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Z:评余太山关于塞种渊源的论文(5)
avatar
Z:评余太山关于塞种渊源的论文(5)# Thoughts - 思考者
o*e
1
上面的引文中涉及了印欧语系的centum和satem分类问题,这在研究中国古代印欧人
时颇为重要。因为所谓“印度欧罗巴人”虽与人种有关,但首先是个用于语言学的概念和
术语。塞人的语言是伊朗语,属satem语组;而吐火罗语则属centum语组,虽然后来两者
有相当密切的接触,但在早期很难从语言上找到这两种人相互联系的痕迹。因此,吐火罗
人和塞人进入中国应有先后之别。根据近来语言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最早进入中国的印欧
人当是吐火罗人而不是伊朗语各族。不过,要追溯吐火罗人的历史也困难重重,我们至今
不能确切地知道他们来自何方,但依据对新疆出土大量古尸的观察研究以及对古代人骨资
料的体质人类学研究,我们推测他们到达新疆可能距今已有四千年。此外,从数十年来各
国印欧语学者的研究中似乎可以得出一些共同认识,那就是吐火罗语脱离印欧语共同体的
时间相当早,在操这种语言的部族到达新疆等地区之前,它又与许多印欧语和非印欧语如
芬兰—乌戈尔语、原始突厥语等发生了接触。至于他们何时进入中原,现在还缺乏物证。
杨希枚先生与美国人类学家C.S.Coon先生曾认为殷墟发现的大量头骨中有两个为高加索类
型,但对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