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这个是不是下手太重了?
avatar
a*9
4
原图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avatar
a*9
5
大师, 你好! 好久没看到大师的作品了。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忍。。。。。。。。。。
avatar
E*n
7
哥,说实话,天上地下的差别。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原作者的。
avatar
a*9
8
展开说说。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哥,说实话,天上地下的差别。
avatar
E*n
9
我已经立志不喷啦。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展开说说。
avatar
D*3
10
觉得还好 色彩很丰富
只是那小瀑布下面的白块有点碍眼
avatar
a*9
12
对你太失望了。

【在 E********n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已经立志不喷啦。
avatar
a*9
13
这样好点?

【在 D***3 的大作中提到】
: 觉得还好 色彩很丰富
: 只是那小瀑布下面的白块有点碍眼

avatar
r*i
14
饱和度过高了,水花都蓝成那样了……
而且原作者的冷暖对比区分得比较清楚,水冷石暖
一般来说自己都怀疑下手重了的话,那一定是已经重了很多很多……
avatar
a*9
15
多谢, 这样好点?
我现在就是重口味呀。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饱和度过高了,水花都蓝成那样了……
: 而且原作者的冷暖对比区分得比较清楚,水冷石暖
: 一般来说自己都怀疑下手重了的话,那一定是已经重了很多很多……

avatar
D*3
16
原图
原作者的
楼主的
avatar
a*9
17
再来一张。
avatar
r*i
18
这张冷暖对比完全没有了
原作者的后期冷暖对比是很讲究的
能一下区分开两种元素、形成纵深
同时又让人能迅速捕捉到构图的重点
lz第一次尝试主要的失败在于整个画面每一个角落都是极高的饱和
甚至没法第一眼获得视觉重点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再来一张。
avatar
r*i
19
好那么一点... 颜色过渡有点太生硬了,水花部分已经完全溢出。。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这样好点?
: 我现在就是重口味呀。

avatar
a*9
20
多谢。 其实第一张并没有用太多的饱和度。
可能是split toning的高光用的红色的饱和度高了些。
我只是想尝试下用这种红色能不能整出更油润的画面。
再来张看看冷暖对比有没有好些。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张冷暖对比完全没有了
: 原作者的后期冷暖对比是很讲究的
: 能一下区分开两种元素、形成纵深
: 同时又让人能迅速捕捉到构图的重点
: lz第一次尝试主要的失败在于整个画面每一个角落都是极高的饱和
: 甚至没法第一眼获得视觉重点

avatar
b*g
21
这张不是lr里简单调就能调出作者的效果的。lr的功能还是太过局限了。用了ps后,
split tone再也没有碰过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其实第一张并没有用太多的饱和度。
: 可能是split toning的高光用的红色的饱和度高了些。
: 我只是想尝试下用这种红色能不能整出更油润的画面。
: 再来张看看冷暖对比有没有好些。

avatar
r*i
22
在调整色阶和曲线的时候只要图层混合模式(LR里应该没有这个吧)没有选成明度,饱
和度还是会受到影响的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其实第一张并没有用太多的饱和度。
: 可能是split toning的高光用的红色的饱和度高了些。
: 我只是想尝试下用这种红色能不能整出更油润的画面。
: 再来张看看冷暖对比有没有好些。

avatar
r*i
23
另外我点不进你那个link所以不知道你是用什么练手的
作者贴了jpg还是raw/psd?如果starting point是jpg的话我觉得也别折腾了……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 其实第一张并没有用太多的饱和度。
: 可能是split toning的高光用的红色的饱和度高了些。
: 我只是想尝试下用这种红色能不能整出更油润的画面。
: 再来张看看冷暖对比有没有好些。

avatar
n*o
24
手机拍的?
avatar
D*3
25
宾得645D配55mm定焦
摄影师Ignacio Palacios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手机拍的?
avatar
a*9
26
这个链接没问题呀。
https://iso.500px.com/how-i-post-processed-the-most-successful-image-of-my-
career/
是个jpg, 就是想玩会。
最后上一张, 感觉lightroom其实还是挺好用的。

【在 r*******i 的大作中提到】
: 另外我点不进你那个link所以不知道你是用什么练手的
: 作者贴了jpg还是raw/psd?如果starting point是jpg的话我觉得也别折腾了……

avatar
c*n
28
Stunning
avatar
n*o
29
用raw注定都只能一辈子业余玩玩~
avatar
D*3
30
用raw业余
那专业用啥?
谁用jpg?

【在 n******o 的大作中提到】
: 用raw注定都只能一辈子业余玩玩~
avatar
b*g
31
是挺好用的,但能控制的太有限,效果也只能和原作差老大一截。。。
岩石搞成红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红得富有变化和层次,就不是简单的处理能做到的。
冠西的眼神,可靠性太低。。。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链接没问题呀。
: https://iso.500px.com/how-i-post-processed-the-most-successful-image-of-my-
: career/
: 是个jpg, 就是想玩会。
: 最后上一张, 感觉lightroom其实还是挺好用的。

avatar
g*u
32
尼玛 原图不重要啊 全看修图啊
avatar
m*r
33
我肤浅的感觉是 其实 相机直接拍的效果不如人眼(除了长曝光这种人眼看不到的)
首先修图要让照片像自己眼睛里看到的,还原真相;然后再按各人口味稍加修饰,艺术
发挥

【在 g*******u 的大作中提到】
: 尼玛 原图不重要啊 全看修图啊
avatar
a*9
34
多谢。您老, 有空的话, 能不能展开详细说说。
我这个眼神应该比冠西的还低多了。 说真的, 看不到,
也就谈不上从何下手了。 多谢。

的。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挺好用的,但能控制的太有限,效果也只能和原作差老大一截。。。
: 岩石搞成红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红得富有变化和层次,就不是简单的处理能做到的。
: 冠西的眼神,可靠性太低。。。

avatar
E*n
35
大师,展开说说我眼神哪不好了?真心求教。

的。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是挺好用的,但能控制的太有限,效果也只能和原作差老大一截。。。
: 岩石搞成红色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红得富有变化和层次,就不是简单的处理能做到的。
: 冠西的眼神,可靠性太低。。。

avatar
b*g
36
刚过30。。。实在不老
你说的没错,如果看不到,确实做不到。所以其实后期要做好,光后期“技术”好是不
够的。“技术”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审美才是更决定性的因素。但审美的提高比技术
要难得多,也漫长得多。对于拍照的人来说,后期技术可能几个月就学完了,但审美永
远是个不断修炼提高,无止境的过程。
这张照片的地方是澳大利亚的Karijini National Park,先看下类似的其他高手拍的,
看看都是怎么样来精细处理这个场景的颜色
http://500px.com/photo/105604077/escher-pool-by-dylan-toh-maria
http://500px.com/photo/105216367/earthlight-by-dylan-toh-marian
我觉得这种细致的颜色处理和lr均匀简单涂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看上去是真实、
层次丰富的,是真正把颜色融入到场景里的,而后者其实一眼就能看出是认为刷上去的
。而产生这种差别的原因有几个:
1.如果仔细观察Dylan Toh和Ignacio Palacios那几张的话,你会发现岩石的红色不是
单一的,而是有暗红、橙红、灰色等的变化过度的。甚至阴影里还带有蓝色调。这其实
是调色中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色彩分离。色彩分离除了让颜色丰富好看,更重要的是
不完全脱离真实。因为大自然里岩石,颜色本来就是不完全均匀的。而光线的明暗,更
增加了颜色的变化和多样性。
2.调色比较高的境界就是有光线的方向在心中。如果仔细看Ignacio Palacios这张瀑布
右侧加了橙红色,而左侧并没有。Dylan Toh也有类似的处理。这个处理的根据实际是
真是光线的方向。这个场景本身的光是从左上方下来的。理想光线下是会在瀑布右边形
成glow的。所以后期这个局部加强,实际上就是给观者一个光线的引导。即使你看的时
候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直觉上也会觉得非常自然。
其实还有很多方面,没精力一一列举。眼力这个东西只有大量阅片,再自己实践,才能
逐渐提高。也很难定量定性去讨论。
但是许多调色的高级技巧相同处都在于精细的局部处理。这也就是为什么lr是无能为力
,只能做到有限的效果的。

【在 a****9 的大作中提到】
: 多谢。您老, 有空的话, 能不能展开详细说说。
: 我这个眼神应该比冠西的还低多了。 说真的, 看不到,
: 也就谈不上从何下手了。 多谢。
:
: 的。

avatar
b*g
37
这是说到点子上了。很多时候就是这样。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肤浅的感觉是 其实 相机直接拍的效果不如人眼(除了长曝光这种人眼看不到的)
: 首先修图要让照片像自己眼睛里看到的,还原真相;然后再按各人口味稍加修饰,艺术
: 发挥

avatar
a*9
38
多谢。 这两张图看上去有点处理过头的感觉。
第一张都快看上去有点像是3D渲染的。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刚过30。。。实在不老
: 你说的没错,如果看不到,确实做不到。所以其实后期要做好,光后期“技术”好是不
: 够的。“技术”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审美才是更决定性的因素。但审美的提高比技术
: 要难得多,也漫长得多。对于拍照的人来说,后期技术可能几个月就学完了,但审美永
: 远是个不断修炼提高,无止境的过程。
: 这张照片的地方是澳大利亚的Karijini National Park,先看下类似的其他高手拍的,
: 看看都是怎么样来精细处理这个场景的颜色
: http://500px.com/photo/105604077/escher-pool-by-dylan-toh-maria
: http://500px.com/photo/105216367/earthlight-by-dylan-toh-marian
: 我觉得这种细致的颜色处理和lr均匀简单涂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看上去是真实、

avatar
E*n
39
一句跟我眼里差有关系的都没有。
求棒大指导。

【在 b******g 的大作中提到】
: 刚过30。。。实在不老
: 你说的没错,如果看不到,确实做不到。所以其实后期要做好,光后期“技术”好是不
: 够的。“技术”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审美才是更决定性的因素。但审美的提高比技术
: 要难得多,也漫长得多。对于拍照的人来说,后期技术可能几个月就学完了,但审美永
: 远是个不断修炼提高,无止境的过程。
: 这张照片的地方是澳大利亚的Karijini National Park,先看下类似的其他高手拍的,
: 看看都是怎么样来精细处理这个场景的颜色
: http://500px.com/photo/105604077/escher-pool-by-dylan-toh-maria
: http://500px.com/photo/105216367/earthlight-by-dylan-toh-marian
: 我觉得这种细致的颜色处理和lr均匀简单涂色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前者看上去是真实、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