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PopPhoto在30年前对海鸥单反的评测
avatar
PopPhoto在30年前对海鸥单反的评测# PhotoGear - 摄影器材
p*p
1
近日翻看杂志,偶然看到一篇80年左右Norman Goldberg的文章,把一台从中国带回的二
手海鸥单反(应该是DF-1早期版)大卸八块,做了一番细致的评测,目的在于考察神秘
的红色中国35mm单反相机在世界摄影器材界的地位。
作者本以为这台Minolta卡口的单反最多也就相当于日本50年代的工艺水平。随着拆卸的
进行,作者逐渐对这台中国相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Externally, its satin-chrome
finish is fairly good". "The main casting is intricate, thick-walled, stron
g and reasonably well machined". "There are many parts made of steel…, and
most of these were well heat-treated, being used for tasks requiring good ha
rdness and/or stiffness." "The shutter-speed-regulating mechanism is especia
lly well done at the high-speed end." "The shutter curtains and their tapes
are as good as those being made anywhere today." "What struck me most about
the insides of the Seagull was the large number of shim washers used to redu
ce the end-shake … Additionally, nearly every critical function was nicely
adjustable. This kind of fussiness deserves respect."
作者对相机带的单膜套头58mm f/2镜头也做了一番评论。他对此头的中心解像力非常满
意。全开时有一定的像散和边缘慧差,但收到f/5.6以后,整个像场范围内都非常锐利。
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认为"There is no question in my mind that China will be a
growing factor in this highly specialized field." 并用了这样的一段话作为结语
nland, and he(she, it) is stirring."
Reference
Chinese SLR looks like old Minolta, but could be start of something big, by
Norman Goldberg on Popular Photography
avatar
q*z
2
30年后,中国没有单反了

的二
卸的
chrome
stron
and
ha
especia
tapes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近日翻看杂志,偶然看到一篇80年左右Norman Goldberg的文章,把一台从中国带回的二
: 手海鸥单反(应该是DF-1早期版)大卸八块,做了一番细致的评测,目的在于考察神秘
: 的红色中国35mm单反相机在世界摄影器材界的地位。
: 作者本以为这台Minolta卡口的单反最多也就相当于日本50年代的工艺水平。随着拆卸的
: 进行,作者逐渐对这台中国相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Externally, its satin-chrome
: finish is fairly good". "The main casting is intricate, thick-walled, stron
: g and reasonably well machined". "There are many parts made of steel…, and
: most of these were well heat-treated, being used for tasks requiring good ha
: rdness and/or stiffness." "The shutter-speed-regulating mechanism is especia
: lly well done at the high-speed end." "The shutter curtains and their tapes

avatar
C*c
3
aigo曾经尝试过

【在 q*z 的大作中提到】
: 30年后,中国没有单反了
:
: 的二
: 卸的
: chrome
: stron
: and
: ha
: especia
: tapes

avatar
y*e
4
DF-1是我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啊
刚刚的
地质实习多次砸石头上,都挺过来了。

的二
卸的
chrome
stron
and
ha
especia
tapes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近日翻看杂志,偶然看到一篇80年左右Norman Goldberg的文章,把一台从中国带回的二
: 手海鸥单反(应该是DF-1早期版)大卸八块,做了一番细致的评测,目的在于考察神秘
: 的红色中国35mm单反相机在世界摄影器材界的地位。
: 作者本以为这台Minolta卡口的单反最多也就相当于日本50年代的工艺水平。随着拆卸的
: 进行,作者逐渐对这台中国相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Externally, its satin-chrome
: finish is fairly good". "The main casting is intricate, thick-walled, stron
: g and reasonably well machined". "There are many parts made of steel…, and
: most of these were well heat-treated, being used for tasks requiring good ha
: rdness and/or stiffness." "The shutter-speed-regulating mechanism is especia
: lly well done at the high-speed end." "The shutter curtains and their tapes

avatar
R*a
5
aigo只是号称尝试过

【在 C****c 的大作中提到】
: aigo曾经尝试过
avatar
p*p
6
现在应该直接考虑出革命机

【在 q*z 的大作中提到】
: 30年后,中国没有单反了
:
: 的二
: 卸的
: chrome
: stron
: and
: ha
: especia
: tapes

avatar
p*p
7
记得好像是数码DC吧?

【在 C****c 的大作中提到】
: aigo曾经尝试过
avatar
p*p
8
小时候我爸有台海鸥单反,从来不让我碰,后来搬家的时候被老妈扔了……

【在 y*********e 的大作中提到】
: DF-1是我第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啊
: 刚刚的
: 地质实习多次砸石头上,都挺过来了。
:
: 的二
: 卸的
: chrome
: stron
: and
: ha

avatar
a*l
9
这个海鸥的相机有多少是抄袭别人的?
avatar
a*l
10
满可悲的,文章预测错了,中国现在的技术还不如当年。
avatar
p*p
11
起步阶段抄袭也是很正常的,现在的CN哪个最早不是从抄袭开始的
海鸥应该是minolta授权了的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海鸥的相机有多少是抄袭别人的?
avatar
S*M
12
记得海鸥买过美能达的生产线吧
不知道是这之前还是之后

的二
卸的
chrome
stron
and
ha
especia
tapes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近日翻看杂志,偶然看到一篇80年左右Norman Goldberg的文章,把一台从中国带回的二
: 手海鸥单反(应该是DF-1早期版)大卸八块,做了一番细致的评测,目的在于考察神秘
: 的红色中国35mm单反相机在世界摄影器材界的地位。
: 作者本以为这台Minolta卡口的单反最多也就相当于日本50年代的工艺水平。随着拆卸的
: 进行,作者逐渐对这台中国相机有了进一步的认识。"Externally, its satin-chrome
: finish is fairly good". "The main casting is intricate, thick-walled, stron
: g and reasonably well machined". "There are many parts made of steel…, and
: most of these were well heat-treated, being used for tasks requiring good ha
: rdness and/or stiffness." "The shutter-speed-regulating mechanism is especia
: lly well done at the high-speed end." "The shutter curtains and their tapes

avatar
j*o
13
我老放不下的索尼情节,其实是美能达情节,美能达是国产相机里比较好的妩媚贾琏货。
从美能达傻瓜变焦到X-700一路走过来,也不想换了。

【在 S*M 的大作中提到】
: 记得海鸥买过美能达的生产线吧
: 不知道是这之前还是之后
:
: 的二
: 卸的
: chrome
: stron
: and
: ha
: especia

avatar
p*p
14
我觉得技术应该有,估计国军用的光学器材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这行业不是短期能见效(回报)的,现在不会有人想去做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满可悲的,文章预测错了,中国现在的技术还不如当年。
avatar
a*l
15
国军?共军?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觉得技术应该有,估计国军用的光学器材不会差到哪里去
: 但这行业不是短期能见效(回报)的,现在不会有人想去做

avatar
p*p
16
不管哪个军吧,我觉得军用的光学仪器肯定都要比民用的先进n倍,你看蔡司、哈苏、
nikon哪个不是军品出生的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军?共军?
avatar
a*l
17
我们的国防也有很多是抄袭和山寨来的,大到战斗机,小到步兵作战车。甚至军装。
avatar
m*j
18
海鸥也是我第一台单反,97年1K多买的,05年毕业摆地摊想卖120,来个买主忽悠到80
元。我收了钱就后悔,但没追上那个买主。。。
avatar
s*g
19
国内现在除了炒房地产能赚钱,别的非垄断行业利润都薄得可怜,比较成熟的制造行业
都没人肯继续投钱了,别说这个东西了。
avatar
p*p
20
谁的东西好跟谁学贝,其实小日本更精通这个

【在 a********l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们的国防也有很多是抄袭和山寨来的,大到战斗机,小到步兵作战车。甚至军装。
avatar
p*p
21
看看这个房产泡沫能吹多高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现在除了炒房地产能赚钱,别的非垄断行业利润都薄得可怜,比较成熟的制造行业
: 都没人肯继续投钱了,别说这个东西了。

avatar
p*r
22

不怕虎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更怕屎一样的领导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国内现在除了炒房地产能赚钱,别的非垄断行业利润都薄得可怜,比较成熟的制造行业
: 都没人肯继续投钱了,别说这个东西了。

avatar
z*6
27
原来Leica是这个味儿,王神医太悲剧了

【在 R***a 的大作中提到】
: 浓浓的莱卡味儿啊
avatar
G*d
29
军品一般不如顶级民品

【在 p**p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管哪个军吧,我觉得军用的光学仪器肯定都要比民用的先进n倍,你看蔡司、哈苏、
: nikon哪个不是军品出生的

avatar
R*a
30
要分顶级军品还是每个士兵都发一套的军品

【在 G********d 的大作中提到】
: 军品一般不如顶级民品
avatar
m*1
31
南京天文台的那块原苏联送的镜头不错。
avatar
k*t
32
DF 比SRT 除了廉幕行速稍低点,其他不差. 那时弱的是电子, 没测光.
白猫黑猫一来就急功近利了, 那时上照组装X300 时人的心态, 就是赶紧赚大钱. 弄到
现在只能帮人打工.
avatar
A*D
33
这个我说几句。应该算是姐姐的一个亲戚,当年(80年代)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一个三
线的工厂,好像在四川的华蓥大山里面,就是专门做镜头玻璃的(主要是军用),大概
一千多人的样子,记得当时说他们的镜头虽然与国外的有些差距,但有很多自己的技术
(也就是现在的专利吧),不过 90年左右就转向下马了(?),工厂也搬到成都了。
其实现在看来,老毛当年的发展计划比先富的更可持续。当年经过30年左右的积累,很
多工厂其实已经具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了,不过受制于交流不畅,所以没有更上世界的潮
流,不过本身的技术是很不错的。记得当年的VCD也就是安徽一个千把人的工厂自己研
制出来的,不过没有专利知识,被人家给注册了。倒是开放以来,感觉我们国家的研发
能力大大的下降了。
avatar
j*e
34
无所谓啊 全世界都没有相机了别说是单反了 只有日本有(consider销量/占有率 其他都等于没有)
日本人子字矮,眼睛离流水线/工作台近,所以可以造全世界最好的精密仪器~~呵呵
avatar
y*g
35
现在是成都光明玻璃厂吧,现在全球光学玻璃销量也是第一啊,ncspo大部分DC都是用
他们的玻璃的

【在 A*D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说几句。应该算是姐姐的一个亲戚,当年(80年代)大学毕业的时候分到一个三
: 线的工厂,好像在四川的华蓥大山里面,就是专门做镜头玻璃的(主要是军用),大概
: 一千多人的样子,记得当时说他们的镜头虽然与国外的有些差距,但有很多自己的技术
: (也就是现在的专利吧),不过 90年左右就转向下马了(?),工厂也搬到成都了。
: 其实现在看来,老毛当年的发展计划比先富的更可持续。当年经过30年左右的积累,很
: 多工厂其实已经具有自己的研发能力了,不过受制于交流不畅,所以没有更上世界的潮
: 流,不过本身的技术是很不错的。记得当年的VCD也就是安徽一个千把人的工厂自己研
: 制出来的,不过没有专利知识,被人家给注册了。倒是开放以来,感觉我们国家的研发
: 能力大大的下降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