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快乐的定义——宗萨钦哲谈无常之生命# Midlife - 人到中年
z*n
1 楼
问一个佛教徒「什么是人生的目的?」是不恰当的。因为这个问题暗喻在某一个地
方,也许在一个洞穴之中或者在一个山巅之上,存在着一个究竟的目的。仿佛我们可以
透过追随圣者、阅读书籍以及熟悉秘教修行,来解开这个秘密。如果这问题是假设在亿
万年以前,有某个人或神设计了一个人生目的的图表,那么它就是一个有神论的观点。
佛教徒不相信有一个全能的创造者,而且他们不认为生命的目的已经、或需要被决定和
定义。
对佛教徒比较适当的问题是「什么是生命?」。从我们对无常的了解,这个问题的
答案应该非常明显: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它是随时变化、
短暂无常经验的集合。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存在,但其共通点是没有任何一个生
命希望受苦。我们都想要快乐,无论是总统、亿万富翁,或是辛勤工作的蚂蚁、蜜蜂、
虾子和蝴蝶,大家都想要快乐。
当然,在这些生命形态之中,痛苦和快乐的定义有极大的区别,即使在范围相对较
小的人道之中,也是如此。对某些人痛苦的定义,是其它人快乐的定义,反之亦然。对
某些人而言,只要能够生存下去便是快乐,对另外的人而言,拥有七百双鞋子是快乐。
有些人,在臂膀上有个贝克汉模样的刺青就会快乐。当一个人的快乐在于享有一片鱼翅
、一根鸡腿或一根老虎的阴茎时,快乐的代价是另一个生命。有些人觉得用羽毛轻搔是
性感的,另一些人则偏爱乳酪磨碎器、皮鞭和链圈。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宁愿取一个离
过婚的美国女子,也不要戴上大英帝国的王冠。
即使在个人身上,痛苦和快乐的定义也时有变动。一个轻挑的调情时刻,可能因为
其中一人想要更认真的关系而突然变调,期待转为恐惧。当你是个小孩的时候,在沙滩
上堆筑沙堡就是快乐。在青少年时期,看着穿比基尼的女孩,和赤裸上身的男孩冲浪是
快乐。在中年,金钱和事业是快乐。当你八十多岁的时候,收集陶瓷盐罐是快乐。对许
多人而言,不断调适于这些无尽而又经常变化的快乐定义,即是「人生的目的」。
我们许多人从所处的社会学习快乐和痛苦的定义;社会秩序支配我们衡量满足的准
则。这是一套共同的价值标准。来自世界两端的人,能够基于完全相反的快乐文化指针
,却体验完全相同的情感—愉悦,厌恶或恐惧等。鸡爪是中国人的佳肴,法国人则喜爱
把肥鸭肝涂抹在吐司上。如果资本主义从不曾存于世上,想象一下世界会变得如何:我
们会很快乐地活在没有购物中心、没有豪华的汽车、没有星巴克、没有竞争、没有贫富
差距、享有全民健保的社会。而脚踏车会比悍马休旅车(Humvees)更有价值。然而,
我们的欲求是学习而得的。十年前,在偏远的喜马拉雅王国不丹,卡式录放影机是富裕
的象征。逐渐地,丰田Landcruiser越野车俱乐部取代了录放影机俱乐部,成为不丹繁
荣与快乐的终极愿景。
这种把群体标准视为个人标准的习惯,在幼年时就开始形成。小学一年级时,你看
到其它同学都有某种铅笔盒。你发展出一个「需求」,要有和其它人一样的铅笔盒。你
告诉了母亲,而她是否为你买那个铅笔盒,就决定了你的快乐水平,这个习惯持续到成
年。隔壁邻居有一台电浆电视或一辆崭新的豪华休旅车,因此你也要拥有同样的—而且
要更大、更新的。渴望并竞相拥有他人所有的事物,也存在于文化层面中。我们常常对
其他文化的风俗和传统,比自己的评价还高。最近,台湾有位教师决定蓄起长发,这在
中国是个古老的习俗。他看起来高贵优雅,仿如一个古代的中国战士,但是校长却威胁
他,如果他不遵从「规矩」---意即西式的短发,就要把他开除。现在他把头发剪得短
短的,看起来好像被电击了一般。
目睹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到难为情,令人讶异。但是在亚洲,我们可以看到
更多诸如此类的优越/自卑情绪。一方面,亚洲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但在另一方
面,又觉得自己的文化有点令人反感或落后。几乎在所有的生活层面,他们都用西方文
化来替代---举凡衣着、音乐、道德规范,甚至西方的政治体系,都是如此。
在个人和文化两方面,我们采取外来的和外在的方法,来获得快乐、克服痛苦,却
不了解这些方法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的不适应带来了新的痛苦,因为我们不
仅仍在受苦,而且更觉得从自己的生活中疏离,无法融入体制之中。
有些快乐的文化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一般来说,银行帐户里有一点钱、舒
适的住所、足够的食物、好穿的鞋子及其它基本的生活条件,确实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
。但是,印度的苦行僧(sadhus)和西藏走方的隐士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不需
要一个钥匙圈—他们不必恐惧财产会被别人偷走,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要锁起来。
方,也许在一个洞穴之中或者在一个山巅之上,存在着一个究竟的目的。仿佛我们可以
透过追随圣者、阅读书籍以及熟悉秘教修行,来解开这个秘密。如果这问题是假设在亿
万年以前,有某个人或神设计了一个人生目的的图表,那么它就是一个有神论的观点。
佛教徒不相信有一个全能的创造者,而且他们不认为生命的目的已经、或需要被决定和
定义。
对佛教徒比较适当的问题是「什么是生命?」。从我们对无常的了解,这个问题的
答案应该非常明显:生命是一个巨大的和合现象,因此生命是无常的。它是随时变化、
短暂无常经验的集合。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生命形式存在,但其共通点是没有任何一个生
命希望受苦。我们都想要快乐,无论是总统、亿万富翁,或是辛勤工作的蚂蚁、蜜蜂、
虾子和蝴蝶,大家都想要快乐。
当然,在这些生命形态之中,痛苦和快乐的定义有极大的区别,即使在范围相对较
小的人道之中,也是如此。对某些人痛苦的定义,是其它人快乐的定义,反之亦然。对
某些人而言,只要能够生存下去便是快乐,对另外的人而言,拥有七百双鞋子是快乐。
有些人,在臂膀上有个贝克汉模样的刺青就会快乐。当一个人的快乐在于享有一片鱼翅
、一根鸡腿或一根老虎的阴茎时,快乐的代价是另一个生命。有些人觉得用羽毛轻搔是
性感的,另一些人则偏爱乳酪磨碎器、皮鞭和链圈。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宁愿取一个离
过婚的美国女子,也不要戴上大英帝国的王冠。
即使在个人身上,痛苦和快乐的定义也时有变动。一个轻挑的调情时刻,可能因为
其中一人想要更认真的关系而突然变调,期待转为恐惧。当你是个小孩的时候,在沙滩
上堆筑沙堡就是快乐。在青少年时期,看着穿比基尼的女孩,和赤裸上身的男孩冲浪是
快乐。在中年,金钱和事业是快乐。当你八十多岁的时候,收集陶瓷盐罐是快乐。对许
多人而言,不断调适于这些无尽而又经常变化的快乐定义,即是「人生的目的」。
我们许多人从所处的社会学习快乐和痛苦的定义;社会秩序支配我们衡量满足的准
则。这是一套共同的价值标准。来自世界两端的人,能够基于完全相反的快乐文化指针
,却体验完全相同的情感—愉悦,厌恶或恐惧等。鸡爪是中国人的佳肴,法国人则喜爱
把肥鸭肝涂抹在吐司上。如果资本主义从不曾存于世上,想象一下世界会变得如何:我
们会很快乐地活在没有购物中心、没有豪华的汽车、没有星巴克、没有竞争、没有贫富
差距、享有全民健保的社会。而脚踏车会比悍马休旅车(Humvees)更有价值。然而,
我们的欲求是学习而得的。十年前,在偏远的喜马拉雅王国不丹,卡式录放影机是富裕
的象征。逐渐地,丰田Landcruiser越野车俱乐部取代了录放影机俱乐部,成为不丹繁
荣与快乐的终极愿景。
这种把群体标准视为个人标准的习惯,在幼年时就开始形成。小学一年级时,你看
到其它同学都有某种铅笔盒。你发展出一个「需求」,要有和其它人一样的铅笔盒。你
告诉了母亲,而她是否为你买那个铅笔盒,就决定了你的快乐水平,这个习惯持续到成
年。隔壁邻居有一台电浆电视或一辆崭新的豪华休旅车,因此你也要拥有同样的—而且
要更大、更新的。渴望并竞相拥有他人所有的事物,也存在于文化层面中。我们常常对
其他文化的风俗和传统,比自己的评价还高。最近,台湾有位教师决定蓄起长发,这在
中国是个古老的习俗。他看起来高贵优雅,仿如一个古代的中国战士,但是校长却威胁
他,如果他不遵从「规矩」---意即西式的短发,就要把他开除。现在他把头发剪得短
短的,看起来好像被电击了一般。
目睹中国人为自己的文化根源感到难为情,令人讶异。但是在亚洲,我们可以看到
更多诸如此类的优越/自卑情绪。一方面,亚洲人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但在另一方
面,又觉得自己的文化有点令人反感或落后。几乎在所有的生活层面,他们都用西方文
化来替代---举凡衣着、音乐、道德规范,甚至西方的政治体系,都是如此。
在个人和文化两方面,我们采取外来的和外在的方法,来获得快乐、克服痛苦,却
不了解这些方法常常带来事与愿违的结果。我们的不适应带来了新的痛苦,因为我们不
仅仍在受苦,而且更觉得从自己的生活中疏离,无法融入体制之中。
有些快乐的文化定义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一般来说,银行帐户里有一点钱、舒
适的住所、足够的食物、好穿的鞋子及其它基本的生活条件,确实能够让我们感到快乐
。但是,印度的苦行僧(sadhus)和西藏走方的隐士之所以感到快乐,是因为他们不需
要一个钥匙圈—他们不必恐惧财产会被别人偷走,因为根本没有什么东西要锁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