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日本的“不老廉颇”也有职业焦虑
avatar
日本的“不老廉颇”也有职业焦虑# Midlife - 人到中年
g*s
1
“中年危机”多指中青年一代在职场发展和事业规划上的焦虑感,老年人更多应是“老
有所乐”。不过,日本的老人们也有职业焦虑,甚至不亚于中青年群体。毕竟,日本的
老年人也是就业市场上的一支强势力量。
日本《2018年老龄社会白皮书》显示,65岁以上老人高达3515万,占总人口比重近28%
。置身超老龄化社会,一方面受“终身劳动”这一社会传统和职场文化的深度影响,另
一方面无法适应从公司到家庭的回归,有越来越多的日本老人拒绝被社会“扫地出门”
,希望退休后继续留在职场,或重新拿起简历鼓起勇气开始设计自己的第二职业人生。
安倍政府虽力图惠及各阶层,但找工作这个问题,难免要面临理想与现实的格差。当前
,日本65岁以上老人里,希望继续工作却没有得到理想职位的也在220万人左右,这些
“不老廉颇”们有劲无处使,普遍焦虑。“姜是老的辣”也不是何时何地都管用的。
首先,是日本部分企业对雇佣老年人态度不够积极。据日调查机构统计,约有3成企业
明确表示没考虑过老年人。所以老年人在找工作时,必须把心态放平,把要求放低。
其次是有些行业门槛较高。日本企业大多推崇不跳槽、终身服役的“忠臣”。老人们虽
拥有丰富经验和资历,但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老人“不好用”的印象根深蒂固。日本
雇用对策法规定,企业不得对劳动者年龄有所限制。日本企业虽嘴上不说,但在实际招
聘时往往用暧昧方式将老人拒之门外。受此影响,日本65岁以上的老年人绝大部分被限
制在环境清扫、挖掘、销售和一般事务性工作。日本国税厅统计还显示,65岁以上老人
中只能以非正式员工身份工作的超过7成。
最后是人际关系处理困难。日本企业里的等级文化和上下级关系鲜明,论资排辈现象严
重。日本老人们即便成功留在工作单位或实现再就业,往往也要面对比自己更年轻、更
气盛的上司,需要适应和克服不同的人际关系和公司氛围。这些也成为资历老、心气高
、习惯了低头看晚辈的老人们跨不过去的一道“硬伤”。
为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创造再就业的环境,鼓励老年人发挥余热继续为社会经济做贡献,
的确是日本的一个有效的缓冲压力的选择。但这也需要退而不休的老年人能够放低心态
量力而为。中国卫计委此前曾有统计预测,30年后中国的老龄化程度将超过今天的日本
。为此,日本在雇佣老年人上的政策调整,对于中国来说,也有着较为现实的参考意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