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2 楼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仅供鉴赏批判。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三俗”领域(庸俗、低
俗和恶俗)的华丽飞跃。
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的三位一体,构成由大片主宰的庸众市场。张艺谋公式=
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意识形
态和电影市场的最大救星。但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
增,而《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
金陵的六朝金粉和秦淮风月,最易引发世人的情色想象。它是中国情色地理的中心
。作为本土最著名的红灯区,秦淮河摇篮催生了名妓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
、马香兰、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等等,而这个妓女团体的作为,颠覆了唐朝诗人杜
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著名论断。李香君头撞墙壁而血溅扇面,成为《桃花扇》中献
出政治贞操的著名隐喻;柳如是因史学家陈寅恪立传而身价倍增;董小宛则因金庸的武
侠小说而名噪一时。所有这些高尚妓女的事迹,构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香艳布景。
而在280多年后的1937,日军在南京展开旷世大屠杀,据说有30万人被血腥杀害,
其中八万女性遭到奸杀。这原本是一个严厉的史实和指控。它要成为人类反思战争暴行
的重大契机。但在《金陵十三钗》里,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
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由此构成罕见的
电影题材,几乎所有人都会为这种讲述而涕泗横流——
一座由西方“神父”主持的南京教堂,于1937年收藏了一群金陵女大学生与十三个
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六位国军伤兵。而在大屠杀的背景下,青楼女子
们身穿唱诗礼服,暗揣刀剪,代替女学生奔赴日军的圣诞晚会和死亡之约。这是明末爱
国妓女故事的壮烈再现。
最后的赴死场面,是一次向爱国伦理的神圣超越。叙事的高潮降临了,妓女从普通
的性工作者,经过赴死的洗礼,转而成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圣女。“十三钗”虽
有经营肉体的历史,却坚定捍卫了民族国家的精神贞操。这是电影的基本主题和价值核
心。金陵妓女们面对两次精神性献身:第一次向基督的代表英格曼神父(西方的符号)
献身,第二次向民族国家(东方的符号)献身,进而成为向好莱坞和广电总局献身的奇
妙转喻。可以预料,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将为这种献身而大声鼓掌。
作为一个冒牌神父,英格曼是沦为流浪汉的“入殓师”,为躲避战争而在教堂纵酒
买醉,还要吃妓女的豆腐,却在救赎他人的危机中,完成了自我救赎的精神历程。这是
一种源于小说原作者的更为高明的叙事策略,它消解了好莱坞和中国导演及片商的价值
鸿沟。严歌苓的小说救了张艺谋,为其铺平通往美国加州的红色地毯。
为了推进影片的炒作事务,片方居然提前公布了女主角玉墨扮演者撰写的《我和贝
尔演床戏》一文,事关“好莱坞神父”和中国义妓的激情床戏,这种蓄意的披露,令其
成为一件被事先张扬的“桃色案”,并为片方营造市场气氛的情欲前奏。
这场床戏炒作,是片商营销策略的一次自我揭露。在毫无出路的情欲两边,分别站
立着“神父”和妓女,代表灵魂和肉欲两种基本势力。但这场床戏究竟要向我们暗示什
么呢?究竟是心灵挣扎的假神父在向肉欲屈服,还是妓女在表演灵魂的超度?抑或是两
者的共赢?而事实上,被涂抹成粉红色的民族苦难(死亡、仇恨和绝望),既曲解了民
族反抗的本质,也摧毁了基督的信念。但正是这种教堂情色+战争暴力+爱国主义的三元
公式,预谋着一种双重的胜利——张艺谋圆奥斯卡之梦,而制片者则赢取最大票房。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年代,这部号称投资额达6亿人民币的豪华制作,正在打破中国
大片的投资记录。制片人大力鼓吹好莱坞一线明星给中国打工的舆论,旨在平息民族主
义愤青的抵制情绪,并掩饰其讨好美国观众口味的基本动机。不仅如此,他还在各类场
合赤裸裸地豪言,要拿下本土的10亿元票房,毫不掩饰把影片当作暴利工具的意图。我
们已经看到,从《唐山大地震》到《南京!南京!》,有关“发国难财”的民间批评,
始终没有停息,而《金陵十三钗》把这种发财模式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妓女的人性、良知和爱情,也不反对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来
展示性工作者的政治贞操,但面对南京大屠杀这种沉重题材,制片方却在眉飞色舞地爆
炒床戏和豪言票房价值,这只能构成对全体战争死难者的羞辱,更是对八万被强奸中国
妇女的羞辱。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
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这种大义
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12月15日,将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午夜狂欢。距离南京大屠杀很远,而距离圣诞节
和票房利润很近。在15日午夜,钟声将敲响十三点。这是一种充满反讽意味的报时,它
要越过十三个女人的故事,向我们说出十三种痛苦和抗议。在十三点时分观看“十三钗
”,的确一种奇怪的体验:一边是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
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三俗”领域(庸俗、低
俗和恶俗)的华丽飞跃。
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的三位一体,构成由大片主宰的庸众市场。张艺谋公式=
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意识形
态和电影市场的最大救星。但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
增,而《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
金陵的六朝金粉和秦淮风月,最易引发世人的情色想象。它是中国情色地理的中心
。作为本土最著名的红灯区,秦淮河摇篮催生了名妓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
、马香兰、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等等,而这个妓女团体的作为,颠覆了唐朝诗人杜
牧“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著名论断。李香君头撞墙壁而血溅扇面,成为《桃花扇》中献
出政治贞操的著名隐喻;柳如是因史学家陈寅恪立传而身价倍增;董小宛则因金庸的武
侠小说而名噪一时。所有这些高尚妓女的事迹,构成了《金陵十三钗》的香艳布景。
而在280多年后的1937,日军在南京展开旷世大屠杀,据说有30万人被血腥杀害,
其中八万女性遭到奸杀。这原本是一个严厉的史实和指控。它要成为人类反思战争暴行
的重大契机。但在《金陵十三钗》里,情色地理和战争地理,秦淮河的历史风尘和南京
大屠杀的血腥现场,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叠合,由此构成罕见的
电影题材,几乎所有人都会为这种讲述而涕泗横流——
一座由西方“神父”主持的南京教堂,于1937年收藏了一群金陵女大学生与十三个
躲避战火的秦淮河上的风尘女子,以及六位国军伤兵。而在大屠杀的背景下,青楼女子
们身穿唱诗礼服,暗揣刀剪,代替女学生奔赴日军的圣诞晚会和死亡之约。这是明末爱
国妓女故事的壮烈再现。
最后的赴死场面,是一次向爱国伦理的神圣超越。叙事的高潮降临了,妓女从普通
的性工作者,经过赴死的洗礼,转而成为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圣女。“十三钗”虽
有经营肉体的历史,却坚定捍卫了民族国家的精神贞操。这是电影的基本主题和价值核
心。金陵妓女们面对两次精神性献身:第一次向基督的代表英格曼神父(西方的符号)
献身,第二次向民族国家(东方的符号)献身,进而成为向好莱坞和广电总局献身的奇
妙转喻。可以预料,美国人和中国人都将为这种献身而大声鼓掌。
作为一个冒牌神父,英格曼是沦为流浪汉的“入殓师”,为躲避战争而在教堂纵酒
买醉,还要吃妓女的豆腐,却在救赎他人的危机中,完成了自我救赎的精神历程。这是
一种源于小说原作者的更为高明的叙事策略,它消解了好莱坞和中国导演及片商的价值
鸿沟。严歌苓的小说救了张艺谋,为其铺平通往美国加州的红色地毯。
为了推进影片的炒作事务,片方居然提前公布了女主角玉墨扮演者撰写的《我和贝
尔演床戏》一文,事关“好莱坞神父”和中国义妓的激情床戏,这种蓄意的披露,令其
成为一件被事先张扬的“桃色案”,并为片方营造市场气氛的情欲前奏。
这场床戏炒作,是片商营销策略的一次自我揭露。在毫无出路的情欲两边,分别站
立着“神父”和妓女,代表灵魂和肉欲两种基本势力。但这场床戏究竟要向我们暗示什
么呢?究竟是心灵挣扎的假神父在向肉欲屈服,还是妓女在表演灵魂的超度?抑或是两
者的共赢?而事实上,被涂抹成粉红色的民族苦难(死亡、仇恨和绝望),既曲解了民
族反抗的本质,也摧毁了基督的信念。但正是这种教堂情色+战争暴力+爱国主义的三元
公式,预谋着一种双重的胜利——张艺谋圆奥斯卡之梦,而制片者则赢取最大票房。
在全球经济萧条的年代,这部号称投资额达6亿人民币的豪华制作,正在打破中国
大片的投资记录。制片人大力鼓吹好莱坞一线明星给中国打工的舆论,旨在平息民族主
义愤青的抵制情绪,并掩饰其讨好美国观众口味的基本动机。不仅如此,他还在各类场
合赤裸裸地豪言,要拿下本土的10亿元票房,毫不掩饰把影片当作暴利工具的意图。我
们已经看到,从《唐山大地震》到《南京!南京!》,有关“发国难财”的民间批评,
始终没有停息,而《金陵十三钗》把这种发财模式推向新的高潮。
我们完全能够理解妓女的人性、良知和爱情,也不反对以一种人文关怀的角度,来
展示性工作者的政治贞操,但面对南京大屠杀这种沉重题材,制片方却在眉飞色舞地爆
炒床戏和豪言票房价值,这只能构成对全体战争死难者的羞辱,更是对八万被强奸中国
妇女的羞辱。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政治叙事变
成身体叙事,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重大苦难题材变成重要牟利工具,这种大义
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12月15日,将是中国电影的又一次午夜狂欢。距离南京大屠杀很远,而距离圣诞节
和票房利润很近。在15日午夜,钟声将敲响十三点。这是一种充满反讽意味的报时,它
要越过十三个女人的故事,向我们说出十三种痛苦和抗议。在十三点时分观看“十三钗
”,的确一种奇怪的体验:一边是斯皮尔伯格《辛德勒名单》和犹太人的哀歌,一边是
张艺谋《金陵十三钗》和中国人的视觉欢宴,它们构成了如此鲜明的对比,令我们感到
汗颜。我们将抱着自己的良知无眠,犹如抱着一堆荒诞的现实。
g*j
3 楼
晚春季节,诸花寂寥。曾经绽放,曾经绚烂,曾经笑颜盈盈,在灼热的晚风中转眼即逝。
早在绽放的一刻就注定了今天的凋零,但切身体验,却是另一番凄凉。
每一株草都是孤独的。孤独地绽放,孤独地凋零,孤独的微笑,孤独的老去。
春风一度曾经,皱纹只会令微笑意味深长。所谓爱,所谓很,所谓苦,所谓乐,尽在夏
风摇曳中。
如果真的,真的,可以随风而去,可能从容选择轮回的角落?
走近些,仍然细闻出丝丝沁香。来矣无忧,去亦无悔。曾经绽放,生如夏花。
早在绽放的一刻就注定了今天的凋零,但切身体验,却是另一番凄凉。
每一株草都是孤独的。孤独地绽放,孤独地凋零,孤独的微笑,孤独的老去。
春风一度曾经,皱纹只会令微笑意味深长。所谓爱,所谓很,所谓苦,所谓乐,尽在夏
风摇曳中。
如果真的,真的,可以随风而去,可能从容选择轮回的角落?
走近些,仍然细闻出丝丝沁香。来矣无忧,去亦无悔。曾经绽放,生如夏花。
p*w
5 楼
有趣的评论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仅供鉴赏批判。
: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仅供鉴赏批判。
: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a*s
7 楼
听说可以冷冻
D*A
8 楼
说的好!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仅供鉴赏批判。
: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在 c*****r 的大作中提到】
: 原载《南方都市报》2011年12月13日,仅供鉴赏批判。
: 十三钗:张艺谋流氓叙事情色爱国 好莱坞神父VS中国义妓
: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
: 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
: 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
: 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达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
: 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开始,张艺谋开始深化源于《红高粱》的流氓叙事,将其
: 变成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
: 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J*h
9 楼
赔礼则个哈
J*r
11 楼
re
P*P
14 楼
居然是南方系的报道。。。
n*0
17 楼
这个小说就挺傻逼的。
用这个沉重的历史背景加妓女做噱头贩卖肤浅的人性论。
妓女做题材很偷懒也很偏见,很 condescending. 利用传统观念认为妓女无道德情义气
节,来加大献身时的所谓人性光辉的光辉度。好象为了让白色更白,要画在最黑的画布
上。
充分反映作者对性工作者的偏见和歧视。人本来就是谋生,和民族大义气节本也无亏。
选这个题材,也符合张取巧偷懒的小家气。和他当初硬造那些灯笼的民俗意象一样。其
实就是没有功力。
揍是让人看不上。
用这个沉重的历史背景加妓女做噱头贩卖肤浅的人性论。
妓女做题材很偷懒也很偏见,很 condescending. 利用传统观念认为妓女无道德情义气
节,来加大献身时的所谓人性光辉的光辉度。好象为了让白色更白,要画在最黑的画布
上。
充分反映作者对性工作者的偏见和歧视。人本来就是谋生,和民族大义气节本也无亏。
选这个题材,也符合张取巧偷懒的小家气。和他当初硬造那些灯笼的民俗意象一样。其
实就是没有功力。
揍是让人看不上。
g*j
18 楼
晚春季节,诸花寂寥。曾经绽放,曾经绚烂,曾经笑颜盈盈,在灼热的晚风中转眼即逝。
早在绽放的一刻就注定了今天的凋零,但切身体验,却是另一番凄凉。
每一株草都是孤独的。孤独地绽放,孤独地凋零,孤独的微笑,孤独的老去。
春风一度曾经,皱纹只会令微笑意味深长。所谓爱,所谓很,所谓苦,所谓乐,尽在夏
风摇曳中。
如果真的,真的,可以随风而去,可能从容选择轮回的角落?
走近些,仍然细闻出丝丝沁香。来矣无忧,去亦无悔。曾经绽放,生如夏花。
早在绽放的一刻就注定了今天的凋零,但切身体验,却是另一番凄凉。
每一株草都是孤独的。孤独地绽放,孤独地凋零,孤独的微笑,孤独的老去。
春风一度曾经,皱纹只会令微笑意味深长。所谓爱,所谓很,所谓苦,所谓乐,尽在夏
风摇曳中。
如果真的,真的,可以随风而去,可能从容选择轮回的角落?
走近些,仍然细闻出丝丝沁香。来矣无忧,去亦无悔。曾经绽放,生如夏花。
m*r
19 楼
谢谢大家
J*h
22 楼
赔礼则个哈
a*e
23 楼
干了没事,干姜照样好用。
c*e
25 楼
买回来新鲜的先切好片,然后冷冻。用时想用几片就拿几片,很方便。但冻时注意,别
让姜片们冻在一起。
让姜片们冻在一起。
w*2
28 楼
你是个男儿生 却这么喜欢花草 感春伤秋 真是有容若气质阿
c*g
35 楼
用牛皮纸袋包了放在冰箱,没有牛皮纸袋,用报纸也凑合。可以保存好几周,4周没问
题反正
题反正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