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说说你们见过的贝聿铭设计的建筑
avatar
说说你们见过的贝聿铭设计的建筑#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wh
1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今早在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2岁,和我太外婆去世的年
龄一样。
贝聿铭1917年在广州出生,在香港和上海长大。父亲贝祖贻曾担任当时的中央银行总裁
、中国银行总经理等职务。贝聿铭从小深受外滩建筑与苏州园林的中西熏陶。1935年贝
聿铭赴美,先后在U Penn、MIT和Harvard建筑系求学,获哈佛建筑学硕士学位。
贝聿铭的著名作品包括卢浮宫金字塔入口、香港中银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the East Building)、波士顿汉考克大厦
(John Hancock Tower)等。
你们见过哪些贝聿铭的建筑?我没去波士顿市中心看John Hancock Tower,只在MIT见
过他设计的Media Lab,主体和侧柱正好构成“MIT”这三个字母:
是不是感觉很一般……
刚又看了他给台湾台中市东海大学设计的路思义教堂(The Luce Chapel),果然简洁
、独特。抄youtube的介绍:“教堂外观看上去像是祈祷的双手,四片干干净净的混凝
土,用最少的方式,展现了力与美最极致的平衡”。视频的讲解也不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e0AtIiW7Vg
请说说你见过的贝聿铭的建筑,包子感谢。
贴图者双黄包感谢。
也欢迎开主帖介绍,700b(约350字)以上的原创长帖奖励100伪币;上首页奖励加倍。
再好奇问问:你们觉得贝聿铭和林璎(Maya Lin)的建筑比起来怎么样?
avatar
w*c
2
香港中银大厦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很期待有机会去法国巴黎参观卢浮宫,华人之
avatar
e*e
3
达拉斯市政厅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铭今早在纽约曼哈顿家中去世,享年102岁,和我太外婆去世的年
: 龄一样。
: 贝聿铭1917年在广州出生,在香港和上海长大。父亲贝祖贻曾担任当时的中央银行总裁
: 、中国银行总经理等职务。贝聿铭从小深受外滩建筑与苏州园林的中西熏陶。1935年贝
: 聿铭赴美,先后在U Penn、MIT和Harvard建筑系求学,获哈佛建筑学硕士学位。
: 贝聿铭的著名作品包括卢浮宫金字塔入口、香港中银大厦、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
: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the East Building)、波士顿汉考克大厦
: (John Hancock Tower)等。
: 你们见过哪些贝聿铭的建筑?我没去波士顿市中心看John Hancock Tower,只在MIT见
: 过他设计的Media Lab,主体和侧柱正好构成“MIT”这三个字母:

avatar
b*s
4
JFK Liberary
avatar
m*r
5
我老今早在编程版发文还想引用贝老的例子, 没想到这么巧就驾鹤西去了。 其实我
一直搞不懂贝老的设计到底有什么好,一直不敢说,既然老先生走了, 我也不吐不快

首先,贝老盖得楼比周围建筑物高的太多,可从有的角度看,确实又高又细,像个电线
杆子杵在哪, 第二,形状不伦不类,房子嘛, 怎么着也得四四方方,看着才舒服。
老百姓买房子, 我想大多数也喜欢四四方方,堂堂正正的, 谁会买个三角形的房子 ?
反正我是欣赏不了。 也许鄙人见识少。 我总觉得西方的建筑, 似乎圆的多,什么哥
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好像也是圆的,至少屋顶是圆的; 中国的建筑方的多, 做大
一路从公主坟到长安街转一圈,房子都是方方正正的 , 天圆地方嘛, 就像人的脑袋
, 有的长得比较圆, 有的张得比较方, 都可以。 可到了贝老这儿, 都改三角了,
除了金字塔,谁会盖三角 ?
有时我猜想贝老在波士顿住久了,看了波士顿坑坑洼洼四仰八叉的路,才有了灵感。
avatar
v*r
6
我去过华盛顿美术馆东馆,也不懂
香港中银大楼还是很适合摩登都市的环境
卢浮宫没去过
不过很喜欢那个玻璃金字塔的设计
avatar
d*m
7
John Hancock Tower never struck me as a masterpiece. maybe it's just me
avatar
m*r
8
我说的就是这个 约翰,汉拷克塔, 这风格简直和我家犬子搭lego一个路数, 万丈高
楼平地起, 没任何美感可言, 颜色也和周围建筑物不搭,和两块蓝玻璃直愣愣插在地
上没什么区别。
avatar
m*e
9
大家吐槽之前也查一查啊
John Hancock Tower并不是贝聿铭的作品,而是他事务所的另一位建筑师设计的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就是这个 约翰,汉拷克塔, 这风格简直和我家犬子搭lego一个路数, 万丈高
: 楼平地起, 没任何美感可言, 颜色也和周围建筑物不搭,和两块蓝玻璃直愣愣插在地
: 上没什么区别。

avatar
e*w
10
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都很美, 博物馆里所有参观的游客只顾看馆的设计而忽略
了馆藏文物, 这就说明了大师的魅力
avatar
wh
11
中银的两把刀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是针对汇丰的两门炮。

【在 w*****c 的大作中提到】
: 香港中银大厦和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很期待有机会去法国巴黎参观卢浮宫,华人之
: 光

avatar
wh
12
底楼光线暗吗?

【在 e******e 的大作中提到】
: 达拉斯市政厅
avatar
wh
13
发什么编程的帖子想到引用贝聿铭?
他有很多三角房子?我只知道卢浮宫入口的金字塔。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老今早在编程版发文还想引用贝老的例子, 没想到这么巧就驾鹤西去了。 其实我
: 一直搞不懂贝老的设计到底有什么好,一直不敢说,既然老先生走了, 我也不吐不快
: 。
: 首先,贝老盖得楼比周围建筑物高的太多,可从有的角度看,确实又高又细,像个电线
: 杆子杵在哪, 第二,形状不伦不类,房子嘛, 怎么着也得四四方方,看着才舒服。
: 老百姓买房子, 我想大多数也喜欢四四方方,堂堂正正的, 谁会买个三角形的房子 ?
: 反正我是欣赏不了。 也许鄙人见识少。 我总觉得西方的建筑, 似乎圆的多,什么哥
: 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好像也是圆的,至少屋顶是圆的; 中国的建筑方的多, 做大
: 一路从公主坟到长安街转一圈,房子都是方方正正的 , 天圆地方嘛, 就像人的脑袋
: , 有的长得比较圆, 有的张得比较方, 都可以。 可到了贝老这儿, 都改三角了,

avatar
wh
14
是不是因为建得早,现在看就觉得平淡无奇了?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John Hancock Tower never struck me as a masterpiece. maybe it's just me
avatar
wh
15
玻璃墙反射蓝天白云还是很好看的……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的就是这个 约翰,汉拷克塔, 这风格简直和我家犬子搭lego一个路数, 万丈高
: 楼平地起, 没任何美感可言, 颜色也和周围建筑物不搭,和两块蓝玻璃直愣愣插在地
: 上没什么区别。

avatar
wh
16
啊,那是我引用错了。我在主帖里列了John Hancock Tower,抄自纽约时报。刚刚再找
出新闻仔细看,确实是说partner设计的。不过在这前面又说是贝聿铭的主要项目,我
光看了前面没注意后面: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
"At the same time that he was receiving plaudits in Washington, however, Mr.
Pei was recovering from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setbacks any architect
of his generation had faced anywhere: the nearly total failure of one of his
most conspicuous projects, the 700-foot-tall John Hancock Tower at Copley
Square in Boston.
A thin, elegant slab of bluish glass designed by his partner Henry Cobb, it
was nearing completion in 1973 when sheets of glass began popping out of its
facade. They were quickly replaced with plywood, but before the source of
the problem could be detected, nearly a third of the glass had fallen out,
creating both a professional embarrassment and an enormous legal liability
for Mr. Pei and his firm."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家吐槽之前也查一查啊
: John Hancock Tower并不是贝聿铭的作品,而是他事务所的另一位建筑师设计的

avatar
wh
17
很想去苏州博物馆看看。另外还有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也想看看,碉堡的样子太好玩
了。

【在 e*****w 的大作中提到】
: 香港中银大厦,苏州博物馆都很美, 博物馆里所有参观的游客只顾看馆的设计而忽略
: 了馆藏文物, 这就说明了大师的魅力

avatar
m*e
18
贝聿铭(及Cobb Freed)事务所承担这个项目,所以他肯定有责任,项目不成功,他声
誉也受到波及,虽然设计者Cobb也是事务所的founding partner。我想了想,这跟宫崎
骏和Ghibli一个道理。哪怕是Ghibli其他导演的独立作品,如果大家不满意,必然骂的
是宫崎骏,因为在大家心里,Ghibli和宫崎骏是划等号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Ghibli出
品的并不只是宫崎骏的作品。

Mr.
architect
his
i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那是我引用错了。我在主帖里列了John Hancock Tower,抄自纽约时报。刚刚再找
: 出新闻仔细看,确实是说partner设计的。不过在这前面又说是贝聿铭的主要项目,我
: 光看了前面没注意后面:
: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
: "At the same time that he was receiving plaudits in Washington, however, Mr.
: Pei was recovering from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setbacks any architect
: of his generation had faced anywhere: the nearly total failure of one of his
: most conspicuous projects, the 700-foot-tall John Hancock Tower at Copley
: Square in Boston.
: A thin, elegant slab of bluish glass designed by his partner Henry Cobb, it

avatar
d*m
19
作为本版大统领,你要付全责啊

Mr.
architect
his
it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啊,那是我引用错了。我在主帖里列了John Hancock Tower,抄自纽约时报。刚刚再找
: 出新闻仔细看,确实是说partner设计的。不过在这前面又说是贝聿铭的主要项目,我
: 光看了前面没注意后面:
: https://www.nytimes.com/2019/05/16/obituaries/im-pei-dead.html
: "At the same time that he was receiving plaudits in Washington, however, Mr.
: Pei was recovering from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setbacks any architect
: of his generation had faced anywhere: the nearly total failure of one of his
: most conspicuous projects, the 700-foot-tall John Hancock Tower at Copley
: Square in Boston.
: A thin, elegant slab of bluish glass designed by his partner Henry Cobb, it

avatar
d*m
20
过了一定年龄,看什么都是平淡无奇 :)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是不是因为建得早,现在看就觉得平淡无奇了?
avatar
wh
21
对,因为吉卜力其他导演的作品而骂宫崎骏的,多半是不知道导演不是宫崎骏。一般看
电影都会看编剧导演是谁;吉卜力的很多电影太有名,很多观众就默认为当家人宫崎骏
拍的了。如果知道是谁拍的,最多会认为吉卜力和宫崎骏的声誉受影响,但应该不会把
电影的过失推到宫崎骏身上。
所以我觉得纽约时报的文字很误导,不该说his project,应该说his company's
project,这样就很清楚责任范围了。虽然后文有所澄清,但开头的介绍故意模糊处理
,是为了吸睛吧,这样挺不负责任的。顺便问问,纽约时报是比较左的吗?

【在 m**e 的大作中提到】
: 贝聿铭(及Cobb Freed)事务所承担这个项目,所以他肯定有责任,项目不成功,他声
: 誉也受到波及,虽然设计者Cobb也是事务所的founding partner。我想了想,这跟宫崎
: 骏和Ghibli一个道理。哪怕是Ghibli其他导演的独立作品,如果大家不满意,必然骂的
: 是宫崎骏,因为在大家心里,Ghibli和宫崎骏是划等号的,很多人没有意识到Ghibli出
: 品的并不只是宫崎骏的作品。
:
: Mr.
: architect
: his
: it

avatar
wh
22
我负一半责任,纽约时报负另一半,哈哈。反正包子照发!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作为本版大统领,你要付全责啊
:
: Mr.
: architect
: his
: it

avatar
wh
23
以前没见过的怪建筑还是很吸睛的,虽然未必喜欢或接受哦。

【在 d********m 的大作中提到】
: 过了一定年龄,看什么都是平淡无奇 :)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