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合集] 清华牛人:文教授VS杨教授
avatar
[合集] 清华牛人:文教授VS杨教授#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n
1
☆─────────────────────────────────────☆
jinselan (景色) 于 (Thu Oct 17 02:19:10 2013, 美东) 提到:
不久之前,通过养老金事件,大家认识了清华著名教授杨燕绥,大致了解了她充满童话
和爱心的养老设想:50岁退休65岁领养老金,中间空窗期去养老院,男的干园丁,女做
饭、洗衣。
可惜了一干屁民,不能理解杨教授的设想精髓,而那群就知道吃喝拍马的官员也没采纳
清华提出的养老方案,杨教授苦逼了,她可是根据次奥的科学依据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
写出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养老方案,就这么被拒了。心里有点失落,但她不担心,她有自
信,凭着她无人能及的智慧,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正当杨教授埋头苦干继续钻研的时候,同校的文国玮,一位建筑学院教授、城市规划专
家,不甘寂寞了,主动接受记者采访,想要给自己造造势:凭什么你这低文化的杨教授
能上头条,我就不能?老子就要上,看我的!
文教授吧,心里有很多话,很多想法,憋着难受,不吐不快——他强烈认为,这农村人
就不该进城,他们是社会的毒瘤。
为什么城里老有些贴小广告的、无照的小摊贩、游击的小工,非正规的洗车停车点,黑
工厂、黑商户?这些都是那低素质的农村人。
翻栏杆、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大小便、赤膊行走、乱拥乱挤等不文明的举止,这些都是
没教养的农村人做的。
为什么城里会有蚁族、群租,会有脏乱差、违章建筑、垃圾成堆、脏水乱流,这些都是
农村人不好好呆在农村偏偏到城里来搞破坏啊。
为什么北京各大医院人满为患,就因为这些外地人来排队和北京人抢资源,外地人就该
滚回家去。
文教授做研究做了这么多年,多多少少也有点真材实料。他苦口婆心地告诉记者,一定
要把报道发全了,尤其是后边这段话,可是功在千秋的: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
就要考试,考不过就不能拿户口。外地人来工作需要有工作许可证,要是没有,就是“
非法打工”,就要处理掉!
外地人,农村人,没文化、没教养,愚不可及,不能教化,只会浪费资源,没有权利享
受一般市民待遇。只有像我这种高素质、高文化、高教养、拿高薪、享补贴、有经费、
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才是可以允许留在城市里的。
据负责采访文教授的记者事后讲述,文教授真是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是滔滔不绝,出
了不少点子要把那些农村人、低素质的人赶出北京、赶出城市。
记者坦言,清华教授不愧为清华“叫兽”,文叫兽比杨叫兽略胜一筹,杨叫兽请不要气
馁,其他叫兽请再接再厉。清华的明天,是你们的!清华的衰败,有你们的功绩!
☆─────────────────────────────────────☆
jinselan (景色) 于 (Thu Oct 17 02:19:53 2013, 美东) 提到:
帖原新闻:
人口进京 先考试
清华教授:“北京是全国人民的,但不是全国人民都来居住、工作的地方”
何谓城镇化?数以亿计的人口,正在经历一场遍及神州大地的流转。
毋庸置疑,在这场流转之中,掺杂着无序、缺乏管理等诸多问题——北京人口总量
已突破原规划中2020年人口目标——这也许仅仅是问题的一个面相。
在城镇化当中,我们忽略了什么问题?“城市农村化”现象是否会成为不可避免的
趋势?又应如何“去农村化”?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专访了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城市规划专家文国玮。
“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是城镇化的最难点”
记者:城镇化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大趋势,您认为城镇化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文国玮:新型城镇化应该是高质量的城镇化,要追求五个目标。第一是要有好的经
济效益,没有高质量的经济生产力,城镇化无法发展。第二是要追求优良的城市环境,
就是我们常说的绿色、生态、环保。第三是要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包括完善的基础
设施、完善的城市管理和人性化的社会服务。
在目前城镇化的过程中,我们比较关注这前三个目标,但忽视了另外两个重要的目
标:
第四个目标是要追求更高的城市居民素质,不能大量的人进到城市里来,城市居民
的素质反而下降了。城市居民素质包括文化科技水平、社会道德风尚和法律知识以及居
民的思维方式、生活 方式、城市意识和行为准则。
随着现代化进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要达到作为一个“城市人”所应
该具备的“城市居民的素质”,就需要进行教育。“进城”需要有一定的科技和文化基
础水平,如果你一字不识,或者对新科技没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到了城市里很多设施都
不会用,就会需要很多人为你服务,这肯定是不行的。同时,城镇居民应该拥有基本的
道德风尚和法律意识。也就是说,城市的人需要遵守城市的行为准则,恰恰这个问题,
在城镇化进程中是最难做到的。
第五个目标是要追求城市区域内的城乡发展的平衡协调。在这个平衡协调的过程中
,在农村可以形成一个反吸引力,吸引一部分人留在农村。这一点,现在我们也远远没
有做到。
记者:为何说提高城市居民素质是城镇化最难的一环?
文国玮:由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影响,以往传统农村人的意识是一种个体意识
,而城市人需要社会意识。在农村人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中,如果这种意识不转变,就会
带来很多不适应城市的行为举动,给城市、给自己带来很多问题。
城镇化是双向的。我们目前更强调的是单向的城镇化,这种单向的城镇化中,又特
别强调人口城镇化。似乎把农村户口转成了城市户口,就是城镇化了,这种观念是错误
的。
城镇化不但要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口从农村引进来,还要将他们变成城
市人。
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有一轮城镇化的过程,城市经济发展需要的劳动力,是有计划地
从农村选拔优秀的青年,到城市进行文化、技术培训,合格后上岗,逐渐转变为城市人
。可现在,一个农村人只要有个落脚点,甚至还没有落脚点,都可以往北京、上海、广
州等大城市跑。而我们的城市管理缺失,对这种流动方式缺乏管理。导致需要到城市来
,能够到城市来的人,未必真的能到城市里来;那些不需要来,还没有能力来的人,反
而来了一大堆。这样就造成了现状无序的人口流动。
目前城镇化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正是由于对城镇化的这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太
肤浅。
“防止城市农村化政府部门要尽快作为”
记者:城镇人口的素质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是否成为“城市农村化”的原因?
文国玮:有管理的城镇化和没有管理的城镇化,差别很大。有管理的城镇化,会让
城市健康地发展,没有管理的城镇化,就会在城市出现城市农村化的现象。
我们过于将着眼点放在人口的城镇化上,发现问题了,就觉得是人口管理的问题,
解决问题,就是让派出所、居委会去管一管,这种思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如果农村人进入城市后,其素质没有相应的提高,意识没有相应的改变,仍旧坚守
原来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就会慢慢转变为“没人管,不服管,管不了”的社会现象,进
而造成我们的城市里有很多没有管理、没有组织的工作,比如说贴小广告的、无照的小
摊贩、游击的小工,非正规的洗车停车点,黑工厂、黑商户:造成很多非城市文明的行
为举止,如翻栏杆、中国式过马路、随地大小便、赤膊行走、乱拥乱挤等。
出现这么多非正当职业的流动人口,就会出现一个问题,他们住哪?许多人就会寻
求就近居住,所有出现这些人的地方,就会出现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如市区里平房的
违章建筑、楼房里的蚁族、群租。从而导致一系列脏乱差的现象,违章建筑丛生、垃圾
成堆、脏水乱流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普遍存在。
接下来就是社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问题。北京各大医院现在都成为全国人民的
医院,外地患者大大多于本地患者。其中很大一部分医疗的资源,都被流动人口占据,
从而也带来很多诸如挂号难、医疗乱象、医患矛盾等问题。
记者: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应该更包容。
文国玮: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是说把外地人都轰出去。
有一种说法叫做北京是全国人民的北京,不能不让人来。但是我们要思考,一个人
到了城市,他并不是随随便便就来的,应该寻找一个科学的途径。比如你来北京是干什
么,如果是工作,那么就要考虑有没有工作给你?你有没有符合城市需求的工作能力?
如果没有工作你硬要来,不就成为盲流了?北京是全国人民的,但不是全国人民都来居
住、工作的地方,这要分清一个界限,不能任由人口无限制地涌入城市。
再说到市民的待遇,如果一个外地人留在北京,有稳定的工作,对北京的建设作出
贡献,那么享受北京市民的待遇是应该的,但是不是随便来个人就给予市民待遇?这显
然是不现实的。
谁应该为此负责呢?当然是政府部门。我们应该意识到城市农村化不符合新型城镇
化的要求,要尽快防止农村化现象的进一步发展。
“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试审核”
记者:如何才能构建一个科学的途径?
文国玮:这个方法有很多,比如说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虑进行考试
审核。这个考试分为几项,包括文化程度的考试、法律知识的考试、工作能力的考核等
等。来北京工作,也可以参照国际经验,要有“工作许可制度”,没有工作许可就是“
非法打工”,就要处理。
大学毕业生可以视同文化程度合格;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工作能力合格。
同时作为城市市民,一些基本的法律法规常识必须了解。这一系列的考核,不是说仅仅
由公安局来衡量你有没有资格得到户口,应该由专门机构认证。
已经有北京户口的人,同样存在再教育的问题。这包括学校的教育、单位的教育、
执法的教育,还有媒体的引导作用,要持之以恒,让城市人拥有城市人应有的素质。
即便如此,还是会有一批人,没有进入管理范畴,那这部分就要严格地管理。造成
农村化现象的人,例如一些没有相应素质的人,我们要将他请出去,对于已经形成的恶
劣居住环境的现象,要逐步清理,恢复城市应该有的秩序。当然不能粗暴地把人轰走,
要根据情况疏散到其他地方。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出面,盖一些临时住房,解决他们暂
时的居住问题。
记者:“去农村化”势必带来一个问题,就是城市人的生活成本也要提高,小商贩
的市场需求是客观存在的。
文国玮:这还是意识的问题,其实大家都明白,无照商贩的商品质量很差。就比如
你在地摊上吃饭,地沟油问题、添加剂问题,吃到嘴里全是不安全的食品,消费 这些
食品的,许多也是外来流动人口,这种低档次、影响健康的消费,我们的政策难道应该
鼓励吗?
考虑到生活成本的问题,那我们城市中心,有一定历史文化传统的地区,完全可以
发展以百年老店为主的商业 网点。这里说的百年老店,并不意味着价格就可以无限制
地提高。比如护国寺小吃这样的店面,价格便宜,质量有所保障,这完全可以做得到,
而且政府还可以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只要管理到位,改变唯利是图的经营方式,这种店
面的成本可以比无照商贩还低,将无照商贩的市场挤掉。
反过来说,我们目前一些正规老字号的发展思路是有问题的,一个包子卖八九块钱
,大大超过成本。如果形成这样的经营方式,那么必然造成很多人要买低档的、便宜的
,给了无照摊贩机会。
此外,政府也应制订政策,引导企业解决相关问题。我认识一个朋友,在海口搞一
个设计院,二十人左右的公司。每天自己做饭,一个锅一个灶,全都解决了,成本也不
高,还很卫生。职工的吃饭问题解决了,无形中挤了无照商贩的市场,客观上有利于农
村化现象的消退。
记者:除了吃的问题,还有住的问题。
文国玮:有正常工作的外来人口,其居住也未必非要靠大杂院、群租房解决,刚毕
业的大学生为什么非要群居在一间房里呢?我们能不能把廉租房提供给这些人?甚至可
以建一些集体宿舍、单身公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鼓励企业自建一些集体宿舍
,如办公楼加盖轻钢结构宿舍房,供员工居住。
这些问题并不是无法解决的,但有关部门迟迟不去办,我不由得想,是不是问题太
小了?有关部门没有动力去管理?
再比如我们说的就医问题,不是说把外地人都轰出去就解决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让
北上广的医疗资源辐射到地方上去?可不可以要求北上广的医生三年内要有一年去地方
诊疗,帮助提高地方的医疗水平?我想这样做可能会缓解外地人过多地来京就医的问题
。但我们还是得问,谁应该管这个问题?
☆─────────────────────────────────────☆
manwu (爱屋及乌) 于 (Thu Oct 17 02:41:44 2013, 美东) 提到:
这教授很歧视农村人和外地人啊。按他这么办,我是不是也可以说,一对北京夫妇生了
娃,娃不能有北京户口,得年满十八岁参加考试合格了才能有机会拿到户口。这期间里
的十八年,娃就是个黑户。而当这对夫妻老去,精力不足,考试不及格,就可以把他们
赶出北京,不允许在北京居住。

☆─────────────────────────────────────☆
jinselan (景色) 于 (Thu Oct 17 03:43:16 2013, 美东) 提到:
文教授要率先做模范榜样,没有适龄小孩,可以从孙子开始执行。
☆─────────────────────────────────────☆
phlin (四匹) 于 (Thu Oct 17 05:24:36 2013, 美东) 提到:
所有動物都是平等的
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
--- 動物農莊。。。
☆─────────────────────────────────────☆
tianxuan (tianxuan) 于 (Thu Oct 17 09:42:33 2013, 美东) 提到:
清华现在净出些渣滓教授,不会务实地做学问,只会呆在象牙塔里头,闭门造车。
“有正常工作的外来人口,其居住也未必非要靠大杂院、群租房解决,刚毕
业的大学生为什么非要群居在一间房里呢?我们能不能把廉租房提供给这些人?甚至可
以建一些集体宿舍、单身公寓,就能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鼓励企业自建一些集体宿舍
,如办公楼加盖轻钢结构宿舍房,供员工居住。”
这教授是不知人间疾苦,提供廉租房,能提供多少,这廉租有多廉价?以为他人没事找
抽就爱群居?
☆─────────────────────────────────────☆
greemint (书箱门第) 于 (Thu Oct 17 09:50:55 2013, 美东) 提到:
他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大国企吧
☆─────────────────────────────────────☆
thirdday (第三天) 于 (Thu Oct 17 09:57:17 2013, 美东) 提到:
我笑了,看看北京市廉租房申请条件:
(参照北京市公布申请廉租住房实物配租条件)
1、廉租房申请人户籍登记地在本区,取得本市户籍满5年的方可申请。就是说外地
的朋友必须取得北京户籍并满5年才能申请廉租房,否则是不满足北京廉租房申请条件

2、在申请人为单身的情况下,要求符合晚婚年龄。
3、已经离异的单身申请人要求离异满3年后方能提出申请。
4、符合北京廉租房申请条件的朋友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上年月收入人均低于580元(
连续一年)。
5、家庭人数为1人的,年收入要求低于6960元、家庭人数为2人的要求年收入低于
13920元,申请家庭每增加1人,按增加6960元计算,依此类推。
6、申请廉租房的家庭人数为1人时要求家庭总资产低于15万元、家庭人数为2人时
低于23万元、为3人时低于30万元、4人时低于38万元、家庭总人数5人及以上的要求总
资产低于40万元方可申请。
7、无房户或者拥有私有住房和承租公有住房的,家庭住房人均使用面积应低于7.5
平方米、且申请人和家庭成员5年内未出售或者转让过房产。
8、被拆迁、有特殊病人员、重残人员、有年龄在60岁及以上人员、居住市政府确
定的解危排险范围内房屋的居民。
9、申请楼房配租的家庭人口应当在二人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廉租房申请条件仅限于北京地区。各地的申请条件由于具体情
况不同会出现细微的差别,请希望申请廉租房的朋友就近到当地的相关部门查询当地的
廉租房申请条件细则。
☆─────────────────────────────────────☆
thirdday (第三天) 于 (Thu Oct 17 09:59:37 2013, 美东) 提到:
区县 家庭人均月收入 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家庭资产不超过(万元)
1人户 2人户 3人户 4人户 5人户及以上
城六区 960 7.5 15 23 30 38 40
门头沟区 731 7.5 15 23 30 38 40
房山区 731 7.5 15 23 30 38 40
通州区 960 7.5 15 23 30 38 40
顺义区 731 10 11 16 21 26 28
昌平区 731 10 10 20 25 30 35
大兴区 731 7.5 12 18 24 30 32
怀柔区 731 7.5 11 16 21 26 28
平谷区 731 7.5 12 18 24 30 32
密云县 731 10 6 10 16 20 25
延庆县 731 7.5 9 13.5 18 22.5 24
☆─────────────────────────────────────☆
aqqaqq (AQQ) 于 (Thu Oct 17 10:03:24 2013, 美东) 提到:
这种叫兽应该下放农村30年,再让其参加入籍考试进京
☆─────────────────────────────────────☆
thirdday (第三天) 于 (Thu Oct 17 10:08:23 2013, 美东) 提到:
下放农村这点子好,现在很多农村人并没有那么不堪,基本上受过高等教育的都还比较
讲文明。
☆─────────────────────────────────────☆
christzlf (nonono) 于 (Thu Oct 17 12:18:00 2013, 美东) 提到:
spt dr. yang
☆─────────────────────────────────────☆
super18 (super 18) 于 (Thu Oct 17 12:24:56 2013, 美东) 提到:
说的有一定道理,都挤到北京去干吗?广阔天地不能有所作为?
就是因为人多导致资源高度集中,房价高度上扬。
☆─────────────────────────────────────☆
yangcheng (牛魔王) 于 (Thu Oct 17 12:46:29 2013, 美东) 提到:
先从把清华搬出北京做起
☆─────────────────────────────────────☆
kekexixi (可可西西) 于 (Thu Oct 17 18:54:07 2013, 美东) 提到:
高人一等的城里人文教授,刻意忽视了城里人的问题,他怎么不香港,同样的狭隘。
☆─────────────────────────────────────☆
jinselan (景色) 于 (Thu Oct 17 20:56:11 2013, 美东) 提到:
办公楼加盖轻钢结构宿舍房,这个算不算违章建筑?
☆─────────────────────────────────────☆
leidage (雷大哥) 于 (Thu Oct 17 21:33:44 2013, 美东) 提到:
开除这些教授吧
☆─────────────────────────────────────☆
leidage (雷大哥) 于 (Thu Oct 17 21:34:52 2013, 美东) 提到:
你这本末倒置了
是资源高度集中导致人越来也多
☆─────────────────────────────────────☆
redwarning (red) 于 (Thu Oct 17 23:06:47 2013, 美东) 提到:
赞,如果国内多几个广州、上海,就没那么多人去挤北京
☆─────────────────────────────────────☆
jinselan (景色) 于 (Fri Oct 18 01:19:47 2013, 美东) 提到:
我想说文叫兽自打脸
☆─────────────────────────────────────☆
laosong8 (吃喝玩乐坐汽车) 于 (Fri Oct 18 02:15:24 2013, 美东) 提到:
两个狗男女, 一对黑东西.
☆─────────────────────────────────────☆
kekexixi (可可西西) 于 (Fri Oct 18 23:16:21 2013, 美东) 提到: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