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一个不好让老婆看到的故事,写了就发吧 (转载)#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a*e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mobile 讨论区 】
发信人: rocks (rocks),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讲一个不好让老婆看到的故事,写了就发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4 19:37:00 2015, 美东)
春节回家误了飞机,要等第二天才有合适的班机,提行李直奔火车站,可惜最后一班高
铁票已售尽,只剩一班K打头的所谓快车,据说是国内最慢的车了,高铁跑两个小时,
它要走七个钟头。正巧有一张硬卧退票,不愿再等到第二天,就立马买了票。
现在的绿皮车实际上不是绿色的,外面变成了淡红的颜色,但走进里面,感觉跟过去的
绿皮车没什么两样,连床铺之间放暖瓶的位置都一样。特别是走起来慢腾腾的,发出有
节奏的车轮声,让人又回到了过去。
说起绿皮车,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得第一次坐它,是母亲带我和弟弟妹妹回老家
看爷爷奶奶。那时候坐的人不多,每个人都有座,可能是只有出差或者在外地工作探亲
的人才有机会乘坐。卧铺票也不对外出售,要用干部介绍信才能买到。列车服务员热情
周到,穿着深蓝色制服,戴着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的小牌牌。饭时送上用铝皮饭盒装
的大米干饭,上面浇上一大勺青菜。列车员以男性为主,闲时会跟乘客唠家常,逗小朋
友玩儿,可喜欢他们了。当时就立志长大了当一名火车司机,或列车服务员。
随着一天天长大,发觉这个志向肯定不好实现了。比我年龄稍大一点的都下乡当了知青
。赶到我上高中,恢复了高考。考上了离家两天车程的武汉上大学。当时感觉绿皮车上
的人突然爆满起来,列车员也换了模样,象是现在的城管。
从我家没有始发车,另外途中还要在郑州转车。坐过路车要豁出命往上挤,上去后再使
劲朝里挪,边挪边向坐着的人问,同志,您在哪儿下。等问道在前方下的,就口头协约
:等你下了把座位给我。签约以后也不要停下来,再继续问,问到更近下的,再签约,
然后跟前面签约的人解除合同。当时的人都很诚恳,一般不会毁约。
在郑州转车也有小窍门,要几个人合伙。在第一班车上的十几个小时,很容易交上几个
转车的哥们儿,下车后一人看着行李,其他人分头排队,哪个先到哪个买。上车最关键
,因为有可能从车门挤不上去,大家就互相脱着拉着跳窗子。
坐这个绿皮车就象战斗,但每次都以胜利而告终,从来没有迟到返校。
在战斗到第四个年头,遇到了她。那是放暑假回家,在郑州转车后找位子。那趟车很满
,问到最早下的,也是在焦作站了,等坐下就累得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
被一个女孩儿的问声叫醒。抬头一看,她就站在我座位旁边,胸前戴着白色的大学校徽
。一看就是在郑州转的车,然后一路从别的车厢逃荒过来,哎,真可怜,还没找到座位。
她看我在看她,就问:您在哪儿下?我说卉州。她失望地笑了笑,说,我比你还早下。
看她累得斜靠在座椅旁,就不知不觉站了起来,说,你坐下歇歇吧。她一点儿都没客气
,说了声谢谢。
坐了大概十分钟,她站起来想把位子还给我。我说,不急,再坐会儿吧。她还是走到边
上,把位子还给了我。看她有点儿缓过了劲儿,就试探性地做了自我介绍。知道她在长
沙一所大学读书,跟我同级的,我们两家离得还挺近,只有三个小时。随着聊天话题的
增多,两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每半小时轮坐的协议。
等她下车,两个人还真有点儿恋恋不舍。我说,如果同一天返校,可以试着帮她占占座
,她欣然同意。
假期很无聊,在家里偶尔想起来这件事儿,还有她。凭着对她的记忆,画了张素描,放
在自己书桌上摆了好几天。妈妈问起来画的是谁,我说是同学。妈妈说,眼睛很好看。
假期很快结束,战斗又打响了。这次上车后很快找到了位置,但就一个。车在她那一站
停下,果然看到了她,她正站在站台上来回张望。我从车窗伸出头,向她挥手,她一眼
认出了我,跑到窗前,后面还跟着一个男的提着行李,她大声对我说,这是我哥哥。哥
哥把行李递给我,她从车门挤了进来。车开了,她给哥哥挥了挥手,说,让爸妈放心好
了,车上有同学照顾。
这次见面,就象见了老相识,两人一直滔滔不绝。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她没有到别
处找位子,两人又开始了轮坐,一直快到郑州,对面位子才空出来。
郑州转车的战斗象往年一样,这次有了她,好像并不觉得那么惨烈。往年买上票等车的
时候,会到周边小店买个火烧,这次没有。我们坐在候车室,她拿出了糕点分给我,说
是她爸爸亲手做的。
在武昌站分手前两人互相留了通信地址,告别的客套话在停车之前早早就说完了,静静
地等着停车。在偶尔稍长的对视中,可以感到眼睛的湿润。
下车的那一刻,她说了句:给我写信。
大学第四年有实习,准备考研,一直没有静下心。想着给她写信,但一直不知道写什么
好,有些胡思乱想出来的东西,不好冒昧地讲。元旦给她发了明信片,写了短短几句祝
愿的话,最后说,今年寒假不回去了,在学校复习考研。
很快收到了她的回信,秀丽的文字,讲述她在学习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儿,就象在车上
的聊天。最后说,祝我考研成功。
在放假前给她回了信,这次信中不光有祝愿的话,还谈了自己在事业上的“宏伟”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考研,毕业设计,研究生面试,杂事儿。一天天在忙忙碌碌中渡过
,直到有一天收到她的来信。信中说,她分配到了家乡附近的一所大学教书,这也是她
所期望的。她马上就要启程了,这次肯定无法跟我一起坐车了,祝我事业成功。
看了信才恍然大悟,后悔为什么没有早跟她联系。我马上按她所说的学校给她发了封信
,并留了我家和研究生学校的地址,表达了我的歉意,并希望她给我联系。
然后等信,等了整整一个夏天也没有等到。研究生入学后,又试着给她发了个明信片,
还是没有结果。
故事快讲完了,说说什么叫无缘吧。后来才知道,她确实分配到那个学校,但在刚成立
的专科分校教书,专科分校和本校根本就不在一个城市。现在分校已经是一所独立的学
校了。从网上能看到她的信息,看她混的不错,家庭肯定也很幸福吧。
感叹时代的巨变,现在不光有高铁,还有QQ,微信,让无缘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
绿皮火车在慢悠悠的走着,车上的年轻人站着,坐着,躺着,没有人说话聊天,各自忙
着手里的智能手机,世界真是变了。
发信人: rocks (rocks),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讲一个不好让老婆看到的故事,写了就发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4 19:37:00 2015, 美东)
春节回家误了飞机,要等第二天才有合适的班机,提行李直奔火车站,可惜最后一班高
铁票已售尽,只剩一班K打头的所谓快车,据说是国内最慢的车了,高铁跑两个小时,
它要走七个钟头。正巧有一张硬卧退票,不愿再等到第二天,就立马买了票。
现在的绿皮车实际上不是绿色的,外面变成了淡红的颜色,但走进里面,感觉跟过去的
绿皮车没什么两样,连床铺之间放暖瓶的位置都一样。特别是走起来慢腾腾的,发出有
节奏的车轮声,让人又回到了过去。
说起绿皮车,对它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记得第一次坐它,是母亲带我和弟弟妹妹回老家
看爷爷奶奶。那时候坐的人不多,每个人都有座,可能是只有出差或者在外地工作探亲
的人才有机会乘坐。卧铺票也不对外出售,要用干部介绍信才能买到。列车服务员热情
周到,穿着深蓝色制服,戴着主席像章和为人民服务的小牌牌。饭时送上用铝皮饭盒装
的大米干饭,上面浇上一大勺青菜。列车员以男性为主,闲时会跟乘客唠家常,逗小朋
友玩儿,可喜欢他们了。当时就立志长大了当一名火车司机,或列车服务员。
随着一天天长大,发觉这个志向肯定不好实现了。比我年龄稍大一点的都下乡当了知青
。赶到我上高中,恢复了高考。考上了离家两天车程的武汉上大学。当时感觉绿皮车上
的人突然爆满起来,列车员也换了模样,象是现在的城管。
从我家没有始发车,另外途中还要在郑州转车。坐过路车要豁出命往上挤,上去后再使
劲朝里挪,边挪边向坐着的人问,同志,您在哪儿下。等问道在前方下的,就口头协约
:等你下了把座位给我。签约以后也不要停下来,再继续问,问到更近下的,再签约,
然后跟前面签约的人解除合同。当时的人都很诚恳,一般不会毁约。
在郑州转车也有小窍门,要几个人合伙。在第一班车上的十几个小时,很容易交上几个
转车的哥们儿,下车后一人看着行李,其他人分头排队,哪个先到哪个买。上车最关键
,因为有可能从车门挤不上去,大家就互相脱着拉着跳窗子。
坐这个绿皮车就象战斗,但每次都以胜利而告终,从来没有迟到返校。
在战斗到第四个年头,遇到了她。那是放暑假回家,在郑州转车后找位子。那趟车很满
,问到最早下的,也是在焦作站了,等坐下就累得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道睡了多久,
被一个女孩儿的问声叫醒。抬头一看,她就站在我座位旁边,胸前戴着白色的大学校徽
。一看就是在郑州转的车,然后一路从别的车厢逃荒过来,哎,真可怜,还没找到座位。
她看我在看她,就问:您在哪儿下?我说卉州。她失望地笑了笑,说,我比你还早下。
看她累得斜靠在座椅旁,就不知不觉站了起来,说,你坐下歇歇吧。她一点儿都没客气
,说了声谢谢。
坐了大概十分钟,她站起来想把位子还给我。我说,不急,再坐会儿吧。她还是走到边
上,把位子还给了我。看她有点儿缓过了劲儿,就试探性地做了自我介绍。知道她在长
沙一所大学读书,跟我同级的,我们两家离得还挺近,只有三个小时。随着聊天话题的
增多,两人在友好的气氛中达成了每半小时轮坐的协议。
等她下车,两个人还真有点儿恋恋不舍。我说,如果同一天返校,可以试着帮她占占座
,她欣然同意。
假期很无聊,在家里偶尔想起来这件事儿,还有她。凭着对她的记忆,画了张素描,放
在自己书桌上摆了好几天。妈妈问起来画的是谁,我说是同学。妈妈说,眼睛很好看。
假期很快结束,战斗又打响了。这次上车后很快找到了位置,但就一个。车在她那一站
停下,果然看到了她,她正站在站台上来回张望。我从车窗伸出头,向她挥手,她一眼
认出了我,跑到窗前,后面还跟着一个男的提着行李,她大声对我说,这是我哥哥。哥
哥把行李递给我,她从车门挤了进来。车开了,她给哥哥挥了挥手,说,让爸妈放心好
了,车上有同学照顾。
这次见面,就象见了老相识,两人一直滔滔不绝。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她没有到别
处找位子,两人又开始了轮坐,一直快到郑州,对面位子才空出来。
郑州转车的战斗象往年一样,这次有了她,好像并不觉得那么惨烈。往年买上票等车的
时候,会到周边小店买个火烧,这次没有。我们坐在候车室,她拿出了糕点分给我,说
是她爸爸亲手做的。
在武昌站分手前两人互相留了通信地址,告别的客套话在停车之前早早就说完了,静静
地等着停车。在偶尔稍长的对视中,可以感到眼睛的湿润。
下车的那一刻,她说了句:给我写信。
大学第四年有实习,准备考研,一直没有静下心。想着给她写信,但一直不知道写什么
好,有些胡思乱想出来的东西,不好冒昧地讲。元旦给她发了明信片,写了短短几句祝
愿的话,最后说,今年寒假不回去了,在学校复习考研。
很快收到了她的回信,秀丽的文字,讲述她在学习生活中一些有趣的事儿,就象在车上
的聊天。最后说,祝我考研成功。
在放假前给她回了信,这次信中不光有祝愿的话,还谈了自己在事业上的“宏伟”计划。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考研,毕业设计,研究生面试,杂事儿。一天天在忙忙碌碌中渡过
,直到有一天收到她的来信。信中说,她分配到了家乡附近的一所大学教书,这也是她
所期望的。她马上就要启程了,这次肯定无法跟我一起坐车了,祝我事业成功。
看了信才恍然大悟,后悔为什么没有早跟她联系。我马上按她所说的学校给她发了封信
,并留了我家和研究生学校的地址,表达了我的歉意,并希望她给我联系。
然后等信,等了整整一个夏天也没有等到。研究生入学后,又试着给她发了个明信片,
还是没有结果。
故事快讲完了,说说什么叫无缘吧。后来才知道,她确实分配到那个学校,但在刚成立
的专科分校教书,专科分校和本校根本就不在一个城市。现在分校已经是一所独立的学
校了。从网上能看到她的信息,看她混的不错,家庭肯定也很幸福吧。
感叹时代的巨变,现在不光有高铁,还有QQ,微信,让无缘成为我们那个时代的故事。
绿皮火车在慢悠悠的走着,车上的年轻人站着,坐着,躺着,没有人说话聊天,各自忙
着手里的智能手机,世界真是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