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从家书看知识分子的—父子情(1)
avatar
从家书看知识分子的—父子情(1)# Reader - 书香世家
s*e
1
1999.8.8联合副刊
周质平
五四这一代的新派人物,讲到父母子女关系,都善于发大议论,讲大道理,什么
「易卜生主义」、「个人主义」、「妇女解放」、「婚姻自由」、「人格独立」
等等,都有宏论,但真正身体力行,做个好父亲的却无几人……
一、 传统尺牍中的家书

尺牍在中国历代文集中,是极重要的一部分。一般说来,尺牍不同于文告宣言式的
官样文章,比较能体现作者性情。如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的尺牍,如晚明李贽(卓吾)、
袁宏道(中郎)三兄弟的尺牍,如清代袁枚《小仓山房尺牍》大致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尺牍之中,又有家书一体,一般又分为「禀父母」、「谕子」、「示弟」几类。近
代家书中,较为人所熟知的,当推《郑板桥家书》和《曾国藩家书》。郑板桥家书
虽不多,但流通甚广。至于曾国藩家书,其中有几通写给儿子纪泽和〈致澄弟沅弟
季弟〉的信,几乎与〈朱柏庐治家格言〉有同等的地位,有几篇甚至选入中小学课
本,作为修身、治学的格言来读。
郑板桥的〈与舍弟书十六通〉和曾国藩的家书,在行文上虽不失亲切,但态度上却
不免道貌。尤其是曾国藩的〈谕纪泽〉,总是让我想起「庭训」。无论讲的是修身
也好,治学也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