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我也会看山楂树
avatar
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我也会看山楂树#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F*k
1
记得前几天看到了一个置顶贴,题目大约是“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还有人会看山楂树吗
?”感谢此帖,让我知道了土豆网上有,就赶紧在孩子睡了之后找到影片来看。虽然是
几天前的事情了,仍然时不时禁不住回味影片中的情节。我并不饭张艺谋。黄金甲在我
看过的所有影片中属于最烂的那一类,拍案惊奇看过预告片之后就没不想知道下文了,
英雄和埋伏都空洞得很。一度很同意某位前辈总结的,他已沦为世界一流的团体操导演
。可是山楂树,我真觉得不错。风格有点像我的父亲母亲,却不是它的翻版。
虽然土豆网上的屏幕很小,图像却很清晰。整个影片是绿色调的,干净,纯粹。先说说
男主角,很帅,很善良,很细心。以前有句话说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表示严重不
同意。我想真正经历过生活思考过生活的人大多会站到我这边的。他的执着和体贴让他
的帅气更加的迷人。我最感动的一幕是长林和老三上船后静秋在岸边喊—“长林,口袋
里有钱,别让大娘给洗了”!老三听到静秋的声音立即跳到了河里,淌水走到静秋身边
掏出钱来让她去买运动衣。那是个多好多聪明的人啊,反应那么快,想的那么周到。看
到这里我已经不得不用没有事先准备好的纸巾了。静秋很清纯。故事情节里是这样介绍
的‘静秋是个城里来的漂亮姑娘。。。’。跟这个描述相比,周冬雨的确有点不够漂亮
,还有点看上去年龄太小。演得整体是不错的,尤其是她和老三两个人躺在一个小床上
的那一段,紧张和羞涩的表情很是逼真。唯一我觉得不足的就是老三快要死去的时候,
她的哭不够真切。老三可以说是她生命的中心,她唯一的真爱和靠山。他已经被病痛的
折磨得不成样子,而且马上就要离她而去,换作是我,一定早哭得昏天黑地,或是晕死
过去了。
她和他简单而又执着的爱着,整个故事就像一篇抒情的散文,一首浪漫的诗,一副水彩
画。很高兴文革在电影中只是一个背景而不是主要矛盾,所以没有扣人心弦的计谋和跌
宕起伏的情节。正是这样的处理,观众可以像品茶一样慢慢体味人物的心情。曾经爱过
的人,比如我,跟故事里的人物发生了强烈的共鸣,跟他们一起哭,一起笑。因为一块
矿石,那么完美的人年纪轻轻离开了人世,那么完美的爱情嘎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
我也理解有的人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趣,就像我看黑客帝国会睡着一样吧。我们欣赏的角
度不一样,引起我们的兴趣的东西不一样。如果电影的看点不是你所期待的,所以才会
失望吧。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那我一定会说这个导演真了不起,并会向朋友推荐本片
。现在无人不知,所以也就不需我推荐了。
avatar
B*G
2
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基本上没可能选出现在这两个演员来。很多人都是看了演员的硬
照和预告片才感兴趣的,张国师选演员的功夫没的说。
avatar
w*e
3
我正相反,如果导演是别人,我说不定还有兴趣看看山楂树
如果是张艺谋,这种片子我就没兴趣看了,想都能想到张艺谋
会怎么拍这个片子。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前几天看到了一个置顶贴,题目大约是“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还有人会看山楂树吗
: ?”感谢此帖,让我知道了土豆网上有,就赶紧在孩子睡了之后找到影片来看。虽然是
: 几天前的事情了,仍然时不时禁不住回味影片中的情节。我并不饭张艺谋。黄金甲在我
: 看过的所有影片中属于最烂的那一类,拍案惊奇看过预告片之后就没不想知道下文了,
: 英雄和埋伏都空洞得很。一度很同意某位前辈总结的,他已沦为世界一流的团体操导演
: 。可是山楂树,我真觉得不错。风格有点像我的父亲母亲,却不是它的翻版。
: 虽然土豆网上的屏幕很小,图像却很清晰。整个影片是绿色调的,干净,纯粹。先说说
: 男主角,很帅,很善良,很细心。以前有句话说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表示严重不
: 同意。我想真正经历过生活思考过生活的人大多会站到我这边的。他的执着和体贴让他
: 的帅气更加的迷人。我最感动的一幕是长林和老三上船后静秋在岸边喊—“长林,口袋

avatar
a*e
4
既是导演是张艺谋,我也决不会看山楂树,闭着眼睛都知道会是怎样的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正相反,如果导演是别人,我说不定还有兴趣看看山楂树
: 如果是张艺谋,这种片子我就没兴趣看了,想都能想到张艺谋
: 会怎么拍这个片子。

avatar
wh
5
赞,不带任何偏见地看最好。恭喜置顶推荐。
能不能展开说说“曾经爱过”。

【在 F*****k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前几天看到了一个置顶贴,题目大约是“如果导演不是张艺谋还有人会看山楂树吗
: ?”感谢此帖,让我知道了土豆网上有,就赶紧在孩子睡了之后找到影片来看。虽然是
: 几天前的事情了,仍然时不时禁不住回味影片中的情节。我并不饭张艺谋。黄金甲在我
: 看过的所有影片中属于最烂的那一类,拍案惊奇看过预告片之后就没不想知道下文了,
: 英雄和埋伏都空洞得很。一度很同意某位前辈总结的,他已沦为世界一流的团体操导演
: 。可是山楂树,我真觉得不错。风格有点像我的父亲母亲,却不是它的翻版。
: 虽然土豆网上的屏幕很小,图像却很清晰。整个影片是绿色调的,干净,纯粹。先说说
: 男主角,很帅,很善良,很细心。以前有句话说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我表示严重不
: 同意。我想真正经历过生活思考过生活的人大多会站到我这边的。他的执着和体贴让他
: 的帅气更加的迷人。我最感动的一幕是长林和老三上船后静秋在岸边喊—“长林,口袋

avatar
wh
6
别太成见,给张艺谋一个机会吧。

【在 w*********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正相反,如果导演是别人,我说不定还有兴趣看看山楂树
: 如果是张艺谋,这种片子我就没兴趣看了,想都能想到张艺谋
: 会怎么拍这个片子。

avatar
t*e
7
就是静秋显得有点太小,老三又高高大大的,觉得有点怪;不过确实很纯净
avatar
F*k
8
第一次发贴就有人回,受宠若惊啊。不过应是托了炒冷饭的福吧。
关于“曾经爱过”,我想跟大部分人的经历是相似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荷尔蒙的消退
,跟电影中一样的爱情的感觉不会再有了。对不起,不能再展开说了,我们还是谈电影
吧。
跟山楂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庐山恋2010》。处于对老庐山恋的爱戴,对张瑜的喜欢,
还有李晨在大地震中的表演,在没有任何人推荐的情况下看了此片。同样是青春爱情故
事,同样是帅哥美女,我却从中找不到任何令人感动的片段。看到的只有矫情,新贵的
炫耀,和拙劣的‘高尚生活’秀。难道只有跟外国人做朋友,party,说英语,才能体
现富人的档次吗?不得不说作为制片和主演之一的张瑜在电影方面真的不是很有天分。
不知大家是否有同感。
avatar
l*a
9
前两天偶然看了,盗版的。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吃力。
导演好象很卖力的想证明或者展示自己是有技巧的,比如引入字幕、两人对望的镜头切
换、小线索(金鱼)的特写、群众演员的提示性对话,之类的。
不是说不能用,很多人都用而且很成功,但是这个片子里面觉得非常的生硬。就上面几
个例子:
1)字幕,大部分地方可以接受,但是前面有一处很明显:男女两人已经在聊天说话了
,非要切换镜头,插入字幕说他们约好在车站接……不是对话的一部分么,不能安排在
对话里?哪个更自然更流畅一些?不理解,只觉得是导演卖弄。
2)小三临死的病房,群众演员说“你叫他名字可能会醒来”云云,不错的前后呼应,
如果直接安排女主角镜头,到这里为止就是不错。但是导演不原意错过聚光灯,他非要
安排这个女的重复三遍四编五遍:你叫他名字呀,你平时怎么叫他的压,你叫他什么呀
,你快叫啊……感觉就是本来想吃一颗橄榄品品味,结果被人死命往你喉咙里塞包子。
总之整个片子我的感觉就是导演拼命把东西往你脸上揉,非得要你接受他有技巧这个“
事实”,整个片子都仿佛听到他在背景里不断吆喝:
哎呀看这里看这里,我又用了一个技巧在这里,你看仔细没啊,别漏过了!
avatar
g*m
10
关于2
小说里,静秋是在想应该怎么叫老三,从他们交往开始,她从来没有称呼过老三一次。
电影之前好像有铺垫,老三让静秋叫他,静秋说再想想... 小说里静秋始终不知道如何
称呼,周围的人不停让她叫的时候,她有一大段心里描写,最后实在不知如何叫,才说
的“我是静秋”。
其实我的感受和你正相反,我觉得张艺谋的故事讲的不是很好,很多小细节,如果没看
过书或者不记得书里的细节不一定看的懂、或者会觉得突兀。我恰恰觉得张艺谋在这部
电影里没有卖弄技巧的想法,甚至都没有很在意电影的一些基本技巧,(比如很为人诟
病的字幕)。他只是想把自己的感情表达出来。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前两天偶然看了,盗版的。
: 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吃力。
: 导演好象很卖力的想证明或者展示自己是有技巧的,比如引入字幕、两人对望的镜头切
: 换、小线索(金鱼)的特写、群众演员的提示性对话,之类的。
: 不是说不能用,很多人都用而且很成功,但是这个片子里面觉得非常的生硬。就上面几
: 个例子:
: 1)字幕,大部分地方可以接受,但是前面有一处很明显:男女两人已经在聊天说话了
: ,非要切换镜头,插入字幕说他们约好在车站接……不是对话的一部分么,不能安排在
: 对话里?哪个更自然更流畅一些?不理解,只觉得是导演卖弄。
: 2)小三临死的病房,群众演员说“你叫他名字可能会醒来”云云,不错的前后呼应,

avatar
k*w
11
挺感人的电影,画面很美。最后那一幕,眼泪实在忍不住了。
avatar
k*w
12
之前看见有人在纽约版贴关于山楂树之恋一些静秋本人的回答,也挺感动的。转过来看
看。
avatar
k*w
13
发信人: NYNY3 (NYNY3), 信区: NewYork
标 题: Re: 山楂树之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9 12:24:57 2010, 美东)
再转一下静秋本人的一些回答,可能大家都看过了吧.
1、想知道后来静秋妈妈对老三的评价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没有告诉我妈妈老三去世的消息。一方面,我仍然很担心我妈妈
会责怪我年纪这么小就在谈恋爱,另一方面我也怕我妈妈会内疚。我记得那时我很赌气
地想,你老是说我太早考虑这些事,现在我不考虑了,到时候你还得来劝我考虑这些事

后来,我把我77年写的那个东西给她看了,也把老三的信和日记给她看了。她很难过
,也的确如我所预料的那样,万般自责。但我知道她没有什么值得自责的,老三的病不
是她造成的,我那时年龄那样小,才刚刚18岁,她让我们暂不接触也是对的。在当时那
种社会环境下,即便人们知道老三不久于人世,我过早谈恋爱仍然是为社会所不容的。
我妈妈一直非常理解我,我到33岁才结婚,我妈妈受到的压力是很大的,朋友邻居经
常来关心、劝说、介绍男朋友给我,但我妈妈从来没有催促我结婚。我去L市读硕士时
,因为要跟人合住,我把很多东西都留在家里,是我妈妈帮我保存。搬了数次家,都没
丢掉那些东西。后来我妈妈随我妹妹移民加拿大,她把那些东西都带到了加拿大。
我妈妈很赞赏老三的文笔和才情,说他比我爸爸的字和情书都写得好。(笑)
我妈妈知道我丈夫是离过婚的,她仍然同意了这门亲事,因为她觉得我丈夫很多地方象
老三,她说:“这个人看起来会象小孙那样对你好的,我没意见。”
avatar
k*w
14
发信人: NYNY3 (NYNY3), 信区: NewYork
标 题: Re: 山楂树之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9 12:32:32 2010, 美东)
2、静秋是如何走过来的? 想请静秋分享坚强的秘诀.
与其说我坚强地活了下来,不如说我糊涂地活了下来。
当时的社会环境,对早恋是非常排斥的,连我自己都认为不该这么早就考虑这些事,
所以我很多精力花在隐瞒这件事上。我参加了老三的追悼会,就在K市一家殡仪馆开的
。跟遗体告别的时候,老三的遗体从一个平台上慢慢升上来,追悼的人站在四周,可以
隔着玻璃看见他。
他静静地躺在平台上面,头顶上有黄黄的灯光,不知道是谁为他的脸化了一个很拙劣
的妆,可能是为了他的肤色不那么苍白,他们在他脸上抹了胭脂一样的东西。看到他的
遗体升上来,所有的人都在哭,但我没哭,我怕别人看出我跟他有不一般的关系。
后来掩埋他的骨灰坛的时候,我也去了,看着西村坪大队的人帮忙挖坑,填土,长芳
她们都哭成泪人了,我也没哭。我现在已经不知道我怎么可以忍住不哭的了,可能一是
怕别人知道我们之间的事,二是自己早就起过誓:流血流汗不流泪。
周总理逝世的时候,我哭不出来,但怕别人说我反动,只好一直低着头。毛主席逝世的
时候,我每次带着学生去参加追悼仪式,总是哭得很伤心,因为我想起老三眼角滚落的
两滴红色的泪珠。他弟弟后来讲那是因为他视网膜出血造成的,说他双目失明已经很久
了,说他到最后皮下和内脏都出血,一定是很痛苦的。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痛哭流涕
。可以说那是我第一次为老三流泪,因为有个流泪的正当理由。
可能我那时对“死”没有很真切的概念,可能直到现在我对他的去世仍然没有很真切的
概念。人们深切认识到一个人离去,往往是因为在他应该出现的时间和场所没有看见他
。如果你跟一个人朝夕相处了很长时间,已经形成习惯了,那么他一旦离去,你会很难
熬过没有他的时光,每一件小事都会使你想起他。吃饭的时候,你会对着空空的座位流
泪;睡觉的时候,你会为身边没有了那个人伤心。
但我跟老三在一起的时间实在是太有限了,没有形成习惯,他走了和没走,对我来说
并没有太大区别。即使到了现在,我仍然觉得他就在西村坪上班,穿着他那(如艾米所
言)著名的白衬衣和毛背心,或者他那著名的半长蓝大衣,走在暮色笼罩下的田间小道
上。当村子里炊烟四起的时候,他已经在队上食堂吃过晚饭了,开始拉他的手风琴,那
些勘探队员便唱起<>。
我从来没有把他在病床上的那个形像或者追悼会上的那个形像跟他本人联系起来,仿
佛那只是某位朋友。而老三,永远是那么年轻,永远是那样笑吟吟的,永远住在西村坪
,等待着我们下一次的约会,尽管我不知道下一次约会将是在什么时候,就像我从前也
不知道下一次见面会是在什么时候一样。
引用黄颜的话:“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打住,大多数爱情都可以是美好的,大多数情人
都可以是伟大的。故事里的爱情往往比生活中的爱情美好,是因为故事能打住,而生活
不能打住。”
当然这同一个黄颜也说过:“人的一生分很多阶段,对每个阶段爱情的定义可以是不
同的。你没听人说,夫妻两个,如果在白发苍苍的晚年,能互相搀扶著上医院,就是那
个阶段最美好的爱情了。你不能指望两个老家伙还轰轰烈烈地打仗嘛。”
所以我常常是自相矛盾的,算得上机会主义,太想念老三的时候,就把“跟他结了婚
会吵架”的推理搬出来,让自己庆幸两人没机会结婚。神经够坚强的时候,就想一想老
三的好。
另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不知道于何年何月开始发展起来的LOSER哲学,也许只是阿
Q精神的一个翻版。我总是安慰我自己,我跟老三不能长久地生活在一起,也许是件好
事,这样我们就不会磕磕碰碰,为柴米油盐的事呕气吵架,他在我心目中就永远是美好
的,我在他心目中也永远是美好的,我永远也不用担心他会变心了。
这种想法在我结婚之后变得更为强烈,我的丈夫在婚前的追求阶段,很多地方是能与老
三媲美的。他也曾隔着河送我,在河岸上痴痴地站很久;他也曾在江边某个亭子里孤独
地坐一整夜,因为他当时是个有妇之夫,我们的关系不能公开,而他工资又不高,夏天
他就舍不得花钱去住旅馆。他从他工作的城市来看我,要坐一夜火车,很多时候,他没
座位,只能坐在火车上的洗手间里。
后来我大着胆子带他上了我们家,但对我妈妈隐瞒了他已婚的事实。他在我家非常勤快
,夏天总是洗我们一家人的衣服,那时还没洗衣机,都是用手洗。他对我也是百依百顺
,什么小脾气都能容忍。
我到L大读研究生之后,离他工作的地方近一些了,他可以两星期来看我一次。我跟我
妹妹住在同一间寝室里,他来了,就帮我们洗床单被子,还在我们的小床上为我们缝被
子,惹得整个楼层的女孩都很羡慕。有时他买一只小鸡,洗净做好了,看着我跟我妹妹
吃,他一口都不吃。
但是结婚之后,矛盾就渐渐出现了,因为他不再那么殷勤周到了,所以我又有了那种“
豆芽菜”的感觉:婚前的他跟成医生是同一根豆芽茎,但婚后就分道扬镳了,成了两片
豆芽瓣,一瓣金黄,一瓣霉黑。这次分岔点不再是“得手”,而是结婚。
那时我是有很深的上当的感觉的,连带觉得老三如果结了婚,说不定也会变成这样。
老三的家庭条件好,说不定比我丈夫还难弄。也许这种想法对老三是极大的亵渎,但从
某种意义上讲,帮我熬过了那些想念他的时光。
我丈夫是结过婚的,而我直到跟他“同房”的那一天,一直是个未经开垦的处女地。这
一点,也是我心里一个很大的“包”,经常觉得难受,觉得“亏了”,早知道是这样,
不如那时跟老三如何如何了。当然这也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因为老三即使知道我未来
的丈夫是个结过婚的人,恐怕他也不会做那事。他是以怎样的毅力克制住了自己,我就
无从知道了。
引用黄颜的话:“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打住,大多数爱情都可以是美好的,大多数情人都
可以是伟大的。故事里的爱情往往比生活中的爱情美好,是因为故事能打住,而生活不
能打住。”
当然这同一个黄颜也说过:“人的一生分很多阶段,对每个阶段爱情的定义可以是不
同的。你没听人说,夫妻两个,如果在白发苍苍的晚年,能互相搀扶著上医院,就是那
个阶段最美好的爱情了。你不能指望两个老家伙还轰轰烈烈地打仗嘛。”
所以我常常是自相矛盾的,算得上机会主义,太想念老三的时候,就把“跟他结了婚会
吵架”的推理搬出来,让自己庆幸两人没机会结婚。神经够坚强的时候,就想一想老三
的好。
avatar
k*w
15
发信人: NYNY3 (NYNY3), 信区: NewYork
标 题: Re: 山楂树之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9 12:43:43 2010, 美东)
非常佩服这一段
3、从年龄上推断,静秋在大学里任教时至少45岁了吧。佩服,至少我没有这么大的勇
气。
我在77年参加过高考,报了L省医学院为第一志愿,我父亲当时仍戴着地主分子的帽子
,我很担心他的事会影响我,所以也报了地区医专,地区师专,并且填了 “服从分配
”。那时不公布成绩,但考完后我被通知体检了,说明我上了分数线。后来有个一同高
考的同事托她的男朋友打听到了分数,她比体检线高二十分,我比她高三十分,大家都
说我填的志愿太低了,应该填清华北大的。
最后我的那个同事被录取到上海交大,而我这个高她三十分的人,什么学校也没录取
。那时官方一直说不看成分,所以到底我为什么没被录取,我就不知道了。
78年的高考是在77年高考之后半年就举行的,因为要改春季招生为秋季招生。我那次没
考,因为等通知就已经等得快到考试时间了,而且也很怕再遭一次打击。我想参加79年
的考试,也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临到报名的时候,K市文教单位制定了一项土政策,
不让在职教师参加高考,因为77年和78年几乎把所有的青年骨干教师都招走了。
这个政策延续了很多年,我后来就一直没机会参加高考。后来我妹妹考上了L大的俄语
系,读完本科后工作一年,又考上了L大的研究生。我那时的年龄已经不能再报考本科
了,我妹妹一直鼓励我去考研究生,我就报考了研究生。那时我正在大专进修,按招生
简章是不能报考的,我只好在居委会开了一个待业青年的证明,参加了考试。
本来是想把那次作为一个模拟考试的,所以没准备考上。考完后,感觉也很不好,对
我妹妹说想自杀。(笑) 我妹妹说即使是想自杀,也要等到分数出来再自杀。分数出来
后,我考了总分和每门单科第一,把我自己都搞糊涂了。
L大研究生院看见我是社会青年,准备把我树成自学成才的典型。但到了转档案的时候
,我不得不通知学校,八中和K市文教局以报名不符合手续为由,不给我转档案。最后L
大研究生院不仅不敢录取我,还发了一封信给我和我学校,批评我违反招生制度,以不
正当手段骗取报名机会。(笑)
第二年,我已经大专毕业后分到K市一所重点高中教书,我通过正当渠道报了名,再次
以最高分考上L大的研究生,K市文教局仍然想卡我,我只好求助新闻媒介,最终进了L
大英文系攻读硕士学位。那时我已经三十岁了。
读完硕士后留校任教,结婚生小孩,胖得不成体统,经常跟丈夫冷战。过了几年,觉
得呆在大学没有博士学位基本是没前途的了,才谋求出国。出来时,已经39岁了,到C
大后,仔细算了一下,发现读完博士回国,已经过了L大录用海外留学人员的规定年龄
,只好改专业,谋求留在北美。这样拖拖拉拉的,就到了四十七、八岁。好在美国不那
么讲究年龄,我在美国找工作的时候,我国内的那些中学同学早就退休了。她们听说我
在找工作,都很同情我;我听说她们都下岗或者退休了,也很同情她们。(笑)
很多人说我是个有毅力的人,活到老,学到老,但其实我只是迫不得已。
avatar
k*w
16
发信人: NYNY3 (NYNY3), 信区: NewYork
标 题: Re: 山楂树之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9 12:46:42 2010, 美东)
这段很搞笑
...八四年,我幸运的有了一个到大专进修的机会,那时我已经拿过几次全省自学考试
第一了,政治经济学,哲学和现代汉语我都拿了第一,所以已经小有名气,大家都知道
“静秋会考试”。凭推荐我可能不行,但只要是凭考试的,我就有希望了。那次竞争进
修名额的考试我考了全省第一,本来可以到省教师进修学院进修,但我们学校不放,所
以我去了地区师专进修英语专科两年,在那里遭遇了我后来的丈夫。
进修到第二年的时候,我考了L大的英语研究生,那年我没去成,第二年终于录取了。
记得L大英语系的教授面试我的时候,问我为什么考研究生,听说这是他们的必问题,
我回答说因为我超过了读本科的年龄。
他们都哈哈大笑,说你只读过两年专科,怎么敢考研究生呢?我说因为我妹妹考上了L
大的俄语研究生,所以我也来试试。
他们说你妹妹可是我们L大本科毕业的呀。我说但是我们是姐妹,智力应该差不多的吧

有个教授就说你要砸了我们L大英语系教授们的饭碗了,我们教了四年的学生没有考过
你一个专科毕业的人,你老师是谁呀?我说我在师专的老师正好是两口子,都姓周,都
是L大英语系毕业的。他们问了名字,有点不屑的样子,私下议论了一通,就祝贺我通
过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