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b*y
1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位远房亲戚的帮助。母亲说:“你都20多岁了,还这样依赖父母,走上社会怎么办?要
学着办事情,自己去找他,你小时候他见过的。“ 我没有办成。四处碰壁半年多,对自
己失望到极点。最后找到的工作虽然不理想,毕竟可以养活自己了。我努力照着母亲的期
望学习人情世故。
23岁生活和
avatar
b*t
2
我觉得你父母真的和美国父母差不多, 都是在鼓励你, 不给你压力, 让你去选自己喜欢的
路. 当然了, 自己选择就会有选错的时候, 这也是自己能不断成长的愿因. 是不是你的中
国朋友们, 她们的父母都会很关心她们, 会时不时问寒问暖的, 相反自己却要一个人拼搏
, 自己心里就会不大舒服? 还有就是, 在自己选择错误后, 是不是你这种感觉特别明显?
是不是会想, 如果是父母为我作了这个选择, 即使也错了, 自己会更好受一点, 因为不是
自己做的选择, 有理由不会太难过! 我觉得你的压力很大, 一直在想给自己寻找一个能
解释的过去的理由. 因为现在所有的一切, 包括物质上的充裕, 精神上的压力, 都是自己
选择的结果. 你应该找个途径解压.
你父母这件事情上, 你要这么想, 他们能把你养大成人, 供吃供穿, 相对与一些差一点的
家庭来说, 已经很不错了. 你应该充满感激才是. 当然父母不可能是你心目中的那个父母
, 不可能什么事情都帮你做好, 你不能因为这个而对他们有心结.
随便说点, 可能会词不答意!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avatar
m*h
3
我基本同意BodyArtist的分析,但是我认为问题根本不在父母
和你的关系上。我也有过达到忧郁症标准的时期,你的父母
再不帮你也没有严重到导致忧郁症的程度。这也是为什么大家
都劝你不要放在心上的原因。
你的clinic depression一定另有主要原因
而且你也知道这个原因。但是如果由於客观原因无法(在短期
内)得到改善的话就很容易给自己找其他次要的原因,从而得到
心理上的安慰。似乎如果“想通了“就能解决一些问题。
从我的观点看来,你的父母虽然没有让你官运亨通家财万贯
(二老已经受到下岗威胁我也不认为他们当年能帮上什么忙)
但是教会了你正直独立做人。这两样东西千金不换,甭管老中
老美。当然特权阶级除外,他们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工人农民
知识分子再怎么折腾也没用,还落一个小市民气。所以不要去
幻想。但是我们老中家里是不太讲究感情交流。一说话就是
“我们爱你,但是。。。”但是,但是,但是得前功尽弃 。。。
肢体上打是疼,骂是爱,语言上直来直去,为子女鞠躬尽瘁还
不卖好。这只能说是他们那一代人就这么教育出来的,他们的
人性,母性都被制度化的压抑了。现在跟资本主义国家整天
煽情来煽情去的环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avatar
v*l
4
该从妈妈的角度想一下。
也许知女莫过母呢,也许你是喜欢完美型的人,妈妈所以不想给你任何压力,因为你自己
给自己的压力就够大了。看看你无意中用了多少negative的词汇:发愣,耻笑,糊里糊涂
,怨天尤人,自责。。。其实是你敏感的缘故,而你妈妈深知这一点,害怕她的任何建议
和要求又给你新的压力。是啊,只要你高兴,这其实是最高的一种母爱了,当我有了孩子
的时候才体会到这一点。
还有,妈妈的希望你独立,也可能是她自己的经验和教训所致。妈妈她自己对她的一生是
如何评价呢?她有哪些遗憾?如果了解这些,希望你们的误会会少些。
天下没有完美的妈妈,因为妈妈也是人,也有她的失去的梦想,更有她的局限和不足,甚
至在需要面前也不得不偶尔自私,同时她还是妻子,女儿,姐妹,以及别的孩子的妈妈。
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女儿的爱也不完全。爱她,因为她是妈妈,就够了。
我曾经是很自私的女儿,记得从前没有合体衣服穿的难受,记得妈妈的土腔带给我的尴尬
,记得穷的滋味,却忘了妈妈已经尽力了。现在孩子生下来,当我刚想坐下来喘口气她又
哭闹时,我明白,世上有妈妈就够了,妈妈都尽力了,真的,即使不能满足儿女。而妈妈
们总是在想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avatar
w*y
5
一方面,那个年代的父母受环境影响很大,结婚生孩子之类的决定受社会,组织,街道
大妈,家庭,甚至是政治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的视野也只有这么宽。孩子生下来以
后,除了养育带来负担,很少父母真正地很关心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加之我们的传统
和国情向来极少宣扬对孩子的尊重。我小时候,连穿什么衣服自己都做不了主。我妈妈
长期明目张胆地看我的日记,信件,甚至我读到大学,我妈还拆我的信,在我不知道的
情况下,又私自扔掉这些信件。说什么不想影响我学习。我爸在我们小的时候,常常爆
打我哥,因为他认为男孩子就是要打才成器。虽然我没有挨打,但一丁点爱美之心也被
无情地扼杀,很大了还穿我哥的旧衣服。但是他们仍然认为他们是正确无比的。我们不
能用美国的方式来看他们,否则不知道多少中国父母要沦为阶下囚。比较好的做法是首
先理解他们的局限,同情他们的经历,比如我爸就是被我奶奶一鞭子一鞭子鞭策大的,
我爸五六十了头发花白还无比怀念我奶奶。打有时候也是一种爱。我想既然是自己的父
母,能够妥协的尽量妥协,不能妥协的,找一个适合的方式沟通一下。退一步,说不定
海阔天空。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avatar
m*a
6
我妈妈从小管我很严格,很严肃。我小时候很可爱,可是我妈妈从来不给我买蝴蝶结,不
给我买好看的衣服。我每天穿着校服或是运动服,上高中之前没有买过皮鞋。我妈妈就把
我象个男孩子一样养。我照照镜子,她就很担心,说我喜欢漂亮了要“变质”了,学习成
绩要下降了什么的。但是学习和生活上她从不管我,我那时候经常不吃早饭去上课,家里
也没为我订过牛奶,奶粉也没有。我初中是长跑运动员,身体很好,后来因为学习压力和
营养不良高中后体质变得很差。但是她对我说话的方式,性格,与同学的交往管得很严格
,什么都要向她汇报。到了大学我不会跟男孩子交往,她跟我说不能交男朋友不许去舞厅
,我就没有男朋友。我从小就很听她的话,考大学我想考军医大,她说以后不好,我就不
报,改报热门的经贸类专业。她说要我回老家工作,我就回老家工作。她说要我帮家里买
房子,我就把工作四年的积蓄全给了父母,我说钱不够买小点,她说她的同事都是买130
多平方米的,我们只好贷款买120平方米的房子在最好的社区。每年我给妈妈买好几件好
衣服。一家三口衣服都是自己洗的,我妈妈没帮我买过任何一件衣服和东西,她说她不会
买年轻人的衣服。家里的日用品都是我跑
avatar
l*r
7
那样心结的形成有时候真是讲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可能只是儿童时候一些小事的积累。
但那些小事忘记了,结果只留下一个负面的印象,于是对继续经历的任何事情都拿负面
的眼光去看,于是心结就越来越大。
我一个学心理的朋友,现在已经在德州的baylor做assist. prof了,她很长时间里不明
白自己为什么始终感觉孤独。大概3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明白了是3,4岁的时候自己
一个人在家,只有积木可以面对而造成的影响。知道以后,她的结就打开了,内心一下放
松了,对她的父母和姐姐,甚至生活也都重新爱了。
我自己也是这样,直到高中才因为父母无数次的爱我的体现,才最终对父母建立了信任。
我对于这个现象非常迷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那么晚才对父母有全部的信任。因为我的
父母在我成长过程里付出太多太多:很小时候,我学琴的老师就说过,象他们那样的父
母我们整个城市都很难再有了;高中下雪天,我爸拉着我的手送我上学;大三我发烧,
中午一个电话,我爸下午就坐飞机到了北京,后来陪了我一个星期;等等等等,这样的
事情太多太多。而且我妈妈是非常开明的人,我中学要好的同学还有现在的LG,都一致
认为跟我妈交流没有代沟的。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18岁的时候,面对高考志愿表发愣,母亲说:“你喜欢什么都行,父母对你没要求。18岁
: 该独立了,人家美国的孩子18岁以后再依赖父母,都被人耻笑的。“ 于是自己填了。
: 19岁,糊里糊涂一年后,发现专业和学校都远非想象的样子,郁闷。母亲说:“上个大学
: 就行了,你自己选的,怨天尤人的人不是好人。" 于是很自责。
: 20岁交了男朋友,小心翼翼问是否要带他回去让你们看看。母亲说:“不用了,只要你喜
: 欢就行。" 所有室友羡慕不已。“你妈妈好开明啊。" “你妈妈好爱你啊。" 得意之余
: 对自己的选择反而莫名犹疑。
: 21岁考虑毕业问题了,母亲说:“我养儿女不是为了防老,我们老了也不靠你们。你愿
: 意回来工作就回来,愿意留S市也行。只要你高兴我们就高兴。“我很感动。
: 22岁意识到大学和专业在那所大城市不好找工作,回去更没有工作机会。希望能得到一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