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j*n
1
记得十多年前<读书>杂志还有不少人读,人们争相做"知识分子",讲究<格调>"
品位"和时尚。上海话叫有腔调?
一晃十年,知识改变命运,当初有腔调的现在叫中产阶级了。当下层人民遇难,如小悦
悦事件或男人看女人被联防队员强暴,我们会愤怒;当上层出现不和谐,我们即便不身
处国外,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争鸣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当代文人对古代游侠风骨的
完美继承。说的难听些,都是墙头草。
但人是个虚荣懒惰的社会动物,饱暖思风月,和雪花。只要没有农民起义或者行星撞地
球,有腔调的人最玩物丧志了。不信到书店看看,关于茶和酒的书就大几百种,还有文
物,驴游登山,书法绘画布艺摄影,DV动画雅痞朋克,不gay那也得nerd一下下。当我
们成为既得利益者,为己潇洒故,理想皆可抛。于是便无聊得理直气壮了。
我业余除了骗吃包子就喜欢填网络调查了,每天大概半小时,一个月就有近100真现金
进账,有一家甚至可以直接兑演出票。最近的调查很多是问:你是否用社交网络,比如
脸书推特那些。今天连续两个问是否在上班时间用,刚才一个问是否在班上和同事互相
推特抱怨老板。敢情这是老板们在调查生产力下降的原因了。闲人太多了。
其实这种宅男的腔调生活宅女也在做,因为现在她们买衣服也可以在家完成。产业工人
也可以,最近澳大利亚流行仆街,有两建筑工人在100多米高的吊车上自拍趴姿,引起
网络phenomenon,虽然丢了工作,他们的这种生活方式说明他们的精神气质早脱离了蓝
领阶层了,大丈夫,何愁无米入炊乎?老子早不想干了。
要想摆脱物质和精神上的贫穷,首先得向往和憧憬那文艺或二逼的腔调,而后诗歌或身
材才改变命运,一如凤姐与芙蓉之跻身名流。倒是韩寒当爹之后变得无生气了。谁立志
做民族的脊梁,或者跑到俄罗斯背普希金的句子,得侬刚则老伤心厄消息,侬咧该吾看
来是没腔调。
avatar
g*y
2
啧啧,这文章写得龙头蛇尾猪肚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十多年前<读书>杂志还有不少人读,人们争相做"知识分子",讲究<格调>"
: 品位"和时尚。上海话叫有腔调?
: 一晃十年,知识改变命运,当初有腔调的现在叫中产阶级了。当下层人民遇难,如小悦
: 悦事件或男人看女人被联防队员强暴,我们会愤怒;当上层出现不和谐,我们即便不身
: 处国外,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争鸣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当代文人对古代游侠风骨的
: 完美继承。说的难听些,都是墙头草。
: 但人是个虚荣懒惰的社会动物,饱暖思风月,和雪花。只要没有农民起义或者行星撞地
: 球,有腔调的人最玩物丧志了。不信到书店看看,关于茶和酒的书就大几百种,还有文
: 物,驴游登山,书法绘画布艺摄影,DV动画雅痞朋克,不gay那也得nerd一下下。当我
: 们成为既得利益者,为己潇洒故,理想皆可抛。于是便无聊得理直气壮了。

avatar
j*n
3
刚完
湖岩乱雨只看最后一句,每次很费劲

【在 g***y 的大作中提到】
: 啧啧,这文章写得龙头蛇尾猪肚
avatar
M*N
4
你是不是看了韩寒11/2被和谐掉的博文有感而发?
格调不高怎么办
自从《脱节的国度》不见了以后,一直都未写东西。因为我着实是一个写的不勤奋的人
,每次写完,隔日不见,真的扫兴,而且国家部门繁多,就算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
觉得没问题,所有配备了帕萨特以上公务车的部门也都可以一个电话把你文章删了。其
中最仁慈的反而是某地方的公安部门,08年有一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事隔一年多,他们
删除了这篇文章。难怪大家都说公安出警慢。的确。删文章的地方太多了,就不知道该
怎么下笔了。
从事了这个工作大概十三年,我发现文化工作者在地位上真是一个特别下三滥特别
窝囊废的工种。这个工种所出产的作品由于受到诸多的限制,所以肯定没有那么奇特的
经历更加精彩。我来说一些小故事。
在中国的出版行业,其实是没有官方的审查的。大家都应该觉得很奇怪,因为这违
背了常识。但是可以告诉大家,出版行业的确没有审查。这是因为中国每年要出几十万
本书,实在审查不过来。而且我相信管那些读书人的同志大部分都不爱读书,所以图书
审查其实一直由出版社独立完成。
但是这样一来岂不是百花齐放了。当然不是。比较专业的说,这叫事后审查制。事
后审查制其实要比事前审查制更加紧,杀伤力和副作用更大。这点用过事后避孕药的朋
友肯定深有感触。
只有拥有书号才能出版,只有出版社才能发书号,只有官方才能有出版社,所以从
源头上,自由的出版其实是不可能的。而由于大量的国有出版社能力不济,很多民营文
化公司开始运营图书出版。出版的方式就是合作出版或者从出版社那里购买一些书号。
但这依然不能改变出版现状,因为出版社依然是终审方。而一本书如果不让出版,在以
往理由是反革命,后来反革命这个词不太出现了,因为反革命既然是不好的,那岂不成
了鼓励革命。而官方认为,革命工作已经完成,所以既不能反革命,也不能革命,群众
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呆着。于是现在不能出版的理由就是格调不高。我第一本书《三重
门》就是因为格调不高,迟迟不能出版。格调不高是致命的,因为文笔太差可以改,逻
辑不清可以理,唯独格调不高让人头疼,你也不知道怎么能让自己的格调提高一点。你
问他什么是格调,他也不知道。一直到现在,我才明白了,格调其实就是割掉的意思,
格调不高就是割掉的不够高,你以为象征性的把脚底板的老茧磨磨平就能从事文化行业
了么,你要割掉的够高。凡是保留腰以下部分的,从事文化行业明显还是会显得雄性气
息太浓厚。
我是一直饱受审查之苦的。但在格调稍微高了一点以后,我还是侥幸可以出版图书
,并且因为图书的畅销,有的时候还稍微可以在小问题和出版方争取格调稍微降低一点
。每次写作前,我都要进行一次自我审查。也许很多没有从事过这个行业的朋友会觉得
我们这样做特别怂,不够MAN。比如当年《独唱团》出版前遇到很多的困难,一些朋友
看不下去了,说你太娘们了,这要是我,不要书号了,直接拿到印刷厂去,印个几十万
本,这就开卖了。我欣赏这位朋友的没有格调,但他们不知道印刷厂只有收到了出版社
开具的委托印刷单以后才能开机印刷,否则你非但印不了一本,人家就报警了。其次就
算你爹开了一个印刷厂,你印刷出了几十万本,你没有书号,没有一家书店和报刊亭是
会进你的货的。连卖盗版的都不敢帮你卖。也许这位朋友会说,那我就放到网上去,在
淘宝卖。那我告诉你,在淘宝销售图书,首先你得拥有资质,其次你不能随手拍一个封
面就上架了,你必须输入书号,当系统把你输入的书号和书名对应起来,你才能上架。
所以一直到今天,所有的文化人都在进行着痛苦的自我审查。那我们能否指望出版
社突然格调降低呢,这当然也不可能,一旦出版社有格调降低的迹象,由于都是国有单
位,官方再指派一个社长过去就是。而那些格调降低的同志就可以去妇联残联养养老。
事后审查制最恐怖一环在于惩罚,就是我不管你,但你要是出版了什么幺蛾子,我罚死
你。轻则撤职撤社,重则投进大牢,所以你看着办吧。
至于我本人,虽然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自我审查和阉割,但有的时候难免也会出现
阉割的形状不符合认证的情况。这个和每个出版社的紧张程度有关系。比如我最新的小
说就被枪毙了,因为新小说里的主人公姓胡,虽然我才写了五千字,但是出版社认为这
必然是有政治隐喻的。当我明白了要避讳的时候再改姓已经晚了。但避讳要记住勿忘前
朝,我还有一篇小说中,因为出现了“江河湖海”四个字,被更直接的枪毙了。如果说
之前我犯了错误的话,那这一个就是两倍的错误。连我都不能原谅我自己,明知道若不
起,怎么连躲都没躲利索呢。
我不知道一个文化人提笔就哆嗦的国家怎么能建设成文化强国,一个因为要避讳常
委所以在谷歌上搜索不到李白的国家怎么能建设成文化强国。我不知道该怎么一个文化
体制改革法,反正我只有一个愿望,就是韩正老师别再升官了,要不然我就搜不到我了。
avatar
M*N
5
btw, 这篇我看完了。
填网络调查真的能赚钱?我经常在facebook上看到这种广告,从来都是忽略。
最后一句满标准的嘛,luckyjim好像还说不出这样的长句,哈哈~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刚完
: 湖岩乱雨只看最后一句,每次很费劲

avatar
z*e
6
钱这么好赚?我也要我也要
avatar
l*r
7
又学了两句上海话
最后那两句啥意思?
avatar
l*i
8
经鉴定 这是一个referral贴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十多年前<读书>杂志还有不少人读,人们争相做"知识分子",讲究<格调>"
: 品位"和时尚。上海话叫有腔调?
: 一晃十年,知识改变命运,当初有腔调的现在叫中产阶级了。当下层人民遇难,如小悦
: 悦事件或男人看女人被联防队员强暴,我们会愤怒;当上层出现不和谐,我们即便不身
: 处国外,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争鸣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当代文人对古代游侠风骨的
: 完美继承。说的难听些,都是墙头草。
: 但人是个虚荣懒惰的社会动物,饱暖思风月,和雪花。只要没有农民起义或者行星撞地
: 球,有腔调的人最玩物丧志了。不信到书店看看,关于茶和酒的书就大几百种,还有文
: 物,驴游登山,书法绘画布艺摄影,DV动画雅痞朋克,不gay那也得nerd一下下。当我
: 们成为既得利益者,为己潇洒故,理想皆可抛。于是便无聊得理直气壮了。

avatar
l*m
9
双重嘲笑阿拉不是。。。一是不懂普希金的诗(其实谁的诗我都不懂啊),二是桑海屋
还未达到三岁小孩的水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一个既没腔调,也没格调的宁。情
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失去了。但,我觉得还挺自豪的,觉得这样活着挺真,不装
。对了,这些日子北京卫视在放一个新的电视剧,叫“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
”和“我的美丽人生”的编剧整的。讲的是一北京女孩儿(马伊俐)嫁给桑海男宁(涂
松岩)的故事,里面还有久违的岳红。看了两集,挺搞的,当然有很多夸张的成分。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十多年前<读书>杂志还有不少人读,人们争相做"知识分子",讲究<格调>"
: 品位"和时尚。上海话叫有腔调?
: 一晃十年,知识改变命运,当初有腔调的现在叫中产阶级了。当下层人民遇难,如小悦
: 悦事件或男人看女人被联防队员强暴,我们会愤怒;当上层出现不和谐,我们即便不身
: 处国外,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争鸣了。这是时代的进步,是当代文人对古代游侠风骨的
: 完美继承。说的难听些,都是墙头草。
: 但人是个虚荣懒惰的社会动物,饱暖思风月,和雪花。只要没有农民起义或者行星撞地
: 球,有腔调的人最玩物丧志了。不信到书店看看,关于茶和酒的书就大几百种,还有文
: 物,驴游登山,书法绘画布艺摄影,DV动画雅痞朋克,不gay那也得nerd一下下。当我
: 们成为既得利益者,为己潇洒故,理想皆可抛。于是便无聊得理直气壮了。

avatar
l*m
10
对了,女主人公叫郝京妮,这没啥,但男主人公叫徐嘉惠,就有些戏剧了。。。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双重嘲笑阿拉不是。。。一是不懂普希金的诗(其实谁的诗我都不懂啊),二是桑海屋
: 还未达到三岁小孩的水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一个既没腔调,也没格调的宁。情
: 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失去了。但,我觉得还挺自豪的,觉得这样活着挺真,不装
: 。对了,这些日子北京卫视在放一个新的电视剧,叫“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
: ”和“我的美丽人生”的编剧整的。讲的是一北京女孩儿(马伊俐)嫁给桑海男宁(涂
: 松岩)的故事,里面还有久违的岳红。看了两集,挺搞的,当然有很多夸张的成分。

avatar
b*s
11
完了,风二自断生路了。平白给自己一堆竞争者。

【在 z********e 的大作中提到】
: 钱这么好赚?我也要我也要
avatar
M*N
12
太搞了。。。
对了,上次问你,东边日出西边雨哪儿能看呢?
还有,北京深秋的故事看过没?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了,女主人公叫郝京妮,这没啥,但男主人公叫徐嘉惠,就有些戏剧了。。。
avatar
b*s
13
看到这句话,想到以前读到的一本茶史里说,原来茶叶流传到英国的时候,只有上等人
才喝茶,
后来,这个社会都附庸风雅,连仆人也要求喝茶了。
也许这个就是首先得向往和憧憬二逼的腔调?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刚完
: 湖岩乱雨只看最后一句,每次很费劲

avatar
l*m
14
我是用创维网络电视看的,酷开。。。你在国内的那些网站上都没找到? 随便一搜,
Youku上就有: http://www.youku.com/show_page/id_zcbfc08da962411de83b1.html
北京深秋的故事没看过,是吴越演的那个? 那是在她出演"恋爱的犀牛“之前吧。 ”
北京夏天"倒是看过,曹颖演的,那时候她一袭白衣演大学生,很清纯。。。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搞了。。。
: 对了,上次问你,东边日出西边雨哪儿能看呢?
: 还有,北京深秋的故事看过没?

avatar
l*m
15
恰巧看到”双城生活“里一集马伊俐刚结婚,她上海的婆婆让她学习如何喝英国的下午
茶, 说这是他们家的传统。私下里马伊俐问她老公,你妈在英国长大?她老公支支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这句话,想到以前读到的一本茶史里说,原来茶叶流传到英国的时候,只有上等人
: 才喝茶,
: 后来,这个社会都附庸风雅,连仆人也要求喝茶了。
: 也许这个就是首先得向往和憧憬二逼的腔调?

avatar
l*m
16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历史上酗酒成风,于是有一个女王还不皇室成员力推喝下午茶,随
后成了一种时尚,也改变了酗酒的风气。。。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到这句话,想到以前读到的一本茶史里说,原来茶叶流传到英国的时候,只有上等人
: 才喝茶,
: 后来,这个社会都附庸风雅,连仆人也要求喝茶了。
: 也许这个就是首先得向往和憧憬二逼的腔调?

avatar
b*s
17
比美国的禁酒运动来得好。美国的禁酒运动除了养了一帮黑社会,没有什么功效,死了
不少人。Ken Burns的禁酒纪录片也有些意思。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历史上酗酒成风,于是有一个女王还不皇室成员力推喝下午茶,随
: 后成了一种时尚,也改变了酗酒的风气。。。

avatar
b*s
18
我老板倒是英国人,经常一起喝茶,吃小cookie。顺便拍拍马。

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恰巧看到”双城生活“里一集马伊俐刚结婚,她上海的婆婆让她学习如何喝英国的下午
: 茶, 说这是他们家的传统。私下里马伊俐问她老公,你妈在英国长大?她老公支支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avatar
l*r
19
馋小cookie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老板倒是英国人,经常一起喝茶,吃小cookie。顺便拍拍马。
:
: 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avatar
b*s
20
四点钟的时候,吃点小cookie确实很提神的。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馋小cookie
avatar
b*s
21

什么叫做“仆街”?倒在路上装死?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刚完
: 湖岩乱雨只看最后一句,每次很费劲

avatar
p*r
22
最近把男人帮看完了。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双重嘲笑阿拉不是。。。一是不懂普希金的诗(其实谁的诗我都不懂啊),二是桑海屋
: 还未达到三岁小孩的水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一个既没腔调,也没格调的宁。情
: 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失去了。但,我觉得还挺自豪的,觉得这样活着挺真,不装
: 。对了,这些日子北京卫视在放一个新的电视剧,叫“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
: ”和“我的美丽人生”的编剧整的。讲的是一北京女孩儿(马伊俐)嫁给桑海男宁(涂
: 松岩)的故事,里面还有久违的岳红。看了两集,挺搞的,当然有很多夸张的成分。

avatar
p*r
23
最近一直在看历史版的离婚砍头那篇。英国人也挺不靠谱的。。。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有一种说法是英国历史上酗酒成风,于是有一个女王还不皇室成员力推喝下午茶,随
: 后成了一种时尚,也改变了酗酒的风气。。。

avatar
j*n
24
好多'感'一起发了
直接原因是潘向黎那本,讲茶的
正好看到国内二逼潮人杂志一个英国茶的宣传,说他们的茶文化,就是bos说的那些
特别气愤,可以说是
又看一群港台文人的互相吹捧的书,炫耀自己生活够品位,够西化
想到天下文人都是物质富裕了,而精神贫穷了,不管是否因为强权阉割,都集体失声,而把
时间浪费在无聊上,还为无聊的事情推波助澜,而不是为民请命了
温家宝在俄罗斯吟诵:我要用竖琴唤醒人们的良善...
引起猜测
这天下还是那个
我们这些无聊的文人除了嘴上无聊,有时也会做些无聊的'革命'行为
但真能豁出去的很少了,都为五斗米而得意于美人在被窝,好茶在床尾,良宵在今夜,骂娘
在微博了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是不是看了韩寒11/2被和谐掉的博文有感而发?
: 格调不高怎么办
: 自从《脱节的国度》不见了以后,一直都未写东西。因为我着实是一个写的不勤奋的人
: ,每次写完,隔日不见,真的扫兴,而且国家部门繁多,就算宣传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
: 觉得没问题,所有配备了帕萨特以上公务车的部门也都可以一个电话把你文章删了。其
: 中最仁慈的反而是某地方的公安部门,08年有一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事隔一年多,他们
: 删除了这篇文章。难怪大家都说公安出警慢。的确。删文章的地方太多了,就不知道该
: 怎么下笔了。
: 从事了这个工作大概十三年,我发现文化工作者在地位上真是一个特别下三滥特别
: 窝囊废的工种。这个工种所出产的作品由于受到诸多的限制,所以肯定没有那么奇特的

avatar
b*s
25
讲亨利八世的电视剧?

【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 最近一直在看历史版的离婚砍头那篇。英国人也挺不靠谱的。。。
avatar
j*n
26
看了,昨天还在板上说来着,有点奋斗二的意思?
没怎么看
前两天看一个裸婚时代的节目,说80%的人在婚姻问题上听父母的
我一想起自己又是五分之一人类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双重嘲笑阿拉不是。。。一是不懂普希金的诗(其实谁的诗我都不懂啊),二是桑海屋
: 还未达到三岁小孩的水平。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我是一个既没腔调,也没格调的宁。情
: 调随着年龄的增长,也渐渐失去了。但,我觉得还挺自豪的,觉得这样活着挺真,不装
: 。对了,这些日子北京卫视在放一个新的电视剧,叫“双城生活”,“媳妇的美好时代
: ”和“我的美丽人生”的编剧整的。讲的是一北京女孩儿(马伊俐)嫁给桑海男宁(涂
: 松岩)的故事,里面还有久违的岳红。看了两集,挺搞的,当然有很多夸张的成分。

avatar
l*r
27
这些数字是不是张嘴就来的?

【在 j******n 的大作中提到】
: 看了,昨天还在板上说来着,有点奋斗二的意思?
: 没怎么看
: 前两天看一个裸婚时代的节目,说80%的人在婚姻问题上听父母的
: 我一想起自己又是五分之一人类

avatar
b*s
28
如果说世82.42571%,那就不是。

【在 l*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些数字是不是张嘴就来的?
avatar
j*n
29
据说google做了这个图

【在 b*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说世82.42571%,那就不是。
avatar
j*n
30
她好象不大会穿衣服

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在 l******m 的大作中提到】
: 恰巧看到”双城生活“里一集马伊俐刚结婚,她上海的婆婆让她学习如何喝英国的下午
: 茶, 说这是他们家的传统。私下里马伊俐问她老公,你妈在英国长大?她老公支支吾吾的说,从来没去过。。。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