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荒谬中旅行,然后——《好兵帅克》读后感
avatar
在荒谬中旅行,然后——《好兵帅克》读后感# LeisureTime - 读书听歌看电影
m*y
1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0
如果出门旅行,带着所有美好的希望,却,没有一张脸是美丽的、没有一片怡人的风景,你是否会继续?可惜,不到双眼漆黑的那天,就无法中止这行走,没有回程的旅行,这处于荒谬时代的生活之路。
《好兵帅克》是捷克作家哈谢克写极其卑微并被视为白痴的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参军及行军中的遭遇。在不得不走的路途中,唯一可以选择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时代的困境,哈谢克给出各路人的应对。我们的帅克是以观察、嘲讽、尽力帮倒忙的态度在国家役使民众的机器中运转:耍弄为虎作伥的密探,不停卖给他各类假纯种狗,密探最终被狗咬死;受到征兵书后,他坐在轮椅上去参军,自夸是“一把完全健康的炮灰”;以一本正经投其所好的方式来趋奉军官,让他们自现其丑,在被集体大便时看到长官来了一手抓着裤子敬礼,表扬嫖妓的军官是为了士兵的安全而身先士卒去检查;在他眼中,斐迪南大公与捡狗屎的人儿没有区别,只是死亡方式不同。长官提出的任何神圣的理念,他都可以顺口讲出一个天马行空的例子,“想当初”“几年前”让长官的脸色变成酱紫又抓不到话柄。他有一切从好处想的思维,对意外摔死在车站的士兵,他说“至少大伙儿知道他埋那,不必到处去战场上找他的坟墓了。”
志愿兵马列克是营史记录员,不知为何,这本成于1923年前的书,却偷了我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士兵象超人一样中多枪后仍能继续战斗,口喊祖国而亡;军队的败北是光荣的战略转移。这版权官司,非打不可。军官们从来不关心战果,得过且过混过每一天。导致军队永远不能到目的地,因为命令前后不一致,他们也从不查。都是去送死啊,何必认真,先找个妞陪酒喝。您还会在书里见到士官生比勒,一个被爱思考到愚蠢且一心想往上爬年轻人,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而拆穿扎德勒大尉的无知,逼长官绝望之余开始假装读小说,听不见他说话。
当然还会看到普通人及士兵们是如何用敷衍的方式来面对帝国那神圣的命令:士兵们在战斗一开始时首先做的是用枪打死平时欺负他们的大尉。帅克与部队走散欲归队问路时碰到的每一个老百姓都迫不及待教他如何躲起来或在战场如何保命。哈谢克在徒步迹近乞讨的生活中接触到与观察到的事物,提供他丰富的语言与对人性的观察,比如,士兵们被集体大便时蹲着“象燕子成排停在电线杆上”;在书中教授如何偷到名狗的技巧;猫在军用地图上拉满了猫屎,使作战地图立体化了,所有的军官都兴冲冲地看着近视的施耐德上校慢慢将手移近并插进猫屎里,以此取乐,绝无对上下级关系的美化,没有我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高尚情怀,谁更人性?而“人性”或是哈谢克在书中欲体现的,本书没有一个所谓正面人物,没有人真正相信“爱国主义”“上帝”,大家都在这时代的列车上无奈的呆着,神圣归于老朽的皇帝,各色人等只能顺天承命,演好自己那一PART,而帅克,是我们对荒谬时代之人生苦恼的笑。一九二三年一月三日,他去世前口授的最后一句是借一个欺下媚上的自大之徒杜布中尉说“爱国主义、忠于职守,这就是战争中的真正武器。”这讨人厌的家伙无意中说出一个最高机密:伟大神圣的理念是无情的利器,将普通人当牲口一样来屠杀!这部作品充满讽刺,作者偶尔跳进作品中感慨战争对民众的屠杀。或许,他写这样一部作品是出于对普通人的悲悯之心,著作未竟他即去世,他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注也永不止息。
不知为何,我有这荒庸的念头将作者的动机归为“爱”,这或是我对这世界的期待。
avatar
b*k
2
这本书我也喜欢
就是看样子web排版又开始乱了,看这帖子有点累:)

【在 m*****y 的大作中提到】
: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0
: 如果出门旅行,带着所有美好的希望,却,没有一张脸是美丽的、没有一片怡人的风景,你是否会继续?可惜,不到双眼漆黑的那天,就无法中止这行走,没有回程的旅行,这处于荒谬时代的生活之路。
: 《好兵帅克》是捷克作家哈谢克写极其卑微并被视为白痴的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参军及行军中的遭遇。在不得不走的路途中,唯一可以选择的,是以怎样的态度。面对时代的困境,哈谢克给出各路人的应对。我们的帅克是以观察、嘲讽、尽力帮倒忙的态度在国家役使民众的机器中运转:耍弄为虎作伥的密探,不停卖给他各类假纯种狗,密探最终被狗咬死;受到征兵书后,他坐在轮椅上去参军,自夸是“一把完全健康的炮灰”;以一本正经投其所好的方式来趋奉军官,让他们自现其丑,在被集体大便时看到长官来了一手抓着裤子敬礼,表扬嫖妓的军官是为了士兵的安全而身先士卒去检查;在他眼中,斐迪南大公与捡狗屎的人儿没有区别,只是死亡方式不同。长官提出的任何神圣的理念,他都可以顺口讲出一个天马行空的例子,“想当初”“几年前”让长官的脸色变成酱紫又抓不到话柄。他有一切从好处想的思维,对意外摔死在车站的士兵,他说“至少大伙儿知道他埋那,不必到处去战场上找他的坟墓了。”
: 志愿兵马列克是营史记录员,不知为何,这本成于1923年前的书,却偷了我军指战员的光辉事迹,士兵象超人一样中多枪后仍能继续战斗,口喊祖国而亡;军队的败北是光荣的战略转移。这版权官司,非打不可。军官们从来不关心战果,得过且过混过每一天。导致军队永远不能到目的地,因为命令前后不一致,他们也从不查。都是去送死啊,何必认真,先找个妞陪酒喝。您还会在书里见到士官生比勒,一个被爱思考到愚蠢且一心想往上爬年轻人,他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而拆穿扎德勒大尉的无知,逼长官绝望之余开始假装读小说,听不见他说话。
: 当然还会看到普通人及士兵们是如何用敷衍的方式来面对帝国那神圣的命令:士兵们在战斗一开始时首先做的是用枪打死平时欺负他们的大尉。帅克与部队走散欲归队问路时碰到的每一个老百姓都迫不及待教他如何躲起来或在战场如何保命。哈谢克在徒步迹近乞讨的生活中接触到与观察到的事物,提供他丰富的语言与对人性的观察,比如,士兵们被集体大便时蹲着“象燕子成排停在电线杆上”;在书中教授如何偷到名狗的技巧;猫在军用地图上拉满了猫屎,使作战地图立体化了,所有的军官都兴冲冲地看着近视的施耐德上校慢慢将手移近并插进猫屎里,以此取乐,绝无对上下级关系的美化,没有我军“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的高尚情怀,谁更人性?而“人性”或是哈谢克在书中欲体现的,本书没有一个所谓正面人物,没有人真正相信“爱国主义”“上帝”,大家都在这时代的列车上无奈的呆着,神圣归于老朽的皇帝,各色人等只能顺天承命,演好自己那一PART,而帅克,是我们对荒谬时代之人生苦恼的笑。一九二三年一月三日,他去世前口授的最后一句是借一个欺下媚上的自大之徒杜布中尉说“爱国主义、忠于职守,这就是战争中的真正武器。”这讨人厌的家伙无意中说出一个最高机密:伟大神圣的理念是无情的利器,将普通人当牲口一样来屠杀!这部作品充满讽刺,作者偶尔跳进作品中感慨战争对民众的屠杀。或许,他写这样一部作品是出于对普通人的悲悯之心,著作未竟他即去世,他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注也永不止息。
: 不知为何,我有这荒庸的念头将作者的动机归为“爱”,这或是我对这世界的期待。

avatar
wh
3
重排了,不过分段未必对。mistory觉得不对的话重新分段吧。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本书我也喜欢
: 就是看样子web排版又开始乱了,看这帖子有点累:)

avatar
b*k
4
多谢wh,我再顺溜看一遍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重排了,不过分段未必对。mistory觉得不对的话重新分段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