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所理解的,什么是音乐(5)
avatar
我所理解的,什么是音乐(5)# MusicPlayer - 乐手之家
a*t
1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即使用了同样的五音或七音音阶,即使用了同样的标准调
律,听上去味道还是可以不同?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重审上一篇说的音阶,在上一篇里,我故意把音阶定义为一
组无序的音值,因为着重考虑的是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事实上按传统说法,音阶是有
序的,并且默认参数里必然有个起音音值。比如大调和小调音阶就是同一个七音音阶+
不同起音。那么在七音音阶里除了这两个起音还有若干个别的,分别导出早期西方音乐
的各种“调式”(mode),意思是拿不同起音的音阶爬来爬去就可以搞出不同味道的旋
律。如果读者在此察觉到一丝混乱,欲追问究竟什么使调式和调式不同,我很欣慰,因
为我亵渎地宣称一下,我并不认为有调式这样东西。调式说法给予音阶起音的重要性是
另一个概念的副产品,这另一个更根本的概念就是“调性”(tonality),也是后来和
声音乐着重探索的东西。
5。《调性》
乐曲的音色自由度携载信息的方式是通过泛音结构的和谐与不和谐来调制惊喜。一首曲
子里,泛音结构是在几个规模和层次同时展开的,小规模的有和声,大规模的则有整曲
或整段落的泛音基调,此基调就是调性(tonality)!比如,C major是一个调性,如
果曲子采用它,是说有一个隐性的基础音在某个低音C,我们管它叫“调性根”,它上
面搭建了major scale的泛音结构。Major scale能有什么泛音结构?很简单,比如调性
根在C0,它的泛音列:
C0 C1 G1 C2 E2 G2 Bb2 C3 D3 E3 ...
里面最终会含有C大调的所有音;取每个音最早出现的地方可形成一种“色调阶”(对
比音程阶之音阶):
C0-G1-E2-D3-B3-F4-A4
1x-3x-5x-9x-15x-21x-27x
越靠前的越重要。由于音阶的8度周期,C major的调性是由所有C*色调阶叠合而成的,
于是我们可以不计较哪个C*是调性根,把C音统称为调性中心(tonal center)。立刻
发现,所谓的起音不同其实是色调阶的不同。这正是带给每个调式不同味道、不同张力
的根本原因。同样可以写出C minor的色调阶:
C0-G1-Bb2-D3-Eb4-F4-Ab5
1x-3x-7x-9x-19x-21x-51x
可见C minor比C major不和谐。其他“调式”依此类推。所以用较不和谐的调性比如小
调写乐曲整体更紧张,不光因为用到了不和谐的和弦更多(那是必然的),更是因为曲
子的调性已经确定了泛音基调的较不和谐。至此,我们可以弃“调式”对于音阶和音阶
起音的说法,扬调性对于色调阶和调性中心的说法。曲子(也含音阶本身的吟唱)通过
着重指向调性中心(包括用它作为起音和尾音),和不同侧重地使用调性中心之泛音列
里的某些音(也就是使用某种音阶和调式),足以确立宏观调性。
应用1:如上,调性中心是被指向的,认为起音、尾音、重复出现的音为调性中心,这
是错误的,这些只是常见手段。事实上也只有当调性浮现了才可能有明确的调性中心;
或者说,只要无歧义地勾画出某个调性的色调阶,调性就有了,调性中心也就有了。所
以如同和声,七音音阶的第5音、第3音、第7音、第2音之类音出现了就确定了色调阶的
主要部分,而第1音之调性中心音本身可以完全不出现,就如和弦的基础音亦可以是隐
性的。
应用2:既然调性与和声可以理解为泛音结构的大小规模不同而已,可以继续这样的类
比。记得一个和弦所代表的和声,可以被根音概述,也可以把根音以贝司填进去充实。
调性中心对于调性是同样的作用,以调性中心概述调性的实现就是one chord song,此
chord乃色调阶之简化。以调性中心充实调性的实现就是drone note,通常在低音区或
者几个8度叠加。
avatar
s*e
2
版神这一套理论承前启后,自成一体,可以考虑出版了。感觉4,5都是3的延伸。最近
对Dorian颇有兴趣,正好可以应用本章理论解释,呵呵。
不过应用一我有疑问。从没有1而含2,6的和弦找根音,不一定只有一种可能吧。记得
以前碰到过例子,至少两种根音都解释得通。还是说两者之间有一能量更低。z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即使用了同样的五音或七音音阶,即使用了同样的标准调
: 律,听上去味道还是可以不同?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重审上一篇说的音阶,在上一篇里,我故意把音阶定义为一
: 组无序的音值,因为着重考虑的是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事实上按传统说法,音阶是有
: 序的,并且默认参数里必然有个起音音值。比如大调和小调音阶就是同一个七音音阶+
: 不同起音。那么在七音音阶里除了这两个起音还有若干个别的,分别导出早期西方音乐
: 的各种“调式”(mode),意思是拿不同起音的音阶爬来爬去就可以搞出不同味道的旋
: 律。如果读者在此察觉到一丝混乱,欲追问究竟什么使调式和调式不同,我很欣慰,因
: 为我亵渎地宣称一下,我并不认为有调式这样东西。调式说法给予音阶起音的重要性是
: 另一个概念的副产品,这另一个更根本的概念就是“调性”(tonality),也是后来和

avatar
a*t
3
4、5、6原来就是一体的呀 :)
126再写具体些?还没完全看明白问题。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版神这一套理论承前启后,自成一体,可以考虑出版了。感觉4,5都是3的延伸。最近
: 对Dorian颇有兴趣,正好可以应用本章理论解释,呵呵。
: 不过应用一我有疑问。从没有1而含2,6的和弦找根音,不一定只有一种可能吧。记得
: 以前碰到过例子,至少两种根音都解释得通。还是说两者之间有一能量更低。z

avatar
s*e
4
就是那些很多sus,add的和弦,有时分不出谁是根音。以前跟settings讨论过几个例子
,现在找到一个。E B D C# A D,这应该是Em on dorian,但如果说B minor似乎也可
以。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4、5、6原来就是一体的呀 :)
: 126再写具体些?还没完全看明白问题。

avatar
w*l
5
牵强附会。说了半天就是minor triad不如major和谐,因为minor scale 的 1 3 5音都
出现在靠前的泛音里。另外就是一个scale决定了一个tone center (废话)。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即使用了同样的五音或七音音阶,即使用了同样的标准调
: 律,听上去味道还是可以不同?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重审上一篇说的音阶,在上一篇里,我故意把音阶定义为一
: 组无序的音值,因为着重考虑的是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事实上按传统说法,音阶是有
: 序的,并且默认参数里必然有个起音音值。比如大调和小调音阶就是同一个七音音阶+
: 不同起音。那么在七音音阶里除了这两个起音还有若干个别的,分别导出早期西方音乐
: 的各种“调式”(mode),意思是拿不同起音的音阶爬来爬去就可以搞出不同味道的旋
: 律。如果读者在此察觉到一丝混乱,欲追问究竟什么使调式和调式不同,我很欣慰,因
: 为我亵渎地宣称一下,我并不认为有调式这样东西。调式说法给予音阶起音的重要性是
: 另一个概念的副产品,这另一个更根本的概念就是“调性”(tonality),也是后来和

avatar
w*l
6
再看一遍,倒是觉得这么说不是完全没有价值。不过就是有点拿工程师的观点看待音乐。
你首先本末倒置了。tonal的音乐才有tone center,才有tone center被指向的感觉,
才有一个scale里的root。你拿scale出来定义tone,再来谈指向就没根据了,基本是为
了配合你这个“色调阶”的理论。
另外,你说大调音阶比小调和谐,这点可能还可取。不过谈一个音阶的和谐不是很有意
义。高频率泛音的响度已经很小了,可以忽略不计。谈chord的和谐程度更有意义。基
本上最后modes归结到大小调也是因为triad的重要性和tone center的重要性。在tonal
music里1 chord的性质很大程度上影响scale的性质。root对音色的影射有,但是也基
本是作为1 chord的root对感情色彩的影响。
除去音阶的音色,在tonal music的背景下,你的理论大概就能归结为一个scale决定一
个root。这是必然的。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即使用了同样的五音或七音音阶,即使用了同样的标准调
: 律,听上去味道还是可以不同?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重审上一篇说的音阶,在上一篇里,我故意把音阶定义为一
: 组无序的音值,因为着重考虑的是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事实上按传统说法,音阶是有
: 序的,并且默认参数里必然有个起音音值。比如大调和小调音阶就是同一个七音音阶+
: 不同起音。那么在七音音阶里除了这两个起音还有若干个别的,分别导出早期西方音乐
: 的各种“调式”(mode),意思是拿不同起音的音阶爬来爬去就可以搞出不同味道的旋
: 律。如果读者在此察觉到一丝混乱,欲追问究竟什么使调式和调式不同,我很欣慰,因
: 为我亵渎地宣称一下,我并不认为有调式这样东西。调式说法给予音阶起音的重要性是
: 另一个概念的副产品,这另一个更根本的概念就是“调性”(tonality),也是后来和

avatar
p*3
7
为什么这种民科贴也能M?
avatar
m*5
8
如果都是楼主自己总结的,已经非常牛了
基本上把传统调性和声理论和Hindmith的和声紧张度理论都概括到了
楼上有人说泛音响度小可以忽略的,可能是没接触过传统和声理论。
泛音列本来就是建立调性的最根本的依据之一, 离泛音列里主音越近,就离调中心越
近。
avatar
T*r
9
虽然不懂,但觉得有道理,顶一个
avatar
w*s
10
“里面最终会含有C大调的所有音”,其实最早出现的7个不同的音(排除掉重复的音),
很接近F大调,因为里面有Bb。我说很接近的原因是,泛音列的律制和大小调的律制有
所不同,Bb这个音在泛音列中比我们用的Bb要高一点。因为根音是C,所以这个调式与
其说是F大调,不如说是C混合利迪亚更贴切。这是为什么最早出现若干个调式中,最流
行的不是现在常用的大调和小调。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调式,每种调式有一个最重要的音,还有一个次重要的音,这两个
音的位置决定了这个曲子的调式。其实这个调式并不是像现在的调性调式那么稳定而明
确。那个年代还没有和声,所以决定调式的就是乐句结尾终止和半终止,停在什么音上
。这个和中国的五声音阶调式类似。我们当年分析五声音阶调式的时候也是用同样的方
法,看乐句结尾的音是什么。如果旋律线很长,可能有好几个音,那么我们就说它有转
调。但是这种说法不是很有说服力。
到了大小调体系,几乎是和古典和声体系同时建立起来的。这个时候的调性,也就是大
调和小调音阶其实是不同的。因为自然小调在古典音乐中已经很少见了(民间音乐中还
有很多)。为了巩固调性,小调七音是要升高成为导音的。由于和声的建立,调性非常
清楚而明确,如果曲子中有转调,也非常明显。后来仍然有人用古代的调式,特别是那
些民族乐派。不过,调式加上和声,就会产生很多特色和弦。后来爵士乐也大量采用调
式体系,主要是多利亚,利迪亚,和混合利迪亚。
为什么同样的音阶在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中听上去不同。除了旋律进行有一定不同之外
。我认为主要是律制有所不同。比如,在钢琴上弹爱尔兰民歌,和中国民歌,如果都是
五声音阶为主,听上去几乎一样。而,如果用本国的民族乐器,听上去就完全不同。第
二是装饰音不同,有的民族有大量小装饰音,比如西欧和北欧几个国家。有的民族有非
常多的滑音。即使同样是滑音和装饰音,各个国家也有各个国家的特色。

【在 a****t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民俗音乐,即使用了同样的五音或七音音阶,即使用了同样的标准调
: 律,听上去味道还是可以不同?
: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要重审上一篇说的音阶,在上一篇里,我故意把音阶定义为一
: 组无序的音值,因为着重考虑的是它们之间的音程关系。事实上按传统说法,音阶是有
: 序的,并且默认参数里必然有个起音音值。比如大调和小调音阶就是同一个七音音阶+
: 不同起音。那么在七音音阶里除了这两个起音还有若干个别的,分别导出早期西方音乐
: 的各种“调式”(mode),意思是拿不同起音的音阶爬来爬去就可以搞出不同味道的旋
: 律。如果读者在此察觉到一丝混乱,欲追问究竟什么使调式和调式不同,我很欣慰,因
: 为我亵渎地宣称一下,我并不认为有调式这样东西。调式说法给予音阶起音的重要性是
: 另一个概念的副产品,这另一个更根本的概念就是“调性”(tonality),也是后来和

avatar
x*u
11
本民族乐器也极有可能和钢琴是一样的感觉,这个取决于乐器种类加上调律的方法,除
非是完全封闭的小圈子内部。
比方说赵本山的二胡就比女子十二乐坊的更接近中国传统音乐。

【在 w***s 的大作中提到】
: “里面最终会含有C大调的所有音”,其实最早出现的7个不同的音(排除掉重复的音),
: 很接近F大调,因为里面有Bb。我说很接近的原因是,泛音列的律制和大小调的律制有
: 所不同,Bb这个音在泛音列中比我们用的Bb要高一点。因为根音是C,所以这个调式与
: 其说是F大调,不如说是C混合利迪亚更贴切。这是为什么最早出现若干个调式中,最流
: 行的不是现在常用的大调和小调。
: 历史上最先出现的是调式,每种调式有一个最重要的音,还有一个次重要的音,这两个
: 音的位置决定了这个曲子的调式。其实这个调式并不是像现在的调性调式那么稳定而明
: 确。那个年代还没有和声,所以决定调式的就是乐句结尾终止和半终止,停在什么音上
: 。这个和中国的五声音阶调式类似。我们当年分析五声音阶调式的时候也是用同样的方
: 法,看乐句结尾的音是什么。如果旋律线很长,可能有好几个音,那么我们就说它有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