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求救--Asphalt在魔垫上黑屏
avatar
S*g
2
对我们来说,阿含圣教属于小乘法,它是属于声闻道以及缘觉道,又称为二乘菩提。在
这个里面,有留传下阿含部的经典以及《四阿含》。不论南传、北传的经典都是一样,
都指出 佛陀说有常住不灭之法,而且这常住不灭之法是超越小乘者所能领略和想像的。
所以,在经典有说到,像焰摩迦他是一个比丘,他有一天产生一个想法,他认为阿
罗汉本身应该是灭尽以后入涅槃,入涅槃就灭掉三界一切诸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应
该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了。可是,他后来受到众比丘们的斥责,而且众比丘们要他放弃这
个想法,但是说不赢他,这位比丘也不愿意接受大家劝解。所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
出面,说这个见解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涅槃本身是二乘者所不能领略、所不能了解的
,而且涅槃里面有真实、清凉、不变异,就是永远不动,在涅槃法住里面。
因此,我们就要谈到:到底四圣谛以及缘起法里面,所要谈的究竟道理是什么?其
中四圣谛在经典里面有说到,所谓四圣谛就是不离如。也就是说,从古印度开始就有个
法,他们认为就是如;如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像这样,所以阿罗汉所证的时候叫作
“知如真”。所以,以中文来看的话就会觉得,你知道这个法就好,为什么一切都要回
到如?就是因为,佛法在还没有开启圣教之前,佛陀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人在说缘起法
,说如、说佛、说阿罗汉、说涅槃、说解脱;然而到了 佛陀这时候,佛陀就把所有的
定义、名字、义理都给它说清楚。所以,佛陀之前并不是没有佛法,只是说这种佛法都
可能是相似的解脱法;因为大家并不清楚什么叫作佛法,所以就各自在自己的解脱道里
面各自来追寻。而经典里面也提到,提到会有一尊佛会出现,所以,古代的古印度的经
典,实际上就已经提到如来;只是大家在追寻永恒、追寻涅槃,以这样来说到底是不是
佛法,大家并不清楚。
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看到缘起的真实义。缘起的真实义一样在这个常住法里面,那
何以证明呢?我们除了刚才焰摩迦的这个例子以外,我们可以看到缘起支里面,缘起支
里面有名色。所谓的名色就是众生的五阴,众生的五阴就是众生所以为的我。而 佛说
,名色它本身没有办法靠名色自身来作,也没有办法靠一切诸法、其他的外界的力量,
以及名色本身的内法来产生。这就是诸法所说的:彼一切法不会是自作、自生,一切的
法也不会由他法来自作、来生,所以不自作、不他作。然而,这中间缘起法所要说的意
思是,不会离开这世间的一切法而突然自己而能够产生,所以,世间的诸法是作为缘。
然而,佛陀又说了重要的一句话,就是“非无因生”。这一部分的义理在南传的阿含也
是同样的来说,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都指向有一个因、有一个本际、有一个真实因。
这个真实因虽然不为二乘人所了解,所以二乘人在证取涅槃的时候,他是把他身心
的状况,趣近于涅槃,趣向于涅槃,能够符合涅槃的状况,然后他并没有真正入涅槃。
即使是入无余涅槃来说好了,阿罗汉实际上是灭一切世间的诸法,就是把世间的法这些
关联性全部去除,然后说这样叫作入灭。所以,他并没有存在一个任何一个东西,可以
称什么叫作阿罗汉、何者名为阿罗汉。因为没有阿罗汉的存在,然后说这样是入涅槃。
因此,我们就可以晓得,二乘人在大乘法中叫作愚人。所谓愚人就是说,已灭尽一切法
,而不只是于一切法中有真正寂灭常住不变之法来作为趣向。然而,阿罗汉这样的方式
是属于最快、最简单的解脱法,但却不是究竟的解脱法;因为他没有找到“因”这个法
,他所作的所为就是把“我”相关的虚妄“我”的一切法,然后全部给予灭尽。所以,
我们透过这个教法来说,这不是真实的义理。
因此,佛陀在许多法里面,不断地把这个法把它加进来,加入到二乘人之中。所以
,当有一天,阿难尊者他很高兴跑过来跟 佛说,他说:“世尊!我所了解缘起法非常
非常简单,我现在经过思惟以后,然后我已经完全理解这个法。”结果 佛陀就喝斥他
,叫他不要再说了,“止啊!止啊!你不要再说了,阿难!因为缘起法的光明性,这十
二缘起支的法,它是难知难见,也就是说,不是二乘圣者,乃至于说俱解脱的阿罗汉、
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所能了知的。你们只能够趣向于涅槃,但是你们却不知道真正缘起法
的真实义,你们并没有真正证得涅槃。”而 佛继续在演说这缘起法,就对阿难来解释
:因为有一个识,可是这个识会入胎。
我们谈到这个识会入胎以后,就要回过头来,有一位比丘,他叫作荼帝比丘。这位
比丘他认为,我们今天这个识就是包括五识,你面对五尘境界所产生的识,眼识,譬如
说眼睛能够看到色尘,耳朵能够听到声尘,如此之类,到了身识,能够接触到这些触尘
;还有意识能够统合前五识,然后将法尘、所有一切诸尘,能够现观成就。这个对于所
有的人来说,包含一切的有情来说,都是真实不虚妄的。然而荼帝比丘这样的主张,他
主张什么?这个识可以继续轮回流转,而且祂会保持祂存在的一个自性。然而,佛陀就
请他过来,叫其他的比丘把他叫唤过来,然后来问他:“你是不是如此说?”可是 佛
陀在接下来的下一个问句就有玄机,为什么呢?因为 佛陀并不是直接斥责他,而是问
清楚:“你说的识是哪一个识?”因为荼帝比丘所说的识,他所说这个识就是能够说话
、能够觉知的、能够作、能够处理事情的、能够生起还有随伴诸法生起的这个识,就是
这个识。因为他认为这个识就是轮回的主体,而且会继续轮回,可以去到后世。结果他
马上就接受到 如来的斥责,如来说:“你真是一个愚痴人!”而且 如来在回覆里面、
回答里面说了两次。也就是说,这个法不是像你所说的,因为这个识不会到后世去。
那现在就来了,如果不会到后世去,那是不是断灭?那到底是哪一个识可以到后世
去?难道这中间没有一个识来连贯吗?我们众生所以为的就是身、心两个法。身、心两
个法之中,这个身体,你色身死后一定会留在原地,你不会再动,所以世间人知道身体
不是我。然而心是我吗?所以就以为意识可以常住永恒,继续到后世去。然而,如来说
不是如此啊!因此,如果缘起法里面,佛陀又点出可以有个入胎的识,那到底是什么呢
?而且 佛陀不只说这样,祂说:这个识如果不入胎的话,名色不会生长,也就是说,
众生所以为的我根本不会存在;然后,这个识如果是只有入胎,可是祂不愿意出胎,这
样一样不会看到众生所以为的婴儿这样的名色的存在;然后再来呢,如果在小孩子的时
候,这个识一下子就断灭、一下子就离开,那一样,这小孩一样不会长大。
所以,这样的教理,包括南传的阿含也是如是说,这个说法就代表一件事情,就是
说有一个本住法,你二乘人没有找到,但并不代表说大乘法没有,并不代表 如来没有
说。因为 如来已经点出来了,这个识可以入胎、可以出胎,可以随伴一个人从小到大
,乃至死后继续在中阴现起的时候。所以,这个识不只是入胎识,祂也是出胎识,祂也
是少年识,也是儿童识,一直到年老,一直到中阴、死后,一直到继续的轮回。而这个
识祂就是缘起法的核心,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解释,解释 佛陀许多的法——为什么这
个人可以继续修学?然后从菩萨无始以来继续修学,最后在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成佛?因
此,这个法就是缘起法的核心。
不然我们来看缘起法,它每一支法所代表的体性是什么呢?它所代表的体性就是属
于一切法,一切法之中,然后把它作种种切割,把它作种种的分别来作为表示。可是这
种表示它并不是代表说它是一个实际,因为它是永远在生灭法之中,它是刹刹那那不断
在生灭,不断地在生灭,因此不能说它有自己的体性。所以 佛说,你称为哪一个人是
我?你称什么是我?如果是我,应该有常住不变,应该不会生病、痛苦、死亡,应该如
我的意思,能够随心随意、能够作主;可是,不论我们行住坐卧所遇到的一切诸法,往
往都是不能作主的。你没有办法预估,下一刻间这世界发生什么、你会发生什么;你突
然的病痛,你也无法知道。所以,如来说:这中间没有我的义理。
所以,如来一直说众生把非我当成是我,这个是问题;但并不代表说,一切诸法里
面没有真实的法性的存在。所以 佛陀有说,这一个名色,这个五阴我,到底要以什么
来作根本?就是这个识,不是六识的识,就是你二乘人找不到的识。所以,你会觉得祂
太简单,是因为你没有接触这个法。所以这个识,是放诸南传、北传的义理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有提到,在南传的《大缘经》里面也是有提到。
所以,我们今天要看到,这个识是和名色是共俱的,祂永远陪伴著你。因此,当你
找不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说你是真正了解佛法,真正了解何谓是我。然而众生只能看
到名色,只能看到五阴。所以 佛有说:名色是不异我的,名色并不能够说完全和我脱
节;可是名色是非我,也就是说名色并不能代表我真正的义理。因为我必须要是永恒、
无病、无苦,而且是自在,没有自在性、没有自主性不能称为我。因此,从这点来看,
《阿含经》里面就导出一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一样,不论南传、北传的义理都是
一样。它说:名色的因、名色的习、名色的本、名色的缘,都是这个识。也就是说,所
有的因缘法是绕著这一个名色我在说,因为名色是假我,所以不能够解脱;因为众生觉
得有我,所以在我中享受以及在痛苦中,所以在苦乐一切不能自主的过程中,说名色是
我。然而 佛说:名色不是我,然而却有一个法叫作识,所有的因和缘全部都不离开这
个识,而且要以祂为作根本。
接下来就是名色的习。名色的习就是名色的习气,就是你过去生是什么,现在生就
会趣近是什么,相同的习气它会串联。为什么呢?这就回到古印度以前就有在谈到因缘
果报,就有谈到业报流转。那到底缘起法可以忽略这因缘果报吗?当然不成。佛说一切
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教、不离世间觉,佛所出世、不出世,这个法也一样常住;所
以,这个法就能够配合法界中的因缘果报。
那我们要问:十二缘起支哪有一个法可以来配合这个呢?因缘果报在过去生所发生
的事情,谁有记录呢?而且,就算能记录好了,每个人记录的都不一定真正如实。譬如
说,你欠人家一百元,可是搞不好你记忆出了差错,你认为“我好像只有欠他四五十元
”。请问:这件事情两方所记录不同,可是每一方都振振有辞,那到底是五十还是一百
?这个有形的都难且论断,何况是无形的?譬如说,今天有一个人,他在五十万年的光
年那边;假设他看到你,然后他骂你一句;将来这因缘果报还是要记录,等到两者再见
面的时候,在同一个时空见面,这个骂的那一句,就会使得被骂的人就讨厌他面前这个
人,其实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法界它是如实缘起,不会你作的身口意行
都是孤单,然后独立,然后跟一切诸法,跟未来,跟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没有
关系。
所以,业缘果报怎么建立呢?显然必须要有一个法,这个法才能够决定这些因缘果
报得以相续完成,得以在不同的时空里面,可以继续流转来成就。因此,要有一个法,
祂完全是公平、公正、公开。而且,这个法到底祂是在心识之外,还是心识之内?佛陀
已经点明了,常住法就是如来所证的缘起法,也就说是如来不是证生灭法。今天把无明
缘行这样一字拆开,你所知道的,我所知道的,如果从阿含圣教这样忽略这真实义,那
全部都在一切法之中。可是,一切法佛陀说了,一切法不能够出生一切法;即使你把一
些牵制撤走了法,让阻止它出生的全部拿掉,它还是不会生这个法。因此,真正的真实
因这个法,是二乘人所不清楚,但是却在《阿含经》已经有集结,这代表 佛陀有一直
在说这个常住法;但是众生因为没有兴趣,二乘人对解脱法的实际有兴趣,可是却不知
道解脱法的实际,实际上他是还没有摸著边。
所以,要完成世间法一切的轮转,要有一个真正的法;可是祂也不是外法,不是有
大梵天、大自在天这种法,也不是在虚空之中。如果虚空的话,它如何了别众生的心行
?它如何记录一个众生今天他作了什么,他所说的是什么?如果今天再换成外法不成立
,只有内法。可是内法来说,有真正的心识可以做这个事情吗?没有办法。我们的心识
到了夜晚的时候,就随著睡眠、熟睡而灭了,有些事情甚至有人还无法记忆。
所以,今天我们来说:确实是有一个不在内、不在外,不是内法、不是外法的一个
独特的一个心识,可以了别众生的心行;而且,祂是完全将所有法的内涵以及业报轮转
都记录;而且,祂是共一切众生的,每一位有情都有这个;所以,祂又叫“如”,又叫
“识”,祂会随著我们的生死不断地出现,随著我们的灭尽也是一样常住。所以,不管
是小乘人他怎么舍弃了这个真实法,这真实法永远常住不变;所以,不论佛出世、佛没
有出世,这个法一样常住在法界。这就是阿含圣教所要启发我们的道理。
正益
avatar
x*4
3
用途就是上网办公。安静吗?耐用吗?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avatar
z*l
4
最近用webos doctor重装了webos 3.04,
刚开始Asphalt 6是工作的。
之后不知道装了什么东西把它搞砸了,运行软件就是黑屏,没有声音。
后装的NOVA2也是如此。Assassin工作正常。
卸掉Asphalt 6和NOVA2后,重装Asphalt,也不行。
请问大家有何高见?
avatar
e*t
5
这个是装在墙上的,否则我当初也买了。

【在 y*******o 的大作中提到】
: http://www.costco.com/Browse/Productgroup.aspx?
: Prodid=11534399&whse=BC&Ne=4000000&eCat=BC|114|49255|49257&N=4017226&Mo=14
: &No=6&Nr=P_CatalogName:BC&cat=49257&Ns=P_Price|1||P_SignDesc1&lang=en-
: US&Sp=C&hierPath=114*49255*49257*&topnav=

avatar
d*y
6
So, 阿含圣教讲的是阿赖耶识?

的。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我们来说,阿含圣教属于小乘法,它是属于声闻道以及缘觉道,又称为二乘菩提。在
: 这个里面,有留传下阿含部的经典以及《四阿含》。不论南传、北传的经典都是一样,
: 都指出 佛陀说有常住不灭之法,而且这常住不灭之法是超越小乘者所能领略和想像的。
: 所以,在经典有说到,像焰摩迦他是一个比丘,他有一天产生一个想法,他认为阿
: 罗汉本身应该是灭尽以后入涅槃,入涅槃就灭掉三界一切诸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应
: 该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了。可是,他后来受到众比丘们的斥责,而且众比丘们要他放弃这
: 个想法,但是说不赢他,这位比丘也不愿意接受大家劝解。所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
: 出面,说这个见解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涅槃本身是二乘者所不能领略、所不能了解的
: ,而且涅槃里面有真实、清凉、不变异,就是永远不动,在涅槃法住里面。
: 因此,我们就要谈到:到底四圣谛以及缘起法里面,所要谈的究竟道理是什么?其

avatar
p*n
7
Yes. I have one for two and half years. No issues.
avatar
S*g
8
对我们来说,阿含圣教属于小乘法,它是属于声闻道以及缘觉道,又称为二乘菩提。在
这个里面,有留传下阿含部的经典以及《四阿含》。不论南传、北传的经典都是一样,
都指出 佛陀说有常住不灭之法,而且这常住不灭之法是超越小乘者所能领略和想像的。
所以,在经典有说到,像焰摩迦他是一个比丘,他有一天产生一个想法,他认为阿
罗汉本身应该是灭尽以后入涅槃,入涅槃就灭掉三界一切诸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应
该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了。可是,他后来受到众比丘们的斥责,而且众比丘们要他放弃这
个想法,但是说不赢他,这位比丘也不愿意接受大家劝解。所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
出面,说这个见解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涅槃本身是二乘者所不能领略、所不能了解的
,而且涅槃里面有真实、清凉、不变异,就是永远不动,在涅槃法住里面。
因此,我们就要谈到:到底四圣谛以及缘起法里面,所要谈的究竟道理是什么?其
中四圣谛在经典里面有说到,所谓四圣谛就是不离如。也就是说,从古印度开始就有个
法,他们认为就是如;如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就是像这样,所以阿罗汉所证的时候叫作
“知如真”。所以,以中文来看的话就会觉得,你知道这个法就好,为什么一切都要回
到如?就是因为,佛法在还没有开启圣教之前,佛陀之前,就已经有许多人在说缘起法
,说如、说佛、说阿罗汉、说涅槃、说解脱;然而到了 佛陀这时候,佛陀就把所有的
定义、名字、义理都给它说清楚。所以,佛陀之前并不是没有佛法,只是说这种佛法都
可能是相似的解脱法;因为大家并不清楚什么叫作佛法,所以就各自在自己的解脱道里
面各自来追寻。而经典里面也提到,提到会有一尊佛会出现,所以,古代的古印度的经
典,实际上就已经提到如来;只是大家在追寻永恒、追寻涅槃,以这样来说到底是不是
佛法,大家并不清楚。
所以,我们今天再来看到缘起的真实义。缘起的真实义一样在这个常住法里面,那
何以证明呢?我们除了刚才焰摩迦的这个例子以外,我们可以看到缘起支里面,缘起支
里面有名色。所谓的名色就是众生的五阴,众生的五阴就是众生所以为的我。而 佛说
,名色它本身没有办法靠名色自身来作,也没有办法靠一切诸法、其他的外界的力量,
以及名色本身的内法来产生。这就是诸法所说的:彼一切法不会是自作、自生,一切的
法也不会由他法来自作、来生,所以不自作、不他作。然而,这中间缘起法所要说的意
思是,不会离开这世间的一切法而突然自己而能够产生,所以,世间的诸法是作为缘。
然而,佛陀又说了重要的一句话,就是“非无因生”。这一部分的义理在南传的阿含也
是同样的来说,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都指向有一个因、有一个本际、有一个真实因。
这个真实因虽然不为二乘人所了解,所以二乘人在证取涅槃的时候,他是把他身心
的状况,趣近于涅槃,趣向于涅槃,能够符合涅槃的状况,然后他并没有真正入涅槃。
即使是入无余涅槃来说好了,阿罗汉实际上是灭一切世间的诸法,就是把世间的法这些
关联性全部去除,然后说这样叫作入灭。所以,他并没有存在一个任何一个东西,可以
称什么叫作阿罗汉、何者名为阿罗汉。因为没有阿罗汉的存在,然后说这样是入涅槃。
因此,我们就可以晓得,二乘人在大乘法中叫作愚人。所谓愚人就是说,已灭尽一切法
,而不只是于一切法中有真正寂灭常住不变之法来作为趣向。然而,阿罗汉这样的方式
是属于最快、最简单的解脱法,但却不是究竟的解脱法;因为他没有找到“因”这个法
,他所作的所为就是把“我”相关的虚妄“我”的一切法,然后全部给予灭尽。所以,
我们透过这个教法来说,这不是真实的义理。
因此,佛陀在许多法里面,不断地把这个法把它加进来,加入到二乘人之中。所以
,当有一天,阿难尊者他很高兴跑过来跟 佛说,他说:“世尊!我所了解缘起法非常
非常简单,我现在经过思惟以后,然后我已经完全理解这个法。”结果 佛陀就喝斥他
,叫他不要再说了,“止啊!止啊!你不要再说了,阿难!因为缘起法的光明性,这十
二缘起支的法,它是难知难见,也就是说,不是二乘圣者,乃至于说俱解脱的阿罗汉、
三明六通的阿罗汉所能了知的。你们只能够趣向于涅槃,但是你们却不知道真正缘起法
的真实义,你们并没有真正证得涅槃。”而 佛继续在演说这缘起法,就对阿难来解释
:因为有一个识,可是这个识会入胎。
我们谈到这个识会入胎以后,就要回过头来,有一位比丘,他叫作荼帝比丘。这位
比丘他认为,我们今天这个识就是包括五识,你面对五尘境界所产生的识,眼识,譬如
说眼睛能够看到色尘,耳朵能够听到声尘,如此之类,到了身识,能够接触到这些触尘
;还有意识能够统合前五识,然后将法尘、所有一切诸尘,能够现观成就。这个对于所
有的人来说,包含一切的有情来说,都是真实不虚妄的。然而荼帝比丘这样的主张,他
主张什么?这个识可以继续轮回流转,而且祂会保持祂存在的一个自性。然而,佛陀就
请他过来,叫其他的比丘把他叫唤过来,然后来问他:“你是不是如此说?”可是 佛
陀在接下来的下一个问句就有玄机,为什么呢?因为 佛陀并不是直接斥责他,而是问
清楚:“你说的识是哪一个识?”因为荼帝比丘所说的识,他所说这个识就是能够说话
、能够觉知的、能够作、能够处理事情的、能够生起还有随伴诸法生起的这个识,就是
这个识。因为他认为这个识就是轮回的主体,而且会继续轮回,可以去到后世。结果他
马上就接受到 如来的斥责,如来说:“你真是一个愚痴人!”而且 如来在回覆里面、
回答里面说了两次。也就是说,这个法不是像你所说的,因为这个识不会到后世去。
那现在就来了,如果不会到后世去,那是不是断灭?那到底是哪一个识可以到后世
去?难道这中间没有一个识来连贯吗?我们众生所以为的就是身、心两个法。身、心两
个法之中,这个身体,你色身死后一定会留在原地,你不会再动,所以世间人知道身体
不是我。然而心是我吗?所以就以为意识可以常住永恒,继续到后世去。然而,如来说
不是如此啊!因此,如果缘起法里面,佛陀又点出可以有个入胎的识,那到底是什么呢
?而且 佛陀不只说这样,祂说:这个识如果不入胎的话,名色不会生长,也就是说,
众生所以为的我根本不会存在;然后,这个识如果是只有入胎,可是祂不愿意出胎,这
样一样不会看到众生所以为的婴儿这样的名色的存在;然后再来呢,如果在小孩子的时
候,这个识一下子就断灭、一下子就离开,那一样,这小孩一样不会长大。
所以,这样的教理,包括南传的阿含也是如是说,这个说法就代表一件事情,就是
说有一个本住法,你二乘人没有找到,但并不代表说大乘法没有,并不代表 如来没有
说。因为 如来已经点出来了,这个识可以入胎、可以出胎,可以随伴一个人从小到大
,乃至死后继续在中阴现起的时候。所以,这个识不只是入胎识,祂也是出胎识,祂也
是少年识,也是儿童识,一直到年老,一直到中阴、死后,一直到继续的轮回。而这个
识祂就是缘起法的核心,不然我们就没有办法解释,解释 佛陀许多的法——为什么这
个人可以继续修学?然后从菩萨无始以来继续修学,最后在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成佛?因
此,这个法就是缘起法的核心。
不然我们来看缘起法,它每一支法所代表的体性是什么呢?它所代表的体性就是属
于一切法,一切法之中,然后把它作种种切割,把它作种种的分别来作为表示。可是这
种表示它并不是代表说它是一个实际,因为它是永远在生灭法之中,它是刹刹那那不断
在生灭,不断地在生灭,因此不能说它有自己的体性。所以 佛说,你称为哪一个人是
我?你称什么是我?如果是我,应该有常住不变,应该不会生病、痛苦、死亡,应该如
我的意思,能够随心随意、能够作主;可是,不论我们行住坐卧所遇到的一切诸法,往
往都是不能作主的。你没有办法预估,下一刻间这世界发生什么、你会发生什么;你突
然的病痛,你也无法知道。所以,如来说:这中间没有我的义理。
所以,如来一直说众生把非我当成是我,这个是问题;但并不代表说,一切诸法里
面没有真实的法性的存在。所以 佛陀有说,这一个名色,这个五阴我,到底要以什么
来作根本?就是这个识,不是六识的识,就是你二乘人找不到的识。所以,你会觉得祂
太简单,是因为你没有接触这个法。所以这个识,是放诸南传、北传的义理都是一样的
,大家都有提到,在南传的《大缘经》里面也是有提到。
所以,我们今天要看到,这个识是和名色是共俱的,祂永远陪伴著你。因此,当你
找不到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说你是真正了解佛法,真正了解何谓是我。然而众生只能看
到名色,只能看到五阴。所以 佛有说:名色是不异我的,名色并不能够说完全和我脱
节;可是名色是非我,也就是说名色并不能代表我真正的义理。因为我必须要是永恒、
无病、无苦,而且是自在,没有自在性、没有自主性不能称为我。因此,从这点来看,
《阿含经》里面就导出一个结论,而且这个结论还是一样,不论南传、北传的义理都是
一样。它说:名色的因、名色的习、名色的本、名色的缘,都是这个识。也就是说,所
有的因缘法是绕著这一个名色我在说,因为名色是假我,所以不能够解脱;因为众生觉
得有我,所以在我中享受以及在痛苦中,所以在苦乐一切不能自主的过程中,说名色是
我。然而 佛说:名色不是我,然而却有一个法叫作识,所有的因和缘全部都不离开这
个识,而且要以祂为作根本。
接下来就是名色的习。名色的习就是名色的习气,就是你过去生是什么,现在生就
会趣近是什么,相同的习气它会串联。为什么呢?这就回到古印度以前就有在谈到因缘
果报,就有谈到业报流转。那到底缘起法可以忽略这因缘果报吗?当然不成。佛说一切
法不离世间法、不离世间教、不离世间觉,佛所出世、不出世,这个法也一样常住;所
以,这个法就能够配合法界中的因缘果报。
那我们要问:十二缘起支哪有一个法可以来配合这个呢?因缘果报在过去生所发生
的事情,谁有记录呢?而且,就算能记录好了,每个人记录的都不一定真正如实。譬如
说,你欠人家一百元,可是搞不好你记忆出了差错,你认为“我好像只有欠他四五十元
”。请问:这件事情两方所记录不同,可是每一方都振振有辞,那到底是五十还是一百
?这个有形的都难且论断,何况是无形的?譬如说,今天有一个人,他在五十万年的光
年那边;假设他看到你,然后他骂你一句;将来这因缘果报还是要记录,等到两者再见
面的时候,在同一个时空见面,这个骂的那一句,就会使得被骂的人就讨厌他面前这个
人,其实他也说不上来为什么。其实就是因为法界它是如实缘起,不会你作的身口意行
都是孤单,然后独立,然后跟一切诸法,跟未来,跟一切人、一切众生、一切有情没有
关系。
所以,业缘果报怎么建立呢?显然必须要有一个法,这个法才能够决定这些因缘果
报得以相续完成,得以在不同的时空里面,可以继续流转来成就。因此,要有一个法,
祂完全是公平、公正、公开。而且,这个法到底祂是在心识之外,还是心识之内?佛陀
已经点明了,常住法就是如来所证的缘起法,也就说是如来不是证生灭法。今天把无明
缘行这样一字拆开,你所知道的,我所知道的,如果从阿含圣教这样忽略这真实义,那
全部都在一切法之中。可是,一切法佛陀说了,一切法不能够出生一切法;即使你把一
些牵制撤走了法,让阻止它出生的全部拿掉,它还是不会生这个法。因此,真正的真实
因这个法,是二乘人所不清楚,但是却在《阿含经》已经有集结,这代表 佛陀有一直
在说这个常住法;但是众生因为没有兴趣,二乘人对解脱法的实际有兴趣,可是却不知
道解脱法的实际,实际上他是还没有摸著边。
所以,要完成世间法一切的轮转,要有一个真正的法;可是祂也不是外法,不是有
大梵天、大自在天这种法,也不是在虚空之中。如果虚空的话,它如何了别众生的心行
?它如何记录一个众生今天他作了什么,他所说的是什么?如果今天再换成外法不成立
,只有内法。可是内法来说,有真正的心识可以做这个事情吗?没有办法。我们的心识
到了夜晚的时候,就随著睡眠、熟睡而灭了,有些事情甚至有人还无法记忆。
所以,今天我们来说:确实是有一个不在内、不在外,不是内法、不是外法的一个
独特的一个心识,可以了别众生的心行;而且,祂是完全将所有法的内涵以及业报轮转
都记录;而且,祂是共一切众生的,每一位有情都有这个;所以,祂又叫“如”,又叫
“识”,祂会随著我们的生死不断地出现,随著我们的灭尽也是一样常住。所以,不管
是小乘人他怎么舍弃了这个真实法,这真实法永远常住不变;所以,不论佛出世、佛没
有出世,这个法一样常住在法界。这就是阿含圣教所要启发我们的道理。
正益
avatar
d*y
9
So, 阿含圣教讲的是阿赖耶识?

的。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对我们来说,阿含圣教属于小乘法,它是属于声闻道以及缘觉道,又称为二乘菩提。在
: 这个里面,有留传下阿含部的经典以及《四阿含》。不论南传、北传的经典都是一样,
: 都指出 佛陀说有常住不灭之法,而且这常住不灭之法是超越小乘者所能领略和想像的。
: 所以,在经典有说到,像焰摩迦他是一个比丘,他有一天产生一个想法,他认为阿
: 罗汉本身应该是灭尽以后入涅槃,入涅槃就灭掉三界一切诸法;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应
: 该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了。可是,他后来受到众比丘们的斥责,而且众比丘们要他放弃这
: 个想法,但是说不赢他,这位比丘也不愿意接受大家劝解。所以,最后舍利弗尊者只好
: 出面,说这个见解是不对的。也就是说,涅槃本身是二乘者所不能领略、所不能了解的
: ,而且涅槃里面有真实、清凉、不变异,就是永远不动,在涅槃法住里面。
: 因此,我们就要谈到:到底四圣谛以及缘起法里面,所要谈的究竟道理是什么?其

avatar
c*h
10
发信人: Shixiang (), 信区: Wisdom
标 题: 阿含圣教的真实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31 12:45:07 2019, 美东)
的。
作者这里弄错了
杂阿含104经[正闻本172经/佛光本10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104.htm
阿含这一经中 , 舍利弗不就能领会而且劝说焰摩迦比丘吗?
且焰摩迦比丘经过舍利弗解说后,法眼净,也能领会了
法眼净,连初果都还没到。
不单所谓的”小乘”能领会,而且是”小乘”初果以前就该领会的,否则连初果都还没
到。
所以,就经典本身而论,作者这里说错了
这可能导因于作者并不了解阿含这篇经文焰摩迦比丘他犯了甚么错误,
而舍利弗如何针对他的错误劝他
“像焰摩迦他是一个比丘,他有一天产生一个想法,他认为阿
罗汉本身应该是灭尽以后入涅盘,入涅盘就灭掉三界一切诸法;
在这种情况下,他就应该所有的法都不存在了。”
表面字义上看,焰摩迦比丘说了 “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 这个错误观念
但焰摩迦比丘骨子里其实不是犯了上述表面字义的错误,而是另一个绝对致命的
看舍利弗如何劝他就知道了
得法眼净的诸比丘及舍利弗阿罗汉马上就能体会这是甚么错误
就经典本身而论,作者这里想错了
我不是说大乘错了,大乘有的说得很对的,而是作者自己想错了
作者误会了 非自作、非他作的意思,
非自非他,在阿含中佛陀说这些的时候,本来的意思很简单,
也许是翻译或年代久远产生隔阂,被作者用自己的角度解释得偏了,因此变复杂了
作者用自己的角度解释得偏了,因此变复杂了
他在问一个不存在的问题
从阿含焰摩迦比丘经里得不出这样的说法
说有一个常住不变之法 或者 说没有一个常住不灭之法
或者像说 焰摩迦比丘说的 “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
或反过来“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永恒存在或常驻不灭”
都一样犯了阿含经里焰摩迦比丘的错误
这样会出现许多不存在的问题,把自己搞乱
=========================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104.htm
杂阿含104经[正闻本172经/佛光本106经](阴相应/五阴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有比丘名焰摩迦起恶邪见,作如是言:
「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
时,有众多比丘,闻彼所说,往诣其所,语焰摩迦比丘言:
「汝实作是说:『如我解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更无所有。』耶?」
答言:「实尔,诸尊!」
时,诸比丘语焰摩迦:
「勿谤世尊!谤世尊者不善。世尊不作是说,汝当尽舍此恶邪见!」
诸比丘说此语时,焰摩迦比丘犹执恶邪见,作如是言:
「诸尊!唯此真实,异则虚妄。」
如是三说。
时,诸比丘不能调伏焰摩迦比丘,即便舍去,往诣尊者舍利弗所,语尊者舍利弗言

「尊者当知!彼焰摩迦比丘起如是恶邪见言:『我解知佛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
命终更无所有。』我等闻彼所说已,故往问焰摩迦比丘: 『汝实作如是知见耶?』彼
答我言:『诸尊!实尔,异则愚说。』我即语言:『汝勿谤世尊!世尊不作此语,汝当
舍此恶邪见。』再三谏彼,犹不舍恶邪见,是故,我今诣尊者所,唯愿尊者当令焰摩迦
比丘息恶邪见,怜愍彼故。」
舍利弗言:「如是,我当令彼息恶邪见。」
时,众多比丘闻舍利弗语,欢喜、随喜而还本处。
尔时,尊者舍利弗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食已出城,还精舍,举衣钵已,往诣焰摩迦比丘所。
时,焰摩迦比丘遥见尊者舍利弗来,即为敷座洗足,安停脚机,奉迎,为执衣钵,
请令就座。
尊者舍利弗就座,洗足已,语焰摩迦比丘:
「汝实作如是语:『我解知世尊所说法,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耶?」
焰摩迦比丘白舍利弗言:「实尔,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言:「我今问汝,随意答我。云何,焰摩迦!色为常耶?为非常耶?」
答言:「尊者舍利弗!无常。」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不?」
答言:「是苦。」
复问:
「若无常、苦,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问:
「云何,焰摩迦!色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受、想、行、识是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
「云何,焰摩迦!异色有如来耶?异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
「色中有如来耶?受、想、行、识中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
「如来中有色耶?如来中有受、想、行、识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
「非色、受、想、行、识有如来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如来见法真实如,住无所得,无所施设,汝云何言:『我解知世
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为时说耶?」
答言:「不也,尊者舍利弗!」
复问焰摩迦:
「先言:『我解知世尊所说,漏尽阿罗汉身坏命终无所有。』云何今复言非耶?」
焰摩迦比丘言:
「尊者舍利弗!我先不解、无明故,作如是恶邪见说。闻尊者舍利弗说已,不解、
无明一切悉断。」
复问焰摩迦:
「若复问:『比丘!如先恶邪见所说,今何所知见,一切悉得远离?』汝当云何答
?」
焰摩迦答言:
「尊者舍利弗!若有来问者,我当如是答:『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是苦,苦
者寂静、清凉、永没;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来问者,作如是答。」
舍利弗言:
「善哉!善哉!焰摩迦比丘!汝应如是答,所以者何?漏尽阿罗汉色无常,无常者
是苦,若无常、苦者,是生灭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尊者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
「今当说譬,夫智者以譬得解:如长者子,长者子大富多财,广求仆从,善守护财
物。
时,有怨家恶人,诈来亲附,为作仆从,常伺其便,晚眠早起,侍息左右,谨敬其
事,逊其言辞,令主意悦,作亲友想、子想,极信不疑,不自防护,然后手执利刀以断
其命。
焰摩迦比丘!于意云何?彼恶怨家为长者亲友,非为初始方便,害心常伺其便,至
其终耶?而彼长者不能觉知,至今受害。」
答言:「实尔。」
尊者舍利弗语焰摩迦比丘:
「于意云何?彼长者本知彼人诈亲欲害,善自防护,不受害耶?」
答言:「如是,尊者舍利弗!」
「如是,焰摩迦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五受阴作常想、安隐想,不病想,我想、我
所想,于此五受阴保持、护惜,终为此五受阴怨家所害,如彼长者为诈亲怨家所害而不
觉知。
焰摩迦!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观察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
非我、非我所,于此五受阴不着、不受,不受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盘:『我生已尽,
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尊者舍利弗说是法时,焰摩迦比丘不起诸漏,心得解脱。
尊者舍利弗为焰摩迦比丘说法,示、教、照、喜已,从座起去。
avatar
F*M
11
在舍利弗尊者的比喻中,五受阴为伤害主人的仆从,非我,非我所,当不受不着。请问
谁是长者子,谁是长者?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