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焦虑的中产阶级之殇: 力争上层, 却频频失败难出头!
avatar
焦虑的中产阶级之殇: 力争上层, 却频频失败难出头!# StartUp - 创业
b*a
1
中产阶级是近些年来一个流行的经济词,在如何定义中产阶级这个问题上,经济学家们
也是争的不可开交。
在这个问题上,我喜欢套用古人的智慧。正所谓“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
”在我眼里中产阶级就是力争上游而不得的人,中产是以实现财务自由为目标,但是还
没有实现的人。
另外,在中国仅仅以收入来定义中产阶级是办不到的,我国经济阶梯分东中西,城市分
一二三四五级,但是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本身就是一种错误。
求而不得,人就会焦虑,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中国的中产阶级会非常焦虑!
1.不上不下的焦虑是天生的。这一点特别好理解,中产阶级里面一个集中体现的群体就
是白领,女白领的奢侈品和男白领的车都是他们希望能够财务自由的最好表达。
中国社会的财富分化与欧美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分层多,底层无保障,翻身难。美国梦
这是过去在好莱坞电影经常看到的,现实里美国媒体也感叹打破社会层级出人头地比电
影里要难得多。在中国更是如此,财富与权力混合分级制,地域房产价值混合分级,想
要打破这种越来越严密的社会分级,难度是一天一天增加的。
2.货币超发,资产不断贬值,财产保值问题成了压在心头的大事。
我国的货币供应量M1、M2都是创人类历史记录的,这也给所有人出了一个难题,资产该
如何保值?在过去二十年,国人的答案会是房产和像茅台这样的股票。
据相关媒体估算,中国房地产的市值规模达到了惊人的300万亿,而同期股市的规模则
只有30万亿而已。资产除了以房产为保值手段以外,就想不到什么好的保值方法了。
银行活期存款基本上就是坐等贬值,如果以房价为对照,不到五年资产就贬值了一半。
即使对照CPI,年购买力的损失也在1.75%-2.75%之间。如果以房价增长为目标保值,中
产的保值压力可想而知,因为在中国是没有平均收益比房产更高的投资品了。如果不理
财,存银行基本就是坐等自己的资产不断贬值。因而理财成了一件必须要做的事,同时
也需要一个逆水行舟的过程。
3.个人劳动性收入与财务投资收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前一段时间和一位朋友聊天,说到了要不要继续打工的问题。
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你目前一个月收入多少?”
他回答到:“5000多吧!”
我回答到:“那么你存在这个世界的价值就相当于别人投资了100万的电商理财,一年
收益6%,正好是5000。更加重要的是要是以复利计算,你得保证12年后你的收入得翻一
倍。其它的你就自己考虑吧!”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们初中课本里就学到的关于我国分配制度的
设计。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有时最不值钱的就是劳动力。
80、90这一代的中产阶级往往收入并不高,但是继承的财产并不低,甚至是远远高于个
人的劳动收入。这一点有时代的原因,改革开放40年,社会财富主要持有在60后、70后
手中,而这些财富的聚集本身也在形成财富阶层的壁垒。这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未来很
多人会存在一种这样的情况:自身的努力未必能超过所继承财富得自然增加。作为一个
中产阶级往往会陷入劳动性收入低于投资性收入的财富焦虑之中。
4.投资渠道大面积增多,可靠投资渠道在收窄,进退维谷!
我始终都非常认可任志强的一句话:“中国老百姓最好的分享社会财富分配方式就是买
房。”试想如果过去二十年社会的主要财富储存方式不是房产,又和普通百姓有什么关
系呢?
但是以2018年的情况来看,房价上涨也许还未到头,但是也出现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与分
化。这时给国人出了一个难题:“如果不买房,我应该做什么投资呢?”
avatar
g*a
2
五分拿去!
国内现在是在消灭中产阶级,政府主导的,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