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孙悟空不是中国的英雄?
avatar
孙悟空不是中国的英雄?#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r
1
今年是电视剧《西游记》上映的三十周年,也是猴年,前不久,孙悟空的扮演者六
小龄童到底能否上春晚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学术界,有些人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是印度的神猴哈奴曼。胡适就曾经说过:“我
总疑心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又说,“我依着钢和
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最古的记事诗《拉麻传》里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
大圣的背影了”,对此,大师陈寅恪也持有类似的观点。
但是,这种观点让中国的百姓非常难于接受,因为人民实在无法接受一位超级英雄
的原型居然是外国人,即使这个英雄是神话之中的人物。
对此,鲁迅先生持有反对意见,他认为孙悟空的原型来自于《山海经》的淮河水怪
无支祁,鲁迅先生说“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山
海经》说:“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奇(无支祁)”、“其形若猿
猴,金目雪牙,轻利倏忽”。大禹治淮时,无支祁做恶被其击败,锁于淮井之中。
两种观点都有大师支持,那么到底谁更加的正确呢?笔者认为显然是鲁迅先生的观
点更加的正确。
胡适等人认为佛教来自于印度,而哈奴曼又是印度神祗,所以哈奴曼就会随着佛教
一起传入中国,这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观点,因为,哈奴曼是印度教的神祗,与佛教没有
关系,佛教徒自然不会去渲染印度教神祗的“神迹”。其次,如果哈奴曼的故事在哈努
曼的传说随着佛教传入中国,那么在各地民间传说的演变中,高僧寺庙的论法中,都应
该有所记载,出现各种妖猴神猴的故事,而在实际的考古之中,并没有发现于此有关的
故事,所以,胡适等人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元代戏曲作家吴昌龄的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出现了孙悟空的形象,且有“
无支祁是他姊妹”语。这就证明孙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经借鉴了无支祁的形象。由此可
见,孙悟空的原型更加接近于无支祁。
从故事梗概讲,孙悟空与哈奴曼的经历也截然不同。
首先,《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是没有父母的,是从石头之中蹦出来的。《山海经
》之中也没有交代无支祁的父母是谁,而《罗摩衍那》之中的哈奴曼却是有父母的,《
罗摩衍那》记载哈奴曼是风神之子。所以,从这点上来看,孙悟空更接近于无支祁。
其次,《西游记》之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失败之后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这与《
山海经》之中无支祁被大禹捉住之后压在山下非常相似,可是《罗摩衍那》记载的哈奴
曼没有被压在山下的经历。
最后,《罗摩衍那》讲述的是哈奴曼帮助罗摩征服了十头魔王罗波那,救出罗摩的
妻子悉多的故事,与《西游记》的故事几乎完全没有任何联系也没有任何的相似之处,
所以《西游记》的原型来源于《山海经》的淮河水怪无支祁,而《西游记》的故事梗概
也受到中国的民间故事与传说的影响,与印度《罗摩衍那》记载的哈奴曼联系不大。因
此,孙悟空是中国人民才华与心血的结晶,是一个完全的“国货”。
avatar
C*a
2
avatar
l*g
3
孙悟空出生非常低微,与其它普通猴子相比他连父母都没有,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他
想改变现状,他最朴素的想法就是要改变自身命运就要有能力和真本事。他经过自己努
力,也学到了真本领:整个天朝无人能敌。
可残酷的现实让发现,那个标榜天理道德的天朝,并不是按个人能力水平来论功行赏。
得像哪咤三太子那样靠拼爹,跟他水平相当还沾亲带故的二郎神也只能在野。他在受尽
屈辱折磨后大闹天空,打败所有天兵天将,法老重臣,吓得玉帝老儿钻桌子,自封“齐
天大圣”。
最终佛祖收拾了他。佛祖对孙悟空的态度:因对现实不公的不满,靠打闹、推翻、靠革
命,能解一时之气,并不能带来一个更好的次序,对孙悟空并没有消灭,而是要对他进
行改造。
同样在这种体制里挣扎受苦的是人间。作者吴承恩认为要改变困苦的国家现状,靠自身
的传统文化,根本无力解决,要到西天学习。但吴承恩所处的时代,君主立宪的《大宪
章》还没诞生,美国还没出现,更谈不上有科学民主。吴承恩把自己的愿望寄予他的神
鬼小说《西游记》里。他让一个人来承担使命解决问题,这个人就是唐三藏(真实原型
人物是玄装)。让他受神仙点化到西天取经-大乘佛法。甚至历史上最英明的皇帝唐太
宗与他结为兄弟,盼他到西天取得真经,造福国民。
吴承恩的愿望,直到今天的中国也没能完全实现。倒是他的《西游记》传到日本,促使
日本全面学习西方,超越中国。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