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u*r
2
发信人: mengxiaodong(云淡风轻), 信区: Parenting
标题: 炮轰“牛蛙战争”究竟指向谁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7 10:55:22 2017,GMT)
9月开学之际,一位68岁上海退休教授撰写了一篇名为《牛蛙之殇》的文章,炮轰“幼
升小牛蛙战争”,字字扎心。据悉,上海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小孩考上上海四大民办小
学,是牛蛙,若没考上,是青蛙。为了备战“幼升小”,往往从3岁开始,就被家长打
鸡血,以便赢得这场“牛蛙战争”。然而,该退休教授全家人一场耗费3年的“牛蛙战争
”,以失败告终。
这名退休教授所写的情况,既令人同情,也让人愤慨。同情是因为,为了让孩子成为牛
蛙,继而上重点高中、进入名牌大学,从3岁开始的每一天孩子都被家长用各种跨年龄
层的知识填满了,结果是孩子因患幼儿抽动症没能进入想上的学校,医生说这是由于长
期压力导致的病症。愤慨是因为,在这种“牛蛙战争”的背后,家长、学校、教育资源
不均都扮演了不光彩角色,起了反作用。
“望子成龙”是中国家长普遍心理。家长希望孩子上好学校,其出发点也没有错,但为
了孩子上好学校,一些家长既忽视了教育规律和孩子承受力,也忽视了孩子的基本权利
。对3岁到6岁孩子的教育,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要求“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即以
“玩”为主,然而上海这名退休教授的外孙,承受的却是超负荷教育。可以说,无论是
“牛蛙战争”失败还是孩子因“压”患病,“祸首”都是家长。
对孩子进行超负荷教育的家长在国内有很多。一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名小学或重点班,
除幼儿园正常教育外,几乎每天安排孩子到社会上各种培训班上课,孩子基本没有自己
的时间和空间。从这个角度而言,退休教授炮轰“牛蛙战争”,实际上是在炮轰自己以
及类似中国家长,其指向的是,家长的攀比心理、“拔苗助长”等错误做法最终对孩子
是一种伤害,而不是真正为孩子好。
其次,炮轰“牛蛙战争”也是炮轰所谓“四大民办小学”。虽说民办小学有自主招生权
,但《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各级教育部门也多次重申
公办、民办学校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然而,上海四大民办小学却堂而皇之实
行考试入学。包括这名退休教授在内的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进入四大民办小
学,于是就像打了鸡血一样给孩子填充各种跨年龄层的知识。
这些学校除了考学生,还会“考”家长。比如通过父母对体重的控制来看家庭的修养,
通过父母的工作背景来看孩子未来的发展规划等,这种“考”的确很荒谬。今年5月媒
体就曾曝光过这种现象,上海市教委获悉相关情况后,曾给出4条处理意见,包括通报
批评、追究责任、核减明年招生计划等。但这样的处罚是否彻底遏制了民办小学考学生
“考”家长呢?
另外,也是在炮轰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据报道,在上海,从公立学校考上复旦这类名校
的机会,基本都被垄断在几家重点高中里。而这些重点高中的名额,又基本被几所民办
学校的孩子提前“预订”。对不少孩子而言,只有进入几所民办学校才能进入重点高中
和名牌大学。可见,这几所民办学校及几家重点高中高度集中了上海优质教育资源,迫
使家长不得不参加“牛蛙战争”。
虽然民办学校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是市场决定的,但其他公办小学、初中缺少优质教育资
源,也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反思。尤其是几家重点高中高度集中优质教育资源,不仅对其
他高中不公,也把压力传导给幼儿及其家长。希望这名退休教授所写的《牛蛙之殇》的
文章,能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推动逐步解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义务教育违规
招生等老大难问题。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