最后还是沉寂了下去。
在中央政府完全关闭了与日本直接谈和的大门以后,汪才决定亲自出面和日本进行
另一轮的秘密交涉。《周佛海日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载:
八时起。(梅)思平由港来,略谈,即偕赴汪公馆,报告与(高)宗武赴沪接洽经过,
并携来双方签字条件及近卫(按:即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宣言草稿,商至十二时始散。饭
后午睡。三时起。四时复至汪公馆,汪忽对过去决定一概推翻,云须商量。余等以冷淡
出之,听其自决,不出任何意见。(上冊,页二〇一)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周又记:
五时偕思平赴汪宅,与汪先生及夫人商谈。汪先生忽变态度,提出难问题甚多。余
立即提议前议作罢,一切谈判告一结束。汪又转圜,谓签字部份可以同意,其余留待将
来再商,于是决定照此覆电。经数次会谈,抑(益)发现汪先生无担当,无果断,作事反
复,且易冲动。惟茲事体大,亦难怪其左思右想,前顾后盼也。(同上,页二〇一—二
〇二)
这两条记事是关于汪氏心理状态的直接史料,极为重要。但这里必须先对记事的背
景作一简单交代。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和十三日,梅思平、高宗武分別来到上海,和
日方负责人影佐桢昭与今井武夫举行秘密谈判。最后在二十日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
及《谅解事项》。双方拟定了计划,一方面,近卫文磨发表关于“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
針针”的宣言;另一方面,汪精卫则公开响应,然后再直接与日方进行谈判。为了作到
这一点,汪和他的追隨者便必须脫离重庆,逃至中国境外。(参看《周佛海日记》上冊
,页一九九,编注3)从上引周的两条日记可知,梅思平从上海回到香港后,立即赶到了
重庆,向汪报告与日方交涉的具体结果,并商讨如何离开国境的问题。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汪在一连两天的集会中都表现出彻底推翻前议的意向。他也
许对两个谈判文件──《日华协议记录》和《谅解事项》──不满意,也许感到日本不
可信。无论如何,这时(十一月二十六、七日)离他出走河內(十二月十九日)只有三星期
,而仍犹豫不决如此,则內心之冲突与痛苦,已可想见。
甚至在政权即将建立之际,汪仍然內心充满着悲苦,而未露出半点兴奋的情绪。茲
再举两个例子以为证明。其一、马叙伦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在上海拜访陈陶遗,后
者说出了下面的故事:
二十九年(一九四〇),精卫至上海,亟欲访我。我因就之谈,问精卫:“是否来唱
双簧?”精卫即泣下,我又问:“此来作为,有把握否?”精卫亦不能肯定。(见马叙
伦《石屋续渖。记汪精卫与张静江书》,引在刘衍文《题外絮语·双照楼主》一
文中,页三一)
陈陶遗是政治和实业界的耆宿,又和汪私交很深,马叙伦所记则是亲见亲闻的事,
所以这条史料大致反映了汪初回上海时期的心情。
其二:《周佛海日记》一九四〇年三月十九日记:
七时起,陪汪先生谒(中山)陵,淒雨苦风……汪先生读遗嘱,声泪俱下,余亦泣不
成声。(上冊,页二六五)
这是在所谓“还都”(三月三十日)前十一天的事,汪却仍然深陷在悲苦的情绪之中。
以上我从汪精卫自“八·一三”以来力主和议一直下溯到一九四〇年他在南京建立
政权的前夕;在这一过程中,我特別注重他的心理状态,就我所能收集到的可靠证据作
判断,我只能得到下面这个看法:由于确实相信“战必亡国”,因此他一意求和,不惜
以一定程度的委屈与妥协为代价。他在一九四四年十月口授的遗书中说:
对日交涉,铭尝称之为与虎谋皮,然仍以为不能不忍痛交涉……。(《最后之心情
》,收在朱子家《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香港:春秋杂志社,第五冊,一九六四年,
页一五九。按:此文曾有过争论,但我反复推究,承认其真实性,至少它十分真实地反
映了汪的晚年“心情”。)
他明知“与虎谋皮”,都仍坚持应“忍痛”为之,这正是他晚年心理长期陷于愁苦
状态的根源所在。这里让我重引《舟夜》七律的后半段: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
读了上引有关汪的种种心理描述之后,我们现在不能不承认,这几句诗把他內心最
真实的感受和盘托出,而且其委婉方式也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我还要介绍他在《三十年
以后作》中最后一首词──《朝中措》──“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
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
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
磊,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按:汪氏词稿原迹影印本收在《汪政
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一冊第二页。“眼底风光”之“风光”两字,原拟作“沧桑”,但
“桑”字尚未写,即改成“风光”了。其实“滄桑”更为写实,但出自汪的笔下,未免
过于难堪耳。)
此词作于一九四三年重阳,即公历十月七日,再过两个月他开刀取出背部子弹,发
现已患脊骨瘤,次年十一月十日便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医院。所以这首《朝中措》很可能
是他词中绝笔。这时他出任所谓“国民政府主席”已三、四年,而词中流露出来的思想
和情感竟和亡国诗人元遗山如出一辙。但是如果细读他的遗书《最后之心情》我们便不
能不承认,这首词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忠实写照。一句话说到底,汪的诗词基本上可
以用“诗言志”或“言为心声”来加以概括,其中所呈现的“愁苦”决不可能是为了“
求诗好”而伪装或夸张出来的。(陈克文也认为汪最后几年诗词表现了精神上的“创痛
”。见《时代洪流一书生──陈克文日记》附录十二〈忆陈璧君与陈春圃〉中“独行踽
踽最堪悲”一节。)
以上关于汪精卫心路历程的反复论证并不是为他翻案,价值判断根本不在我的考虑
之內。我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心理事实的建立以理解他的诗词。现在我要引一二反面的例
证,与汪的心理状态作对照。周佛海主和的正面理由,从他的日记来看,与汪精卫几乎
完全一致。他在日记中又记下了国民党同仁的共识:“咸以如此打下去,非为中国打,
实为俄打;非为国民党打,实为共产党打也。”(《周佛海日记》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条,上冊,页七九)这也和汪精卫预言战争“必将使中共坐大”,如出一辙。(此一问题
这里不能展开讨论,但读者可参看胡文辉关于陈寅恪《阜昌》诗“一局收枰胜属谁”句
的长注,《陈寅恪诗箋释》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八年,上冊,页二〇二—
二〇四)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断定,在早期避战求和的阶段,周的主要动机也出于对亡国
的恐惧,与汪氏似无大异同。然而到了后期在日本羽翼下建立政权的阶段,周的个人企
图心便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了。《周佛海日记》一九四〇年一月二十六日条:
八时半起。与(梅)思平商拟各院部院长、部长人选,因拟行决定,因与思平戏言,
中央政府即于十分钟之內在余笔下产生矣。(上冊,页二三七)
这是汪精卫、周佛海等等在青岛与北平、南京两个伪組织会商后得到日方认可,准
备成立所谓“中央政府”,由周佛海负责拟定人选。周的“戏言”其实即是得意忘形的
轻佻表现。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即伪“国民政府还都典礼”的第二天,周又写道:
四时返寓,犬养(健)、伊藤(芳男)来谈。一年努力竟达目的,彼此甚为欣慰,大丈
夫最得意者为理想之实行。国民政府还都,青天白日满地紅重飘扬于石头城畔,完全系
余一人所发起,以后运动亦以余为中心,人生有此一段,亦不虚生一世也!今后困难问
题固多,仅此亦足以自豪。(《日记》上冊,页二七三)
这一番自言自语不但把他得意忘形的轻狂心理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更暴露出他推动
伪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权力野心。(“以后运动亦以余为中心”)同年五月
三日的日记恰好提供了一个最生动也最有趣的例证:
刘复之算命,谓余于五年內握大权,四十九以后备位咨询,为之心冷。迷信虽不足
恃,然刘于六年前谓余必长财政,今果尔,亦奇矣。如余仅能当权五年,何必如此焦心
劳力耶?(《日记》上冊,页二八八─九)
算命先生预言他仅能“当权五年”,他大失所望,顿时心灰意懒,其权力欲之大,
可以想见。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位算命先生的灵验也实在令人惊异。我猜想刘复之也
许已算出他四十九岁以后将有牢狱之灾,不过不便明言,只好以“备位咨询”四字搪塞
过去罢了。无论如何,这不失为一个很有趣的插曲。
周佛海“握大权”后的兴高采烈和汪精卫居“高位”而依然满怀“愁苦”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但若以罗君强和周佛海加以比照,则后者又好像高不可攀了。罗是周一手扶
植起来的人,后来汪政权中曾出任伪司法部长、安徽省长、上海市秘书长等要职。抗战
爆发时他是行政院秘书。陈克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记载了他在汉口的一次谈话如
下:
军委会秘书厅秘书罗君强亦即行政院秘书到四明银行叙谈。亏他发出如下的议论:
他说“日本人在北平成立新组织,多般利害,影响必定不少。如今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我
们的去处,那一处待遇好,我们便到那一处,橫竖都是中国人的统治,又何必分彼此呢
。”……这段话似乎是说笑,又似乎不是说笑,介松、彦远听了都很生气。我最担虑的
倒不是君强个人是否有此思想,所怕的真有许多人会如此动搖起来。(《陈克文日记辑
录》﹝八﹞,《万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页八三)
事后我们当然知道,这是罗君强的由衷之言,决非“说笑”。但具有这样想法的人
在汪政权参与者之间恐怕相当普遍,代表了当时典型的所谓“汉奸”言论。我们必须跳
出罗君强以至周佛海的思想层次,然后才能开始探索汪精卫的“最后之心情”及其晚年
的诗词。这是我深信不疑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特意抬高汪精卫,否认他的政治取向与活动后面也有个人的动机。
傅斯年在一九四〇年二月曾分析过汪的“犯罪心理”,认为由于汪是“庶出”,父兄之
教又严,以致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要做“人上人”的强烈心理。他又特別提到,陈璧君恰
好也是一个“人上人”欲望最强的人,因此終于走上了“汉奸”、“卖国”的道路。(
见《汪贼与倭寇 ── 一个心理的分解》,收在《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一九八
〇年,第五冊,页二二九—二三六)傅斯年富有民族热情,全文下语极重,见仁见智,
可不深论。他关于“庶出”的心理分析是否可信,因资料太少,也只能悬而不决。但他
所指出的“人上人”心理,却指示了一个正确的探求方向。他论陈璧君时有下面一句微
妙的话:
汉光武的时代,彭宠造反,史家说是“其妻刚戾,不堪其夫之为人下”,陈璧君何
其酷似!(同上页二三二)
这句话之所以微妙,是因为原文(《后汉书》卷十三《彭宠传》)只说“而其妻素刚
,不堪抑屈”,并无“其夫之为人下”语。我相信傅之增字解经是为了要点出汪不甘被
蒋介石压成党內第二人这一事实。我们都知道,在抗战前的南京,蒋主军、汪主政,大
致尚是分庭抗礼的形势。然而抗战发生以后,蒋不但独揽军与政,而且更进一步正式占
据了党的最高地位。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建
立了总裁制,以蒋为总裁,汪则副之。以汪在党內的历史而言,这是相当使他难堪的。
所以严格地说,这不是汪氏夫婦要争做“人上人”的问题,而是汪受不了“人下人”屈
辱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当时人无不了然。马叙伦说:
汪、蒋之隙末凶终,以致国被侵略后,精卫犹演江宁之一幕,为万世所羞道,受历
史之谴责。在精卫能忍而不能忍,而介石不能不分其责。观介石后来之于胡展堂(汉民)
、李任潮(济深)者,皆令人寒心;则精卫之铤而走险,甘心下流,亦自不可谓非有以驱
之者也。(《石屋续渖》引在刘衍文前引文,页三〇—三一)
这就是说,蒋的唯我独尊必须对汪之出走负起很大的责任。
另一方面,陈璧君在汪建立政权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远比外间所传为大。陈克文是很
感念陈璧君的人(见陈方正编校《时代洪流一书生 ── 陈克文日记,一九三七 ──
一九五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即将出版,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九日条)
,却也在《日记》中一再记下了陈璧君的负面行为,而且其来源都出于与汪氏夫妇关系
极深的人。(如一九四五年四月八日条记云:“汪精卫之事敌冤死与伊﹝按:陈璧君﹞
之关系最大。”)但最直接可信的证据则是由周佛海提供的。一九四四年八月十日周专
程到日本名古屋医院探望汪氏的病,记他与陈璧君的谈话云:
出与汪夫人谈一小时。余表示行政院长及军委会长,仍以代行为宜,不必代理,汪
夫人似乎心安。盖其意,恐余与公博盼正式代理,真不知吾两人真意,而以权利之徒目
吾两耳。(《周佛海日记》下编,页九〇九)
此时去汪死仅三个月,陈璧君仍唯恐大权旁落,在交谈中逼得周佛海声明只是“代
行”而不是“代理”。这一定是陈璧君自己的主张,决不代表汪有此顾虑,因为汪在一
九四四年三月三日赴日治疗登机前的亲笔手令即明言“职权交由公博、佛海代理”,他
并未用“代行”字样。(见《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二冊卷首影印本)
汪精卫也有个人的动机,这是不成问题的。不过比较地看。他对亡国的忧虑的确占
据着主导的成份。胡适在听到汪的死讯时也提出了一个心理分析,但与傅斯年的观点有
所不同。他说:
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士”出身,故終身不免有“烈士”的complex。他总觉得
,“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
另外一件事。此如酷吏自夸不要钱,就不会做错事,不知不要钱与做错事是两件不相干
的事呵!(《胡适日记全集》卷八,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条,页二〇〇)
“烈士”情结确实存在于汪的识田之中。不用说,这一情结遇到国家危亡关口必然
首先被激发起来而变成行动的原始力量之一,汪的主和与出走即由此开始;然后配合着
其他內外因素,終于演出一幕历史悲剧。
在我的认识中,汪精卫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位诗人,不幸这位诗人一开始便走上“烈
士”的道路,因而终生陷进了权力的世界。这样一来,他个人的悲剧便注定了。现在我
决定要把他搬回诗的世界,所以下面引他一九二三年一封论诗的信,以为序文的终结:
适之先生:
接到了你的信,和几首诗,读了几遍,觉得极有趣味。
到底是我沒有读新体诗的习惯呢?还是新体诗,另是一种好玩的东西呢?抑或是两
样都有呢,这些疑问,还是梗在我的心头。
只是我还有一个见解,我以为花样是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出来,旧花样仍然存在,
谁也替不了谁,例如曲替不了词,词替不了诗,故此我和那绝对主张旧诗体仇视新体诗
的人,固然不对,但是对于那些绝对主张新体诗抹杀旧体诗的人,也觉得太过。
你那首看山雾诗,我觉得极妙,我从前有相类的诗,隨便写在下面给你看看。
晓烟
槲叶深黄枫叶红,老松奇翠欲拏空;
朝来別有空濛意,都在苍烟万顷中。
初阳如月逗轻寒,咫尺林原成远看;
记得江南烟雨里,小姑鬟影落春澜。
你如果来上海,要知会我一声。
祝你的康健
兆铭十月四日
这封论新旧体诗的白话信收在《胡适日记》中(第四冊,页一一五─一一六,一九
二三年十月七日条),信中所引《晓烟》二首收在他的《小休集》卷上,第一首末句第
一字“都”在集中改作“只”字,別无异文。这封信似乎还沒有受到注意,但它让我们
看到在纯粹诗世界中的汪精卫,这是很可珍貴的。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
也能充分欣赏他的古典创作。在我们信札往复中,颜先生曾一再表示,政治和艺术必须
分別看待,我们不应因为不赞成汪精卫的政治,便将他的艺术也一笔抹杀了。这一观点
我是完全同意的。
现在颜先生的夙愿即将实现,但他雅意拳拳坚约我为笺释本《双照楼诗词汇》写序
,参与他的创举。感于他的热忱,我一诺无辞,然而也不免有几分踌躇,不知道应该从
何处落笔。
我既不懂中国传统的文学批评,也没有系统地研究过诗词流变的历史,因此对于汪
精卫诗词本身的分析和评价,我只能敬而远之。一再考虑之后,我觉得也许可以从两个
互相关联的角度来写这篇序文:第一、我是一个旧诗词的爱好者,并且很早便已为汪的
作品所吸引;第二、我又是一个史学工作者,对于汪精卫在日本侵略者的羽翼之下建立
政权这一举动一向有极大的探索兴趣,希望找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历史解释。因此几十年
来,凡是有关汪晚年活动的记述,特別是新出现的史料,我大致都曾过目。下面便让我
从这两条线索谈一谈我对于汪精卫其人及其诗词的认识。
如果记忆不误,我想我最早接触到汪精卫的诗是在抗战时期的乡间。大约在我十二
、三岁的时候,有人把他早年《被逮口占》四首五绝写给我读。像许多读者一样,我当
下便记住了其中第三首:“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当
时我很崇拜“革命烈士”,因此作者在我的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是今天回想起来
,有一件事不可理解,即写汪诗给我的人(已不记得是谁),似乎并没有告诉我,汪已投
靠了日本。无论如何,在穷乡僻壤的安徽潜山乡间,汪政权的存在根本无人注意。我是
在一九四六年重回大城市以后才弄清楚所谓“汉奸”问题的。
第二次发现汪精卫的作品是在一九五〇年的香港。我偶然在报刊上读到汪的《忆旧
游·落叶》词和吴稚晖反唇相讥的和什。汪词如下:
叹护林心事,付与东流。一往凄清,无限留连意。奈惊飙不管,催化青萍,已分去
潮俱渺,回汐又重经。有出水根寒。拏空枝老,同诉飘零。 天心正搖落,算菊芳兰秀
,不是春荣。慽慽萧萧里,要沧桑换了,秋始无声。伴得落红归去,流水有余馨。只极
目烟芜,寒螿夜月愁秣陵。(按:末句收入《扫叶集》改作“尽岁暮天寒,冰霜追逐千
万程。”见本书注释)
这首词是“艳电”发表以后汪在河內写的,将当时中国的处境和他谋和的心境十分
委婉地表达了出来,而复创造了一种极其“凄清”而又无奈的气氛。我读后不但立即体
会到“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实感,而且对作者的同情心也油然而生。我当然记得元
好问《论诗绝句》中说过的话:“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但是汪精卫早
年《被逮口占》和这首《落叶》词本身所发出的感人力量使我不能相信这是“巨奸为忧
国语,热中人作冰雪文”。(钱钟书语,见《谈艺录》补订本,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
,页一六三)
与汪词相对照,吴稚晖“步韵”之什虽大义昭然,政治上绝对正确,但却完全不能
激动我。(按:吴词也引在本书注释中,读者可以比观。)姑且将“言为心声”的问题撇
开不谈,仅就艺术造境而言,汪远高于吴,到眼即辨。我当时曾本此认识写了一篇文章
,发表在新亚书院同学们创办的壁报上。但这是六十二年以前的事,我的原稿早已不知
去向了。
后来读到了汪氏晚年的其他诗词,我更相信我最初对《落叶》词的理解虽不中亦不
甚远。试读《舟夜·二十八年六月》七律:
卧听钟声报夜深,海天残梦渺难寻。柁楼欹仄风仍恶,灯塔微茫月半阴。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见《扫
叶集》)
这是他在一九三九年六月从日本回天津的船上写的。他这次偕周佛海等人去日本,
已取得日方支持,回国后将推行所谓“和平运动”,其实是建立政权。但从这首诗看,
他不但没有半点兴奋的情绪,而且“神州重见百年沉”之句明明透露出亡国之音。这和
周佛海及其他同路人的反应完全不同。(见后)
总之,以我个人的眼光来看,汪的古典诗词在他那一代人中无疑已达到了第一流的
水平。近人称许黄公度写的诗能“我手写我口”,我以为汪的诗词则是“我手写我心”
,其委婉曲折处颇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关于汪诗的评价,让我举陈寅恪和钱钟书两人议
论,以见一斑。陈氏《阜昌·甲申冬作时卧病成都存仁医院》七律起句说:
阜昌天子颇能诗,集选中州未肯遗。
这是以刘豫比汪精卫,但重点放在诗上,称许汪氏可跻于一代诗人之林。元好问选
《中州集》收了刘豫的七绝七首(卷九),都楚楚有风致。钱钟书一九四二年有《题某氏
集》七律一首,专为评汪诗而作,值得全引于下:
扫叶吞花足胜情,钜公难得此才清。微嫌东野殊寒相,似觉南风有死声。
孟德月明忧不绝,元衡日出事还生。莫将愁苦求诗好,高位从来谶易成。
一九四三年春季正值汪氏六十岁,陈群(人鹤)为他刊印了《双照楼诗词汇》,负责
编校的是龙榆生(沐勋),世称“泽存书库”本(见龙沐勋一九四七年跋陈璧君手抄本《
双照楼诗词》,收在本书“附录”三),钱与龙时相过从(见钱氏一九四二年《得龙忍寒
金陵书》),所读汪集必龙氏赠本无疑。关于全诗的旨趣已有人讨论过了,限于篇幅,
不能详及。(参看刘衍文《题外絮语·双照楼主》,《万象》第六卷第一期,二
〇〇四年一月,页十─十五)下面我只想提出两点看法:第一、“钜公难得此才清”其
实和上引陈寅恪诗句所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即高度称赏汪的诗才;不过因为钱当时是
在沦陷的上海,只能用中立性的“钜公”而已。第二、钱诗颔颈两联特別点出汪诗的特
色,如“寒相”、“死声”、“忧不绝”云云,而归结于“莫将愁苦求诗好”。“愁苦
”自是汪晚年诗词的一个显著特色,但是简单地把“愁苦”看作仅仅是为了“求诗好”
而特別制造出来的,则对汪精卫有欠公允。从我所接触到的一切內证、外证、旁证等来
看,我始终认为汪诗的“愁苦”主要是他內心“愁苦”的折射。为了证成这一论点,我
们必须从诗转向內心活动,对他为什么不惜自毀生平与日本谋和,求得一个比较合乎情
理的了解。
首先必须指出,汪之一意求和是建立在一个绝对性预设之上,即当时中国科技远落
在日本之后,全面战争一定导致亡国的结局。因此他认为越早谋得和平越好,若到完全
溃败的境地,那就只有听征服者的宰割了。但这一预设并非汪精卫一人所独有,而代表
了当时相当普遍的认识。让我撇开复杂的政治界,从学术界中选一位比较客观而冷静的
史学家──陈寅恪──作为代表,以说明问题。吴宓在一九三七年七月十四日的日记中
说:
晚饭后,与陈寅恪散步。寅恪谓中国之人,下愚而上诈。此次事变,结果必为屈服
。华北与中央皆无志抵抗。且抵抗必亡国,屈服乃上策。保全华南,悉心备战;将来或
可逐渐恢复,至少中国尚可偏安苟存。一战则全局覆没,而中国永亡矣云云。(《吴宓
日记》北京:三联,一九九八年,第六冊,页一六八)
同年七月二十一日又记:
惟寅恪仍持前论,一力主和。谓战则亡国,和可偏安,徐图恢复。(同上,页一七
四)
这是吴、陈两人在“七七”事变发生后的私下议论,陈氏两次都坚持同一观点,可
见他对此深信不疑。他之所以断定“战则亡国”显然是因为中国当时还没有足以抵抗日
本的武力。正如一九四四年年底胡适在美国一次讲演中所说的:
中国在这次战争中的问题很简单:一个在科学和技术上都没有准备好的国家却必须
和一个第一流军事和工业强国进行一场现代化的战争。(The problem of China in the
War is simply the problem of a scientifically and technologically
unprepared country having to fight a modern war against a first class
military and industrial power. (见《胡适日记全集》第八冊,台北:联经,二〇〇
四年,页二〇三)
这也是为什么胡适在很长一段时期內力主与日本正式进行和谈,直到一九三七年上
海“八·一三”战争爆发之后才开始修改他的观点。(见《日记》第七冊,页四七三,
一九三七年九月八日条)
陈寅恪的话是许多人心中所同有,但很少人敢公开说出来,因为当时民族激愤高昂,一
听见有人主“和”便群起而攻,目之为“汉奸”了。事实上,和或战不过是一个民族在
危机关头如何救亡图存的两种不同手段,都可以出于“爱国”的动机。陈寅恪后来在沦
陷的香港所表现的民族气节充份说明了他主和正是为了使中国免于“全局覆没”,然后
再“徐图恢复”。同样的,汪精卫在抗战初期的主和也应作如是观。
关于汪精卫因求和而引发的內心痛苦,最近《陈克文日记》刊布,是前所未见的第
一手史料,下面将择引几则,以见一斑。陈克文(一八九八 ── 一九八六)曾参与所谓
“改组派”,属于汪系,至一九三八年底“艳电”发表后始与汪氏正式分手。“七七”
事变时他在行政院参事任上,与汪氏过从甚密,且极得其信任。《日记》一九三七年十
一月七日条载:
九时驱车往谒汪先生。……先生状甚忧郁严肃,知为时局吃紧所扰。(见陈方正编
校《陈克文日记辑录》(六),刊于《万象》第十二卷第八期,二〇一〇年八月,页四七)
所谓“时局吃紧”指“八·一三”上海之战已溃败,南京也将弃守而言。汪此时通
过周佛海、高宗武等与日本有所接触,已露出別树一帜以求和的意向。《日记》同月十
八日条云:
上午八时,到陵园见汪先生,先生及夫人女公子等均在坐。大家面上,都罩上一重
忧虑之色。见面后,先生指示地图,说明政府迁往重庆,及军事机关迁往长沙、衡阳之
意。问以外交形势,先生摇头叹息,谓友邦虽有好意,但我方大门关得緊緊的,无从说
起。又说,现时只望大家一心一意,支持长久,这些且勿向外宣露。停一会又说,从前
城池失守,应以身殉,始合道德的最高观念;今道德观念不同,故仍愿留此有用之身,
为国尽力,言下态度至沉着坚决。见面约一小时,先生说话极少,俯头踱步,往来不已
,先生精神之痛苦大矣。(《日记辑录》(七)《万象》第十二卷第十期,二〇一〇年十
月,页四七)
这是政府撤离南京前两三天的情況,汪的“忧虑”更深,內心“痛苦”也更大了。
日记所说“友邦好意”则指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居间斡旋和平事,汪即直接参与者之一
。(见《万象》第十二卷第八期,页四五─四六,十月三十一日条)但由于蒋介石不肯松
口,所以他抱怨“我方大门关得紧紧的”。最后他以“沉着坚决”的态度强调继续“为
国尽力”,其实即是决心求和的一种暗示。因此一个月后在汉口(十二月十九日)《陈克
文日记》中有以下一段纪事:
晚饭后到商业银行附近汪先生寓所,以委员长纪念週中之演说词大要相告。(按:
蒋在演说中强调“抗战到底,决无妥协之可能”云云)先生言,此蒋先生鼓励群众之言
也。先生旋以午后与委员长讨论时局之纲要见示,并云,余非敢动摇蒋先生之决心,弟
(即“但”)有决心而无办法,徒供牺牲耳。纲要若干则,最重要者认为,敌人军事胜利
后将控制我之经济与财政,以中国人之钱养中国之兵以杀中国之民。对今后的危机,可
谓指陈痛切,惟积极之办法若何,亦尚付之缺如。临別先生诫云,余与蒋先生所讨论者
,慎勿告人,余谨应曰唯。(《日记辑录》(八)《万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二〇一〇
年十一月,页八四)
汪氏的“纲要”主要是为他的和平主张提供一种立论的根据,其弦外之音是说:中
国如改“战”为“和”,虽暂时受到委屈,却可以阻止日本取得全面“军事胜利”;如
此则随之而来的一连串的可怕后果便可以避免了。很显然的,汪是想以战败的严重后果
来打动蒋介石,逼他改变政策,然而并未奏效。
这里我还要指出一项重要事实,即汪精卫的主和最早是以秘密方式向蒋和国民党领
导阶层提出的,并非以他个人为和谈主体。一九三九年一月四日汪复孔祥熙(时为行政
院长)信中说:
弟此行目的,具详艳电,及致中常、国防同人函中,无待赘陈。弟此意乃人人意中
所有,而人人口中所不敢出者。弟觉得缄口不言,对党对国,良心上,责任上,皆不能
安,故决然言之。前此秘密提议,已不知若干次,今之改为公开提议,欲以公诸同志及
国人,而唤起其注意也。(引自朱子家(即金雄白)《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香港:春
秋杂志社,一九五九年,第一冊,页二〇)
这一段话完全是事实,而且除蒋之外,其他党內领袖与汪立场相同者也大有其人。
周佛海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八日的日记说:
(高)宗武来,谓昨晚与孔祥熙、张岳军(群)谈,时局仍有百分之一转机;今日上午
,再与孔及汪一谈。为之稍慰。(《周佛海日记全编》,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二〇
〇三年,上冊,页九四)
可知孔祥熙、张群等都是倾向于和谈的。胡适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八日有一条日记说:
晚上咏霓(按:翁文灝)来一电,说国內有“一部(分)人鉴于实力难久持,愿乘此媾
和”。(《胡适日记》第七冊,页六一八)
同月十二日又记翁的电报云:
是答我的佳电(按:指十一月八日电报),说汪、孔甚主和,蒋“尚未为所动”。(
同上,页六一九)
主和派在党內忽然抬头,是因为十月二十二日广州陷落,再过五、六天武汉又陷落
,军事上已呈崩溃之势。但是由于蒋“未为所动”,主和派最后还是沉寂了下去。
在中央政府完全关闭了与日本直接谈和的大门以后,汪才决定亲自出面和日本进行
另一轮的秘密交涉。《周佛海日记》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载:
八时起。(梅)思平由港来,略谈,即偕赴汪公馆,报告与(高)宗武赴沪接洽经过,
并携来双方签字条件及近卫(按:即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宣言草稿,商至十二时始散。饭
后午睡。三时起。四时复至汪公馆,汪忽对过去决定一概推翻,云须商量。余等以冷淡
出之,听其自决,不出任何意见。(上冊,页二〇一)
第二天(十一月二十七日)周又记:
五时偕思平赴汪宅,与汪先生及夫人商谈。汪先生忽变态度,提出难问题甚多。余
立即提议前议作罢,一切谈判告一结束。汪又转圜,谓签字部份可以同意,其余留待将
来再商,于是决定照此覆电。经数次会谈,抑(益)发现汪先生无担当,无果断,作事反
复,且易冲动。惟茲事体大,亦难怪其左思右想,前顾后盼也。(同上,页二〇一—二
〇二)
这两条记事是关于汪氏心理状态的直接史料,极为重要。但这里必须先对记事的背
景作一简单交代。一九三八年十一月十二和十三日,梅思平、高宗武分別来到上海,和
日方负责人影佐桢昭与今井武夫举行秘密谈判。最后在二十日签订了《日华协议记录》
及《谅解事项》。双方拟定了计划,一方面,近卫文磨发表关于“调整中日邦交根本方
針针”的宣言;另一方面,汪精卫则公开响应,然后再直接与日方进行谈判。为了作到
这一点,汪和他的追隨者便必须脫离重庆,逃至中国境外。(参看《周佛海日记》上冊
,页一九九,编注3)从上引周的两条日记可知,梅思平从上海回到香港后,立即赶到了
重庆,向汪报告与日方交涉的具体结果,并商讨如何离开国境的问题。
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汪在一连两天的集会中都表现出彻底推翻前议的意向。他也
许对两个谈判文件──《日华协议记录》和《谅解事项》──不满意,也许感到日本不
可信。无论如何,这时(十一月二十六、七日)离他出走河內(十二月十九日)只有三星期
,而仍犹豫不决如此,则內心之冲突与痛苦,已可想见。
甚至在政权即将建立之际,汪仍然內心充满着悲苦,而未露出半点兴奋的情绪。茲
再举两个例子以为证明。其一、马叙伦一九四五年八月二十九日在上海拜访陈陶遗,后
者说出了下面的故事:
二十九年(一九四〇),精卫至上海,亟欲访我。我因就之谈,问精卫:“是否来唱
双簧?”精卫即泣下,我又问:“此来作为,有把握否?”精卫亦不能肯定。(见马叙
伦《石屋续渖。记汪精卫与张静江书》,引在刘衍文《题外絮语·双照楼主》一
文中,页三一)
陈陶遗是政治和实业界的耆宿,又和汪私交很深,马叙伦所记则是亲见亲闻的事,
所以这条史料大致反映了汪初回上海时期的心情。
其二:《周佛海日记》一九四〇年三月十九日记:
七时起,陪汪先生谒(中山)陵,淒雨苦风……汪先生读遗嘱,声泪俱下,余亦泣不
成声。(上冊,页二六五)
这是在所谓“还都”(三月三十日)前十一天的事,汪却仍然深陷在悲苦的情绪之中。
以上我从汪精卫自“八·一三”以来力主和议一直下溯到一九四〇年他在南京建立
政权的前夕;在这一过程中,我特別注重他的心理状态,就我所能收集到的可靠证据作
判断,我只能得到下面这个看法:由于确实相信“战必亡国”,因此他一意求和,不惜
以一定程度的委屈与妥协为代价。他在一九四四年十月口授的遗书中说:
对日交涉,铭尝称之为与虎谋皮,然仍以为不能不忍痛交涉……。(《最后之心情
》,收在朱子家《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香港:春秋杂志社,第五冊,一九六四年,
页一五九。按:此文曾有过争论,但我反复推究,承认其真实性,至少它十分真实地反
映了汪的晚年“心情”。)
他明知“与虎谋皮”,都仍坚持应“忍痛”为之,这正是他晚年心理长期陷于愁苦
状态的根源所在。这里让我重引《舟夜》七律的后半段:
良友渐随千劫尽,神州重见百年沉。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平生未尽心。
读了上引有关汪的种种心理描述之后,我们现在不能不承认,这几句诗把他內心最
真实的感受和盘托出,而且其委婉方式也达到了艺术的高度。我还要介绍他在《三十年
以后作》中最后一首词──《朝中措》──“重九日登北极阁,读元遗山词至‘故国江
山如画,醉来忘却兴亡’,悲不绝于心,亦作一首”:
城楼百尺倚空苍,雁背正低翔。满地萧萧落叶,黄花留住斜阳。阑干拍遍,心头块
磊,眼底风光。为问青山绿水,能禁几度兴亡?(按:汪氏词稿原迹影印本收在《汪政
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一冊第二页。“眼底风光”之“风光”两字,原拟作“沧桑”,但
“桑”字尚未写,即改成“风光”了。其实“滄桑”更为写实,但出自汪的笔下,未免
过于难堪耳。)
此词作于一九四三年重阳,即公历十月七日,再过两个月他开刀取出背部子弹,发
现已患脊骨瘤,次年十一月十日便病死于日本名古屋医院。所以这首《朝中措》很可能
是他词中绝笔。这时他出任所谓“国民政府主席”已三、四年,而词中流露出来的思想
和情感竟和亡国诗人元遗山如出一辙。但是如果细读他的遗书《最后之心情》我们便不
能不承认,这首词正是他当时“心情”的忠实写照。一句话说到底,汪的诗词基本上可
以用“诗言志”或“言为心声”来加以概括,其中所呈现的“愁苦”决不可能是为了“
求诗好”而伪装或夸张出来的。(陈克文也认为汪最后几年诗词表现了精神上的“创痛
”。见《时代洪流一书生──陈克文日记》附录十二〈忆陈璧君与陈春圃〉中“独行踽
踽最堪悲”一节。)
以上关于汪精卫心路历程的反复论证并不是为他翻案,价值判断根本不在我的考虑
之內。我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心理事实的建立以理解他的诗词。现在我要引一二反面的例
证,与汪的心理状态作对照。周佛海主和的正面理由,从他的日记来看,与汪精卫几乎
完全一致。他在日记中又记下了国民党同仁的共识:“咸以如此打下去,非为中国打,
实为俄打;非为国民党打,实为共产党打也。”(《周佛海日记》一九三七年十月六日
条,上冊,页七九)这也和汪精卫预言战争“必将使中共坐大”,如出一辙。(此一问题
这里不能展开讨论,但读者可参看胡文辉关于陈寅恪《阜昌》诗“一局收枰胜属谁”句
的长注,《陈寅恪诗箋释》 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二〇〇八年,上冊,页二〇二—
二〇四)所以我们大致可以断定,在早期避战求和的阶段,周的主要动机也出于对亡国
的恐惧,与汪氏似无大异同。然而到了后期在日本羽翼下建立政权的阶段,周的个人企
图心便在不知不觉中,流露出来了。《周佛海日记》一九四〇年一月二十六日条:
八时半起。与(梅)思平商拟各院部院长、部长人选,因拟行决定,因与思平戏言,
中央政府即于十分钟之內在余笔下产生矣。(上冊,页二三七)
这是汪精卫、周佛海等等在青岛与北平、南京两个伪組织会商后得到日方认可,准
备成立所谓“中央政府”,由周佛海负责拟定人选。周的“戏言”其实即是得意忘形的
轻佻表现。同年三月三十一日,即伪“国民政府还都典礼”的第二天,周又写道:
四时返寓,犬养(健)、伊藤(芳男)来谈。一年努力竟达目的,彼此甚为欣慰,大丈
夫最得意者为理想之实行。国民政府还都,青天白日满地紅重飘扬于石头城畔,完全系
余一人所发起,以后运动亦以余为中心,人生有此一段,亦不虚生一世也!今后困难问
题固多,仅此亦足以自豪。(《日记》上冊,页二七三)
这一番自言自语不但把他得意忘形的轻狂心理发挥到了极致,而且更暴露出他推动
伪政权的建立主要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权力野心。(“以后运动亦以余为中心”)同年五月
三日的日记恰好提供了一个最生动也最有趣的例证:
刘复之算命,谓余于五年內握大权,四十九以后备位咨询,为之心冷。迷信虽不足
恃,然刘于六年前谓余必长财政,今果尔,亦奇矣。如余仅能当权五年,何必如此焦心
劳力耶?(《日记》上冊,页二八八─九)
算命先生预言他仅能“当权五年”,他大失所望,顿时心灰意懒,其权力欲之大,
可以想见。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位算命先生的灵验也实在令人惊异。我猜想刘复之也
许已算出他四十九岁以后将有牢狱之灾,不过不便明言,只好以“备位咨询”四字搪塞
过去罢了。无论如何,这不失为一个很有趣的插曲。
周佛海“握大权”后的兴高采烈和汪精卫居“高位”而依然满怀“愁苦”形成了鲜
明的对比。但若以罗君强和周佛海加以比照,则后者又好像高不可攀了。罗是周一手扶
植起来的人,后来汪政权中曾出任伪司法部长、安徽省长、上海市秘书长等要职。抗战
爆发时他是行政院秘书。陈克文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七日记载了他在汉口的一次谈话如
下:
军委会秘书厅秘书罗君强亦即行政院秘书到四明银行叙谈。亏他发出如下的议论:
他说“日本人在北平成立新组织,多般利害,影响必定不少。如今我们可以随意选择我
们的去处,那一处待遇好,我们便到那一处,橫竖都是中国人的统治,又何必分彼此呢
。”……这段话似乎是说笑,又似乎不是说笑,介松、彦远听了都很生气。我最担虑的
倒不是君强个人是否有此思想,所怕的真有许多人会如此动搖起来。(《陈克文日记辑
录》﹝八﹞,《万象》第十二卷第十一期,页八三)
事后我们当然知道,这是罗君强的由衷之言,决非“说笑”。但具有这样想法的人
在汪政权参与者之间恐怕相当普遍,代表了当时典型的所谓“汉奸”言论。我们必须跳
出罗君强以至周佛海的思想层次,然后才能开始探索汪精卫的“最后之心情”及其晚年
的诗词。这是我深信不疑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特意抬高汪精卫,否认他的政治取向与活动后面也有个人的动机。
傅斯年在一九四〇年二月曾分析过汪的“犯罪心理”,认为由于汪是“庶出”,父兄之
教又严,以致很早就形成了一种要做“人上人”的强烈心理。他又特別提到,陈璧君恰
好也是一个“人上人”欲望最强的人,因此終于走上了“汉奸”、“卖国”的道路。(
见《汪贼与倭寇 ── 一个心理的分解》,收在《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一九八
〇年,第五冊,页二二九—二三六)傅斯年富有民族热情,全文下语极重,见仁见智,
可不深论。他关于“庶出”的心理分析是否可信,因资料太少,也只能悬而不决。但他
所指出的“人上人”心理,却指示了一个正确的探求方向。他论陈璧君时有下面一句微
妙的话:
汉光武的时代,彭宠造反,史家说是“其妻刚戾,不堪其夫之为人下”,陈璧君何
其酷似!(同上页二三二)
这句话之所以微妙,是因为原文(《后汉书》卷十三《彭宠传》)只说“而其妻素刚
,不堪抑屈”,并无“其夫之为人下”语。我相信傅之增字解经是为了要点出汪不甘被
蒋介石压成党內第二人这一事实。我们都知道,在抗战前的南京,蒋主军、汪主政,大
致尚是分庭抗礼的形势。然而抗战发生以后,蒋不但独揽军与政,而且更进一步正式占
据了党的最高地位。一九三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建
立了总裁制,以蒋为总裁,汪则副之。以汪在党內的历史而言,这是相当使他难堪的。
所以严格地说,这不是汪氏夫婦要争做“人上人”的问题,而是汪受不了“人下人”屈
辱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当时人无不了然。马叙伦说:
汪、蒋之隙末凶终,以致国被侵略后,精卫犹演江宁之一幕,为万世所羞道,受历
史之谴责。在精卫能忍而不能忍,而介石不能不分其责。观介石后来之于胡展堂(汉民)
、李任潮(济深)者,皆令人寒心;则精卫之铤而走险,甘心下流,亦自不可谓非有以驱
之者也。(《石屋续渖》引在刘衍文前引文,页三〇—三一)
这就是说,蒋的唯我独尊必须对汪之出走负起很大的责任。
另一方面,陈璧君在汪建立政权方面所起的作用也远比外间所传为大。陈克文是很
感念陈璧君的人(见陈方正编校《时代洪流一书生 ── 陈克文日记,一九三七 ──
一九五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即将出版,一九四七年一月十九日条)
,却也在《日记》中一再记下了陈璧君的负面行为,而且其来源都出于与汪氏夫妇关系
极深的人。(如一九四五年四月八日条记云:“汪精卫之事敌冤死与伊﹝按:陈璧君﹞
之关系最大。”)但最直接可信的证据则是由周佛海提供的。一九四四年八月十日周专
程到日本名古屋医院探望汪氏的病,记他与陈璧君的谈话云:
出与汪夫人谈一小时。余表示行政院长及军委会长,仍以代行为宜,不必代理,汪
夫人似乎心安。盖其意,恐余与公博盼正式代理,真不知吾两人真意,而以权利之徒目
吾两耳。(《周佛海日记》下编,页九〇九)
此时去汪死仅三个月,陈璧君仍唯恐大权旁落,在交谈中逼得周佛海声明只是“代
行”而不是“代理”。这一定是陈璧君自己的主张,决不代表汪有此顾虑,因为汪在一
九四四年三月三日赴日治疗登机前的亲笔手令即明言“职权交由公博、佛海代理”,他
并未用“代行”字样。(见《汪政权的开场与收场》第二冊卷首影印本)
汪精卫也有个人的动机,这是不成问题的。不过比较地看。他对亡国的忧虑的确占
据着主导的成份。胡适在听到汪的死讯时也提出了一个心理分析,但与傅斯年的观点有
所不同。他说:
精卫一生吃亏在他以“烈士”出身,故終身不免有“烈士”的complex。他总觉得
,“我性命尚不顾,你们还不能相信我吗?”性命不顾是一件事;所主张的是与非,是
另外一件事。此如酷吏自夸不要钱,就不会做错事,不知不要钱与做错事是两件不相干
的事呵!(《胡适日记全集》卷八,一九四四年十一月十三日条,页二〇〇)
“烈士”情结确实存在于汪的识田之中。不用说,这一情结遇到国家危亡关口必然
首先被激发起来而变成行动的原始力量之一,汪的主和与出走即由此开始;然后配合着
其他內外因素,終于演出一幕历史悲剧。
在我的认识中,汪精卫在本质上应该是一位诗人,不幸这位诗人一开始便走上“烈
士”的道路,因而终生陷进了权力的世界。这样一来,他个人的悲剧便注定了。现在我
决定要把他搬回诗的世界,所以下面引他一九二三年一封论诗的信,以为序文的终结:
适之先生:
接到了你的信,和几首诗,读了几遍,觉得极有趣味。
到底是我沒有读新体诗的习惯呢?还是新体诗,另是一种好玩的东西呢?抑或是两
样都有呢,这些疑问,还是梗在我的心头。
只是我还有一个见解,我以为花样是层出不穷的,新花样出来,旧花样仍然存在,
谁也替不了谁,例如曲替不了词,词替不了诗,故此我和那绝对主张旧诗体仇视新体诗
的人,固然不对,但是对于那些绝对主张新体诗抹杀旧体诗的人,也觉得太过。
你那首看山雾诗,我觉得极妙,我从前有相类的诗,隨便写在下面给你看看。
晓烟
槲叶深黄枫叶红,老松奇翠欲拏空;
朝来別有空濛意,都在苍烟万顷中。
初阳如月逗轻寒,咫尺林原成远看;
记得江南烟雨里,小姑鬟影落春澜。
你如果来上海,要知会我一声。
祝你的康健
兆铭十月四日
这封论新旧体诗的白话信收在《胡适日记》中(第四冊,页一一五─一一六,一九
二三年十月七日条),信中所引《晓烟》二首收在他的《小休集》卷上,第一首末句第
一字“都”在集中改作“只”字,別无异文。这封信似乎还沒有受到注意,但它让我们
看到在纯粹诗世界中的汪精卫,这是很可珍貴的。
来源:作者授权新浪历史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