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html中的href# Programming - 葵花宝典
z*i
1 楼
Jazz对乐器其实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什么乐器都可以演奏Jazz。但是有一些乐器由于历
史和乐器本身的特点,格外受到Jazz musician的偏爱。比如saxophone, trumpet,
cornet, trombone, clarinet, piano, bass, guitar, drum……等等。每一种乐器里
面又有细分,比如saxphone里面有alto, baritone, soprano, tenor。而且乐器也经常
被musicians不断发展,基本的drum,逐渐的变成了snare drum, 而且慢慢加入了pedal
,cymbals, electronics…… ,you name it.
音色,音高,速度,和弦,转音,变化…… 每种乐器,包括人声,都有非常显著和清
晰的特色。在Jazz里面,这些特色是被有意放大强调的。也就是说,相比古典音乐,特
别是symphony等形式的大规模的harmony的合作,Jazz更多体现的是小场子里非常注意
突出音乐家和乐器个性的音乐形式。即便是在上世纪20,30年代所谓的big-band 时代
,演出时候被强调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本质上还是乐器或者歌手一段接一段明
确的solo - individual voice.
通常在比较东西的时候,最好有一定的常量,因为这样有一定的基础好比较感觉的异同
,所以这次我们选则一个jazz standard来体会一下所谓Individual voice对同一个歌
曲的演绎,特别是通过乐器特点进行的rhythm change和melody improvisation。
所谓standard,就是在Jazz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歌儿/曲子,被不断
的重新练习,演绎,成为几乎每个Jazz Musician几乎不想就能演奏或者improvise的作
品。这些作品既可以是Jazz composition, 也可以是其他的老的作品经常被Jazz
musician 拿来改的。因为太熟悉了,所以被称作Standard。 庾澄庆去年在我是歌手说
有很多中文歌曲很棒,他的一个理想就是穷尽余生把这些歌儿都改改,重新创作,其实
里面就有点这个意思,其实做的多了也就是所谓经典化的过程,《Great American
Song Book》的中文翻版,《Great Chinese Song Book》。这个事情挺有意义的,因为
所谓创作不仅仅是石破天荒的原创,总是有一些东西要建立在已有的东西上,或者顺着
变化,或者反着颠覆。闭门造车是不太可能的。
扯远了,回来说《Misty》。这是一首比较经典的Jazz Standard ,创作者是pianist
Erroll Garner (1954)。整个歌曲是个典型的ballad form, 非常规矩的AABA模式 ,
主题-主题-桥段-主题。(其实仔细留心一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
歌词如下:
(A)
Look at me, I'm as helpless as a kitten up a tree;
And I feel like I'm clingin' to a cloud,
I can' t understand
I get misty, just holding your hand.
(A)
Walk my way,
And a thousand violins begin to play,
Or it might be the sound of your hello,
That music I hear,
I get misty, the moment you're near.
(B)
Can't you see that you're leading me on?
And it's just what I want you to do,
Don't you notice how hopelessly I'm lost
That's why I'm following you.
(A)
On my own,
When I wander through this wonderland alone,
Never knowing my right foot from my left
My hat from my glove
I'm too misty, and too much in love.
(Coda)
Too misty,
And too much In love.....
我们先来听一个人声的,再一次有请Ella Fitzgerald -- 真是中规中矩,一个字,醇
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ouJdvB80U
然后同样是人声,听听Sarah Vaughn的版本 – 这个演绎里面就有强烈的黑人音乐
soulful 的风格 。 顺便也注意一下她开始多紧张,然后唱起来多么放松,特别是最后
多么的开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9IBZaydQ
接下来是歌曲的原作者Erroll Garner的钢琴版本,前面有大段的intro,大概33秒以后
才开始进入熟悉的主题的pattern。 这个演绎大段的钢琴即兴的solo,几乎类似1900里
面的炫技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tAU3GM9XI
再来听the quintessential Jazz instrument - Sax. by Stan Getz。 这个风格可能
是大家最熟悉的那种“jazz”风格,低声呢喃的感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np1zhRar0
一个band好几个乐器怎么办? 很简单,一个一个来……小号, sax, 电吉他逐个即兴
solo,特别是中间(4分钟)时候的电吉他,主题已经被improvise的很弱,跑得很远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8hYIVEHHM
同样是一首曲子,但是只有一把吉他的演绎,一下子变成天蓝海蓝的地中海的风格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xU0TzdMbM
再换另一个乐器,好像有人说过只要有手风琴, 我们就在巴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5WqWziH7k
半音阶口琴,小清新,反差的是这大哥的造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CXEgnf94g
居然找到一个亚洲美女……不过严格说唱的还是保守太过拘谨了一点,基本没怎么天马
行空的跑,跟钢琴也没什么call and response的互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8J-uFoq8s
一连串下来,希望没有审美疲劳。所以最后我们在回来听听原来听过一遍的So What。
与上次注意听swing和polyrhythm有所不同,这次我们试试注意听听里面trumpet,sax,
piano,bass,drum/cymbal各自的音乐特点和彼此之间的交替的配合, call and
response,独白,对话,提问,回答,合唱。 顺便提醒,你能听出来这首为什么叫So
What么? “So~ What” “So~ What”It is literally a line of lyrics, sung by
different instruments, instead of a singer,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ou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C8nqT6Rrk
其实利用Youtube的强大的搜索功能,我们不但可以轻松找资源像上面一样横着听
individual voice 怎样演绎同一个主题,也可以纵着听一个乐队乐手乐器针对自己的
特点和想法去演绎不同的主题。很简单,直接到NEA Jazz Master List上随便找个名字
,然后就可以去youtube他或她的playlist了。
http://arts.gov/honors/jazz/year-all
********************************************************************
小结:开头5篇主要想达成的目的还是为了介绍Jazz的特点,特别是感性的直观的感觉
。从下一章开始准备变换一下节奏,回头进入Jazz的历史发展和认识些人。
史和乐器本身的特点,格外受到Jazz musician的偏爱。比如saxophone, trumpet,
cornet, trombone, clarinet, piano, bass, guitar, drum……等等。每一种乐器里
面又有细分,比如saxphone里面有alto, baritone, soprano, tenor。而且乐器也经常
被musicians不断发展,基本的drum,逐渐的变成了snare drum, 而且慢慢加入了pedal
,cymbals, electronics…… ,you name it.
音色,音高,速度,和弦,转音,变化…… 每种乐器,包括人声,都有非常显著和清
晰的特色。在Jazz里面,这些特色是被有意放大强调的。也就是说,相比古典音乐,特
别是symphony等形式的大规模的harmony的合作,Jazz更多体现的是小场子里非常注意
突出音乐家和乐器个性的音乐形式。即便是在上世纪20,30年代所谓的big-band 时代
,演出时候被强调和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实本质上还是乐器或者歌手一段接一段明
确的solo - individual voice.
通常在比较东西的时候,最好有一定的常量,因为这样有一定的基础好比较感觉的异同
,所以这次我们选则一个jazz standard来体会一下所谓Individual voice对同一个歌
曲的演绎,特别是通过乐器特点进行的rhythm change和melody improvisation。
所谓standard,就是在Jazz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很多耳熟能详的歌儿/曲子,被不断
的重新练习,演绎,成为几乎每个Jazz Musician几乎不想就能演奏或者improvise的作
品。这些作品既可以是Jazz composition, 也可以是其他的老的作品经常被Jazz
musician 拿来改的。因为太熟悉了,所以被称作Standard。 庾澄庆去年在我是歌手说
有很多中文歌曲很棒,他的一个理想就是穷尽余生把这些歌儿都改改,重新创作,其实
里面就有点这个意思,其实做的多了也就是所谓经典化的过程,《Great American
Song Book》的中文翻版,《Great Chinese Song Book》。这个事情挺有意义的,因为
所谓创作不仅仅是石破天荒的原创,总是有一些东西要建立在已有的东西上,或者顺着
变化,或者反着颠覆。闭门造车是不太可能的。
扯远了,回来说《Misty》。这是一首比较经典的Jazz Standard ,创作者是pianist
Erroll Garner (1954)。整个歌曲是个典型的ballad form, 非常规矩的AABA模式 ,
主题-主题-桥段-主题。(其实仔细留心一下绝大部分的流行歌曲,基本都是这个模式)
。
歌词如下:
(A)
Look at me, I'm as helpless as a kitten up a tree;
And I feel like I'm clingin' to a cloud,
I can' t understand
I get misty, just holding your hand.
(A)
Walk my way,
And a thousand violins begin to play,
Or it might be the sound of your hello,
That music I hear,
I get misty, the moment you're near.
(B)
Can't you see that you're leading me on?
And it's just what I want you to do,
Don't you notice how hopelessly I'm lost
That's why I'm following you.
(A)
On my own,
When I wander through this wonderland alone,
Never knowing my right foot from my left
My hat from my glove
I'm too misty, and too much in love.
(Coda)
Too misty,
And too much In love.....
我们先来听一个人声的,再一次有请Ella Fitzgerald -- 真是中规中矩,一个字,醇
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ouJdvB80U
然后同样是人声,听听Sarah Vaughn的版本 – 这个演绎里面就有强烈的黑人音乐
soulful 的风格 。 顺便也注意一下她开始多紧张,然后唱起来多么放松,特别是最后
多么的开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J-9IBZaydQ
接下来是歌曲的原作者Erroll Garner的钢琴版本,前面有大段的intro,大概33秒以后
才开始进入熟悉的主题的pattern。 这个演绎大段的钢琴即兴的solo,几乎类似1900里
面的炫技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_tAU3GM9XI
再来听the quintessential Jazz instrument - Sax. by Stan Getz。 这个风格可能
是大家最熟悉的那种“jazz”风格,低声呢喃的感觉。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6np1zhRar0
一个band好几个乐器怎么办? 很简单,一个一个来……小号, sax, 电吉他逐个即兴
solo,特别是中间(4分钟)时候的电吉他,主题已经被improvise的很弱,跑得很远了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18hYIVEHHM
同样是一首曲子,但是只有一把吉他的演绎,一下子变成天蓝海蓝的地中海的风格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xU0TzdMbM
再换另一个乐器,好像有人说过只要有手风琴, 我们就在巴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a5WqWziH7k
半音阶口琴,小清新,反差的是这大哥的造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ZCXEgnf94g
居然找到一个亚洲美女……不过严格说唱的还是保守太过拘谨了一点,基本没怎么天马
行空的跑,跟钢琴也没什么call and response的互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8J-uFoq8s
一连串下来,希望没有审美疲劳。所以最后我们在回来听听原来听过一遍的So What。
与上次注意听swing和polyrhythm有所不同,这次我们试试注意听听里面trumpet,sax,
piano,bass,drum/cymbal各自的音乐特点和彼此之间的交替的配合, call and
response,独白,对话,提问,回答,合唱。 顺便提醒,你能听出来这首为什么叫So
What么? “So~ What” “So~ What”It is literally a line of lyrics, sung by
different instruments, instead of a singer, at different times throughou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EC8nqT6Rrk
其实利用Youtube的强大的搜索功能,我们不但可以轻松找资源像上面一样横着听
individual voice 怎样演绎同一个主题,也可以纵着听一个乐队乐手乐器针对自己的
特点和想法去演绎不同的主题。很简单,直接到NEA Jazz Master List上随便找个名字
,然后就可以去youtube他或她的playlist了。
http://arts.gov/honors/jazz/year-all
********************************************************************
小结:开头5篇主要想达成的目的还是为了介绍Jazz的特点,特别是感性的直观的感觉
。从下一章开始准备变换一下节奏,回头进入Jazz的历史发展和认识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