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昆曲和评弹为什么没有生命力
avatar
昆曲和评弹为什么没有生命力#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p*n
1
为什么昆曲和评弹没有生命力?
同为江南艺术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越剧沪剧和江南滑稽就有生命力?
很简单,前两者谄媚官方,“向北方靠拢”,全部或大量使用北方话,以致于不南不北
,失去地域文化特色,两边不讨好。
而后三者坚持使用吴语演出,虽然仅局限于吴语区,但是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昆曲昆曲,顾名思义,起于昆山(苏州上海之间),起初当然是用吴语演唱和对白的。
但是后世无知文人觉得吴语不登大雅之堂,于是有好事者提议用中州音(大致接近今天
的南京话),结果完全别扭了。
曲调还是江南特色的水腔磨,却用慷慨激昂的北方话演唱,这多不协调呀。
但是这帮无知文人这么谄媚官方,照顾大局,北方人理你吗?完全没有啊。昆曲在北方
从来就没流行过。
北方人心直口快,一听到这水腔磨,立马就不耐烦了,还不如听京剧呢。
江南人一听这曲调倒是好听,可惜这唱腔。。。太慷慨激昂了。江南文化讲究淡泊宁静
,这完全不兼容。
评弹呢,至少没有全部使用北语,但是相比越剧来说,太多使用文读,以致于江南人听
着很不舒服。
这点上当然是沪剧和滑稽做的最好,完全没有文读,全部使用吴语和古汉语。
例如下面这个评弹,一句话里用了多少文读啊!听着太不爽了,像夹杂着江北话一样。
https://youtu.be/zC3DzNQcdVY
avatar
l*i
2
现如今的这个‘江南’概念形成已经很晚了。清末之前,整个这片地区不管经济还是文
化无疑是以南京为中心的。所以加入‘中州音’算是当时‘先进文化’的代表。
相比之下,比如说越剧,它的历史很短。诞生日被定在1906年,第一次称‘越剧’是
1925年。所以虽然与众不同,但是要说是‘江南传统文化’云云,其实很有问题。此外
,又比如评弹,真正出名也是1920年代引入上海。应该说上海取代南京成为地区经济文
化中心的确有很大影响。包括把组成上海移民的主要来源定为‘真正的江南’,也是这
么来的。
avatar
wh
3
中州音是南京话吗?我咋听说是河南一带的发音?
不知道北昆以前市场怎样。听说北昆戏路较广,保留武戏;历史传承比南昆好,南昆几
近湮灭、办昆曲传习所时,北昆还反哺过南昆?
昆曲是不是比越剧、沪剧这些都早很多?好像有个花雅竞争,昆曲这样的雅剧最终不敌
各种通俗民间戏曲,走向衰落。当代昆曲复兴几乎靠白先勇一人之力……
评弹好像的确词很雅,不过在七八十年代还很流行吧,电台里经常放。七八十年代上海
、苏州等地的电影,背景音乐经常有评弹。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昆曲和评弹没有生命力?
: 同为江南艺术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越剧沪剧和江南滑稽就有生命力?
: 很简单,前两者谄媚官方,“向北方靠拢”,全部或大量使用北方话,以致于不南不北
: ,失去地域文化特色,两边不讨好。
: 而后三者坚持使用吴语演出,虽然仅局限于吴语区,但是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 昆曲昆曲,顾名思义,起于昆山(苏州上海之间),起初当然是用吴语演唱和对白的。
: 但是后世无知文人觉得吴语不登大雅之堂,于是有好事者提议用中州音(大致接近今天
: 的南京话),结果完全别扭了。
: 曲调还是江南特色的水腔磨,却用慷慨激昂的北方话演唱,这多不协调呀。
: 但是这帮无知文人这么谄媚官方,照顾大局,北方人理你吗?完全没有啊。昆曲在北方

avatar
d*1
4
评弹一把琵琶,坐着弹唱,有点像北方的相声,和京剧也好越剧也好,需要复数的人参
加的用肢体语言表现的完全不是不是一个类别的,一个是“戏”,一个是“说唱”,自
然不能比较。评弹确实是文弹,听不大懂,调子就翻来覆去那么几个,估计要听得懂词
的话,还有点意思
avatar
I*d
5
昆剧的出现是建立在元杂剧的基础上的。元代杂剧兴旺,韵书从《中原音韵》,这就是
所谓“中州韵”的来源,就是中原地区的音韵。“中州”这个词是从金代开始使用的,
金元两代很流行,用来指代中原地区。《中原音韵》的出现是语言自然变化导致韵书变
化的过程,不存在好事者的问题。明朝之后,传奇兴起,虽然是南戏的基础,但是也同
时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当时天下四大腔,都是以《中原音韵》为韵书,昆腔经过昆山
的魏良辅改革,才形成水磨调,慢慢碾压其它三个腔,但一向是中州韵,从未改过。这
一步步的都是好几百年的传统,越剧、沪剧、苏剧、滑稽戏这些起源于各地弹簧的地方
小戏,都是百年前才开始的。你这么解释完全是无视历史事实啊。
至于说昆剧现在生命力没有越剧强,这也是有历史过程的。昆剧是被京剧打败的,打败
的时候越剧这些地方戏种还没有出现,根本不相干哪。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昆曲和评弹没有生命力?
: 同为江南艺术的杰出代表,为什么越剧沪剧和江南滑稽就有生命力?
: 很简单,前两者谄媚官方,“向北方靠拢”,全部或大量使用北方话,以致于不南不北
: ,失去地域文化特色,两边不讨好。
: 而后三者坚持使用吴语演出,虽然仅局限于吴语区,但是仍然保持顽强的生命力。
: 昆曲昆曲,顾名思义,起于昆山(苏州上海之间),起初当然是用吴语演唱和对白的。
: 但是后世无知文人觉得吴语不登大雅之堂,于是有好事者提议用中州音(大致接近今天
: 的南京话),结果完全别扭了。
: 曲调还是江南特色的水腔磨,却用慷慨激昂的北方话演唱,这多不协调呀。
: 但是这帮无知文人这么谄媚官方,照顾大局,北方人理你吗?完全没有啊。昆曲在北方

avatar
i*c
6
正解。楼主满嘴胡话

【在 I***d 的大作中提到】
: 昆剧的出现是建立在元杂剧的基础上的。元代杂剧兴旺,韵书从《中原音韵》,这就是
: 所谓“中州韵”的来源,就是中原地区的音韵。“中州”这个词是从金代开始使用的,
: 金元两代很流行,用来指代中原地区。《中原音韵》的出现是语言自然变化导致韵书变
: 化的过程,不存在好事者的问题。明朝之后,传奇兴起,虽然是南戏的基础,但是也同
: 时继承了元杂剧的传统。当时天下四大腔,都是以《中原音韵》为韵书,昆腔经过昆山
: 的魏良辅改革,才形成水磨调,慢慢碾压其它三个腔,但一向是中州韵,从未改过。这
: 一步步的都是好几百年的传统,越剧、沪剧、苏剧、滑稽戏这些起源于各地弹簧的地方
: 小戏,都是百年前才开始的。你这么解释完全是无视历史事实啊。
: 至于说昆剧现在生命力没有越剧强,这也是有历史过程的。昆剧是被京剧打败的,打败
: 的时候越剧这些地方戏种还没有出现,根本不相干哪。

avatar
wh
7
我记得小时候常看到电视里唱评弹。我外公外婆有时也听,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懂。前
几年去苏州评弹博物馆,那儿定期还有书场,买年票的老顾客不少,年轻人很少。

【在 d********1 的大作中提到】
: 评弹一把琵琶,坐着弹唱,有点像北方的相声,和京剧也好越剧也好,需要复数的人参
: 加的用肢体语言表现的完全不是不是一个类别的,一个是“戏”,一个是“说唱”,自
: 然不能比较。评弹确实是文弹,听不大懂,调子就翻来覆去那么几个,估计要听得懂词
: 的话,还有点意思

avatar
j*6
8
无论哪种艺术形式,兴衰存亡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avatar
x*o
9
评弹没有生命力?起码在上海还是不错的。评弹的唱腔可能对于某些上海人有难度。但
是一般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所有江浙一带的人,要听懂都没有难度。我反到觉得
越剧的群众基础比评弹要差。评弹估计在江浙一带是仅次于京剧的传统戏曲了。
我个人觉得评弹的三国和隋唐比说书的讲的有趣。特别是一些牛逼的评弹演员,他们一
般会加入很多噱头。很有趣。
现在上海各家书场的票挺便宜的,到那里听听书,和朋友聊聊天,喝喝茶,吃吃小点心
,时间飞驰如电。
给个例子
《顾鼎臣 》张鉴庭 张鉴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1fe5001019vnp.html
avatar
I*d
10
评弹其实属于曲艺,相当于北方的评书。只说不唱叫评话,有唱的叫弹词。苏州电视台
有电视书场,我时不时听听。上海台本来有评弹天地,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网上很久
看不到了。


: 我记得小时候常看到电视里唱评弹。我外公外婆有时也听,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
懂。前

: 几年去苏州评弹博物馆,那儿定期还有书场,买年票的老顾客不少,年轻人很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记得小时候常看到电视里唱评弹。我外公外婆有时也听,不知道他们听不听得懂。前
: 几年去苏州评弹博物馆,那儿定期还有书场,买年票的老顾客不少,年轻人很少。

avatar
I*d
11
评弹是曲艺,和戏曲不好比。不过上海真的听评弹的比越剧多?这个和我的认知还是差
挺多的。上海也是越剧的大本营啊。

【在 x*******o 的大作中提到】
: 评弹没有生命力?起码在上海还是不错的。评弹的唱腔可能对于某些上海人有难度。但
: 是一般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所有江浙一带的人,要听懂都没有难度。我反到觉得
: 越剧的群众基础比评弹要差。评弹估计在江浙一带是仅次于京剧的传统戏曲了。
: 我个人觉得评弹的三国和隋唐比说书的讲的有趣。特别是一些牛逼的评弹演员,他们一
: 般会加入很多噱头。很有趣。
: 现在上海各家书场的票挺便宜的,到那里听听书,和朋友聊聊天,喝喝茶,吃吃小点心
: ,时间飞驰如电。
: 给个例子
: 《顾鼎臣 》张鉴庭 张鉴国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1fe5001019vnp.html

avatar
i*h
12
擦,越剧绝对碾压评弹

【在 x*******o 的大作中提到】
: 评弹没有生命力?起码在上海还是不错的。评弹的唱腔可能对于某些上海人有难度。但
: 是一般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对于所有江浙一带的人,要听懂都没有难度。我反到觉得
: 越剧的群众基础比评弹要差。评弹估计在江浙一带是仅次于京剧的传统戏曲了。
: 我个人觉得评弹的三国和隋唐比说书的讲的有趣。特别是一些牛逼的评弹演员,他们一
: 般会加入很多噱头。很有趣。
: 现在上海各家书场的票挺便宜的,到那里听听书,和朋友聊聊天,喝喝茶,吃吃小点心
: ,时间飞驰如电。
: 给个例子
: 《顾鼎臣 》张鉴庭 张鉴国
: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a1fe5001019vnp.html

avatar
a*u
13
53俱乐部的东西,怎么可能有生命力?早就被丢到四旧的垃圾堆里去了。
大家赶紧听我大乃木坂46的歌曲,这才是世界的希望。麻痹的,秋元康不拿诺贝尔文学
奖,天理不容。
avatar
i*e
14
昆曲平坦都比越剧老,生命周期前两者比越剧长多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