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D
2 楼
on this 1-year bull-market anniversary...
p*y
3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Vegetarian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对钙片和维他命D的质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19:41:49 2010, 美东)
http://www.nytimes.com/2010/11/30/health/30vitamin.html?_r=1&hp
Report Questions Need for 2 Diet Supplements
By GINA KOLATA
Published: November 29, 2010
The very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that are often recommended by doctors and
testing laboratories — and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taking supplements —
are unnecessary and could be harmful, an expert committee says. It also
concludes that calcium supplements are not needed.
The group said most people have adequate amounts of vitamin D in their blood
supplied by their diets and natural sources like sunshine, the committee
says in a report that is to be released on Tuesday.
“For most people, taking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s is not
indicated,” said Dr. Clifford J. Rosen, a member of the panel and an
osteoporosis expert at the Maine Medical Center Research Institute.
Dr. J. Christopher Gallagher, director of the bone metabolism unit at the
Creigh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Omaha, Neb., agreed, adding, “
The onus is on the people who propose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to show it
is safe before they push it on peopl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idea that nearly everyone needs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 especially vitamin D — has swept the nation.
With calcium, adolescent girls may be the only group that is getting too
little, the panel found. Older women, on the other hand, may take too much,
putting themselves at risk for kidney stones. A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excess calcium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the group wrote.
As for vitamin D, some prominent doctors have said that most people need
supplements or they will b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 wide variety of
illnesses, including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se 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their vitamin D levels because they
are being tested for it as part of routine physical exams.
“The number of vitamin D tests has exploded,” said Dennis Black, a
reviewer of the report who is a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At the same time, vitamin D sales have soared, growing faster than those of
any supplement,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 Sales rose 82
percent from 2008 to 2009, reaching $430 million. “Everyone was hoping
vitamin D would be kind of a panacea,” Dr. Black said. The report, he added
, might quell the craze.
“I think thi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a lot of primary care providers,” he
said.
The 14-member expert committee was convened by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scientific body, at the requ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ian governments. It was asked to examine the available data —
nearly 1,000 publications — to determine how much vitamin D and calcium
people were getting, how much was needed for optimal health and how much was
too much.
The two nutrients work together for bone health.
Bone health, though, is only one of the benefits that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vitamin D, and there is not enough good evidence to support most other
claims, the committee said.
Some labs have started reporting levels of less than 30 nanograms of vitamin
D per milliliter of blood as a deficiency. With that as a standard, 8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would be deemed deficient of vitamin D, Dr. Rosen
said. Most people need to take supplements to reach levels above 30
nanograms per milliliter, he added.
But, the committee concluded, a level of 20 to 30 nanograms is all that is
needed for bone health, and nearly everyone is in that range.
Vitamin D is being added to more and more foods, said Paul R. Thomas of the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ot only
is it in orange juice and milk, but more is being added to breakfast
cereals, and it now can be found in very high doses in supplement pills.
Most vitamin D pills, he said, used to contain no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units of it. Now it is easy to find pills, even in places like
Wal-Mart, with 5,000 international units. The committee, though, said
people need only 600 international units a day.
To assess the amounts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people are getting, the panel
looked at national data on diets. Most people, they concluded, get enough
calcium from the foods they eat, about 1,000 milligrams a day for most
adults (1,200 for women ages 51 to 70).
Vitamin D is more complicated, the group said. In general, most people are
not getting enough vitamin D from their diets, but they have enough of the
vitamin in their blood, probably because they are also making it naturally
after being out in the sun and storing it in their bodies.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and other groups
applauded the report. It is “a very balanced set of recommendations,” said
Dr. Sundeep Khosla, a Mayo Clinic endocrinologist and the society’s
president.
But Andrew Shao, an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t the 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 a trade group, said the panel was being overly cautious,
especially in its recommendations about vitamin D. He said there was no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people were being harmed by taking supplements, and
he said higher levels of vitamin D, in particular, could be beneficial.
Such claims “are not supported by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committee
wrote. They were based on studies that observed populations and concluded
that people with lower levels of the vitamin had more of various diseases.
Such studies have been misleading and most scientists agree that they cannot
determine cause and effect.
It is not clear how or why the claims for high vitamin D levels started,
medical experts say. First there were two studie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incorrect, that said people needed 30 nanograms of vitamin D per milliliter
of blood, the upper end of what the committee says is a normal range. They
were followed by articles and claims and books saying much higher levels —
40 to 50 nanograms or even higher — were needed.
After reviewing the data, the committee concluded that the evidence for the
benefits of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was “inconsistent and/or conflicting
and did not demonstrate causality.”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can increase the risks
for fractures and the overall death rate and can raise the risk for other
diseases. While those studies are not conclusive, any risk looms large when
there is no demonstrable benefit. Those hints of risk are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that ‘more is better,’ ” the committee wrote.
That is what surprised Dr. Black. “We thought that probably higher is
better,” he said.
He has changed his mind, and expects others will too: “I think this report
will make people more cautious.”
发信人: purity (purity), 信区: Vegetarianism
标 题: 对钙片和维他命D的质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19:41:49 2010, 美东)
http://www.nytimes.com/2010/11/30/health/30vitamin.html?_r=1&hp
Report Questions Need for 2 Diet Supplements
By GINA KOLATA
Published: November 29, 2010
The very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that are often recommended by doctors and
testing laboratories — and can be achieved only by taking supplements —
are unnecessary and could be harmful, an expert committee says. It also
concludes that calcium supplements are not needed.
The group said most people have adequate amounts of vitamin D in their blood
supplied by their diets and natural sources like sunshine, the committee
says in a report that is to be released on Tuesday.
“For most people, taking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s is not
indicated,” said Dr. Clifford J. Rosen, a member of the panel and an
osteoporosis expert at the Maine Medical Center Research Institute.
Dr. J. Christopher Gallagher, director of the bone metabolism unit at the
Creight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 Omaha, Neb., agreed, adding, “
The onus is on the people who propose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to show it
is safe before they push it on people.”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the idea that nearly everyone needs extra calcium
and vitamin D — especially vitamin D — has swept the nation.
With calcium, adolescent girls may be the only group that is getting too
little, the panel found. Older women, on the other hand, may take too much,
putting themselves at risk for kidney stones. A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excess calcium can increase the risk of heart disease, the group wrote.
As for vitamin D, some prominent doctors have said that most people need
supplements or they will be at increased risk for a wide variety of
illnesses, including heart disease, cancer and autoimmune diseases.
And these days more and more people know their vitamin D levels because they
are being tested for it as part of routine physical exams.
“The number of vitamin D tests has exploded,” said Dennis Black, a
reviewer of the report who is a professor of epidemiology and biostatistics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At the same time, vitamin D sales have soared, growing faster than those of
any supplement, according to The Nutrition Business Journal. Sales rose 82
percent from 2008 to 2009, reaching $430 million. “Everyone was hoping
vitamin D would be kind of a panacea,” Dr. Black said. The report, he added
, might quell the craze.
“I think this will have an impact on a lot of primary care providers,” he
said.
The 14-member expert committee was convened by 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 an
independent nonprofit scientific body, at the reques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ian governments. It was asked to examine the available data —
nearly 1,000 publications — to determine how much vitamin D and calcium
people were getting, how much was needed for optimal health and how much was
too much.
The two nutrients work together for bone health.
Bone health, though, is only one of the benefits that have been attributed
to vitamin D, and there is not enough good evidence to support most other
claims, the committee said.
Some labs have started reporting levels of less than 30 nanograms of vitamin
D per milliliter of blood as a deficiency. With that as a standard, 80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would be deemed deficient of vitamin D, Dr. Rosen
said. Most people need to take supplements to reach levels above 30
nanograms per milliliter, he added.
But, the committee concluded, a level of 20 to 30 nanograms is all that is
needed for bone health, and nearly everyone is in that range.
Vitamin D is being added to more and more foods, said Paul R. Thomas of the
Office of Dietary Supplements at 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ot only
is it in orange juice and milk, but more is being added to breakfast
cereals, and it now can be found in very high doses in supplement pills.
Most vitamin D pills, he said, used to contain no more than 1,000
international units of it. Now it is easy to find pills, even in places like
Wal-Mart, with 5,000 international units. The committee, though, said
people need only 600 international units a day.
To assess the amounts of vitamin D and calcium people are getting, the panel
looked at national data on diets. Most people, they concluded, get enough
calcium from the foods they eat, about 1,000 milligrams a day for most
adults (1,200 for women ages 51 to 70).
Vitamin D is more complicated, the group said. In general, most people are
not getting enough vitamin D from their diets, but they have enough of the
vitamin in their blood, probably because they are also making it naturally
after being out in the sun and storing it in their bodies.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and other groups
applauded the report. It is “a very balanced set of recommendations,” said
Dr. Sundeep Khosla, a Mayo Clinic endocrinologist and the society’s
president.
But Andrew Shao, an executive vice president at the Council for Responsible
Nutrition, a trade group, said the panel was being overly cautious,
especially in its recommendations about vitamin D. He said there was no
convincing evidence that people were being harmed by taking supplements, and
he said higher levels of vitamin D, in particular, could be beneficial.
Such claims “are not supported by the available evidence,” the committee
wrote. They were based on studies that observed populations and concluded
that people with lower levels of the vitamin had more of various diseases.
Such studies have been misleading and most scientists agree that they cannot
determine cause and effect.
It is not clear how or why the claims for high vitamin D levels started,
medical experts say. First there were two studies, which turned out to be
incorrect, that said people needed 30 nanograms of vitamin D per milliliter
of blood, the upper end of what the committee says is a normal range. They
were followed by articles and claims and books saying much higher levels —
40 to 50 nanograms or even higher — were needed.
After reviewing the data, the committee concluded that the evidence for the
benefits of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was “inconsistent and/or conflicting
and did not demonstrate causality.”
Evidence also suggests that high levels of vitamin D can increase the risks
for fractures and the overall death rate and can raise the risk for other
diseases. While those studies are not conclusive, any risk looms large when
there is no demonstrable benefit. Those hints of risk are “challenging the
concept that ‘more is better,’ ” the committee wrote.
That is what surprised Dr. Black. “We thought that probably higher is
better,” he said.
He has changed his mind, and expects others will too: “I think this report
will make people more cautious.”
M*r
4 楼
Does anybody use Yamaha AvantGrand N3X here?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https://usa.yamaha.com/news_events/2017/20170119_yamaha_avantgrand_n3x_
offers_cfx_and_imperial_us.html
https://usa.yamaha.com/news_events/2017/20170119_yamaha_avantgrand_n3x_
offers_cfx_and_imperial_us.html
G*h
5 楼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处在于,已经存在的分析方法和解也可以被借用过来,节省功夫,并且开阔思路。您要
是同意这个类比,并且精通心理学,那么就可以直接跳过我下面的文字了。
1.)网络社交,梦境和现实世界
网络社交形成了与现实生活并行的,有联系,但是又相对独立的另一个世界。梦境是我
可以找到的最恰当的对网络社交的比拟了。
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来讲,网络要比梦境更靠近现实。但是本质上,网络和梦中投射出来
都是对现实人格的某种补充(对不起,最近有点走火入魔,凡事必挖人心)。
有人现实懦弱,但是梦中勇敢;现实慷慨,梦中吝啬;现实中友好,梦中刻薄;现实平
和,梦中焦虑;现实谨小慎微,梦中大大咧咧。。。与梦境相似,网络社交也同样可以
折射出与现实世界不相容的那个自我(当然每个人的网络-现实人格相似度是不同的)。
如醉酒和昏暗的灯光,网络社交的虚拟性给了人盲目的安全感,从而降低了戒备心。于
是讲出现实生活中不讲的心里话;做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做的“勇敢事”。这种现实和网
络所体现的自我人格差异意味着什么呢?回答这些问题的最佳人选非当事人自己莫属。
2.)网络人格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局限性,但是这个立足点确是到目前为止我体验所得。
总而言之,无论网络和现实人格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多大,对网络人格的思考是有利于认
识和完善我们的真实人格的,正如对梦的解析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3.)网络社交自白
网络社交中的关键两点是:看自己和看他人。
看自己说了什么,看他人说了什么;读了他人的话,看自己心里的感觉如何;别人读了
自己的话,他们心里又会感觉如何。
其中的重点是看自己。看自己:对心仪ID回复的期待,对不客气回复的对抗,聊得投机
的得意忘形,无人回复时的寂寥 :)
4.)对我自己的思考
我喜欢在网络文字里用“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几乎不用这个字。原因是“您”
字可以把文字的语气轻易转化为尊重和客气,从而少了不必要的意气之争。
我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帖出来,等待反馈;现实里却没有耐心(时间)整理思路、听取意
见。回帖中有不同意见,甚至言辞激烈,我也有时间假装不在,从而思考和缓冲自己的
情绪。
网络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走为上”来解决,比如各种著名遁术。现实中的问题,我
却倾向于找到解决办法,无论优劣。
网络社交中,我可以与人聊天、玩笑、提问、讨论,但是终不能完全忘我的与人融合。
我想这是正常的。个性的保留是正常交流的前提;如果在交流中再加入真诚,我想就基
本完美了(因为完美的完美只属于主:))。
打油一
网络如梦小幻境,
你我冲浪见影形。
亦真亦虚好困惑,
炼体炼心炼性情。
打油二
真实虚幻本一体,
观察体验莫着急。
孤灯一盏不寂寞,
行至路尽自破题。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处在于,已经存在的分析方法和解也可以被借用过来,节省功夫,并且开阔思路。您要
是同意这个类比,并且精通心理学,那么就可以直接跳过我下面的文字了。
1.)网络社交,梦境和现实世界
网络社交形成了与现实生活并行的,有联系,但是又相对独立的另一个世界。梦境是我
可以找到的最恰当的对网络社交的比拟了。
虽然在技术层面上来讲,网络要比梦境更靠近现实。但是本质上,网络和梦中投射出来
都是对现实人格的某种补充(对不起,最近有点走火入魔,凡事必挖人心)。
有人现实懦弱,但是梦中勇敢;现实慷慨,梦中吝啬;现实中友好,梦中刻薄;现实平
和,梦中焦虑;现实谨小慎微,梦中大大咧咧。。。与梦境相似,网络社交也同样可以
折射出与现实世界不相容的那个自我(当然每个人的网络-现实人格相似度是不同的)。
如醉酒和昏暗的灯光,网络社交的虚拟性给了人盲目的安全感,从而降低了戒备心。于
是讲出现实生活中不讲的心里话;做出了现实生活中不做的“勇敢事”。这种现实和网
络所体现的自我人格差异意味着什么呢?回答这些问题的最佳人选非当事人自己莫属。
2.)网络人格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局限性,但是这个立足点确是到目前为止我体验所得。
总而言之,无论网络和现实人格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多大,对网络人格的思考是有利于认
识和完善我们的真实人格的,正如对梦的解析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3.)网络社交自白
网络社交中的关键两点是:看自己和看他人。
看自己说了什么,看他人说了什么;读了他人的话,看自己心里的感觉如何;别人读了
自己的话,他们心里又会感觉如何。
其中的重点是看自己。看自己:对心仪ID回复的期待,对不客气回复的对抗,聊得投机
的得意忘形,无人回复时的寂寥 :)
4.)对我自己的思考
我喜欢在网络文字里用“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几乎不用这个字。原因是“您”
字可以把文字的语气轻易转化为尊重和客气,从而少了不必要的意气之争。
我喜欢把自己的思考帖出来,等待反馈;现实里却没有耐心(时间)整理思路、听取意
见。回帖中有不同意见,甚至言辞激烈,我也有时间假装不在,从而思考和缓冲自己的
情绪。
网络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走为上”来解决,比如各种著名遁术。现实中的问题,我
却倾向于找到解决办法,无论优劣。
网络社交中,我可以与人聊天、玩笑、提问、讨论,但是终不能完全忘我的与人融合。
我想这是正常的。个性的保留是正常交流的前提;如果在交流中再加入真诚,我想就基
本完美了(因为完美的完美只属于主:))。
打油一
网络如梦小幻境,
你我冲浪见影形。
亦真亦虚好困惑,
炼体炼心炼性情。
打油二
真实虚幻本一体,
观察体验莫着急。
孤灯一盏不寂寞,
行至路尽自破题。
z*6
6 楼
一条小白蛇爱上了一个小牧童,却难以表白,于是,便有了十世的轮回,小白蛇终于化
身白娘子在西湖边等当年的小牧童。
本来,记住你只用了一秒钟,后来,忘记你却用了一辈子。
新年到了,春天还早,你来了,爱情还早,爱情来了,幸福还早。
这两天好冷啊,傍晚下班我躲在大衣的怀抱里走出办公室,期待和可以珍视一生的温暖
不期而遇。
黑夜可以没有星辰,沙漠也可以没有绿洲,人生同样可以没有爱情。
身白娘子在西湖边等当年的小牧童。
本来,记住你只用了一秒钟,后来,忘记你却用了一辈子。
新年到了,春天还早,你来了,爱情还早,爱情来了,幸福还早。
这两天好冷啊,傍晚下班我躲在大衣的怀抱里走出办公室,期待和可以珍视一生的温暖
不期而遇。
黑夜可以没有星辰,沙漠也可以没有绿洲,人生同样可以没有爱情。
m*g
7 楼
学生期间OPT/CPT 可以
教师期间应该是没有绿卡就不可以, 除非是自己学校
教师期间应该是没有绿卡就不可以, 除非是自己学校
L*1
9 楼
哈哈,克莱顿大学教授。
l*r
10 楼
用 您 字感觉有嘲讽的语气在里面。。。哈哈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l*d
11 楼
这首不错啊,是三首里最好的
w*r
12 楼
准十大贴留爪印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z*6
13 楼
谢谢版主,我会加油的
x*n
17 楼
网络和现实是多重人格互补?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a*3
23 楼
哈哈,完美和完成?
莫非还有一个完美版~?
Btw我不觉得网络显示出的会和现实不同哦,
只是一个人的另一面而已,说不定是更真实的一面呢~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莫非还有一个完美版~?
Btw我不觉得网络显示出的会和现实不同哦,
只是一个人的另一面而已,说不定是更真实的一面呢~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L*s
36 楼
先赞完成胜出,再看大作。who cares about "perfect"? LOL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L*s
57 楼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2.)网络人格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局限性,但是这个立足点确是到目前为止我体验所得。
总而言之,无论网络和现实人格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多大,对网络人格的思考是有利于认
识和完善我们的真实人格的,正如对梦的解析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见您的“尽人事知天命” :)
: 上次就想问“知天命”是不是比“听天命”要高那么一点点:)
: (我平日里听得到的都是“听天命”)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2.)网络人格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局限性,但是这个立足点确是到目前为止我体验所得。
总而言之,无论网络和现实人格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多大,对网络人格的思考是有利于认
识和完善我们的真实人格的,正如对梦的解析在心理学中的作用。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又见您的“尽人事知天命” :)
: 上次就想问“知天命”是不是比“听天命”要高那么一点点:)
: (我平日里听得到的都是“听天命”)
l*r
60 楼
面具呆久了,也不好说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了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x*n
62 楼
可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本来人格就不存在真假…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l*k
76 楼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我们要坚决予以杜绝!!!!!
有诗为证~~~
假作真时真亦假,
真做假时假亦真。
本来世上无一物,
何况网络社交乎?
举世皆浊我亦浊,
举世皆清我亦清。
劝君莫作独醒客,
夕出网关无故人。
子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腚~~~”这说明了洁
身自好虽然是重要的,但是它永远离不开沧浪之水啊!!!!什么是沧浪之水,人民!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濯缨,亦能濯腚~~~~
个中深意,自己领会哈~~~
我拿生命灌水~~~~
侬千万别跟我当真!!!
买菜去了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我们要坚决予以杜绝!!!!!
有诗为证~~~
假作真时真亦假,
真做假时假亦真。
本来世上无一物,
何况网络社交乎?
举世皆浊我亦浊,
举世皆清我亦清。
劝君莫作独醒客,
夕出网关无故人。
子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腚~~~”这说明了洁
身自好虽然是重要的,但是它永远离不开沧浪之水啊!!!!什么是沧浪之水,人民!
!!!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水能濯缨,亦能濯腚~~~~
个中深意,自己领会哈~~~
我拿生命灌水~~~~
侬千万别跟我当真!!!
买菜去了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M*N
77 楼
哈哈 瓜师弟说的我看懂了也~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x*n
88 楼
看了你稀里哗啦一大堆,我终于认识到非但自然科学需要科普,社会科学其实也很需要
科普…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科普…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l*o
106 楼
你的论点基本上是15年以前的论点了。。。现在的网络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区别。
不要拿买买提作样本空间,因为这个样本空间实在有点扭曲有点小,事实上:
米国人民有超过一半在网上找老婆,找爱情,找炮友。。。
世界经济越来越多依靠网络平台和电商服务。。。
我生活中有一大半的朋友是网上认识的。没见和身边的朋友有啥不同。。。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不要拿买买提作样本空间,因为这个样本空间实在有点扭曲有点小,事实上:
米国人民有超过一半在网上找老婆,找爱情,找炮友。。。
世界经济越来越多依靠网络平台和电商服务。。。
我生活中有一大半的朋友是网上认识的。没见和身边的朋友有啥不同。。。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l*o
122 楼
嗯,当然网上可能会放大他平时掩饰的部分。。。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l*o
127 楼
拿生命社交。。。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在 l*****k 的大作中提到】
: 大鱼山狐狸老师,这是从侬那个两个面具故事衍生出来的关于网络社交的评论?
: 其实,这个方向搞点纯学术然后骗骗社科项目的基金还是很有前途的。
: 往大里说,从前被历史搞的主要是被文献搞,被历史搞的好的先决条件是手头有别人木
: 有的文献搞。现在这种网络大环境里面,要是有朝一日所有的人类远古,中古,近古,
: 现古文献都在网上可以查到了。这历史还怎么搞是个问题哦~~~
: 当然,侬谈的是网络社交。其实这根本就是一个很矛盾的词嘛!!!社交是神马?社会
: 交际嘛!!!就是在社会里头交际吗!!!这里头社会显然是现实社会嘛!!!搞网络
: 社会,神码BBS啊,神马聊天室啊,神马QQ,SM啊,包括神马手机短信啦,一开始上来
: 都是批着个马甲跟人交际的嘛。这个叫社交嘛?这个严格的定义叫做虚拟社交啊!!!
: 这些个虚拟社交本身统统统统它就是反社会行为嘛!!!!!!!!
G*h
181 楼
嗯,网络在向现实回归,而且科技的进步使得差异感觉上越来越小。
可是,我还是认为,虚拟的终究不是现实的(没有一定强调现实比虚拟好,只是说他们
是不同的)。
比如网络游戏,一枪爆头,无所谓,反正可以重生。沉迷其中的孩子们就不懂得什么是
肉体上的“痛”,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困惑。
再比如,军事现代化,打仗如游戏,手指一点,几万里之外,人如炮灰。不是操作者残
忍,而是他根本不知道“现实的杀人感觉”。
【在 l*****o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论点基本上是15年以前的论点了。。。现在的网络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区别。
: 不要拿买买提作样本空间,因为这个样本空间实在有点扭曲有点小,事实上:
: 米国人民有超过一半在网上找老婆,找爱情,找炮友。。。
: 世界经济越来越多依靠网络平台和电商服务。。。
: 我生活中有一大半的朋友是网上认识的。没见和身边的朋友有啥不同。。。
可是,我还是认为,虚拟的终究不是现实的(没有一定强调现实比虚拟好,只是说他们
是不同的)。
比如网络游戏,一枪爆头,无所谓,反正可以重生。沉迷其中的孩子们就不懂得什么是
肉体上的“痛”,在现实生活中就会困惑。
再比如,军事现代化,打仗如游戏,手指一点,几万里之外,人如炮灰。不是操作者残
忍,而是他根本不知道“现实的杀人感觉”。
【在 l*****o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的论点基本上是15年以前的论点了。。。现在的网络就是现实,没有什么区别。
: 不要拿买买提作样本空间,因为这个样本空间实在有点扭曲有点小,事实上:
: 米国人民有超过一半在网上找老婆,找爱情,找炮友。。。
: 世界经济越来越多依靠网络平台和电商服务。。。
: 我生活中有一大半的朋友是网上认识的。没见和身边的朋友有啥不同。。。
l*y
184 楼
何谓真实呢?心、行、就是真实吧。就像勇者未必无畏,反而是胆子小的才更勇敢;少
欲未必算善忍,成天五蕴炽盛才考较忍的工夫。
这是个鄙视伪君子却欣赏真小人的时代。其实,伪君子大致属于君子,真小人依旧是小
人。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欲未必算善忍,成天五蕴炽盛才考较忍的工夫。
这是个鄙视伪君子却欣赏真小人的时代。其实,伪君子大致属于君子,真小人依旧是小
人。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a*5
194 楼
好坑
其实,网络人格之于现实人格,类似自己婚姻之于父母婚姻
父母婚姻幸福者,多倾向于复制父母的模式
父母婚姻不幸福者,多倾向于反其道而行之
然而,很多倒着走的,在艰深处往往又露出父母的手段来,
唉,人性这个东西复杂得很,
捉摸这事真不是人干的活
所以我倾向于不捉摸,爱咋地咋地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其实,网络人格之于现实人格,类似自己婚姻之于父母婚姻
父母婚姻幸福者,多倾向于复制父母的模式
父母婚姻不幸福者,多倾向于反其道而行之
然而,很多倒着走的,在艰深处往往又露出父母的手段来,
唉,人性这个东西复杂得很,
捉摸这事真不是人干的活
所以我倾向于不捉摸,爱咋地咋地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e*d
195 楼
很有意思的分析,赞下。
感觉还有那么一点点讲得不尽兴。如果让人看得一拍大腿,就完美了。:-)
对年轻一代——80后90后——来说,网络已然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可能跟大叔大妈对网络的体认有些不同。
就我自己的观察,绝大部分人,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基本一致,
极少数迥然不同。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迥然不同的人,
其个人经历会有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或所想象的特殊性。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感觉还有那么一点点讲得不尽兴。如果让人看得一拍大腿,就完美了。:-)
对年轻一代——80后90后——来说,网络已然成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可能跟大叔大妈对网络的体认有些不同。
就我自己的观察,绝大部分人,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基本一致,
极少数迥然不同。网络人格与现实人格迥然不同的人,
其个人经历会有一些不为常人所理解或所想象的特殊性。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w*r
200 楼
附和馥笙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在 L**********s 的大作中提到】
: 说到网络人格,蛮有意思的一个话题。往往很多时候,会有人说,某某某网上和网下很
: 不一样的。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ta在网上表现出来的,是相对比较真实的一面。网下
: ,现实生活中,戴着面具比较多。
:
: 2.)网络人格
: 从我个人来讲,网络社交较少,所以网络人格只是对现实的补充而已。对某些痴迷网络
: ,远离现实的人,就要小心了。他们可能会感到:现实真讨厌,弄得我诸事不顺;瞧我
: 在网络里,如鱼得水,万众敬仰。
: 对于这种基于虚拟网络而建立起来的人格,我的担心在于:我始终认为人是一个有血有
: 肉的感性动物,我们的肉体感受是一切感情和思想的基础。并不想否认我当前立足点的
q*x
205 楼
赞大鱼~
我是觉得人有多面,网络和现实的表现不同,有的人是自然,有的人是刻意。
我是觉得人有多面,网络和现实的表现不同,有的人是自然,有的人是刻意。
p*n
219 楼
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仅限于原核生物,即细菌和蓝绿藻。有些固氮微生物,如蓝绿藻自
生于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中,其他则群生于寄生植物的根际,其中对高等植物最为重要
的有与豆科植物或结瘤的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三种
固氮体系,即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体系。三种固氮体系中,能源和固氮能力
都存在明显差异。共生体系由于固氮微生物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固氮能
源,其固氮能力最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近2000个种中约有15%具有共生固氮系统
,其中近300种豆科植物中有90%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如大豆、蚕豆、三叶草、苜蓿
与根瘤菌的共生,是农业中最重要的共生体系。在森林和林地中有8个科23个属的植物
与固氮微生物形成共生体系。如赤杨属(Alnus)和蓟木属(Ceanothus)与放线菌之间形成
结瘤共生体系。这些非豆科植物是缺氮土壤的先锋植物。
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是由于根瘤菌侵入根部后形成的,根瘤是固氮的场所。根瘤菌侵入
寄主的过程很复杂。在根瘤菌入侵寄主根毛或表皮细胞之前,土壤中的根瘤菌是一种不
能运动的小球菌。由于植物根分泌物(氨基酸、维生素)的影响,这些小球菌产生鞭毛,
具有移动侵入寄主的能力。根瘤菌在根表面分泌某种未知物质(分子)使根毛弯曲。这种
物质的分泌受到根释放成分(如类黄酮)的促进。此后,根瘤菌分泌酶溶解根毛细胞壁,
根瘤菌随即由此处侵入根毛,根毛形成侵染丝(infectionthread)。根瘤菌在侵染丝中
大量繁殖随侵染丝进入皮层。根瘤菌被释放到皮层细胞质中,刺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形
成根瘤(root nodule)。根瘤中大部分为含有根瘤菌的四倍体细胞,只有少部分为未被
侵染的二倍体细胞。成熟根瘤中的根瘤菌失去鞭毛而成为不能移动的类菌体(bacteriod
),一个典型的根瘤细胞中通常含有数千个类菌体,这些类菌体在细胞内聚成一个个小
群体,每个小群体有数个类菌体组成(大豆根瘤中为4~6个)。每群体外面有一层膜包着
,此膜称为类菌体外周膜(peribacteroid membrane),在此膜与类菌体之间的空间称为
类菌体外周空间(peribacteriodspace)。在类菌体外周膜以外的细胞质中存在着豆血红
蛋白(leghemoglobin)。此蛋白含有红色的血红素基团(hemegroup)。据认为豆血红蛋白
的作用是为类菌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供应氧。因为类菌体的呼吸作用需要氧,但过多
的氧则会抑制催化氮素固定的固氮酶的活性。
根瘤中的固氮作用只在类菌体内进行。寄主植物向类菌体供给碳水化合物,主要形式是
蔗糖。类菌体利用这些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电子和ATP,将N2还原成NH4+。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清楚啊,只是抬杠,科普下吧。
生于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中,其他则群生于寄生植物的根际,其中对高等植物最为重要
的有与豆科植物或结瘤的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三种
固氮体系,即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体系。三种固氮体系中,能源和固氮能力
都存在明显差异。共生体系由于固氮微生物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固氮能
源,其固氮能力最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近2000个种中约有15%具有共生固氮系统
,其中近300种豆科植物中有90%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如大豆、蚕豆、三叶草、苜蓿
与根瘤菌的共生,是农业中最重要的共生体系。在森林和林地中有8个科23个属的植物
与固氮微生物形成共生体系。如赤杨属(Alnus)和蓟木属(Ceanothus)与放线菌之间形成
结瘤共生体系。这些非豆科植物是缺氮土壤的先锋植物。
豆科植物根上的根瘤是由于根瘤菌侵入根部后形成的,根瘤是固氮的场所。根瘤菌侵入
寄主的过程很复杂。在根瘤菌入侵寄主根毛或表皮细胞之前,土壤中的根瘤菌是一种不
能运动的小球菌。由于植物根分泌物(氨基酸、维生素)的影响,这些小球菌产生鞭毛,
具有移动侵入寄主的能力。根瘤菌在根表面分泌某种未知物质(分子)使根毛弯曲。这种
物质的分泌受到根释放成分(如类黄酮)的促进。此后,根瘤菌分泌酶溶解根毛细胞壁,
根瘤菌随即由此处侵入根毛,根毛形成侵染丝(infectionthread)。根瘤菌在侵染丝中
大量繁殖随侵染丝进入皮层。根瘤菌被释放到皮层细胞质中,刺激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形
成根瘤(root nodule)。根瘤中大部分为含有根瘤菌的四倍体细胞,只有少部分为未被
侵染的二倍体细胞。成熟根瘤中的根瘤菌失去鞭毛而成为不能移动的类菌体(bacteriod
),一个典型的根瘤细胞中通常含有数千个类菌体,这些类菌体在细胞内聚成一个个小
群体,每个小群体有数个类菌体组成(大豆根瘤中为4~6个)。每群体外面有一层膜包着
,此膜称为类菌体外周膜(peribacteroid membrane),在此膜与类菌体之间的空间称为
类菌体外周空间(peribacteriodspace)。在类菌体外周膜以外的细胞质中存在着豆血红
蛋白(leghemoglobin)。此蛋白含有红色的血红素基团(hemegroup)。据认为豆血红蛋白
的作用是为类菌体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供应氧。因为类菌体的呼吸作用需要氧,但过多
的氧则会抑制催化氮素固定的固氮酶的活性。
根瘤中的固氮作用只在类菌体内进行。寄主植物向类菌体供给碳水化合物,主要形式是
蔗糖。类菌体利用这些糖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电子和ATP,将N2还原成NH4+。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清楚啊,只是抬杠,科普下吧。
p*n
220 楼
心肌和骨髓细胞有很弱的再生能力。基本原则,分化越完全的细胞再生能力越弱。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 是指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
类细胞就像新陈代谢一样周期性更换。病理性损伤时,常常表现为再生性修复。属于此
类细胞的有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等。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 这类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在生理情况下是处在细
胞周期的静止期(G0),不增殖。但是当受到损伤或刺激时,即进入合成前期(G1),
开始分裂增生,参与再生修复。
属于此类细胞的有各种腺体及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粘膜
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是指不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此类细胞出生后即脱离
细胞周期,永久停止有丝分裂。属于此类的有神经细胞(包括中枢的神经元和外周的节
细胞),另外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再生能力也极弱,没有再生修复的实际意义,一旦
损伤破坏则永久性缺失,代之以瘢痕性修复。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印象里心肌细胞也是这样。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 是指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
类细胞就像新陈代谢一样周期性更换。病理性损伤时,常常表现为再生性修复。属于此
类细胞的有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等。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 这类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在生理情况下是处在细
胞周期的静止期(G0),不增殖。但是当受到损伤或刺激时,即进入合成前期(G1),
开始分裂增生,参与再生修复。
属于此类细胞的有各种腺体及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粘膜
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永久性细胞(permanent cells) 是指不具有再生能力的细胞,此类细胞出生后即脱离
细胞周期,永久停止有丝分裂。属于此类的有神经细胞(包括中枢的神经元和外周的节
细胞),另外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再生能力也极弱,没有再生修复的实际意义,一旦
损伤破坏则永久性缺失,代之以瘢痕性修复。
【在 e***d 的大作中提到】
: 印象里心肌细胞也是这样。
e*d
221 楼
“产生电子和ATP,将N2还原成NH4+”
----
ATP 是三磷酸腺苷吗?
所以我们人只要有一个让固氮菌寄生的子系统就好了?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仅限于原核生物,即细菌和蓝绿藻。有些固氮微生物,如蓝绿藻自
: 生于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中,其他则群生于寄生植物的根际,其中对高等植物最为重要
: 的有与豆科植物或结瘤的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三种
: 固氮体系,即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体系。三种固氮体系中,能源和固氮能力
: 都存在明显差异。共生体系由于固氮微生物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固氮能
: 源,其固氮能力最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近2000个种中约有15%具有共生固氮系统
: ,其中近300种豆科植物中有90%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如大豆、蚕豆、三叶草、苜蓿
: 与根瘤菌的共生,是农业中最重要的共生体系。在森林和林地中有8个科23个属的植物
: 与固氮微生物形成共生体系。如赤杨属(Alnus)和蓟木属(Ceanothus)与放线菌之间形成
: 结瘤共生体系。这些非豆科植物是缺氮土壤的先锋植物。
----
ATP 是三磷酸腺苷吗?
所以我们人只要有一个让固氮菌寄生的子系统就好了?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具有生物固氮能力的仅限于原核生物,即细菌和蓝绿藻。有些固氮微生物,如蓝绿藻自
: 生于陆地或水域生态系统中,其他则群生于寄生植物的根际,其中对高等植物最为重要
: 的有与豆科植物或结瘤的非豆科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主要有三种
: 固氮体系,即共生固氮、联合固氮和自生固氮体系。三种固氮体系中,能源和固氮能力
: 都存在明显差异。共生体系由于固氮微生物直接从寄主植物获得碳水化合物作为固氮能
: 源,其固氮能力最强。豆科(Leguminosae)植物近2000个种中约有15%具有共生固氮系统
: ,其中近300种豆科植物中有90%与根瘤菌共生形成根瘤。如大豆、蚕豆、三叶草、苜蓿
: 与根瘤菌的共生,是农业中最重要的共生体系。在森林和林地中有8个科23个属的植物
: 与固氮微生物形成共生体系。如赤杨属(Alnus)和蓟木属(Ceanothus)与放线菌之间形成
: 结瘤共生体系。这些非豆科植物是缺氮土壤的先锋植物。
a*3
223 楼
...
老大你好唐啦~~~~~~咔咔咔~~~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心肌和骨髓细胞有很弱的再生能力。基本原则,分化越完全的细胞再生能力越弱。
: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 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 是指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
: 类细胞就像新陈代谢一样周期性更换。病理性损伤时,常常表现为再生性修复。属于此
: 类细胞的有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等。
: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 这类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在生理情况下是处在细
: 胞周期的静止期(G0),不增殖。但是当受到损伤或刺激时,即进入合成前期(G1),
: 开始分裂增生,参与再生修复。
: 属于此类细胞的有各种腺体及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粘膜
: 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老大你好唐啦~~~~~~咔咔咔~~~
【在 p****n 的大作中提到】
: 心肌和骨髓细胞有很弱的再生能力。基本原则,分化越完全的细胞再生能力越弱。
: 按再生能力的强弱,可将人体细胞分为三类:
: 不稳定性细胞(labile cells) 是指一大类再生能力很强的细胞。在生理情况下,这
: 类细胞就像新陈代谢一样周期性更换。病理性损伤时,常常表现为再生性修复。属于此
: 类细胞的有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被覆细胞等。
: 稳定性细胞(stable cell) 这类细胞有较强的潜在再生能力。在生理情况下是处在细
: 胞周期的静止期(G0),不增殖。但是当受到损伤或刺激时,即进入合成前期(G1),
: 开始分裂增生,参与再生修复。
: 属于此类细胞的有各种腺体及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如消化道、泌尿道和生殖道等粘膜
: 腺体,肝、胰、涎腺、内分泌腺、汗腺、皮脂腺实质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等。
i*a
249 楼
网络与我而言,非常真实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w*s
253 楼
通篇都是我我我。。。哈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在 G*******h 的大作中提到】
: 完美和完成胶着多日。今天,我宣布完成胜出 :)
: ===============================================================
: 网络的整体太复杂庞大,先从网络社交开始吧。
: 读书和上网是我目前接收信息的主要方式,很少电视和广播,基本没有报纸和杂志,所
: 以我需要拥有对网络信息进行判别的基本能力。
: 这条信息是真是假?这个ID是“好”是“坏”?一层网络相隔之后,原信息在多大的真
: 实程度上被传递了呢?
: 思考网络社交这个问题的时候,偶然地想起数学家去做消防员的笑话“这样问题被简化
: 为我之前已经解决的那个了。”
: 于是我也把“网络社交”问题转化为一个心理学中经常谈论的人格问题。这种类比的好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