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唱】港力 -- 光辉岁月# Music - 天籁之音
c*0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iebridge 讨论区 】
发信人: ilcuore (il cuore), 信区: Piebridge
标 题: 看了earlybirdie的一番话,突然之间想到中国人在这里做父母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2 04:54:24 2011, 美东)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子上名校积聚resume材料的父母而言,这些父母也着重孩子是否在
学校popular等。当然,从父母的角度而言,孩子开心就足够了。
不过,很多人在埋怨(其他人的)华人孩子在上了名校后就泯灭于众
人,我个人及很多人的感觉都是华人孩子,哪怕再优秀,很多都缺乏
一种精神气格骨力。
于是大家就一再检讨到底教育方法是中好还是西好,还是如何中西结合
好。然后又检讨一下种族歧视等。
但有没有想过,所谓的“西”,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其阶级之分。
而我们在self-help bookshelf上见到的林林总总,如果是卖得出,尤
其是不大看主流书的华人都听过名字的(比如曾经非常热门的"Eat Love
Pray"),其目标人群都是中产阶级,否则销路很难广。
既然目标人群是中产阶级,价值观,方法等,都逃不开中产阶级的套路,
大部分培养出来,就是新一代的坚定中产阶级了。
当然大部分华人在美国都是中产阶级了,起码只从收入判定,但是,以
我们孩子的资质,真的是destined在中产阶级吗?不要忘记,我们的起
点和周围的同事是不同的。要来到这边,大部分人经过的关头要比土生
土长的白人要多。如果说upper class不是凭努力+资质能进入的话,起
码,lower upper middle class大部分我们华人孩子的资质是能做到的,
此阶级不是从收入而判断,而是从胸襟眼界见识趣味责任感等,社会学而
言是叫cultural capital。要获得能传给下一代知识阶层的cultural capital
,想从面向中产阶级的parenting书本上,无异于缘木求鱼。
到底从什么地方能获得呢?老实说我也是不知道,毕竟大家来到这个一个新
的社会,其实如何理解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implied rules都是管中窥豹,和
这个社会中established的知识阶层的接触还是非常scant的。
不过我想,比起那些parenting的书,可能从名人的传记或者能获得多点,尤
其是那种一门N杰的名人,老一点的也不用怕,因为社会经历大洗牌不多,家
庭传统传承下来传统变样得比在中国少。当然,那种一门N杰的也未必真的是
好教育,比如Norbert Weiner的童年,我也看得眼泪汪汪的。但是看多一点,
大约心里有个数吧。
可惜我最讨厌就是看故事书了。
立此存照一下,将来如果我顺利嫁得出生了孩子,在回来看看慢慢根据经验
和新信息修正。
但最后还是,孩子的开心是最重要的。
发信人: ilcuore (il cuore), 信区: Piebridge
标 题: 看了earlybirdie的一番话,突然之间想到中国人在这里做父母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22 04:54:24 2011, 美东)
这里的人如果能成功走在一起就要面对做父母的问题了,功利者如我,
直接就是在这里其实是为了做父母。
那些很明显很执着地把中国式专制教育全盘移植过来的另当别论。
当然,我说的是那种比较想学习西方parenting skills的那些父母,对
西方有一种显意识或潜意识的孺慕之情的那种,很明显,他们心底中
对孩子“融入”还是颇为在意,自己也容易跟着市面上10元一打的
parenting/self-help教科书,或者,和西人同事经常比较,修正自
己。当然这些都是积极态度,总比漠不关心或食古不化好。
这些父母,一般观察所得,共点是比较着重“民主”,比较着重孩子的
“开心”(当然,未必对孩子的学习放任),当然,比起那些只顾为孩
子上名校积聚resume材料的父母而言,这些父母也着重孩子是否在
学校popular等。当然,从父母的角度而言,孩子开心就足够了。
不过,很多人在埋怨(其他人的)华人孩子在上了名校后就泯灭于众
人,我个人及很多人的感觉都是华人孩子,哪怕再优秀,很多都缺乏
一种精神气格骨力。
于是大家就一再检讨到底教育方法是中好还是西好,还是如何中西结合
好。然后又检讨一下种族歧视等。
但有没有想过,所谓的“西”,其实也不是铁板一块,也有其阶级之分。
而我们在self-help bookshelf上见到的林林总总,如果是卖得出,尤
其是不大看主流书的华人都听过名字的(比如曾经非常热门的"Eat Love
Pray"),其目标人群都是中产阶级,否则销路很难广。
既然目标人群是中产阶级,价值观,方法等,都逃不开中产阶级的套路,
大部分培养出来,就是新一代的坚定中产阶级了。
当然大部分华人在美国都是中产阶级了,起码只从收入判定,但是,以
我们孩子的资质,真的是destined在中产阶级吗?不要忘记,我们的起
点和周围的同事是不同的。要来到这边,大部分人经过的关头要比土生
土长的白人要多。如果说upper class不是凭努力+资质能进入的话,起
码,lower upper middle class大部分我们华人孩子的资质是能做到的,
此阶级不是从收入而判断,而是从胸襟眼界见识趣味责任感等,社会学而
言是叫cultural capital。要获得能传给下一代知识阶层的cultural capital
,想从面向中产阶级的parenting书本上,无异于缘木求鱼。
到底从什么地方能获得呢?老实说我也是不知道,毕竟大家来到这个一个新
的社会,其实如何理解这个社会方方面面的implied rules都是管中窥豹,和
这个社会中established的知识阶层的接触还是非常scant的。
不过我想,比起那些parenting的书,可能从名人的传记或者能获得多点,尤
其是那种一门N杰的名人,老一点的也不用怕,因为社会经历大洗牌不多,家
庭传统传承下来传统变样得比在中国少。当然,那种一门N杰的也未必真的是
好教育,比如Norbert Weiner的童年,我也看得眼泪汪汪的。但是看多一点,
大约心里有个数吧。
可惜我最讨厌就是看故事书了。
立此存照一下,将来如果我顺利嫁得出生了孩子,在回来看看慢慢根据经验
和新信息修正。
但最后还是,孩子的开心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