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t*k
1
好莱坞的主旋律
好莱坞其实也是有主旋律,有一些潜规则的,比如说,可爱的孩子的死是不能拍的,这
不是因为有什么上级的红头文件或者审查,而是因为金钱。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美国
人,都会十分反感这一幕,那么票房就会危险了。好莱坞其实是美国巨大的赚钱机器,
这个根本可不能忘记。
今年奥斯卡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爱乐之城》的日子,这两个电影我以为都是好莱
坞的主旋律。我不敢,也烦那些社论式的所谓影评,一个电影的好坏是一个十分私人的
事情,你是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作为代表来说三道四,你问了我的意见吗?还往往一付
自以为是的模样,经常让人恶心。
所以说,我只能,也只想写一点东西作为脚注,如果对读者有点帮助,就十分得意了。
要很好的理解《爱乐之城》,就得知道美国电影里面有一类称为歌舞片,传统悠久。另
一个印度的宝莱坞的歌舞片也是多多,除了这两个坞以外,我都不知道还有谁喜欢拍这
种电影,起码欧洲人是极少玩这个东西。
美国歌舞片最经典的应该是《雨中情》,其中的主题歌在美国应该是家喻户晓,现在我
立刻就可以哼出来,的确是一段好音乐,让人过耳不忘,尽管我已经忘记了那个电影的
情节。与《雨中情》一样,《爱乐之城》也是浪漫爱情片,但是后者却是很有些让人伤
感。
如果电影里面不许有爱情,估计95%以上的电影就没有了。除了中国人,我觉得没有什
么人有这种荣幸,很长时间里在舞台银幕上看不到爱情(文革中的中国),但并不妨碍
人们生孩子,这真是一件十分奇妙的事情。
不过怎么说,浪漫的爱情绝对是好莱坞的主旋律,出名的或者不出名的不知有多少,大
师,师哥和美女不知有多少,所以现在的人想弄出一点新东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爱乐之城》的情节是再老套不过(实际上所有的爱情片情节都是如此),所以要让人看
下去而叫好没有一点油菜花是办不到的。
这个电影不是《英国病人》或者《日瓦哥医生》那种气势磅礴的大片,而是小桥流水式
的东西,但是导演的确是处处动了脑筋的,音乐,摄影到服装道具都不错,我想说十分
精致。最后一段最煽情,女主角无意来到一个音乐吧,突然发现名字却是很久以前,自
己给那时的男朋友取的,因为他的理想就是拥有一个风格独到的音乐吧。
其实他们彼此相爱,在最困难的时候相互帮助,却因为各自的梦想而分手。她走了进去
,果然看到他在舞台上,他们相望而没有一句话,然后他为她唱了一首欢快而同时有些
忧伤的歌,她在歌声中往事如烟,在歌声中浮想联翩,最后她离去仍然无语,的确无话
可说。如果他们读过唐诗,就知道中国一千年前有一个诗人什么都知道,所以说“此情
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歌舞片是爱情唱主角,人高兴了当然想载歌载舞,但是,如果认为歌舞片只能表达爱情
就大错特错了,比如说《芝加哥》就是很有些黑色幽默,与爱情关系不大。在圈子里认
为最好的歌舞片是
《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这个导演和这个影片恐怕是电影学院导演
系的必修课。
这个电影的导演是丹麦人拉斯•冯•提尔,是属于那种有创造力,有些前卫
的家伙,有些和基斯洛夫斯基类似,后者名气更大,但我认为前者的才华不亚于后者。
他们的电影都不是那种大众电影,看的人不会多,但影响巨大。这个丹麦人当然是不鸟
好莱坞的主旋律(我觉得他用歌舞片只是因为内容需要,与好莱坞的大不相同,一不小
心就成为了经典,牛人经常这样),这种人拍的电影虽然票房不高,但却经常代表着电
影艺术发展的方向,就像《三色》的那一套手法在以后许许多多影片中都可以看到。
老实说,我不认为好莱坞能够弄出这种电影,好莱坞当道的是斯皮尔伯格,这个老兄如
果不是十分恶俗,也是八分恶俗。我特别讨厌他的《阿甘》,第一,我小时候有一个低
智商的邻居,所以我知道这种人是十分可怜的,被人歧视欺辱,经常生活在恐惧之中,
哪里像阿甘一样,弄得我都想去当阿甘,多么快活。第二,这个世界上没有坚持努力就
一定能成功一说,我认为自己非常努力,而且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十亿人,也有一亿人
非常努力想成为巴菲特,但是呢?怎么可能一个低智商的人靠特别执着努力就可以成为
百万富翁,干什么都行,这可有点侮辱人(特别是乒乓球运动员)。我并不反感要人励
志,而是讨厌这种风格,把童话讲得更像真的,这种好莱坞忽悠是不是太过分了一点。
《在黑暗中漫舞》(Dancer in the Dark)可不是《阿甘》,说的是一个无比凄惨的故
事,是那种看了就不会忘记的电影,但是,我是不会想看第二遍,尽管我有这个碟子。
这个电影的风格许多人并不喜欢,它是那种把想象和现实糅合到一起东西。
一个单身母亲为了儿子蒙冤而被关进死囚,她已经知道自己必死,但是牢房却关不住她
的想象,那些美好的想象就用歌舞的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于是电影就不停地在两者之
间切换,死囚让那些梦幻般的歌舞美丽无比,当然也可以反过来,那些轻歌曼舞让人感
到现实是多么冷酷,苍白而无力。
我看完以后的感想就是电影这个东西的表现力真是无穷无尽,只要人想得到,就可以变
为现实。
可能有人不同意《海边的曼彻斯特》是好莱坞的主旋律,那么惨兮兮,但是,仔细品一
品,却可以发现其实是温情脉脉。比如说,男主角的前妻向他说对不起,因为那个时候
对他过分了。但是,正因为他的失误把他们的孩子给弄死了,你把一个母亲的孩子搞得
没有了,你想她会怎么样?不杀人恐怕就不算过分。我估计自己周围的母亲没有一个会
道歉,凭什么?
男主角的哥哥对他极好,所以他照顾那个孩子于情于理都是应该的,我倒觉得他做的不
够。他周围的朋友对他也是百依百顺,不知是为什么。我想此人就是一个jerk,一个
jerk自暴自弃除了警察,当真有人在乎?影片似乎要人同情他,我却找不出理由,是他
伤害了亲人,又不是别人对不起他。
温情社会是好莱坞最重要的主旋律,特别是那种冰冷外壳里的温柔,我总觉得那多半是
一种想象,现实中外表冰冷里面也会差不多。当然,我并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就都是冷酷
无情,而只是说,你要相信好莱坞的主旋律就是太幼稚了。我当然遇到过他人的好意和
温情,我现在觉得:你应该把这些当成上天最珍贵的礼物,好好珍惜,这不是经常会有
的东西,别人并不欠你什么,至于这个世界我到现在还是弄不清楚是什么,但肯定不是
温情脉脉。
人性是好是坏从人类可以讨论问题起就争个不停,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没有人能有一个
大家都同意的结论,所以不说也罢。我只想说两个关键地方与英语有关的理解。
“This nothing there。”
如果直译,“那里什么都没有。” 等同于“there is nothing。”但是,这里面有一
个文化背景的东西在里面。在某些时候,我们可以说,这个句子的实际意思是:“上帝
并不存在。”我们知道,“there are”是所谓的存在句型,因为信仰基督教的人认为
上帝无所不在,当你说那里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否认上帝。所以说,这个地
方的意思有一些微妙,你可以理解为说话人的强烈的虚无主义的情绪,这一层意思必须
在这个文化背景里才能理解。
“I can’t beat it。”
我看到有人翻译为“我战胜不了这个。”我觉得这里不妥,犯了一字一字翻译的毛病。
根据上下文,应该理解为“我逃避不了这个。”的确beat这个字就是有逃避的意思。但
是,战胜和逃避在中文中的差异不小,前者还还残存一点自信和信心,后者则是随波逐
流都不可得。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不喜欢这两部电影,不过是发发牢骚。它们还是都不错的,现在的
人看的东西太多,电影要抓住人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起码,拍摄的风景和背景音乐都是
一流,再有一个过得去,不会让人倒胃口演员和情节对话就知足了吧。
我现在不知为什么变得这样挑剔,那些所谓的经典还是可以找到一些毛病,也许我这人
就是有时候爱说反话。
avatar
f*n
2
德佬是个天然右派,看出了童话背后的鲜血,鸡汤背后的残忍
avatar
s*l
3
美丑善恶都是人性的一部分。恶人也有温情的一面,好人也有邪恶的一面,不能因为艺
术夸大了恶人温情的一面而否定他是坏人。不能因为你看到一只母狮子救了一只幼鹿你
就认为狮子不吃人。

【在 t**********k 的大作中提到】
: 好莱坞的主旋律
: 好莱坞其实也是有主旋律,有一些潜规则的,比如说,可爱的孩子的死是不能拍的,这
: 不是因为有什么上级的红头文件或者审查,而是因为金钱。所有的人,当然也包括美国
: 人,都会十分反感这一幕,那么票房就会危险了。好莱坞其实是美国巨大的赚钱机器,
: 这个根本可不能忘记。
: 今年奥斯卡是《海边的曼彻斯特》和《爱乐之城》的日子,这两个电影我以为都是好莱
: 坞的主旋律。我不敢,也烦那些社论式的所谓影评,一个电影的好坏是一个十分私人的
: 事情,你是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作为代表来说三道四,你问了我的意见吗?还往往一付
: 自以为是的模样,经常让人恶心。
: 所以说,我只能,也只想写一点东西作为脚注,如果对读者有点帮助,就十分得意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