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产子昏迷:女人命苦这句话是怎么毁人不倦的? zz# NextGeneration - 我爱宝宝
d*6
1 楼
我当时尝试着换位思考了一下,假如我变身为一个男人,老婆或者老妈冲着我说出这句
话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发现我的第一反应是,生孩子遇上危险又不是我的错!
第二反应是,哼,哪天我就偏出个轨给你看看!
妈呀我都被自己吓一跳,我怎么这么缺德这么暗黑这么没有责任感!不过转念一想,“
存在即是合理”,如果有这样的逆反心理出现,一定也是有其原因的。
我们暂且先不分析批判我这阴暗心理,来说说我这位发小小C女士,她结婚七年,儿子
四岁,口头禅是“我容易么我!”当年听她讲产子经就听得我心惊肉跳,更让我印象深
刻的是她产后上班的背奶经历。
“会议室不让我用,我就只能去储藏室,就站在一屋子的纸箱子中间,没有桌子,只好
在一摞文件上开工,每次铺上一块干净的布,再把吸奶器、奶瓶什么的放在上面。幸好
单位还有个冰箱。我就这么一手拎着我随身的包,一手拎着冰包,大夏天的天天挤地铁
。看见地铁里同样是拿着背奶包的妈妈,我可同命相怜了。我家阿姨还夸我坚强,唉,
说得我鼻子直酸。你说女人生孩子养孩子多难啊,男人永远都不懂,下辈子我可不当女
人了……”
那时我也跟着一边听一边长吁短叹。可是,令我有些担心的是,这些年下来,小C的诉
苦之势不减反升。当初我以为她的心情和孩子刚刚降生,女人生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有关,但如今儿子已上幼儿园,她依然如此。
其实C的心态并不是个例。我也常常感慨老天不公,女人被渣男蹂躏却要独自承担后果
的故事难道还少吗?生为女人,世事为何总是如此艰难?从小,每个女孩子都看到过电
视里女人生孩子的画面,那凄厉的惨叫,满脸的汗水泪水,被接生婆端出门外的一盆盆
血水……哎哟我去,真真是每个小姑娘必须要过的心理关。
后来长大点了,我们听到读到越来越多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窦娥冤,王宝钏苦守寒
窑,黛玉葬花,杨乃武与小白菜,祥林嫂……哪一个不是如泣如诉,血泪沾襟?曾经最
让我郁闷的是杜十娘,与富家公子李甲相爱,没想到,李甲背信弃义,替她赎身后却又
将她转卖他人。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当着李甲的面,把珍藏多年的百宝箱里的宝物一
件件抛向江中,“夜明珠、祖母绿翠羽明垱……”最后抱着箱子怒跳江中……这么多宝
贝啊!心疼……我纳闷的是大美女杜十娘能把那么多值钱的宝贝扔了自杀,都不知道把
宝贝卖了好好活命,这人生的智商若放在今天看估计是零。
在所有这些故事里,女人无一例外都是弱者,受害者,悲剧人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女人的形象大多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是可怜的,孤立的,无奈的,无助的,绝望的
……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重压与剥削,凝结出这样一个中国女人的集体形象,而这个“
受伤女人”又成为了女人们已经内化了的一种自我意象。就像杜十娘,宁可死也要扮演
一个悲催女人,打死都不能当一个斗志昂扬离开男人活着的女人。
这种悲情的自我意象究竟还要害多少中国女人?
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这种意象仍然是现实的直观反映,它会提醒我们女性争取权益
的道路依然漫长,努力不可松懈。然而问题是,如果女人单一地沉湎于这一形象,过度
地陷于这种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弱者心态,往大了说,对于女性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
,与男性平权,没有助益,往小了说,也会对我们的亲密关系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甚至
让我们最终失去这份关系。
首先,弱者心态让男人想逃。
回到开头关于大S的讨论,将自己视为牺牲者的视角会自然地带来一种补偿心态,也会
形成一种对掌控两人关系的要求。“我都这样了,你怎么可以……”“我付出了这么多
,你有什么资格……”这些论断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一圈圈套在男人身上。人对于
束缚的本能反应是挣脱,对于禁忌的本能反应是尝试,所以才会有开头我提到的自己的
那种逆反心态。更何况,感情的亲密和忠诚能靠绳索捆住吗?
当婚姻关系变成了一种付出者vs.补偿者的单一关系时,其实你已经失去这份关系了。
既然是“亲密”关系,就要求是“亲”是“密”的,请问,如果你每天面对一个讨债的
债主,你“亲”得起来“密”得起来吗?人们总说,朋友间最好别借钱,有了这层关系
大家见面难免尴尬,朋友间尚且如此,纯粹的金钱事务尚且如此,夫妻之间、情感债务
,岂不是更加让人想要远离?
第二,弱者心态让男人失落。
女人过度强调自己的弱小无助,说严重点就是“婴儿心态”,既然是婴儿,就是被照顾
、被谦让的一方,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不再是平等关系,而是“父女”、“兄妹”关系
了。夫妻之间的主角色是丈夫和妻子,是成年男人和成年女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部分在
两个人的关系里至少要占到70%,可以有少量的“父女”、“兄妹”“母子”“姐弟”
关系存在,但不能超过30%的比例,否则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就不知不觉变成了家长
和孩子的关系,或者孩子和孩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结果不但会扰乱夫妻情感关系的平
衡,还会严重破坏他们的性关系。
这并非是迷信的“平等教”,而是人性使然。男人首先也是人,凡人,普通人,总是承
担兄长和照顾者的角色,一来会令人感到无趣、倦怠,二来更会滋生出越来越强烈的“
被照顾”的需要,君不见多少男人在家当“顶梁柱”,在外跑到另一个大女人怀里做“
小乖乖”?
当男人身边需要有个成年人和他一起商量、规划,一起扛事儿的时候,如果低头一看,
老婆正嘟着小嘴卖萌求抱抱,你说他心里会是啥滋味?从踏入婚姻,面对两个大家庭,
到生儿育女,事业起伏,乃至身体上的小病小灾,漫漫人生之路,不论男人女人,需要
的都是一种携持和支撑,一种补充和完整,一种理解与契合,而“婴幼儿”是无法担此
重任的。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失落的男人渐渐有了二心也就不奇怪了。
总之,婚姻里每个人相对于对方的身份要在不断变换中保持平衡,有时他是“父亲”,
有时你是“母亲”,有时他是朋友,有时你是情人,只有能够根据需要在“男上女下”
、“女上男下”等姿势之间灵活切换(请不要想污了),及时满足这种恰当配对需求的
婚姻,才会有一种趣味和生命力,也才能走得远走得久。
话的时候,我会有什么感觉?我发现我的第一反应是,生孩子遇上危险又不是我的错!
第二反应是,哼,哪天我就偏出个轨给你看看!
妈呀我都被自己吓一跳,我怎么这么缺德这么暗黑这么没有责任感!不过转念一想,“
存在即是合理”,如果有这样的逆反心理出现,一定也是有其原因的。
我们暂且先不分析批判我这阴暗心理,来说说我这位发小小C女士,她结婚七年,儿子
四岁,口头禅是“我容易么我!”当年听她讲产子经就听得我心惊肉跳,更让我印象深
刻的是她产后上班的背奶经历。
“会议室不让我用,我就只能去储藏室,就站在一屋子的纸箱子中间,没有桌子,只好
在一摞文件上开工,每次铺上一块干净的布,再把吸奶器、奶瓶什么的放在上面。幸好
单位还有个冰箱。我就这么一手拎着我随身的包,一手拎着冰包,大夏天的天天挤地铁
。看见地铁里同样是拿着背奶包的妈妈,我可同命相怜了。我家阿姨还夸我坚强,唉,
说得我鼻子直酸。你说女人生孩子养孩子多难啊,男人永远都不懂,下辈子我可不当女
人了……”
那时我也跟着一边听一边长吁短叹。可是,令我有些担心的是,这些年下来,小C的诉
苦之势不减反升。当初我以为她的心情和孩子刚刚降生,女人生理和生活上的巨大变化
有关,但如今儿子已上幼儿园,她依然如此。
其实C的心态并不是个例。我也常常感慨老天不公,女人被渣男蹂躏却要独自承担后果
的故事难道还少吗?生为女人,世事为何总是如此艰难?从小,每个女孩子都看到过电
视里女人生孩子的画面,那凄厉的惨叫,满脸的汗水泪水,被接生婆端出门外的一盆盆
血水……哎哟我去,真真是每个小姑娘必须要过的心理关。
后来长大点了,我们听到读到越来越多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窦娥冤,王宝钏苦守寒
窑,黛玉葬花,杨乃武与小白菜,祥林嫂……哪一个不是如泣如诉,血泪沾襟?曾经最
让我郁闷的是杜十娘,与富家公子李甲相爱,没想到,李甲背信弃义,替她赎身后却又
将她转卖他人。万念俱灰之下,杜十娘当着李甲的面,把珍藏多年的百宝箱里的宝物一
件件抛向江中,“夜明珠、祖母绿翠羽明垱……”最后抱着箱子怒跳江中……这么多宝
贝啊!心疼……我纳闷的是大美女杜十娘能把那么多值钱的宝贝扔了自杀,都不知道把
宝贝卖了好好活命,这人生的智商若放在今天看估计是零。
在所有这些故事里,女人无一例外都是弱者,受害者,悲剧人物,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
,女人的形象大多是凄凄惨惨悲悲切切,是可怜的,孤立的,无奈的,无助的,绝望的
……几千年来男权社会的重压与剥削,凝结出这样一个中国女人的集体形象,而这个“
受伤女人”又成为了女人们已经内化了的一种自我意象。就像杜十娘,宁可死也要扮演
一个悲催女人,打死都不能当一个斗志昂扬离开男人活着的女人。
这种悲情的自我意象究竟还要害多少中国女人?
不可否认,即使在今天,这种意象仍然是现实的直观反映,它会提醒我们女性争取权益
的道路依然漫长,努力不可松懈。然而问题是,如果女人单一地沉湎于这一形象,过度
地陷于这种顾影自怜、自怨自艾的弱者心态,往大了说,对于女性实现真正的自立自强
,与男性平权,没有助益,往小了说,也会对我们的亲密关系带来很多消极影响,甚至
让我们最终失去这份关系。
首先,弱者心态让男人想逃。
回到开头关于大S的讨论,将自己视为牺牲者的视角会自然地带来一种补偿心态,也会
形成一种对掌控两人关系的要求。“我都这样了,你怎么可以……”“我付出了这么多
,你有什么资格……”这些论断就像一条条无形的绳索,一圈圈套在男人身上。人对于
束缚的本能反应是挣脱,对于禁忌的本能反应是尝试,所以才会有开头我提到的自己的
那种逆反心态。更何况,感情的亲密和忠诚能靠绳索捆住吗?
当婚姻关系变成了一种付出者vs.补偿者的单一关系时,其实你已经失去这份关系了。
既然是“亲密”关系,就要求是“亲”是“密”的,请问,如果你每天面对一个讨债的
债主,你“亲”得起来“密”得起来吗?人们总说,朋友间最好别借钱,有了这层关系
大家见面难免尴尬,朋友间尚且如此,纯粹的金钱事务尚且如此,夫妻之间、情感债务
,岂不是更加让人想要远离?
第二,弱者心态让男人失落。
女人过度强调自己的弱小无助,说严重点就是“婴儿心态”,既然是婴儿,就是被照顾
、被谦让的一方,这也就意味着夫妻间不再是平等关系,而是“父女”、“兄妹”关系
了。夫妻之间的主角色是丈夫和妻子,是成年男人和成年女人之间的关系,这个部分在
两个人的关系里至少要占到70%,可以有少量的“父女”、“兄妹”“母子”“姐弟”
关系存在,但不能超过30%的比例,否则两个成年人之间的关系就不知不觉变成了家长
和孩子的关系,或者孩子和孩子的关系,这样的关系结果不但会扰乱夫妻情感关系的平
衡,还会严重破坏他们的性关系。
这并非是迷信的“平等教”,而是人性使然。男人首先也是人,凡人,普通人,总是承
担兄长和照顾者的角色,一来会令人感到无趣、倦怠,二来更会滋生出越来越强烈的“
被照顾”的需要,君不见多少男人在家当“顶梁柱”,在外跑到另一个大女人怀里做“
小乖乖”?
当男人身边需要有个成年人和他一起商量、规划,一起扛事儿的时候,如果低头一看,
老婆正嘟着小嘴卖萌求抱抱,你说他心里会是啥滋味?从踏入婚姻,面对两个大家庭,
到生儿育女,事业起伏,乃至身体上的小病小灾,漫漫人生之路,不论男人女人,需要
的都是一种携持和支撑,一种补充和完整,一种理解与契合,而“婴幼儿”是无法担此
重任的。如果这种需要长期得不到满足,失落的男人渐渐有了二心也就不奇怪了。
总之,婚姻里每个人相对于对方的身份要在不断变换中保持平衡,有时他是“父亲”,
有时你是“母亲”,有时他是朋友,有时你是情人,只有能够根据需要在“男上女下”
、“女上男下”等姿势之间灵活切换(请不要想污了),及时满足这种恰当配对需求的
婚姻,才会有一种趣味和生命力,也才能走得远走得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