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哪里有看《狗十三》?#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多瑙、油管都没有。据说讲压抑的父母怎样去压抑、驯化小孩,让很多人看得心碎。转
一篇影评,给不怕剧透的人看:
这部国产电影讲透了:压抑,是如何遗传的
文 | 五花鹿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了《狗十三》,突然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从头哭到尾。
这部禁播了5年,豆瓣评分高达8.4的青春片,呈现了一部中国孩子的成长史。
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史』。
13岁的李玩是被驯化的对象。
从敏感、倔强、有兴趣、开放、心软,到后来的懂事、麻木、忧郁,不过短短几个环节。
爸爸擅自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志愿,为了道歉,选择送狗;
李玩和狗有了感情后,爷爷弄丢了狗;
大人们没有帮李玩找狗,用新狗骗她是旧狗;
好不容易李玩喜欢了新狗,因为弟弟不喜欢,爸爸把狗卖去了狗肉店。
这个过程中,李玩的所有反抗都没用。
她难以消化丢狗的悲伤,在爷爷奶奶家常发脾气……
于是爸爸决定,教训她一顿。
那晚李玩喝酒消愁回家,一进门,爸爸气势汹汹地拽住她脖子,抡起手掌往她脸上、身
上扇过去,让她低头、大声地、一遍遍地和爷爷奶奶说对不起。
李玩被吓得发抖,喊完“对不起”之后逃到洗手间,看着身上的伤口,一个人哭了好久。
第二天起床后,她不再为狗哭闹,之后的日子,也变乖了。
爸爸的暴力很“有效”。
影片最残忍的一个镜头,是在一次饭局中,爸爸的客户给李玩夹狗肉,全家人盯着她,
但没有人出来帮她说一句话,怕得罪客户。
李玩停顿了几秒,把狗肉塞进嘴里,一口口咀嚼,面无表情地吞了下去。
她终于“长大”了。
而这一切的推动者,是她的爸爸。
在电影中无数个情节里,他本有其他的选择,例如承认丢狗是大人的错、安抚她、帮她
找狗、让她哭出来、不让她吃狗肉……
但他最后总选了那个最伤人的方式——
压抑她。
直到李玩吃狗肉的那天晚上,他在车里回忆起当年的自己忍不住大哭时,我才意识到:
他也是一个被驯化已久的、隐忍的大人。
他觉得成人社会就是一步步压抑真实的自我,现在他又让女儿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成长。
这就是中国孩子成长史上最吊诡的地方:
一个被驯化的大人,教一个鲜活的孩子学着隐忍和懂事。
1
像很多原生家庭的悲剧一样。
电影中的爸爸,爱着李玩,也伤害了李玩。
因为,一个被驯化的父母的爱,是畸形的。

他爱她,懂她的兴趣,
但他更重视其中的利弊。
他知道李玩喜欢物理,想带她去天文馆看宇宙展览,但一了解到英语是她的分数短板,
就不由分说地改了她兴趣小组的志愿;
他带李玩看展览的那天,本是兴致勃勃,但接到一个电话后,他还是拉着李玩去赴一个
教授的饭局,最后错过了展览的时间。
在爸爸看来,分数和关系,都比兴趣重要得多。

他爱她,知道她的感受,
但他更敬畏权威。
在打完李玩之后,他抱着李玩和她不断地道歉,甚至说得哽咽。
但在两小时前,为了平复爷爷的情绪,让李玩能服从爷爷和奶奶,他还是选择了动手。
因为,爷爷是一整个家的核心权威,不可违抗。
在面对教授的时候也是一样。他禁止李玩喝酒,却让她在饭局上破例敬酒,只为博教授
开心。

他爱她,体察她的心情,
但他选择讨好别人。
他知道李玩爱狗,没有把第二只狗狗卖给狗肉店,而是悄悄把它送到了收容所。
但在客户夹狗肉给李玩时,他盯着她,眼神复杂。
他怕李玩吃,代表着她杀死了那个爱狗的自我;
更怕她不吃,让客户误会自己不给面子。
他理应站出来保护她,但在客户面前,他选择了忍耐。
那个眼神,演出了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和一个父亲形象的崩塌。
他爱她。
但在以上这些重要的关头,他没办法。他必须要全面服从权威的父亲,讨好客户和教授
,追逐利益。这是他适应社会的方式,也是他对人生的认知。
他通过伤害李玩的方式,把这种认知,也传递给了李玩。
2
我们大部分人,也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在聊这个话题时,同事姚姚很有同感。
985高校毕业的她,一毕业就“顺风顺水”地进入了银行系统,工作一年月薪过万。但
当时的她并不开心。
除了工作内容不喜欢,更重要的是,领导一直在给她们施压,催着她们多做业务,同事
之间尔虞我诈,她常常因为内向,被人挖苦。
她很郁闷,打电话给家里人,妈妈告诉她:
忍一下。
成人世界哪有什么容易的事情。
多听领导的话,你还年轻,什么都不懂,要学习。
银行的工作多好,又体面又有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这种腔调很熟悉。
☞在她被老师误会早恋时,妈妈匆匆赶来,没有问她事实,而是立即向老师哈腰
道歉,顺带骂了她一顿,直到老师露出了微笑;
☞在她高中学业压力大,抑郁到想要自杀时,妈妈告诉她,人生就是这样辛苦,
好好学习,忍一下就过去;
☞在她找了一个很契合的对象时,妈妈盘算了一下说:供你读那么多书,最后找
了这样一个普通家境的人,亏了......逼着她分了手。
她最后偷偷换了低薪却喜欢的工作,也在一年后薪酬提升,超越了以前在银行的收入。
但压抑的人生底色,依旧改不过来。
她至今都不敢告诉父母,她把银行如此“体面”的工作换掉,因为那是父母的谈资;
她找新的对象时,总会下意识试探着对方的家境,但却无法全身心投入一段感情;
她在公司中习惯性地讨好上级,不敢和上司讨论那些不合理的工作分工.......
最后,她觉得生命没什么意思,在咨询室一遍遍地哭。
一次哭着哭着,她突然想起自己父母的日常表情:
他们总是皱着眉头。
对着领导哈腰,对着老师点头送礼;
紧张地供着房贷,熬着没意思的工作等着退休;
没有别的爱好,也无法理解她对文字的热情......
他们也觉得人生辛苦,要不断迎合,也教她这样去做。
到最后,她真的体会到,人生辛苦,意义缺失。
3
艾小羊曾说过:
“我一直觉得父母开心过好自己的生活,对孩子也是一种好的教育。
至少你让他发现,人活着是件有意思的事,他才愿意好好努力,好好活着。”
我非常认同。
真正的成长,是一种自我的释放。
只有能释放自我的父母,才能让孩子相信:人生可以过得越来越有开放,越来越有成就
感。
前阵子微软联合创始人——保罗·艾伦因癌症离世,他一生过得非常丰富。
他拥有2支球队;他电影公司的作品获得艾美奖;他拥有了一个脑科学研究所;他投资
飞行公司,用私人飞机把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他还有一艘潜艇,作出
过考古贡献;他热爱野外探险旅游,他还是一个音乐演出家......
每一项事业,都是他内心的兴趣所在。
而谈起他微软的创办过程,更是传奇。
他喜欢从小看各种电子杂志,研究计算机和新产品。某天得到一本杂志的启发,他想出
了新的商业契机,于是说服比尔·盖茨辍学,一起建立了公司,命名了“微软”,才有
了这家世界级的大公司。
看了他的自传之后,发现他的原生家庭功不可没。
他父母是很珍爱自我的人。
母亲爱书如命,家里地下室堆了很多藏书,古典文学、世界各地的历史、现代小说....
...热爱收拾家里的她,连一本国家地理杂志都舍不得丢掉。
她常和朋友聚会,对生活有激情,到了八十多岁,眼神中仍闪烁着活力。
父亲热爱爵士乐,园艺。为了家庭生活的稳定,他年轻时放弃了当橄榄球教练,做了个
大学图书馆二把手。
但他没有因为得到铁饭碗而开心,相反,他感到深深的遗憾,认为当教练更加快乐。
因此,他重复地告诉保罗:长大后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那才是更好的选择。
他们对待自我的态度,也贯彻到了日常的教育中。
他们认为孩子的自我,也应该得到保护和尊重。
他曾经喜欢化学,在家里做实验,不小心气体泄漏,差点伤害到地下室的狗狗,父母只
是叮嘱了几句,没有再进行阻止;
他喜欢研究电路,爸爸给他买了机器,让他自己去探索,这也成了他走向计算机的启蒙;
有一次,一个同学烧了保罗的数学书。校长坚信是保罗自己烧的,所以叫来了他的母亲
,想让母亲也来一起教育孩子。
结果母亲一到,表情严肃,力挺保罗:“我们家每个人都爱看书,一个爱看书的人不可
能去烧书”。
人生对父母来讲,是一场享受和释放的旅程,所以他们可以理解孩子的天性,允许孩子
去释放自己,过想要的人生。
甚至捍卫他们的自我,不被权威所侵蚀。
如果他在成长过程中,有一个父母破坏掉他的乐趣,告诉他不能不务正业,让他懂点事
,努力读书,也许他可以进入常青藤,成为一个华尔街的精英。
但也许就没有微软,一系列的考古成果、航天成果、电影,更没有他随性而为,充满乐
趣的一生。
4
王朔在提到女儿教育时说过,优质教育的终极核心,也许并不是教你如何成功,攀升到
顶峰。而是如何忠于自己的兴趣,在这个领域成为实现个人理想并同时对他人有价值的
人。
核心,就是忠于自己。
而畸形的成长是,父母不仅自我压抑,还教会孩子压抑自己。
公号伊姐和《狗十三》曾一起做过点映。
点映过后,有个中学生站起来问:
“为什么李玩要吃狗肉,不想吃就不要吃。要是我,一点不吃!你们可以解释一下吗?”
编剧焦静华告诉他:
“我希望你永远不理解,这才是对的成长。”
最后,希望我们这一代大人,
可以试着在生活中释放自我;
也希望我们能允许孩子,
在成长的道路上忠于自己。
这才是对的成长。
作者简介:五花鹿。心理学科班出身,满腔的少女情愫,都用来追求真实和逃离秩序。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ID:wzhxlx)。一个专业的心理平台,提供心理咨询、内
容、课程、测评等服务。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开启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生。
置顶评论:
大家好我是本文的作者五花鹿。
由于我的疏忽本文有一处信息不准确,我在这里道歉和澄清一下。不好意思,《狗十三
》不是被禁,而是导演觉得5年前上映不是一个好的时机,而2018年上映也许能遇到更
合适、更懂得的观众,所以雪藏至今。
后台的留言我都有看,从大家的反馈中,这个话题确实遇到了合适的时机。可从《狗十
三》的低排片、不起眼的票房来看,可能整个社会对这个话题的关注,还未发酵。
所以大家如果有空,也去电影院看一下,支持这部真实的电影(非广告),欢迎回来和
我们一起交流一下你的观影想法❤
最后,再就我的疏忽和大家说声对不起
avatar
m*e
2
悄悄举手

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瑙、油管都没有。据说讲压抑的父母怎样去压抑、驯化小孩,让很多人看得心碎。转
: 一篇影评,给不怕剧透的人看:
: 这部国产电影讲透了:压抑,是如何遗传的
: 文 | 五花鹿
: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了《狗十三》,突然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从头哭到尾。
: 这部禁播了5年,豆瓣评分高达8.4的青春片,呈现了一部中国孩子的成长史。
: 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史』。
: 13岁的李玩是被驯化的对象。
: 从敏感、倔强、有兴趣、开放、心软,到后来的懂事、麻木、忧郁,不过短短几个环节。
: 爸爸擅自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志愿,为了道歉,选择送狗;

avatar
C*X
3
为什么?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悄悄举手
:
: 节。

avatar
d*m
4
奇怪的电影名
avatar
s*l
5
我也不明白,剛才試著去找了找看到海報才明白了為什麼起這樣的名字。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奇怪的电影名
avatar
s*r
6
唉,不敢看这样的电影

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瑙、油管都没有。据说讲压抑的父母怎样去压抑、驯化小孩,让很多人看得心碎。转
: 一篇影评,给不怕剧透的人看:
: 这部国产电影讲透了:压抑,是如何遗传的
: 文 | 五花鹿
: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了《狗十三》,突然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从头哭到尾。
: 这部禁播了5年,豆瓣评分高达8.4的青春片,呈现了一部中国孩子的成长史。
: 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史』。
: 13岁的李玩是被驯化的对象。
: 从敏感、倔强、有兴趣、开放、心软,到后来的懂事、麻木、忧郁,不过短短几个环节。
: 爸爸擅自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志愿,为了道歉,选择送狗;

avatar
C*z
7
网上一直有英文字幕的版本。

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瑙、油管都没有。据说讲压抑的父母怎样去压抑、驯化小孩,让很多人看得心碎。转
: 一篇影评,给不怕剧透的人看:
: 这部国产电影讲透了:压抑,是如何遗传的
: 文 | 五花鹿
: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了《狗十三》,突然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从头哭到尾。
: 这部禁播了5年,豆瓣评分高达8.4的青春片,呈现了一部中国孩子的成长史。
: 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史』。
: 13岁的李玩是被驯化的对象。
: 从敏感、倔强、有兴趣、开放、心软,到后来的懂事、麻木、忧郁,不过短短几个环节。
: 爸爸擅自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志愿,为了道歉,选择送狗;

avatar
d*m
8
去看了海报,我也大概有点明白了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不明白,剛才試著去找了找看到海報才明白了為什麼起這樣的名字。
avatar
W*n
9
好片,可以线上看:
https://www.ttdytt.com/play/23256/3.html

节。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多瑙、油管都没有。据说讲压抑的父母怎样去压抑、驯化小孩,让很多人看得心碎。转
: 一篇影评,给不怕剧透的人看:
: 这部国产电影讲透了:压抑,是如何遗传的
: 文 | 五花鹿
: 周末去电影院看完了《狗十三》,突然明白为什么有的人会从头哭到尾。
: 这部禁播了5年,豆瓣评分高达8.4的青春片,呈现了一部中国孩子的成长史。
: 更准确地说,是『驯化史』。
: 13岁的李玩是被驯化的对象。
: 从敏感、倔强、有兴趣、开放、心软,到后来的懂事、麻木、忧郁,不过短短几个环节。
: 爸爸擅自改了李玩的兴趣小组志愿,为了道歉,选择送狗;

avatar
wh
11
我找不到啊,你也不贴一个。

【在 C*****z 的大作中提到】
: 网上一直有英文字幕的版本。
:
: 节。

avatar
wh
12
海报上有啥提示?
我只看到英文名是Enstein and Enstein,更看不懂了。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去看了海报,我也大概有点明白了
avatar
wh
13
你不会的。
另外,不知道这个电影会不会像很多主张自由教育的文章一样,完全否定师长的任何约
束行为。那也很十三。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悄悄举手
:
: 节。

avatar
m*e
14
我是回应你标题里的问题说我有
我虽然没看,但是感觉并没有完全否定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会的。
: 另外,不知道这个电影会不会像很多主张自由教育的文章一样,完全否定师长的任何约
: 束行为。那也很十三。

avatar
C*z
15
看英文字幕的中国电影挺别扭的,不如再等等。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找不到啊,你也不贴一个。
avatar
C*z
16
说得在理。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你不会的。
: 另外,不知道这个电影会不会像很多主张自由教育的文章一样,完全否定师长的任何约
: 束行为。那也很十三。

avatar
m*u
17
一般这样压抑的电影我都不看
上次那个《大象席地而坐》我就没看
avatar
wh
18
看到一个批评大象的影评,大致说太初级浅薄,不要因为导演死了(自杀?)而封神。

【在 m*******u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般这样压抑的电影我都不看
: 上次那个《大象席地而坐》我就没看

avatar
wh
19
你的资源真多!我还欠着东方快车和尼罗河 :P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回应你标题里的问题说我有
: 我虽然没看,但是感觉并没有完全否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