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点测?
avatar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点测?#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c*a
1
去搜bluebird的payee list,只有barclays bank delaware,这是不是正确的payee呢?
avatar
t*e
2
还是先买一个小房子凑合住着呢?
不知道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非常感谢.
avatar
s*s
3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f*i
4
Yes
avatar
e*t
5
买房只是一种体验,不是一种生活。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先买一个小房子凑合住着呢?
: 不知道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 非常感谢.

avatar
s*e
6
对准人脸,+2/3EV :))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f*g
7
那你5年之后,就知道你20年之后会在哪里么?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先买一个小房子凑合住着呢?
: 不知道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 非常感谢.

avatar
c*n
8
完全不懂点测,从不区分区域,入射反射,专擅布光以后偷拍的飘过...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t*e
9
以后可能会更加确定一点吧.
现在我和ld, 只有一个人在工作. 另外一个1.5年后就毕业了. 我们俩都是做it的. 很
可能以后会去加州. 现在是只有一个确定了. 以后等两个都确定了, 会不会感到更加安
定一点呢?

【在 f******g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5年之后,就知道你20年之后会在哪里么?
avatar
x*c
10
坐板凳听讲座。。。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r*n
11
不确定就先租房。买房卖房是一个很折腾的过程。未来5年内会有更好的机会。不要心
急,不要眼热,无需攀比,量着自己的实际情况。祝好运。
avatar
d*0
12
提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用点测,什么情况下用中心重点测光?
avatar
t*e
13
买房一来是为了自己住. 有孩子了. 租房太挤了.
现在房子价格很便宜,贷款利率很低. 是好的机会.
另外, 正好有点钱.
所以考虑买一个房子.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确定就先租房。买房卖房是一个很折腾的过程。未来5年内会有更好的机会。不要心
: 急,不要眼热,无需攀比,量着自己的实际情况。祝好运。

avatar
s*s
14
场景中要没人呢?

【在 s*****e 的大作中提到】
: 对准人脸,+2/3EV :))
avatar
r*n
15
租房太挤了,就租个大的。你肯定现在房子价格很便宜吗?巴菲特刚刚承认自己在房市
认识上错死了!如果你肯定现在很便宜,那就买。不过据你说的情况来看,我觉得你还
没有准备好!等到你毕业和LD搬一快工作,将是你买房的好时候。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买房一来是为了自己住. 有孩子了. 租房太挤了.
: 现在房子价格很便宜,贷款利率很低. 是好的机会.
: 另外, 正好有点钱.
: 所以考虑买一个房子.

avatar
s*s
16
知道被测物表面材质、反射率、或者发光体强度在zone system上的相应等级的情况下
,可以使用点测,并配合相应的补偿使其曝光结果落在期望的zone之中。如果懒得管,
则可以用中央加权或者matrix。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提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用点测,什么情况下用中心重点测光?
avatar
e*r
17
就是你说的不知道该不该退出的两个房子吧
好奇地问
大的多大
小的多小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买房一来是为了自己住. 有孩子了. 租房太挤了.
: 现在房子价格很便宜,贷款利率很低. 是好的机会.
: 另外, 正好有点钱.
: 所以考虑买一个房子.

avatar
c*n
18
找个人过来啊...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场景中要没人呢?
avatar
k*a
19
我也这么想的。。。
就决定买个小房。。
在看房中。。。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先买一个小房子凑合住着呢?
: 不知道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 非常感谢.

avatar
s*s
20
如果不希望场景中有人呢?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找个人过来啊...
avatar
t*e
21
大的4400 sqft, 小的2800 sqft. 其实都不小.
大的有1acre地. 小的0.1 acre地.
主要是地差别比较大.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就是你说的不知道该不该退出的两个房子吧
: 好奇地问
: 大的多大
: 小的多小

avatar
c*n
22
测完光以后赶走... (我是灌水的,叶子赶快给科普,我搬小板凳过来了) :)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不希望场景中有人呢?
avatar
t*e
23
我本来买了一个很小的town house. 1200 sqft.
后来发现停车特别麻烦.
半年我和ld拿到了接近10张ticket.
于是无法忍受, 最终把它卖了. 当天在门口树个牌子, 几个小时候以后就有人说要了.
最后还真的卖掉了. 简直让我自己都不敢相信.

【在 k****a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这么想的。。。
: 就决定买个小房。。
: 在看房中。。。

avatar
x*c
24
被测物体表面的反射率是定值,在不同强度的光照下,反射的光强不一样,在不同时间
光线环境下对应到那个区会一样么?
或者说
zone system的等级是随拍摄者的定义不同而不同?还是说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无论谁
去拍,改场景如何该如何分区都是一样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知道被测物表面材质、反射率、或者发光体强度在zone system上的相应等级的情况下
: ,可以使用点测,并配合相应的补偿使其曝光结果落在期望的zone之中。如果懒得管,
: 则可以用中央加权或者matrix。

avatar
e*r
25
都不小了啊,2800的也很大了阿
但是2800才0.1arce的地,在二楼能和邻居握手了吧
再多问一句,房子差价多大?不大的话,上大的吧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的4400 sqft, 小的2800 sqft. 其实都不小.
: 大的有1acre地. 小的0.1 acre地.
: 主要是地差别比较大.

avatar
s*s
26
前面不是说了么,你必须充分了解被测物的反射、照明角度、发光情况,以及它在Zone
System中的目标位置,才能谈得上点测。
点测的实质是把被测物体统一曝光到18%灰,然后手工补偿其曝光使之达到目标zone。
如果只点测而不补偿,或者点测了但是补偿没有考虑到光照情况或者材质情况,或者补
偿作的不对,结果都是失败。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做手工补偿,那么同样点测一块1%反射率的完美黑板,和一块99%
反射率的完美白板,均匀弥散光照明,拍摄得到两个结果会是完全相同的,都会是一块
18%灰的灰板。
所以实际上点测是一种非常繁琐的测光手段,如果不是确有必要,比如风光拍摄中要用
点测配合利用GND来整体调整部分区域的曝光,或者拍摄情况的光照和主体都非常简单
、而时机又不容许精确测入射光的情况(比如室内新闻采访),一般应该是尽量避免使
用点测的,浪费时间又容易出错。
至于具体物体的材质要放在那个zone,可以参考下面这本书
http://www.scribd.com/doc/16602630/The-Practical-Zone-System-for-Film-and-Digital-Photogra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测完光以后赶走... (我是灌水的,叶子赶快给科普,我搬小板凳过来了) :)
avatar
t*e
27
0.1 acre看起来其实也不小. 房子是现代型的. walkout的地下室, 加上地上两层.
房子小的20万. 大的31万. 大的维修大概还要1万左右.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都不小了啊,2800的也很大了阿
: 但是2800才0.1arce的地,在二楼能和邻居握手了吧
: 再多问一句,房子差价多大?不大的话,上大的吧

avatar
c*q
28
我是来听讲座的。。
avatar
e*r
29
好便宜的价格。。。
要是我,就买大的了
唯一担心的是,那么大的地,怎么打理阿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0.1 acre看起来其实也不小. 房子是现代型的. walkout的地下室, 加上地上两层.
: 房子小的20万. 大的31万. 大的维修大概还要1万左右.

avatar
h*u
30
好复杂
avatar
t*e
31
这个很好办阿.
建一个网球场. 一个小的足球场就可以了. 以后带着儿子们在自家草地上踢足球. 多好.
关键是如果几年以后去别的州了,再好的房子不都没有意义了吗? 自己花这么多钱投资
在这个上面, 每个月还多付好几百美元的贷款利息, 不知道是不是合算.

【在 e********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便宜的价格。。。
: 要是我,就买大的了
: 唯一担心的是,那么大的地,怎么打理阿

avatar
g*x
32
如果是黑人呢?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测完光以后赶走... (我是灌水的,叶子赶快给科普,我搬小板凳过来了) :)
avatar
e*r
33
那就买小的吧,呵呵。如果前景不确定的话
到时候租售,选择也多些。2800的,也不小了

好.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很好办阿.
: 建一个网球场. 一个小的足球场就可以了. 以后带着儿子们在自家草地上踢足球. 多好.
: 关键是如果几年以后去别的州了,再好的房子不都没有意义了吗? 自己花这么多钱投资
: 在这个上面, 每个月还多付好几百美元的贷款利息, 不知道是不是合算.

avatar
p*p
34
主要就是分区法吧?
我习惯点测暗部和亮部。然后根据主体和宽容度选择合适的曝光参数。
如果宽容度不够。就看那部分更重要。舍弃相对不重要的。
avatar
c*o
35
楼主找女朋友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道理一样
avatar
x*c
36
那么说,不仅仅是点测
即使用非一度测光表测入射光,也只是测18%灰?从测光表读出来的数字也是基于中性灰
?得到数字后还是得根据光照和材质情况来决定是否补偿,或者补偿多少,再在机身上
应用。
而不是说测光表测出来是什么,就用什么读书。

Zone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前面不是说了么,你必须充分了解被测物的反射、照明角度、发光情况,以及它在Zone
: System中的目标位置,才能谈得上点测。
: 点测的实质是把被测物体统一曝光到18%灰,然后手工补偿其曝光使之达到目标zone。
: 如果只点测而不补偿,或者点测了但是补偿没有考虑到光照情况或者材质情况,或者补
: 偿作的不对,结果都是失败。
: 换句话说,如果你不做手工补偿,那么同样点测一块1%反射率的完美黑板,和一块99%
: 反射率的完美白板,均匀弥散光照明,拍摄得到两个结果会是完全相同的,都会是一块
: 18%灰的灰板。
: 所以实际上点测是一种非常繁琐的测光手段,如果不是确有必要,比如风光拍摄中要用
: 点测配合利用GND来整体调整部分区域的曝光,或者拍摄情况的光照和主体都非常简单

avatar
t*e
37
找女朋友又不需要一次付出这么大的代价.
比如要付6,7万美元的down pay. 还要每个月付1400的利息.
还要花一两万维修, 还有好几万的improvement.

【在 c****o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找女朋友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道理一样
avatar
s*s
38
就以人脸为例。比如都是灯泡照明,一个50瓦灯泡,一个100瓦灯泡,正面角度,模特
本人也没动。显然你希望曝光结果一致,也就是说目标区都是一致的(通常VI区)。
但是如果是侧面光,比如伦勃朗式光照,比较有3D效果的,点测就比较麻烦了,这时候
在整个人脸上,会同时出现V、VI、VII等几种zone,分别对应阴影、正面光、高光反射
区,以及这几个zone之间的过渡地带。除非你能精确测量、并且预估该区对应的zone,
并且做合适的补偿,否则点测会得到偏差很大的结果。

论谁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被测物体表面的反射率是定值,在不同强度的光照下,反射的光强不一样,在不同时间
: 光线环境下对应到那个区会一样么?
: 或者说
: zone system的等级是随拍摄者的定义不同而不同?还是说在某个特定的场景下,无论谁
: 去拍,改场景如何该如何分区都是一样的?

avatar
r*e
39
4400尺带1acre地,31万? 中部农村foreclosed也没这么便宜啊。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0.1 acre看起来其实也不小. 房子是现代型的. walkout的地下室, 加上地上两层.
: 房子小的20万. 大的31万. 大的维修大概还要1万左右.

avatar
c*n
40
这个还真差不多... 差别大的是脸上的位置

【在 g*****x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是黑人呢?
avatar
t*e
41
the first one is really good deal,
someday, even you move out, you can build another one on the lot.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大的4400 sqft, 小的2800 sqft. 其实都不小.
: 大的有1acre地. 小的0.1 acre地.
: 主要是地差别比较大.

avatar
N*w
42
这么费劲阿,偶就知道点测人脸,曝光效果都不错,hoho
所以经常点测。。。
风景可不敢乱点测,测到黑呼呼的树叶子肯定过暴了,
测到亮出又曝光不足。。。

性灰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说,不仅仅是点测
: 即使用非一度测光表测入射光,也只是测18%灰?从测光表读出来的数字也是基于中性灰
: ?得到数字后还是得根据光照和材质情况来决定是否补偿,或者补偿多少,再在机身上
: 应用。
: 而不是说测光表测出来是什么,就用什么读书。
:
: Zone

avatar
b*d
43
房子和车子不一样,车子是消耗品,房子是投资.

【在 t****e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先买一个小房子凑合住着呢?
: 不知道你们买房子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
: 非常感谢.

avatar
j*c
44
拍逆光的时候用点测
avatar
h*u
45
我真郁闷, 好多术语都不太懂. 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就以人脸为例。比如都是灯泡照明,一个50瓦灯泡,一个100瓦灯泡,正面角度,模特
: 本人也没动。显然你希望曝光结果一致,也就是说目标区都是一致的(通常VI区)。
: 但是如果是侧面光,比如伦勃朗式光照,比较有3D效果的,点测就比较麻烦了,这时候
: 在整个人脸上,会同时出现V、VI、VII等几种zone,分别对应阴影、正面光、高光反射
: 区,以及这几个zone之间的过渡地带。除非你能精确测量、并且预估该区对应的zone,
: 并且做合适的补偿,否则点测会得到偏差很大的结果。
:
: 论谁

avatar
h*u
46
为啥, 能否说明一下.

【在 j****c 的大作中提到】
: 拍逆光的时候用点测
avatar
s*s
47
是,比如你拍白雪,点测出来一个读数,这个读数就得加2EV,否则你拍出来的就是灰
拍黑板也是一个道理,电测后减1.5-2EV.
大红色的布,一般正好处于V区,也就是18灰,一般不需要补偿。深红色crimson,或者
海军蓝,就得要减0.5到2/3档。墙壁的浅蓝色涂料,要适当增加。诸如此类。

性灰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么说,不仅仅是点测
: 即使用非一度测光表测入射光,也只是测18%灰?从测光表读出来的数字也是基于中性灰
: ?得到数字后还是得根据光照和材质情况来决定是否补偿,或者补偿多少,再在机身上
: 应用。
: 而不是说测光表测出来是什么,就用什么读书。
:
: Zone

avatar
N*w
48
人脸呢?黄种人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比如你拍白雪,点测出来一个读数,这个读数就得加2EV,否则你拍出来的就是灰
: 拍黑板也是一个道理,电测后减1.5-2EV.
: 大红色的布,一般正好处于V区,也就是18灰,一般不需要补偿。深红色crimson,或者
: 海军蓝,就得要减0.5到2/3档。墙壁的浅蓝色涂料,要适当增加。诸如此类。
:
: 性灰

avatar
c*y
49
那你还想和Master平起平坐。。。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真郁闷, 好多术语都不太懂. 除了崇敬还是崇敬.
avatar
T*t
50
中央加权,毛估估调补偿的飘过....
我发现我最近毛估估得越来越准了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x*c
51
你明白我为啥对问少满怀崇敬了吧。。。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还想和Master平起平坐。。。
avatar
c*y
52
教主来BSO了。
不过我也觉得中央加权 加检查直方图,最方便了,我从来不用点测。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央加权,毛估估调补偿的飘过....
: 我发现我最近毛估估得越来越准了

avatar
N*w
53
检查直方图的话,就不用考虑啥测光方式了
偶总是用点测。。。拍人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教主来BSO了。
: 不过我也觉得中央加权 加检查直方图,最方便了,我从来不用点测。

avatar
c*y
54
问少那是给C挑毛病呢。
什么东西到他手里,不挑出点毛病,愧对问少的称号啊。。。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明白我为啥对问少满怀崇敬了吧。。。
avatar
h*u
55
那反映到K20D就是选那个中间的, 既不是点测, 也不是全测, 是吧.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教主来BSO了。
: 不过我也觉得中央加权 加检查直方图,最方便了,我从来不用点测。

avatar
s*s
56
黄种人通常是放在V、VI区之间。如果想把人弄得黑点儿,就放在V区。
V区就是18灰,不补偿。V-VI之间,就看摄影师想怎么控制肤色。所以跳老说人脸补偿+
2/3EV,如果是顺光、脸部没有复杂的光照阴影等情形,确实是一个很合适的方法。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人脸呢?黄种人的。。。
avatar
x*c
57
偏题一下问问
在白雪的场景,测入射和在靠近白雪附近测反射得到的两个读数,一样么?然后都在该
读数基础上都加2EV么?
在靠近白雪附近测反射和在机身位置测反射又会有什么不同?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比如你拍白雪,点测出来一个读数,这个读数就得加2EV,否则你拍出来的就是灰
: 拍黑板也是一个道理,电测后减1.5-2EV.
: 大红色的布,一般正好处于V区,也就是18灰,一般不需要补偿。深红色crimson,或者
: 海军蓝,就得要减0.5到2/3档。墙壁的浅蓝色涂料,要适当增加。诸如此类。
:
: 性灰

avatar
c*y
58
拍运动的东西,就没法检查直方图了。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检查直方图的话,就不用考虑啥测光方式了
: 偶总是用点测。。。拍人

avatar
x*c
59
黄种人的皮肤一般会认为在V区,就是接近中灰。
一般喜欢把黄种人皮肤拍的白嫩,都得加曝光
所以为什么一般都会说对皮肤点测,然后加2/3E - 1EV之类拍人出来的肤色好看。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人脸呢?黄种人的。。。
avatar
x*c
60
不是挑毛病的问题,他如果用N的机器,也是用这种点测补偿方法拍,那是很强大的。所
有场景都知道点测的对象所在区以及熟记合适的补偿值。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问少那是给C挑毛病呢。
: 什么东西到他手里,不挑出点毛病,愧对问少的称号啊。。。

avatar
c*y
61
恩,Master说的是。
那liveview是什么测光方式呢?

。所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挑毛病的问题,他如果用N的机器,也是用这种点测补偿方法拍,那是很强大的。所
: 有场景都知道点测的对象所在区以及熟记合适的补偿值。

avatar
H*s
62
白人和黑人一起怎么点测?
avatar
s*s
63
当然不一样了。
点测反射是把被测物均一化为18%灰,而入射则是测量其内置18灰基准物体的读数。换
句话说,测入射相当于在入射表相同位置和dome取向处放一块18%灰板,然后点测该灰
板读数。
就你问的情况而言,如果是光圈优先,白雪附近的入射快门读数应该比点测反射的读数
慢2-3档。入射测光不需要补偿。
白雪附近点测反射和机身处点测反射没有区别,因为你反射测量的都是1度视角的被摄
物体,除非你在白雪附近测的时候你自己的影子把被测点给挡住了,否则不会有什么区
别。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偏题一下问问
: 在白雪的场景,测入射和在靠近白雪附近测反射得到的两个读数,一样么?然后都在该
: 读数基础上都加2EV么?
: 在靠近白雪附近测反射和在机身位置测反射又会有什么不同?

avatar
x*c
64
不知道。。。
lv你是行家啊,我猜是根据评价测光来的。。。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恩,Master说的是。
: 那liveview是什么测光方式呢?
:
: 。所

avatar
x*c
65
看你打算把这些肤色放到什么区
对白人点测加曝,或者对黑人点测减曝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白人和黑人一起怎么点测?
avatar
s*s
66
这都是不适合点测的场合。应该用中央加权放在两者之间,或者评价测光,或者入射(
最精确)。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白人和黑人一起怎么点测?
avatar
x*c
67
那我又被绕回来了
你说的点测一般指的是测反射光?
在白雪场景下,点测反射光再加2EV得到对雪合适的曝光。
那我在雪附近测入射,得到的读书就可以直接用在机身上,而不用补偿?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不一样了。
: 点测反射是把被测物均一化为18%灰,而入射则是测量其内置18灰基准物体的读数。换
: 句话说,测入射相当于在入射表相同位置和dome取向处放一块18%灰板,然后点测该灰
: 板读数。
: 就你问的情况而言,如果是光圈优先,白雪附近的入射快门读数应该比点测反射的读数
: 慢2-3档。入射测光不需要补偿。
: 白雪附近点测反射和机身处点测反射没有区别,因为你反射测量的都是1度视角的被摄
: 物体,除非你在白雪附近测的时候你自己的影子把被测点给挡住了,否则不会有什么区
: 别。

avatar
s*s
68
雪地附近,入射的dome指向你相机的镜头,直接按照读数拍照,不需要补偿。
只有点测反射才需要补偿。另外,点测一定是测反射光,入射不存在"点测"的概念。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我又被绕回来了
: 你说的点测一般指的是测反射光?
: 在白雪场景下,点测反射光再加2EV得到对雪合适的曝光。
: 那我在雪附近测入射,得到的读书就可以直接用在机身上,而不用补偿?

avatar
m*n
69
数码相机 自然光拍摄 包围就完了 连5D都能一秒三张 别的都是折腾

【在 c********y 的大作中提到】
: 教主来BSO了。
: 不过我也觉得中央加权 加检查直方图,最方便了,我从来不用点测。

avatar
x*c
70
学习了
那如果有条件可以测入射时,得到什么读数就用什么,无需补偿?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雪地附近,入射的dome指向你相机的镜头,直接按照读数拍照,不需要补偿。
: 只有点测反射才需要补偿。另外,点测一定是测反射光,入射不存在"点测"的概念。

avatar
m*n
71
除非你拿300/2.8拍模特,来回跑不容易,不然我看不到为啥没条件测入射 :p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习了
: 那如果有条件可以测入射时,得到什么读数就用什么,无需补偿?

avatar
s*s
72
也不尽然,如果你故意想把被摄物过曝,比如人像摄影里面的high-key,当然是可以在
入射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偿的。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学习了
: 那如果有条件可以测入射时,得到什么读数就用什么,无需补偿?

avatar
H*s
73
先分别点测黑人白人面孔,再取其平均值比较方便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这都是不适合点测的场合。应该用中央加权放在两者之间,或者评价测光,或者入射(
: 最精确)。

avatar
s*s
74
有很多情况不能测入射。
主要是被摄物本身是光源(包括日、月等直接光源或者云、霞、雾等间接光源)、非常
遥远的反射物(远处的山),或者是透射光的物体(透光树叶),等等。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除非你拿300/2.8拍模特,来回跑不容易,不然我看不到为啥没条件测入射 :p
avatar
x*c
75
唉,我想得有点极端了。
我不太肯定拍风景是否一律测反射。。。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除非你拿300/2.8拍模特,来回跑不容易,不然我看不到为啥没条件测入射 :p
avatar
b*e
76
Re,啥点测,入射光,反射光,都不如数码摁一下proof来得心理有底。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数码相机 自然光拍摄 包围就完了 连5D都能一秒三张 别的都是折腾
avatar
s*s
77
涉及人脸的情况,直接入射测光,按读数直接拍摄,最方便。

【在 H********s 的大作中提到】
: 先分别点测黑人白人面孔,再取其平均值比较方便
avatar
x*c
78
那可以理解为一般情况下,例如拍些小品,路边小野花,装13想用测光表的话,在花附
近测一下入射,基本就可以不补偿了?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也不尽然,如果你故意想把被摄物过曝,比如人像摄影里面的high-key,当然是可以在
: 入射的基础上再增加补偿的。

avatar
s*s
79
风景么,中长焦远景一般都是反射。
大广角的前后景,一般是前景入射,定曝光值,然后后景反射测光,定滤镜档数。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唉,我想得有点极端了。
: 我不太肯定拍风景是否一律测反射。。。

avatar
s*s
80
是的,但得保证入射表的dome对着你的镜头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可以理解为一般情况下,例如拍些小品,路边小野花,装13想用测光表的话,在花附
: 近测一下入射,基本就可以不补偿了?

avatar
s*s
81
LCD proof是不准的,显示屏跟实际差别往往很大。不然你以为小日本拍写真都拿个入
射表,那都是吃饱了撑的在装B?
至于用数码拍风光,确实没必要严格点测或者入射,直接用点测判断一下GND档数,然
后matrix测光五张包围就行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Re,啥点测,入射光,反射光,都不如数码摁一下proof来得心理有底。
avatar
m*n
82
我包围以后发现一般都是用中间那张 删片很累
所以我不包围了。。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Re,啥点测,入射光,反射光,都不如数码摁一下proof来得心理有底。
avatar
s*s
83
可以用PhaseOne之类的玩艺快速审片,然后只留曝光正确的,其他标记以后一把删掉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包围以后发现一般都是用中间那张 删片很累
: 所以我不包围了。。

avatar
b*l
84
点测是种思想,不能不知道不了解没使用过区域曝光,但也不一定要墨守陈规。
举个简单的例子:场景动态范围竟然只有 4ev,那点测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地向右曝光。
如果 10ev,而自己的机器只有 6ev,那取舍未必要严格按照区域曝光的规定,而是要
根据自己的构图的想法来取舍。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b*e
85
事先尽量校准好LCD,结合看histogram,后期Raw微调,三者结合差不多了。拍静物,
试拍两张肯定能定下来(定不下来raw微调),拍T台,也没机会测入射,还得直接上。
拍室内模
特,按我说的3者结合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拍风光,更不用说了,数码比jjww点测
来点测去好多了,所以,我觉得拿入射表的确没啥用途。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LCD proof是不准的,显示屏跟实际差别往往很大。不然你以为小日本拍写真都拿个入
: 射表,那都是吃饱了撑的在装B?
: 至于用数码拍风光,确实没必要严格点测或者入射,直接用点测判断一下GND档数,然
: 后matrix测光五张包围就行了。

avatar
s*s
86
你结合来结合去的,拍一张还要回放再按histogram,再根据校准的经验来判断,真不
如入射一下简洁明快,绝对准确不含糊。
更不用说入射表可以结合pocket wizard来测闪光入射,那也是TTL系统猜来猜去没法比
的。专业的流程就是要简洁,可靠,尽量减少猜测的环节。
至于无法用入射的场合当然另当别论。这个我早说了,我一向反对把入射万能化。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事先尽量校准好LCD,结合看histogram,后期Raw微调,三者结合差不多了。拍静物,
: 试拍两张肯定能定下来(定不下来raw微调),拍T台,也没机会测入射,还得直接上。
: 拍室内模
: 特,按我说的3者结合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拍风光,更不用说了,数码比jjww点测
: 来点测去好多了,所以,我觉得拿入射表的确没啥用途。

avatar
s*s
87
构图与测光方式是两码事。zone system本来就是在不断发展的理论,谈不上什么陈规
。你所谓的向右曝光,其实正是zone system在数码时代的应用。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是种思想,不能不知道不了解没使用过区域曝光,但也不一定要墨守陈规。
: 举个简单的例子:场景动态范围竟然只有 4ev,那点测可以帮助我们尽量地向右曝光。
: 如果 10ev,而自己的机器只有 6ev,那取舍未必要严格按照区域曝光的规定,而是要
: 根据自己的构图的想法来取舍。

avatar
s*s
88
你这最后一句完全逻辑混乱,数码比点测好用,所以入射表没前途?
这是什么逻辑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事先尽量校准好LCD,结合看histogram,后期Raw微调,三者结合差不多了。拍静物,
: 试拍两张肯定能定下来(定不下来raw微调),拍T台,也没机会测入射,还得直接上。
: 拍室内模
: 特,按我说的3者结合法,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拍风光,更不用说了,数码比jjww点测
: 来点测去好多了,所以,我觉得拿入射表的确没啥用途。

avatar
b*e
89
闪光那是没办法,只能一个一个试,而且这个东西即使不用入射表,闪了几次之后肯定
也知道曝光组合了。其它的,我还真不觉得拍一张回放按histogram比拿个入射表测来
测去慢。前者,5秒钟足够了吧,后者,除非你有助手,否则走上前去笔划半天,退回
来,再摁,肯定不止5秒了。如果因为构图,拍摄角度变换而要重测的话,入射表就得
再上前去,笔划半天,退下来,再拍。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结合来结合去的,拍一张还要回放再按histogram,再根据校准的经验来判断,真不
: 如入射一下简洁明快,绝对准确不含糊。
: 更不用说入射表可以结合pocket wizard来测闪光入射,那也是TTL系统猜来猜去没法比
: 的。专业的流程就是要简洁,可靠,尽量减少猜测的环节。
: 至于无法用入射的场合当然另当别论。这个我早说了,我一向反对把入射万能化。

avatar
b*e
90
我说没啥用途,没说没啥前途,两码事。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最后一句完全逻辑混乱,数码比点测好用,所以入射表没前途?
: 这是什么逻辑

avatar
s*s
91
除非你所处的光线条件跟model所处的位置光线条件不同(长焦),否则完全可以在你
站的地方伸手测入射。另外有助手怎么了,你都拍model了,还能没有个助手?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闪光那是没办法,只能一个一个试,而且这个东西即使不用入射表,闪了几次之后肯定
: 也知道曝光组合了。其它的,我还真不觉得拍一张回放按histogram比拿个入射表测来
: 测去慢。前者,5秒钟足够了吧,后者,除非你有助手,否则走上前去笔划半天,退回
: 来,再摁,肯定不止5秒了。如果因为构图,拍摄角度变换而要重测的话,入射表就得
: 再上前去,笔划半天,退下来,再拍。

avatar
s*s
92
点测跟入射表两码事,数码包围比点测方便,跟入射怎么扯上关系?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说没啥用途,没说没啥前途,两码事。
avatar
b*e
93
室内拍模特光线条件差别肯定很大,不是伸手就能测得,肯定得到人面前测完再拍。室
外均匀光线下还入射光测个啥啊?要是有助手,那当然另当别论了,相当于并行处理,
非串行可比。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除非你所处的光线条件跟model所处的位置光线条件不同(长焦),否则完全可以在你
: 站的地方伸手测入射。另外有助手怎么了,你都拍model了,还能没有个助手?

avatar
b*e
94
我的意思是你拿着入射表到人面前这点 测测, 那点 测测。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跟入射表两码事,数码包围比点测方便,跟入射怎么扯上关系?
avatar
s*s
95
所以还是不要YY了,要么你就随便测个光到此一游,要么你就正儿八经的测入射光。
本来这个主题就跟入射没关系,我开这个主题主要是提醒一些玩家不要滥用点测。
至于你试拍、看LCD、重拍、再试、再重拍,你如果觉得这个迭代过程很方便,那也没
问题,反正不同人看不同问题往往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室内拍模特光线条件差别肯定很大,不是伸手就能测得,肯定得到人面前测完再拍。室
: 外均匀光线下还入射光测个啥啊?要是有助手,那当然另当别论了,相当于并行处理,
: 非串行可比。

avatar
b*e
96
其实你问问danny拍照用入射表了没?我觉得他不用。现在相机raw的宽容度加上相机测
光的准确性,后期PS的强大操作,使得入射表真的没啥用。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所以还是不要YY了,要么你就随便测个光到此一游,要么你就正儿八经的测入射光。
: 本来这个主题就跟入射没关系,我开这个主题主要是提醒一些玩家不要滥用点测。
: 至于你试拍、看LCD、重拍、再试、再重拍,你如果觉得这个迭代过程很方便,那也没
: 问题,反正不同人看不同问题往往是完全相反的结论。

avatar
s*s
97
如果这个东西对pro没用,sekonic和gossen的非cine型号应该立刻消失才对,人家业务
完全是靠pro市场支撑的。市场的需求是最硬的道理,不是几个爱好者凭空想象能决定的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问问danny拍照用入射表了没?我觉得他不用。现在相机raw的宽容度加上相机测
: 光的准确性,后期PS的强大操作,使得入射表真的没啥用。

avatar
c*n
98
叶子先回我的贴,说说陶瓷刀
民以食为天
入射光测光表又不能吃 :)

定的
机测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个东西对pro没用,sekonic和gossen的非cine型号应该立刻消失才对,人家业务
: 完全是靠pro市场支撑的。市场的需求是最硬的道理,不是几个爱好者凭空想象能决定的

avatar
b*e
99
Pro可能真有用,不过本版估计都没用。

定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如果这个东西对pro没用,sekonic和gossen的非cine型号应该立刻消失才对,人家业务
: 完全是靠pro市场支撑的。市场的需求是最硬的道理,不是几个爱好者凭空想象能决定的

avatar
m*n
100
你要知道大部分pro都很笨 只会去上个课 老师说 从测光表读数 上去拍照
他们就读数 拍照。。
估计danny不用 但是一般"pro"估计也挣不了danny那么多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其实你问问danny拍照用入射表了没?我觉得他不用。现在相机raw的宽容度加上相机测
: 光的准确性,后期PS的强大操作,使得入射表真的没啥用。

avatar
x*c
101
我倒想听danny说说怎么测光的。
本版邀请客座嘉宾一般怎么个邀请法?我给版大投个条,让版大出马。。。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Pro可能真有用,不过本版估计都没用。
:
: 定的

avatar
s*s
102
美国这边就是京瓷吧,但是比较贵而且刀的设计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不多。
国内好像有个叫帝瓷的山寨很不错。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叶子先回我的贴,说说陶瓷刀
: 民以食为天
: 入射光测光表又不能吃 :)
:
: 定的
: 机测

avatar
c*n
103
给个链接吧... 陶瓷刀比钢刀有啥好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美国这边就是京瓷吧,但是比较贵而且刀的设计符合中国人习惯的不多。
: 国内好像有个叫帝瓷的山寨很不错。

avatar
p*p
104
感觉这个帖子内容有点混乱,点测、非点测;入射测光、反射测光;内置表、外置表,
都混在一起了…… 事实上,大部分人都用不上点测。
avatar
T*r
105
后天我去观摩danny拍片,有大包子的话回来汇报。

【在 x****c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倒想听danny说说怎么测光的。
: 本版邀请客座嘉宾一般怎么个邀请法?我给版大投个条,让版大出马。。。

avatar
x*c
106
大大地有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后天我去观摩danny拍片,有大包子的话回来汇报。
avatar
x*c
107
图文并茂的话有私人包子。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后天我去观摩danny拍片,有大包子的话回来汇报。
avatar
m*n
108
多拍工作照回来奔

【在 T********r 的大作中提到】
: 后天我去观摩danny拍片,有大包子的话回来汇报。
avatar
s*s
109
看来你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入射表。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我的意思是你拿着入射表到人面前这点 测测, 那点 测测。
avatar
T*t
110
围观...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看来你完全不明白什么是入射表。
avatar
b*e
111
一起听叶子半夜讲解入射表。。。为啥入射表不用各点 测测?

【在 T*******t 的大作中提到】
: 围观...
avatar
b*l
112
狭义的测光只是测光。测光后的取舍,是要结合构图的。我觉得,大家讨论的,是如何
通过点测来决定曝光,对吧?这个是一定要考虑到构图的,或者说,是一定要以构图为
依据,以最后的出片为依据。正确的曝光,不是说一定要把中灰放到 5 区,而是把构
图的要件放在合适的区。当然了,其实你和我说得是一回事。

光。
是要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构图与测光方式是两码事。zone system本来就是在不断发展的理论,谈不上什么陈规
: 。你所谓的向右曝光,其实正是zone system在数码时代的应用。

avatar
b*l
113
对于拍娃,我对入射表还是很难接受的,觉得用处不大。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起听叶子半夜讲解入射表。。。为啥入射表不用各点 测测?
avatar
s*e
114
我一般点测都是拍人物用的多
如果没人的话一般就是风景了,这种情况下Nikon的matrix metering工作的挺好的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场景中要没人呢?
avatar
t*i
115
靠经验,知道哪些物体哪些颜色是差不多18%,比如干土地,灰色云层,等。这个可以
找个正午大晴天找一下,哪些物体跟阳光16率法则的读数一致。。。
数码时代不需要点测了,设到矩阵测光,高速连拍时自动包围,充分发挥dslr自动化之
优势,嗯。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M*3
116
拍人的话,在D90和D300S上,永远对人脸点测(+对焦联动),风光不用点测。所以我
一直认为,对主要想拍宝宝的同学,要抓住宝宝的美好瞬间,神机D90确实是最佳的选
择,说神机秒杀5D2,不是开玩笑。也是跳老脾气好,经常和那些个拿着500d的摆事实
讲道理,其实是浪费表情。可惜版上C粉太多,开贴的同志就是之一,所以新手往往被
忽悠。
avatar
b*l
117
co- 一个拍娃。

【在 M******3 的大作中提到】
: 拍人的话,在D90和D300S上,永远对人脸点测(+对焦联动),风光不用点测。所以我
: 一直认为,对主要想拍宝宝的同学,要抓住宝宝的美好瞬间,神机D90确实是最佳的选
: 择,说神机秒杀5D2,不是开玩笑。也是跳老脾气好,经常和那些个拿着500d的摆事实
: 讲道理,其实是浪费表情。可惜版上C粉太多,开贴的同志就是之一,所以新手往往被
: 忽悠。

avatar
n*s
118
果然是个大坑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s*s
119
入射表测光本来测得就是主体位置的光照条件,当然不存在什么点测不点测的问题,主
体是定的,方向也是定的(从主体朝向镜头),你就是测一百遍下来也还是一个值。
只有一个例外:除非你的光源本身就有pattern,比如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人脸上的情况。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一起听叶子半夜讲解入射表。。。为啥入射表不用各点 测测?
avatar
b*l
120
主体的脸转来转去涅?主体跑来跑去涅?
没有娃,是你的软肋,咔咔。

况。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入射表测光本来测得就是主体位置的光照条件,当然不存在什么点测不点测的问题,主
: 体是定的,方向也是定的(从主体朝向镜头),你就是测一百遍下来也还是一个值。
: 只有一个例外:除非你的光源本身就有pattern,比如阳光透过树叶照在人脸上的情况。

avatar
m*n
121
拍娃其实evaluative测光最准
我的经验 即使对于大逆光情况 只要对娃对上焦 5D测光是联动的 可以极智能的锁定合
适曝光 AELock一般都用不上
比较不靠谱的是模特衣服全白或者全黑(婚礼?),这时候补偿一下或者包围比较靠谱
,当然这种人一般不是娃,入射最简单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主体的脸转来转去涅?主体跑来跑去涅?
: 没有娃,是你的软肋,咔咔。
:
: 况。

avatar
b*l
122
5D 测光了,一改构图,娃早变脸了。不靠谱。
俺就是喜欢点测对焦在娃脸上,半按着,等时机。娃怎么动都不怕。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拍娃其实evaluative测光最准
: 我的经验 即使对于大逆光情况 只要对娃对上焦 5D测光是联动的 可以极智能的锁定合
: 适曝光 AELock一般都用不上
: 比较不靠谱的是模特衣服全白或者全黑(婚礼?),这时候补偿一下或者包围比较靠谱
: ,当然这种人一般不是娃,入射最简单

avatar
m*n
123
我们西北部多云阴天居多,室外怎么动,四面八方都是f/5.6,其实根本不用测光。。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5D 测光了,一改构图,娃早变脸了。不靠谱。
: 俺就是喜欢点测对焦在娃脸上,半按着,等时机。娃怎么动都不怕。

avatar
b*l
124
另外涅,俺正在学习重点测光和矩阵测光。一个个学呗。俺不排斥别的测光方法。对俺
这种水平的,只可能是俺在错误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测光,不能怪人家的测光系统。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拍娃其实evaluative测光最准
: 我的经验 即使对于大逆光情况 只要对娃对上焦 5D测光是联动的 可以极智能的锁定合
: 适曝光 AELock一般都用不上
: 比较不靠谱的是模特衣服全白或者全黑(婚礼?),这时候补偿一下或者包围比较靠谱
: ,当然这种人一般不是娃,入射最简单

avatar
b*l
125
赞西北部的云。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西北部多云阴天居多,室外怎么动,四面八方都是f/5.6,其实根本不用测光。。
avatar
b*e
126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光照条件大平光只是室外的情形,室内完全有可能制造出非
均匀光线,来满足拍摄需要。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主体的脸转来转去涅?主体跑来跑去涅?
: 没有娃,是你的软肋,咔咔。
:
: 况。

avatar
D*1
127
when the light source (e.g. the sun) is behind the subject, I use spot metering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点测爱好者都来说说,平时你们怎么点测。
avatar
m*n
128
怎么测光,强迫自己拿反转片拍拍娃就有体会了
数码不要钱,乱拍一气挑片就行了,网上怎么吹都可以
胶片拍一张是一张,如果觉着35mm还有乱开火的冲动,那6x6, 6x7总可以踏下心来想想
怎么测光了。一卷120 slide全部曝光准确,不是什么难事。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涅,俺正在学习重点测光和矩阵测光。一个个学呗。俺不排斥别的测光方法。对俺
: 这种水平的,只可能是俺在错误的时候选择了错误的测光,不能怪人家的测光系统。

avatar
b*l
129
拜啊,拜用反转拍娃的。

对俺

【在 m*****n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测光,强迫自己拿反转片拍拍娃就有体会了
: 数码不要钱,乱拍一气挑片就行了,网上怎么吹都可以
: 胶片拍一张是一张,如果觉着35mm还有乱开火的冲动,那6x6, 6x7总可以踏下心来想想
: 怎么测光了。一卷120 slide全部曝光准确,不是什么难事。

avatar
m*n
130
自动曝光一般拍反转片就很准了,我拿XA随便拍几乎都是准的
能人为改进的地方,主要是辨别自动曝光可能失准的场合,在这种场合下用更可靠的手
段曝光(测入射,找亮度适中的区域反射,包围,等等)。入射和包围是最可靠的手段
。胶片我会优先考虑入射,数码我会优先考虑包围。

【在 b*****l 的大作中提到】
: 拜啊,拜用反转拍娃的。
:
: 对俺

avatar
s*s
131
主体快速移动的情况另当别论。
模特不动,机位也不动的情况下,模特的脸朝向,与入射测光的正确读数是无关的,无
论模特脸朝哪儿,你那入射表的dome都得对着相机。入射表的读数与被测物的材质、形
状和朝向都无关,它测的是光源在被测出的光照条件。
所谓室内非均匀光,不管你是一个灯两个灯三个灯,除非你在灯前面放置镂空mask来人
为制造pattern,导致移动几公分距离,光照强度就完全不同,否则根本谈不上在多点
测入射光的必要性。

【在 b*****e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另外,光照条件大平光只是室外的情形,室内完全有可能制造出非
: 均匀光线,来满足拍摄需要。

avatar
s*s
132
agree

【在 t******i 的大作中提到】
: 靠经验,知道哪些物体哪些颜色是差不多18%,比如干土地,灰色云层,等。这个可以
: 找个正午大晴天找一下,哪些物体跟阳光16率法则的读数一致。。。
: 数码时代不需要点测了,设到矩阵测光,高速连拍时自动包围,充分发挥dslr自动化之
: 优势,嗯。

avatar
c*q
133
嘿嘿黑~~~
要做菜拉~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给个链接吧... 陶瓷刀比钢刀有啥好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