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在国内,孩子没有英文名会被鄙视
avatar
在国内,孩子没有英文名会被鄙视# Parenting - 为人父母
a*r
1
今天给大家讲个故事。
你是北方某三线省会城市人,30岁,本科研究生皆毕业于某211+985高校金融系,供职
于一个投资机构做天使投资。你的老板喜欢转发创业平台公众号的文章,人生座右铭是
“ALL in”。
周一早上9点,你从南三环里5号线某站上车,一路向北,之所以选择租住在这,就是因
为离公司不远,虽然楼老旧了些,但是租金不贵,你正在攒钱。
打开朋友圈,往下划,你看到嫁在北京的初中同学晒了一张自拍,图说是:“孩子今天
入学了心仪的幼儿园,虽然贵了些,但老师都是外教,很放心。”墨镜中倒影出了方向
盘上大奔的车标。
你歪着嘴角笑了,决定将来也要这样云淡风轻的发朋友圈状态。
“学区房,我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你这样想。
几年后,你和老公攒了些钱,顺便掏空双方父母养老钱之后,终于在西三环买了一个位
置还行的学区房,虽然贷款压力有点大,但是这一切是值得的,你为你的孩子挑了一个
有优势的起跑线。
家附近的双语幼儿园每月8千,忍一忍,就它了。
但是现实在冲你和蔼一笑后,给了你一个嘴巴子。
你的初中同学喝下午茶时问起这事,你微笑着告诉她每天早上送孩子去幼儿园时,漂亮
的俄罗斯女外教都会在门口迎接,孩子主动打招呼:“Hello, how are you?”然后外
教每天会给孩子们上30分钟的课。
初中同学笑着点头:“有外教是很好,我们家大女儿早早就能看英文童书了,我们还打
算给她在校外报个法语兴趣班,她们班同学全在学二外的。”
晚上回家之后你躺在床上问自己,What’s going on???现在你才恍惚地认识到,在费
了这么大劲后,你的孩子好像还是不如人。
你看了香港的一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为了让孩子入读“只收10名一月出生的学童
”的好学校,父母们精准计算受孕时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让孩子“赢在射精前”、“
赢在子宫里”。
你打开一篇新闻报道的链接,里面这样写:
“郑开欣带着5岁的女儿在国贸玩耍,一个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凑到女儿面前说:“我叫
Lucy,你叫什么?”女儿回答:“我叫Eva。”于是两个人开始玩耍。这时,旁边另一
个男孩子也想要加入,但是得知对方没有英文名字后,Lucy拉着郑开欣的女儿跑开了。
在一旁目睹了全程的郑开欣略感尴尬,夹杂着一丝窃喜和满足。她给女儿报的英语补习
班,每学期的学费约2.5万元,这是和Lucy交朋友的代价。”
原来英文不仅仅是一项基本技能,而且已经成为孩子之间区分阶层的一大标准。
文章还列出了中产阶级育儿五大鄙视链,里面清楚的写着:8000元的幼儿园刚好在鄙视
链的中间,但你已经尽力了。
好在你们还有扭转这一切的机会,老公要外派去美国,你辞掉工作,你们卖了房子,虽
然双方父母不太愿意,但是你们去意已决。
然后,现实反手又给了你一巴掌。
美国的学区房竞争同样很激烈,因为地方财政管理和中国非常不一样,导致区和区之间
的差异会很大,越富裕的地区地税越高,地税越高基础设施越好,学校就越好。
这一次,英语水平已经不再是那条界限了。学区房,在美国也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朋友圈。
你受不了,原来哪里都是一样,鄙视链无处不在。
你哭着从惊醒,发现一切都是梦。
你还是你,那个穷且单身、远离时尚、远离名牌、远离买车、远离喝酒、远离恋爱……
远离一切“消费主义”陷阱的你。
做一个丁克真是一身轻松,你心平气和的给初中同学点了赞。你妈妈发微信问你最近怎
么样,你说好极了,同时心想:“妈妈,我把你和我爸的养老钱给你们省下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