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珍惜 ,才能过好这一生#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h*s
1 楼
记得十岁左右的时候,我们几个邻居家的小孩子一起去看电影《小兵张嘎》,一个大我
们几岁的邻居哥哥,神采飞扬地对我们说:“如果再打仗,我就去打日本鬼子。”
那种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们认为战争是一件好玩的游戏,全都跃跃欲试地说:“带我
们一起去吧!”
至今想起来,当年那个未成年的哥哥,也真的不理解战争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没有经历过其中残酷的人,不会懂得其中的重创。
十八岁那年,在爷爷的小屋里,当时他正喝着一壶老酒,旁边桌上的录音机里,正放着
京剧《四郎探母》,他谈起了他经历的战争。
“那些年,一到夜里就抓壮丁。我们家三代单传,我娘舍不得我去当兵,让我躲到河堤
的树林子里去。
冬天的夜晚东北风刺骨的冷,冻得上下牙‘咯咯咯’不停地响。趁着没人的时候,我娘
给我送些吃的去,饭都是冷的,有吃的还是好时候。”
我问他:“爷爷,那年你多大?”
他喝一口酒,缓缓放下酒杯,银制筷子夹一块鸡肉,慢慢地说:“那年,我十六。”
我好比笼中鸟
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
受了孤单
我好比浅水龙
困在了沙滩
……
他跟着唱词,晃了晃头,手在膝头一点一点的打着节拍,屋里酒香四溢,秋菊开得正盛
,阳光透过窗玻璃,洒满半个房间。
一九四零年一位六十七岁的韩国人,跟龙应台讲起二战时期,他一家逃难到沈阳。
“只有八岁,”他说:“很多事不懂,但是无法忘怀,日本人走了,苏联人来了,苏联
兵家家户户找女人。
我妈和邻居的女人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从后门窜逃,抱着我们躲到高粱田里去,一整夜都
躲在田里,很冷。”
“后来,我们冒死逃出沈阳,流离颠沛,最后终于回到韩国,在汉城住下来,我快十岁
了。然后也是在街上,看见打死人。警察挨家挨户搜查异党,拖出来在街上活活打死。”
电影《父辈的旗帜》里有一句话:每个混蛋都自以为了解战争,那是因为他们未经沙场。
金门岛对于龙应台是一个朱熹曾经讲过学的地方,金门的窄街深巷、老屋古树檏拙而幽
静,有几分武陵人家桃花源的情致的地方。龙应台不敢去。
在她看来金门的美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因为在这个小小的美丽岛上,在四十年的战地
封锁中在地下埋藏了无计其数的地雷。
岛上的孩子都没见过球,球是管制品,没人敢到沙滩上玩耍追逐,没人敢进森林里采野
花野果,没人敢跳进海里玩水游泳。
这里的人,很多在上学的路上失去了一条手臂、一条腿;这里的人,很多赤脚荷锄的农
民被炸残废;这里的人,很多背着婴儿到田间送饭的母亲被炸瞎……
在阿富汗,在巴勒斯坦、安哥拉、苏丹、中亚、缅甸……还埋着成千上万的地雷。
埋下一颗地雷,只要三至二十五美元,扫除一颗地雷,得花三百至一千美元。
一个扫雷员,一整天下来,他可以清二十到五十平方公尺的范围。
意思是说,要扫除阿富汗五分之一国土的地雷,需要的时间是四千三百年。
龙应台说:“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
,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
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
,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204年4月十字军东征,十字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的骑士们和天主教的教士们以及威尼斯商人们,纷纷涌入城内大肆掠夺,城堡中
的圣器被抢劫,各种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被抢走,祭坛与教堂门窗上的金银都被剥下。
最后,纵火将许多建筑与珍贵的书籍付之一炬,城中百姓惨遭涂炭,尸野遍地,血流成
河。
从王昌龄的“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到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还有许浑的“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还有备受战火煎熬
的诗圣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高启的“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离乱的苦,哪里能写的完啊?
托尔斯泰说:“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
战争里哪有赢家,都是血水灌注的不堪回首。像一道道伤疤,永久地铭刻在世界的历史
扉页上,每一串长长的数字后面都是成千上万的累累白骨。
首尔街头,龙应台看到一个僧人,从幽静的巷子里走出来。灰色的僧袍被风吹起一角。
僧人脸上满是皱纹,眼角静定,步履稳重。
她还看见一家纸店,宣纸一捆一捆的,大大小小的毛笔悬挂,黑色的笔杆,白色的毛,
像含蓄未开的白荷花,一个美丽的展览。
摊开在人行道上的,是厚厚一叠手工纸,桌面一样大。纸面凹凸,纹路粗犷,纹与纹间
夹着真实的沉绿色的竹叶和绛红色的九重葛花瓣。
十月的阳光照在纸上,龙应台就站在那人行道上,看呆了。
要怎样的崇拜美,才会做出这样的纸来啊?
和平的土壤里才能开得出像龙应台此刻的心情,可以驻足观望,平心静气地冥想。
们几岁的邻居哥哥,神采飞扬地对我们说:“如果再打仗,我就去打日本鬼子。”
那种兴高采烈的样子,让我们认为战争是一件好玩的游戏,全都跃跃欲试地说:“带我
们一起去吧!”
至今想起来,当年那个未成年的哥哥,也真的不理解战争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没有经历过其中残酷的人,不会懂得其中的重创。
十八岁那年,在爷爷的小屋里,当时他正喝着一壶老酒,旁边桌上的录音机里,正放着
京剧《四郎探母》,他谈起了他经历的战争。
“那些年,一到夜里就抓壮丁。我们家三代单传,我娘舍不得我去当兵,让我躲到河堤
的树林子里去。
冬天的夜晚东北风刺骨的冷,冻得上下牙‘咯咯咯’不停地响。趁着没人的时候,我娘
给我送些吃的去,饭都是冷的,有吃的还是好时候。”
我问他:“爷爷,那年你多大?”
他喝一口酒,缓缓放下酒杯,银制筷子夹一块鸡肉,慢慢地说:“那年,我十六。”
我好比笼中鸟
有翅难展
我好比虎离山
受了孤单
我好比浅水龙
困在了沙滩
……
他跟着唱词,晃了晃头,手在膝头一点一点的打着节拍,屋里酒香四溢,秋菊开得正盛
,阳光透过窗玻璃,洒满半个房间。
一九四零年一位六十七岁的韩国人,跟龙应台讲起二战时期,他一家逃难到沈阳。
“只有八岁,”他说:“很多事不懂,但是无法忘怀,日本人走了,苏联人来了,苏联
兵家家户户找女人。
我妈和邻居的女人一听到风吹草动就从后门窜逃,抱着我们躲到高粱田里去,一整夜都
躲在田里,很冷。”
“后来,我们冒死逃出沈阳,流离颠沛,最后终于回到韩国,在汉城住下来,我快十岁
了。然后也是在街上,看见打死人。警察挨家挨户搜查异党,拖出来在街上活活打死。”
电影《父辈的旗帜》里有一句话:每个混蛋都自以为了解战争,那是因为他们未经沙场。
金门岛对于龙应台是一个朱熹曾经讲过学的地方,金门的窄街深巷、老屋古树檏拙而幽
静,有几分武陵人家桃花源的情致的地方。龙应台不敢去。
在她看来金门的美都带着点无言的忧伤。因为在这个小小的美丽岛上,在四十年的战地
封锁中在地下埋藏了无计其数的地雷。
岛上的孩子都没见过球,球是管制品,没人敢到沙滩上玩耍追逐,没人敢进森林里采野
花野果,没人敢跳进海里玩水游泳。
这里的人,很多在上学的路上失去了一条手臂、一条腿;这里的人,很多赤脚荷锄的农
民被炸残废;这里的人,很多背着婴儿到田间送饭的母亲被炸瞎……
在阿富汗,在巴勒斯坦、安哥拉、苏丹、中亚、缅甸……还埋着成千上万的地雷。
埋下一颗地雷,只要三至二十五美元,扫除一颗地雷,得花三百至一千美元。
一个扫雷员,一整天下来,他可以清二十到五十平方公尺的范围。
意思是说,要扫除阿富汗五分之一国土的地雷,需要的时间是四千三百年。
龙应台说:“太疼的伤口,你不敢去碰触;太深的忧伤,你不敢去安慰;太残酷的残酷
,有时候,你不敢去注视。”
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历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
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
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
,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1204年4月十字军东征,十字军攻占了君士坦丁堡
十字军的骑士们和天主教的教士们以及威尼斯商人们,纷纷涌入城内大肆掠夺,城堡中
的圣器被抢劫,各种价值连城的艺术品被抢走,祭坛与教堂门窗上的金银都被剥下。
最后,纵火将许多建筑与珍贵的书籍付之一炬,城中百姓惨遭涂炭,尸野遍地,血流成
河。
从王昌龄的“清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到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
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还有许浑的“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还有备受战火煎熬
的诗圣杜甫“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高启的“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
离乱的苦,哪里能写的完啊?
托尔斯泰说:“战争的形象是,流血、痛苦和死亡。”
战争里哪有赢家,都是血水灌注的不堪回首。像一道道伤疤,永久地铭刻在世界的历史
扉页上,每一串长长的数字后面都是成千上万的累累白骨。
首尔街头,龙应台看到一个僧人,从幽静的巷子里走出来。灰色的僧袍被风吹起一角。
僧人脸上满是皱纹,眼角静定,步履稳重。
她还看见一家纸店,宣纸一捆一捆的,大大小小的毛笔悬挂,黑色的笔杆,白色的毛,
像含蓄未开的白荷花,一个美丽的展览。
摊开在人行道上的,是厚厚一叠手工纸,桌面一样大。纸面凹凸,纹路粗犷,纹与纹间
夹着真实的沉绿色的竹叶和绛红色的九重葛花瓣。
十月的阳光照在纸上,龙应台就站在那人行道上,看呆了。
要怎样的崇拜美,才会做出这样的纸来啊?
和平的土壤里才能开得出像龙应台此刻的心情,可以驻足观望,平心静气地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