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一农民8个月偷逃过路费368万 被判无期# Returnee - 海归
b*k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河南一农民8个月偷逃过路费368万 被判无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1 11:03:18 2011, 美东)
河南一农民购买假军用车牌经营运送沙石业务,8个月内获利20余万,骗免过路费368万
余元。2010年12月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为避免缴纳通行费,河南省禹州市一农民在购买两辆货车后,购买两副假军用车牌经营
运送沙石业务。8个月时间里,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骗免通行费368万余元。2010
年12月被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0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经生
效。
拉沙挣20多万,路费逃368万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时建锋以亲友名义贷款购
买了两辆“斯太尔”自卸货车。买车后,时建锋在禹州的路边看到有办理假军车手续的
电话,“为了不交高速的过路费,多挣钱”,他购买了两套假军用车牌“WJ19-30055”
、“WJ19-30056”,还购置了假军装、假军车行驶证、驾驶证等物品,都是以河南武警
总队许昌支队的名义办理的。
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时建新在郑州高速经营运送沙石业务,主要是从鲁山县下汤
镇至许昌长葛,偶尔也从下汤开至禹州。据他交代,每天跑有二三趟,大概挣有二十多
万元。
逃费的主要发生地是在郑尧高速下汤收费站。2008年年底,该站工作人员对两辆“军车
”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将情况反映给平顶山分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又反映给省公司,
省公司通过省治超办与河南省武警总队进行协调。
2009年1月,河南省武警总队派出军检部门在郑尧高速下汤段,将这两辆军车连同司机
带走。同年6月,省武警总队警备司令部出具了这两辆货车为假冒武警车辆的证明。收
到该证明后,郑尧高速公路的管理公司——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安机关
报案。
根据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通行信息统计表显示,2008年5月4日至2009
年1月1日,两辆货车共计通行2361次,合计逃费金额为人民币3682110元。
2010年12月21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时建锋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2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该案的审判长娄彦伟向《大河报》记者介绍,“主要是(时某)逃费时间长,涉案金额
比较大,还专门办理了各类假手续,从手段、行为、后果来考虑,经过合议庭和审委会
的讨论,最终做出这一判决。”
上述《大河报》报道称,在开庭审理中,时未请代理律师。一审判决后,也未提起上诉
,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晴川认为,平顶山市中院的判决在法律依据上不存在疑问。
平顶山中院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4月10日正式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
、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从同年4
月17日起施行。这一解释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
号牌,骗免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定罪处罚。”
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正是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1月10日,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了有关判决结果的消息
,称之为“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对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的最长刑期判决”。
消息还称,该案“切实维护了高速公路良好的收费秩序和公司的合法权益,确保了高速
公路通行费‘应收不漏’,打击了不法行为,对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起到了强有
力的威慑作用。”
“偷逃过路费”应定何罪?
对于恶意偷逃通行费的违法行为,法有明文规定。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
条规定,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对依法应当交纳而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的车辆,
有权拒绝其通行,并要求其补交应交纳的车辆通行费。
该规定并没有授与行政处罚权,也无任何处罚措施。也就是说,发现司机有偷逃过路费
的行为,只需补缴过路费,并不需要其承担刑事责任。
但在2008年,云南省曾在全国首次规定:偷逃过路费可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据《法制日报》2008年3月31日报道,云南省全部收费公路一年大约收入23.2亿元通行
费,不法分子偷逃近1亿元。为了严厉打击“倒卡”行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
察院、省公安厅就偷逃通行费作出地方性规定:偷逃通行费数额2000元以上的,按诈骗
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这项地方性规定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不少法律界专家和律师提出质疑,认
为就偷逃通行费的行为本身而言,并不构成犯罪。并且呼吁,为消除地方制定刑法之嫌
,建议最高法院对此类行为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规范。
同年4月,《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称,应当审慎对待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定性问题。文
章指出,将此类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打击范围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刑法目前主要对偷逃国家税收的行为设置了明确罪名及刑罚,如偷税罪、逃避
追缴欠税罪等,但所谓过路费或通行费并不属于税收范畴,目前刑法也缺乏专门针对偷
逃此类费用的刑种设置。
二是刑法中的诈骗罪通常是针对普通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诈骗行为,其侵犯的是简单客体
,即公私财物所有权;而偷逃过路费的行为如果能构成犯罪的话,显然是侵犯了复杂客
体,包括侵犯国家对交通规费的管理秩序和财物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若将其纳入侵
犯简单客体的诈骗罪范围,恐怕并不完全吻合。
三是偷逃过路费行为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的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某些差异。诈骗罪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也就是说,诈骗罪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并占为己有,属于“增加利益”
的行为,而偷逃过路费则是属于“减少支出”的行为,与主动诈取行为存在一定区别。
显然,以上种种质疑都未能动摇有关部门严惩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决心。本网记者了解到
,继云南之后,江苏、四川两省公安厅也分别于2009年6月、2010年10月作出规定:对
于严重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河南一农民8个月偷逃过路费368万 被判无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an 11 11:03:18 2011, 美东)
河南一农民购买假军用车牌经营运送沙石业务,8个月内获利20余万,骗免过路费368万
余元。2010年12月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
为避免缴纳通行费,河南省禹州市一农民在购买两辆货车后,购买两副假军用车牌经营
运送沙石业务。8个月时间里,免费通行高速公路2361次,骗免通行费368万余元。2010
年12月被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200万元。目前该判决已经生
效。
拉沙挣20多万,路费逃368万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刑事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时建锋以亲友名义贷款购
买了两辆“斯太尔”自卸货车。买车后,时建锋在禹州的路边看到有办理假军车手续的
电话,“为了不交高速的过路费,多挣钱”,他购买了两套假军用车牌“WJ19-30055”
、“WJ19-30056”,还购置了假军装、假军车行驶证、驾驶证等物品,都是以河南武警
总队许昌支队的名义办理的。
2008年5月至2009年1月间,时建新在郑州高速经营运送沙石业务,主要是从鲁山县下汤
镇至许昌长葛,偶尔也从下汤开至禹州。据他交代,每天跑有二三趟,大概挣有二十多
万元。
逃费的主要发生地是在郑尧高速下汤收费站。2008年年底,该站工作人员对两辆“军车
”的真实身份产生怀疑,将情况反映给平顶山分公司,平顶山分公司又反映给省公司,
省公司通过省治超办与河南省武警总队进行协调。
2009年1月,河南省武警总队派出军检部门在郑尧高速下汤段,将这两辆军车连同司机
带走。同年6月,省武警总队警备司令部出具了这两辆货车为假冒武警车辆的证明。收
到该证明后,郑尧高速公路的管理公司——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向公安机关
报案。
根据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出具的通行信息统计表显示,2008年5月4日至2009
年1月1日,两辆货车共计通行2361次,合计逃费金额为人民币3682110元。
2010年12月21日,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一审判决,时建锋犯诈骗罪,判处无期徒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200万元,追缴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
该案的审判长娄彦伟向《大河报》记者介绍,“主要是(时某)逃费时间长,涉案金额
比较大,还专门办理了各类假手续,从手段、行为、后果来考虑,经过合议庭和审委会
的讨论,最终做出这一判决。”
上述《大河报》报道称,在开庭审理中,时未请代理律师。一审判决后,也未提起上诉
,目前该判决已经生效。
河南国基律师事务所主任李晴川认为,平顶山市中院的判决在法律依据上不存在疑问。
平顶山中院的主要依据是2002年4月10日正式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生产
、买卖武装部队车辆号牌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从同年4
月17日起施行。这一解释的第三条明确规定:“使用伪造、变造、盗窃的武装部队车辆
号牌,骗免养路费、通行费等各种规费,数额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
定罪处罚。”
而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正是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1月10日,河南中原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其官方网站上刊登了有关判决结果的消息
,称之为“目前我省乃至全国对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行为的最长刑期判决”。
消息还称,该案“切实维护了高速公路良好的收费秩序和公司的合法权益,确保了高速
公路通行费‘应收不漏’,打击了不法行为,对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起到了强有
力的威慑作用。”
“偷逃过路费”应定何罪?
对于恶意偷逃通行费的违法行为,法有明文规定。根据《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三十三
条规定,收费公路经营管理者对依法应当交纳而拒交、逃交、少交车辆通行费的车辆,
有权拒绝其通行,并要求其补交应交纳的车辆通行费。
该规定并没有授与行政处罚权,也无任何处罚措施。也就是说,发现司机有偷逃过路费
的行为,只需补缴过路费,并不需要其承担刑事责任。
但在2008年,云南省曾在全国首次规定:偷逃过路费可按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据《法制日报》2008年3月31日报道,云南省全部收费公路一年大约收入23.2亿元通行
费,不法分子偷逃近1亿元。为了严厉打击“倒卡”行为,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
察院、省公安厅就偷逃通行费作出地方性规定:偷逃通行费数额2000元以上的,按诈骗
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
这项地方性规定公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一片哗然。不少法律界专家和律师提出质疑,认
为就偷逃通行费的行为本身而言,并不构成犯罪。并且呼吁,为消除地方制定刑法之嫌
,建议最高法院对此类行为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规范。
同年4月,《检察日报》发表的文章称,应当审慎对待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定性问题。文
章指出,将此类行为纳入刑事犯罪的打击范围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我国刑法目前主要对偷逃国家税收的行为设置了明确罪名及刑罚,如偷税罪、逃避
追缴欠税罪等,但所谓过路费或通行费并不属于税收范畴,目前刑法也缺乏专门针对偷
逃此类费用的刑种设置。
二是刑法中的诈骗罪通常是针对普通社会生活中的一般诈骗行为,其侵犯的是简单客体
,即公私财物所有权;而偷逃过路费的行为如果能构成犯罪的话,显然是侵犯了复杂客
体,包括侵犯国家对交通规费的管理秩序和财物所有权。在这种情况下,若将其纳入侵
犯简单客体的诈骗罪范围,恐怕并不完全吻合。
三是偷逃过路费行为与诈骗罪在犯罪构成的主观和客观方面存在某些差异。诈骗罪是指
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也就是说,诈骗罪行为人通过诈骗手段骗取公私财物并占为己有,属于“增加利益”
的行为,而偷逃过路费则是属于“减少支出”的行为,与主动诈取行为存在一定区别。
显然,以上种种质疑都未能动摇有关部门严惩偷逃通行费行为的决心。本网记者了解到
,继云南之后,江苏、四川两省公安厅也分别于2009年6月、2010年10月作出规定:对
于严重偷逃高速公路通行费的行为,可以以诈骗罪定罪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