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到今天才知道北京的子午中轴线是歪的!
avatar
到今天才知道北京的子午中轴线是歪的!#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T*n
1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都测不准?
(图附在最后)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的研究员夔中羽认真观察着巨幅的《北京卫星影像图》和《北京航空影像图》。然而当
他的视线沿着中轴线一路北上时,脑袋却不自觉地偏向了左侧,有着多年空中摄影与遥
感科研工作经验的他立即意识到不对劲。
夔中羽说:“因为卫星和航空影像图都是严格按照测绘精确的经纬地理坐标所绘制的,
而一直被认为是正南正北贯穿京城的中轴线却出现了与子午线不重合的现象,似乎有点
“歪”。

鼓楼偏了300米
夔中羽找来了新出版的大比例尺北京地形图。在地形图上选择了北京中轴线上的南端的
永定门桥、北端的钟楼和中间的地安门十字路口中心等几个点进行量测。结果显示,以
永定门为端点的北京中轴线从逆时针方向与子午线有一个2度多的夹角。虽然只偏离了2
度多的夹角,但在永定门北6公里多的地安门已向西偏离子午线200多米,而在永定门北
约8公里的鼓楼则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

中轴线已歪了730年

是不是地图的问题呢?夔中羽又找到了地图出版社的负责人。这位负责人说,其实早在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规划部门就已经发现了南北中轴线偏离子午线,但历史事实无法
改动,由于偏差角度比较小,普通市民根本感觉不到。
北京现有的中轴线是沿用元大都时的中轴线,当时中轴线的南端是丽正门(今天安门)
。明朝将城南移,北京内城东城墙和西城墙均是在元大都土城基础上包砌城砖筑成,但
中轴线方向未动。东直门至建国门一线是东城墙,西直门至复兴门一线是西城墙。清沿
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动,至今已有730多年。
经过测量证实,当初的东、西两城墙也不是正南正北,均与北京中轴线平行。夔中羽认
定,北京中轴线偏离子午线是元朝建元大都时铸成的。
地理位移歪曲中轴线?
为什么中轴线早在730多年前就出现偏离,是古人有意为之,还是自然原因?
夔中羽说,著名古建专家侯仁之曾提出中轴线偏离可能是由技术因素、自然因素或人为
的指令因素造成的。当年规划元大都中轴线的刘秉忠是著名的天文和数学家,因此地理
测量技术已经十分精准,但当时测量使用的磁针却比较容易受到地磁的影响,经过的数
百年的变迁,北京的地面也可能发生了位移。另一种说法则是,传统认为体现皇权的中
轴线不能与体现神权的子午线重合,因此偏离的设计是皇帝所下的命令。
起点就是元上都?
带着这些疑惑,夔中羽继续量算地图并进行了野外考察,并且惊奇地发现,北京中轴线
继续往北延伸,它的延长线直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
郭勒盟的兆奈曼苏默。
当地蒙古史学家东希格介绍说,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的所在地。当年忽必烈就是从
此地迁都到大都,即现在的北京,但仍将上都保留作为夏都。夔中羽认为,北京中轴线
北延至此并非巧合,因此兆奈曼苏默才是北京南北中轴线的北端点。
为什么延长歪斜的中轴线,其起点恰好就是曾经的元上都的遗址,这中间又有什么含义
呢?科学家们仍在继续寻找着答案。
avatar
T*n
2
根据wiki的解释:
“在元代,元大都城墙即为左右对称,南边正门丽正门即在中轴线上。皇城坐落在中轴
线上,也是左右对称的。
但自皇城以北,中轴线向西偏斜2°。在这个偏斜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向西偏离子午线200
多米,而元大都的钟鼓楼已向西偏离子午线近300米。这个偏斜的中轴线顺延270余公里
后,即为忽必烈入主中原前的国都元上都(今锡林郭勒正蓝旗兆奈曼苏默)。”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C%97%E4%BA%AC%E4%B8%AD%E8%BD%
这只是一家之说,而且“北京中軸線和元上都遺址中軸線還是有幾公里的誤差。畢竟元
代的測量技術不可能有現在這麼精確。”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cul.china.com.cn/lishi/2013-
即使承认这种假说,还是很欢乐。鞑子把城池建歪了,你朱棣永乐皇帝重建金銮殿,怎
么还弄歪了?要我当皇帝,肯定不愿意面南背北歪坐这个龙庭哪。
avatar
b*g
3
你说会不会是地球内部结构有变,这么多年,原来直得就变歪了?
avatar
P*9
4
两个常识,首先北极一直都在不停的漂移,另外用磁铁指出的北并非真北。磁北在地球
各地的偏差都不一致。如果你看过标准的海图就会发现各地的磁差对照表,而陆地上,
因为地形和矿藏等的影响而很少列出磁差。
即使现在用最为精确的电罗经所画出来的北或者是子午线,若干年后都会偏离。更何况
在几百年前的元朝。说不定什么时候磁极变化,现在的磁北变成了将来的磁南了。
真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偏差而嘲笑什么。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 都测不准?
: (图附在最后)
: ======================================================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vatar
s*t
5
厉害,有说服力,有专家范

【在 P****9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个常识,首先北极一直都在不停的漂移,另外用磁铁指出的北并非真北。磁北在地球
: 各地的偏差都不一致。如果你看过标准的海图就会发现各地的磁差对照表,而陆地上,
: 因为地形和矿藏等的影响而很少列出磁差。
: 即使现在用最为精确的电罗经所画出来的北或者是子午线,若干年后都会偏离。更何况
: 在几百年前的元朝。说不定什么时候磁极变化,现在的磁北变成了将来的磁南了。
: 真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偏差而嘲笑什么。

avatar
y*u
6
地球不是正球体,现在地图画的就是那个么意思,period
avatar
T*n
7
传说中的民科出现了。谁和你说测子午线是根据地磁方向的?你分得清磁子午线和地球
经度子午线吗?就算地磁偏向,700年偏多少度?你自己简单估算一下?
简单给你科普一下“常识”,怎么测子午线方向的,那是正午影子方向。

【在 P****9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个常识,首先北极一直都在不停的漂移,另外用磁铁指出的北并非真北。磁北在地球
: 各地的偏差都不一致。如果你看过标准的海图就会发现各地的磁差对照表,而陆地上,
: 因为地形和矿藏等的影响而很少列出磁差。
: 即使现在用最为精确的电罗经所画出来的北或者是子午线,若干年后都会偏离。更何况
: 在几百年前的元朝。说不定什么时候磁极变化,现在的磁北变成了将来的磁南了。
: 真的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偏差而嘲笑什么。

avatar
T*n
8
这个问题问得好好,不过已经被排除了。另外郭守敬是中国古代最牛逼的天文学家,这
点常识绝对不会错,子午线方向古人绝对认得清,现在的问题是可能是文化上的某种原
因导致中轴线偏离,但是都是假说了。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说会不会是地球内部结构有变,这么多年,原来直得就变歪了?
avatar
s*e
9
从风水角度讲,一直说过,不能完全正南正北。
avatar
D*s
10
北京故宫为明成祖朱棣于西元1406年开始建设,为厌弃元代气运,基本上并没有在元朝
大都皇宫的基础上建构,而向东移150米,重新起造皇宫,包括所有宫殿宫墙均重新建
造,规模超过大都皇宫。
矫枉过正而已
avatar
r*n
11
恰恰相反,你的附图让我对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感动不已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 都测不准?
: (图附在最后)
: ======================================================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vatar
p*r
12
古建筑很多不是按磁极定的南北,而是按恒星方位来定的。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 都测不准?
: (图附在最后)
: ======================================================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vatar
n*c
13
我也这么认为,古代人真是太牛逼了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恰恰相反,你的附图让我对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感动不已
avatar
P*9
14
哈,因为昨晚临睡前手懒,没有写当时如何确定北的方向,当然知道以前如何测子午线
,也知道打地基时大都选择正午的影子。但因为对时刻的掌握上的偏差,也因此导致了
各地的建筑的北的偏离,如果你用Google 的卫星地图可以发现很多北方的村落的南北
向一般都不是“正北”。
在下不才,虽然当年学了一些粗浅的天文,并且曾经测过星,定过位。也曾学过地图绘
制的浅薄知识,但知道自己的份量,绝不敢在这里给人科普什么,只是不习惯因为这一
点点儿的偏差而嘲笑古人的做法。
如有冒犯,请“真辛苦”先生谅解。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传说中的民科出现了。谁和你说测子午线是根据地磁方向的?你分得清磁子午线和地球
: 经度子午线吗?就算地磁偏向,700年偏多少度?你自己简单估算一下?
: 简单给你科普一下“常识”,怎么测子午线方向的,那是正午影子方向。

avatar
X*8
15
他也是不懂装懂。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在 P****9 的大作中提到】
: 哈,因为昨晚临睡前手懒,没有写当时如何确定北的方向,当然知道以前如何测子午线
: ,也知道打地基时大都选择正午的影子。但因为对时刻的掌握上的偏差,也因此导致了
: 各地的建筑的北的偏离,如果你用Google 的卫星地图可以发现很多北方的村落的南北
: 向一般都不是“正北”。
: 在下不才,虽然当年学了一些粗浅的天文,并且曾经测过星,定过位。也曾学过地图绘
: 制的浅薄知识,但知道自己的份量,绝不敢在这里给人科普什么,只是不习惯因为这一
: 点点儿的偏差而嘲笑古人的做法。
: 如有冒犯,请“真辛苦”先生谅解。

avatar
K*n
16
摘 要:地理上真北、磁北、坐标北是常用的“三北”,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混淆,本
文从本质上分析了三者的概念和相互联系及计算方法,为数据处理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
依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3429952.htm
关键词:磁偏角 真北 子午收敛角
1.三北的定义
真北(也称正北)方向是沿地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坐标北(也称图北、方
格北、网格北)方向是高斯投影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方向,也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系的坐标纵轴线方向;磁北方向是磁针在地面某点自由静止后磁针所指的方向。
2.三北的关系
三者的关系可用以下3个偏角表示:
磁偏角(磁北与真北):磁北与真北的夹角叫磁偏角,如罕达汽幅1:50000图上磁
偏角为11°08′,以真北为准,磁北偏于真北西侧叫西偏,否则叫东偏。
子午线收敛角(坐标北与真北):真北(地理子午线北)与坐标北(中央子午线的
北)的夹角叫子午线收敛角,以真北为准,也有西偏和东偏之分,坐标北偏于真北之西
叫西偏,如罕达汽幅1:50000图上子午线收敛角为西偏2°12′。
磁坐偏角(磁北与坐标北):即磁北与坐标北的夹角,以坐标北为准,磁北偏于坐
标北西侧叫西偏。如罕达汽幅1:50000图上磁坐偏角为西偏8°56′。因为图上用的最
多的是坐标线,量方位经常用罗盘,所以磁坐偏角是最重要的参数。
三北方向之间的关系:磁坐偏角=子午线收敛角-磁偏角
图1 三北方向之间的关系
这三北是不重合的,(有部分时候网格北跟真北是重合的,有时不是,这取决于绘图时
候选取的投影系统和坐标系同的不同)。地磁的南极在加拿大北海岸以北北纬 70°50'
和西经 90°的地方;地磁的北极处于南半球罗斯海西部南纬 70°10'和东经 150°45'
的地方。明显跟地理北极是不重合的。因此在地球上每一点有真北、磁北和坐标北三种
不同的指北方向线。因此,从某点到某一目标,就有三种不同方位角:
(1)真方位角。某点指向北极的方向线叫真北方向线,而经线,也叫真子午线。
从某点的真北方向钱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钱间的水手夹角,叫该点的真方位角
。通常在精密测量中使用。
(2)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的磁极位置是不断变化的,某点指向磁北极的方向
线叫磁北方向线,也叫磁子午线。在地形图南、北图廓上的磁南、磁北两点间的直线,
为该图的磁子午线。从某点的磁北方向线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夹角
,叫该点的磁方位角。
(3)坐标方位角。从某点的坐标纵线北起,依顺时针方向到目标方向线间的水平
夹角,叫该点的坐标方位角。
真方位角和磁方位角之间的夹角就是磁偏角。这个可以通过指南针和地图读出。指
南针静止时所在的直立平面称为地磁子午面,这个平面与地球的地理子午面间的夹角称
为磁偏角。指南针静止时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称为磁倾角。在北京地区,地磁场 B=0.
548×10-4T,磁偏角为 -6°(偏东为正,偏西为负),磁倾角为 57°1'。
3.角度计算
3.1磁偏角
磁偏角是指磁针静止时,所指的磁北方与真北的夹角。也就是某点磁北线与真北线
之间的夹角。
图2 磁偏角示意图
各个地方的磁偏角不同,而且,由于磁极处在运动之中,某一地点磁偏角也会随时
间而改变。磁场强度矢量的指向偏向真北方向以东称东偏,偏向真北方向以西称西偏。
磁偏角的度数是测量出来的,不是计算出来的。磁偏角的变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磁偏角为西偏,甘肃酒泉以西多为东偏。地磁极是接近南极和北极的,但
并不和南极、北极重合,一个约在北纬72°、西经96°处;一个约在南纬70°、东经
150°处。磁北极距地理北极大约相差1500km。在一天中磁北极的位置也是不停的变动
,它的轨迹大致为一椭圆形,磁北极平均每天向北以40m。磁北极大约于2005年进入俄
罗斯境内。在我国,正常情况下,磁偏角最大可达6度,一般情况为2-3度。地图上的磁
偏角只是测图时的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左,加上磁偏角;磁北比真北偏右,减去磁偏
角;在我国一般是加上)。使用地图本身所注的磁偏角要注意出版年限,地图太老误差
较大。
但实际应用中,如果精度要求不高,没必要也不可能实时去测量磁偏角,所以可以
用下面的公式计算磁偏角。如果已经知道几年前的磁偏角的参考值A,又知道磁偏角的
年变更值C,设间隔年数为n。则现在的磁偏角 等于几年前的磁偏角加上间隔年数n乘以
年变更值C。即 :=A+n*c。例如:北京地区年变更值C= -3′56″ ,1964年的磁偏角=5
°17′23″,求39年后的2003年的磁偏角:
= A+n*c =5.29°-39*0.065°=2.76°
即地理上的南北方向比指南针所指的方向偏西2.76°。
表1 中国各地参考磁偏角
3.2子午收敛角
图3 高斯-克吕格平面
由于地球表面为曲面,将地图制成平面图会造成误差变形,所以高斯和克吕格将地
球按经线分割成“瓜皮状”条块、采用从地心向地表射线投影的方法将“瓜皮”压平作
图以减少误差和变形,在中小比例尺制图中采用所谓6度带投影,即从0°经线开始每隔
6°划分为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划分出60个6°投影带。压平后每个6°投影带只有中间
的一根经线为南北直线,其余经线为弧线,这个特殊的经线叫“中央子午线”,就用它
作为坐标纵轴(X轴),用赤道线(压平后也为东西方向直线)作为横轴(Y轴),两个
轴的交点为坐标原点,但纵轴以西部分各点的Y值将为负值,为方便起见,规定坐标纵
轴统一向西平移500公里,这样每个投影带任何位置都不会出现负值坐标。
图4 高斯-克吕格投影带
(1)投影带带号确定
6度带带号n6 等于所在位置经度除以6取整数再加1,若没有余数则商数就是带号。
例如所在位置经度为126°07′,则商数为21,余数为07′,带号n6 =21+1=22。
(2)中央子午线经度的计算
从0°到东经180°(1-30带),6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东经L6 =N× 6°-3°
从西经180°到0°(31-60带),6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西经L6 =360°-(N × 6°-3°)
从0°到东经180°(1-60带),3度带中央子午线经度:
L3 =n × 3°
(3)子午收敛角的计算
图5 子午收敛角计算
如图表示,当某点位于中央子午线经度以东时,它的子午收敛角为正,当某点位于
中央子午线经度以西时,它的子午收敛角为负。
如某点位置经度为113°10'15″,处于的投影带为:
113°/6°=18……5°
则它所在的投影带为18+1=19带,该带的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9*6°-3°=111°
可知该点点位于中央子午线以东,他的子午收敛角 为正,即:
真北=坐标北+
当然,如果某点经度处于(6°*n)和(6°*n+3)之间时,他的子午收敛角 为负。
4.结论
本文系统介绍了地理上常用的真北、坐标北和磁北的概念和相互关系,分析了三者
之间角度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也为广大数据处理研究者和工作者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党亚民等.大地坐标系统及其应用[M].测绘出版社,2010.
[2] 范国雄.数字化测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M],2003.
[3] 毛赞猷等.新编地图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1陈雷,女,1978年生,本科,63895部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雷达数据处理与
分析。
2李永成,男,1978年生,硕士,63895部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自动控制原理。
3王红芳,女,1979年生,本科,63886部队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数据通信。
avatar
a*e
17
您再科普一下怎么定正午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6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传说中的民科出现了。谁和你说测子午线是根据地磁方向的?你分得清磁子午线和地球
: 经度子午线吗?就算地磁偏向,700年偏多少度?你自己简单估算一下?
: 简单给你科普一下“常识”,怎么测子午线方向的,那是正午影子方向。

avatar
d*r
18
说不是地球磁场变了呢
avatar
m*8
19
1) google map是拼接的,不能用作定准确的南北。
2)地磁北和正北不同,古代用紫微星(北极星)定正北。
3)北极星也不是正北,宋朝就有文章讨论过。
4)紫禁城与紫微星对应,一个天上中心一个地上中心。
5)如果紫禁城只对紫微星,那也不是正北,但要的是那个意思,皇帝只care星,不
care正北。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 都测不准?
: (图附在最后)
: ======================================================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vatar
h*t
20
真的是! 如果这两度的偏差还是因为文化原因的话就更让人佩服了。我觉得不会是测
量误差什么的,灭九族的事儿啊!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恰恰相反,你的附图让我对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感动不已
avatar
o*y
21
值得笑翻了吗?
嘲笑古人测量技术或者什么文化原因导致的歪,有什么意思?
avatar
B*o
22
很显然是特意偏移的。
正坐天地子午线天地龙脉,是风水大忌,大凶,普通人坐上去会有血光之灾的。听以老
风水先生都会避开。
皇帝虽然是真龙,但依然只是天子,儿子,所以必须偏移才行,否则有违天命。

【在 h**t 的大作中提到】
: 真的是! 如果这两度的偏差还是因为文化原因的话就更让人佩服了。我觉得不会是测
: 量误差什么的,灭九族的事儿啊!

avatar
l*g
23
我以前的家在中轴路上。那里住着十八岁的我。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都测不准? (........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google map的故宫地图,发现咋地不是正南北向,一看,笑翻,原来北京的子午中轴
: 线是歪的。不好意思,我刚从火星度假回来,难道当年的风水先生水平这么差,子午线
: 都测不准?
: (图附在最后)
: ======================================================
: 作为元明清三朝皇权至上和大一统思想的标志,中轴线是突出“正”和“中”的中心部
: 位,同时也是向心对称各级建筑为依据的轴线。然而,令人不解的是,这条有着730年
: 历史的中轴线并非想像中的正南正北,而是向逆时针方向倾斜。更令人不解的是,中轴
: 线直指270公里外的元上都。
: 像往常一样,为了设计航空拍摄北京中轴线建筑的准确飞行路线,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avatar
T*n
24
大哥,古埃及的护肤、哈夫拉金字塔的底座都是正东西南北向的。夏朝吧。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恰恰相反,你的附图让我对中国古代测量技术的先进程度感动不已
avatar
T*n
25
多谢转载。
So? ……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摘 要:地理上真北、磁北、坐标北是常用的“三北”,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混淆,本
: 文从本质上分析了三者的概念和相互联系及计算方法,为数据处理工作者和研究者提供
: 依据,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3429952.htm
: 关键词:磁偏角 真北 子午收敛角
: 1.三北的定义
: 真北(也称正北)方向是沿地面某点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坐标北(也称图北、方
: 格北、网格北)方向是高斯投影时投影带的中央子午线的方向,也是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 系的坐标纵轴线方向;磁北方向是磁针在地面某点自由静止后磁针所指的方向。
: 2.三北的关系

avatar
T*n
26
影子最短的时刻。

【在 a***e 的大作中提到】
: 您再科普一下怎么定正午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6

avatar
T*n
27
谢谢回复。可惜我感觉不make sense啊。
首先,北天极在恒星背景的进动速度是大约2万6千年一周,所以700年前的北极星离开
正北极大概是10度左右。麦哲伦时代都差8度呢。如果是元朝制作的大都,中轴朝着北
极星,应该不会只差两度。
其次,北极星和北天极的差别,一直是变化的,而且变化不小,朝着北极星的方向设置
子午线,100年就会对不上,这不是皇权永固的思想可以容忍的。。。

【在 m*****8 的大作中提到】
: 1) google map是拼接的,不能用作定准确的南北。
: 2)地磁北和正北不同,古代用紫微星(北极星)定正北。
: 3)北极星也不是正北,宋朝就有文章讨论过。
: 4)紫禁城与紫微星对应,一个天上中心一个地上中心。
: 5)如果紫禁城只对紫微星,那也不是正北,但要的是那个意思,皇帝只care星,不
: care正北。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T*n
28
笑一笑,十年少。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值得笑翻了吗?
: 嘲笑古人测量技术或者什么文化原因导致的歪,有什么意思?

avatar
T*n
29
你这个说法,是中轴线朝向元上都的说法之外,最好的一个说法了吧。
不过,你可以找到风水之说的原始文献出处吗?谢谢了。另外现在画唐朝长安城复原图
,很多都画成中轴正南北向啊。
我略略查了下面一篇《故宫风水》一文,没找到这个解释。这篇讨论中轴线还是比较详
细的,可是就连谈论故宫风水的文章,居然也是认为中轴线是朝着元上都的。
http://wenku.baidu.com/view/9fabd91a59eef8c75fbfb3ca.html
如果真是朝向元上都,我拍死朱棣朱永乐。明朝就这么被鞑子给毁掉了。。。

【在 B***o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显然是特意偏移的。
: 正坐天地子午线天地龙脉,是风水大忌,大凶,普通人坐上去会有血光之灾的。听以老
: 风水先生都会避开。
: 皇帝虽然是真龙,但依然只是天子,儿子,所以必须偏移才行,否则有违天命。

avatar
t*e
30
眩晕。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歪”啊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谢谢回复。可惜我感觉不make sense啊。
: 首先,北天极在恒星背景的进动速度是大约2万6千年一周,所以700年前的北极星离开
: 正北极大概是10度左右。麦哲伦时代都差8度呢。如果是元朝制作的大都,中轴朝着北
: 极星,应该不会只差两度。
: 其次,北极星和北天极的差别,一直是变化的,而且变化不小,朝着北极星的方向设置
: 子午线,100年就会对不上,这不是皇权永固的思想可以容忍的。。。

avatar
p*r
31
故意让中轴线朝着元上都这个不太可能。蒙古人做事情很敷衍的,非常不可能去这么设
计。而且以当时的大地测量技术,我看也远远达到不到这个正对的精度。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个说法,是中轴线朝向元上都的说法之外,最好的一个说法了吧。
: 不过,你可以找到风水之说的原始文献出处吗?谢谢了。另外现在画唐朝长安城复原图
: ,很多都画成中轴正南北向啊。
: 我略略查了下面一篇《故宫风水》一文,没找到这个解释。这篇讨论中轴线还是比较详
: 细的,可是就连谈论故宫风水的文章,居然也是认为中轴线是朝着元上都的。
: http://wenku.baidu.com/view/9fabd91a59eef8c75fbfb3ca.html
: 如果真是朝向元上都,我拍死朱棣朱永乐。明朝就这么被鞑子给毁掉了。。。

avatar
T*n
32
元朝大都的工程总监是汉人刘秉忠和郭守敬,都是很牛逼的天文学家,特别是郭守敬,
极为牛逼。刘秉忠还负责总监元朝上都的工程,大地测量早在唐朝一行法师测子午线长
度就做得不错了,元朝在刘秉忠和郭守敬的负责下实施上都和大都之间的大地测量,应
该完全没有问题,是合理的解释。
关键是要找到中轴线朝向元上都的原始文献资料,没有第一手资料,都是臆测而已。不
知道元大都设计的记录是否保持?
另外风水之说,也需要原始参考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至少要同时代别的风水文献作为佐
证。否则也是泛泛之说,不能被取信。很多讲故宫风水的文章,居然也用指向元大都作
为中轴线偏离的解释。
其实这是极为有趣的一个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问题,居然很多人没发现。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故意让中轴线朝着元上都这个不太可能。蒙古人做事情很敷衍的,非常不可能去这么设
: 计。而且以当时的大地测量技术,我看也远远达到不到这个正对的精度。

avatar
T*n
33
open question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眩晕。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歪”啊
avatar
w*s
34
没有原始史料,说什么都是白搭啊。

【在 T*****n 的大作中提到】
: 元朝大都的工程总监是汉人刘秉忠和郭守敬,都是很牛逼的天文学家,特别是郭守敬,
: 极为牛逼。刘秉忠还负责总监元朝上都的工程,大地测量早在唐朝一行法师测子午线长
: 度就做得不错了,元朝在刘秉忠和郭守敬的负责下实施上都和大都之间的大地测量,应
: 该完全没有问题,是合理的解释。
: 关键是要找到中轴线朝向元上都的原始文献资料,没有第一手资料,都是臆测而已。不
: 知道元大都设计的记录是否保持?
: 另外风水之说,也需要原始参考文献和第一手资料,至少要同时代别的风水文献作为佐
: 证。否则也是泛泛之说,不能被取信。很多讲故宫风水的文章,居然也用指向元大都作
: 为中轴线偏离的解释。
: 其实这是极为有趣的一个中国古代科技史的问题,居然很多人没发现。

avatar
T*n
35
怪历史学家一群文科生,不用功,不能好好找文献。现在唯一网上可以看到的靠谱一点
的说法就是:
偏离原因
“当年成吉思汗攻克京中都(今北京)时,将它破坏殆尽,之后,元朝在京中都的基础上
建立了元中都;到了明朝,为防范蒙古人,在元中都基础上,加建了德胜门一线,而东
西城墙则沿用元代的土城,包砌了城墙,中轴线方向未动;清沿用明城,中轴线也未改
动,到今天已有730多年。”
中轴线谜局出现不同版本的解读,一说系“汉人有意为之”。中轴线为何是偏斜的,关
注的焦点自然集中到工程主持者身上。那么元代中轴线是谁主持兴建的?夔中羽说,担
任“监筑”之职的是忽必烈的重臣刘秉忠,一般认为,元代中轴线是由刘和他的学生郭
守敬二人主持兴建,二人皆为河北邢台人。
鉴于元代实行民族压迫政策的历史事实,就有历史学者提出这样的观点:中轴线是汉臣
刘秉忠、郭守敬故意弄偏的,也就是他们并没按照天子的意图,使影响城市布局的中轴
线处于正南正北的子午线上,试图以此反抗元朝统治。
对此,有学者提出质疑,因为,上述说法拿不出令人信服的证据。于是有了第二种看法
:可能是建造者采用磁针定位法,造成了技术上的误差。但是,夔中羽认为这种推理不
大令人信服,毕竟刘秉忠和郭守敬在当时是杰出的科学家,他们会采用精度较高的天文
测量,而“采用当时就证明误差极大的磁针定位,可能性不大”。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是,中轴线可能是由于自然因素的破坏而发生偏斜。
惊奇发现
夔中羽惊奇地发现,中轴线遥指元上都遗址。
夔中羽则将关注的重点集中在元朝第一个皇帝、铁木真之孙忽必烈身上。“这条中轴线
建于忽必烈统治时期,它的形成是否也与忽必烈兴起的地方元上都有关联?”
带着疑问,夔中羽等人继续量算地图,进行野外考察。最终他们发现:北京中轴线继续
往北延伸,延长线恰好通过距离北京270多公里的古开平,即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
盟的兆奈曼苏默。
而据当地蒙古史学家介绍,兆奈曼苏默是元上都遗址所在地。当年忽必烈就是从此地迁
都到元大都(今北京)的。而事实上,元世祖忽必烈实行“两都巡幸制”:冬天在元大都
办公,元大都就是所谓的“冬都”;夏天在元上都办公,元上都即是“夏都”。
由此,夔中羽研究员认为,中轴线偏离的事实,乃是元代开国皇帝忽必烈有意为之。由
于“蒙古帝国”的元代档案残缺不堪,因而在具体的考证和推理方面,科学家和史学家
仍在艰难地寻找着答案。
夔中羽说,南自永定门,北至钟楼,北京现在的中轴线全长7.7公里(媒体多报为8公里)
,当被视做从元大都遗址到北京约270公里的“两都线的最南端”。
专家做了个统计,历史上把北京作为都城的封建帝王有33位。照此看来,这33位所谓的
“真命天子”,也许除了忽必烈等人,怕是都不知道自己的龙椅坐“歪”了。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原始史料,说什么都是白搭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