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合集] 方舟子3月31揭韩文里2个爆料,韩寒都违反逻辑和常识
avatar
[合集] 方舟子3月31揭韩文里2个爆料,韩寒都违反逻辑和常识#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n
1
☆─────────────────────────────────────☆
tgbrfv (cn) 于 (Mon Jan 30 22:38:54 2012, 美东) 提到:
(2012-01-31 11:03:4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其他
韩寒在1999年上高一时给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投稿投了两篇文章,除了《求医》,
还有《书店》。在两年前,韩寒还在江苏《少年文艺》发表过另一篇《书店》。据韩寒
父亲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一书中说,韩寒在创作《书店(一)》时,还是个14岁的初
二学生。在我刚刚加入论战时,我对韩寒是否有代笔一事是将信将疑的。直到我开始看
署名韩寒的作品,看到了这篇《书店(一)》,就认定了它肯定是别人写的,因为一个
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在初中,韩寒是个学习成绩非常差、调皮捣蛋的差生。《儿子韩寒》中说:“所以
几乎是整个初中阶段,韩寒在班级中的名次一直在40一50名之间,而他们班级共有54名
学生。”“韩寒令老师感到头痛的事情一般不外乎丢三落四、作业不完成或者找不到、
上课不遵守纪律等等。”
但是这个差生,在1997年3月如神附体地创造了一个奇迹。据《儿子韩寒》说,事
情经过是这样的:1997年春节过后,当时韩寒念初二第二学期,韩仁均带他去县图书馆
办了借书证。以后韩寒一个人自己去了几次,在那里接触到众多的少儿报刊,认为那些
少儿报刊上的文章写得太滥太幼稚了,自己可以写得比他们好。“1997年的整个三月份
,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一篇几千字的小说,常常只
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
的稿件一样,基本上是一次‘成型’的。”这一个月里面,他写了十多篇小说、散文,
先后发表在一些少儿刊物上,深受好评,还得了奖。发表在9月号江苏《少年文艺》的
《书店》的简评中说:韩寒“把自己的笔瞄准了书籍出版中的弊端,用少年纯真明亮的
眸子,透视出当代图书种种可笑可悲之处,毫不留情地将其中的荒谬乖戾、欺骗人、蛊
惑人之处揭示出来。在写法上,借用了杂文常用的勾勒形象、比喻、夸张、幽默嘲讽等
笔法,把漂亮外表下的种种花招解剖得淋漓尽致,思想开阔,想象丰富,随手拈来,左
右逢源,辛辣老到,冷峻犀利,让对手在狼狈尴尬中无处可逃……”
对为什么韩寒突然具有远远超出同龄人的创作水平,《儿子韩寒》的解释是:“韩
寒善于观察社会,有一定的积累,所以想到写了就能很轻松地写出一些文章,这是一个
方面。另外,我想:如果韩寒当时不接触那些少儿报刊,不了解中学生写作的总体水平
,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到底在他的同龄人中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程度,那么他也不可能
在1997年的三月份一口气写出那么多的文章。”
韩仁均提出的这两条,接触到少儿报刊,只是创作的诱因,只有善于观察社会才能
算是具有高超创作水平的因素。那么仅仅具有善于观察社会的能力,就可能写出《书店
(一)》这样的文章吗?
《书店(一)》的文字表述成熟、老练,有一定的文字功底,完全不像初学者的习
作。我们姑且相信韩寒有文学天才,不写则已,一写就是老练的文笔,那么还有一个问
题:从《书店(一)》的内容看,作者是个博览群书的人,熟悉琼瑶、三毛、欧·亨利
的作品,读过许多中国文学作品和现代诗,甚至《雄辩绝技》《写信不求人》《喂猪窍
门》《防骗术》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书都翻过。
在韩寒写作《书店(一)》之前,有没有可能博览这些成年人的书籍呢?韩寒虽然
从小喜欢阅读,但是小学读的还“都是一些少儿科普和童话寓言”(韩寒《正常文章一
篇》)。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了,“我们的这点工资收入远远
满足不了他买书的要求”(《儿子韩寒)),也仅限于父母工资能承担的自购书部分,
从下文到图书馆阅读少儿报刊看,他此时的兴趣还主要是少儿读物,买的可能还主要是
少儿图书。之后有了借书证到图书馆去过几次,看的也是少儿报刊。
所以,从韩家父子的自述看,韩寒在创作《书店》之前,并没有博览成年人书籍的
阅读史,否则韩仁均在《儿子韩寒》中不会对此一字不提,没有理由不把这归为他具有
超常创作才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有人也许会说,就算韩寒没有博览群书,就不能通过其他途径(比如从报刊上,或
到书店翻阅)了解到这些成年人书籍的内容,然后把它们写进文章中?
即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书店》的写作者对钱钟书的作品非常熟悉,这就不是
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了。《书店》不仅文风模仿钱钟书,而且一些句子就是直接模
仿钱钟书《围城》等作品的句子写出的,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有一定难度的模仿,对
比如下:
《书店(一)》:“英文情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信的开头便可以直称‘亲爱的某某
某’”
《围城》:“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
《书店(一)》:“企图躲在英文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
动”
《围城》:“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
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
《围城》:“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
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
《书店(一)》“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
,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
《说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
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刚刚告别阅读少儿读物阶段的韩寒,对《围城》和钱钟书的其他作品就已烂熟于胸
,怎么《儿子韩寒》没有对此大书一笔?
韩寒说
从《书店(一)》的某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中年男人。
“必要时可以作撤退的掩护,结合《雄辩绝技》便可以通过正当途径化解困难,取
得革命胜利。”
“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不利形势下打得天昏地暗,然后每次奥特曼出现将
敌制服。”
这是用文革时代的语言进行讽刺。
“与武打小说一壁之隔的是言情小说,这里被女士们所包围,人密得针插不进,一
个个故意弄得千姿百态、风情万种——她们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琼瑶的五十部
和三毛的十八集。”
“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说得更加含蓄,就
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买此种书的人往往作贼心虚,付了钱之后就落荒而逃。”
“为了便于辨认,在书中附上作者近照一张,详细介绍,有的甚至连‘未婚’也挑
明了,只算不花钱登个征婚启事。”
这是中年猥琐男的恶趣味。
从《书店(一)》的一些细节描写,可以推测此文的实际写作年代。
“她们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琼瑶的五十部和三毛的十八集。”
书店里用的不是书架而是书柜,消费者扭着屁股抵住书柜细细端详里面的系列小说
,这表明描写的是闭架售书的情况。金山的新华书店是在1993年才开始实行开架售书的
,那么此文描写的是1993年之前的情况。作为创作时代的佐证,还有:
该文把书店里各类图书都刻薄了一番,涉及武侠、言情、古典、实用、文学、儿童
、教育,却没有提到小平南巡之后大量冒出来的经济、管理类图书,像是90年代初之前
的情形。
该文最后一句:“磁带和碟片的消费对象以青年居多。磁带包罗万象,声音略带呻
吟,唱到‘情丝百结’时突然无声,反复调查才发现原来带子与机器‘情丝百结’了。”
磁带和碟片同时销售,以播放磁带歌曲为主,也像是90年代初之前的情况。“青丝
百结”是1978年香港武侠连续剧《小李飞刀》主题曲里的歌词,是粤语歌曲。1989年,
香港粤语歌手许冠杰在“十万人大合唱演唱会”翻唱了这首歌曲,这首歌又开始流行。
1992年许冠杰在香港体育馆举行创纪录的42场告别演唱会,轰动一时,也许这首并非特
别流行的粤语歌就在那个时候传到了上海。
如果此文实际上写作于90年代初,或者回忆的是90年初的情形,韩寒那个时候才几
岁,那更要让人惊为天人了。
我把《书店(一)》全文附后,请仔细读读,看它有没有可能出自一个82年出生的
14岁少年之手?
2012.1.31.
☆─────────────────────────────────────☆
tgbrfv (cn) 于 (Mon Jan 30 22:39:30 2012, 美东) 提到:
爆料1
即便如此,还有一个问题:《书店》的写作者对钱钟书的作品非常熟悉,这就不是
能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的了。《书店》不仅文风模仿钱钟书,而且一些句子就是直接模
仿钱钟书《围城》等作品的句子写出的,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有一定难度的模仿,对
比如下:
《书店(一)》:“英文情书的最大好处莫过于信的开头便可以直称‘亲爱的某某
某’”
《围城》:“只有英文信容许他坦白地写‘我的亲爱的唐小姐’”
《书店(一)》:“企图躲在英文里兴风作浪,鬼鬼祟祟地好比政治犯躲在国外活
动”
《围城》:“不然真想仗外国文来跟唐小姐亲爱,正像政治犯躲在外国租界里活动”
《书店(一)》:“还有《男人如何博得女人欢心》,其实就等于把‘怎么调情’
说得更加含蓄,就仿佛植物有它的学名一样。”
《围城》:“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花在
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
《书店(一)》“想必与‘幽默’(humour)最初在英语里解释为‘体液’十分切意
,眼泪鼻涕当算体液,流眼泪便是流‘幽默’。”
《说笑》:“我们不要忘记幽默(humour)的拉丁文原意是液体,好象贾宝玉心目
中的女性,幽默是水做的……”
刚刚告别阅读少儿读物阶段的韩寒,对《围城》和钱钟书的其他作品就已烂熟于胸
,怎么《儿子韩寒》没有对此大书一笔?
☆─────────────────────────────────────☆
tgbrfv (cn) 于 (Mon Jan 30 23:26:18 2012, 美东) 提到:
爆料2
但是这个差生,在1997年3月如神附体地创造了一个奇迹。
“1997年的整个三月份,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一篇
几千字的小说,常常只一个晚上就写好了。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写的文章初稿就如别人改定誊清的稿件一样,基本上
是一次‘成型’的。”
这一个月里面,他写了十多篇小说、散文,先后发表在一些少儿刊物上,深受好评,还
得了奖。
☆─────────────────────────────────────☆
CCAV (大裤衩) 于 (Mon Jan 30 23:28:35 2012, 美东) 提到:
您穿越啦?

☆─────────────────────────────────────☆
fiddler (Motion and Emotion) 于 (Mon Jan 30 23:38:45 2012, 美东) 提到:
关于humour一词,我这个只看过一遍《围城》的人都有印象。
韩寒自称是钱锺书的粉丝,却在博客里说这个是翻字典翻到的。
☆─────────────────────────────────────☆
Jadeson (Jadeson) 于 (Mon Jan 30 23:42:02 2012, 美东) 提到:
这个其实就是韩的死穴。
☆─────────────────────────────────────☆
shouruo (shouruo) 于 (Mon Jan 30 23:43:33 2012, 美东) 提到:
“就认定了它肯定是别人写的,因为一个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这已经不是质疑,而是诬陷
“但是这个差生,在1997年3月如神附体地创造了一个奇迹。”
--人身侮辱
“从《书店(一)》的某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经历过文革的中年男人。
...在‘敌强我弱,敌大我小’的不利形势下打得天昏地暗,然后每次奥特曼出现将
敌制服。”
--奥特曼成了文革语言?
☆─────────────────────────────────────☆
CCAV (大裤衩) 于 (Mon Jan 30 23:45:56 2012, 美东) 提到:
围城里也提过这个词的原意? 还是他另一篇文章里?
☆─────────────────────────────────────☆
awakening (云上小竹) 于 (Mon Jan 30 23:53:22 2012, 美东) 提到:
哈哈哈
和答春绿的笑话一样,方粉带给人间几多笑啊
☆─────────────────────────────────────☆
fiddler (Motion and Emotion) 于 (Tue Jan 31 00:11:05 2012, 美东) 提到:
我好像是弄错了
是另外一篇文章
☆─────────────────────────────────────☆
bison (DFL二连冠) 于 (Tue Jan 31 00:25:00 2012, 美东) 提到:
这是事实, 怎么成了诬陷?
他自己说的7门课不及格, 难道不是差生吗?
☆─────────────────────────────────────☆
qinzhonghai (秦仲海 - 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于 (Tue Jan 31 02:21:38 2012, 美东) 提到:
真无聊
☆─────────────────────────────────────☆
hsuemei (午卯都是爱国贼) 于 (Tue Jan 31 04:22:01 2012, 美东) 提到:
分析有道理
☆─────────────────────────────────────☆
athome (俺们这儿) 于 (Tue Jan 31 10:00:20 2012, 美东) 提到:
你的笑过于苍白了
☆─────────────────────────────────────☆
Mstars (Stars, like dust) 于 (Tue Jan 31 11:10:29 2012, 美东) 提到:
假如14岁学生大部分人都能写这样的文章,这样的文章有什么好出版的。
另外,韩如果看成人书籍,多半是偷偷看的,他爹怎么知道。
围城我没有看过,但是很多世界名著我是初中看的,包括战争与和平那厚厚的四卷书,
所以方列的那些读物,14岁学生完全可能看过。韩查过点养猪的书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我小时候就看过家庭养花之类的书,虽然没看过养猪的。而“小平南巡之后大量冒出来
的经济、管理类图书”(这个什么时候成为必读的了?),我压根没看过,虽然知道有
个大学同学看过。欧·亨利的小说,语文课本上就有,课外再看点正常。
另外关于磁带,我大学的时候买了很多磁带,那已经是90年代下了,不但我是这样,大
学同学也是这样,疯狂英语之类的不就有磁带么。方却说这是90年代初。90年代下cd随
身听还是挺贵的,所以你想在教室里面听点英语音乐之类,大家都是磁带随身听。
方真是个井底之蛙。这个让我想起我告诉同学我小学就看过几遍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的
原著,有的人就是认为我是吹牛,但这是事实。
☆─────────────────────────────────────☆
wings (the Lord of the Wings (wing^T^gniw)) 于 (Tue Jan 31 11:28:18 2012, 美东) 提到:
我看过一遍围城,我怎么不记得里面有humour这个词?
☆─────────────────────────────────────☆
wings (the Lord of the Wings (wing^T^gniw)) 于 (Tue Jan 31 11:29:43 2012, 美东) 提到:
“一个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这怎么成了事实的?你经过反复实验
印证过了吗?
☆─────────────────────────────────────☆
SkylineR35 (GTR) 于 (Tue Jan 31 11:37:16 2012, 美东) 提到:
关于磁带的“质疑”真是让人笑掉大牙。我记得一直到98,99年,爱华,索尼,松下的
磁带机还很流行,都带线控,自动跳歌等功能。同时代CD机开始流行,但是绝对没有全
部取代磁带。好像00年开始磁带才慢慢不那么popular,但是书店里放磁带是在正常不过
的事情了。
方舟子对上海的语言不了解,对上海,金山的医院、书店不了解,就凭空想象恶意猜测
,提出种种可笑的“质疑”,不加论证,只会像复读机一样重复“绝无可能”,“一定
不是自己写的”,“很难否定有代笔”这些毫无根据的结论。
按照方的逻辑,既然:
“一个14岁初二学生绝无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那么,
“刘翔一个亚洲人也绝无可能在田径项目上战胜黑人,他的110米栏一定是吃药得来的
”,
“李娜一个亚洲人也绝无可能在大满贯上战胜体力好,技术好的欧美人,一定也是吃药
,或者对手打假球的”。
“中国也绝无可能在技术落后没有外国帮助下自我研制出两弹,所以也一定是假的”
最后,世界上已经没有可以相信的东西了。
☆─────────────────────────────────────☆
SkylineR35 (GTR) 于 (Tue Jan 31 11:42:32 2012, 美东) 提到:
方粉认为方舟子写出来的东西,说过的话,就是“事实”。
其实想想看,如果韩寒有问题,三重门出版的时候文学界就会群起而攻之了,但10多年
来,没有任何文学界的人怀疑韩寒的书不是自己写的,反倒是方舟子这种搞理科的来“
打假”,还动不动就“绝无可能”,这不让人笑掉大牙嘛。
☆─────────────────────────────────────☆
shorea (未注册用户) 于 (Tue Jan 31 11:52:20 2012, 美东) 提到:
求科普大蠢驴的笑话?
☆─────────────────────────────────────☆
verygood (小风) 于 (Tue Jan 31 12:06:02 2012, 美东) 提到:
韩粉懂不懂逻辑啊,初二学生写不出来是根据写这个文章需要上一代人的经历,这个文
章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这种经历的流露是很不经意的假装不了的。这跟你打的比
方有什么逻辑相似性?
☆─────────────────────────────────────☆
SkylineR35 (GTR) 于 (Tue Jan 31 12:32:05 2012, 美东) 提到:
请问方粉,“写这个文章需要上一代人的经历,这个文章深深地刻上了时代的烙印,这
种经历的流露是很不经意的假装不了的”,是谁下的定论,哦,一定是方老师,因为只
要他说过的就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
☆─────────────────────────────────────☆
powerforward (抽敏感詞的筋) 于 (Tue Jan 31 12:37:12 2012, 美东) 提到:
你的邏輯才比較誇張吧。初二學生沒有經歷,難道沒看過聽過上一代寫的講的經歷?照
你這麼說,七零後的作家大概不能寫九零後的戀愛故事,因為沒有那個經歷啊。
☆─────────────────────────────────────☆
Inblue (Inblue) 于 (Tue Jan 31 14:53:45 2012, 美东) 提到:
你懂个毛线
司马公的史记其实是他爷爷的太爷爷代写的
明显没经历过嘛
☆─────────────────────────────────────☆
poof (plan de vida) 于 (Tue Jan 31 14:56:50 2012, 美东) 提到:
中文里,恐怕最早提到这个说法的是钱钟书的《写在人生边上》里杂文。
但这也不是老钱的原创,这个典故早在西方被广泛引用。
其实,说起引用,老钱年轻时的文章里引得很多典故包括笑话都可以在20世纪初的一些
西方流行书里找到。甚至,钱老的文风都受当时一位英国文学家的影响。
我觉得HH这件事非常可笑,老钱学别人,HH又把老钱当偶像学,学到最后没什么原创,
水平越来越次,到现在还有人那么high.
☆─────────────────────────────────────☆
Mstars (Stars, like dust) 于 (Tue Jan 31 15:11:50 2012, 美东) 提到:
我看了一下全文,没觉得方挑的东西非要上一代人写不可
鬼吹灯里面全是文革的烙印,结果作者是这代人。
☆─────────────────────────────────────☆
HeiGuGu (黑姑姑) 于 (Tue Jan 31 16:13:42 2012, 美东) 提到:
撒了一个谎,就得靠一万个谎来圆谎
不过,炒作炒作就能赚个上千万,谁管以后怎么样呢?
☆─────────────────────────────────────☆
lixx0188 (Simpleton) 于 (Tue Jan 31 16:45:49 2012, 美东) 提到:
天才本来就违反逻辑和常识
☆─────────────────────────────────────☆
yls (装神秘中,勿扰~~) 于 (Tue Jan 31 17:00:03 2012, 美东) 提到:
当年鬼吹灯也是被人质疑过不是天下霸唱写的。
这种质疑等霸唱出了其他作品自然就烟消云散了。
☆─────────────────────────────────────☆
altgeld (回头是岸) 于 (Tue Jan 31 17:32:18 2012, 美东) 提到:
re
☆─────────────────────────────────────☆
colokoala (Sleepful In Seattle) 于 (Tue Jan 31 18:36:59 2012, 美东) 提到:
大声朗读以下名诗:
卧梅又闻花,卧枝伤恨低。邀闻卧石碎,卧湿达春绿。
☆─────────────────────────────────────☆
kekekou (珂) 于 (Tue Jan 31 21:38:13 2012, 美东) 提到:
如果你有个猪的智商,就知道14岁的小孩没可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如果丫当年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语文会他妈的不及格?
你丫真是连猪都不如。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