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首先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j*7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福音首先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9 13:29:28 2014, 美东)
1、基督的死而复活战胜死亡的权势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Steve Jobs)乔布斯
的这句话,我想大概没有谁会持什么异议。其实,圣经也这么说,“按着定命,人人都
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乔布斯只说出了前面一半。
若暂且不说死亡的狰狞和残忍,单说它带给人的哀痛和悲伤,几乎是每个人都迟早
要遭遇的,可能是过去,现在,或将要经历。死亡留给人的是诀别,绝望和哀伤,这样
的凄婉,哀痛,泪流的情愫在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十年生死
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笔者小时候,邻居一个大姐在水库中淹死,她的母亲每天都到水库边上哭喊呼唤女
儿,那位母亲后来精神失常,实在让人目不忍睹。这件事,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心里留
下深刻记忆,亲见死亡的无情和它带给亲人巨大的悲恸。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因肝炎爆发肝坏死去世。老师待我
如同己出,我也视老师为母亲,仿佛自己是她家里的一员,常在她家里吃住。当我在医
院守在老师临终的床前,老师叫着我的名字,嘱咐我,“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好好
干,争取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情。”我感觉得到,老师对生命很留恋,才四十多岁,她
的孩子们还小,还有很多事需要她做。在老师床前一直强忍着,但当老师去世,那深切
的悲恸和永别的绝望一下子袭来,再也控制不住悲声大哭。我哭呀,哭呀,一连哭了几
天,直哭得肺泡因过渡扩张导致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左侧肺脏被压缩了95%
,送到医院急救。如今想,那时要是信了耶稣基督,该有多好啊!
2003年,岳父患胃癌到了晚期,妻回去照顾岳父九个月。妻后来对我说,那一段日
子,她经常流泪唱一首歌,《除你以外》。“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能有谁?除你以外
,在地上我别无眷恋。除你以外,有谁能擦干我眼泪?除你以外,有谁能带给我安慰?…
”妻对我说,那时候每天心里就一句话,信主多好啊,信主多好,在天上亲人还可以再
见面。
我曾经主持过两个葬礼,一个中年的姐妹,一个九岁的孩子,两人都是因白血病去
世的。两种情形都是令人心碎:一个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是年轻的父母送别自己年
幼的孩子。那个中年姐妹的老父亲从国内来参加女儿的葬礼。我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站在自己女儿遗体前,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对他说,“伯父,您的女儿并没有死,这里
躺着的只是她的身体,她本人已经在耶稣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将来我们也要往
那里去。”老人抬头泪眼望着我说,“你说的话,是有意安慰我,还是你真的相信?”
我说, “伯父,我真的相信!”那伯父激动地说,“你信,我也要信。”于是,我与老
人分享了福音,他接受了耶稣基督做他自己的救主。之后,那老伯父不再悲伤,兴致勃
勃地和我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他是老红军,十八岁跟随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做话务兵,
有一次战斗,为了保护他的生命,一个连的战士都牺牲了。几天后,我到机场为他送行
,他一再恳求我, “你什么时候回去,一定要到重庆来找我,我要好好招待你。”直
到如今,每逢圣诞节和春节,老人都会从重庆给我打长途电话来问候,让我很感动。那
个九岁的孩子,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在医院的病床前,让孩子跟着她妈妈重复我写
的一句话。孩子很懂事,嘴里不停地说,“主耶稣啊,你救救我;主耶稣啊,你救救我
。”孩子的父母这时候也接受了主耶稣。
死亡是残酷的。因此,耶稣基督的福音首先是要将人从这种死亡的痛苦中释放出来
。在最后的晚餐,当主耶稣告诉门徒要与他们离别时,门徒心里也是忧愁,但主耶稣对
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
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
,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14:3)当主耶稣被
钉十字架,门徒伤心惧怕,但主耶稣复活后向他们显现,“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约20:20)路加福音的加载更进一步,门徒欢喜而且喜得不敢相信(英文叫做JAD 综合症
:Joyfully Amazed Disbelief)(路24:41)。很显然,耶稣基督藉着他的死里复活,将
死亡的痛苦挪去了。
耶稣的复活是如此的确凿无疑,因为他“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
,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徒1:3)使徒保罗见证说,在他书写哥林多前书时,目睹
耶稣基督复活的五百多个人,其中一大半还在。“(基督)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
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
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林前15:4-8)
弥赛亚必然要从死里复活在旧约圣经中早有预言:
约伯在极大的试炼中仍然满怀信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伯19:25)
大卫在圣灵的感动下喜乐地颂赞,“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
圣者见朽坏。”(诗16:10)
先知以赛亚在圣灵默示之下,豪迈唱出得胜的凯歌:“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
”(赛25:8)
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描述弥赛亚为众人的罪过受死埋葬,哀伤悲恸催人泪下,但之
后笔锋却突然一转,庄严宣告:“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
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0-11)
在福音书中耶稣基督自己多次与门徒谈到自己将要受害,但要从死里复活,并且对
以色列人引用先知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作为预表,指出自己也要如此三日三夜在地里
头,宣布自己将要死而复活。
说到预言,创世记三章十五节是整本圣经的第一个弥赛亚预言:“女人的后裔要伤
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奇妙的是,这第一个弥赛亚预言被后人称为原始
福音(或,“伊甸园中的福音”,Proto-Evangelium)。这原始福音的内容,也已经暗示
着人类救主的死而复活。第一,这位救主是完全的人, 而且他将以奇特的方式诞生,
因他是也单单是女人的后裔;第二, 他也必须是完全的神, 因为唯有神能伤撒旦的头;
第三,他必须受苦受难,因魔鬼要伤他的脚跟,预示着摆在他面前的十字架;第四,他
要战胜撒旦,并一劳永逸地战胜死权,预示着他从死里复活。所有这些,都正好在耶稣
基督身上准确应验,正如福音书中所记载的。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是圣经中最为高度概括福音基本内涵的一节经文,所以被称为
浓缩的福音(或,“果核中的福音”)。因为人因信就可以永生不死!“神爱世人,甚至
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因此, 耶稣基督的福音,首先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
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
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人因信可以有永生的盼望,免除对死亡的恐惧,这
对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大好的福音,大喜的喜讯。
http://news.edzx.com/suibizatan/mantanqu/2011-12-23/3461.html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福音首先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9 13:29:28 2014, 美东)
1、基督的死而复活战胜死亡的权势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终点。从来没有人能够逃脱它。”(Steve Jobs)乔布斯
的这句话,我想大概没有谁会持什么异议。其实,圣经也这么说,“按着定命,人人都
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乔布斯只说出了前面一半。
若暂且不说死亡的狰狞和残忍,单说它带给人的哀痛和悲伤,几乎是每个人都迟早
要遭遇的,可能是过去,现在,或将要经历。死亡留给人的是诀别,绝望和哀伤,这样
的凄婉,哀痛,泪流的情愫在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十年生死
两茫茫,…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笔者小时候,邻居一个大姐在水库中淹死,她的母亲每天都到水库边上哭喊呼唤女
儿,那位母亲后来精神失常,实在让人目不忍睹。这件事,在我还是个小孩子的心里留
下深刻记忆,亲见死亡的无情和它带给亲人巨大的悲恸。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二十多年前我的老师因肝炎爆发肝坏死去世。老师待我
如同己出,我也视老师为母亲,仿佛自己是她家里的一员,常在她家里吃住。当我在医
院守在老师临终的床前,老师叫着我的名字,嘱咐我,“将来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好好
干,争取为人类做点有益的事情。”我感觉得到,老师对生命很留恋,才四十多岁,她
的孩子们还小,还有很多事需要她做。在老师床前一直强忍着,但当老师去世,那深切
的悲恸和永别的绝望一下子袭来,再也控制不住悲声大哭。我哭呀,哭呀,一连哭了几
天,直哭得肺泡因过渡扩张导致肺大泡破裂,造成自发性气胸,左侧肺脏被压缩了95%
,送到医院急救。如今想,那时要是信了耶稣基督,该有多好啊!
2003年,岳父患胃癌到了晚期,妻回去照顾岳父九个月。妻后来对我说,那一段日
子,她经常流泪唱一首歌,《除你以外》。“除你以外,在天上我还能有谁?除你以外
,在地上我别无眷恋。除你以外,有谁能擦干我眼泪?除你以外,有谁能带给我安慰?…
”妻对我说,那时候每天心里就一句话,信主多好啊,信主多好,在天上亲人还可以再
见面。
我曾经主持过两个葬礼,一个中年的姐妹,一个九岁的孩子,两人都是因白血病去
世的。两种情形都是令人心碎:一个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一个是年轻的父母送别自己年
幼的孩子。那个中年姐妹的老父亲从国内来参加女儿的葬礼。我看那位白发苍苍的老人
站在自己女儿遗体前,泪水止不住地流。我对他说,“伯父,您的女儿并没有死,这里
躺着的只是她的身体,她本人已经在耶稣那里,没有疾病,没有痛苦。将来我们也要往
那里去。”老人抬头泪眼望着我说,“你说的话,是有意安慰我,还是你真的相信?”
我说, “伯父,我真的相信!”那伯父激动地说,“你信,我也要信。”于是,我与老
人分享了福音,他接受了耶稣基督做他自己的救主。之后,那老伯父不再悲伤,兴致勃
勃地和我讲起他年轻时的故事。他是老红军,十八岁跟随前国家主席李先念做话务兵,
有一次战斗,为了保护他的生命,一个连的战士都牺牲了。几天后,我到机场为他送行
,他一再恳求我, “你什么时候回去,一定要到重庆来找我,我要好好招待你。”直
到如今,每逢圣诞节和春节,老人都会从重庆给我打长途电话来问候,让我很感动。那
个九岁的孩子,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我在医院的病床前,让孩子跟着她妈妈重复我写
的一句话。孩子很懂事,嘴里不停地说,“主耶稣啊,你救救我;主耶稣啊,你救救我
。”孩子的父母这时候也接受了主耶稣。
死亡是残酷的。因此,耶稣基督的福音首先是要将人从这种死亡的痛苦中释放出来
。在最后的晚餐,当主耶稣告诉门徒要与他们离别时,门徒心里也是忧愁,但主耶稣对
门徒说,“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信神,也当信我。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若
是没有,我就早已告诉你们了。我去原是为你们预备地方去。我若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
,就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里去,我在哪里,叫你们也在哪里。”(约14:3)当主耶稣被
钉十字架,门徒伤心惧怕,但主耶稣复活后向他们显现,“门徒看见主,就喜乐了。”
(约20:20)路加福音的加载更进一步,门徒欢喜而且喜得不敢相信(英文叫做JAD 综合症
:Joyfully Amazed Disbelief)(路24:41)。很显然,耶稣基督藉着他的死里复活,将
死亡的痛苦挪去了。
耶稣的复活是如此的确凿无疑,因为他“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
,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徒1:3)使徒保罗见证说,在他书写哥林多前书时,目睹
耶稣基督复活的五百多个人,其中一大半还在。“(基督)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
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
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林前15:4-8)
弥赛亚必然要从死里复活在旧约圣经中早有预言:
约伯在极大的试炼中仍然满怀信心,“我知道我的救赎主活着,末了必站立在地上
。”(伯19:25)
大卫在圣灵的感动下喜乐地颂赞,“因为你必不将我的灵魂撇在阴间。也不叫你的
圣者见朽坏。”(诗16:10)
先知以赛亚在圣灵默示之下,豪迈唱出得胜的凯歌:“他已经吞灭死亡直到永远。
”(赛25:8)
以赛亚书第五十三章描述弥赛亚为众人的罪过受死埋葬,哀伤悲恸催人泪下,但之
后笔锋却突然一转,庄严宣告:“他必看见后裔,并且延长年日,耶和华所喜悦的事,
必在他手中亨通。他必看见自己劳苦的功效,便心满意足。”(赛53:10-11)
在福音书中耶稣基督自己多次与门徒谈到自己将要受害,但要从死里复活,并且对
以色列人引用先知约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作为预表,指出自己也要如此三日三夜在地里
头,宣布自己将要死而复活。
说到预言,创世记三章十五节是整本圣经的第一个弥赛亚预言:“女人的后裔要伤
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3:15)奇妙的是,这第一个弥赛亚预言被后人称为原始
福音(或,“伊甸园中的福音”,Proto-Evangelium)。这原始福音的内容,也已经暗示
着人类救主的死而复活。第一,这位救主是完全的人, 而且他将以奇特的方式诞生,
因他是也单单是女人的后裔;第二, 他也必须是完全的神, 因为唯有神能伤撒旦的头;
第三,他必须受苦受难,因魔鬼要伤他的脚跟,预示着摆在他面前的十字架;第四,他
要战胜撒旦,并一劳永逸地战胜死权,预示着他从死里复活。所有这些,都正好在耶稣
基督身上准确应验,正如福音书中所记载的。
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是圣经中最为高度概括福音基本内涵的一节经文,所以被称为
浓缩的福音(或,“果核中的福音”)。因为人因信就可以永生不死!“神爱世人,甚至
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因此, 耶稣基督的福音,首先是解决人的生死问题。“儿女既同有血肉之体,他
也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
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来2:14)人因信可以有永生的盼望,免除对死亡的恐惧,这
对世界上每一个人来说,都应该是大好的福音,大喜的喜讯。
http://news.edzx.com/suibizatan/mantanqu/2011-12-23/3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