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忽悠的原理和技巧#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j*y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109ek.html
诉诸权威
方舟子:医生@lw56102 :求医原文中说的是病历卡,这个是病历本中的一页,原文中
说病人的姓名信息在病历卡正面,病史写在病历卡背面,这张纸只有一面写字。要是文
学加工,这个细节加工的完全没有必要,很明显原文是写于医院还在用病历卡的年代,
这个年代肯定不是九十年代末。
第三个医生是来否定韩仁均的证据的:《求医》一文写于99年上海,里头出现了病历卡
,韩仁均也拿出了病历卡,但是这是假的,因为上海99年早就不用病历卡了。
大家被骗怕了,赶紧查一下这个医生的履历:大学:滨州医学院 (1996年)临床医学系
大连医科大学 (2001年) 研究生公司: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2002 - 2004) ……
是个真的医生哎。好厉害。那说得对不对呢?
(上海网友纷纷贴出自己的病历卡。。。。。。。。)
@围观-改变中国:给这位似乎对上海情况有所熟悉的“医生”@lw56102 科普一下:附图
中,小册子为上海市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就医记录册(为参保人员所用),蓝色卡片为
社会保障卡。多数上海人将前者成为病历卡,后者称为社保卡。
@汗液:@lw56102 这个应该不是古代的东西吧?
@肆四四肆:我发现我真是闲到蛋裂了。方舟子你借用别人的话来一口咬定9x年不可能
有病历卡,所以一定是出现在更早的时候,老子刚随手一翻就翻到了我09年的病历卡,
前后不到5秒。长宁区是上海中心城区,09年都在用病历卡,9x年有什么不能用?
网友还在金山医院网页上发现了病历卡。
在大量证据面前,@lw56102改口了:
从众多回复中发现一点,很多上海人将病历本称作病历卡,因此我说使用病历卡的年代
肯定不是九十年代末是不确切的,在此向各位和受我误导的@方舟子道歉。但对求医一
文的病历卡疑点并没有失效。尤其是第二点,病历卡背面书写病历的描述和韩仁均给出
的图片不符。卡本不分的方言问题在求医中也不存在。
这个“没有病历卡”的质疑被弱化为:“病历卡应该有背面书写,韩仁均那个没有”,
“卡本不分的方言问题并不存在”。
关于这两个完全不能证实的质疑,请参照上一节“诉诸生活差异”的模式处理。
那么,大家对这位医生的言论判断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呢?注意以下问题:
1.在99年,这位医生99年只是山东滨州医学院的一个学生,会比平常人更熟悉上海的医
院吗?会比上海人甚至金山人更熟悉上海的医院吗?
2.对于病历卡存不存在这个问题,医生的说法,和病人的说法,有没有权威性上的差距?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位“医生”和普通网友一样,在这个
问题上的发言权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远远弱于上海本地人的发言权,因为后者更熟悉。
既然医生的身份和这个问题完全无关(有关系的身份应该是上海人,金山医院附近的人
)。那为什么方舟子要强调他是一名“医生”呢?这叫“诉诸权威”的忽悠手法。通过
暗示,混淆正确的逻辑关系,用不相关的信息诱导受众,来增加自己的话语权。
明明是个普通网友的普通意见,甚至还是个完全不了解当地情况的普通网友,通过强调
“医生”身份这个暗示,来增加他的话语权,这是一种诡辩模式。
想看穿这个诡辩,依然要严格遵循逻辑判断。自问:“医生”这个身份,和我们谈的问
题,有关吗?
----------------------------------------
本文结语:
1.什么是理性思维?先定标准,再用这个标准去分析问题。不能边分析边定标准。也不
能随意选用趁手的标准。那只会让你什么都能“证明”,给人构陷定罪可以用,追求真
相不能用。
2.成百上千条质疑,看起来声势浩大,其实他们之间是互相矛盾的。质疑A所依据的标
准A,可以否定质疑B,标准B,可以否定质疑C。它们之间是个互相抵消的关系。
3.严格使用逻辑判断问题,不要陷入逻辑陷阱,多用等价逆否命题的方式思考。
4.如果存在某种社会性的“质疑气氛”,认识真相的人要想办法摆脱它。它是通过话语
权,大众心理的控制产生的。如果你是受害人,表现得轻松,想办法消解质疑气氛。如
果你做不到,就指出其手法。如果你还是做不到,就沉默。不要指望在这种气氛下自证
清白。
5.过于耸人听闻的命题,在没有惊人的证据之前,不要相信。越耸人听闻,就越假。想
证明,就需要越强有力的证据。
6.如果一个人,已经开始控制信息,故意忽视对自己不利的证据,那么这不是什么追求
真相,而是掐架和专案组。
7.诉诸专业壁垒和诉诸权威前,不要轻易相信,要想:发言者的专业性如何?其专业能
力与问题是否相关?它是不是有信誉?它是一个中立的个人和组织么?
8.诉诸生活差异,是一个典型的诡辩手法。它采用的是一个概率技巧——任何事件上,
总有人的生活体验与我的质疑相符。只要相符得多,总能命中一些人的内心。识别不了
这个诡辩,你就成为算命先生的俘虏。
9.舆论辩论的输赢依靠的是:事实、逻辑、话语权的结合。光有证据,不了解大众心理
和传播手段,没用。
10.最后一个问题:老方这些手法,只用在方韩战之中吗?
----------------------------------
辩论中旁观者,在打酱油的同时如何防忽悠?牢记以下原则:
1.首重证据,证人,证言,其次才是分析。在没有更强的证据时,不要轻易用分析和揣
测来否定已有的证据。韩寒同学金丹华前几周说:我们这儿目击者几百号人,就没个媒
体来采访,感兴趣的全是什么分析、质疑。
2.在辩论中,强制自己看辩论双方的意见。这样你就可以避免“信息控制”。只看一方
的意见,迟早会被忽悠。
3.不要轻信任何人提供的二手、三手证据,包括我。有精力,就需要去查一下,这些证
据转手的时候,经过处理了吗?搜索引擎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善用它。
4.这个世界上没有神仙能帮你打假,不要依赖任何人,要靠你自己。
----------------------------------------
声明:任何组织、个人,均可在不改动原意的情况下,以署名“破破的桥”或“断桥”
的形式无偿使用本文的全部或部分。
鸣谢@密商 整理事实性证据(证人证言)。
----------------------------------------
[1][email protected]密商:与韩寒初高中时代相关的一些事实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c8a5e101010vbd.html
[2][email protected]张放:《三重门》作者的真实英语水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1c19620102duou.html
[3][email protected]破破的桥:韩寒代笔探讨: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p8d.html
[4][email protected]方舟子:《方舟子破解世界之谜》新书首发暨读者见面会文字实录 http://www.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log/myths5.txt
[5][email protected]斯库里:之前我觉得自己是站河岸上看笑话的,但当@方舟子说了图中那些话以后
,俺觉得自己真的要表明一下立场。但凡有一丁点儿让人觉得俺支持方舟子,那无疑就
是承认我找人代笔写东西呢。@AC空气稀薄说我和@马伯庸抱团取暖(腐女奏凯!)我觉
得不仅是俺们俩,求所有码字儿的都来抱团取暖~
http://www.weibo.com/1820578701/y3OJKuJ1i#1330079291523
[6][email protected]破破的桥:对《韩寒代笔探讨:强质疑、弱质疑、和忽悠》一文意见的简要回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fc0caa0100zryz.html
[7][email protected]严峰:在得知世界上竟然还有用手稿干净程度来鉴定真伪的终极大法后,我震惊
地获得了一个音乐史上最重大的发现:莫扎特(左)是有代笔的,而贝多芬(右)显然
是原味的。http://www.weibo.com/1687198333/y3X4r8CvB
[8][email protected]司马少:手稿太干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2a00b0100x0pp.html
@司马少:你不能用自己的无知证明世界的空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2a00b0100x12d.html
@司马少:你不能用自己的无知证明世界的空白II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32a00b0100x2j0.html
[9].方舟子:对“天才”韩寒《求医》的医学分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2dx5k.html
[10].希波克拉底门徒:从医生角度驳方舟子《韩寒的就诊记录否证了韩寒“求医”》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287b1af01012f5c.html
avatar
y*v
2
这个我看了,实在是很长,不过的确很清楚
好像有个ppt版,比较短小精悍,那个估计大家更愿意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