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wgs 4 days deal的东西一般都是放在哪?
avatar
wgs 4 days deal的东西一般都是放在哪?# PennySaver - 省钱一族
g*l
1
今天接到信,说因为学校OVERFLOW,我们孩子要到同一个school district 的另外一个
学校去上K, 一年以后再转回来。因为事先没有心理准备,觉得又突然又着急,想去找
SCHOOL DISTRICT就以下几点争取一下,不知道是否合理,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版上高手多,请大家出出主意 。当然如果没法改变我们也只好接受,赶快换
AFTERSCHOOL ,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因为一直告诉他要去这个K)
1) 我打电话问,得知决定谁去另外一个学校是根据报名时间决定的。 我们是开
始报名第一天比规定的报名时间早两个小时就去排队的,当时在我们前面的家长有20
来个。等进去以后因为我们要领ESL的表格,所以又要去排另外一个队, 结果很多
不需要ESL的家长本来排在我们后面,但是比我们先交表格。 而报名时间就是按照交
表格时盖在上面的时间STAMP决定的。我们晚了10分钟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会有
OVERFLOW问题 ,也不知道这个TIME STAMP 是决定因素,所以没有提出异议)
2) 我们拿到的TIMESTAMP明显不是我们真正交表的时间,而是比实际时间晚了半个
小时 (这个我们有其他证据支持),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其他家长也和我们一样是用这
个晚了的计时体制
3) 我们这个学校一直OVERFLOW问题不严重, 我们今年报名当天询问,得到的结
果是说OVERFLOW 不严重,基本没有,我们只要当天报名就没有问题,但是事实是今年
比往年少了一个班,如果按往年的报名情况有将近30 个孩子要去另一个学校。 不
知道有没有办法让学校增加一个班(以前他们因为OVERFLOW增加过一个班, 但是不知
道是怎么促成的)
4) 孩子上学报名情况的具体规则我们一直是不清楚的,没有一个书面的东西告诉
我们有可能OVERFLOW 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决定哪些孩子要去别的学校。我们接到通
知才知道,而且通知太晚,离开学不到20 天了.
我们对孩子上K的情况不是特别了解(自我检讨, 今后要多来这个版), 不知道版上
有没有知道或者有过同样情况的家长,能给点儿意见吗? 多谢多谢了!
avatar
a*t
2
是集中在一起放的么?找了一圈 just for men,
什么也没找到。
avatar
t*g
3
信上应该有any questions,where to contact,一般在信的最后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接到信,说因为学校OVERFLOW,我们孩子要到同一个school district 的另外一个
: 学校去上K, 一年以后再转回来。因为事先没有心理准备,觉得又突然又着急,想去找
: SCHOOL DISTRICT就以下几点争取一下,不知道是否合理,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版上高手多,请大家出出主意 。当然如果没法改变我们也只好接受,赶快换
: AFTERSCHOOL ,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因为一直告诉他要去这个K)
: 1) 我打电话问,得知决定谁去另外一个学校是根据报名时间决定的。 我们是开
: 始报名第一天比规定的报名时间早两个小时就去排队的,当时在我们前面的家长有20
: 来个。等进去以后因为我们要领ESL的表格,所以又要去排另外一个队, 结果很多
: 不需要ESL的家长本来排在我们后面,但是比我们先交表格。 而报名时间就是按照交
: 表格时盖在上面的时间STAMP决定的。我们晚了10分钟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会有

avatar
a*a
4
同問,我也沒找到...
avatar
u*a
5
没戏。自己送吧。
记住:在家要和孩子用英文交谈,这样1)孩子英文好;2)填表时可以说家里和孩子的
交流是用英文,所以孩子的母语是英文,不用上ESL。
avatar
m*i
6
两位,在男的刮胡膏那儿。
avatar
j*p
7
在家要和孩子用英语交谈?很吃惊。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自己送吧。
: 记住:在家要和孩子用英文交谈,这样1)孩子英文好;2)填表时可以说家里和孩子的
: 交流是用英文,所以孩子的母语是英文,不用上ESL。

avatar
a*t
8
看来我们这里是没有了。我找过那里

【在 m****i 的大作中提到】
: 两位,在男的刮胡膏那儿。
avatar
j*p
9
感觉公校的overflow,不是按排队早晚,还是由住址定的。不管去那都应有校车接送。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接到信,说因为学校OVERFLOW,我们孩子要到同一个school district 的另外一个
: 学校去上K, 一年以后再转回来。因为事先没有心理准备,觉得又突然又着急,想去找
: SCHOOL DISTRICT就以下几点争取一下,不知道是否合理,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版上高手多,请大家出出主意 。当然如果没法改变我们也只好接受,赶快换
: AFTERSCHOOL ,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因为一直告诉他要去这个K)
: 1) 我打电话问,得知决定谁去另外一个学校是根据报名时间决定的。 我们是开
: 始报名第一天比规定的报名时间早两个小时就去排队的,当时在我们前面的家长有20
: 来个。等进去以后因为我们要领ESL的表格,所以又要去排另外一个队, 结果很多
: 不需要ESL的家长本来排在我们后面,但是比我们先交表格。 而报名时间就是按照交
: 表格时盖在上面的时间STAMP决定的。我们晚了10分钟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会有

avatar
u*a
10
美国就是一个整天依赖 rules 的国家。干什么事之前,先把规则搞清楚,以免真干起
来抓瞎,或手忙脚乱。事先问问熟人以前是怎么办的,也有好处。这就和选课前,一定
要知道什么是 pre-requisite 一样。
avatar
S*4
11
同吃惊。
另外只要孩子之前上过一年daycare或preschool,英文完全不会有问题。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家要和孩子用英语交谈?很吃惊。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az
12
为什么抵制ESL呢?
要不要ESL难道不是要screen呢吗?我儿子测试是不需要ESL。感觉很简单。上过幼儿园
的应该都没问题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自己送吧。
: 记住:在家要和孩子用英文交谈,这样1)孩子英文好;2)填表时可以说家里和孩子的
: 交流是用英文,所以孩子的母语是英文,不用上ESL。

avatar
r*f
13
嗯,测esl很简单啊,而且就算需要上,多个辅导总比没有好,反正k本来学的东西就那
点,能耽误啥呢。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抵制ESL呢?
: 要不要ESL难道不是要screen呢吗?我儿子测试是不需要ESL。感觉很简单。上过幼儿园
: 的应该都没问题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i*e
14
Rule很死的。我们邻居上上高中填表时,就是因为在表上填出生后先说中文加上在家说
中文,,就让去参加测试英文程度的考试。拜托,人家前面都上了八年了,
standardized test 也考八年了。当然也没啥,就是被折腾去考个试。

【在 S*****4 的大作中提到】
: 同吃惊。
: 另外只要孩子之前上过一年daycare或preschool,英文完全不会有问题。

avatar
j*p
15
ESL考试没啥问题。我觉得问题的是以后孩子们考中文SAT会变得没分量。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Rule很死的。我们邻居上上高中填表时,就是因为在表上填出生后先说中文加上在家说
: 中文,,就让去参加测试英文程度的考试。拜托,人家前面都上了八年了,
: standardized test 也考八年了。当然也没啥,就是被折腾去考个试。

avatar
u*a
16
华裔孩子去考中文SAT(有法文的SAT吗?)或AP CHINESE,就一偷懒的行为。
avatar
a*g
17
可以去要求 waive 啊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Rule很死的。我们邻居上上高中填表时,就是因为在表上填出生后先说中文加上在家说
: 中文,,就让去参加测试英文程度的考试。拜托,人家前面都上了八年了,
: standardized test 也考八年了。当然也没啥,就是被折腾去考个试。

avatar
a*1
18
太没远见了,
小孩小的时候,是学双语的最好时期.
没错,或酗@开始会有各种辛苦,孩子的种种不适应,但一两年就赶上了.
我家孩子还可以,不到一年就熬出来了,
以后中文英文这两个语言,他可以用一辈子.
你想的是家里都讲英文,孩子不用去上ESL,而且对SAT也没帮助.
我想的是家里讲中文,将来他的世界会更开阔更有优势,两种文化可以刺激他的思想.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自己送吧。
: 记住:在家要和孩子用英文交谈,这样1)孩子英文好;2)填表时可以说家里和孩子的
: 交流是用英文,所以孩子的母语是英文,不用上ESL。

avatar
u*a
19
没有那么多的天才。我的孩子就一个普通人,能学会一种语言就烧高香了。哪敢奢望能
学两门以上啊?比如我读了下面一篇孩子写的文章,觉得还行:这个小作者有自己独特
的声音和感想。至于中文能不能写出同样水平的文章,我估计很难,因为语言的不可转
换性局限了这种可能。所以还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挑一种语言当母语比较好,如果你的孩
子不是语言天才的话。
Consequences of Inconsequentiality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invaders have overrun the place; the area shows
signs of coming and going everywhere. The bare trunks, draped in their dull
camouflage-pattern colors, bear numerous battle wounds: names etched on worn
-away bark, phrases, and symbols, all speaking of a past and of people.
People strain to carve themselves into the trees, in fear they won’t be
able to anywhere else. As if to mark their own mark, the deluge of lumbering
students into the autumnal forest stream through, human bulldozers
muttering discontentedly about the overcast weather. Bracing winds steal
what meager amounts of body heat they have left, leaving the students jerky
automatons stuttering on a lonesome forest path. Their smokestacks of heavy
breath power machinated hearts and pollute the woods with carbon dioxide.
Starting on their journey, dead leaves and branches crunch underfoot, noises
perpetually buzzing in their heads like gnats. The animals have all gone,
spooked by the sudden onset of this cacophony.
They pass by signs made by the previous infiltrators. Silver wire netting
surrounds and smothers the trees near the pond’s edge, barricades from the
stagnant water, a constant reminder not to overstep the boundaries mankind
has set. Red iron tags, hammered at eye-level to their torsos with rusty
nails, declare victory over them. Hacked up roots of stumps lay in haphazard
piles on the sides of the path, rotting remnants of the war humans waged.
Pavements, ashen and irremovable, twist and turn through and around the
clearings and trees giving to creaky wooden bridges and rocky steps. Multi-
hued plastic litter, a courtesy of consumerism, travels along the waters to
reach this final destination, lying forgottern amongst the flotsam and
driftwood on the beach dunes. These silent traps with their many twists and
tangles, gleam prominently, sirens calling out to any curious passerby.
To all this the students avert their eyes, preferring to reflect upon the
supposed beauty of “preserved” nature: nature contained, maintained, and
retained by humans for the sake of humans. A semblance of the real
wilderness constructed as consolation for the guilty consciences of
desecrating urbanites. Fog enshrouds the bustling city, its silhouette
barely detectable from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bay. People who reside there
, on the other hand, have left all too great a mark. These citizens, like
the students, are oblivious to the damage caused by their negligence.
Leaving empty soda cans at the park, putting out excess fertilizer in the
garden, all is shrugged off as an inconsequential action. After all, they
rationalize, everyone engages in these acts now and then; such a small
transgression surely won’t amount to anything in the long run. So this
desecration goes on feeding upon itself.
Yet, the forest will continue its fragile homeostasis, regardless of what
ideas mankind has for its future. The roots of the trees strain to cover
ground, rising up as bumpy obstacles in the road, the treetops reaching for
the sky. The never-ending cycle of death and rebirth will continue: black
withered shrubs leaving room for spindly saplings, flourishing vines
intertwined with the dead uprooted trees. Moss and lichen decorate the
ground and logs, creating a tiny landscape all on their own, one of damp
spirals and mesas and infinite shades of green. The geese and gulls don’t
seem to mind the clouded water one bit as they converge and converse by the
shore. Nature shakes off mankind’s attempts to impact it, continuing to
rise up. The leaves, ever falling, cover their trampled comrades, erasing
the signs of human steps.
Only the students show imprints of this visit. The sand in their shoes, the
plant bits in their hair, the rosy cheeks, will stay with them for a bit.
The most enduring testimonial above all, however, would be their memory, one
of the briny smells of the bay, simplistically comforting patches of
sunlight, and some perspective into the state of the forest. After the
students come back to the metropolis to see the stilted shrunken trees
lining roads and neighborhoods and workplaces, the artificially clear pools
siphoned off by pipes and drains, or other poor imitations of nature,
perhaps their memory would be jolted and their perspective of true nature
would resurface. Longing for another glimpse of nature, for a refuge of
their own to escape from the stifling facsimiles of mankind, they would
nurture their empathy for the forest. Whether they find solace is
inconsequential. What matters is that the spark in their minds is lit.
avatar
r*f
20
各家情况差别很大吧,小孩只要爱学习肯上进就好。远见多有用,真的没法说,都是命。
我看大山的中文水平就比很多中国人好太多了,呵呵。

【在 a********1 的大作中提到】
: 太没远见了,
: 小孩小的时候,是学双语的最好时期.
: 没错,或酗@开始会有各种辛苦,孩子的种种不适应,但一两年就赶上了.
: 我家孩子还可以,不到一年就熬出来了,
: 以后中文英文这两个语言,他可以用一辈子.
: 你想的是家里都讲英文,孩子不用去上ESL,而且对SAT也没帮助.
: 我想的是家里讲中文,将来他的世界会更开阔更有优势,两种文化可以刺激他的思想.

avatar
a*1
21
就是因为不是语言天才,所以要尽早学,才学的进去.
要把握好语言的黄金时期,错过就难度提升很多了.
普通的孩子,是可以同时学好英文跟中文的,我身边大多是这样的,
熬过头一两年,慢慢的英文就跟美国孩子一样好.
家长就是生活中很自然的用中文交谈,孩子也不觉得自已在学中文.
因为没有多花时间,孩子不会读跟写,
但是有了听跟说的基础,以后孩子真的想学,也会容易很多.
可以轻松的就让孩子多学一个语言,放弃多可惜.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那么多的天才。我的孩子就一个普通人,能学会一种语言就烧高香了。哪敢奢望能
: 学两门以上啊?比如我读了下面一篇孩子写的文章,觉得还行:这个小作者有自己独特
: 的声音和感想。至于中文能不能写出同样水平的文章,我估计很难,因为语言的不可转
: 换性局限了这种可能。所以还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挑一种语言当母语比较好,如果你的孩
: 子不是语言天才的话。
: Consequences of Inconsequentiality
: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invaders have overrun the place; the area shows
: signs of coming and going everywhere. The bare trunks, draped in their dull
: camouflage-pattern colors, bear numerous battle wounds: names etched on worn
: -away bark, phrases, and symbols, all speaking of a past and of people.

avatar
j*e
22
这楼怎么歪到ESL上去了。。
avatar
j*p
23
孩子在这学中文非常不容易,偷懒的都不要学中文了。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华裔孩子去考中文SAT(有法文的SAT吗?)或AP CHINESE,就一偷懒的行为。
avatar
j*p
24
在美孩子必须要学一门外语,不管是啥。另外不是天才也能掌握多门语言。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有那么多的天才。我的孩子就一个普通人,能学会一种语言就烧高香了。哪敢奢望能
: 学两门以上啊?比如我读了下面一篇孩子写的文章,觉得还行:这个小作者有自己独特
: 的声音和感想。至于中文能不能写出同样水平的文章,我估计很难,因为语言的不可转
: 换性局限了这种可能。所以还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挑一种语言当母语比较好,如果你的孩
: 子不是语言天才的话。
: Consequences of Inconsequentiality
: This isn’t the first time invaders have overrun the place; the area shows
: signs of coming and going everywhere. The bare trunks, draped in their dull
: camouflage-pattern colors, bear numerous battle wounds: names etched on worn
: -away bark, phrases, and symbols, all speaking of a past and of people.

avatar
u*a
25
因为你的观点是让华裔孩子的母语是中文。那考AP中文当然是偷懒啦!即使像我孩子的
情况,英文是母语,中文是第二外语,考AP中文依然是偷懒行为。原因自明。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在美孩子必须要学一门外语,不管是啥。另外不是天才也能掌握多门语言。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t*r
26
首先是人艰不拆,人家父母自己的英文不一定过关。。。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
同行交流即可。其它话不投机的,半句都不一定有必要。。。你懂的。。。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因为你的观点是让华裔孩子的母语是中文。那考AP中文当然是偷懒啦!即使像我孩子的
: 情况,英文是母语,中文是第二外语,考AP中文依然是偷懒行为。原因自明。

avatar
r*f
27
在这里的孩子,说中文水平能算是母语的,是不是有点自我麻醉啊。完全不可能和国内
的同龄人的中文水平相比吧。其实就算和老美比,英语就算说得很流利,上学的开头几
年里,如果没有很大量的阅读和交流,词汇量也未必多行。
avatar
u*a
28
我的明白。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是人艰不拆,人家父母自己的英文不一定过关。。。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
: 同行交流即可。其它话不投机的,半句都不一定有必要。。。你懂的。。。

avatar
t*r
29
^_^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明白。
avatar
l*a
30
只能说尽量了,现在国内小朋友都开始两门语言一起学了。。。从实用角度来讲,现在
这种国际形式,说不定以后娃还需要回中国混呢,就算在美国混,也会多一些机会啊。

【在 r*f 的大作中提到】
: 在这里的孩子,说中文水平能算是母语的,是不是有点自我麻醉啊。完全不可能和国内
: 的同龄人的中文水平相比吧。其实就算和老美比,英语就算说得很流利,上学的开头几
: 年里,如果没有很大量的阅读和交流,词汇量也未必多行。

avatar
r*f
31
对于俺们的笨娃来说,是英文不如美国人,玩得没有美国人花样多。与此同时,中文不
如中国人,学的没有中国人内容多。两边不靠,泪。。。

【在 l******a 的大作中提到】
: 只能说尽量了,现在国内小朋友都开始两门语言一起学了。。。从实用角度来讲,现在
: 这种国际形式,说不定以后娃还需要回中国混呢,就算在美国混,也会多一些机会啊。

avatar
j*p
32
父母自己中文不过关,就用英语跟孩子交流?这第一次听说。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是人艰不拆,人家父母自己的英文不一定过关。。。其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跟
: 同行交流即可。其它话不投机的,半句都不一定有必要。。。你懂的。。。

avatar
t*r
33
英文不过关,看不懂美帝儿童读物和美帝儿童教育电视。。。跟娃说家常中文,真相就
是只要文盲程度的中文就足够了(比如某位陪读妈妈的葫芦兄弟)。。。当然,人艰不
拆。。。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父母自己中文不过关,就用英语跟孩子交流?这第一次听说。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t*r
34
好吧,说句大实话。。。这个版上的平均娃,之所以学第一语言(英语)所需要的就精
力狠大,导致中文只能当成第二语言来学,完全不是因为这个版上的娃傻,而是这个版
上的平均娃的智商,目测都是 140+。。。
这个群体的娃,"learn language" vs "use-language-to-learn" 没有很明显界线(通
常教育界的界线是小学三年级)。。。因为很早就用第一语言(不限于书本文字形式的
载体)来获取知识信息,导致第一语言的学习任务狠重。。。
如果是陪读妈妈那种整葫芦兄弟啥的,双语并重还是有可能的。。。否则一主一辅的姿
势,肥效比更高。。。
avatar
t*r
35
不过也别纠结了。。。如果母亲是大熊美女,先天的基因部分可能就衰减了 50%。。。
然后取决于谁主管娃的教育,后天的"基因表达"部分估计衰减 30% -> 70% 不等。。。
所以真别纠结了,还是双语齐头并进葫芦兄弟吧,甚佳。。。
// 我 run 了,请勿追杀,谢谢。。。
avatar
j*p
36
没觉得第一语言的学习任务重到不能学其它的语言。周围很多小孩都学三门语言,因为
第二语言只能是西语或法语。第三门才是父母或family的语言,比如中,日,或韩语等。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吧,说句大实话。。。这个版上的平均娃,之所以学第一语言(英语)所需要的就精
: 力狠大,导致中文只能当成第二语言来学,完全不是因为这个版上的娃傻,而是这个版
: 上的平均娃的智商,目测都是 140+。。。
: 这个群体的娃,"learn language" vs "use-language-to-learn" 没有很明显界线(通
: 常教育界的界线是小学三年级)。。。因为很早就用第一语言(不限于书本文字形式的
: 载体)来获取知识信息,导致第一语言的学习任务狠重。。。
: 如果是陪读妈妈那种整葫芦兄弟啥的,双语并重还是有可能的。。。否则一主一辅的姿
: 势,肥效比更高。。。

avatar
t*r
37
算了。。。

等。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没觉得第一语言的学习任务重到不能学其它的语言。周围很多小孩都学三门语言,因为
: 第二语言只能是西语或法语。第三门才是父母或family的语言,比如中,日,或韩语等。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p*5
38
偷懒也可以学好。孩子5岁上学前,我们偷懒,就是中文。孩子上学学英语。现在,我
们又偷懒,中文丢给孩子自己学,没有上中文学校。就这个暑假,孩子每天写30个中文
字,各5遍,孩子还学了点东西。看完海尔兄弟,阿凡提的故事,孩子都很喜欢。

【在 j*p 的大作中提到】
: 孩子在这学中文非常不容易,偷懒的都不要学中文了。
avatar
t*r
39
美帝大部分公立小学,数学(数数不算)和 non-fiction(仅仅是 facts 本身不算)
,还是很难放手不管的。光指望美帝小学文科女老师们搞那些,可能会被搞成那个啥。
。。传说中,三年级四年级是个小坎。。。当然,走文科路线就无所谓。
avatar
l*a
40
我给你的建议是联系其他overflow的学生家长,大家一起行动,和学校交涉。我们这是
学校招一个学生,能从政府拿600块,没道理不招,如果教室老师都够的话。你可以先
去问问为什么要cut掉一个班。

【在 g********l 的大作中提到】
: 今天接到信,说因为学校OVERFLOW,我们孩子要到同一个school district 的另外一个
: 学校去上K, 一年以后再转回来。因为事先没有心理准备,觉得又突然又着急,想去找
: SCHOOL DISTRICT就以下几点争取一下,不知道是否合理,或者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 版上高手多,请大家出出主意 。当然如果没法改变我们也只好接受,赶快换
: AFTERSCHOOL ,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因为一直告诉他要去这个K)
: 1) 我打电话问,得知决定谁去另外一个学校是根据报名时间决定的。 我们是开
: 始报名第一天比规定的报名时间早两个小时就去排队的,当时在我们前面的家长有20
: 来个。等进去以后因为我们要领ESL的表格,所以又要去排另外一个队, 结果很多
: 不需要ESL的家长本来排在我们后面,但是比我们先交表格。 而报名时间就是按照交
: 表格时盖在上面的时间STAMP决定的。我们晚了10分钟 (我们当时没有意识到会有

avatar
k*w
41
这楼歪的太厉害。我给lz说说我听到的经验。你可以先按你说的去试试,如果不行再参
考一下我们这里的经验。我们这里就是所有被分出去的家长联合起来上诉,最后学校又
开了一个班。一个人力量渺小,多些人闹大了,学校就妥协了。
avatar
r*3
42
很认同!
不论我周围的同学朋友(来自不同国家)还是老师,都支持双语,受益终身!
我家孩现在5岁,之前一直上daycare,她的口语比我和娃爸都好呢.中文也是说得很利索.
而且我没觉得我家孩特聪明那种.
如果真担心孩子英语的话,至少在pre-K时候送daycare.

【在 a********1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因为不是语言天才,所以要尽早学,才学的进去.
: 要把握好语言的黄金时期,错过就难度提升很多了.
: 普通的孩子,是可以同时学好英文跟中文的,我身边大多是这样的,
: 熬过头一两年,慢慢的英文就跟美国孩子一样好.
: 家长就是生活中很自然的用中文交谈,孩子也不觉得自已在学中文.
: 因为没有多花时间,孩子不会读跟写,
: 但是有了听跟说的基础,以后孩子真的想学,也会容易很多.
: 可以轻松的就让孩子多学一个语言,放弃多可惜.

avatar
g*W
43
各个州不一样。据说加州的测试75%的老美孩子都过不了

【在 az 的大作中提到】
: 为什么抵制ESL呢?
: 要不要ESL难道不是要screen呢吗?我儿子测试是不需要ESL。感觉很简单。上过幼儿园
: 的应该都没问题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2.2

avatar
c*e
44
没必要吧。我觉得我家女儿英文挺差的,中文非常顺溜。在家说中文,以前上半天
preschool和k,暑假更是除了玩,啥都没学。我们那会也忙着搬家什么的。
所以今天去做入学assessment的时候,我还挺担心的,害怕她英文过不了关,平时听她
英文句式满奇怪的。结果不但不用上ESL,老师还说她是gifted kid。
我还特意问了她英文听说有没有问题啊?老师说,非常好,不用担心。
我觉得这边要求挺低的。没有必要在家也要练英文说中文吧?

【在 u*****a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戏。自己送吧。
: 记住:在家要和孩子用英文交谈,这样1)孩子英文好;2)填表时可以说家里和孩子的
: 交流是用英文,所以孩子的母语是英文,不用上ESL。

avatar
t*r
45
你家娃上英文 daycare。。。伊说的是不上英文 daycare 的第一个娃。
另外你是拿你家 gifted 娃来做例子。。。这个好比某游泳运动员说他技术不行。可能
他技术是差点,但光靠他的肌肉力量身体素质,游起来的速度跟一般人比,还是像飞一
样。。。不是那个谁谁谁说过,只要发动机牛鼻,砖头也能上天。。。// run

【在 c********e 的大作中提到】
: 没必要吧。我觉得我家女儿英文挺差的,中文非常顺溜。在家说中文,以前上半天
: preschool和k,暑假更是除了玩,啥都没学。我们那会也忙着搬家什么的。
: 所以今天去做入学assessment的时候,我还挺担心的,害怕她英文过不了关,平时听她
: 英文句式满奇怪的。结果不但不用上ESL,老师还说她是gifted kid。
: 我还特意问了她英文听说有没有问题啊?老师说,非常好,不用担心。
: 我觉得这边要求挺低的。没有必要在家也要练英文说中文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