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Ken Liu)
avatar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Ken Liu)#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在未名新闻里看到刘宇昆说他写南京大屠杀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被美国编辑退
稿,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南京
大屠杀》是骗人。《终结历史之人》讲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日裔物理学家妻子桐
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故事。小说最后在
一家小杂志上发表。新闻附后。
记得去年、今年的雨果奖作者名单里都有中国作家,去找了找,刘宇昆果然是去年最佳
短篇小说获得者,英文名Ken Liu,兰州小伙子,76年出生,11岁跟随父母来到加州
Palo Alto,后搬到康州Waterford。在哈佛读本科,后拿到哈佛法学院J.D.学位。现
居麻省Quincy,做律师、电脑编程、写科幻,还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包括刘慈欣的《三
体》。
这是他去年的雨果奖短篇小说《Mono no aware》的链接:
http://www.lightspeedmagazine.com/fiction/mono-no-aware/
Mono no aware是日语,wiki解释得很长很细致:
Mono no aware (物の哀れ?), literally "the pathos of things", also translated
as "an empathy toward things", or "a sensitivity to ephemera", is a
Japanese term for the awareness of impermanence (無常 mujō?), or transience
of things, and both a transient gentle sadness (or wistfulness) at their
passing as well as a longer, deeper gentle sadness about this state being
the reality of life.
想问问有人看过这篇故事吗?或者看过刘宇昆吗?
今年雨果奖的最佳短篇小说是John Chu的“The Water That Falls on You from
Nowhere”,上次有人贴过链接:
http://www.tor.com/stories/2013/02/the-water-that-falls-on-you-
有人看过或知道John Chu吗?
avatar
wh
2
附未名新闻: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美国人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也许中国读者不太清楚这样的情况,在西方,很多人一直在为日本说话,他们一直说
,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都是假的,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编出来骗人的,日本没有做南京
大屠杀这样的事,日本也没有强征慰安妇,关于日本的这些负面报道都是骗人的。”11
月1日至2日,由果壳网承办的2014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北京举行,借此机会,腾讯文
化与美籍华裔科幻作家、世界科幻雨果奖和星云奖得主、《三体》等多部华语作品的英
文版译者刘宇昆先生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刘宇昆谈及自己的一部作品因为“争议性”
而被美国编辑退稿。
大多数读者对刘宇昆的认识,往往从刘宇昆的《爱的算法》、《结绳记事》、《手中纸
,心中爱》、《幻影》等作品开始,并深深被隐藏在科幻世界背后的情感元素所打动。
正如刘宇昆所描述的,“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人和人怎样互
相看自己、怎么会有那样的格式与隔膜等等表达出来”。
中国式的情感模式与美国式的思维模式,让刘宇昆的科幻作品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
极为引人注目。雨果奖、星云奖、世界奇幻奖……这些世界级科幻作品大奖的肯定,就
是明证。不论是在谈及个人成长,还是在谈及美国科幻的兴盛缘由时,刘宇昆都用了“
多元化”一词来概括。
对于美国科幻市场来说,“在美国写科幻,可以写各种各样不同的题材,可以写得很硬
也可以写得很软,也可以探讨社会的各种问题,或者写得像诗词一样的东西,总是会有
杂志来发表你的文章。”而中国的科幻市场,要达到这种程度,可能还需要十年二十年
时间。
美国科幻市场一方面有着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其娱乐化也是一个重要特点。对于
刘宇昆来说,他的一部作品《终结历史之人》,就曾因为“争议性”而被美国编辑退稿
,最后只能发表在一家很小的杂志上。这部作品,讲述了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妻
子日裔物理学家桐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
故事。但是,在美国,无论是学界或普通民众,很多人甚至不相信日军曾经做过类似南
京大屠杀和强征慰安妇之类的暴行,而《终结历史之人》直面这一题材,对于美国社会
来说,它虽然并非禁区,但违背的是市场化和娱乐化的大方向。
对于围绕这部作品产生的争议,刘宇昆坦言:“对我来说,这是很痛苦的,写这篇小说
很痛苦,因为我在写作时,和那些为日本辩护的人交涉过很多,也听他们骂了很多,内
心很痛苦。但我们对历史有责任,历史发生了,就算有人不愿意说出来,还是要说出来
。”以下为腾讯文化专访全文:
中国文化中亲情比爱情重要
腾讯文化:您如何看待科学技术在人类未来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它会使人更幸福还是
更束缚?
刘宇昆:要回答这个问题很困难,我觉得科技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既可以让人与人之
间更接近,但也可以让人与人更疏远,这两个趋向都有,我并不能断定哪个趋向更加重
要。但有一点是确定的,科技会放大人性,把人性中原来有的东西变得更加清晰,人性
善良一面和邪恶一面都会被科技放大是。人际关系也一样,我们和父母、兄弟、朋友、
爱人之间的关系都会被科技变得更加激烈、更加亲近,也可以更加疏远,所以这两个趋
向都有,我也不知道哪个更加厉害。
我是一个比较悲观的人,所以会觉得往坏的方向发展的可能性大一点,但是我还是希望
会出现一些惊喜。现在(科技)对我的影响还是很正面的,比如我可以在几千公里外的
地方出差,可以和我女儿通手机谈话,通过Facetime见面。这在我看来是一个很好的事
,而以前是不可能做到的。还有我的爷爷在中国,我在美国,有了科技,交流就很容易
。这也是20年前做不到的,这些都是好事,也许我的悲观太早了一些。
大学毕业后我在高科技领域里工作,对科学和科技有很大的热情。我经常想会想科学发
展和技术发展对人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改变。一开始写科幻,喜欢对未来进行展想和各种
各样的想象。不过写小说写多后,发现人情是最重要的,所以现在写的小说,更多时候
写的科技不过是一种比喻而已,是一种暗喻,是一种对人的感情上的东西的暗喻。如《
幻影》中父女关系,技术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人和人之间的情感、人和人怎样互相看
自己、怎么会有那样的格式与隔膜等等表达出来。这种情节是我现在比较喜欢创作的。
腾讯文化:您在《折纸》这部作品中,体现的了一种很深的东方文化情怀。作为一位用
英文写作的作家,在表达东方人情怀时,是否会受到局限?中国文化对您影响有多少?
刘宇昆:用英文来表达东方人的情感确实不容易,因为很多中国文化元素都是几千年积
累下来的表达形式,在英文里找不到合适的翻译。
中国文化对我的影响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亲情的重视。在以美国为例的西方社会,爱
情是比较重要的,很多小说里最重要的情感是爱情,但我一直觉得亲情是最重要的,所
以我的小说里很多讲亲情的问题就是从这儿来的。所谓的中国元素,在我的小说里并不
是太重要,因为我写的中国元素有的时候需要有真正的中国文化精髓,有的时候加入进
去,是为了让小说更加多元化一些,比如我写一些在美华裔的生活元素,并不是和中国
文化有关系。
在美国,华裔文化和中国文化很不一样,所以我的小说里写的东西,于中国读者看来有
些奇怪,比如讲中国的传说或者中国的童话,这是因为我写的是华裔的感觉,和真正的
中国文化有一层隔阂。
美国的科幻产业为何强大?
腾讯文化:相较东方文化,西方的思想和环境对您的影响可能更大,在您看来,那么,
站在您的角度,是否可以给我们讲讲中国的科幻作品市场欧美科幻作品的市场有什么区
别。
刘宇昆:我毕竟是在美国受教育长大的,我的看法肯定会有美国式的有色眼镜在里头。
在我的感觉里,美国最重要的是多元化。在中国,高考是唯一可以成功的路径,找好工
作,做事一定要做得像老师说的那样——百分之百的好。而在美国,这样的看法不是很
多,很多家长和孩子觉得在学校里得过且过就行了,不是很重要,因为生活里真正的东
西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所以,美国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从小开始有多元性的
想法,也就是说,就算你真的喜欢写小说,或者只喜欢在车房里修自己的机器人,或者
在电脑上编程序,而不去学校里学习的话,很多人也会对你表示支持的。
多元化,也许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科幻小说销路比较好的原因,因为美国有各种各样不
同的杂志,很多人看了(某份杂志)觉得不对自己的口味,就自己办一份杂志,发表自
己喜欢的文章。所以在美国写科幻,可以写各种各样不同的题材,可以写得很硬也可以
写得很软,也可以探讨社会的各种问题,或者写得像诗词一样的东西,总是会有杂志来
发表你的文章。
而在中国,科幻小说发表的平台就比较少。长久而言,更多元化的环境对市场的健康发
展更好,因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发表平台,就会有更多的读者加入看科幻。也就是说,
科幻并不只是像《星球大战》那样打打闹闹的热闹戏,也有各种不同的东西,这可能是
美国科幻市场做得比较好的部分,既有各种平台,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体制和素材。中国
比较单一一点,毕竟,科幻在中国的历史不是很长,但我觉得再过二十年,肯定也会有
各种各样的多元化现象发生,至少我看到新生代作家写出来的东西不一样,比如宝树写
的东西和陈楸帆的很不一样,很大刘也很不一样。我看到这些很高兴。
腾讯文化:刚才您提到《星球大战》,科幻电影的票房在中国比美国还要火爆,但中国
鲜有好的科幻作品,为什么?
刘宇昆:美国科幻做得好,确实是电影界的救星,美国票房好的电影大部分是科幻题材
,这在其他国家不太常见,这得益于好莱坞几十年的创作历史,中国电影一夜之间想和
他媲美可能不太现实。但我觉得,中国只要慢慢做下去,再过十年、二十年,也可以和
好莱坞媲美,只是现在时间不够,还没有开出来。
美国人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腾讯文化:您刚才提到美国科幻作品有一个比较好的发表环境,但据报道,您的《终结
历史之人》这部作品,在美国发表时遇到过一些麻烦,这是否与美国人看待历史的方式
有关?
刘宇昆:分别当然有,但一言难尽。我在美国投稿时,《终结历史之人》这篇小说有很
多次被编辑退稿,一般给我的回复是“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但你讲的历史争议性太大,
(我们)不愿意惹这个麻烦”。也就是说,美国的编辑并不是这篇小说的内容有多不好
,而是他觉得争议性太大,这篇小说就变得不是娱乐性的小说,而是一种激起争议性的
话题。而他们不想发表的原因,在于杂志主要是娱乐性质的出版,作为编辑,当然不希
望在作品发表后,有一大堆不高兴的读者写信来骂你。这与制度无关,而是由市场来决
定的。
在美国,我听到的争吵很多,比如经常有编辑在吵,说办杂志是要发挥政治引导作用,
还是只供读者娱乐。美国经常有人批评说,“某某杂志从来不出版女权作家写的小说”
,“杂志里都是一些打打杀杀的爷们儿写出的小说”,“为什么不发表女作家写的东西
”等等。编辑会说:“我只是要娱乐我的读者,读者就是喜欢看这样的小说。如果你真
想要发表女权小说,有很多其他杂志可发表。”在美国,这种争吵经常有,即作为编辑
,是继续娱乐你已有的读者呢,还是想要挑战一些比较有大众争议的话题?我的小说,
编辑不愿意发表,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写的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太有争议性,他们
不愿意引来麻烦。(编者注:在《终结历史之人:一部纪录片》这部小说中,刘宇昆讲
述了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妻子日裔物理学家桐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
目击1940年侵华日军731部队的暴行的故事。)
我在写《终结历史之人》这篇小说时,曾和一些为日本辩护的学者、网上的人进行了交
流,想知道他们的想法。也许中国读者不太清楚这样的情况,而在西方,很多人一直在
为日本说话,他们一直说,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都是假的,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编出来
骗人的,日本没有做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事,日本也没有强征慰安妇,关于日本的这些负
面报道都是骗人的。这在中国人听来可能有点不可思议,但西方就是这样。现在,不会
有人出来为纳粹德国讲话,但为日本人辩护的人有很多,而且在西方有一定的市场,很
多人都相信他们说的话。我想和这些人谈谈,想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想。
我觉得很奇怪,日本的文化在西方有很大的影响力,很多人觉得日本是一个神秘的、具
有东方文化精髓的国度,在他们看来,日本在二战中犯下的罪行是不可想像的,因为大
和民族是这样一个文明的、善良的民族,怎么会有那种事情发生?不可能,肯定是中国
人编造的。在西方没有生活过、经历过,对这种事是没法相信的,但他们就是这样想的
。所以当张纯如出版了《南京大屠杀》一书后,美国很多学者和普通人都觉得张纯如是
骗人。
对我来说,这是很痛苦的,写这篇小说很痛苦,因为我在写作时,和那些为日本辩护的
人交涉过很多,也听他们骂了很多,内心很痛苦。但我们对历史有责任,历史发生了,
就算有人不愿意说出来,还是要说出来。当时写这篇小说是想要做这样的事。
腾讯文化:作为在中西方文化之间成长起来的人,您是否会觉得有夹在两种文化中的痛
苦感受?
刘宇昆:这一点必须说明,我并不觉得自己处于夹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痛苦状态,我融
合得蛮好的,因为我的教育和成长都是在西方文化下完成的,所以思想上和看世界的方
向上都是西方式的。我的脑子里肯定都是美国人的想法、美国人的看法,但骨子里还是
有中国的兴趣,我从小在中国长大,有中国文化的继承,在我本人而言,我觉得这很好
,两方面都喜欢。
我喜欢西方文化的开放、理性的一面,也喜欢中国文化有亲情、有温暖、有历史的继承
。两方面我都觉得挺好。也许有的人会觉得痛苦,但我并不觉得是这样,我觉得蛮好,
我觉得自己的经历和大多数人不一样,但我自己很高兴有两方面的经历。我写小说,经
常把东方元素放在西方的手段里来讲,这是我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一种想法,不一定是
迎合读者的爱好,也不是为了市场需要,只是自己这样讲对自己而言更真实、更诚实。
美国读者大赞刘慈欣的想象力
腾讯文化:作为《三体》这套书的译者,美国读者的反应如何?
刘宇昆:这个不容易回答,因为我毕竟不在出版商那里工作,这本小说在美国有多大畅
销的可能性,我并不知道,但我给美国很有名气的科幻作家发过我的《三体》译稿,他
们看后都很喜欢。另外,我在亚马逊网站上看到一些书评,就是亚马逊一些读者在出书
之前看到还没有出版的小说,并发表诚实的书评。我看时有二十多篇,绝大多数都是表
示很喜欢的。
有的读者说,里面的科学太深奥看不懂,或者里面中国历史讲得太多,不太容易看懂。
但绝大多数都觉得这篇小说很有意思,高度赞扬大刘的想象力。所以我觉得很有可能畅
销,比较看好。虽然《三体》和现在美国畅销的科幻小说还是不一样,但至少就我所看
到的读者反馈来说,比较乐观。
写作:做自己才可能成功
腾讯文化:您是否会关注作品的读者反馈?有没有特别让您欣喜或生气的?
刘宇昆:这两个都没有。其实我很喜欢读者反馈,因为读者看了你的小说,还花了力气
给你写一篇反馈,我会很珍惜,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评价)。比如,他们提出的看法
和我原来写小说的想法不一样,但我会学到新的东西。有时候,我会觉得很有意思的一
件事是,我没有想到我的小说还可以被这样理解,虽然不是我原来的想法,但这种反馈
让我有一种新的看小说的方法。读者的反馈,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养料。
腾讯文化:那后期的作品会按照读者反馈的方向进行构思吗?
刘宇昆:从来不做。如果按照读者的反映来做的话,不太会成功,这是我个人的想法。
读者有时候可以告诉你他喜欢什么东西、不喜欢什么东西,但不能够告诉你怎样去写。
所以你若按照读者的反馈来做,猜想怎么样才能让反馈更好一点,这种做法是不会成功
的,至少我从来没做好。
来源:
http://www.mitbbs.com/news_wenzhang/Headline/31717431.html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未名新闻里看到刘宇昆说他写南京大屠杀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被美国编辑退
: 稿,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南京
: 大屠杀》是骗人。《终结历史之人》讲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日裔物理学家妻子桐
: 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故事。小说最后在
: 一家小杂志上发表。新闻附后。
: 记得去年、今年的雨果奖作者名单里都有中国作家,去找了找,刘宇昆果然是去年最佳
: 短篇小说获得者,英文名Ken Liu,兰州小伙子,76年出生,11岁跟随父母来到加州
: Palo Alto,后搬到康州Waterford。在哈佛读本科,后拿到哈佛法学院J.D.学位。现
: 居麻省Quincy,做律师、电脑编程、写科幻,还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包括刘慈欣的《三
: 体》。

avatar
S*t
3
看过他的折纸,也是得奖的吧,科幻成分略有不足,不过不忘本,这点很强。
avatar
wh
4
是翻译成中文的?我不大读科幻……不忘本是指什么,有传统文化的东西?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看过他的折纸,也是得奖的吧,科幻成分略有不足,不过不忘本,这点很强。
avatar
a*a
5
退稿的原因未必是因为编辑不信吧。 大多数美国人对这历史不感兴趣所以无知, 但我
刚查了下,主要媒体和历史教育网站都有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和我们所知的没有出入。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未名新闻里看到刘宇昆说他写南京大屠杀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被美国编辑退
: 稿,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南京
: 大屠杀》是骗人。《终结历史之人》讲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日裔物理学家妻子桐
: 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故事。小说最后在
: 一家小杂志上发表。新闻附后。
: 记得去年、今年的雨果奖作者名单里都有中国作家,去找了找,刘宇昆果然是去年最佳
: 短篇小说获得者,英文名Ken Liu,兰州小伙子,76年出生,11岁跟随父母来到加州
: Palo Alto,后搬到康州Waterford。在哈佛读本科,后拿到哈佛法学院J.D.学位。现
: 居麻省Quincy,做律师、电脑编程、写科幻,还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包括刘慈欣的《三
: 体》。

avatar
S*t
6
看的英文。不忘本就是说他没忘记自己是华裔,写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混血儿子和华人母
亲的。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翻译成中文的?我不大读科幻……不忘本是指什么,有传统文化的东西?
avatar
p*s
7
因为他写了个ABC小孩和爱他却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的中国妈妈的故事,虽然催泪,但是泪点设置得很刻意。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翻译成中文的?我不大读科幻……不忘本是指什么,有传统文化的东西?
avatar
a*s
8
下次回国可以扛一本回来看看
http://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30r.1.14.31.b4RTQl&id=421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未名新闻里看到刘宇昆说他写南京大屠杀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被美国编辑退
: 稿,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南京
: 大屠杀》是骗人。《终结历史之人》讲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日裔物理学家妻子桐
: 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故事。小说最后在
: 一家小杂志上发表。新闻附后。
: 记得去年、今年的雨果奖作者名单里都有中国作家,去找了找,刘宇昆果然是去年最佳
: 短篇小说获得者,英文名Ken Liu,兰州小伙子,76年出生,11岁跟随父母来到加州
: Palo Alto,后搬到康州Waterford。在哈佛读本科,后拿到哈佛法学院J.D.学位。现
: 居麻省Quincy,做律师、电脑编程、写科幻,还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包括刘慈欣的《三
: 体》。

avatar
wh
10
噢。那本mono呢?

是泪点设置得很刻意。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他写了个ABC小孩和爱他却无法融入美国社会的中国妈妈的故事,虽然催泪,但是泪点设置得很刻意。
avatar
wh
11
明白了。是paper menagerie吗?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看的英文。不忘本就是说他没忘记自己是华裔,写的故事是关于一个混血儿子和华人母
: 亲的。

avatar
wh
12
我也有个模糊印象,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有争议,但事情本身是官方公认的。他的个人经
历想来也不会假,可能不少美国人相信日本和亲日的辩护。网络时代,真假难辨,谁声
音响,谁的影响力大……

入。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退稿的原因未必是因为编辑不信吧。 大多数美国人对这历史不感兴趣所以无知, 但我
: 刚查了下,主要媒体和历史教育网站都有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和我们所知的没有出入。

avatar
S*t
13
应该是吧,记不大清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明白了。是paper menagerie吗?
avatar
s*t
14
擦,搅屎棍妓者智商堪忧。文科生张纯如写的《南京大虐杀》漏洞百出,质疑的是她的
历史干货。历史盲+女+文科生煽情过度,乱贴假照片,乱煽情,就变成了高级黑,反而
让围观群众不相信南京大虐杀了。妓者搞不清楚状况又在瞎悲愤。尼玛美国人who
cares你大屠杀,人care犹太人的悲情牌,你搞一本漏洞百出的书,把血淋淋的大虐杀
变成了一个joke。
avatar
s*t
15
女文科生还是谈谈恋爱,唱唱歌,写写诗,读读心灵鸡汤比较好,写严肃历史害死人啊
,高级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有个模糊印象,南京大屠杀的数字有争议,但事情本身是官方公认的。他的个人经
: 历想来也不会假,可能不少美国人相信日本和亲日的辩护。网络时代,真假难辨,谁声
: 音响,谁的影响力大……
:
: 入。

avatar
a*s
16
不是偷懒,是为了偷时间呀。
john chu的还没看过,这个特德蒋的也在考虑中,但似乎绝版了,有很多影印版在卖。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4.5JgpaH&id=272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偷懒不看原版呀,哈哈。另一位john chu你看过吗?
avatar
wh
17
是刘宇昆说“美国很多学者和普通人都觉得张纯如是骗人”、“在西方,很多人一直说
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都是假的,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编出来骗人的”,记者只是引用他
的话吧。
张纯如的书,中文维基和英文wiki都说有明显硬伤,但又都说赞誉大于批评。维基说:
“该书首次让西方国家全面了解了日本犯下的罪行。《纽约时报》称之“60多年首次打破
中、日、美国的沉默”。《纽约读书人书评》称赞它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该书引用了
大量中方,日方,以及来自英美的第三方的亲历者的资料。许多资料都是张纯如在为写
作此书的研究过程中挖掘出来,并首次公之于众。比如,《拉贝日记》和《沃特林日记
》。不过,对《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中采纳的某些史料及其历史解读,学
界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Alvin Coox说:“无疑地张的书作为历史
书是缺陷的,而作为政治鼓动下游击队式的宣传则是成功的,张的同情心难道不应延伸
到如何治疗旧伤而不是去揭开它吗?”但和歐美針對二戰德國納粹暴行每年都出電影和
小說等去批判來看,此類言論顯然不公正。
因为此书的流行和巨大影响也因为此书的许多错误,一些日本右翼人士及其支持者在张
纯如生前、身后对她进行了反复的攻击。而中国大陆的译本也存在若干对原本的删改,
例如序言中关于抨击六四“屠杀”的内容。此书的长期不能出版日文版,其主要原因还
是张坚持不让人改动,哪怕是明显错误的内容。”
wiki列举了很多批评,但说according to The New York Times, [it] received
general critical acclaim. 想来就是瑕瑜并存,因为兹事敏感而优缺点同时放大。你
看过吗?可以给它写个中正的书评……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擦,搅屎棍妓者智商堪忧。文科生张纯如写的《南京大虐杀》漏洞百出,质疑的是她的
: 历史干货。历史盲+女+文科生煽情过度,乱贴假照片,乱煽情,就变成了高级黑,反而
: 让围观群众不相信南京大虐杀了。妓者搞不清楚状况又在瞎悲愤。尼玛美国人who
: cares你大屠杀,人care犹太人的悲情牌,你搞一本漏洞百出的书,把血淋淋的大虐杀
: 变成了一个joke。

avatar
wh
18
我看过受张纯如的书启发而拍的nanking纪录片,有点像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很不错
啊。可见她的书还是很有正面影响力。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女文科生还是谈谈恋爱,唱唱歌,写写诗,读读心灵鸡汤比较好,写严肃历史害死人啊
: ,高级黑。

avatar
wh
19
这么多华裔科幻作家呀。这个运费为什么显示杭州?Ted Chiang听起来像台湾人?看他
出生在纽约,大概是二代移民了。我怕看不懂科幻,无论原版还是翻版……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偷懒,是为了偷时间呀。
: john chu的还没看过,这个特德蒋的也在考虑中,但似乎绝版了,有很多影印版在卖。
: http://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4.5JgpaH&id=272

avatar
s*t
20
蕾丝版还是多讨论一些文艺吧,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蕾丝版的思维能力了。
我老当年在历史版发起了这个话题,热门话题,一下子N多贴,N多高楼,后来还被全部
给删了,当时的版主还是太史慈。

打破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刘宇昆说“美国很多学者和普通人都觉得张纯如是骗人”、“在西方,很多人一直说
: 日本在二战中的罪行都是假的,都是中国人和朝鲜人编出来骗人的”,记者只是引用他
: 的话吧。
: 张纯如的书,中文维基和英文wiki都说有明显硬伤,但又都说赞誉大于批评。维基说:
: “该书首次让西方国家全面了解了日本犯下的罪行。《纽约时报》称之“60多年首次打破
: 中、日、美国的沉默”。《纽约读书人书评》称赞它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该书引用了
: 大量中方,日方,以及来自英美的第三方的亲历者的资料。许多资料都是张纯如在为写
: 作此书的研究过程中挖掘出来,并首次公之于众。比如,《拉贝日记》和《沃特林日记
: 》。不过,对《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中采纳的某些史料及其历史解读,学
: 界中也存在着一些争议。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Alvin Coox说:“无疑地张的书作为历史

avatar
s*t
21
what?中国辛德勒名单?那不是拉贝日记吗?可惜拉贝是纳粹啊,米犹不让你乱宣传,
哈哈。
对了,日本人在二战中到真有一个日本辛德勒,驻立陶宛大使,救了一大堆犹太人,所
以犹太人估计对日本还比较有好感。
again,这个话题实在是超过了蕾丝版的能力范围,我老还是呵呵吧。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看过受张纯如的书启发而拍的nanking纪录片,有点像中国版的辛德勒名单,很不错
: 啊。可见她的书还是很有正面影响力。

avatar
g*r
22
“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这个属于以讹传讹?那个新闻说“很多人。。”跟“大都”有本质区别。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在未名新闻里看到刘宇昆说他写南京大屠杀的科幻小说《终结历史之人》被美国编辑退
: 稿,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很多人认为张纯如的《南京
: 大屠杀》是骗人。《终结历史之人》讲的是华裔历史学家魏博士在日裔物理学家妻子桐
: 野明美的帮助下,用量子物理技术直接目击侵华日军731部队暴行的故事。小说最后在
: 一家小杂志上发表。新闻附后。
: 记得去年、今年的雨果奖作者名单里都有中国作家,去找了找,刘宇昆果然是去年最佳
: 短篇小说获得者,英文名Ken Liu,兰州小伙子,76年出生,11岁跟随父母来到加州
: Palo Alto,后搬到康州Waterford。在哈佛读本科,后拿到哈佛法学院J.D.学位。现
: 居麻省Quincy,做律师、电脑编程、写科幻,还翻译中国科幻小说,包括刘慈欣的《三
: 体》。

avatar
g*r
23


入。

【在 a********a 的大作中提到】
: 退稿的原因未必是因为编辑不信吧。 大多数美国人对这历史不感兴趣所以无知, 但我
: 刚查了下,主要媒体和历史教育网站都有南京大屠杀的描述, 和我们所知的没有出入。

avatar
wh
24
太史慈是哪个?我记得reynold(s?)当过版副,另一个北大毕业的年轻小伙子当过版主
,id想不起来了,也在这里灌过。噢booker也当过版主。你发吧,我们版一个leawolf
抵得上一个历史版……哈哈。
你说的文艺话题vs政治争论话题,倒很像刘宇昆采访里的这段话,我们版(或者说你对
我们版的定位)大概很像他说的那些娱乐杂志,呵呵:
“我在美国投稿时,《终结历史之人》这篇小说有很
多次被编辑退稿,一般给我的回复是“这篇文章很有意思,但你讲的历史争议性太大,
(我们)不愿意惹这个麻烦”。也就是说,美国的编辑并不是这篇小说的内容有多不好
,而是他觉得争议性太大,这篇小说就变得不是娱乐性的小说,而是一种激起争议性的
话题。而他们不想发表的原因,在于杂志主要是娱乐性质的出版,作为编辑,当然不希
望在作品发表后,有一大堆不高兴的读者写信来骂你。这与制度无关,而是由市场来决
定的。
在美国,我听到的争吵很多,比如经常有编辑在吵,说办杂志是要发挥政治引导作用,
还是只供读者娱乐。美国经常有人批评说,“某某杂志从来不出版女权作家写的小说”
,“杂志里都是一些打打杀杀的爷们儿写出的小说”,“为什么不发表女作家写的东西
”等等。编辑会说:“我只是要娱乐我的读者,读者就是喜欢看这样的小说。如果你真
想要发表女权小说,有很多其他杂志可发表。”在美国,这种争吵经常有,即作为编辑
,是继续娱乐你已有的读者呢,还是想要挑战一些比较有大众争议的话题?我的小说,
编辑不愿意发表,并不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写的有什么不对,只是觉得太有争议性,他们
不愿意引来麻烦。”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蕾丝版还是多讨论一些文艺吧,这个问题已经超过了蕾丝版的思维能力了。
: 我老当年在历史版发起了这个话题,热门话题,一下子N多贴,N多高楼,后来还被全部
: 给删了,当时的版主还是太史慈。
:
: 打破

avatar
wh
25
没看过拉贝日记,记得nanking纪录片里讲滞留南京的老外(大部分是传教士和教徒)
怎么救人,很有黑暗中的人道主义光芒。查了查当年的感想,拉贝就是那个回国后连续
被希特勒和斯大林软禁、家道破产的纳粹党人吧?他后来怎样?抄一点感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修女Minnie Mautrin,难民说她是观音再世,每天从早上起就站
在教堂门口,保护蜂拥而入的难民,挡住日本人的军刀。几个男教士都悲观绝望了,她
却一直坚定积极,充满力量。给她配音的演员,说话时的嘴唇很像我的一个天主教
朋友,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可能是唇角经常往下弯或往旁边拉,让人觉得她有无限的同
情心,很愿意跟她说话,非常可亲。
可怜越要强的人心里可能越脆弱。她最后精神崩溃,回国治疗。一年后自杀。遗言说毫
不后悔留在南京,如果有来世她会做同样的事;但她自觉力尽。其他几人也有类似心理
问题,后来慢慢恢复。另一个可怜人是德国纳粹党员,一回国就被希特勒审问、软禁;
德国战败后又被斯大林审问、软禁。他本来是西门子的亚洲负责人,结果弄得家贫如洗
。南京人集体为他捐了款。他后来怎样?
不管遭遇如何,他们都非常平和,心中没有一点仇恨。一个传教士在日记中说,他恨日
军的暴行,但不恨日本人。如果同样的事发生在日本平民身上,他会毫不犹豫地去救他
们。这样的心态真好。
相比之下,片中被采访的日本兵似乎没有一点悔意。可能因为亚洲人不太有面部表情,
说话也平板?他们回忆说怎样绑人才能使之无法挣扎,一杀就死;说人太多不知道该怎
么杀。我听得很反感,好像他们不仅不内疚,还很savoring他们的回忆。只有一个人说
被杀众人的惨叫一直在耳边回响,但也只是个中性的描述,没有更多的表示。”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what?中国辛德勒名单?那不是拉贝日记吗?可惜拉贝是纳粹啊,米犹不让你乱宣传,
: 哈哈。
: 对了,日本人在二战中到真有一个日本辛德勒,驻立陶宛大使,救了一大堆犹太人,所
: 以犹太人估计对日本还比较有好感。
: again,这个话题实在是超过了蕾丝版的能力范围,我老还是呵呵吧。

avatar
wh
26
多谢,我去改成很多。相信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没有具体人数统计,但已经多到娱乐主
流回避这个话题,这是刘的重点。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国无论学界还是普通民众大都不相信有南京大屠杀”
: 这个属于以讹传讹?那个新闻说“很多人。。”跟“大都”有本质区别。

avatar
s*t
27
不错了,日本兵还接受采访,回忆过去。
按照中国式忏悔,首先把裕仁天皇臭骂一通,再把近卫文麿臭骂一通,然后东条英机,
广田弘毅,冈村宁次,松井石根,杉山元一个个骂一轮,然后两手一摊,荒唐的年代,
真荒唐,我也没办法哦,太伤痕了!

就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拉贝日记,记得nanking纪录片里讲滞留南京的老外(大部分是传教士和教徒)
: 怎么救人,很有黑暗中的人道主义光芒。查了查当年的感想,拉贝就是那个回国后连续
: 被希特勒和斯大林软禁、家道破产的纳粹党人吧?他后来怎样?抄一点感想: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修女Minnie Mautrin,难民说她是观音再世,每天从早上起就站
: 在教堂门口,保护蜂拥而入的难民,挡住日本人的军刀。几个男教士都悲观绝望了,她
: 却一直坚定积极,充满力量。给她配音的演员,说话时的嘴唇很像我的一个天主教
: 朋友,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可能是唇角经常往下弯或往旁边拉,让人觉得她有无限的同
: 情心,很愿意跟她说话,非常可亲。
: 可怜越要强的人心里可能越脆弱。她最后精神崩溃,回国治疗。一年后自杀。遗言说毫
: 不后悔留在南京,如果有来世她会做同样的事;但她自觉力尽。其他几人也有类似心理

avatar
s*t
28
真要关心这段历史,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唐生智这个白痴在南京保卫战和之后都干了些
什么?再了解一下,汪精卫的南京禁卫军嫡系部队兵源是哪里来的?别的伤痕文学有时
间再看。

就站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没看过拉贝日记,记得nanking纪录片里讲滞留南京的老外(大部分是传教士和教徒)
: 怎么救人,很有黑暗中的人道主义光芒。查了查当年的感想,拉贝就是那个回国后连续
: 被希特勒和斯大林软禁、家道破产的纳粹党人吧?他后来怎样?抄一点感想: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个修女Minnie Mautrin,难民说她是观音再世,每天从早上起就站
: 在教堂门口,保护蜂拥而入的难民,挡住日本人的军刀。几个男教士都悲观绝望了,她
: 却一直坚定积极,充满力量。给她配音的演员,说话时的嘴唇很像我的一个天主教
: 朋友,我不知道怎么形容,可能是唇角经常往下弯或往旁边拉,让人觉得她有无限的同
: 情心,很愿意跟她说话,非常可亲。
: 可怜越要强的人心里可能越脆弱。她最后精神崩溃,回国治疗。一年后自杀。遗言说毫
: 不后悔留在南京,如果有来世她会做同样的事;但她自觉力尽。其他几人也有类似心理

avatar
wh
29
有什么书啊?
想起版上聊甲午的时候大赞了几个留学西洋的日本海军将领,可惜我记不住名字。支持
冷静的敌我分析……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真要关心这段历史,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唐生智这个白痴在南京保卫战和之后都干了些
: 什么?再了解一下,汪精卫的南京禁卫军嫡系部队兵源是哪里来的?别的伤痕文学有时
: 间再看。
:
: 就站

avatar
s*t
30
甲午的时候日本海军其实表现一般,北洋水师也没有传说中败得那么惨,主力尚在。最
大的失败是清国陆军的失败,从朝鲜平壤一路败到山海关,大规模村民械斗的淮军和湘
军在日本近代陆军面前就是渣渣。
但是多年来的宣传,让不读历史的人觉得,甲午貌似就打了一场海战似的。
日俄战争时候日本海军打得相当漂亮。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有什么书啊?
: 想起版上聊甲午的时候大赞了几个留学西洋的日本海军将领,可惜我记不住名字。支持
: 冷静的敌我分析……

avatar
s*t
31
小结:美国籍琐男投稿被拒,悲愤之下找到国内土鳖大打民族主义牌。
我等下室索男投稿被拒,找谁说理去啊?连huaren大妈都瞧不起你,不肯把女儿嫁给你
avatar
a*s
32
也许是杭州的卖家?我没有仔细看。
大部分科幻都不是那么硬,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 :D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多华裔科幻作家呀。这个运费为什么显示杭州?Ted Chiang听起来像台湾人?看他
: 出生在纽约,大概是二代移民了。我怕看不懂科幻,无论原版还是翻版……

avatar
g*r
33
至少学界不可能多数,甚至不可能很多
这是史实,美国人写的二战史里也有描述的
否认这个就是自毁声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我去改成很多。相信的人是多数还是少数没有具体人数统计,但已经多到娱乐主
: 流回避这个话题,这是刘的重点。

avatar
wh
34
是不是海战比较悲壮,大部分将士与船共亡,还有邓世昌的拼死一搏。陆战逃兵多,留
下最大印记的只有旅顺大屠杀。三次海战,军舰损失过半,尤其主帅和几员大将都阵亡
或自杀,军心尽丧。要是我绝不自杀,要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
记得你们大赞东乡平八郎。还记得有个英德的日德兰海战非常好看。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甲午的时候日本海军其实表现一般,北洋水师也没有传说中败得那么惨,主力尚在。最
: 大的失败是清国陆军的失败,从朝鲜平壤一路败到山海关,大规模村民械斗的淮军和湘
: 军在日本近代陆军面前就是渣渣。
: 但是多年来的宣传,让不读历史的人觉得,甲午貌似就打了一场海战似的。
: 日俄战争时候日本海军打得相当漂亮。

avatar
wh
35
等你拿几个雨果奖诺贝尔奖,大把女儿找上门,呵呵。说起华人,那个czjd到底是不是
chris zhang?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小结:美国籍琐男投稿被拒,悲愤之下找到国内土鳖大打民族主义牌。
: 我等下室索男投稿被拒,找谁说理去啊?连huaren大妈都瞧不起你,不肯把女儿嫁给你
: 。

avatar
wh
36
好,那我去看看主帖那两个链接。你为啥不看,都是短篇啊……

【在 a***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许是杭州的卖家?我没有仔细看。
: 大部分科幻都不是那么硬,完全不用担心看不懂 :D

avatar
wh
37
噢有道理。不过美国讲究多样性,不鸟正史的或许大有人在?可以请faculty版的id在
各自学校的faculty中做个问卷调查,然后汇总数据……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至少学界不可能多数,甚至不可能很多
: 这是史实,美国人写的二战史里也有描述的
: 否认这个就是自毁声誉

avatar
s*t
38
主要战役还有辽东的九连城、牛庄和田台庄,就是日本说的辽河平原攻略,开始是淮军
vs 日本陆军,被打得惨败,只好调动湘军,结果也是屁滚尿流。
还有日本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日本方面说的山东攻略,为的是背面包抄北洋水师的基地
,这都是陆军的功劳。
海战只有黄海海战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中国到目前为唯一一次现代化的海战),其它
的都不算。后来北洋水师被日本陆军从背后包围,刘公岛还有三四千人,哗变了,要投
降,吵着让丁汝昌给弟兄们留一条活路,最后丁汝昌被迫自杀。
主要那年头,朝廷里还是一大群满脑子文王周公的文科生,实务派只有李鸿章一人。而
李的淮军基本属于村民械斗的战斗力。
这次陆战证明了清军陆军就是渣渣,所以袁世凯才崛起,办欧式新军。海军基本完蛋,
从此中国海军基本就是打酱油的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海战比较悲壮,大部分将士与船共亡,还有邓世昌的拼死一搏。陆战逃兵多,留
: 下最大印记的只有旅顺大屠杀。三次海战,军舰损失过半,尤其主帅和几员大将都阵亡
: 或自杀,军心尽丧。要是我绝不自杀,要死也得拉几个垫背的。
: 记得你们大赞东乡平八郎。还记得有个英德的日德兰海战非常好看。

avatar
s*t
39
更有意思的是,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使用的是日本国产的村田造,村田18式,村田22
式,而淮军湘军大量使用德国毛瑟步枪,性能要优于日本陆军的武器。所以没办法怪武
器差了。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战役还有辽东的九连城、牛庄和田台庄,就是日本说的辽河平原攻略,开始是淮军
: vs 日本陆军,被打得惨败,只好调动湘军,结果也是屁滚尿流。
: 还有日本在山东荣成湾登陆,日本方面说的山东攻略,为的是背面包抄北洋水师的基地
: ,这都是陆军的功劳。
: 海战只有黄海海战一次大规模海战(也是中国到目前为唯一一次现代化的海战),其它
: 的都不算。后来北洋水师被日本陆军从背后包围,刘公岛还有三四千人,哗变了,要投
: 降,吵着让丁汝昌给弟兄们留一条活路,最后丁汝昌被迫自杀。
: 主要那年头,朝廷里还是一大群满脑子文王周公的文科生,实务派只有李鸿章一人。而
: 李的淮军基本属于村民械斗的战斗力。
: 这次陆战证明了清军陆军就是渣渣,所以袁世凯才崛起,办欧式新军。海军基本完蛋,

avatar
wh
40
你看维基说的:
陆军差距
清军配备大量的德式武器,但标准并不统一,一旦一个武器对应的子弹用完,则无法使
用其他武器的子弹。清军的弹药消耗数量也很大而且很不合理。如清军出发前往朝鲜,
每支枪配有子弹150发,每炮配有炮弹50颗;后又从国内运送炮弹子弹,但仅击毙日军
180人。日军人均仅消耗子弹8发。两国的陆上军事技术对抗体现在依据地利构筑的传统
要塞防御系统与连发枪、榴霰弹、野战火炮组成的现代火力系统之间的对抗。应当指出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清军在旅顺口和威海卫两地修建工事,构筑炮台,其工程之繁
浩,构造之雄伟,耗费之巨大,堪称中国近代军事工程史的里程碑。然而,甲午战争的
实践表明,两大要塞,一经日本军队的密集火力攻击便立即崩溃,旅顺口要塞不到一日
即告陷落,而威海卫也仅仅坚守了一周时间。究其原因,根源在于清军使用低技术水平
的防御系统来对抗高技术水平的攻击系统,在野战火炮大规模应用后,地理因素对于防
御的作用日益弱化,建立有效的防御系统比建立同一水平的攻击系统具有更大的难度,
需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因而也就更不容易成功。
清军的编制极为简单,日军则已有工兵与辎重兵的区别。清军士兵普遍训练不足,只会
喊一声就往前冲,不考虑利用地形地物,从不用跪射、卧射等射擊姿勢,一律站着射击
,开炮前还要先摇动大旗。
甲午战争中,日军因战斗死伤人数仅为964人,1658人死于疾病,25人死于自杀。但日
军在条约签署后进入台湾的乙未戰爭,面对以猎枪、土製大砲为武器的民军,战斗死伤
人数达4600人以上。
海军差距更可笑,说是弹药不带足,而且不用弹头装炸药的开花炮弹,击中敌舰不会爆
炸。再加上吨位、速度、装甲差一筹,总督、管带的军事素质差一筹,政府再差一筹。
我要是丁汝昌大概就降了,苦练20年再来打……

22

【在 s******t 的大作中提到】
: 更有意思的是,甲午战争中,日本陆军使用的是日本国产的村田造,村田18式,村田22
: 式,而淮军湘军大量使用德国毛瑟步枪,性能要优于日本陆军的武器。所以没办法怪武
: 器差了。

avatar
s*t
41
wiki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写啊,所以仅供参考。比如这里谈到清军冲锋,清军基本处于防
守,都是日本人在进攻啊。唯一的进攻是《五攻海城》,调了湖南佬刘坤一坐镇山海关
,湘军精锐进攻日本驻扎在海城的部队,结果五次突击全败,只好散了。
至于炮台工事,基本是对着海面的。人日本人从背面绕过来,你拿他怎么办?只好派出
陆军防御,当然,又失败了。
丁汝昌当时已经活不了了,朝廷肯定会杀他,所以还是留个自杀殉国为好。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看维基说的:
: 陆军差距
: 清军配备大量的德式武器,但标准并不统一,一旦一个武器对应的子弹用完,则无法使
: 用其他武器的子弹。清军的弹药消耗数量也很大而且很不合理。如清军出发前往朝鲜,
: 每支枪配有子弹150发,每炮配有炮弹50颗;后又从国内运送炮弹子弹,但仅击毙日军
: 180人。日军人均仅消耗子弹8发。两国的陆上军事技术对抗体现在依据地利构筑的传统
: 要塞防御系统与连发枪、榴霰弹、野战火炮组成的现代火力系统之间的对抗。应当指出
: ,自19世纪80年代以来,清军在旅顺口和威海卫两地修建工事,构筑炮台,其工程之繁
: 浩,构造之雄伟,耗费之巨大,堪称中国近代军事工程史的里程碑。然而,甲午战争的
: 实践表明,两大要塞,一经日本军队的密集火力攻击便立即崩溃,旅顺口要塞不到一日

avatar
a*s
42
我是准备买来看看 :)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好,那我去看看主帖那两个链接。你为啥不看,都是短篇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