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韩国历史五千年
avatar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韩国历史五千年#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c*i
1
索易上曾有网友声言不信中国历史书,只信外国历史书。此话当然过
于偏激,然而却发人深省。我们的历史研究常常是一种“爱国主义”教育,
要想了解历史真相的人,对这种“爱国主义”教育式的历史,只好姑妄言
之,姑妄听之了。
(一)中国、朝鲜与韩国
本人现在在韩国,入乡随俗,比较系统地读了有关中、朝(韩)关系
的历史书,中国与韩国(朝鲜)两方面的书都看了一些,收获良多。
先给大家概要介绍一下朝鲜(韩国)的历史。
朝鲜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4千年的“檀君王俭”朝鲜(其实应算
是中国历史),当时它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位于我国东北辽宁。但这
“檀君王俭”实为中原大陆的少昊氏后裔。之后是“箕子朝鲜”。箕子是
我国著名暴君商纣王的叔父及大臣,武王灭纣后,箕子不食周粟,东渡朝
鲜半岛,建立了一个新王朝,受周册封,臣服朝贡于周。
秦灭六国,二世而亡。汉初,被秦所灭的燕国的贵族卫满反汉,东逃
到箕子朝鲜,并推翻箕子第40代孙,建立了卫满朝鲜。卫满朝鲜同样臣服
于汉,成为汉的一个藩国。
由于卫满朝鲜隔断了周边其他一些小国与汉的联系,从中作梗,因此
汉又灭了卫满朝鲜,在其地建立了乐浪郡,即今北朝鲜首都平壤一带。
至此,古中国的疆域达至朝鲜半岛平壤以南。
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乱中华,此时东北松花江中下游崛起一个强
大的新国家——高句(音“勾”)丽,起初它也野心勃勃地想问鼎中原,
但终不敌前秦北魏,于是放弃中原,专心向朝鲜半岛扩张,最后吞并了乐
浪郡。但和五胡十六国一样,高句丽理应算是中国一个地方政权。
同时,在朝鲜半岛南部兴起了两个新国家——新罗与百济(他们才是
朝鲜半岛的土著,被称为“三韩”)。它们与高句丽在朝鲜历史上被称为
“三国”时代。
隋唐两代,中原统治者为了收复“秦汉故土”,屡次征伐高句丽。后
来,在新罗的请求下,唐朝出兵,新唐联军先灭掉了百济,后灭掉了高句
丽。唐在高句丽故都平壤设立了“安东都护府”,而新罗则统一了朝鲜半
岛南部。
唐末五代以后,宋朝无力统一辽东,原唐界逐渐北缩。新罗改朝换代
为“高丽”,自居为原“高句丽”的继承者,向北扩张,要收复“故土”。
后经元至明,李氏朝鲜终于与中国最后划定以鸭绿江为界。
由此可见,朝鲜(韩)作为鸭绿江以南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才不过
数百年。历史上无论是“檀君王俭”,还是“箕子朝鲜”、“卫满朝鲜”、
“高句丽”,都属于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中国与后来的“朝鲜”作为国与
国的关系,是中国在朝鲜半岛上以平壤为界向南扩张,而“朝鲜”则是向
平壤以北扩张,最终以鸭绿江为界的过程。
现在,无论南北韩,都把中国的东北(古辽东)视为他们的故乡,把
隋唐时对高句丽的征服看作“侵略”、“国耻”,念念不忘“恢复故土”。
这种观念不仅见于韩国历史著作与教科书,在与一般韩国学者、老百姓交
谈时亦能强烈感到:长白山是朝鲜人的圣地,就象犹太人视耶路撒冷为自
己的圣地一样,朝鲜(韩国)人来中国差不多必去长白山。
为什么两方面观念差距这么大呢?他们到底根据的是什么呢?主要根
据高句丽灭亡后,其中一部分人流入南部“三韩”。他们自居为高句丽的
继承者,把高句丽又看作是“檀君王俭”、“箕子朝鲜”、“卫满朝鲜”
一脉相承的继承者,因此,古辽东自然就成了他们梦牵魂绕的发源地和故
乡了。
但无论是文献资料还是考古发掘,中国学者在两方面都提出了确凿的
证据,证明作为高句丽民族主体的“秽陌”族中,只有少部分(三分之一)
流入朝鲜半岛南部,与“三韩”融合而形成后来的“朝鲜”族,而大部分
却已融入中国其他各民族之中(如汉族与满族等)。“高句丽”与“高丽”
并不是一码事。今日作为统一的朝鲜民族国家,其主体是半岛南部的土著
“三韩”,而不是中国古代东北的“秽陌”族。
今天,如果一个意大利人拿古罗马来夸耀(在地理上,古罗马相当于
意大利),人们一定会笑掉大牙,因为当年古罗马与今天的意大利并不是
一码事。今天的朝鲜与古朝鲜同样没有直接关系,它以古朝鲜的继承者自
居同样是可笑的。当然不是没有关系,但这种关系正证明一点:朝鲜和中
国一样,其民族形成是一个很复杂的交融过程,中国与朝鲜正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韩国学者的论述明显缺乏文献史料与考古发掘方面的充分证据。有的
韩国学者甚至根据一些似是而非的史料,提出一个“天方夜谭”似的神话:
在魏晋南北朝时,大朝鲜帝国在中国的“辽西”即河北、山东、浙江等地
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殖民地”,统治居然达四百年之久!——你信吗?恐
怕大多数韩国学者也不相信这一点。
人就是这样,一方面对别人祖宗的侵略扩张愤愤不平,另一方面又为
自己祖宗的侵略扩张而沾沾自喜。
如果说,南韩还知道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北韩则干脆耍赖了。
他们的史学赤裸裸是为金日成“主体思想”服务的,凡有利朝鲜的就肯定,
不利于朝鲜的就否定。比如,对于卫满朝鲜,他们的逻辑是:卫满如果是
汉人,就一定不会反汉;既然反汉,就一定不是汉人,因此结论是:卫满
一定是朝鲜人。
对此“史学”,你还有何话可说?或许其“民族自尊心”还值得同情
吧?——只是他的“自尊心”满足了,别人的“自尊心”搁哪儿呢?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