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青春之城(同志小说)》全本上传完毕
avatar
《青春之城(同志小说)》全本上传完毕#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G*0
1
章节列表网址:
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27392677/navigate
全文网址:
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27392677?view_full_work=true
首页网址:
https://archiveofourown.org/works/27392677/
1、这是一部同志小说。
2、小说中的同性之间的性爱描写、人际交往描写,可能引起某些读者不适。敬请注意。
3、所有情节,全部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简介:故事开始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描写主人公高悦从十六岁进入大学开始和一些人
交往,一直写到他三十多岁。描写其中的鸡毛蒜皮、风风雨雨、欢喜和坎坷。故事有一
个糊里糊涂的开局、一个起起落落的过程、以及一个温暖的结局。
诗人米蕾说:别怕世界知道/我们一小时前的狂放。谨以一首诗结束这所谓简介:
当你老去,满头华发,昏昏坐在炉旁,
你将翻开这本故事,仔细阅读每一章,
你将回忆起你曾拥有的那一次
柔和的、深邃的目光;
那么多人爱过你优雅的每个瞬间,
真心或假意地爱你美丽的容颜,
但只有一人,爱的是你最纯粹的灵魂,
以及你变心时,深入骨髓的哀怨;
你将在炉边低下骄傲的头颅、捂住脸庞,
伤感地低语,忏悔爱情的迷茫,
这爱情离你而去,大步登上高高的山岗,
在那里,它的笑容溶入璀璨的星光。
【说明】本诗翻译自叶芝的名作《When you are old》,是故事最后一篇中的一个道具。
=============================================
很久以前这部小说的第一版贴在本版,得到不少网友的鼓励。这里再次感谢。当时不幸
烂尾,这次补全,也算了却一桩心事(迟到好久,在此致歉)。
现在本版、整个MITBBS衰落得让人心酸。也不知有几个当时的网友能看到这些文字。事
如春梦了无痕,连在网络论坛都是这样。
不过我自己也很少来,所以实在轮不到我感叹。贴半首Robert Browning的Love among
the Ruins,聊表敬意:
Where the quiet-colored end of evening smiles,
Miles and miles
On the solitary pastures where our sheep
Half-asleep
Tinkle homeward through the twilight, stray or stop
As they crop—
Was the site once of a city great and gay,
(So they say)
Of our country's very capital, its prince
Ages since
Held his court in, gathered councils, wielding far
Peace or war.
英文比较浅显,不翻译了。很喜欢最后几句:这是曾经是一个热闹的城市,里面的王子
生机勃勃地经历和平、战争......
avatar
C*y
2
花了一整天的功夫看下来了, 楼主文笔好厉害, 心理描写很细腻。
感觉主人公到美国之后的经历更打动人。 也许是因为都在美国打拼, 更容易产生共鸣。
一路看下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几次出现“对男人好是没有用的”这一感叹。看到最
后高悦修成正果,终于找到幸福, 好奇作者的看法会不会改变?
avatar
G*0
3
多谢正面评价。国内部分的主人公如果从第三视角看,庸夫俗子而已,在很不成熟的青
春躁动期,没办法。美国部分,主人公起码心智成熟一点。
至于“对男人好是没有用的”这个问题,真的太大了,当文学言语(或者女孩骂男孩的
气愤之语)看吧。严格来说,也许应该是“对男人好的‘好’,解释权归男人所有;单
方面对男人好,是没用的”。。。这样拖泥带水的话没法在小说里写。而且一句话总结
男人,也太小看男人。。。看主人公的经历,多少人给他的成长当垫脚石,最后才成熟
、修成正果。所有这些之前的垫脚石,都是牺牲品(主人公也给别人当过垫脚石)。
从这个角度想,女权运动之前那几千年,女性真的很不容易。

鸣。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花了一整天的功夫看下来了, 楼主文笔好厉害, 心理描写很细腻。
: 感觉主人公到美国之后的经历更打动人。 也许是因为都在美国打拼, 更容易产生共鸣。
: 一路看下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几次出现“对男人好是没有用的”这一感叹。看到最
: 后高悦修成正果,终于找到幸福, 好奇作者的看法会不会改变?

avatar
d*u
4
哈哈哈老鼠一样窜来窜去的大学生
avatar
y*e
5
支持原创,有时间拜读一下。
avatar
wh
6
看完了?真快啊。

鸣。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花了一整天的功夫看下来了, 楼主文笔好厉害, 心理描写很细腻。
: 感觉主人公到美国之后的经历更打动人。 也许是因为都在美国打拼, 更容易产生共鸣。
: 一路看下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几次出现“对男人好是没有用的”这一感叹。看到最
: 后高悦修成正果,终于找到幸福, 好奇作者的看法会不会改变?

avatar
x*8
7
您老看到最后,仅表明您老本身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某种大功告成,完成任务的感觉,
并不代表高悦终于找到幸福,
高悦这个人物属于聪明而不智慧,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类型,
至少从作品的描写来看,我感觉是这样,
我感兴趣的是书的前半段,来美国之前,
他和一个又一个男人的事情,
看似浅薄,实际深刻,
不经意的描写之间,往往直指人心,
略有几分张爱玲味道,颇有趣味,
我几乎每个字都读了,
后半段,美国的生活,
看似刻骨铭心,实则俗套,不忍卒读,
我经常大段跳过,然后一看果然如此,
作者非常谦虚表示自己理科背景,并不精于文字,
对此我深表同意,
中文作者分两类,一类是精读过红楼梦的,另一类则没有,
直觉强烈告诉我作者应该没怎么读过红楼梦,至少读得不够精熟,
跳出作品本身,把它当成一个真实的经历的话,
那么以我的人生阅历判断,错过机房大师兄是很可惜的事情,
高悦和机房大师兄可能会走到最后,其他人都不成。

鸣。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花了一整天的功夫看下来了, 楼主文笔好厉害, 心理描写很细腻。
: 感觉主人公到美国之后的经历更打动人。 也许是因为都在美国打拼, 更容易产生共鸣。
: 一路看下来, 印象最深的就是好几次出现“对男人好是没有用的”这一感叹。看到最
: 后高悦修成正果,终于找到幸福, 好奇作者的看法会不会改变?

avatar
wh
8
精读过红楼梦和没精读过的有什么明显的码字区别?

【在 x**8 的大作中提到】
: 您老看到最后,仅表明您老本身终于看完了这本书,某种大功告成,完成任务的感觉,
: 并不代表高悦终于找到幸福,
: 高悦这个人物属于聪明而不智慧,
: 小事聪明大事糊涂类型,
: 至少从作品的描写来看,我感觉是这样,
: 我感兴趣的是书的前半段,来美国之前,
: 他和一个又一个男人的事情,
: 看似浅薄,实际深刻,
: 不经意的描写之间,往往直指人心,
: 略有几分张爱玲味道,颇有趣味,

avatar
x*8
9
写几行字看不出来,
但是写这么一部长篇几乎不可能看不出来,
估计作者的年龄,完全没读过红楼梦几乎不可能,
至少语文教材里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区别在于精读,沁入骨髓的精读,
但凡精读过红楼梦的,
几乎不可避免在用词造句上,在思想上,在价值取向上,受其影响,
行文描写上会流露出特有的‘文艺范’,
思想上多少会有‘协谁隐’,‘为底迟’之类的特殊倾向表达。。。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精读过红楼梦和没精读过的有什么明显的码字区别?
avatar
G*0
10
WOW。我把你的评论认为是很高的评价。:-) 有张爱玲风。:-)
1. 文笔差是肯定的。国内篇好写,因为大矛盾多,主人公处于剧烈成长期。国外篇写
的时候就感觉很涩。明明非常激动人心的场景,现实里可以笑得死去活来,打成文字,
味如嚼蜡。本版已经删了很多了。第一版里还有絮絮叨叨文字,描写两人一起度假啦,
一起出去游行啦,长跑啦什么的。
2. 另外你眼睛很准。作者确实不怎么细看红楼梦 --- 不过我有解释的理由。以本故事
为例,高悦的经历,啰啰嗦嗦写了二三十万字,如果编到《红楼梦》里,大概是这样一
句话:
外面一阵喧闹。薛蟠道:“一般混相公馆子的腌臜小厮,每人赏十个嘴巴,远远轰了开
去,没的脏了公子的耳朵。” (高悦的故事,到此结束)
请务必不要纠结用字够不够味,说个意思而已。高悦和《红楼梦》差太远了。出现最牛
逼的太妹(高悦的女友),大概相当于贾代儒的女儿?连名字都留不下来。高悦连王成
都差得远。至少王成他妈,刘姥姥,是能跟老神仙通话的。高悦就是一个没有名字的小
厮。本文的故事,是一帮苦力穷中作乐的故事。从头到尾折腾半天,不够大观园里一盘
菜钱。
3. 还有,你说得非常对:高悦只有小聪明,没有智慧。通篇反复说的,就是这个事情。
如果你看国内篇,不知对这样一个人物有没有印象:老鬼(圈子里的一个老零)。这个
人物是半虚构的。虚构的那一半,其实是高悦将来的一种可能。如果高悦真的在国内圈
子里待下去,以他的糊涂心态、浅薄的道德感,偏偏还有一点点姿色,有不小的可能,
下场就是一个老鬼式的圈内活宝。
高悦的幸运之处是他出国了,糊里糊涂跳出了循环。所以国内篇里最重要的没准是老姜
(高悦的第二个男友)给的那四百多美元。:-)

【在 x**8 的大作中提到】
: 写几行字看不出来,
: 但是写这么一部长篇几乎不可能看不出来,
: 估计作者的年龄,完全没读过红楼梦几乎不可能,
: 至少语文教材里林黛玉进贾府,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 区别在于精读,沁入骨髓的精读,
: 但凡精读过红楼梦的,
: 几乎不可避免在用词造句上,在思想上,在价值取向上,受其影响,
: 行文描写上会流露出特有的‘文艺范’,
: 思想上多少会有‘协谁隐’,‘为底迟’之类的特殊倾向表达。。。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