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Returnee - 海归
s*u
1 楼
新老海归:“如今是百年一遇的归国好时机”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
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
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
的入选者,2008年归国的他,切身体会到近几年政策的好转。“当年政府给我们归国的
优惠资金扶持仅3万元,而今,广州有‘千人计划’,‘红棉计划’,‘领军人才’等
多项政策,这是百年一遇的好时机。”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说:“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回国,是为了实现梦想和事业
,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永远不晚,只要你下定决心。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调整,所需人才会越来越多,
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认为。
“请不要错过最好的时机”
老海归们认为年轻人回国有优势。“年轻人回来阻力小,而且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耐力和
身体。有人想在国外多呆两年进行积累,但其实积累程度与创业成功并不成正比。”袁
玉宇这么认为。
回国,对拖家带口的海归们来说,问题更集中在伴侣就业和小孩上学。新奥智能能源集
团首席执行官甘中学博士就带着自己太太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国家政策、企业条件都
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两年前从国外归来。曾任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机械工程系教授、
系主任兼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客座科学家、美国海军研究室顾问科学家等职务
。“从回来试试看,到现在辞掉美国的全部职务,”蒋庆说,当时自己在待遇方面也有
很深的考虑。“毕竟都是有家庭的人,待遇太低影响家庭收入不可行,如果待遇太高,
可能又影响工作和同事关系。”
蒋庆说,1985年出国后一直待在国外,工作习惯都在国外形成,回国后的确有些不适应
。“但是,只要确定了大事情,很多小事情都可以忽略。但是我们是抱着理想回国的,
就是想着可以在国内可以有所施展地做些事情。现在在中山大学,觉得很多方面还是非
常顺心的。”他向新海归们说:“这是最好的时机,请不要错过。”
“海归创业不容易”
南阳理工大学的刘博在会上提出希望:归国后对于年轻的海归创业方面给予具体资助,
如在市场份额上,建议保证给予一定的数量。她说“政府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对于创业
的海归而言非常重要,当然,这不是根本。我听很多前辈们说过,创业过程中,资金链
断裂的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出现很负面的影响,所以,还是希望政府可以对海归创业项目
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可以让我们的产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刘博提出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军就在
会上坦言创业不容易,自己“经常睡不着觉!”
“我们的目标是想要千家万户都使用上我们的芯片,但现实中,离目标却非常遥远。”
颜军希望国家对国内的企业有政策上的倾斜,能开特殊板块给海归中小企业上市,支持
海归在国内创业融资。
百润百成创始人许兆然在美国呆了21年,2011年回广州创业,是一位“老海归”。“我
走过了60多个城市,广州是国内创业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广州引才政策做得还不够
认真,比如出现与法律相冲突的政策。政策的制定更重要在于它有多少东西是实在的,
我希望广州市政府能进行调研、重新评估,更好地利用政策发挥广州的天然优势。”他
说。
招贤大打“子女入学”牌
“现在全国都在招才纳贤,我这两年一直在犹豫,如果回国,该选择什么城市?去高校
还是企业呢?或者自己创业?10年以后,也许我也像企业海归一样,当上个主任什么的
?但这又是不是我想要的呢?”昨天的座谈会互动环节上,目前正在法国一家科研机构
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向前辈们坦言自己很纠结。
“你就落户中山大学吧,你来中大,我们为你量身裁衣。会后咱们谈一谈,我们比较适
合你!”老海归、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赶紧抓住“招才纳贤”的机会,向女博士抛
出“绣球”,希望将她纳入“麾下”。会后,他果然找到刘剑淼与她交换名片,并表示
将进一步接洽此事。
“我们暨南大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都是广州最好的。欢迎你们带着孩子回来。当
然,我们暨大也是最好的!”在另一位“准海归”发言后,任职于暨南大学的一名老海
归也赶紧打起了广告,还大打“子女入学”牌。
2011-12-22 南方日报
昨天上午,留交会新老“海归”回国工作恳谈交流会上,入选“千人计划”的老海归们
介绍了自己回国经历和经验。而在互动环节上,新海归也提出了归国前的困惑。中国科
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表示:“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如果没有这种决
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
海归们一般有三种选择:企业、创业和到大学任教研究,选择创业的不在少数。“回国
创业,肯定艰难。市场上,我们海归能做的就是国家、市场急需的产业。”益善生物技
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许嘉森感慨道。
在新老海归互动环节上,来自法国一家科研机构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就在归不归?
归哪里等问题上“纠结”。
在回国的选择上,“如果研究对象产业化前景好,可以选择创业;如果属于基础研究,
则应选择好的研究平台。”广州威格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范群博士分析,“在城
市选择上,不要只看城市给的政策,不要‘有奶就是娘’,要注重城市产业链、市场的
情况。”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袁玉宇是最年轻的80后,为“千人计划”最年轻
的入选者,2008年归国的他,切身体会到近几年政策的好转。“当年政府给我们归国的
优惠资金扶持仅3万元,而今,广州有‘千人计划’,‘红棉计划’,‘领军人才’等
多项政策,这是百年一遇的好时机。”
中山大学校长许宁生说:“回国,就要有干大事的决心。回国,是为了实现梦想和事业
,如果没有这种决心,反而困难重重。”
“回国永远不晚,只要你下定决心。随着国家经济的转型调整,所需人才会越来越多,
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辉博士认为。
“请不要错过最好的时机”
老海归们认为年轻人回国有优势。“年轻人回来阻力小,而且具备创业所需要的耐力和
身体。有人想在国外多呆两年进行积累,但其实积累程度与创业成功并不成正比。”袁
玉宇这么认为。
回国,对拖家带口的海归们来说,问题更集中在伴侣就业和小孩上学。新奥智能能源集
团首席执行官甘中学博士就带着自己太太回国创业。他认为现在国家政策、企业条件都
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两年前从国外归来。曾任加州大学河滨校区机械工程系教授、
系主任兼任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客座科学家、美国海军研究室顾问科学家等职务
。“从回来试试看,到现在辞掉美国的全部职务,”蒋庆说,当时自己在待遇方面也有
很深的考虑。“毕竟都是有家庭的人,待遇太低影响家庭收入不可行,如果待遇太高,
可能又影响工作和同事关系。”
蒋庆说,1985年出国后一直待在国外,工作习惯都在国外形成,回国后的确有些不适应
。“但是,只要确定了大事情,很多小事情都可以忽略。但是我们是抱着理想回国的,
就是想着可以在国内可以有所施展地做些事情。现在在中山大学,觉得很多方面还是非
常顺心的。”他向新海归们说:“这是最好的时机,请不要错过。”
“海归创业不容易”
南阳理工大学的刘博在会上提出希望:归国后对于年轻的海归创业方面给予具体资助,
如在市场份额上,建议保证给予一定的数量。她说“政府资金支持等优惠措施对于创业
的海归而言非常重要,当然,这不是根本。我听很多前辈们说过,创业过程中,资金链
断裂的现象一旦发生就会出现很负面的影响,所以,还是希望政府可以对海归创业项目
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可以让我们的产业在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
刘博提出的担忧不是“杞人忧天”。珠海欧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军就在
会上坦言创业不容易,自己“经常睡不着觉!”
“我们的目标是想要千家万户都使用上我们的芯片,但现实中,离目标却非常遥远。”
颜军希望国家对国内的企业有政策上的倾斜,能开特殊板块给海归中小企业上市,支持
海归在国内创业融资。
百润百成创始人许兆然在美国呆了21年,2011年回广州创业,是一位“老海归”。“我
走过了60多个城市,广州是国内创业环境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广州引才政策做得还不够
认真,比如出现与法律相冲突的政策。政策的制定更重要在于它有多少东西是实在的,
我希望广州市政府能进行调研、重新评估,更好地利用政策发挥广州的天然优势。”他
说。
招贤大打“子女入学”牌
“现在全国都在招才纳贤,我这两年一直在犹豫,如果回国,该选择什么城市?去高校
还是企业呢?或者自己创业?10年以后,也许我也像企业海归一样,当上个主任什么的
?但这又是不是我想要的呢?”昨天的座谈会互动环节上,目前正在法国一家科研机构
任研究员的女博士刘剑淼向前辈们坦言自己很纠结。
“你就落户中山大学吧,你来中大,我们为你量身裁衣。会后咱们谈一谈,我们比较适
合你!”老海归、中山大学工学院院长蒋庆赶紧抓住“招才纳贤”的机会,向女博士抛
出“绣球”,希望将她纳入“麾下”。会后,他果然找到刘剑淼与她交换名片,并表示
将进一步接洽此事。
“我们暨南大学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都是广州最好的。欢迎你们带着孩子回来。当
然,我们暨大也是最好的!”在另一位“准海归”发言后,任职于暨南大学的一名老海
归也赶紧打起了广告,还大打“子女入学”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