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用惯了Android还真不习惯iOS
avatar
p*s
2
我是绿卡,LP申请family base的绿卡。
我们在11月排期到的时候提交了485,这个星期一打了指纹。
由于2011年1月的排期后退到了2008,看到网上说485一定要排期current才能批,但是
我记得2007年EB2有一个大的前进,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到那个时候,当时很多人的485
还是批了。
我们希望只要已经开始处理的485就不受排期的影响,有这种可能吗?
avatar
r*a
3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t*1
4
很遗憾,没这种可能,当然移民局有时候会搞错,提前发卡,你多烧香祷告吧。
avatar
s*n
5
桌面和widget有啥实用的?
android的back和menu难用得狠,容易误操作,还是硬键靠铺,或者webos手势爽。
android那multitask和ios有什么大区别?
avatar
A*r
6
不太可能。

485

【在 p******s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是绿卡,LP申请family base的绿卡。
: 我们在11月排期到的时候提交了485,这个星期一打了指纹。
: 由于2011年1月的排期后退到了2008,看到网上说485一定要排期current才能批,但是
: 我记得2007年EB2有一个大的前进,到现在都还没有恢复到那个时候,当时很多人的485
: 还是批了。
: 我们希望只要已经开始处理的485就不受排期的影响,有这种可能吗?

avatar
l*e
7
这个WIDGET和一个图标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不就是多一点儿信息,你不用打开就能看到点什么吗?
avatar
f*5
8
懒人听书,点一下widget的播放键就播放了。同理其他播放widget。
现在jellybean的通知栏里有toggles了,没有的时候放个widget很方便。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WIDGET和一个图标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 不就是多一点儿信息,你不用打开就能看到点什么吗?

avatar
a*n
9
教主没做的
都没用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S*a
10
android也已经把menu button弃用了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h*2
11
主要就是天气,新闻,facebook啥的,就图个方便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G*e
12
to-do-list
calendar
放在桌面上,一目了然
avatar
j*z
13
少点几次操作难道不是用户体验更好吗?这些说home widget 没用的我怀疑是不是完全
没长时间用过Android 啊。。。
不紧紧是阅读,还帮助快速输入,调用app某个功能。
比如你发条微博,不需要点icon 打开app,然后点撰写键。直接可以在widget 上点撰
写。
又比如用evernote ,突然想记note ,直接在widgets上点你想要记note 的方式,打字
/拍照还是别的。
又比如你在听tunein,可以在widget 上快速进行暂停换台。就像iOS 上的iPod控制器
,不需要每次都进iPod app 进行操作,方便吧,可惜iOS 上大部分app 都没这个功能。

【在 l*******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WIDGET和一个图标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呢?
: 不就是多一点儿信息,你不用打开就能看到点什么吗?

avatar
T*g
14
你的这些习惯都不是什么好习惯, 需要规范一下。 (-- SJ说)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l*r
15
sound hound方便。

【在 h**2 的大作中提到】
: 主要就是天气,新闻,facebook啥的,就图个方便
avatar
b*u
16
motto有几款有硬键。我也觉得硬键好用,但非硬键好看,看你重什么了。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桌面和widget有啥实用的?
: android的back和menu难用得狠,容易误操作,还是硬键靠铺,或者webos手势爽。
: android那multitask和ios有什么大区别?

avatar
h*b
17
安卓的multitask其实不如ios,特别是大型的app。
ios的snapshot切换稳定很多,关了一个游戏,就算很久以后切回去一样没问题。而且
后台管理非常好,同时开多少个app都感不到慢,特别是ipad 2和4s。
我galaxy note也有1gb+ics了,大部分游戏跳出去了,查网页看看攻略,回来的时候整
个游戏重启。 而且后台开东西多了,还是感觉卡。
Widget我还真没找到过特别有用的,占屏幕消耗电池不说,你转到特定屏幕打开widget
的时候,ios的app也打开了。有notification就足够了。
键位是个人喜好,一个键对小孩老人来说还是更简单一些。整个ios还是更容易上手。
还有,苹果的界面虽然简单,但每个图标都给我一种精美的感觉。 很多小细节都恰
到好处。 可以看看三星当年分析苹果的132页报告,苹果细节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如果苹果出两个iphone尺寸,一个4.0,一个5.0,估计我还会回去。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f*5
18
这是各自app程序员的事情。跟multitask无关。

【在 h******b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卓的multitask其实不如ios,特别是大型的app。
: ios的snapshot切换稳定很多,关了一个游戏,就算很久以后切回去一样没问题。而且
: 后台管理非常好,同时开多少个app都感不到慢,特别是ipad 2和4s。
: 我galaxy note也有1gb+ics了,大部分游戏跳出去了,查网页看看攻略,回来的时候整
: 个游戏重启。 而且后台开东西多了,还是感觉卡。
: Widget我还真没找到过特别有用的,占屏幕消耗电池不说,你转到特定屏幕打开widget
: 的时候,ios的app也打开了。有notification就足够了。
: 键位是个人喜好,一个键对小孩老人来说还是更简单一些。整个ios还是更容易上手。
: 还有,苹果的界面虽然简单,但每个图标都给我一种精美的感觉。 很多小细节都恰
: 到好处。 可以看看三星当年分析苹果的132页报告,苹果细节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avatar
h*b
19
不管是谁的问题,multitask在ios的体验比安卓只强不弱。 用户看的是整体体验, 不
是技术分析。 ios一样听歌上网下载电话一起来,app切换, 后台管理明显占优。
iTunes, news center, ibooks, textbooks, 这些对wsn用户是累赘,对高消费的人群
就是不可少。 这也是苹果独占mobile七成利润的主要原因。 我在苹果半年买了100
美金的apps, 上了android, 就没注册信用卡。
还有game center也是苹果的一大优势,安卓版的街霸拳皇都没有连网对战。 很多东
西不是技术就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developer是否支持。

【在 f*******5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是各自app程序员的事情。跟multitask无关。
avatar
K*r
20
Itunes对于高消费人群不可少,请问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avatar
n*y
21
就这点东西的话,ios也有类似的app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to-do-list
: calendar
: 放在桌面上,一目了然

avatar
G*g
22
Android的后台/内存管理有很多问题。 不过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采用java 引起的。

widget


【在 h******b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卓的multitask其实不如ios,特别是大型的app。
: ios的snapshot切换稳定很多,关了一个游戏,就算很久以后切回去一样没问题。而且
: 后台管理非常好,同时开多少个app都感不到慢,特别是ipad 2和4s。
: 我galaxy note也有1gb+ics了,大部分游戏跳出去了,查网页看看攻略,回来的时候整
: 个游戏重启。 而且后台开东西多了,还是感觉卡。
: Widget我还真没找到过特别有用的,占屏幕消耗电池不说,你转到特定屏幕打开widget
: 的时候,ios的app也打开了。有notification就足够了。
: 键位是个人喜好,一个键对小孩老人来说还是更简单一些。整个ios还是更容易上手。
: 还有,苹果的界面虽然简单,但每个图标都给我一种精美的感觉。 很多小细节都恰
: 到好处。 可以看看三星当年分析苹果的132页报告,苹果细节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avatar
h*b
23
高消费的不会去四处找资源,喜欢什么就直接从itunes买了。
苹果当年ipod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了itunes, 现在的iphone, ipad也是靠app store
。 这两大法宝是任何竞争对手都眼红的。
不是app数量多少,什么墙纸铃声也算apps? 关键是你的市场是否赚钱,你的用户是否
肯花钱, 平均收入有多高,到目前为止苹果的优势还是大太多。

【在 K**r 的大作中提到】
: Itunes对于高消费人群不可少,请问如何得出这个结论的。
avatar
c*4
24
你正好说反了吧...
至少甭别的, ios下就不能同时qq视频和干其他事情, android可以

widget


【在 h******b 的大作中提到】
: 安卓的multitask其实不如ios,特别是大型的app。
: ios的snapshot切换稳定很多,关了一个游戏,就算很久以后切回去一样没问题。而且
: 后台管理非常好,同时开多少个app都感不到慢,特别是ipad 2和4s。
: 我galaxy note也有1gb+ics了,大部分游戏跳出去了,查网页看看攻略,回来的时候整
: 个游戏重启。 而且后台开东西多了,还是感觉卡。
: Widget我还真没找到过特别有用的,占屏幕消耗电池不说,你转到特定屏幕打开widget
: 的时候,ios的app也打开了。有notification就足够了。
: 键位是个人喜好,一个键对小孩老人来说还是更简单一些。整个ios还是更容易上手。
: 还有,苹果的界面虽然简单,但每个图标都给我一种精美的感觉。 很多小细节都恰
: 到好处。 可以看看三星当年分析苹果的132页报告,苹果细节上还是非常给力的。

avatar
c*0
25
with widget? for example?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点东西的话,ios也有类似的app
avatar
c*0
26
I think you are right. but the gap is getting smaller.

store

【在 h******b 的大作中提到】
: 高消费的不会去四处找资源,喜欢什么就直接从itunes买了。
: 苹果当年ipod能崛起很大程度上是靠了itunes, 现在的iphone, ipad也是靠app store
: 。 这两大法宝是任何竞争对手都眼红的。
: 不是app数量多少,什么墙纸铃声也算apps? 关键是你的市场是否赚钱,你的用户是否
: 肯花钱, 平均收入有多高,到目前为止苹果的优势还是大太多。

avatar
J*r
27
赞。刚发现evernote, pandora, tunein等等的widget,挺好用。

能。

【在 j*****z 的大作中提到】
: 少点几次操作难道不是用户体验更好吗?这些说home widget 没用的我怀疑是不是完全
: 没长时间用过Android 啊。。。
: 不紧紧是阅读,还帮助快速输入,调用app某个功能。
: 比如你发条微博,不需要点icon 打开app,然后点撰写键。直接可以在widget 上点撰
: 写。
: 又比如用evernote ,突然想记note ,直接在widgets上点你想要记note 的方式,打字
: /拍照还是别的。
: 又比如你在听tunein,可以在widget 上快速进行暂停换台。就像iOS 上的iPod控制器
: ,不需要每次都进iPod app 进行操作,方便吧,可惜iOS 上大部分app 都没这个功能。

avatar
d*a
28
呵呵,我刚换到iOS的时候,花了一个月来习惯。头两点是主因。
再就是要到处找原来手机上App的替代品。还用Google Nav没有了,
也不习惯。
iOS的multitasking其实很有效率。这种OS底层都是多进程,
所谓不能multitasking,是OS对第三方软件有限制,好像是要Apple
批准了才能有。比如Co-Pilot软件在后台做导航,做得很不错。NYTimes,
WSJ等,也允许在后台下载。Pandora可以在后台stream music。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桌面和widget,没有back和menu,不能multitask,真不习惯啊!
avatar
g*g
29
连看个天气,都要开notification center,还好意思说
widget没用。说半天,用户体验不就是这些。喜欢像ios
一样找app打开,android一样可以不是。
avatar
f*g
30
re,就等哪天果果也抄widget了,看果轮怎么说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连看个天气,都要开notification center,还好意思说
: widget没用。说半天,用户体验不就是这些。喜欢像ios
: 一样找app打开,android一样可以不是。

avatar
p*h
31
这个应该是从windows mobile时代就有的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就这点东西的话,ios也有类似的app
avatar
d*a
32
呵呵,虽然我也觉得widget非常非常有用, 但如果apple真用了
安轮们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说apple抄了
因为第一个做widget的OS,就是OS X/iOS的前身,nextstep
Widget的专利,说不定还在apple手上(这个我可没查)

【在 f****g 的大作中提到】
: re,就等哪天果果也抄widget了,看果轮怎么说
avatar
g*g
33
苹果有啥干不出来的,google desktop产品出来之后几个月,苹果才注册了universal
search的patent。现在逼Android手机去掉这个功能。说到抄,什么iOS5 10大新功能,
有几个不是抄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虽然我也觉得widget非常非常有用, 但如果apple真用了
: 安轮们说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说apple抄了
: 因为第一个做widget的OS,就是OS X/iOS的前身,nextstep
: Widget的专利,说不定还在apple手上(这个我可没查)

avatar
n*y
34
不是widget吧,应该算是个插件,jb才能装
很方便很好用,作用跟widget好像差不多
我jb后必装的两个东西,一个手势,另一个就是这个了

【在 c*******0 的大作中提到】
: with widget? for example?
avatar
d*a
35
这几家大公司都是抄来抄去的,有的时候都很难识别谁是原创,
最后只有靠律师来识别了。
Widget这个东东,倒真是Nextstep/OS X原创,曾经是OS X上
独有。微软在vista里抄了,Google在Google Desktop里抄了,
然后在Android里也抄了。
真要说苹果抄Google的,应该是那个下划式的notification
center。不过,不知道那个是不是Google的原创?

universal

【在 g*****g 的大作中提到】
: 苹果有啥干不出来的,google desktop产品出来之后几个月,苹果才注册了universal
: search的patent。现在逼Android手机去掉这个功能。说到抄,什么iOS5 10大新功能,
: 有几个不是抄的。

avatar
j*u
36
狗咬狗抄来抄去是真的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几家大公司都是抄来抄去的,有的时候都很难识别谁是原创,
: 最后只有靠律师来识别了。
: Widget这个东东,倒真是Nextstep/OS X原创,曾经是OS X上
: 独有。微软在vista里抄了,Google在Google Desktop里抄了,
: 然后在Android里也抄了。
: 真要说苹果抄Google的,应该是那个下划式的notification
: center。不过,不知道那个是不是Google的原创?
:
: universal

avatar
n*y
37
那个下划式的notification center是抄的cydia里的lockinfo
当然lockinfo是抄谁的就不清楚了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几家大公司都是抄来抄去的,有的时候都很难识别谁是原创,
: 最后只有靠律师来识别了。
: Widget这个东东,倒真是Nextstep/OS X原创,曾经是OS X上
: 独有。微软在vista里抄了,Google在Google Desktop里抄了,
: 然后在Android里也抄了。
: 真要说苹果抄Google的,应该是那个下划式的notification
: center。不过,不知道那个是不是Google的原创?
:
: universal

avatar
g*g
38
jb 不能算ios有的功能

【在 n**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widget吧,应该算是个插件,jb才能装
: 很方便很好用,作用跟widget好像差不多
: 我jb后必装的两个东西,一个手势,另一个就是这个了

avatar
q*x
39
律师能识别个鬼。分肥而已。

【在 d***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几家大公司都是抄来抄去的,有的时候都很难识别谁是原创,
: 最后只有靠律师来识别了。
: Widget这个东东,倒真是Nextstep/OS X原创,曾经是OS X上
: 独有。微软在vista里抄了,Google在Google Desktop里抄了,
: 然后在Android里也抄了。
: 真要说苹果抄Google的,应该是那个下划式的notification
: center。不过,不知道那个是不是Google的原创?
:
: universal

avatar
d*a
40
这就是我的意思。:)

【在 q****x 的大作中提到】
: 律师能识别个鬼。分肥而已。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