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之三八# Reader - 书香世家
R*g
1 楼
好像是突然之间,吃就成了一件非常文化的事,众多老笔杆子都纷纷摇笔写起了吃来
骗读者的钱,电视里面也陆续做起了饮食节目来争取广告费,就连麦兜的妈妈都搞起了纸
包鸡包纸倒特奈特来。
其中一些老先生们的文章,初读起来是颇有兴味,多读了几本之后,发现讲来讲去,
都是那几家馆子,那些个菜。像徐城北、唐振常、赵珩几位,都是在北京呆过的,相互间
可能都还认识,所以连带着吃过的馆子,遇见的名人,听来的掌故都差不多。我只在北京
呆过一个礼拜,吃过几次不出名的小馆子,可几本读下来,北京那些老字号,像什么“烤
肉宛、烤肉季”、“马克西姆”、“信远斋”、“谭家菜”等等我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更
别提“全聚德”“东来顺”这些已经普及化了的老字号了。
我的饮食文化之开蒙,陆文夫的《美食家》功不可没。其实大多数人(年纪大于等于
我的)都是从这本书才开始对饮食文化有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认识的。此文庄周的《齐人
物论》有评论如下:
陆文夫《美食家》(中篇小说)中国不少当代小说都遗憾地有一种报纸病,即如果你在第
一时间阅读它,会读得津津有味,搁的时间稍长,立刻味道大坏,甚至完全不明白作者在
说些什么。这
骗读者的钱,电视里面也陆续做起了饮食节目来争取广告费,就连麦兜的妈妈都搞起了纸
包鸡包纸倒特奈特来。
其中一些老先生们的文章,初读起来是颇有兴味,多读了几本之后,发现讲来讲去,
都是那几家馆子,那些个菜。像徐城北、唐振常、赵珩几位,都是在北京呆过的,相互间
可能都还认识,所以连带着吃过的馆子,遇见的名人,听来的掌故都差不多。我只在北京
呆过一个礼拜,吃过几次不出名的小馆子,可几本读下来,北京那些老字号,像什么“烤
肉宛、烤肉季”、“马克西姆”、“信远斋”、“谭家菜”等等我都已经耳熟能详了,更
别提“全聚德”“东来顺”这些已经普及化了的老字号了。
我的饮食文化之开蒙,陆文夫的《美食家》功不可没。其实大多数人(年纪大于等于
我的)都是从这本书才开始对饮食文化有了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认识的。此文庄周的《齐人
物论》有评论如下:
陆文夫《美食家》(中篇小说)中国不少当代小说都遗憾地有一种报纸病,即如果你在第
一时间阅读它,会读得津津有味,搁的时间稍长,立刻味道大坏,甚至完全不明白作者在
说些什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